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本主宗教信仰

合集下载

【传统文化】大理白族的本主崇拜 白族人心里的守护神

【传统文化】大理白族的本主崇拜  白族人心里的守护神

【传统文化】大理白族的本主崇拜白族人心里的守护神【传统文化】大理白族的本主崇拜白族人心里的守护神“主”崇拜在白族地区非常普遍。

在大理地区,几乎每一个白族村庄都崇拜“主人”作为村庄社区的保护神。

民间传说中的神、佛、菩萨、龙王、君主、将领、诸神和英雄都被称为“主”。

“这个主”的节日没有统一的节日时间。

它主要以“这位主”的生日、死亡或其他纪念日为节日日期,已经演变成一个区域性节日。

由于大理地区的地方大师数量众多(主要有100多个),因此“地方大师”节的名称也很复杂,日期也不尽相同。

每个村几乎都建有本主庙,大理白族本主庙内供奉着木雕或泥塑的本主像,每逢大理本主的诞辰,为祭祀大理白族本主的盛大节日。

本主节有一套基本固定的程序、即请神,迎神、祭神、娱神,本主回归本主庙。

平时村民不论升官发财、疾苦病痛、生儿育女都要去本主庙祈求保佑。

这样伴之悦耳动听的洞经音乐和各种民间歌舞表演,便形成了白族地区特有的本主文化。

这个主要节日是大理白族的宗教节日。

本主是大理白族特有的宗教信仰。

大理白族的本观念是“此境福珠”,是一个村庄或几个村庄的守护神。

大理白族人信仰各种各样的名字,包括传说中的神、历代统治者、忠臣、孝子、烈士节妇女和少数自然神。

无论男女老少,他们都要崇拜神灵,希望保佑他们。

各村的白族人信仰神、烈士、贞女、孝子和忠臣。

每个本主都有其传说故事。

故事中的本主都像人一样有着家庭、婚恋以及各自的经历和嗜好。

在白族人心目中,本主既有着神的超人智慧和力量,也有着人的亲和与喜怒哀乐。

白族人对本主的崇拜和祭祀也并非祈求来生来世的福祉,而在于今生今世的幸福和吉祥。

相信本主能够保佑人们逢凶化吉,实现美好的愿望。

因此,在祭祀主的活动中,许多幽默的特殊习俗随处可见。

例如,据说鹤庆县松桂镇宝窝村的两位主人龙嫂和古龙是两名农妇。

他们知道如何应对干旱,促进小春的生长,这缓解了村民对春旱和缺水的担忧。

因此,在当地主要会议期间,将举行一次“主要踏田”活动,即用轿子将主要踏田抬到田边,然后用彩色丝绸绑在主要木雕的腰部,并在田里和水坝上拖来拖去,以祝丰收。

大理白族的“本主崇拜”

大理白族的“本主崇拜”

大理白族的“本主崇拜”大理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生活在这里的少数民族素有热爱自然的传统。

大理在历史上留下的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公元739年,皮罗阁所建的南诏国迁都太和城(即大理),大理便开始成为古代云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而后是我们更为熟知的段氏所开创的大理国时代。

依偎苍山之麓,倚靠洱海之滨,大理的旖旎风光不仅给人视觉上的享受,还带给人无限的遐思。

也只有在大理,才会有金庸笔下段誉和王语嫣的浪漫。

清晨,行走在大理古城的街道上,所感受到的是一种历经时间涤荡的清澈。

路旁潺潺的溪水从苍山之巅顺流而下,带走了千年的光阴,却沉淀下一座城市的气息。

大理的这种气质得益于秀丽的自然环境,更来自于民风的淳朴。

作为白族自治州的首府,独特的白族文化渗入了古城的各个角落,也许不痕迹,却细入纹理。

它是少女头饰上的一条纹路,也是孩童拿在手里吃得津津有味的一支烤乳扇。

住在当地的旅馆里,见大厅里供奉一尊神像,却有其独特的姿态,不像常见的儒释道教的仙佛。

经主人介绍才知道,这是白族文化特有的宗教信仰,本主崇拜。

本主是“本境土主”、“本境福主”的简称。

在白语中,本主有很多称谓,如“武增”、“倒博”等,大意是“本地域里最尊贵的人(神)”。

白族人认为,本主就是自家或村社的保护神,能保佑他们“为士者程高万里,为农者粟积千钟,为工者巧着百般,为商者交通四海”。

自从唐代南诏王劝丰佑下令其国老赵文奇在大理兴建了白族第一座本主庙以后,本主文化便开始在苍山洱海间世代相传。

主人说,大理两千余村落中大约供奉一千余位本主,村民将其视为村落的保护神。

没有本主的村落是会被人讥笑的。

古城里也流传着本主的故事。

菜花和岸荀的爱情是其中著名的一篇。

两人本是青梅竹马,好事将近之时,当地的大财主却闯上门来想劫走少女。

小伙竭力保护自己的心上人,被财主的家丁乱棍打死。

柔弱的菜花奋力抗争,趁其不备用棒将老财主砸死,自己也一头撞在墙上,去阴间与岸荀相会。

当地人为了纪念这一段坚贞的爱情,把菜花和岸荀尊为本主。

大理白族本主文化

大理白族本主文化

本主——白族独特的民间宗教信仰,是一种吸收了自然崇拜、英雄崇拜、祖先崇拜等内容形成的村社神崇拜,具有人为的宗教特征,同时也存在较浓厚的原始宗教色彩和浓郁的地方特色,是白族群众中最集中、最广泛的宗教信仰,是大理地区白族最独特、最典型的文化。

本主崇拜不仅仅是种宗教信仰,而且对白族日常生活都起到支配作用,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

本主文化建筑不仅是这些聚落和村寨格局的重要组成元素,而且其自身也有着迷人的魅力:生动多样的形态空间、丰富优雅的门楼和戏台、富丽而不失乡土气息的雕塑与绘画、绚丽多姿的石窟艺术等。

本主文化建筑既是举行宗教活动的地方,又是当地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场所,多姿多彩的表象后面更是有丰富的文化底蕴。

本主文化建筑在聚落环境、总体布局以及单体建筑等方面反映出浓厚地方特色建筑文化形式和理念,具有典型的研究价值。

大理的宗教文化了解多少

大理的宗教文化了解多少

大理的宗教文化了解多少大理,这座位于中国西南边陲的城市,以其如诗如画的自然风光、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和深厚独特的宗教文化而闻名于世。

当我们谈及大理的宗教文化,就仿佛打开了一本充满神秘与智慧的厚重书籍,每一页都蕴含着无尽的故事和深刻的内涵。

大理地区的宗教文化呈现出多元融合的特点。

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在这里都有着各自的信徒和活动场所。

佛教在大理的传播历史悠久,影响深远。

从唐代开始,佛教逐渐传入大理地区,并与当地的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大理佛教。

在大理,佛教寺庙众多,其中崇圣寺三塔更是成为了大理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崇圣寺的建筑风格雄伟壮观,寺内的佛像庄严肃穆,香火旺盛。

每逢佛教节日,信徒们纷纷前来朝拜祈福,场面十分热闹。

除了崇圣寺,还有感通寺、鸡足山等著名的佛教圣地。

鸡足山以其秀丽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蕴吸引着众多的信徒和游客。

山上寺庙林立,禅意弥漫,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超凡脱俗的世界。

道教在大理也有着一定的影响力。

道教的一些理念和信仰与大理当地的传统文化相契合,例如对于自然的敬畏、对于阴阳平衡的追求等。

在一些古老的村落中,我们可以看到道教元素的存在,如庙宇、祭祀活动等。

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在大理虽然信徒相对较少,但它们也在这片土地上和谐共存。

这些宗教的传入,为大理的宗教文化增添了新的色彩和活力。

不同宗教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包容,共同构成了大理多元宗教文化的和谐画卷。

大理宗教文化的多元融合,不仅体现在宗教种类的多样性上,还体现在宗教与当地民族文化的紧密结合上。

白族是大理的主要民族之一,他们的传统文化中就蕴含着丰富的宗教元素。

在白族的传统节日和民俗活动中,常常可以看到宗教的影子。

例如,白族的本主崇拜就是一种具有独特民族特色的宗教信仰。

本主是白族村落的保护神,每个村落都有自己的本主,本主的形象和故事丰富多彩,有的是历史人物,有的是神话传说中的神灵。

人们通过祭祀本主,祈求风调雨顺、平安幸福。

略论大理白族地区的本主信仰

略论大理白族地区的本主信仰

【 e od] a e blf Poe i ; hr tii Cr oy K y rsM s r ee ; r re C a c rt; e m n w t is p ts a e sc e
白族 是 我 国 西 南 边 疆 一 个 具 有 悠 久 历 史 和 文 化 的 少 数
“ 化宗教而重于伦理 ”它与农耕 经济和宗法血 缘关系相适 淡 , 应 ,是一种 以祖先 崇拜 为特征的伦理化宗教 或宗法性宗教 , 它没有超越现 实 . 向彼岸世界拓展 。 而在 自然 主义 、 功利主义 和实 用主义 的层 面上徘徊 .人们 向往得 到祖先 和神灵 的庇 佑. 内心 缺乏对终极 意义 的追 问 , 从而未 能发展 为皈依 超 自 然世界主宰者 的宗教 。从本质上说 , 它是一种具有农 耕文化 特征 的以村社水 系为纽带 的 民间宗 教文化 。其 核心是 祈雨
【 关键词 】 本主信仰 ; ; 性质 特征 ; 仪式
Th a tr Be ifa u i o l n Da i e M se l bo tBa e Pe p e i l
RAO uI h J 卜s u
( i r tr c o l f ai iesyDai u n n 6 1 0 ) Lt au eS h o o lUnv ri , lY n a ,7 0 3 e D t
【 bt c]h a e blfs i fpc l a hs ii t hr tii n c onti l blfIit ot A s at e s r ee i a n o sei i a d t cca c rts dr hcno tnfk ee tsh m s r T m t i k d a b sn a e sc a i ao o i. e
文化最早 、 所受 影响最深 、 自身文化发展最快 、 以及 对云南地 方 的发展 推动最大 、 贡献最大 的民族之一。【 理 白族地 区即 呔

白 族 本 主 崇 (已发表)

白 族 本 主 崇 (已发表)

白族本主崇拜大理州博物馆李云晋本主崇拜是白族特有的一种宗教信仰形式。

本主意为”本境之主”、本境福主”、“本境土主”。

本主一词是白语“武僧”的意译,即“我的主人”,它是白族村寨祀奉神祇的总称。

白族崇拜本主是因为相信本主掌管本村寨人们的生死祸福,确信本主有一种超自然的神奇力量,它能保佑本境范围内人畜平安,消灾免难。

本主是以白族各村寨为单位,由村民推崇的神祇,它是以白族传统的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为基础,杂揉了儒、佛、道的内容而形成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宗教信仰。

本主以其发展形态和内容可分为:自然神本主、祖先神本主、英雄神本主、帝王相神本主、其它神本主,共计有500尊本主神祇,又称“五百神主”。

这些本主神类,大致沿着图腾崇拜——祖先崇拜——英雄崇拜——偶像崇拜的线条发展而来。

其中帝王相本主类的段宗榜被封为本主神祇的最高神,称之为“五百神主”,尊号有:“中央皇帝”、“神中之神”、“中央本主”,并在大理苍山五台峰麓、庆洞庄建立了神都(又称神明天子庙),管辖着大理地区各村寨所有的本主。

本主崇拜是白族主要的宗教信仰,它具有多宗教糅合,重视今生现世的宗教观,成为区别于其它宗教的最显著的特征。

第一、多教糅合本主崇拜是融佛、道、儒及白族传统宗教为一体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宗教形式,它以多教糅合为其重要的表现特征。

在白族崇拜的500尊本主神祇中,除白族传统的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本主神外,还有相当一部份是佛教、道教所信奉的神祗。

如:佛教密宗的护法神——大黑天神(梵名称摩诃迦逻),在大理地区倍受尊敬。

大理、洱源、云龙等地的白族把它供奉为本主,尊称为“镇国灵天神”,具有“在寺为伽兰,在庙为本主”的二重神属性。

观音也是白族非常喜爱的佛教神祇,处处为之建庙,供奉为本主。

剑川石登、西门、南门等地尊拜道教“城隍”为本主;苍山神祠供奉着我国唐末著名的道教领袖——杜光廷,尊号为“点苍昭明镇国灵帝”。

显然,无论是佛教,还是道教,一旦被糅合吸收进本主神系后,几乎都被白族按照自已的意愿重新塑造成本主的形象,并赋予了新的含义。

大理白族龙本主原型探析

大理白族龙本主原型探析

神州文化钟州大理白族龙本主原型探析王迪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本主信仰是白族特有的一种文化形式,所谓“本主”,又 被称为“本主神”,白族语里称之为“武僧”、“老谷”、“老太”等,意为“我们的主人”。

在1988年至1992年的五年中,学者 对大理一带的白族村寨进行了田野调查,并写成《中国各名族 原始宗教资料集成•白族卷》一书,书中考察到的本主塑像有 506尊,其中有62尊神祇封号中有“龙王”称谓。

除此之外经 过笔者调查,一些封号中带有“水神”、“景帝”、“河神”、“海 神”等称谓的神祇也是龙属。

可见在本主信仰体系中,龙本主 占有很大的比重。

一、龙本主的界定所谓的龙本主,并不单指龙神、龙王,其中还包括生前为 百姓做过好事(这些事情都与“水”有关系),死后被封为本主 的普通人。

因此龙本主崇拜就不能简单的等同于龙神、龙王崇 拜,其中还包含着祖先崇拜、英雄崇拜的影子,是一种包含在 本主信仰体系中的特殊存在方式。

一方面龙本主吸取了自然宗 教中将龙神、龙王作为水神,向他们祈求雨水、保护庄稼丰收 的功能外,另一方面又在本主信仰体系中得到了发展,将为民 除害、为民立功的普通人吸收进人龙本主的队伍中,赋予了他 们镇宅、怯病、保平安的新功能。

二-龙本挪型分析关于龙原型的研究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有些学者认 为龙的原型是鳄鱼、蜥踢、蛇等爬行动物,有些学者则认为是 雷、闪电、彩虹等气候现象。

基于笔者研究,白族龙本主的原 型主要有大蛇(蟒)和大树两种。

(―)大蛇(蟒)崇拜在《南诏中兴二年画卷》和《大理国张盛温画卷》上都记 录一幅名为《西洱河神图》的画,画中有两条大蛇,头和头、尾和尾相交,用身子围成一个椭圆。

椭圆的左边是一条金鱼,右边则是一个白螺。

两蛇缠绕寓意交合之意,二者交媾,才产 生了洱海文明,大蛇则是白族的始祖神。

在鹤庆的白族村寨流传有这样一则神话,讲述的是:居住 在四方的鱼、虫、鸟、兽之王鳌鱼、蜂、凤凰、虎与居住在中 央的三头六臂母猴交媾,生出了九十九个蛋,又被它们偷走,只剩下最大的一个。

白族的宗教信仰

白族的宗教信仰

白族的宗教信仰新华网2001.06.06 13:14:03白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崇拜“本主”和佛教。

在白族每个农村里,普遍都供奉着一个村社神,被认为保护本境之主,故称为“本主”神。

本主像用泥塑或香木雕成,供奉在本主庙内。

本主一般不是单独一个人,而是包括本主夫妇、侍从子孙,少则二十多个,多达八十余个。

各村本主之间,又有亲谊或仇敌关系。

据调查,大理各村供奉的本主共有六十神,其中女性本主二十一,男性本主三十九,加上最高之神和神后,共为六十二神。

在剑川地区,相传有十八个本主,俗称为“十八堂神”。

被尊为“本主”的很多是神话、传说、历史中著名的人物,各地各村不尽相同。

有的信自然神(如驱散云雾神、苍山神、洱河神、龙母神等),有的是大将显官(如段宗榜、郑回、傅友德等),有的是民族英雄(如段赤城、杜朝选),有的是义妇节女(如阿南、慈善夫人)等。

每逢“本主”生日、忌日或年终岁首,各村群众打着大红伞、日月龙凤旗、飞虎旗和清道旗,用彩车或花轿把本主及其属员接到原来驻的每一村寨,各村都要举行盛大祭祖活动。

白族群众对本主的崇拜最早可能起源于“金神”,即由原始的崇拜自然神祗发展为崇拜部落或部落首领的一种宗教形式。

进入阶级社会后,为统治阶级所利用,把许多统治者也附会为“本主”,则是借用“神权”来维护巩固其统治地位了。

白族人民普遍信仰佛教。

早在晚唐时期,有个名“阿阉黎"(阿陀利)的密宗僧人到洱海地区传教,南诏统治者见其教义对巩固奴隶主政权有利,便先后赠封了许多释僧为“国师”、“师僧”,并修建了许多佛塔寺院,使大理地区很早就成为“妙香古国”。

白族地区崇尚佛教盛况空前;不仅民间群众驾信浮图,而且国王统治者下台后也多削发为僧,人数之多,在中国少数民族史上也是罕见的。

据胡蔚本《南诏野史》统计,段氏大理、后理二国共传二十二世君主中,除段思英一代被其叔废为僧外,还有九代国君是自动弹位为僧的。

元明以后,“掸宗”又传到大理,佛教的势力更加发展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族本主文化
12715班 1207714005 李晓兰
目 录
一、本主的认识 二、本主的历史沿革 三、本主节节日活动 四、其它的本主活动
一、本主含义及内容 本主崇拜是云南大理白族同胞独有的一 种宗教信仰,白族本主意即“本境福主”, 白语称“武增”,又称“老谷”(男性始 祖)、“老太”(女性始祖)。
三、本主节活动特点:
1、本主诞辰举行本主会,时间1至3天; 2、祭祀时要杀猪宰羊,前去念经祭祀; 3、本主的迎送仪式。即请神,迎神、祭 神、娱神,本主回归本主庙; 4、伴之洞经音乐和民间歌舞表演;
5、在家宴请亲朋好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本主节活动内容
村里杀猪宰羊,到本主庙供奉。接本主时, 各家各户在门前点香迎祭,再到本主行宫念经 祭拜,村里要举行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 有时两个或多个村子供奉一个本主,先是 甲村将本主用轿子接到本村的本主庙进行祭拜 活动,两三天后乙村接到自己的村里,再过两 三天丙村接到自己村,最后再使用祖传的木轮 车将本主送回行宫。将本主迎接到本村的村民 会邀请亲朋好友来自家吃饭饮酒以庆祝本主的 到来。
2、村民因事故不幸在外死亡
假如出事地点离村社不太远,一般 都把死者运回来,停放在本主庙前,死者 用过的私人物品,同时在本主庙前焚烧, 所有的丧事不会在出事人家庭院里办。在 这里,白族人把本主当成了一个可以为死 亡魂灵主事的神灵了。白族人的非正常死 亡者,一般是不允许归葬祖坟的。
3、腊月三十祭本主
四、其它的本主活动
1、“磕头” 2、村民因事故不幸在外死亡 3、腊月三十祭本主
1、“磕头”
白族民众习惯向本主许愿,心愿许 下,就一定要到本主庙祭祀。这种习俗 统称“磕头”。磕头仪式必不可缺活公 鸡,主事家长手抓活公鸡,掐其冠血, 在本主庙诸神灵塑像前点血祭祀,口中 念念有辞,都是心中的美好愿望。仪式 结束后宰鸡煮食,把所有祭品享用完毕, 仪式才宣布结束。
每年腊月三十(农历旧年最后一 天),家家户户都拿出自家最好的祭 品(牲畜),放到大锅里整件煮熟, 中午时分,大家把丰盛的牲畜摆在大 托盘中,村民托着祭品,集队到本主 庙里烧香、祭祀、放鞭炮驱邪,和本 主一起分享过年的快乐。
白族本主文化
谢谢
本主的社会功能:
本主是村社保护神,掌管本地区、 本村寨居民的生死祸福。认为本主能 保国护民,保佑人们平安吉祥、风调 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村民结 婚盖房、升官发财、疾苦病痛、生儿 育女都要去本主庙祈求保佑。
二、本主的历史沿革
本主崇拜源于原始社会的农耕祭 祀、氏族崇拜和祖先崇拜,后来加进 了英雄人物、忠臣孝子等。它在南诏 时期即已形成,并且是南诏、大理国 时期白族的一种重要的宗教信仰。每 个村几乎都建有本主庙,大理白族本 主庙内供奉着木雕或泥塑的本主像, 每逢大理本主的诞辰,为祭祀大理白 族本主的盛大节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