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集团案例分析共44页

合集下载

公司swot分析上汽案例

公司swot分析上汽案例

公司现状
上汽集团在国内外市场均拥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
上汽集团的产品线涵盖了多个细分市场,包括轿车、SUV、MPV等,并拥有多个自 主品牌。
上汽集团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也有着较为突出的表现,推出了多款电动汽车和混合动 力汽车。
02
SWOT分析
优势(Strengths)
品牌影响力
上汽作为中国汽车行业 的领军企业,具有强大 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认
国际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
国际贸易环境的不稳定性可能导致汽车零部 件供应链的波动和成本增加。
竞争对手的崛起
随着市场的竞争加剧,新兴竞争对手的崛起 可能对上汽的市场地位构成威胁。
环保法规的趋严
环保法规的趋严可能对汽车行业产生更高的 环保成本和生产压力。
03
上汽案例分析
优势分析
品牌优势
技术研发实力
上汽集团作为中国汽车行业的领军企业, 拥有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认知度,为 产品的销售和推广提供了有力支持。
研发投入不足
虽然上汽集团注重技术研发,但与国际先 进水平相比,研发投入仍有不足,影响了 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机会分析
政策支持
随着国家对汽车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上汽集团有望获得更多的 政策红利和资金支持,推动企业的发展。
消费升级
随着消费者对汽车品质和性能的需求不断提高,上汽集团可以抓住消 费升级的机遇,推出更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满足市场需求。
争优势。
高成本压力
随着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和人工 成本的增加,上汽面临着较大 的成本压力。
品牌形象老化
上汽的部分品牌形象相对老化 ,难以吸引年轻消费群体的关 注和认可。
管理体制僵化
上汽的管理体制存在僵化现象 ,对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响应

上海大众汽车案例分析

上海大众汽车案例分析

保持现有的供货链,维持大众的一般生产,同时加大对MRP系统和WEB系统的管理, 以求能达到有效沟通,但如果现有供应商不合作,那就另辟蹊径,寻求同类产品的供应商, 发展短期合作关系,保证近期的线束供应量。 大众应该考虑自制线束,如果大众能够使用自助生产的线束将会对产量提供绝对的保
障,使用自己自造的线束可以死保证汽车的整体质量,也可以避免因在和供应商洽谈线束
供应时泄露信息,从而还可以有效维护汽车研发技术。
(二)问题二重述:上海大众的新产品开发和技术管理还有哪些提高空间? 1.分析 (1)新产品开发分析 新产品开发是企业经营战略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生产运作战略的出发点。开发新产品 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也有利于扩大市场份额,是适应个性化定制生产的需要, 是产品更新换代的需要。
另外在向JIT模式的转 化上,改善空间很大。 比如更换模具的时间, 与丰田公司相距甚远。
好的技术是通过生产 来实现的,这里就需要 质量过关,而对于质量 控制这一方面上海大众 是做得很好的。
2.问题解答 上海大众应该向同是大众的一气大众学习,处理好和德国大众的
关系,以求获得更新的技术,同时还应该保持自有的研发激情,提
高自主创新能力,从消费者需求出发,开发出新的车型。
丰田在生产 线管理中采取的 是准时生产JIT模 式,能保持适度 的产量,弹性配 置人数,保证质 量。上海大众虽 然对自己的运营 系统比较自信, 但是其还是套用 JIT模式。在具体 准换中也出了不 少问题,依旧有 差距存在。
(2) 生产 线管 理差 异
(2)技术管理分析
首先是技术与收益,这 里有两个方面,一方面 是成本方面,上海大众 公司认为先进技术和较 高的使用成本应该是协 调平衡的,另一方面是 销售,最好的是经销商 和上海大众目标合为一 体,这样既可以向消费 者提供较低的价格,又 可以使得上海大众和经 销商的利润都增加.

上汽集团swot分析案例

上汽集团swot分析案例

通过利用迈克· 通过利用迈克·波特的五力模型对房地产行业的五种力 量进行分析后,可知房地产行业具有较高的进入障碍, 量进行分析后,可知房地产行业具有较高的进入障碍, 供应商和买方没有什么讨价还价能力,替代品的竞争很 供应商和买方没有什么讨价还价能力, 弱,竞争对手之间的竞争程度中等。 竞争对手之间的竞争程度中等。 所以房地产业是一个十分有吸引力的行业, 所以房地产业是一个十分有吸引力的行业,这也是房地 产业成为热点原因所在。 产业成为热点原因所在。
市场份额(%) 市场份额( 14.25
Page 16


1 2 3 4 5 6 7 8 9
LOGO
企业 序 丰田 通用 大众 现代-起 亚 福特
PSA
销量(万辆)
356.4 355.2 310. 215.3 214.5 158.7 158.6 154.6 121 115.2
Page 17
本田 日产 上汽集 团 铃木
LOGO
Page 1
LOGO
Page 2
LOGO
Page 3
LOGO
Page 4
Let’s go …
LOGO
Page 5
LOGO
目录
汽车行业国际环境分析 汽车行业宏观环境分析 我国汽车行业现状分析 案例分析(上汽集团) 案例分析(上汽集团)
LOGO
Page 7
汽车行业的国际环境分析
体系竞争战略
EFE 外部因素评价矩阵
关键外部因素
1.中国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对汽车的需 中国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权重 求增加,客观上对整个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都有提高。 求增加,客观上对整个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都有提高。

上汽集团企业整体上市案例分析

上汽集团企业整体上市案例分析

1、引言1.1选题的背景中国股票市场自1990年上证所和深交所的建立为标志,至今也不过20多年的历史,却已经走完发达国家200多年走的路。

但是我国股市刚设立的时候,由于规模较小,难以承载大公司上市所带来的压力,并且为解决企业脱困问题,大多数企业都不满足整体上市的条件,因此,目前,我国的绝大多数上市公司都是通过将自己的一部分优质资产剥离出来,再通过发行一定数量的流通股实现上市的,即分拆上市。

但是,分拆上市存在着许多弊端及诟病:第一,母公司把上市公司当成圈钱的工具,上市公司的资产或剩余利润被母公司通过控股权转移到自己的口袋,这使得上市公司无法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公司的运作也很难达到规范化。

第二,大股东、存续企业与上市公司之间存在大量的关联交易。

第三,产业链的分割可能会造成机构重叠、人员交叉,同业竞争,不利于生产经营的统筹规划和统一布局,降低了上市公司的运作效率。

第四,上市公司的不良资产可由母公司帮助处理。

上市公司将富余人员分流,把包袱甩给母公司,在会计处理上制造虚假的财务业绩。

因此,在我国,分拆上市成为了一个历史遗留问题。

企业的整体上市是对于分拆上市而言的。

为解决分拆上市的弊端,整体上市受到了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

整体上市的优点在于有利于消除上市公司与母公司间的关联交易、违规担保和资金挪用等市场瘤疾,另外,也有利于中小企业和刚起步企业的做大做强,以促进企业发挥集团的产品优势、产业优势与管理优势,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与交易费用。

但在企业整体上市的过程中还存在的许多问题有待解决,比如,企业大规模的整体上市将加重证券市场的扩容压力,同时,大股东也往往利用企业的整体上市来圈钱等种种隐患。

本文以上汽集团为例,浅谈企业的整体上市对其关联交易的影响,提出在企业整体上市后,企业应该如何处理关联交易,大小股东之间利益冲突等问题的措施。

1.2选题的意义通过借鉴国际经验和结合国内实际情况,对我国上市公司分拆上市的弊端进行分析,深入了解整体上市后产生的影响,提出如何结合中国国情,使企业实现整体上市,从而减少关联交易。

(完整版)上海大众汽车生产与运作管理案例分析报告

(完整版)上海大众汽车生产与运作管理案例分析报告

上海大众公司生产与运作管理简析摘要本文通过引入三个有关上海大众生产与运作管理相关联的问题,引发思考,在对问题的分析的过程中,对上海大众的运营过程的分析也由浅及深,逐层展开,其优势劣势也浮出水面,最后在解答每个问题时,都根据前文的分析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对于问题一:“采购汽车用线束应另辟蹊径还是依靠现有的供应商?上海大众应考虑自制线束吗?”通过对上海大众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分析,以及上海大众自制—外包分析,从根本上指出不足并提出意见和建立新型供应关系相应建议。

详见正文。

对于问题二:“上海大众的新产品开发和技术管理还有哪些提高空间?"将此问题分解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新产品开发,另一部分是技术管理.新产品开发就上海大众生产工艺、老牌汽车以及柴油技术等的分析,分析此中的优势及其不足;技术管理则是从收益、JIT生产模式、现场管理以及质量管理方面来分析。

对于问题三:“对比上海大众公司与丰田公司运营管理的差异。

”此问题通过作比较的方法,将上海大众与劲敌丰田对比起来,由此可见上海大众与丰田的各自优势及不足。

关键词:上海大众,运营管理目录1.问题一 (3)1.1问题重述 (3)1.2分析 (3)1.2。

1供应链分析 (3)1。

2。

2自制与外购决策分析 (5)1.3题目解答 (5)2.问题二 (5)2。

1问题重述 (5)2.2分析 (5)2。

2.1新产品开发分析 (5)2。

2。

2技术管理分析 (7)2。

3问题解答 (8)3.问题三 (9)3.1问题重述 (9)3。

2分析 (9)3。

2.1供应链管理方面 (9)3.2。

2JIT与现场管理 (10)3.2.3主流车系设计理念不同。

(10)3.2。

4发展方向有差异. (11)1。

问题一1.1问题重述采购汽车用线束应另辟蹊径还是依靠现有的供应商?上海大众应考虑自制线束吗?1。

2分析张工面对的问题是汽车线束的供应不足,原因是长期合作两家的供应商生产的线束不是全部提供给上海大众,上海大众与供应商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导致供应商根据利润最大化择优生产,直接导致与上海大众的订单不能按时完成.而根本问题是上海大众与供应商的供应模式是传统的竞争模式.1。

上汽并购双龙案例分析

上汽并购双龙案例分析

上汽并购双龙分析一、案例始末: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简称“上汽集团”,是中国四大汽车集团之一,主要从事乘用车、商用车和汽车零部件的生产、销售、开发、投资及相关的汽车服务贸易和金融业务。

过加强与德国大众、美国通用等全球著名汽车公司的战略合作,形成上海通用、上海大众、上汽通用五菱、上海申沃等系列产品;推进自主品牌建设,相继推出了荣威品牌和750产品,逐步形成了合资品牌和自主品牌共同发展的格局。

上汽集团除直接经营管理汽车零部件、服务贸易等业务外,其核心的整车业务已注入持股83.83%的上海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上海汽车”),目前上海汽车已成为国内A股市场规模最大的汽车公司。

双龙汽车起家于20世纪50年代,由于经营不善,到1999年自有资本滑到负613亿韩元,双龙汽车公司债权团便探讨向海外出售股权,以便收回其投入的资金。

2003年下半年,双龙汽车公司债权团邀请包括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法国雷诺汽车公司和雪铁龙汽车公司、中国上海汽车集团公司以及印度塔塔的海外企业前来投标。

2004年7月上海汽车公司被债权团选中,上汽集团以5亿美元正式收购双龙汽车48.92%股权。

2005年1月27日,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完成韩国双龙汽车公司的股权交割手续,获得双龙汽车5 1.33%的股份,正式成为其第一大股东。

2008年,随着国际油价的飞涨,双龙以生产SUV和大型车为主的弊病显现出来。

2008年上半年,受韩国国内柴油价格高出汽油价格的影响,韩国政府取消了对柴油车的补贴,使得主要产品为柴油车的双龙汽车在韩国.国内市场销量出现大幅下滑。

截至08年第三季度,双龙走到了破产的边缘。

2009年1月5日,上汽紧急调拨4500万美元注入双龙,用于支付员工工资,上汽提出援助条件是双龙公司要从生产一线裁员2000人,但工会坚持不裁员使得上汽无法接受,其2亿美元的救济性资金援助也暂时搁浅。

救不救双龙,一时间让上汽陷入两难境地。

2009年1月9日,上海汽车向韩国首尔法庭申请双龙破产保护,以应对销量下滑和债务攀升的局面。

上海通用汽车精益生产案例

上海通用汽车精益生产案例

上海通用汽车精益生产案例“柔性化共线生产、精益制造技术”是人们在谈到上海通用先进的生产方式时经常提及的一点,但很少有人能真正明白什么是柔性化,什么是精益制造。

实际上,柔性化与精益生产不仅仅是上海通用生产制造的一个环节,更是从采购到销售整个企业流程运作的基本理念。

作为一条柔性化精益制造的生产线,它仅仅是整个GMS(GeneralManufactureSystem,通用制造体系的简称)系统中一个具体的工艺流程罢了。

" "R qe D假如把GMS看作是一架高速运转的机器的话,那么“标准化、缩短制造周期、质量是制造出来的、持续改进、员工参与”则是保证这部机器运转良好的最重要的5个环节,而实际上GMS就是以这5条作为其构成的最基本的原则,而这5条原则又是循序渐进,互为补充,互相促进,最终达到良性循环的效果。

"" I ;F4 A@*ji- N 5i万事有道:标准化L@#$dW,B!DAZ[ * Gf5应该说,标准化是整个GMS系统最基本的要素,这很好理解,作为一项现代化精益生产方式,最重要的是要确立标准和规范,只有在确立标准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大规模的精益生产,标准化是现代工业开端的标志。

同时标准化所设定的基准又是持续改进的基础,同时他能支持最佳的操作方法,更有助于解决问题。

看似简单的标准化实际上包含着众多方面,诸如工作场地布置标准化、定额工时管理的标准化、标准化的作业流程以及简单明了的视觉标记的运用和管理。

^ WJ"f+|w) IS-~(工具、材料摆放在工位或者岗位的什么地方,是否能使操作的员工最直接、最有效、最便捷取用到相应的工具或者材料是工作场地布置标准化所涉及的范围,一个经过科学测算并且经过不断改进的安全、清洁和安排有序的工作环境必然能带来准确的操作、效率和产品质量的提高,同时工时和资源浪费减少到最小。

定额工时的管理则是在确定一个基本产品操作完成时间的基础上,对产品的生产环节如手工操作时间、取料时间、行走时间和机器运转时间进行分析,以减少不必要(不增殖)时间浪费,进而提高工作效率的一种标准,但这个标准又可以是一个经过重新测定、持续改进之后的新的动态的标准。

上汽财务案例分析报告(3篇)

上汽财务案例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上汽集团(SAIC Motor Corporation Limited)作为中国汽车行业的领军企业,其财务状况和经营策略一直是业界关注的焦点。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上汽财务的深入分析,揭示其财务管理的特点、优势与挑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二、上汽集团概况上汽集团成立于1997年,总部位于上海,是中国最大的汽车集团之一。

集团旗下拥有众多知名汽车品牌,如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上汽乘用车等。

上汽集团业务涵盖汽车研发、制造、销售、服务及金融等多个领域,是中国汽车工业的重要支柱。

三、上汽财务状况分析(一)盈利能力分析1. 收入分析上汽集团近年来收入持续增长,主要得益于国内汽车市场的扩大和集团多元化业务的拓展。

2019年,上汽集团实现营业收入9424.8亿元,同比增长8.5%。

2. 利润分析上汽集团利润也呈现稳定增长态势。

2019年,上汽集团实现净利润295.6亿元,同比增长9.2%。

其中,汽车业务贡献了主要利润。

(二)偿债能力分析1. 流动比率上汽集团的流动比率保持在合理水平,说明其短期偿债能力较强。

2019年,上汽集团的流动比率为1.8,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2. 资产负债率上汽集团的资产负债率相对稳定,保持在60%左右。

这表明上汽集团在保持适度负债的同时,注重财务风险控制。

(三)运营能力分析1. 存货周转率上汽集团的存货周转率逐年提高,说明其存货管理效率有所提升。

2019年,上汽集团的存货周转率为7.8次,同比增长10%。

2. 应收账款周转率上汽集团的应收账款周转率保持稳定,说明其信用政策较为合理。

2019年,上汽集团的应收账款周转率为13.2次,同比增长5%。

四、上汽财务优势与挑战(一)优势1. 规模优势上汽集团作为国内汽车行业的领军企业,拥有庞大的规模和市场份额,这为其财务稳定提供了有力保障。

2. 多元化业务上汽集团业务涵盖汽车研发、制造、销售、服务及金融等多个领域,多元化业务有助于分散风险,提高盈利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