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瑙:中国人的原始图腾

合集下载

玛瑙古代的说法

玛瑙古代的说法

玛瑙古代的说法
玛瑙是石还是玉,这个争论从魏晋时开始,到明代达高峰。

当时有将玛瑙写为石字偏旁,认为是石。

最后玛瑙属玉者占了上风,放弃石字偏旁改为玉字偏旁,也就有了千种玛瑙万种玉的说法!根据章鸿在《石雅》中论证:中国在汉朝以前称玛瑙为琼(美玉之别名)、赤玉或“琼瑶”。

中国古籍中记载,玛瑙来自西域、印度、波斯、日本等国的贡品,可见的文献有三国曹丕的《玛瑙赋》等。

古代中国的玛瑙,最开始可能是从印度传入。

在许多佛经典籍中,玛瑙也是佛家七宝之一。

具有辟邪、护身的功效,象征善与爱,这些也佐证了玛瑙作为宝物在印度有十分悠久的历史渊源。

玛瑙名称的来历众说纷纭。

说法一是,古代印度人看看到玛瑙的颜色和美丽的花纹很像马的脑子,就以为它是由马脑变成的石头,所以梵语称它为“马脑”。

最早是见于后汉安世高所译的《阿那邠邸七子经》一书。

南北朝时鸠摩罗什译《妙法莲华经》称:“马脑,梵云遏湿摩揭婆”、“色如马脑,故从彼名”。

唐代高僧慧琳著《一切经音义》解释称:“‘阿湿缚’者,此云‘马’也,‘揭波’者,脑也。

酒杯一只,曹丕见酒杯红似飞霞,晶莹剔透,便挥笔写下《马脑勒赋》,并在序中说:“马脑,玉属也,出西域,文理交错,有似马脑,故其方人固以名之。

或以系颈,或以饰勒。

余有斯勒,美而赋之。

命陈琳、王粲并作。

”。

玛瑙的意思

玛瑙的意思

玛瑙的意思玛瑙是一种水晶,在自然界中可以形成无数大小不一、色彩丰富的晶状晶体。

因此人们也称它为玛瑙。

它在世界上的分布很广,主要产于中国,俄罗斯,伊朗等国家。

从中国来说呢玛瑙是有颜色的,它主要以红,白为主色调,颜色丰富多样的同时也会给人一种很强烈的视觉冲击感。

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怎样去区分这种玛瑙。

一、颜色玛瑙的颜色是可以区分各种颜色的,红色、白色、黄色,都是玛瑙中最为常见的品种。

通常情况下黄色的玛瑙为极品,是最贵的。

红色为中国最典型的代表元素,所以很多人喜欢用玛瑙来表达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的喜爱。

而白色是最好并且也是最为普遍的白色,质地非常细腻柔和而透明。

二、质地玛瑙的质地多种多样,有的比较粗糙,还有的比较干涩。

所以对玛瑙的质地要做一个细致的划分。

一般来讲呢,天然的玛瑙质地都很细腻,没有干涩的感觉。

1、颜色天然的玛瑙颜色很单一,只有红色,白色,黄色等颜色。

有的时候还会有一些其他颜色。

颜色不同,价格也不一样。

2、光泽光泽是玛瑙的一个重要的属性,通常来讲,没有光泽的玛瑙很容易看出来,但是也不能完全认为它没有光泽。

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因为光泽并不可以直接看到玛瑙内部状态的好坏,而是要经过观察以后才能判断出来的。

如果有光泽呢,它看起来会有一种通透状态,而且它并不会反光。

同时还能让人感受到一种非常柔和和温润的感觉。

如果有油脂光泽就会更加浓郁一点,如果没有油脂光泽的话,那么就会看起来非常黯淡没有光泽感了,所以在购买玛瑙时一定要仔细看它内部的情况呢,是否有油脂光泽,它会让你从视觉上产生一种满足感和信赖感。

3、结构玛瑙的结构就是形状、大小、质地、排列方式等。

主要分为六种。

玛瑙上有许多规则的气孔或疏松的孔洞,有的则有均匀的裂纹。

而这些气孔或裂纹分布均匀,或分布不均匀或分布均匀,这些都属于“不规则结构”的范畴。

例如:有的玛瑙就像一团棉花糖一样。

这些不规则结构通常也被称为“棉花糖”或“蜂窝状”结构。

4、质地一般来讲呢,质地比较细腻的玛瑙比较值钱。

文玩新宠阿拉善玛瑙的前世今生

文玩新宠阿拉善玛瑙的前世今生

文玩新宠阿拉善玛瑙的前世今生“阿拉善”是贺兰山的音转,贺兰山名源于匈奴族贺兰部在此住牧,阿拉善因贺兰山而得名。

阿拉善地区是远古人类的发祥地之一,据考古证实,旧石器时代今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就有人类存在。

在如今也流传着隔壁草原的上古传说。

很久以前,草原上有个猎人叫海力布,他勤劳善良,总把打猎的收获分给人们享用。

有一天,他看到天上有一只老鹰抓着一条挣扎的白蛇,于是他果断地举起弓箭,老鹰随即受伤落地,白蛇得救了。

原来白蛇是龙王的女儿,为了报答海力布的救命之恩,白蛇把他请入龙宫,见了龙王。

龙王为了重谢恩人,搬出龙宫里所有的宝物任由海力布挑选,而他只选了龙王嘴里含着的一颗宝石,龙王爽快地送给了他。

海力布像龙王那样也把宝石含在嘴里,这样他就可以听懂鸟、兽及所有动物的语言。

临行时,龙王嘱咐他,不管听到什么只有自己知道,天机不可泄漏,一旦告诉别人自己就会变成石头。

海力布回到草原继续以打猎为生。

嘴里含着那块宝石,能听懂动物们的语言,便于熟悉它们的活动规律,使他比原来更容易获得猎物,因此海力布给更多的人分享着他的收获。

有一天,他听到两只鸟的对话:“今晚不要在这里住了”“为什么?”“今晚要山崩地裂、洪水泛滥,这里会变成一片汪洋”,说完鸟儿们双双飞去。

海力布听后心急如焚,他告诉人们带上财物、赶上牛羊赶紧离开,可是没有一个人相信他的话。

人们都莫名其妙,觉得海力布疯了,谁都不肯离开。

看没有人信他的话,海力布只好张开嘴露出闪闪发光的宝石,并向他们讲述了宝石的秘密和将要来临的灾难。

大家终于被他说服了,信了他的话,全部转移到了安全的地方。

果然在当天深夜的时候,灾难真的发生了,海力布为了乡亲们的平安和幸福,泄漏了天机,变成石头留在了草原上,也留在了一代一代草原人的心中成为圣物;无论草原的哪个角落都有海力布的身影,都能听到颂扬他的歌声。

草原深处的老额吉如果没有把手中的玛瑙叫做玛瑙,就会亲切地叫它海力布。

阿拉善玛瑙是英雄之身的一部分,是代表神力护佑与美德。

论中国原始图腾纹样与巫术之意义

论中国原始图腾纹样与巫术之意义

论中国原始图腾纹样与巫术之意义
中国原始图腾纹样是古代中国人民创造的一种特殊符号,用来表示一种特定的神秘力
量和信仰。

这些图腾纹样常常以动物为主题,如龙、凤、虎等具有神性的动物形象。

这些
图腾纹样通过线条、圆圈等几何形状的组合,呈现出丰富多样的形态。

中国图腾纹样的意义可以从多个方面解读。

图腾在中国文化中是一种族群认同的象征。

不同的图腾代表着不同的族群或部落,人们通过图腾的选择来表达对自己族群的归属感和
认同感。

图腾还可以反映出中国人民对自然和精神世界的崇拜和信仰。

中国古代人们对自然界
的各种现象和动物都有着特殊的崇拜和敬畏,认为它们与神秘力量有着关联。

通过图腾纹
样的设计,人们试图表达对这些力量的崇敬和信仰。

图腾纹样还具有一种保护和祝福的意义。

人们相信图腾能够带来好运和保护,因此常
常将图腾纹样刻在器物或建筑物上,以祈求神灵的庇佑和守护。

巫术与图腾纹样的联系表现在它们共同传达出一种神秘与信仰的氛围。

巫师常常会使
用图腾纹样作为神秘仪式的一部分,以增加仪式的神秘感和威力。

巫术也常常与图腾纹样
相关联,例如在巫术阵中所使用的图案和符号。

在中国古代社会,巫术和图腾纹样都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它们与中国人民的信仰、价值观和文化传统紧密相连,承载着人们对神秘力量和信仰的追求。

研究中国原始图腾纹
样与巫术的意义对于了解中国文化和民俗具有重要的价值。

玛瑙的介绍

玛瑙的介绍

玛瑙的介绍玛瑙在地质上属于二氧化硅隐晶质玉石,外观质地非常细腻,性质与玉髓相似,是石髓变种之一。

它同绿松石一样也是我国传统玉石品种。

如在南京北阴阳营等遗址中出土玉器中就有玛瑙杯和玛瑙珠,甘肃永靖大何庄齐家文化遗址、山东营南大店春秋墓中以及南京象山东晋墓中,也都相继发现了玛瑙制品。

我国古书中有关玛瑙记载很多。

汉代以前,史书上玛瑙亦称“琼玉”或“赤玉”。

如《广雅》有“玛瑙石次玉”和“玉赤首琼”之说。

玛瑙一词来源于佛经。

梵语本名“阿斯玛加波”,意为“玛瑙”,可见佛教传入我国后,琼玉或赤琼才在我国改称“玛瑙”。

在魏文帝《玛瑙勒赋》中曰:“玛瑙玉属也。

出自西域。

文理交错,有似马脑,故其方人因以名之。

命夫良工,是剖是锄,追形逐好,从宜索便。

乃加砾珊,刻方为圆。

沉光内灼,浮景外鲜。

繁纹缚藻,文采连接……”寥寥字数对玛瑙玉属性质、产出地点、雕琢原则以及艺术效果作了准确描述。

(1)物理化学特性。

矿物及化学组成:玛瑙是隐性质二氧化硅硬度摩氏6.5一7度,密度2.61一2.65g/cm3;呈玻璃光泽至蜡状光泽,折光率1.54一1.55。

结构具粒状、短纤维状结构,环带状构造;质地呈透明、半透明和不透明。

(2)颜色及种类。

玛瑙颜色最为丰富,常见是红色,还有蓝、绿、缠丝、黑花、紫、灰、白等色,一般有两种以上颜色,以红白两色最多,各种颜色常常呈带状、缠丝、云雾状或其他特殊分布形状。

玛瑙中没有编丝称作玉髓,其矿物成分和其它特点和玛瑙一样,也是我国古代使用较多玉料。

由于玛瑙有着多种颜色,并且色彩和纹路变化无穷,行业中有“千样玛瑙”说法,按颜色可分为:红玛瑙:天然红玛瑙颜色分明,条带十分明显,颜色多呈红色、桔红色、褐红色。

仔细观察在红色条带处可见密集排列细小红色斑点。

蓝玛瑙:天然蓝玛瑙产于巴西,蓝白相间条带界线十分清楚,人们多用这种截然不同两层色带来做浮雕。

染色蓝玛瑙颜色艳丽、均一,给人一种假感觉。

紫玛瑙:天然紫玛瑙以葡萄紫色为佳。

玛瑙的社会背景玛瑙的社会背景

玛瑙的社会背景玛瑙的社会背景

玛瑙的社会背景玛瑙的社会背景古人喜爱玉石,爱的不只是它的质地,更是人们寄托在它身上的哲学思考。

西方神话中,玛瑙是爱和美的女神阿佛洛狄的指甲变化而来。

也有记载说“玛瑙,鬼血所化也”。

在希腊神话产生的同一个历史年代,大约是公元前十一世纪到公元前八世纪,在中国是西周时期。

西周时期的中国人,已经广泛将玛瑙作为饰物,这不仅有文字记载,而且有出土实物作为证据。

现在我们能看见的两周玛瑙,主要是一些直管状的珠子,加工已经十分精细。

常被玩家挂在嘴边的“西玛”,指的就是西周时期的这种玛瑙珠子。

西周玛瑙以红色为主,历经数千年而不腐。

出土的西周玛瑙到现在依然光彩照人,常被一些不淡定的玩家穿成手串,美滋滋地逢人就炫耀。

中国古籍中记载,玛瑙来自西方,可见的文献有三国曹丕的《玛瑙赋》等。

古代中国人所称的西方,就是现在的印度。

唐僧西天取经,去的也是印度,而不是现在地理学上的西方。

现代地理学的西方,如果以中国为坐标的话,应该直接就往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去了,差得就远了。

由此推测,古代中国的玛瑙,最开始可能是从印度传入。

在许多佛经典籍中,玛瑙也是佛家七宝之一。

这些也佐证了玛瑙作为宝物在印度有十分悠久的历史渊源。

汉代以来的中国官方历史文献,多有周边邻国呈贡宝物的详细记载。

其中,常见的除了有玳瑁、珍珠、龙涎香、降真香、迦南香这些珍奇外,另一种出现频率最多的宝物就是玛瑙了。

《圣经》中关于玛瑙又有些什么说法呢?读过《圣经》的人都知道有个圣城叫耶路撒冷,耶路撒冷的城墙,就是大家熟知的哭墙,是朝圣者必去的地方。

根据圣经《启示录》记载,耶路撒冷城墙的基座用了十二种宝石修砌,其中一种宝石就是红玛瑙。

而在旧约《出埃及记》中,玛瑙被视为是“火之石”,也有关于主将玛瑙赠予摩西和佩伦佩戴的描述。

以上讲的是历史文化,下面我们普及关于玛瑙的自然科学知识。

玛瑙的化学成分主要是二氧化硅。

多数玛瑙都是由于火山喷发形成的,所有它们往往散落在地球表面。

远古时代,人类还没有学会挖地三尺开矿掘宝,古人在大地上劳作,打鱼捞虾种稻放牧,一不小心就能在地上捡到一块玛瑙。

秦汉玛瑙赏析

秦汉玛瑙赏析

秦汉玛瑙赏析玛瑙是一种美丽的宝石,它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悠久的传统和广泛的应用。

在秦汉时期,玛瑙被广泛用于制作各种珠宝首饰和器物,成为了当时的流行饰品。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秦汉玛瑙进行赏析,探讨其在当时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价值。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秦汉玛瑙的特点。

秦汉玛瑙通常呈现出浓郁的红色、棕色或者灰色,有时还带有斑点或条纹。

它的质地坚硬,光泽良好,可以被雕刻成各种形状,非常适合用来制作珠宝首饰和器物。

在当时的社会中,玛瑙被视为一种珍贵的宝石,具有高雅的品味和独特的魅力,因此备受人们喜爱。

其次,我们来看一下秦汉玛瑙在当时社会中的应用。

在秦汉时期,玛瑙被广泛用于制作各种珠宝首饰,如玉佩、玉璧、玉环等,这些珠宝首饰不仅是贵族们的日常装饰,也是表达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此外,玛瑙还被用来制作器物,如玛瑙杯、玛瑙盘等,这些器物不仅具有实用的功能,还展现了主人的品味和身份。

可以说,秦汉玛瑙在当时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最后,我们来探讨一下秦汉玛瑙的价值。

作为一种珍贵的宝石,秦汉玛瑙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它不仅展现了当时工匠们的高超技艺和审美水平,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风貌和审美趣味。

因此,秦汉玛瑙被视为珍贵的文物,备受收藏家和艺术爱好者的追捧。

同时,秦汉玛瑙也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它的稀有性和独特性决定了它的市场价值和投资潜力。

可以说,秦汉玛瑙不仅是一种美丽的宝石,更是一种具有深厚历史和文化内涵的珍贵遗产。

综上所述,秦汉玛瑙作为一种珍贵的宝石,在当时的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的美丽特质、广泛应用和珍贵价值,使其成为了秦汉时期的瑰宝,也是我们了解当时社会文化和审美趣味的重要窗口。

希望通过对秦汉玛瑙的赏析,我们能更加深入地了解和珍惜这种宝贵的文化遗产。

论中国原始图腾纹样与巫术之意义

论中国原始图腾纹样与巫术之意义

论中国原始图腾纹样与巫术之意义
中国原始图腾纹样是中国民族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深刻反映了中国古代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和对神秘力量的崇拜。

这些纹样通常表现为各种动物、植物、自然物体、人物等形象,代表着一种思想、文化和信仰的意义。

中国原始图腾纹样与巫术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

巫术是一种基于自然力量的行为,主要是通过祈祷、祭奠和仪式来控制自然力量和神灵的力量。

在中国古代社会,巫术是一种非常重受尊敬的职业,巫师能够通过巫术让人们感受到神秘的力量和美好的未来。

中国原始图腾纹样描绘的动物和自然物体通常被视为有神灵来守护和保护,而这些神灵可以通过巫术来传达神力和智慧。

因此,在中国文化中,图腾纹样和巫术被视为是相互联系的,用来表达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和对神秘力量的崇拜。

例如,“龙”这个动物不仅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图腾,也是巫术中最强大的神灵。

被各种神话和传说所描绘的龙,被认为是华夏民族的精神象征,象征着权利、尊严和智慧。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被视为是一种能带来好运和繁荣的符号,许多人在巫术仪式中会选择使用龙的图腾纹样来表达自己对神秘力量的信仰。

另一方面,一些植物和自然物体也成为了中国原始图腾纹样的重要组成部分。

例如,芦苇是一种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植物。

在巫术中,芦苇被认为是一种能够保护人类免于恶鬼和邪灵侵扰的自然物体。

因此,在传统的巫术仪式中,人们经常使用芦苇的图腾纹样来加强对于神秘力量的信仰和对于自己安全的追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玛瑙:中国人的原始图腾
由于玛瑙天然的纹理、美丽的色泽,人们从认识之初就把它制成装饰品,对其倍受宠爱。

中国人把玩玛瑙的历史悠久,目前我国考古发现最早的玛瑙玉髓制品,是8000多年前的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兴隆洼文化时期的一枚白色玉髓饰。

另外,在7600年前的查海遗址中也出土了用玛瑙打制的刮削器。

由此可见,在我们史前玉器文化历史进程中,玛瑙制品和其他广义玉器的制作使用过程基本上处于同步状态。

中国的考古人员还在辽宁阜蒙县化石戈乡出土过红山文化时期玛瑙制作的细石器,阜新辽墓也出土过玛瑙围棋制品。

福建省源古历史博物馆藏有一件“红山文化玛瑙太阳神”,该件玛瑙太阳神为蝉与牛面人身的复合器型。

太阳神被视为万物之神,是红山先民宗教崇拜思想的集中体现。

他们通常将多种图腾崇拜集于一身,寄托自身对神的敬仰和对五谷丰登、生命平安等的企盼。

该件太阳神表现为巫师在祭祀过程中头顶西汉·橄榄形红花玛瑙串珠蝉和牛面的萨满昏迷状态,表达先民对牛和蝉的崇拜。

中国史前文化大致分成南北两部分,北方以兴隆洼文化、红山文化为主,南方以凌家滩文化、良渚文化为主。

同的地域,流行的玛瑙制品也有很大的差异,北方玛瑙制品主要有早期的的玛瑙箭镞,玛瑙环。

南方马家浜文化遗址出土数量较多的玛瑙璜、玉髓装饰和少量的玛瑙镯;南京北阴阳营文化遗址出土的玉髓、玛瑙制品有20余件,器型以玛瑙¯和玛瑙璜为主;浙江良渚文化遗址也曾出土少量玉髓管;安徽含山凌家滩遗址出土过大量玛瑙制品,比较罕见的有圆雕玛瑙猪和玛瑙钺。

资料来源:《行家这样买天然玛瑙石:投资不打眼的实用宝典》,青岛出版社,2015年出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