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内容理解题学生版

合集下载

专题05 诗歌鉴赏-2021年高考语文真题和模拟题分专题训练(学生版)

专题05 诗歌鉴赏-2021年高考语文真题和模拟题分专题训练(学生版)

专题05:诗歌鉴赏【2021年高考】一、【2021年高考全国乙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鹊桥仙·赠鹭鸶辛弃疾溪边白鹭,来吾告汝:“溪里鱼儿堪数。

主人怜汝汝怜鱼,要物我欣然一处。

白沙远浦,青泥别渚,剩有虾跳鳅舞。

听君飞去饱时来,看头上风吹一缕。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结尾句“要物我欣然一处”,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

B.因“溪里鱼儿堪数”,故作者建议鹭鸶去虾鳅较多的“远浦”“别渚”。

C.本词将鹭鸶作为题赠对象,以“汝”“君”相称,营造出轻松亲切的氛围。

D.词末从听觉和视觉上分别书写了鹭鸶饱食后心满意足的状态,活灵活现。

2.这首词的语言特色鲜明,请简要分析。

二、【2021年高考新高考I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寄江州白司马①杨巨源江州司马平安否?惠远东林住得无②?湓浦曾闻似衣带,庐峰见说胜香炉。

题诗岁晏离鸿断,望阙天遥病鹤孤。

莫谩拘牵雨花社③,青云依旧是前途。

(注)①江州白司马:即白居易。

②惠远:东晋高僧,居庐山东林寺。

③莫谩:不要。

雨花社:指佛教讲经的集会。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根据内容分析,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应该与白居易的《琵琶行》比较接近。

B.第三句使用“一衣带水”的典故,表现出朋友之间“天涯若比邻”之意。

C.第六句中的“病鹤”指的是白居易,他怀恋长安,时常遥望京城的宫阙。

D.诗人最后开解朋友,目前虽然身处贬谪之中,但未来的前途依然很远大。

2.前人论此诗,认为第二句已包含委婉劝告的意思,对这一观点应怎样理解?请简要分析。

三、【2021年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

意难忘·山家[清] 吴伟业村坞云遮,有苍藤老干,翠竹明沙。

溪堂连石稳,苔径逐篱斜。

文木几,小窗纱,是好事人家。

启北扉,移床待客,百树梅花。

衰翁健饭堪夸。

把癭尊①茗碗,高话桑麻。

穿池还种柳,汲水自浇瓜。

霜后橘,雨前茶,这风味清佳。

21年高三语文二模解析版汇编之诗歌鉴赏(学生版)

21年高三语文二模解析版汇编之诗歌鉴赏(学生版)
B. “晶帘”句写水晶帘寂然空垂,无人掀动,触发词人愁思渺渺。
C. “金衣”句明写莺声悦耳,暗写词人渴望挣脱牢笼、奔向自由。
D. 全词借景生情,含蓄地抒发了兴亡之感,带有浓厚的民族意识。
14. 填入下阕“碧云犹□旧河山”方框中最恰当 一项是( )。
A. 叠B. 隐C. 画D. 藏
15. 前人评价此词“于念旧伤离之中,寄沧桑之叹”,请据此赏析下阕情景相融之妙。
(三)(8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江津送刘光禄不及
[陈]阴铿
依然临江渚,长望倚河津。
鼓声①随听绝,帆势与云邻。
泊处空余鸟,离亭已散人。
林寒正下叶,钓晚欲收纶。
如何相背远,江汉②与城闉③。
【注】①鼓声:古代开船时,打鼓为号。②江汉:指今湖北省一带。③城闉:城门,此指作者所在之城。
13. 对标题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13. 从格式看,这首词的词牌是( )。
A. 苏幕遮B. 水龙吟C. 雨霖铃D. 锦堂春
14. 对上片景物描写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刻画庭院中光影变化,体物入微。
B. 以工笔细腻描绘烟霭,色彩鲜明。
C. 虚写蝴蝶绕阶寻花,衬托春色之美。
D. 实写残红风中飘舞,笔调婉约动人。
15. 画线部分运用典故深化了情感,请结合上下文加以赏析。
14. 对于本首词作小序部分的作用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交代写作缘由是送别王胜之。B. 奠定了全词伤感作别的感情基调。
C. 交代了共游赏景的地点、人物。D. 点明朋友因官职调动将离开金陵。
15. 假如你是王胜之,这首词中哪几处让你感动?请说明理由。
(三)(8分)
咸阳值雨
温庭筠
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蒙隔钓船。

部编版小学语文诗歌鉴赏训练经典题目(及答案)50

部编版小学语文诗歌鉴赏训练经典题目(及答案)50

部编版小学语文诗歌鉴赏训练经典题目(及答案)50一、小学语文诗歌鉴赏专项训练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旅宿杜牧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灯思旧事,断雁①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②,家书到隔年。

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注释】①断雁:失群的雁,这里是失群孤雁的叫声。

②侵晓:破晓(1)诗中________、________等物象表明这是一首羁旅诗。

(2)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你是如何看出来的?请结合诗句简析。

【答案】(1)断雁;家书、或者旅馆(2)抒发作者羁旅的孤寂心情和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诗人羁旅他乡,没有亲人作伴,只能面对着“寒灯”,听着“断雁”的鸣叫声,内心很是忧伤,旅途的孤寂之情跃然纸上。

诗人更是在半睡半醒、迷迷糊糊中见到了家乡美丽的风光,以乐景写哀情,表达他对故乡的思念。

【解析】【分析】(1)诗中的具体物象有很多,如“旅馆”,“寒灯”,“断雁”,“家书”等。

(2)这是羁旅怀乡之作。

离家久远,目睹旅馆门外的渔船即加以艳羡。

幽恨乡愁、委实凄绝。

颈联“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意思曲折多层,实乃千锤百炼的警句。

首联与颔联极言乡关遥远,幽愁满怀。

梦见自己回到家中,因路途遥远,梦醒时分天已大明,家书须隔年才能寄到旅馆,可见离家之远,表达出对家乡深沉的思念。

颈联与尾联看似跳出了乡愁,艳羡门外沧江鱼船的清闲自在,其实是借他乡之物,更曲折地表达出诗人思乡之情。

全诗层层推进,写景抒情都有独到之处。

【点评】此题考查诗歌赏析。

(1)物象即是客观事物,不依赖于人的存在而存在,它有形状、颜色,有声音、味道,是具体可感的。

通读全诗,具体物象较多。

(2)此题考查诗歌表情达意。

做此类题,可以抓住重点诗句或词语进行分析。

2.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

宿牛群头①(元)胡助荞麦花开草木枯,沙头雨过拙②蘑菇。

牧童拾得满筐子,卖与行人③供晚厨。

【注】①牛群头:地名。

②拙:同“茁”。

③行人:行旅之人,指作者自己。

本诗和《天净沙·秋思》都写到了干枯的树木,所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结合两首诗歌的内容简要回答。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诗歌鉴赏训练经典题目(附答案)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诗歌鉴赏训练经典题目(附答案)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诗歌鉴赏训练经典题目(附答案)一、小学语文诗歌鉴赏专项训练1.诗歌阅读湖口送友人李频中流欲暮见湘烟,岸苇无穷接楚田。

去雁远冲云梦雪,离人独上洞庭船。

风波尽日依山转,星汉通霄向水悬。

零落梅花过残腊,故园归去又新年。

【注释】①湖:指洞庭湖。

②中流:指江心。

③湘烟:指雾霭。

④楚田:指田野。

(1)诗歌前三句写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2)“离人独上洞庭湖”一句中的“独”字用得好,请作简要赏析【答案】(1)雾霭、芦苇、田野、云梦、飞雪、去雁。

营造了一种凄冷、凄清的意境。

(2)“独”是独自的意思,这里是友人独自一人登上洞庭湖的船,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友人旅途的寂寞孤独艰辛,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解析】【分析】(1)结合诗歌第一、二联分析。

这几句写"湖口"所见:先是放眼湘江水岸,看到暮霭、芦苇、田野:接着远眺云梦,但见飞雪、去雁:最后注目孤舟离人。

一切景语皆成情语。

飞雪暮霭,迷漫着一种凄冷压抑的氛围;四野茫茫,更显出离人的伶仃;大雁孤飞,象征着友人旅途的寂寞艰辛。

据此可知这几个意象营造了一种凄冷、凄清的意境。

(2)从题目来看,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李频在湖口送别友人离去,结合诗歌前四句分析,傍晚时分,湘江水流在暮霭的笼罩之下更加浩渺,两岸漫无边际的芦苇连接着广袤的田野。

严冬快要过去了,大雁冲起云梦泽的积雪,准备往北飞去了。

在这样的日子里,友人来到洞庭湖边登上了北去的航船。

友人独自一人登上洞庭湖的船没有人陪伴,一路上该是多么的寂寞孤独呀,这里的“独” 是独自的意思,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友人旅途的寂寞孤独艰辛,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故答案为:⑴雾霭、芦苇、田野、云梦、飞雪、去雁。

营造了一种凄冷、凄清的意境。

⑵“独”是独自的意思,这里是友人独自一人登上洞庭湖的船,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友人旅途的寂寞孤独艰辛,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点评】⑴此题考查理解古诗意象及意境的能力。

(学生版)陆游高考诗歌鉴赏

(学生版)陆游高考诗歌鉴赏

陆游诗歌鉴赏练习【陆游简介】少能诗文:陆游自幼好学不倦,12岁即能诗文。

他在饱经丧乱的生活感受中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20岁时与唐琬成亲,后被其母强行拆散,且唐琬后来早逝,导致这种感情伤痛终其一生,《钗头凤》、《沈园》等名作即是为此。

仕途坎坷:绍兴二十三年(公元1153年)赴临安应试进士,取为第一,而秦桧的孙子秦埙居其次,秦桧大怒,欲降罪主考。

二十四年(公元1154年)参加礼部考试,主考官再次将陆游排在秦埙之前,竟被秦桧除名。

二十八年(公元1158年),秦桧已死,陆游出任福州宁德县主簿。

公元1163年孝宗即位后,以陆游善词章,熟悉典故,赐其进士出身。

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兼编类圣政所检讨官、通判、安抚使、参议官、知州等职。

淳熙二年(公元1175年),范成大镇蜀,邀陆游至其幕中任参议官。

淳熙五年(公元1178年),陆游诗名日盛,受到孝宗召见,但并未真正得到重用,孝宗只派他到福州、江西去做了两任提举常平茶盐公事。

六年(公元1179年)秋,陆游从提举福建常平茶盐公事,改任朝请郎提举江南西路常平茶盐公事,十二月到抚州任所。

他一方面用大量精力处理因茶盐官卖后,茶盐户破产,被迫采取私贩和闹事进行反抗而引发的各种纠纷和诉讼;另一方面上书朝廷,主张严惩不法官吏向茶盐户收纳高额茶盐税,趁机大量搜括民脂民膏的行为。

淳熙七年(公元1180年)春,抚州大旱。

五月大雨,山洪暴发,淹没大片田地和村庄,洪水冲到抚州城门口,百姓饥困潦倒。

陆游密切关注灾情发展,写下“嘉禾如焚稗草青,沉忧耿耿欲忘生。

钧天九奏箫韶乐,未抵虚檐泻雨声。

”诗句,同时上奏“拨义仓赈济,檄诸郡发粟以予民”。

在未征得南宋政府同意前,他先拨义仓粮至灾区赈济,使灾民免于饥饿之苦,然后奏请拨粮和给江西地方官下令发粮,并到崇仁、丰城、高安等地视察灾情。

这一举措有损朝廷利益,十一月,被召返京待命。

行前,从宦游四方所搜集到的100多个药方中,精选成《陆氏续集验方》,刻印成书,留给江西人民,表达他的为民之心。

古代诗歌鉴赏高考试题分类练习(学生使用)

古代诗歌鉴赏高考试题分类练习(学生使用)

古代诗歌鉴赏〃高考试题题材分类练习(学生版)宁国市津河中学杨祥海 2010-10-19山水田园诗一、(08全国新课标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山水田园诗)题李世南画扇①蔡肇②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

逢人抱瓮知村近③,隔坞闻钟觉寺深④[注]①李世南:北宋著名画家,擅画山水。

②蔡肇(?一1119):字天启丹阳,(今属江苏)人。

曾任吏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

③瓮:这里指水瓮。

④坞:地势周围高而中央凹的地方,这里指山坞。

8.请简单描述一下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物。

这样一幅面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5分)9.古人的题画诗往往会阐发画面以外的意趣,你觉得这首诗哪些描写表现了画面以外的景和趣?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6分)二、(08天津卷)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5分) (山水田园诗)山居即事王维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1)简析“遍”字在颔联中的表达效果。

(2)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三、(08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

(8分)(山水田园诗)…正宫‟塞鸿秋浔阳即景周德清①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②。

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注‟①周德清(1277-1365),号挺斋,高安(今属江西)人。

②淀:即蓝靛,蓝色染料。

(1)请各举一例说明这首散曲运用的三种修辞方法。

(2)这首散曲一句一景,合起来又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的浔阳山水图。

请分别从写景的顺序和动静的角度对这首散曲作简要赏析。

四、(09年湖北卷)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山水田园诗)题西溪无相院张先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

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中行。

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方修芦碍月生。

(1)这首诗多处写到“影”,有的是明写,有的是暗写。

八年级上册语文诗歌鉴赏专项练习附答案强烈推荐学生版

八年级上册语文诗歌鉴赏专项练习附答案强烈推荐学生版

八年级上册语文诗歌鉴赏专项练习附答案强烈推荐一、诗歌鉴赏(共50题;共694分)1.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户在燕然。

(1)全诗以大漠、秋天为背景,主要选取了哪些意象来叙事、写景?(2)描绘“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表现的画面,并赏析这一千古名句。

2.阅读下面【甲】【乙】两首诗歌。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丰乐亭游春三首[1](其一)欧阳修绿树交加山鸟啼,晴风荡漾落花飞。

鸟歌花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已归。

【注释】[1]此诗作于庆历七年,欧阳修被贬为滁州知州的第三年。

丰乐亭,在琅琊山幽谷泉上,距醉翁亭不远,为欧阳修所建。

(1)两首诗都写春天景物,但时段不同,白居易写的是时的景物,欧阳修写的是时的景物。

(2)欧阳修诗的三四两句,除用拟人手法外,还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两种手法各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修辞手法:拟人、表达效果:3.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用“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一种充满活力的动态美,把春天的美写活了。

(2)诗中直接抒情的是哪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诗的前四句都统领在一个“________”字中,诗人的视野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________到________。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你认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的哪个字用得好?请作简要赏析。

专题04诗歌鉴赏-2020年中考语文真题分专题训练(浙江专版)(学生版)

专题04诗歌鉴赏-2020年中考语文真题分专题训练(浙江专版)(学生版)

专题04:诗歌鉴赏1.(2020·浙江省宁波中考真题)请你参与“抓诗题·读古诗”活动,完成小题。

(甲)_____望[清]周容独立空庭日没西,归鸦风急翼难齐。

故园小阁疏篱外,乌桕梢头各早栖。

(乙)_____望[清]周容万点寒鸦过尽西,一轮斜月向人低。

欲追残梦惊回处,黄菊樽前剥蟹脐。

小题1.根据诗歌内容,将“晓”“晚”两字分别填在相应诗题的横线上。

(甲)_____望 (乙)_____望小题2.追随诗人的目光,你会发现,正是那些富有特征的景物触发了诗人的情思。

请从两诗中任选一首,结合诗句,品味诗人所望之景,体会诗人流露之情。

2.(2020·浙江省绍兴中考真题)阅读诗歌完成问题月下演东坡语①(其一)[清]汪琬自入秋来景物新,拖筇②放脚任天真。

江山风月无常主,但是闲人即主人。

[注释]①东坡语;苏轼曾说“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认为自然景物,人人得以享用,人人都是大自然的主人。

②筇(qióng);竹制的手杖。

古人常以“秋”入诗,如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杜甫的“八月秋高风怒号”,本诗同样以“秋”入诗却新意频出,请结合诗歌内容,具体分析。

3.(2020·浙江省湖州中考真题)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下面是杜甫的两首诗歌,一位同学想知道它们哪首先写哪首后写。

请你作出判断,并从内容、情感等角度阐述理由。

望岳〔唐〕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江汉(唐)杜甫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4.(2020·浙江省金华、丽水、义乌中考真题)古诗阅读辋口①遇雨忆终南山因献王维〔唐〕裴迪积雨晦空曲②,平沙灭浮彩。

辋水去悠悠,南山复何在?答裴迪〔唐〕王维森淼寒流广,苍苍秋雨晦。

君问终南山,心知白云外。

(注释)①辋口,辋谷口终南山辋川是王维的居住地,②空曲:高峻险要的山峰(1).这是一组赠答诗,裴诗中的“积雨晦空曲”与王诗中的“”相应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高考语文命题猜想——诗歌鉴赏内容理解题
减字木兰花苏轼
莺初解语,最是一年出好处。

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休辞醉倒,花不看开人易老。

等待春回,颠倒红英间绿苔。

1、词中所写的春天是最美好时节是什么时候?为什么?结合词中的描写简要说明。

2、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鹧鸪天[金]王寂
秋后亭皋①木叶稀,霜前关塞雁南归。

晓云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肥。

吾老矣,久忘机②,沙鸥相对不惊飞③。

柳溪父老应怜我,荒却溪南旧钓矶。

[注] ①亭皋:水边的平地。

②忘机:消除机心。

机心,巧诈之心。

③沙鸥相对不惊飞:白居易诗云“有喜鹊频语,无机鸥不惊”。

1、“晓云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肥”两句写出了山水的变化,请分析其巧妙之处。

2、作者为何说“荒却溪南旧钓矶”?
江城子秦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

动离忧,泪难收。

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

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

恨悠悠,几时休。

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

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注]①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

②变做:纵使。

1、概括“杨柳”“飞絮”意象的内涵,并分析这首词表达的情感。

2、词中“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一句是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化用而来,请比较两者的异同。

望江南【宋】李纲
江上雪,独立钓鱼翁。

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①空。

图画若为工。

云水暮,归去远烟中。

茅舍竹篱依小屿,缩鳊圆鲫入轻笼。

欢笑有儿童。

[注]①玉花:喻雪花。

1、“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这两句的描写颇为精妙。

请简要赏析。

2、下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联系诗句简要谈谈。

鹊桥仙陆游
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①?酒徒一半取封候,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蓬三扇,占断蘋洲烟雨②。

镜湖③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
【注】①这三句是追忆当年军中的生活。

博,古代的一种棋戏。

②占断:占尽。

蘋洲烟雨:指长满蘋草、烟雨空濛的风光。

③镜湖:即鉴湖,在今浙江绍兴。

唐天宝初,贺知章请求回家乡会稽当道士,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

1、上阕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他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2、词的结尾借用了贺知章的故事,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

客从杜甫
客从南溟来,遗我泉客珠①。

珠中有隐字②,欲辨不成书。

缄之箧笥③久,以俟公家须。

开视化为血,哀今征敛无。

【注】①泉客珠:指珍珠。

泉客,传说中的人鱼,相传它们流出的眼泪能变为珍珠。

②佛教传说,有些珠子中隐隐有字。

③箧笥:指储藏物品的小竹箱。

1、这首诗讲述了一个故事,请简述这个故事。

2、从全诗看,“珠中有隐字”、珍珠“化为血”各有什么寓意?
鹧鸪天【宋】张炎
楼上谁将玉笛吹,山前水阔暝云低。

劳劳①燕子人千里,落落梨花雨一枝。

修禊②近,卖饧③时,故乡惟有梦相随。

夜来折得江头柳,不是苏堤④也皱眉。

【注】①劳劳:遥远。

②修禊:古俗春季于水滨设祭。

③卖饧:清明前后卖糖粥。

④苏堤:作者家乡杭州的名胜,以柳闻名。

1、作者在词的上片是怎样借景抒情的?
2、作者为什么说“不是苏堤也皱眉”?请结合词的下片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