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自然辩证法复习题

合集下载

答案《自然辩证法》复习题

答案《自然辩证法》复习题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一、名词解释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科学。

涨落:指系统在内部和外部环境的扰动下,在某个时刻、某个局部的空间范围内所产生的对宏观状态的微小偏离。

科学精神:是指从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成果中所显示出来的科学本身所独有的一种精神气质,以及与之相应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

它是科学价值的核心类比:根据两个对象在一系列性质、关系或功能方面的相似,从已知其中一个对象具有其他的性质、关系或功能,推出另一个对象也具有同样的其他性质、关系或功能的方法。

科学问题:指一定时代的科学认识主体在当时的科学实践水平和知识背景下提出的关于科学认识和科学实践中需要解决而又未得到解决的矛盾。

科学事实:是科学认识主体关于客观存在的、个别的事物(事件、现象、过程、关系等)的真实描述或判断,其逻辑形式是单称命题。

科学技术的社会体制化指在一定社会价值观念支配下,依据相应的物质设备条件形成的一种旨在规范人类对自然力量进行探索和利用的社会组织制度科学语言;科学语言是在科学研究过程中从日常语言(自然语言——它一般地描述人们的感觉、经验与内心的感受)中提炼出来的,自然语言是它的基础。

?科学共同体所谓科学共同体是指某一特定研究领域中持有共同观点、理论和方法的科学家集团。

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发散思维所谓发散思维,是指在解决问题时,思维能不拘一格地从已有的信息中尽可能扩展开去,朝着各种方向去探索各种不同的解决途径和答案。

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1.系统思维方式的含义及其基本思路(1 )定义所谓系统思维方式,是把对象当做一个系统的整体加以思考的思维方式,它根据系统的性质、关系、结构,把对象的各个组成要素有机地组织起来构成模型,研究系统的功能和行为,具有整体性、综合性、定量化和精确化的特征。

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题

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题

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题一、简答题1. 什么是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是一种研究自然界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方法。

它通过揭示自然界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发展,研究自然界事物的相互关系和联系,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指导我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界。

自然辩证法认为自然界是一个包含着丰富矛盾的复杂系统,它的变化和发展是根据内部矛盾的斗争和统一来进行的。

2. 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原理有哪些?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原理有以下几个方面:(1)矛盾普遍性原理:自然界一切事物内部都存在着矛盾,矛盾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

(2)矛盾斗争和统一的互相转化原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驱动力,矛盾的斗争推动着事物的发展,而矛盾的统一则维持着事物的相对稳定。

(3)否定之否定的辩证法原理:事物的发展不是简单地前进或后退,而是循环往复的过程,事物的旧形态通过否定得到超越,形成新的形态,这是事物发展的辩证规律。

(4)联系、发展、变化的辩证法原理:自然界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的,它们通过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而发展和变化。

3. 自然辩证法的核心思想是什么?自然辩证法的核心思想是“一分为二”,即事物内部存在着矛盾的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又相互对立,并通过斗争和统一推动事物的发展。

自然界没有绝对的对立面,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

通过“一分为二”的思想,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改造自然界。

二、论述题1. 自然辩证法和机械唯物主义的区别是什么?自然辩证法和机械唯物主义都是研究自然界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方法,但它们之间有以下主要区别:(1)方法论上的区别:机械唯物主义主张对事物的简单剖析和分析,强调形式和数量的变化。

自然辩证法则强调对事物的全面分析和综合认识,关注事物的本质和质量的变化。

(2)理论观点上的区别:机械唯物主义主张世界的发展是线性的,并将最终的目标确定为死的不变的、稳定的状态。

而自然辩证法认为世界的发展是辩证的,包含着复杂的矛盾关系和变化过程。

自然辩证法考试题及答案详解

自然辩证法考试题及答案详解

1、什么是自然辩证法?你认为学习自然辩证法有什么意义?2、如何理解自然界的辩证运动?3、试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内容?4、系统自然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举例说明学习系统自然观的意义?5、生态自然观的基本观点是什么?依据生态自然观的基本观点如何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6、试述现代科学的本质与特征?7、科学研究的一般环节是什么?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对你的研究工作有什么指导意义?8、试述技术的本质、特征与发展的动力什么?9、试述工程、产业的本质与特征?10、你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11、如何理解创新型国家建设?12、根据创新型人才的素质特点并结合个人专业谈谈如何才能成为创新型人才?1.什么是自然辩证法?你认为学习自然辩证法有什么意义?1、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一个分支,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组成部分,自然辩证法也是关于自然界辩证运动的整体认识。

2、自然辩证法强调的是对自然界总的认识而不是对细节的认识,所谓的自然界是广义的自然界,包括天然自然和人化自然(被科学所认识的自然)、人工自然(被技术改造的自然)、社会自然(被产业产出的自然)。

自然界的辩证运动包括天然自然转化为人化自然地运动、天然自然(包括人化自然)转化为人工自然的运动、人工自然向社会自然的转化运动。

3、在转化过程中对科学、技术、工程、产业有了认识即科学指把天然自然转化成人化自然的手段;技术指把天然自然(包括人化自然)转化成人工自然的手段;工程指把天然自然(包括人化自然)转化成人工自然的另一种手段;产业指把人工自然转化成社会自然的手段。

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①学习自然辨证法对人的全面发展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拓展了分析问题的视角,让我从以前的单面思考问题转变成有了总观全局的意识。

②有助于培养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③有助于培养研究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态度;④有助于提高研究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⑤有助于研究生树立科学发展观如何理解自然界的辩证运动?3个试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分为运动自然观、系统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

自然辩证法考试复习题2011-12

自然辩证法考试复习题2011-12

第一章绪论一、简述什么是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是19世纪70年代由恩格斯创立的、要论证辩证法是客观的、是自然界固有的、对客观的对立统一世界的概括。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和探讨自然界和科学技术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科学技术观,也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方法论,还包括数学和其他各门具体学科中的重大哲学问题。

自然辩证法主要包括自然观,科学技术观,科学研究方法论三部分的内容。

其中两对矛盾,即人与自然界的矛盾、科学认识与科学实践的矛盾贯穿自然辩证法体系的始终。

二、简述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一书的体系结构及其主要内容自然辩证法一书以两对矛盾即人与自然界的矛盾、科学认识与科学实践的矛盾为主线,将论文和札记分成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导言。

论述了自文艺复兴运动以来自然科学发展的历程及取得的重大成就,阐明了形而上学自然观的产生有其历史必然性,同时论述了十九世纪以来重大科学发现,在形而上学自然观上打开了一个缺口,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第二部分,自然科学与哲学。

论述哲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哲学为自然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研究者把握了正确的哲学思维,就能排除宗教神学唯心主义的干扰,沿着正确途径探索,少走弯路,加速研究进程。

第三部分,辩证法。

论述了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是由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量变与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和五对范畴(本质与现象,内容与形式,原因与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现实性与可能性)构成。

第四部分,物质的运动形式。

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揭示了物质、运动、时间、空间等之间的内在联系,指出科学的分类是以研究对象的运动形式为依据的。

第五部分,各门具体科学中的辩证法。

探讨了各门具体科学中的重大哲学问题。

第六部分,劳动创造了人。

论述了劳动创造了人,创造了人类社会。

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之间架起了桥梁,从而实现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和答案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和答案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和答案绪论1、恩格斯著作《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内容是什么?答:恩对自然科学特别是19世纪的最新发展成果的哲学概括,确立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主要内容及辩证法规律和若干范畴;通过对科学技术史的研究,总结了自然科学的发展规律,批判了自然科学领域中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论述了科学认识方法论的基本内容。

用运动形式相互转化的观点对当时自然科学中重大发现进行哲学分析。

(一)从自然观的高度提出了运动形式及其相互转化的学说:(1)运动可划分为若干种运动形式;(2)运动形式之间相互转化着;(3)在运动形式转化中存在着量的守恒和质的不灭关系;(4)恩格斯主张区分出简单的低级的运动形式和复杂的高级的运动形式。

恩格斯关于运动形式的学说提供了一种观察研究自然的哲学方式,启示人们从运动形式多样性的角度分析自然界多样性,从运动形式相互转化的角度分析自然界的演化发展,将自然界看成一个有内在联系的过程集合体。

(二)假说和实验相结合的科学方法论。

假说方法被普遍应用,标志19世纪科学研究的明显进步。

假说是理性思维的产物,既有一定的经验基础又包含一些假定和猜想,需要新的经验加以确证。

恩格斯认为:(1)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2)假说既要有实验观察事实作为基础,又需要新的观察事实进一步确证;(3)假说相互排挤和迅速更替并不表明事物本质不可认识,而是意味着科学认识在错综复杂的曲线上发展。

此外,恩格斯还在《自然辩证法》中明确把科学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进行整体分析。

强调了:(1)社会生产是科学发展的动力;(2)科学发展又推动着社会的变革。

恩格斯既把科学看成一种知识体系和活动体系,同时也把科学看成一种与经济、文化、政治发生相互作用的社会现象,又涉及到了科学的社会建制和社会价值问题。

《自辩》代表着19世纪崭新的自然哲学和科学哲学,既奠定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世界观的基础,又是它的推广。

2、20世纪的自然哲学、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的基本内容是什么?答:(1)自然哲学。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答案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答案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答案自然辩证法复习题一、绪论部分(一)概念部分: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是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界的根本观点和思维方式,是关于自然界、科学和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及人们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学问。

(二)思考题1.你是如何理解《自然、科技、社会与辩证法》的研究对象的?研究对象:(1)自然界本体发展的一般规律,即自然界的辩证法;(2)科学技术本身发展的一般规律,即科学辩证法;(3)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即科学技术创造的辩证法。

2.怎样理解《自然、科技、社会与辩证法》各项研究内容之间的辩证关系?答:自然辨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自然辨证法不属于各门具体学科,带有整体性和一般性。

不专门研究某种物质运动规律,如物理、化学、生命运动规律。

所研究的对象带是有整体性和一般性的特征。

例如,研究自然界发展的一般规律。

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和人类认识与改造自然界的一般方法。

显然,它与各门具体学科之间的关系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3.为什么说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产生和发展反映了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必然性?答:深刻揭示了科技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而且把科技的发展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来考察,并由此提出了许多崭新的思想:自然科学属于一般社会生产力的范畴;科学技术并入生产过程转为直接生产力;社会实践的需要,首先是经济,生产的需要,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动力;科技又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革命力量。

4.学习《自然、科技、社会与辩证法》对科学和技术工作者有何意义?5、自然辩证法与自然科学都是以自然规律作为研究对象的,它们可以相互替代吗?答: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以及与社会的关系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是关于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改造自然地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发展关系的理论体系。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题1、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内容和特征是什么?(P39-41)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指马克思主义对于包括人在内的自然界的总看法。

1.自然界的层次结构2.自然界的无限发展3.自然界的相互作用4.人和自然的统一。

基本特征:第一,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一种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

第二,自然史与人类史的统一。

第三,天然自然与人化自然的统一。

从来的自然观都是对纯粹的、大然的自然界的看法。

第四,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是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

2、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有何重大意义?(P41—43)第一,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实现丁自然观发展史上的革命性变革。

第二,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为马克恩主义的科学观、科学方法论以及科学与社会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三.辩证唯物主义自然现的创立,为科学与技术提供了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的理论前提。

第四.辩证唯物丰义自然观的创穴,为自然科学与人的科学的结合提供了理论依据。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技英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而不是僵化、保守的。

3、系统自然观的基本内涵是什么?(P47)系统自然观植根于相对论、且子力学、分于生物学以及以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突变论、超循环理论、分形理论、混池理论为代表的系统科学等现代自然科学理论,为人们措绘出一幅从基本粘子、原子、分子化合物育到人类.从微观领域直至宁观天体系统演化的自组织、自我运动、自我创造购辩证的演化发展的自然图景.深入格示了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认为一系统’是总的自然界的模型叩。

系统自然观最深层、最基本的内涵,在于它揭示了自然系统不仅存在着.而且演化着;自然系统不仅是确定的,而且会自发地产生不可预测的随机性;自然系统不仅是简单的、线性的,而且是复杂的、非线性的,闻发了自然界是确定性与随机性、简单性与复杂性、线性与非线性的辩证统一的思想。

自辩真题

自辩真题

2011年自然辩证法考题:名词人化自然:是人类实践手段所及从而变革了的那部分自然界。

科学事实:就是人们通过观察、实验而获取的经验事实。

可持续发展归纳:从个别到一般,发现每个个别事物都具有某种属性和特点,形成一般结论。

系统: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要素按照一定的方式相结合,具有一定功能的整体。

范式:指对人们的科学认识活动起着指导和支配作用的理论框架或模式。

简答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要重要怎么看待科研中的机遇论述怎么样进行科学选题结合实际案例材料创新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寂静的春天的材料自己发挥2009年自然辩证法考题:1、必做题一、自然界物质系统有何基本特征?并举例说明。

(书45页-47页二、谈谈你对如何正确地选择科研课题的认识和体会。

(书137-1432、选做题(任选2题)三、根据波普尔的证伪主义理论,科学与非科学是如何区分的?科学发展的动态模式是怎样的?谈谈你对波普尔这一理论的看法?(书125)四、什么是“李约瑟难题”?人们已做出了哪些探索和解释?你对这一难题的看法如何?五、如何进行正确的科学观察和科学实验?并谈谈你对科学观察实验中的意外性的看法。

(书146-154)六、根据“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举例说明现代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以及科技工作者应具备的正确态度。

(书13,14章)2008自然辩证法概论(一)必做题(每题25分)1、阐述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2、试述你对科学技术研究中某一方法的理解和认识,并举例说明。

(二)选做题(以下任选两题,每题25分)3、为什么大陆上的中国人至今没有获得诺贝尔科学奖?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4、什么是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是怎样看待科学的?你是怎样看待科学的?5、简述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一书的写作和出版过程,并谈谈学习自然辩证法这门课程的意义。

6、简述逻辑实证主义和波普尔的科学划界理论,并对其科学划界理论进行比较。

7、什么是工程?技术与工程的区别何在?举例说明工程有哪些显著特点?8、什么是科学共同体?如何理解科学共同体(或科学)的社会规范?你认为应如何遵循这些规范?2005自然辩证法概论(一)简答题1、如何正确的进行科学观察?(书146)2、如何理解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书101)3、举例说明理想实验及其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对于中国古代朴素的自然观说法不正确的是:①科学处于幼年时期,科学认识只达到事物的表面。

②主要是对世界本原的探索和解释。

③把整个自然界看作是运动变化的,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④以原子论方式解释世界。

2、对于可持续发展理解不正确的是:①要体现发展,就是说一个国家或地区要通过社会、经济整体实力的增强,不断提高本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②要强调发展的可持续性,即人类目前为发展所进行的种种努力,不应危及到未来一代人的生存与发展。

③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发展既体现未来取向的代际平等,又体现整体观念的代内平等④在具体操作上,可持续性发展就是要限制科学技术的发展。

3、影响观察的因素中属于主观性的是:①客观事物的属性没有直接显露出来,人们往往只看到事物的假象,②人的感官的局限性,使观察者在观察事物时容易产生错觉。

③观察者的知识、经验和心理习惯等方面的影响,往往在观察时产生先入之见。

④仪器设备所造成的误差。

4、对于演绎方法条件限定不能成立的是:①大前提必须包含小前提②如果有一个前提是否定的,结论也应该是否定的。

③两个否定的前提不能推出结论。

④两个否定的前提能推出结论。

5、自然界中四种基本力包括:①引力、强力、弱力和电磁力,②引力、强力、弱力和摩擦力③引力、强力、弹力和电磁力④引力、弱力、电磁力和摩擦力6、科学事实基本特征正确的是:①单称陈述、具有可重复性、受理论影响②单称陈述、不具备可重复性、受理论影响③单称陈述、具有可重复性、不受理论影响④全称陈述、具有可重复性、受理论影响7、关于科学实验的认识论特点不正确的是①科学实验对象的受控性使得实验认识方法更富有必然性②科学实验对象的选取受主观影响,因此具有偶然性③科学实验组成的特殊性结构充分反映了科学实验的认识具有主客体互动性④实验类型的多样化反映了实验认识模式的多元性8、对演绎方特点说法正确的是:①可靠性小、创造性小②可靠性大,创造性小③可靠性大、创造性大④可靠性小、创造性大9、与科学知识相比对于常识基本特点说法不正确的是:①不系统性②非批判性③历史性④反思性10、在穆勒五法中“结果相同,因子相异。

异中求同,契合求解”是指:①求同法②差异法③求同差异共用法④共变法⑤剩余法11、关于恒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①恒星的归宿与其初始质量有关,质量越大寿命越短。

②恒星形成后光和热的来源,是其中心内氢聚变为氦的核反应。

③初始质量大于太阳8倍的恒星最终将成为白矮星④太阳有两次聚变,第一阶段是氢聚变,第二阶段是氦聚变12、不属于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四个阶段的是:①从无机小分子合成有机小分子②从有机小分子组成多分子体系③从有机高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④从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13、在系统层次结构中,低层系统的递进相干作为原因可以在高层系统中产生决定系统特有规律的结果;称为:1①上向因果链;②下向因果链;③双向因果链;④递进分解链;⑤还原链。

14、在科学思维中能够创造新意象的思维形式是:①概念;②判断;③意象;④联想;⑤想象。

15、模拟实验区分为物理模拟、数学模拟和功能模拟的依据是:①原型与模型之间的功能目的;②原型与模型之间的相似关系;③原型与模型的材料性质;④原型与模型的内容关系;⑤模型的结构形式。

16、下列联想形式中属于理性思维范畴的有:①印象联想;②意象联想;③表象联想;④感觉联想。

17、科技进步转化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来自于:①地区科技发展的不平衡性;②科技自身发展内在逻辑推压作用;③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拉引作用;④科学理论与科学实验的矛盾。

18、自然科学作为生产力不确切的表述有:①自然科学属于一般社会生产力;②自然科学是直接生产力;③自然科学是潜在的生产力;④自然科学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

19、科学问题是一种:①超时代产物;②有结构的命题;③历史时代的产物;④没有明确求解目标的命题。

20、依据惯性原则进行技术预测的前提条件之一是:①系统结构的稳定性;②技术发展的规律性;③技术与技术之间的矛盾性;④技术发展的不确定性。

21、下面哪种观点不是归纳主义者所持有的?①如果某些条件被满足,从有限的单称观察陈述中概括出普遍性定律是合理的;②形成归纳基础的观察陈述的数量必须很大;③观察依赖于理论并为理论所指导;④科学知识的主体是在由观察所提供的那种可靠的基础上,通过归纳建立起来的。

22、经验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有:①乔治•贝克莱;②托马斯•库恩;③卡尔•波普尔;④拉卡托斯23、关于物质与物质关系,描述不正确的是:①自然物质客体是实体和属性的具体统一,这种统一取决于物质客体的物质关系。

②物质关系既决定该客体自身固有的存在方式,又决定该客体与周围环境所处的联系方式。

③任何物质客体都是物质实体、物质属性和外部关系三者具体的历史统一。

④物质关系有内部关系和外部关系之分,外部关系是物质客体内在固有的特征,决定物质属性。

24、关于系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①任何系统都是由若干个元素的组成的整体,一个元素不能构成系统。

②任何系统都存在一定的结构和功能③根据系统与环境之间联系密切的程度,自然系统可分为孤立系统、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④.系统存在并非普遍现象,电子、夸克是以非系统方式存在的25、现代辩证自然观的观点中不正确的是:①自然界是由物质构成的②自然界的物质是以系统的方式存在的③自然界的物质系统的演化是多方向可逆的④自然界物质系统的演化是不可逆的、有方向的和自组织的26、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区别在于:①形象思维只追求形式,逻辑思维只追求内容;②形象思维属于感性层次,逻辑思维属于理性层次;③形象思维的“细胞”是形象的意象,逻辑思维的“细胞”是抽象的概念;④形象思维是艺术思维,逻辑思维是科学思维。

27、生态平衡应属于:①非平衡的稳态;②物种的平衡;③静态的平衡;④动态平衡。

28、下面关于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①人必须遵循自然规律;②人不能离开自然界;③人能够认识自然规律;④人的生命、意识、活动可以不受制于自然界;29、下面的陈述中,哪一个是全称陈述?①在一九七五年一月一日半夜十二点,金星出现于天空中某个位置;②部分浸入水中的那根木棒,看起来是弯的;③石蕊试纸浸在液体中变成红色;④行星以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

30、下面关于观察的论述中,哪一个是不正确的?①引起我们视网膜上映像的物理原因同我们看到的东西无关;②我们视网膜上的映像和我们在看东西时所有的主观经验之间并不存在某种一对一的对应关系;③观察者所看到的东西,并非仅仅由他们视网膜上的映像决定,而且也依赖于观察者的经验、知识和期望;④就知觉而言,观察者直接和立即接触的唯一东西就是他的或者她的经验。

31、不属于近代机械的自然观科学背景的科学事件是:①开普勒提出行星运动三定律;②阿里斯塔克斯日心说;③塞尔维特发现血液小循环;④哥白尼论证日心说32、系统尺度由小到大,其组成元素之间的结合能呈现:①由小到大递增;②由大到小递减;③震荡性变化;④基本不变。

33、英国著名的科学哲学家波普尔认为科学发展的模式为:“P→TT→EE→P”,这一模式的思想基础在于:①,科学研究必须重视科学信念的作用;②,科学理论的正确与否在于科学理论能否得到证实;③,科学研究的过程是猜测与反驳;④,科学的发展是一个不断革命的过程。

34、美国著名的科学史家库恩认为,科学发展的模式为:“前科学→常规科学→危机→科学革命→新的常规科学”。

他的科学发展模式的理论基础在于:①,逻辑原子论;②,中国套箱理论;③,“词典”理论;④,不可通约的范式。

35、模拟实验区分为物理模拟、数学模拟和功能模拟的依据是:①原型与模型之间的功能目的;②原型与模型的内容关系;③原型与模型的材料性质;④原型与模型之间的相似关系36、逻辑经验主义认为,科学研究的逻辑起点在于_________。

①,观察;②,假说;③,问题;④,归纳37、自然辩证法与具体自然科学的关系是:①一般与一般的关系;②特殊与特殊的关系;③一般与特殊的关系;④特殊与一般的关系。

38、认识客体是指:①纳入认识主体对象性活动结构的一切物质客体;②除人以外的一切客观事物;③一切自然界存在物;④自然界一切生物体的总和。

39,近代科学发展史上,主张理性主义方法作为科学研究主要方法的科学家是:法国的笛卡儿。

①,英国的休谟;②,法国的笛卡儿;③,意大利的伽里略;④,英国的培根。

40、近代最早提出的自然界演化历史观是:①牛顿经典力学;②康德星云假说;③达尔文进化论;④麦克斯韦电磁理论。

41、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讲的是:①人们认识自然的辩证法;②人们变革自然的辩证法;③人们研究自然的辩证法;④自然界本身的辩证法。

42、自然界物质运动服从某些共同规律表明:①自然界具体物质运动的守恒性;②自然界物质运动不灭性;③自然界物质运动的绝对性;④自然界物质运动统一性。

43、科学理论评价的简单性要求是指:①理论展开的层次结构最少;②应用的数学工具最少;③包含彼此独立的基本概念、定律最少;④概念和定律包含的经验内容最少。

44、科学观察需要选择典型对象和典型环境;因而:①它有纯化和简化研究对象的作用;②具有强化对象及各种观察条件的特点;③具有模拟客观对象的特点;④观察结果具有一定代表意义。

45、反常问题是指:①不是正常科学认识中提出的问题;②和公认理论形式不一样的问题;③非正常思维形式提出的问题;④是拒斥已有理论框架的有待解决的问题。

46、人类的新进化是指:①纯生物属性的进化;②人的社会属性改变推动人的生物属性改变的进化;③纯社会属性的进化;④人类语言符号的进化。

47,自然辩证法从当代自然科学的成果来阐述自然界本身的辩证法在人的认识中的反映,这种研究体现了:①,自然观与社会历史观的统一;②,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统一;③,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④,逻辑与历史的统一。

48、系统层次结构纵向层次间质的差异性主要来自于:①纵向层次间的间断性,②横向层次内的相干性,③纵向层次间的相干性,④纵向要素分布的不均匀性。

49,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表明它与……处于同一层次。

①,辩证唯物主义;②,历史唯物主义;③,自然科学;④,科学社会主义。

50、由受激辐射理论的突破到激光技术原理的形成的构思方法是属于:①生物模拟法;②联想法;③原理推演法;④移植法。

51、公理化方法从本质上说它属于一种:①类比推理;②归纳推理;③演绎推理;④直觉推理。

52、科学事实属于:①客观事实;②经验事实;③理论事实;④假想事实。

53,从自然辩证法的角度上看,下列哪一个命题是不正确的:①,正确的自然观是把自然界看成是过程的集合体;②,正确的自然观认为自然界是处在周而复始的简单循环运动中;③,正确的自然观认为自然界不是存在着,而是生成着并消逝着;④,正确的自然观是对自然界原来面目最朴素的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