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1]

合集下载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检测技术标准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检测技术标准

T/CECS XXX-202X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检测技术标准Technical standard for inspection of prefabricated concrete structure2020年12月10日前言根据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关于印发<2018年第一批协会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协字[2018]015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在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共分为9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预制构件质量检测技术、混凝土结合面连接质量检测技术、钢筋套筒灌浆连接质量检测技术、钢筋浆锚搭接质量检测技术、装配式混凝土外墙拼缝质量检测技术、装配式结构动力特性测试技术。

本标准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混凝土结构专业委员会归口管理,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在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送解释单位(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30号,邮编:100013)。

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参编单位: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建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昆山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省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宁波大学南京市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安徽省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测站河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广西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湖北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同济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利物宝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检测中心有限公司东南大学同济大学西安建筑科大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北京智博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升拓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武汉中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西鼎恒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浙江宏业检测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工业大学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德朗检视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劳瑞仪器设备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主要审查人:目次1 总则 (1)2 术语 (2)3 基本规定 (5)3.1检测分类 (5)3.2检测程序与要求 (6)3.3抽样方法与判定规则 (7)3.4检测报告 (12)4 预制构件质量检测技术 (13)4.1一般规定 (13)4.2预制构件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 (13)4.3预制构件混凝土粗糙面质量检测 (15)4.4预埋吊装件锚固承载力检测 (18)4.5预埋保温连接件锚固性能检测 (20)5 混凝土结合面连接质量检测技术 (24)5.1一般规定 (24)5.2结合面混凝土正拉粘结强度检测 (24)5.3混凝土内部结合面缺陷检测 (27)5.4竖向构件底部接缝内部缺陷检测 (28)6 钢筋套筒灌浆连接质量检测技术 (30)6.1一般规定 (30)6.2灌浆料实体强度检测 (31)6.3套筒灌浆饱满情况检测 (32)6.4钢筋插入长度检测 (33)7 钢筋浆锚搭接质量检测技术 (35)7.1一般规定 (35)7.2浆锚搭接灌浆饱满度检测 (35)7.4浆锚搭接钢筋插入长度检测 (37)8 装配式混凝土外墙拼缝质量检测技术 (39)8.1一般规定 (39)8.2嵌缝密封胶与混凝土粘结质量检测 (39)8.3外墙拼缝防水质量的现场检测 (40)9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动力测试技术 (43)9.1一般规定 (43)9.2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动力特性检测 (45)9.3振源及振动响应检测 (45)附录A 直径50mm芯样钻芯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 (47)附录B 阵列超声法检测混凝土内部缺陷 (49)附录C 现场原位取样检测钢筋套筒灌浆连接质量 (51)附录D 回弹法检测套筒灌浆料抗压强度 (52)D.1一般规定 (52)D.2回弹法检测套筒灌浆料抗压强度 (53)D.3回弹法检测灌浆料抗压强度的测强曲线建立方法 (55)附录E 内窥法检测技术 (58)附录F X射线成像法检测技术 (61)附录G 压电阻抗法检测灌浆饱满性 (65)附录H 冲击回波法检测浆锚搭接灌浆饱满度 (67)本标准用词说明 (69)引用标准名录 (70)Contents1 General Provisions (1)2 Terms (2)3 General Requirements (5)3.1 Classification of Inspection (5)3.2 Process and Requirement for Inspection (6)3.3 Sampling Methods and Evaluation Rules (7)3.4 Inspection Report (12)4 Inspection Technology for Quality of Precast Concrete Components (13)4.1 General Requirements (13)4.2 Inspection for Concrete Compression Strength of Precast ConcreteComponents (13)4.3 Inspection for Rough Surface Quality of Precast Concrete Components (15)4.4 Inspection for Anchorage Bearing Capacity of Embeded Hoisting Part (18)4.5 Inspection for Anchorage Performance of Connector Using in SandwichInsulation Walls (20)5 Inspection Technology for Connection Quality of Concrete Interface (24)5.1 General Requirements (24)5.2 Inspection for Normal Tensile Bond Strength of Joint Surface (24)5.3 Inspection for Defects of Joint Surface in Concrete (27)5.4 Inspection for Internal Defects of Vertical Component Bottom Seams (28)6 Inspection Technology for Quality of Grout Sleeve Splicing of Rebars (30)6.1 General Requirements (30)6.2 Inspection for Entity Strength of Grout (31)6.3 Inspection for Grouting Status (32)6.4 Inspection for Inserted Length of Rebars (33)7 Inspection Technology for Quality of Rebar Lapping in Grout-Filled Hole (35)7.1 General Requirements (35)7.2 Inspection for Extent of Grouting Plumpness in Rebar Lapping Grout-FilledHoles (35)7.4 Inspection for Inserted Length of Lapping Rebars in Grout-Filled Holes (37)8 Inspection Technology for Quality of Precast Concrete Exterior Wall Joints (39)8.1 General Requirements (39)8.2 Inspection for Bonded Quality of Caulking Sealant and Concrete (39)8.3 In-Situ Inspection for Waterproof Quality of Exterior Wall Joints (40)9 Dynamic Testing Technology for Precast Structure (43)9.1 General Requirements (43)9.2 Inspection for Dynamic Characteristic of Precast Structure (45)9.3 Inspection for Vibration Source and Response of Vibration (45)Appendix A 50mm-Diameter Drilled Core Method Testing Compression Strengthof Concrete (47)Appendix B Arrayed Ultrasonic Method Testing Internal Defects of Concrete (49)Appendix C In-Situ Sampling Method Testing the Quality of Grout Sleeve Splicing of Rebars (51)Appendix D Rebound Method Testing Compression Strength of Grout for Sleeve 52D.1 General Requirements (52)D.2 Rebound Method Testing Compression Strength of Grout for Sleeve (53)D.3 Method of Formulating Testing Strength Curve for Grout (55)Appendix E Endoscopy Inspection Technology (58)Appendix F X-Ray Radiography Inspection Technology (61)Appendix G Piezoelectric Impedance Method Testing Grout Plumpness (65)Appendix H Impulse Echo Method Testing Extent of Grout Plumpness in Rebar Lapping Grout-Filled Holes (67)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Standard (69)List of Quoted Standards (70)1 总则1.0.1 为规范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检测工作,合理选择检测方法,保证检测工作的质量,制定本标准。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标准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标准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标准课程类别:专业拓展课适用专业:建设工程管理学分和学时:学分2学时38编写执笔人:1.课程性质与任务1.1课程性质《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是建设工程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拓展课程,其教学目的是拓展培养学生装配化施工及管理的能力,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集成和创新能力。

1.2课程任务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使学生能够较系统的熟悉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的主要环节,能够熟悉装配式建筑施工顺序,能够掌握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和验收。

其前导课程为《建筑施工技术》、《工程测量》《建筑构造与识图》等,平行课程为《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与预算》《装配式建筑概论》等,后续课程为《BIM工程项目管理》《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等。

2.课程目标与要求素质目标:(1)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的方法能力、社会能力;(2)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养成不怕吃苦的劳动精神;(3)形成分析、集成和创新的能力;(4)树立较强的工作责任心和责任感,增强互助互利和团队协作精神。

知识目标:(1)了解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分类、适用范围;(2)熟悉装配式构件码放和运输要求;(3)熟悉预制混凝土构件常用材料及配件;(4)熟悉预制混凝土构件的深化设计、制作;(5)掌握装配式混凝土构件吊装要求;(6)掌握构件灌浆要求;(7)掌握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的质量验收;能力目标:(1)具备识读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纸能力;(2)初步具备组织装配化施工的基本能力;(3)初步具备装配化施工质量验收的能力;(4)具有初步的施工管理实际问题的发现、分析和解决能力。

(1)能利用检测工具对施工项目进行检查、检测、验收;(2)能对装配式施工工艺进行技术交底;(3)了解装配式建筑相关政策;(4)掌握装配式建筑施工工艺;(5)能够编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案。

3.课程结构与内容3.1课程结构课程结构与课时分配表序号模块名称项目(单元、任务)名称教学要求参考学时备注模块一认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1.1装配式相关概念1.2装配式建筑发展历程与现状1.3装配式建筑主要结构体系1.4装配式建筑常用材料与主要配件1.了解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2.明确本课程的学习目的;3.了解装配式的发展历史;4.熟知装配式相关术语;5.掌握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6.熟知装配式建筑常用材料与主要配件。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检测技术标准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检测技术标准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检测技术标准1目次1 总则 (1)2 术语和符号 (2)2.1 术语 (2)2.2 符号 (4)3 基本规定 (5)3.1 检测范围 (5)3.2 检测工作的程序与要求 (6)3.3 检测项目和检测方法 (8)3.4 检测方式与抽样方法 (10)3.5 检测报告 (11)4 结构材料检测 (13)4.1 一般规定 (13)4.2 混凝土和钢筋 (13)4.3 连接材料 (14)5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检测 (16)5.1 预制混凝土构件 (16)5.2 安装与连接质量 (20)5.3 结构性能 (27)6 外围护系统检测 (31)6.1 预制外墙 (31)6.2 外门窗与建筑幕墙 (33)26.3 外窗及外墙板接缝处水密性检测 (34)6.4 屋面 (36)7 设备与管线系统检测 (38)7.1 给水排水 (38)7.2 供暖、通风、空调及燃气 (39)7.3 电气和智能化 (40)8 内装系统与建筑节能检测 (43)8.1 内装部品系统 (43)8.2 室内环境与建筑节能 (44)附录A 预制构件混凝土回弹值修正的规定 (47)附录B 预制混凝土构件结合面粗糙度的测评方法 (49)附录C 用于检测套筒灌浆饱满度的预埋钢丝拉拔法 (52)附录D 用于检测套筒灌浆饱满度的预埋传感器法 (55)附录E X射线胶片成像法检测方法 (58)本标准用词说明 (66)引用标准名录 (67)341总则1.0.1 为了规范河北省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检测方法,控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质量,提升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制定本标准。

条文说明:本条是编制本标准的宗旨。

1.0.2 本标准适用于河北省安装施工与竣工验收阶段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检测。

条文说明:本条规定了本标准的适用范围。

本标准主要适用于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安装施工与竣工验收阶段。

1.0.3 河北省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检测,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行业及河北省有关标准的规定。

5.1.14.1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概述

5.1.14.1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概述

建筑施工技术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有关技术标准及主要名词解释
二、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有关名词解释
混凝土叠合受弯构件:预制混凝土梁、板顶部在现场后浇混凝土而形成的整体受弯构件。 预制外挂墙板:安装在主体结构上,起围护、装饰作用的非承重预制混凝土外墙板。 预制混凝土夹心保温板:中间夹有保温层的预制混凝土外墙板。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由预制混凝土构件通过各种可靠的连接方式装配而成的混凝土结构。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由预制混凝土构件通过各种可靠的方式进行连接并与现场后浇混凝土、水 泥基灌浆料形成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等同现浇”原则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全部或部分框架梁、柱采用预制构件建成的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全部或部分剪力墙采用预制墙板构建成的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
- 战争损坏大量房屋,战后欧洲经济迅速发展, 人口向城市集中,房荒严重 - 劳动力不足, 传统技工特缺 - 传统的建筑施工效率很低, 不能适应当时所面临的房屋增长的迫切需要。 ➢ 技术基础 - 工业的底子厚,战后恢复和发展都迅速 - 充裕的水泥、钢材和施工机械等,为建筑工业化的推行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 英国莱茵建筑体系、瑞典的哥腾堡公寓建筑体系、法国的卡缪大板住宅建筑、 苏联的盒子结构建筑等。 ➢1970年代欧洲住宅建筑工业化水平 - 东欧: 东德、匈牙利、捷克、前苏联等工业化水平达到50%--90% - 西欧: 英国、丹麦、荷兰、挪威、法国等工业化水平达到20%--40%。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标目题 标
能力标目题标
素质标目题标
熟悉装配式混凝结构的发展 现状;掌握装配式结构的分类、 特点及其应用;掌握装配式结构 构件的生产、储运、施工工艺。
具有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 工能力,现场管理能力。

装配式建筑用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与检验标准

装配式建筑用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与检验标准

T/CBCA XXXXX—XXXX 装配式建筑用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与检验标准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装配式建筑用预制混凝土构件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规定、材料、预制构件生产检验、预制构件产品质量检验、预制构件信息化管理、资料管理。

本文件适用于装配式建筑用预制混凝土构件的生产管理和质量检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75 通用硅酸盐水泥GB/T 288.1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GB/T 1447纤维增强塑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GB 1449.1 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 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 1449.2 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 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T 1596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粉煤灰GB/T 6400金属材料线材和铆钉剪切试验方法GB 8076 混凝土外加剂GB/T 5223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GB/T 5224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 14370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 14902 预拌混凝土GB/T 18046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 25176 混凝土和砂浆用再生细骨料GB/T 25177 混凝土和砂浆用再生粗骨料GB 50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 钢结构设计规范GB/T 50081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107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 50204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608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建设工程应用技术规范GB 50661 钢结构焊接规范GB 50666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JC/T 773纤维增强塑料短梁法测定层间剪切强度JG 225 预应力混凝土用金属波纹管JG/T 398 钢筋连接用灌浆套筒1JG/T 408 钢筋连接用套筒灌浆料JGJ 1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18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 52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 55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63 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 107 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 110 建筑工程饰面砖粘接强度检验标准JGJ 114 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T 281 高强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 283 自密实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 355 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应用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概论》课程标准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概论》课程标准

xxxxxxx学院《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概论》课程标准一、课程定位《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概论》课程是建筑工程专业设置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

针对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及相关专业方向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从事建筑工程施工,建筑工程监理,建筑工程预决算,建筑工程设计必须具备的一项专业技术能力。

表1 本课程与前导、后续课程关系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表2 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三、课程目标(必填)(一)总体目标本课程针对专业培养目标和学生就业主要岗位,设置的技能培养目标是:认识一般民用装配式建筑构件;了解装配式建筑结构施工图并具备照图进行工程施工、预算、监理、管理等工作;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益求精、客观科学的职业精神(二)具体目标1、能力目标(1)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2)独立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3)制定工作计划并进行实施的能力;(4)能独立进行调查、对比、分析、决策的能力。

2、知识目标(1)能熟练查阅有关国家制图标准及行业规范;(2)能了解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趋势;(3)能掌握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构件组成;(4)能了解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构件生产的操作步骤;(5)能了解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工艺。

3、素质目标(1)具有较强的口语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2)具有团队合作工作能力;(3)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学农爱农职业情感;(4)具有择业、就业、转岗和自主创业的能力。

四、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表3 课程结构、主要内容与学时分配表五、考核标准及成绩评定办法表4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概论课程考核方式表5 考核框架考核标准表6 项目(综合)实训考核标准表7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概论课程考核标准六、实施建议(一)推荐教材或建议自编教材推荐教材:《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概论》主编:刘晓晨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8参考书目:1.《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二)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不同的教学内容,按项目之间的内在递进关系和难度级别,探索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项目法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以确保本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

预制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范

预制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范

深圳市技术规范SJG18-2009 ——————————————————————————————————预制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ncretestructures with precast components2009-09-30 发布2009-11-01 实施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发布深圳市技术规范预制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ncrete structures with precast components sSJG18-2009主编部门: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批准部门: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施行日期:2009年11月01日前言根据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深建科[2008]46号文的要求,规范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大量搜集整理国内外相关规范、论文及试验成果,并在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符号;3.结构设计的基本规定;4.连接形式与构造;5.结构整体分析;6.构件及连接设计;7.非结构构件;8.预制构件制作与检验;9.安装施工与验收。

本规范由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归口管理,具体解释工作由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负责。

本规范在执行过程中如发现需要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送至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福田区梅林路63号),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规范主编单位: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深圳泛华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本规范参编单位:深圳市华阳国际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中建国际设计有限公司深圳市电子院设计有限公司深圳市和致达建筑结构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中国建筑第三工程局中威预制混凝土产品有限公司本规范主要起草人:魏琏窦祖融(以下按姓氏笔画排列)王庆扬王传甲王森韦承基江守来刘洪海刘琼祥刘绪普孙仁范赵晓龙郭满良施永芒本规范审查专家委员会成员:容柏生陈星薛伟辰李东彬刘维亚刘绪普刘新玉目次1总则 (1)2 术语、符号 (2)2.1 术语 (2)2.2 符号 (2)3 结构设计的基本规定 (5)4连接形式与构造 (7)4.1一般规定 (7)4.2叠合梁 (7)4.3柱、剪力墙 (9)4.4 叠合板 (10)4.5楼梯板 (11)4.6 预制外挂墙板 (11)5结构整体分析 (13)5.1 一般规定 (13)5.2多遇地震作用 (13)5.3 设防烈度地震作用 (14)5.4罕遇地震作用 (15)6构件及连接设计 (18)6.1基本要求 (18)6.2接合面的抗剪强度、抗剪承载力 (18)6.3叠合梁 (20)6.4叠合板 (23)6.5预制外挂墙板 (25)7非结构构件 (27)8预制构件制作与检验 (28)8. 1 构件制作准备 (28)8.2材料 (28)8.3模具和预埋件 (29)8.4钢筋及保护层垫块 (29)8.5混凝土浇筑与养护 (29)8.6脱模及构件标示 (30)8.7预制构件的起吊、堆放与运输 (30)8.8构件质量检验与标准 (31)9安装施工与验收 (32)9.1 预制构件的堆放和安装施工 (32)9.2现浇结构的施工 (35)9.3质量验收 (35)9.4安全施工及防护 (35)附录A构件制作允许偏差标准与检验方法 (37)本规范名词说明 (44)条文说明 (45)1 总则1.0.1 为了充分发挥预制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优越性,促进建筑工业化的发展,在预制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制作与施工中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确保质量,经济合理,保护环境,制定本规范。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
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的关键技术指标如下:
1.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房屋的最大适用高度与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基本相 同。
2.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宜采用高强混凝土、高强钢筋,框架梁和框架柱 的纵向钢筋尽量选用大直径钢筋,以减少钢筋数量,拉大钢筋间距,有利于提 高装配式施工效率,保证施工质量,降低成本。
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技术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
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技术
叠合剪力墙结构技术
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技术 混凝土叠合楼板技术
预制混凝土外墙挂板技术 夹心保温墙板技术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 技术
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技术
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技术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信息 模型应用技术
预制构件工厂化生产加工技术
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技术
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技术
针对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特点,结构设计中还应注意以下基本概念: 1.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结构的整体性。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是在选用可靠 的预制构件受力钢筋连接技术的基础上,采用预制构件与后浇混凝土相结合的方 法,通过连接节点的合理构造措施,将预制构件连接成一个整体,保证其具有与 现浇混凝土结构基本等同的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达到与现浇混凝土结构等同的 设计目标。其整体性主要体现在预制构件之间、预制构件与后浇混凝土之间的连 接节点上,包括接缝混凝土粗糙面及键槽的处理、钢筋连接锚固技术、各类附加 钢筋、构造钢筋等。 2.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材料宜采用高强钢筋与适宜的高强混凝土。预制构件 在工厂生产,混凝土构件可实现蒸汽养护,对于混凝土的强度、抗冻性及耐久性 有显著提升,方便高强混凝土技术的采用,且可以提早脱模提高生产效率;采用 高强混凝土可以减小构件截面尺寸,便于运输吊装。采用高强钢筋,可以减少钢 筋数量,简化连接节点,便于施工,降低成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