铜钼分离药剂新发展

合集下载

关于铜钼分离工艺及其发展的研究

关于铜钼分离工艺及其发展的研究

关于铜钼分离工艺及其发展的研究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铜钼分离相关实验技巧及成果。

铜钼矿石作为钼元素的主要来源,在美国、俄罗斯、墨西哥等国家都是通过在铜钼矿石中收集钼精矿。

为了实现更好效益的含铜矿石资源利用能力,国内外都积极采取了一系列无废料处理技术,比如美国某矿市场通过采取有效的分离工艺能够实现钼回收率高达一半以上,另外还能够在钼粗选尾矿选出含有一半左右的硫元素,以及五种左右独居矿石。

所以,可以看出通过采取有效的铜钼矿分离工艺能够有效的提高矿石资源的提取率,帮助企业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铜钼分离;选矿;工艺;发展钼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重要的一种稀有金属资源,而且随着国际资源竞争压力逐渐凸显,钼也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

钼熔点高、耐高温,热性能突出,能够应用在重工业、兵工业、航空航天事业等诸多领域,对于国家现代化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钼也能广泛的应用在流化床共生生产中,形成多金属矿,铜钼硫矿床便是其中应用最为普遍的一种。

由于铜矿物和钼矿物往往在自然资源中处于连生状态,可浮性相似,所以就导致对铜钼矿分离存在诸多的困难系数。

1.铜钼矿分离浮选工艺流程1.斑铜钼矿浮选特点铜钼矿,尤其斑铜钼矿在全球储存量较高,是世界各地提取铜元素和钼元素的重要资源渠道。

在我国,有超过一半的斑岩铜矿可以实现钼的同步回收。

斑铜钼矿最显著的特点是,原矿品级别较低,含铜量仅在0.5%到1%之间,平均份额在0.8%左右,钼的含量则在0.01%到0.03%之间,如果是在斑铜矿储备高的区域,就可以建立其大规模的提纯工厂[1]。

斑铜矿中含有的铜矿物大多为黄铜矿,或者辉铜矿,而其他的铜矿类型一般较为少见。

钼矿物质主要是辉钼矿。

在对斑铜钼矿进行浮选时,一般是进行铜钼混选,原则上是尽可能浮尽所有的铜,之后再兼顾钼的提取。

为了降低斑铜钼矿中含有的黄铁矿对浮选造成的影响,需要在PH值8.5到12之间进行,另外再使用一些石灰作为调整剂[2]。

矿物加工中新型分离技术的前沿研究

矿物加工中新型分离技术的前沿研究

矿物加工中新型分离技术的前沿研究在当今的工业领域,矿物加工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它对于获取高质量的矿物资源以及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具有决定性意义。

而在矿物加工过程中,分离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更是关键所在。

随着科技的迅速进步,一系列新型分离技术正逐渐崭露头角,为矿物加工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传统的矿物分离技术,如重力分离、浮选和磁选等,虽然在过去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面对日益复杂的矿物组成和更高的品质要求时,逐渐显露出其局限性。

因此,新型分离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成为了当下矿物加工领域的热门课题。

膜分离技术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种新型分离手段。

它基于选择性透过膜的特性,能够实现对不同粒径和化学性质的粒子进行分离。

在矿物加工中,膜分离技术可用于选矿废水的处理与回收,有效去除其中的微小颗粒和有害物质,同时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此外,通过特殊设计的膜材料和膜组件,还能够对矿物中的有价成分进行高效分离和提纯。

离心分离技术在矿物加工中的应用也取得了显著进展。

通过高速旋转产生的离心力,能够实现不同密度和粒度的矿物颗粒的快速分离。

与传统的重力分离相比,离心分离具有更高的分离效率和处理能力,尤其适用于微细颗粒的分离。

在一些贵金属矿和稀有金属矿的加工中,离心分离技术能够有效地提取出高纯度的矿物产品。

电选分离技术则是利用矿物颗粒在电场中带电性质的差异进行分离。

这种技术对于导电性不同的矿物具有很好的分离效果,例如在煤炭和非煤矿物的分离中表现出色。

通过调整电场强度和电极结构,可以实现对不同矿物的精准分离,提高矿物的品位和回收率。

泡沫浮选柱技术是对传统浮选技术的改进和创新。

它通过优化浮选柱的结构和气泡产生方式,提高了气泡与矿物颗粒的碰撞和附着效率,从而增强了浮选效果。

同时,泡沫浮选柱技术还能够更好地处理微细粒级的矿物,提高了资源的综合利用率。

除了上述几种技术,还有一些新兴的分离技术正在研究和探索之中。

例如,生物分离技术利用微生物或生物酶与矿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对特定矿物的选择性分离。

铜钼矿石的分离工艺及铜矿物抑制剂研究进展

铜钼矿石的分离工艺及铜矿物抑制剂研究进展

铜钼矿石的分离工艺及铜矿物抑制剂研究进展摘要:我国的铜钼矿资源储量相对较大。

不过,矿石的品位并不高。

追究其因,发现,铜矿石与钼矿石相伴而生,因两者的可浮性相近,相关人员很难分离铜矿石与钼矿石。

伴随着社会发展,我国研究出了关于铜钼矿石的分离抑制剂,以此提高矿石与钼矿石的分离水平。

但是分离抑制剂在实际使用之中也会出现一定的问题。

基于此,我国仍然需要加大在分离工艺、铜矿物抑制剂等方面的研究力度,提高矿石品位。

本文主要研究了钼矿石的分选工艺,介绍了铜矿物抑制剂研究进展,具体如下所述。

关键词:铜矿物;抑制剂;钼矿石;分离工艺;研究进展一、钼矿石的分选工艺黄铜矿和辉钼的浮性相近,导致相关人员常常遇到分离问题。

目前,浮选法是我国广泛应用的分离铜矿石与钼矿石的方法。

实际上,浮选法是指运用药剂,加速矿石与钼矿石分离。

我国主要存在3 种浮选工艺流程,具体如下所述。

(一)优先浮选工艺流程该种浮选工艺流程适用于原生钼的回收工作。

比如,分离钨钼矿、铁钼矿等。

辉钼矿与黄铜矿的可浮性并不相同(前者好于后者)。

这就表明辉钼矿被抑制的难度相对较高。

若是想要分离铜钼,可以积极地应用优先浮选工艺流程。

经过实际研究发现,优先浮选工艺流程可以较好地处理低品位的铜矿石或钼矿石。

不过,由于铜矿石、钼矿石在分离的过程中其活化水平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两者的精矿回收水平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在这种情况之下,我国并不鼓励应用优先浮选工艺流程分离钼矿石。

(二)等可浮工艺流程等可浮工艺流程共有两个的阶段用于回收铜。

首先,回收辉钼矿,同时浮选一些的铜矿物,之后,通过钼分离得到铜精矿Ⅰ和钼精矿;其次,在上一个步骤中的尾矿中添加强力的捕收剂,以此提高回收水平。

为提高等可浮工艺水平,相关人员需要在工作步骤之中加入pH 调整剂。

在这种情况之下,他们可以更为顺利地进行铜钼浮选分离工作。

由于pH 调整剂是氧化钙,其会在一定的程度上抑制分离,影响钼的回收水平。

(三)混浮工艺流程混浮工艺流程包括两项事项。

钼矿选矿药剂

钼矿选矿药剂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钼矿选矿药剂广,价格低,BK205 毒性极低,比松醇油易分解。

在柿竹园浮选钼铋矿中,用松醇油作起泡剂,泡黏,选择性差,容易引起泡沫夹带,致使精矿品位低,也给后续浮钨的选别带来问题。

用BK-205 作起泡剂无上述松醇油的缺点,明显提高钼铋浮选指标。

使用BK-205 后,钼回收率提高1.53%,铋精矿回收率提高0.79%,钨精矿回收率提高0.72%。

JM-208 是一种专门用于选钼的新型起泡剂,它的最大特点是对烃油有乳化作用,可用于提高烃油在矿浆中的弥散能力,更有效的提高选钼技术指标。

JM- 208 于2008 年8 月-11 月在百花选厂进行工业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提高选钼回收率1 个百分点,同时,有效解决了选钼精选段发粘问题,并减少了选钼捕收剂的用量。

3 抑制剂郭灵敏等制备出的铜钼矿分离新型抑制剂HXM,在德兴铜钼矿分离过程中与Na2S 抑制效果相当,获得钼精矿中钼品位为48.86%,铜含量1.64%的合格钼精矿,与Na2S 工艺相比能有效降低30%的药剂成本。

新型抑制剂BK510 在某低品位斑岩铜钼矿浮选中,在低碱度(pH=8~9)下能够取得较好的铜钼分离指标,是铜钼分离抑铜浮钼的低耗、高效抑制剂。

有研究者研究出一种无氰的高效铜钼分离铜抑制剂T17,在使用其进行铜钼矿浮选时能较好的实现低品位铜钼的有效分离,取得良好的选别指标。

有研究报道,采用有机抑制剂假乙内酰硫脲酸(PGA)作为铜钼分离抑制剂,其在较小的用量下对黄铜矿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采用组合抑制剂YF851 和YF212 进行对铜钼矿分离分段抑制,获得了较好试验指标:钼精矿品位为49.91%,钼回收率为84.45%;铜精矿品位为。

铜钼分离技术现状与趋势

铜钼分离技术现状与趋势

铜钼分离技术现状与趋势1. 立论背景与意义a. 铜钼分离技术的重要性b. 研究现状分析c. 本文的目的和意义2. 铜钼分离技术的原理和方法a. 常见的铜钼分离方法b. 工业生产中的铜钼分离技术c. 铜钼分离技术的局限性3. 铜钼分离技术的现状分析a. 国内外铜钼分离技术的研究现状b. 现有技术的优缺点分析c. 铜钼分离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4. 新型铜钼分离技术的研究进展a. 化学浸出-溶液萃取法b. 生物法c. 电化学法d. 离子液体浸出-萃取技术e. 其他新型技术5. 结论与展望a. 铜钼分离技术现状的思考b. 新型铜钼分离技术的前景c. 未来的研究和发展方向1. 立论背景与意义铜钼分离技术是指对铜、钼的共存矿物进行分离、提取工作的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冶金、电子、化工等领域。

铜钼分离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对于节约资源、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产业升级和保护环境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铜钼共存矿物在采矿过程中同时出现,如果不分离开来,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此外,铜钼共存矿物的性质相似,特别是在短期内大量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中容易相互干扰,进一步增加了铜钼矿提取的难度。

同时,铜钼共存矿物的开发也对冶金、电子、化工等行业的生产和发展产生着重要的作用。

如在冶金行业中,铜钼矿是典型的多金属矿,根据二次冶金的原理,从矿中分离出铜和钼非常必要,这可为工业生产和企业经济效益提供重要保障。

有关铜钼分离技术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现有技术的分离效率和穿透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为了满足工业应用的需求,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究新型的铜钼分离技术。

本文旨在探讨铜钼分离技术的现状和趋势,介绍已有的铜钼分离技术及其优缺点,同时对新型铜钼分离技术进行研究与探讨。

通过这些工作,有助于探索开发更加高效、环保、经济实用的铜钼分离技术,推进行业向更加可持续、高质量的发展方向迈进。

总之,铜钼分离技术的现状和趋势值得深入研究,其发展的方向和前景在工业和环保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社会价值,期望本文的研究能为此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内蒙古大型铜钼矿铜钼分离试验研究

内蒙古大型铜钼矿铜钼分离试验研究

第l 期
刘子龙等 : 内蒙古 大型铜 钼矿铜钼分离试验研究
・ 3 1・
矿品位越高, 同时导致钼精矿含铜高 , 需消耗大量的 抑 制剂 才 能使钼精 矿 含铜 降 至 0 . 5 % 以下 。
2 试 验结果与讨论
2 . 1 磨 矿细 度试 验


试验 流程 为一 次粗 选和 二 次扫 选 。磨矿 细度 条 件试 验结 果见 图 1 。
1 混合 精 矿 性质
表1 铜钼 混合 精 矿金属 分布 率测 定 结果
T a b l e 1 T h e e l e me n t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i n C u . Mo b u l k
c once nt r a t e
图 2 硫 氢化钠 用量试 验 结果
F i g . 2 T h e t e s t r e s u l t s o f t h e Na HS d o s a g e
图 2结 果表 明 , 随着硫 氢化 钠用 量 的增 加 , 钼精
刘子龙 , 杨洪英 , 佟琳琳
( 1 . 东北大 学材 料与 冶金 学院 , 辽宁 沈 阳 1 0 0 0 0 4 ; 2 . 中国 黄金集 团 内蒙古 矿 业有 限公 司 , 内蒙古 满 洲 里 0 2 1 4 0 0 )
摘要: 内蒙古某低 品位铜钼混合精矿 中辉 钼矿和铜 矿的嵌 布粒度很 细 , 在- 0 . 0 4 3 m m级别 中 , 辉 钼矿 、 铜 矿物的含量分别 为 7 7 . 3 0 %和 6 5 . 7 7 %, 造成铜钼浮选分离 困难 。试验首先对铜钼混合精矿进行 浓密脱药 , 然 后 以水 玻璃和硫氢化钠作为脉石矿物和 铜矿物 的抑制剂 , 并用 氧化剂 高锰酸钾进 一步抑 制微 细颗粒 次生铜

浅析德兴铜矿铜钼分选工艺改进

浅析德兴铜矿铜钼分选工艺改进

式代替了闸阀式给矿 , 矿浆运输使用 明渠代替管路 进 入搅 拌槽 , 定 了原矿供 给 ; 稳 调整剂 改为 仅用水 玻
璃 一种 , 停用 了六偏 磷酸钠 。 20 , 0 7 采用新 药剂 x S一 1 取 代煤 油作 为捕 收 J 2l
剂, 其他 药剂不 变 。
2 2 相 关试验研 究 .
22 1 预 先分级 处理 .. 20 以前 , 02年 由于铜 钼 混合 精 矿 是通 过 浓 密 机 浓缩 , 部分脱药 后 就进入 粗选 的 , 浮选作 业 中仍 含 其 有大量 的药 剂和细泥 , 浮选浓度 低 , 操作 难 以控 制 , 生
产指标 因此很不 稳定。采用旋 流器预先 分级处理 后 ,
为预处理前矿浆 , 沉砂为预处理后的旋流器沉砂。
在 试 验 中 , 于 原 浆 矿 性 较 粘 , 油 用 量 为 由 煤 00 k/, .9 gt沉砂 用 0 0k/ 时 , 选 出现 沉 槽 现 象 , .9gt 浮
20 00年前铜 钼分选 工艺 流程 是 : 钼 混合 精 矿 铜 通过 00 3 m浓 密机 浓 缩 , 一 次 粗选 , 次精 选 , 经 二 中

N 一
一 一 Z …




1.2 19
2 6 ・6
7 ・6 9 8
2.4 0 1
10 0






56 .2
68 ・2
9 ・4 8 4
15 .6
10 0

一 Z …

水玻璃 6
垛 油 O U .9
8 .8 00 1 8 0 . 9

铜钼矿石的浮选及铜钼分离工艺

铜钼矿石的浮选及铜钼分离工艺

钼能广泛地 与其 它硫 化床 共 生形 成 多金 属矿 , 铜钼硫矿床 即为典型 的铜钼伴 生矿 。由于铜矿物 与 钼矿物紧密连生 , 可浮性 接近 , 得铜钼 分离较 为困 使
药 的存 在 , 种矿物表 面都覆 盖捕收剂薄膜 , 各 使得后
续混合精矿分离困难 , 这是混合浮选长期 以来存在
性 的关 系做 了系统 的研 究 , 论 了其用量 与矿浆 p 讨 H
2 铜抑制剂 的应用现状和展 望
剂, 价格较贵 , 还造成环境污染。如无氰浮选可以实 现铜钼分离 , 则不考虑用氰化钠作铜矿物的抑制剂。
低, 药剂用量少 , 浮选 设备 较 为 简单 , 由于过 剩 油 但
收 稿 日期 :0 91。4 2 0。2l
第 5期
张宝元 : 钼矿石 的 浮选及 铜钼分离 工艺 铜 表 面发生 强烈 吸附 的极 性功 能 团 (一S )从 而 能 H , 固着 于矿 物 表 面 ;2 必须 具 有 使矿 物 亲 水 的基 团 () (一 c) H )() 固与亲 水官 能 团问有 短 烃基 相 ( o ;3 亲 连 。根据 浮选药 剂 分子 设 计 结 构模 型理论 , 基 乙 巯 酸是 种结构 简单 的有机 抑制 剂 [I 8。 Naaa等 人 J 巯 基 乙酸 抑制 剂 的结 构 一活 gr j 对
k ・ 才能使铜 钼混合精 矿分离 [l gt 5。抑制 剂 的费用
约 占钼成本 8 %~9 %。 0 o
1 铜钼 分 离 浮选 流 程
铜钼矿 的浮选方 法 比较 常用 的流程是铜 钼混合 浮选 , 再对 混合 精矿进 行铜 钼分离 【 。 3 J
1 1 混合 浮选 工艺 .
郑 听等 人 【 综 合 铜 钼 混 精 预处 理 方 法 及 常用 6 J 抑制剂 , 铜铝分 离工 艺 分 为 2大类 : 是 氧化法 , 将 一 对 铜铝混精 先用强 氧化剂 ( 82 2Na 1 K 0 如 0 , C0, Mn 4 等) 进行氧 化预处理 , 然后用砷诺 克斯及 亚铁氧化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铜钼矿混合浮选捕收剂试验研究摘要:通过对两批矿样不同种类捕收剂对比试验,证明捕收剂WS能大幅度提高铜精矿品位。

试验发现,即使采用相同的药剂制度,矿石性质的改变对选别指标影响也很大。

WS能很好地适应矿石性质改变,即使是被Cu2+活化的黄铁矿,也不能被它大量捕收。

所以在矿石性质改变时使用WS做铜捕收剂,铜精矿品位也能始终保持在20%以上。

采用WS做捕收剂,混合闭路最终试验结果铜、钼品位分别为23.89-25.91%、0.890-1.804%;铜、钼回收率分别为90.60-94.79%、84.34-88.40%。

关键词:混合浮选;捕收剂;铜精矿;品位铜钼矿石主要产于斑岩铜矿与矽卡岩铜矿床中。

居世界铜储量首位的斑岩铜矿床几乎总是或多或少地伴生有辉钼矿,在回收硫化铜矿物的同时,一般总要考虑钼的回收问题[1]。

内蒙古某铜钼矿是一座大型斑岩铜钼矿,资源储量巨大,但是原矿品位较低。

目前国内外处理铜钼矿大多采用浮选的方法。

铜钼矿的浮选方法一般有优先浮选、部分混合浮选和混合浮选-再分离[2]三种方案。

本次试验用的是铜钼混合浮选方案,在混合浮选阶段使两种有用矿物回收率达到最佳指标非常重要。

进行了大量捕收剂对比试验,找到了对矿物选择性好且回收率高的捕收剂。

The research of bulk flotation collector of a big Cu-Mo porphyry mine in Inner Mongolia WANG yue 1 ,GU Zhijun1 ,LI Yinggen2 ,LI Longde1 ,SU Kai1 ,SHAO Songsong1(1. Inner Mongolia Mining Co., Ltd. of China National Gold Group Corpration,Manzhouli Inner Mongolia 021400,China;2.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Mining & Metallurgy, Beijing 100044,China)ABSTRACTIt was proved that the grade of Cu concentrator could be increased substantially using WS as the collector,through comparative tests using different kinds of collector for two groups of the core sample. It was found that even using the same regime of agent, the result was obviously affected by the characteristic variation of the ore. However, WS can effectively adapt to this variation,and has outstandingly selective, even for the pyrite activated by Cu2+. Hence when the character of the ore changes , the Cu contractor grade could also reach over 20% using WS as the collector of Cu. In the final closed cricuit experiment,the grade of Cu,Mo was around 23.89-25.91%and 0.890-1.804%,respectively, and the recovery of Cu,Mo around 90.60-94.79% and 84.34-88.40%,respectively.Key words: bulk flotation;collector;copper concentrator;grade.1 矿石性质1.1 矿石的矿物组成矿石中的矿物组成较复杂,其中铜、钼、硫元素等主要以独立矿物存在。

铜的独立矿物较多,有黄铜矿、斑铜矿、蓝辉铜矿、铜蓝、砷黝铜矿;钼的独立矿物主要为辉钼矿;硫的独立矿物为黄铁矿。

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白云母、长石、伊利石、高岭石等,石英是含量最高的脉石矿物。

1.2 矿石的主要化学成分分析矿石的主要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见表1。

结果表明,矿石中铜品位相对较高,为0.37%;钼的品位较低,为0.025%;矿石中除铜、钼、硫外,其他可以综合利用的元素含量都很低;矿石中还含有少量有害元素砷。

表1 矿石的主要化学成分分析结果Table 1 The analysis results of the ore main chemical composition %化学成分Mo Cu S Fe Pb Zn As C SiO2Al2O3CaO MgO K2O Na2O Au* Ag* 质量分数0.025 0.37 2.38 2.58 0.011 0.014 0.014 0.091 73.25 13.04 0.15 0.33 0.95 0.33 0.04 3.10 *Au、Ag为g/t1.3 两批矿样铜、钼的物相分析1.3.1 第一批矿样铜、钼的物相分析第一批矿样中铜、钼的化学物相分析结果分别见表2。

表2 第一批矿样中铜、钼物相分析结果Table 2 The analysis results of copper、Mo, molybdenum phase of No.1sample %相别硫化铜氧化铜总铜含量0.36 0.01 0.37占有率97.30 2.70 100.0相别硫化钼氧化钼总钼含量0.022 0.003 0.025占有率88.00 12.00 100.0第一批矿样铜品位为0.37%,氧化率为2.70%,绝大部分的铜以硫化物形式存在;钼品位为0.025%,氧化率为12.00%,大部分赋存在硫化钼中。

1.3.2 第二批矿样铜、钼的物相分析第二批矿样中铜、钼的化学物相分析结果分别见表3。

表3 原矿中铜、钼物相分析结果Table 3 The analysis results of copper、Mo,molybdenum phase of No.2sample %相别硫化铜氧化铜总铜含量0.4879 0.0221 0.520占有率95.75 4.25 100.0相别硫化钼氧化钼总钼含量0.0181 0.0029 0.021占有率86.19 13.81 100.0第二批矿样铜品位为0.520%,氧化率为4.25%,绝大部分的铜以硫化物形式存在;钼品位为0.021%,氧化率为13.81%,大部分赋存在硫化钼中。

从铜、钼氧化率看,第二批矿样铜、钼氧化率均高于第一批矿样;从矿石铜、钼品位看,两批矿样钼品位基本相同,第二批矿样铜品位明显高于第一批矿样。

2 捕收剂试验捕收剂对浮选指标的影响最大,选择适合本矿矿石性质的捕收剂非常重要。

选择性好的捕收剂能大幅度提高精矿品位。

需要通过大量试验寻找选择性好且回收率高的捕收剂。

试验用水使用本地区的湖水,其pH 值为8.5~9.0,石灰采用本地石灰厂生产的石灰(氧化钙含量大于80%),混合粗选浓度为30%,细度为-74μm 占65%。

2.1 丁基黄药闭路试验实验室经过大量试验,得出了原委托单位以丁基黄药和煤油联合做铜钼捕收剂的方案不适合本矿现场实际情况的结论。

铜钼混合浮选闭路试验采用一次粗选、三次扫选、三次精选的工艺流程。

第一批、第二批矿样混合浮选闭路试验流程见图1,试验结果见表4。

图例: 药剂用量:g/t时间:min 以下同原 矿石灰:1500煤油:60,25水玻璃:150中矿6尾矿细度65%(-0.074mm )3225525丁基黄药:8石灰:5002号油:5丁基黄药:8丁基黄药:5中矿5中矿4中矿1铜钼精矿中矿33水玻璃:5022磨矿丁基黄药:202号油:2033中矿22号油:52号油:5图1 丁基黄药混合闭路试验流程Fig 1 Butyl xanthate mixed-flow closed circuit test表4 丁基黄药闭路试验结果Table 4 The results of butyl xanthate mixed-flow closed circuit test(1)矿样产品名称产率品位回收率Cu Mo Cu Mo第一批铜钼精矿 2.56 14.03 0.823 94.85 84.38 尾矿97.44 0.02 0.004 5.15 15.62原矿100.0 0.38 0.025 100.0 100.0产品名称产率品位回收率Cu Mo Cu Mo第二批铜钼精矿 2.40 20.70 0.652 94.44 74.48 尾矿97.60 0.03 0.006 5.56 25.52原矿100.0 0.53 0.021 100.0 100.0从表4的第一批矿样试验结果看,虽然铜、钼回收率分别达到94.85%、84.38%,但是混合精矿铜品位仅为14.03%[3],不仅会使分离后的铜精矿出售价格降低,还将会增加铜精矿的运输成本。

从经济技术角度讲,铜精矿品位在20%以上比较合理,所以寻找新捕收剂势在必行。

从表4的两批矿样试验结果对比可以看出,虽然两次都使用丁基黄药作铜捕收剂,但是铜精矿品位相差6%,第二批铜精矿品位能达到20.70%和第二批矿样原矿铜品位为0.52%有很大关系。

两次闭路试验对比说明丁基黄药作为本矿铜捕收剂适应性较差。

经过对第一批矿样的进一步检测,测得每千克原矿中含有二价铜离子0.7mg。

铜离子活化了黄铁矿使其可浮性增强,丁基黄药捕收能力强而选择性差,使黄铁矿随铜矿物一起上浮,被活化的黄铁矿又很难被抑制,造成铜精矿品位很难提高。

必须选择适应性好的铜捕收剂。

3新捕收剂对比试验从表4的结果对比看出,必须寻找对黄铁矿捕收能力弱,仅对铜、钼矿物具有较强捕收能力的新捕收剂。

为此选取了乙基黄药、MY(成分为改性烃类)、HB-9、烃类油、WS(成分为脂类和唑类)、T捕收剂和25号黑药等捕收能力较弱、但选择性较好的新捕收剂,分别做了对比试验。

试验流程见图2,试验结果见表5。

石灰:1500,煤油:60捕收剂(种类及用量变)2号油:3025水玻璃:150g/t细度65%(-0.074mm )中矿32磨矿原 矿尾矿铜钼精矿图2 新捕收剂试验流程Fig 2 The new collector testing procedures表5 新捕收剂对比试验结果Table 5 The results of The new collector testing %捕收剂 及用量 产品名称 产率 品位 回收率Cu Mo Cu Mo 乙基黄药 10g/t铜钼精矿 2.13 13.09 0.683 82.80 58.57 中矿 0.46 4.12 0.331 5.63 6.13 尾矿 97.41 0.04 0.009 11.57 35.30 原矿 100.0 0.34 0.025 100.0 100.0 MY 10g/t铜钼精矿 0.49 36.49 3.547 48.37 79.68 中矿 0.68 3.36 0.216 6.18 6.73 尾矿 98.83 0.17 0.003 45.45 13.59 原矿 100.0 0.37 0.022 100.0 100.0 HB-9 10g/t 铜钼精矿2.34 12.35 0.658 76.45 66.18 中矿 1.213.37 0.172 10.79 8.95 尾矿 96.45 0.05 0.006 12.76 24.87 原矿100.00.380.023100.0100.0捕收剂 及用量 产品名称 产率 品位 回收率Cu MoCu Mo 烃类油 10g/t 铜钼精矿 0.62 37.97 2.766 64.93 75.60 中矿 0.74 2.52 0.215 5.14 7.01 尾矿 98.64 0.11 0.004 29.93 17.39 原矿 100.0 0.36 0.023 100.0 100.0 WS铜钼精矿0.7235.512.08967.8561.7110g/t 中矿0.91 7.91 0.485 19.10 18.11 尾矿98.37 0.05 0.005 13.05 20.18原矿100.0 0.38 0.024 100.0 100.0T-捕收剂10g/t 铜钼精矿 1.95 14.86 0.878 74.78 64.40 中矿 1.17 5.04 0.395 15.22 17.38 尾矿96.88 0.04 0.005 10.00 18.22 原矿100.0 0.39 0.027 100.0 100.025号黒药10g/t 铜钼精矿 1.60 14.73 0.892 63.16 54.44 中矿 1.83 5.40 0.336 26.49 23.46 尾矿96.57 0.04 0.006 10.35 22.10 原矿100.0 0.37 0.026 100.0 100.0从上述捕收剂试验的结果看,MY和烃类油对钼的选择性和捕收能力较好,尤其是MY更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