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绘本与欧美绘本的比较研究

合集下载

儿童视角下中美幼儿绘本的比较

儿童视角下中美幼儿绘本的比较

儿童视角下中美幼儿绘本的比较作者:岳亚平刘琦来源:《学前教育研究》2020年第07期[摘要] 作为儿童喜闻乐见的早期阅读材料,绘本应体现儿童视角。

本研究运用质性分析软件NVivo对幼儿访谈资料进行编码,梳理出儿童视角下的绘本表现框架,然后以此为研究工具对中美各20本获奖绘本进行了文本分析和比较分析。

结果发现中美绘本在题材、文字和图画三个核心节点上既有相同的表现又存在差异。

绘本评选的标准不同、绘本创作者秉持的价值取向不同、绘本创作模式的不同是中美绘本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

今后应明确和完善绘本的评选标准,培养专职的绘本创作者,鼓励并支持他们遵循儿童视角创作更多适合幼儿阅读的绘本。

[关键词] 儿童视角;幼儿绘本;题材;文字;图画一、问题提出绘本,又称为图画书,是指通过图画与文字在两个不同的层面上交织、互动来述说故事的一门艺术。

[1]两次获得凯迪克金奖的绘本大师芭芭拉·库尼曾经说道:“绘本像是一串珍珠项链,图画是珍珠,文字是串起珍珠的细线。

细线没有珍珠不能美丽,项链没有细线也不能存在。

”[2]在绘本中图画和文字都是表述故事的主体,而且图文共同传达的信息远远多于文字或者图画两者分别传达的信息。

[3]作为幼儿早期阅读的主要材料,绘本对幼儿的发展有重要的价值。

绘本阅读是学前阶段促进儿童语言和读写技能发展的重要活动;[4]绘本有利于促进幼儿的社会化发展;能促進幼儿的想象力及思维能力的发展;[5]能使幼儿的审美心理要素得到全面的发展;[6]能促进幼儿道德感的发展,[7]并对幼儿情感的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8]而绘本要想实现以上的价值,则必须能够吸引幼儿,以幼儿喜欢的形式呈现并被幼儿所接受。

正如儿童文学评论家刘绪源所说,“儿童接近儿童文学,大多是为了满足其好奇心(广义的求知欲、探索欲)、为了好玩”。

幼儿的绘本阅读基本上也是出于此目的。

[9]因此,绘本的内容、文字的使用、图文的设计及版面的呈现方式等,都应该基于儿童的视角,契合儿童的阅读特点和审美需要。

探微中西方儿童文学的比较研究

探微中西方儿童文学的比较研究

探微中西方儿童文学的比较研究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互动也日益频繁起来。

而儿童文学作为文化交流的重要一环,对于两种文化的认知与理解之间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桥梁作用。

因此,展开中西方儿童文学的比较研究,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两种文化间的差异与共通之处。

首先,中西方儿童文学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题材取向方面。

中西方儿童文学的题材颇具差异。

在中国,儿童文学主要关注于育人教育、民族文化、历史传承等方面。

而在西方,儿童文学则更多地关注于童话、神话、幻想、科幻等主题,特别是针对“成长”这个主题更是占比极高。

二、文化背景方面。

中西方儿童文学的文化背景也有显著差异。

中国传统文化厚重,儒家思想、道家思想等流派都对现代儿童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西方文学则更多地受到基督教传统文化、人文主义哲学等思想的影响。

这导致两种文化在文化背景、思想内涵等方面的差异比较明显。

三、叙事方式方面。

中西方儿童文学的叙事方式也千差万别。

在中国,儿童文学注重文字与绘画结合的方式,通过文字与图画共同完成故事叙述。

而西方儿童文学则更多地采用“第三人称”叙述方式,使得叙述更为客观、冷静,具有较强的普适性。

除了差异,中西方儿童文学的共通之处也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一、探究人性共通之处。

无论是中西方的儿童文学,都涉及到对人性的探究与呈现。

作家们在尽情发挥想象力的同时,也在试图从不同角度深入分析人性,探讨与表达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为人类探究人性提供了一些思考。

二、呈现丰富多彩的世界。

中西方儿童文学均通过各种手段创造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呈现了一个极度独特而且丰富多样的世界,吸引着儿童读者们的眼球,激发其对这个世界的探索欲望。

三、承载着对文化、文学传承的责任。

作为儿童文学创作者,对于文化与文学传承有着特殊的责任。

无论是中西方的儿童文学,都肩负了让儿童读者接触到和感知到各种文化背景的责任。

因此,作家们在创作中往往会注重传统文化的积淀,以及对文学传承的努力。

浅谈国内外绘本研究

浅谈国内外绘本研究

浅谈国内外绘本研究XXX: XXX and Foreign Picture Book ResearchXXX: [Name]Class: 10th XXXMajor: [Major]Supervisor: Professor Song WencuiCollege: College of nDate: XXX 26.2013Abstract:As a special form of literature。

XXX。

from the origin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literary form。

we can see that there are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research on picture books een China and foreign countries。

How can we create picture book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based on learning and reference。

This article compares and analyzes the XXX and foreign picture book research。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path of original picture book development that is in line with China.Keywords: development of picture books。

original pathn:The emerging term "picture book" in China originated in the early 21st century and is an art form that combines painting and language。

国内外绘本教学的研究现状精选全文完整版

国内外绘本教学的研究现状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
绘本是一种以图画为主要表现手段的儿童读物,它不仅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而且还能够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因此,绘本教学已成为当前儿童教育界的热点话题。

国内外对绘本教学的研究现状表明,绘本教学已成为一门广泛的研究领域,研究的内容涵盖了绘本的选择、使用、设计、评价等方面。

在国内,绘本教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小学阶段,研究的重点是如何选择和使用绘本来促进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的提高。

研究也涵盖了绘本教学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资源、教学环境等方面。

在国外,绘本教学的研究范围更广,不仅涵盖了小学阶段,而且还涵盖了幼儿园和中学阶段。

研究的内容也更加丰富,不仅包括如何选择和使用绘本,而且还包括如何设计和评价绘本教学等方面。

总的来说,国内外对绘本教学的研究现状表明,绘本教学已成为当前儿童教育界的重要研究领域,研究的内容涵盖了绘本的选择、使用、设计、评价等方面。

近年来,随着绘本教学在国内外的普及,绘本教学研究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不过,目前国内外对绘本教学的研究仍有一些局限性。

在国内,绘本教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小学阶段,对幼儿园和中学阶段的绘本教学研究较少。

在国外,绘本教学的研究虽然涵盖了不同年龄段,但大多数研究还是以英语为主,对其他语言的绘本教学研究较少。

此外,目前国内外对绘本教学的研究也缺乏对绘本教学的实证研究,对绘本教学的效果缺乏系统的评估。

因此,未来的绘本教学研究应该加强对不同年龄段、不同语言的绘本教学的研究,并加强对绘本教学的实证研究和效果评估。

浅谈国内外绘本中的插画艺术

浅谈国内外绘本中的插画艺术

内容摘要绘本艺术,不仅对幼儿和少年的早期启蒙教育有着十分重要及深远的影响,有些意义非凡的佳作也会成为“给大人看的童话书”,给予成年人精神上的娱乐与享受.本篇论文通过对照国内外这一艺术形式的发展历史,并对不同时期的绘本作品做一简介,对其进行由表及里的观察与总结,并发现了许多国内外绘本艺术的不同之处。

我国绘本艺术发展处于初期阶段,应该如何在参考、借鉴西方优秀作品的基础上,创造出具有浓厚中国艺术风格和民族内涵的绘本艺术。

论文在对国内外绘本艺术的基本发展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个人绘本作品《水晶球里的海洋OceaninCrystal》(上)(下),进一步具体阐述个人在绘本创作中,对优秀绘本的借鉴学习,以及个人绘画艺术风格的探索。

关键词:绘本国内外作品发展现状绘本艺术原创AbstractGraphic art, not only on the early enlightenment education of young children and teens is very important and far—reaching influence, some significant good will also be a ”give adults see fairy tale book", giving adult entertainment and enjoyment in spirit。

This paper by contrasting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this art form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and picture books of different period works do a brief introduction,carries on the observation and summary of its excellent,and found a lot of different graphic art at home and abroad。

中西儿童文学异同

中西儿童文学异同

中西儿童文学异同中西儿童文学是两种文化背景下不同的文学类型。

虽然中西方儿童文学在内容、表现手法以及传统文化价值观等方面不尽相同,但它们都是孩子们接触文化的入门级读物,具有大量的共性和互补性。

本文将从故事主题、文字表现、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比较,展现中西儿童文学异同。

一、故事主题中西儿童文学的故事主题有所不同。

中式儿童文学以教育为主,借助讲师傅、根治巨蟒、孙悟空等角色塑造英雄形象,表达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孝亲、尊师、诚信等价值观念。

《聊斋志异》、《醒世姻缘传》等作品讲述的则是一些中式民间传说。

这些故事通过语言、场景、俗语等方式描绘出传统社会伦理道德的某些特征。

西方儿童文学的故事主题则以幻想、冒险和探索为重点,推崇积极进取、勇敢坚韧、乐观进取等价值观念。

如《爱丽丝梦游仙境》、《小王子》、《哈利波特》等经典作品,通过独特的幻想题材、奇异的场景、极具个性的角色、流畅的语言与美丽的插图等方式吸引读者,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好奇心。

二、文字表现中西儿童文学的文字表现也有所不同。

中式儿童文学注重语言生动、极具情感色彩的表现,用平易近人且通俗易懂的语言把情节和人物形象展示给读者。

如《聊斋志异》中的“左衽南鲍北鲍,莫血,莫血”,与《小兔子乖乖》中的“小兔子乖乖,把门开开”等。

语言精炼、富有韵味,使人意犹未尽,感受到不同的文化内涵。

西方儿童文学的文字表现则在表现手法上更为多样化。

如在《爱丽丝梦游仙境》一书中,作者刘易斯·卡罗尔将幻想置于现实中,以此来解救现实,引导孩子们开阔思维,提高想象力。

笔者在阅读《小王子》时感受到,作者圣·埃克苏佩里采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各种情景以及奇妙无比的形象,表达了他对孩子心灵和世界的呼唤。

三、文化内涵中西儿童文学背后的文化内涵也有所不同。

中式儿童文学寄托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比较典型的有《三字经》、《百家姓》等,这些蕴含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所秉持的仁义道德、礼仪尚德等特征。

而在西方儿童文学中,往往反映了西方国家的文化特色。

探微中西方儿童文学的比较研究

探微中西方儿童文学的比较研究

探微中西方儿童文学的比较研究儿童文学是一种极具教育意义的文学形式,它不仅能够给孩子们带来快乐和乐趣,同时也能够传递道德观念、教育知识和引导情感发展。

而中西方的儿童文学在文学体裁、文学思想和文学形式上都有着各自独特的风格与特点。

本文将对中西方儿童文学进行比较研究,探究它们之间的文学特点和差异。

中西方儿童文学在文学体裁上存在着不同。

西方的儿童文学以童话、寓言、神话等为主要体裁,这些作品以幻想为基础,充满了神秘与奇幻的元素,例如《灰姑娘》、《白雪公主》等,这些作品引导孩子进入一个与现实不同的世界,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而中国的儿童文学则更加注重启迪性和启示性,以童谣、童诗和寓言为主要体裁,诸如《三字经》、《弟子规》等,这些作品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智慧,通过故事情节和寓言形式,向孩子们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

中西方儿童文学在文学思想上也有着不同。

西方的儿童文学强调个性的成长和独立性的培养,鼓励孩子面对困难和挑战,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例如《小王子》中的小王子在星球上遇到的各种人生困境,以及《哈利·波特》系列中的哈利·波特在对抗黑魔法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勇气与智慧。

而中国的儿童文学注重集体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强调孩子们应该承担起自己的角色和责任,关心家庭、关心社会,勤奋学习、艰苦奋斗,例如《小猪佩奇》中的小猪佩奇在各种困难中坚强地面对、努力克服,展现出了坚毅、勇敢的品质。

中西方儿童文学在文学形式上也存在着差异。

西方的儿童文学更加注重语言的优美和情节的跌宕起伏,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和兴趣,例如《沙尔托的Web》中的一个小女孩和一个蜘蛛之间的友情故事,以及《汤姆·索亚历险记》等作品,这些作品通过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和精妙的语言渲染,吸引着孩子们的阅读兴趣。

而中国的儿童文学注重文字的简洁和清新,以便于孩子们的理解和接受,例如《三只小猪》、《小熊包包》等,这些作品以简单易懂的语言和生动形象的插图,向孩子们传递知识和情感。

浅谈国内外绘本研究

浅谈国内外绘本研究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等 多种研究方法,对国内外绘本研究进行深入探究。其 中,文献资料法主要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了解 绘本研究的历史和发展现状;案例分析法主要选取具 有代表性的绘本研究案例进行深入剖析;比较分析法 则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绘本研究进行比较分析,以期 得出绘本研究的一般规律和发展趋势。
艺术风格比较
国内绘画风格
中国画注重意境和神韵,强调主观感受和笔墨情趣,多采用散点透视和多点 透视法,追求画面虚实相生、层次感。油画则注重写实和细腻的描绘,强调 透视和明暗关系,追求画面的真实感和立体感。
国外绘画风格
西方绘画注重透视和明暗关系,追求画面的真实感和立体感,同时强调色彩 的表现力和对比度,追求画面的张力和视觉冲击力。日本浮世绘则注重画面 布局和线条流畅,追求画面的简洁和优雅。
及这两个时期的社会文化背景对绘画的影响。
西方近现代绘画研究
印象派
研究印象派绘画的特点、代表艺术家及其作品,以及印象派对 后世的影响。
现代主义
研究现代主义时期的绘画特点、代表艺术家及其作品,以及现 代主义对后世的影响。
后现代主义
研究后现代主义时期的绘画特点、代表艺术家及其作品,以及 后现代主义对后世的影响。
文化内涵比较
国内绘画文化内涵
中国画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油画则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强调 个人的感受和情感表达。
国外绘画文化内涵
西方绘画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强调个人的感受和情感表达 ,同时追求画面的张力和视觉冲击力。日本浮世绘则受到日 本传统文化的影响,注重画面布局和线条流畅,追求画面的 简洁和优雅。
05
结论与展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绘本与欧美绘本的比较研究内容摘要:绘本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学形式,在近些年来不断发展成熟。

绘本研究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但是关于对比研究中国绘本和欧美绘本的研究较少。

因此本研究通过对比中国绘本与欧美绘本,选取凯迪克和丰子恺获奖的儿童绘本作品为样本,以探讨符合中国绘本发展的方法,发展中国绘本文文化。

关键词:中国绘本欧美绘本对比研究中国绘本文化随着绘本文化的不断发展,绘本这种文学形式在文学界的地位越来越高,绘本的种类和形式越来越丰富多彩。

绘本在国外历史悠久,发展已经相当成熟,近些年来才引进中国。

本文通过选取凯迪克和丰子恺获奖的儿童绘本作品为样本,来对比中国绘本与欧美绘本,以探讨符合中国绘本发展的方法,发展中国绘本文文化。

一.中国绘本与欧美绘本的比较(一)价值导向的比较1.思想价值导向。

以丰子恺和凯迪克获奖系列儿童绘本作品为例,经过对中国绘本和欧美绘本的对比分析发现中国绘本和欧美绘本思想内容健康,价值观导向积极向上,都符合道德规范标准。

所创作内容对儿童正确道德价值的培养均具有正确导向作用。

2.审美价值导向在丰子恺奖的获奖作品《我看见一只鸟》中,运用各种各样的线条,以白描的中国传统绘画手法,生动形象地展示了鸟栩栩如生的形态和特点。

在凯迪克奖获奖儿童作品《灰姑娘》中,运用现代化的绘画材料―油笔作画,擅长用油画的形式表现人物和描绘场景,色彩明亮。

由此可以推断出中国绘本注重画面的美感,善于运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事物的大致形态特征,再加以线条、色彩、留白等的修饰作用,增加所描绘事物的意境之美。

创作内容多以静物描绘为主。

在描绘出事物形态的基础上注重突出画面整体的意境。

而欧美绘本注重画面的整体性,运用现代化的材料作画,例如油画、蜡笔画等等,色彩丰富,色调偏暖。

所以无论是中国绘本还是欧美绘本,在一定程度上都提高读者的审美鉴赏力。

(二)民族化的比较对比中国与欧美的历史发展过程不同,对其绘本的创作有一定的影响。

由于中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文明开化较迟。

文化比较封闭,中国传统文化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

尊重传统在绘本的创作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中国绘本在发展过程中,过分强调民族化。

民族传统文化特色浓厚,然而忽视的贴近读者,与读者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有些中国传统文化离读者有些遥远。

而欧美早期由于文艺复兴等文化运动,欧美文化开放,强调人文主义。

故欧美绘本所体现的思想价值观念开放,善于接受各种各样的新生事物,并融合多民族文化,进行绘本创作。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欧美绘本更贴近现代生活,更能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

(三)艺术设计的比较1.版面设计的比较a.文字排版从丰子恺奖的获奖作品《我看见一只鸟》中,文字排版在整幅图片的空白处,文字的大小适中,不影响图片的整体性。

文字部分对图片内容做适当的补充,使读者更容易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文字排列循规蹈矩,根据特定的规律进行排列。

而凯迪克奖获奖儿童作品《灰姑娘》中,文字排列在图片的空白处,文字量较少。

根据图片的情况排列文字,带有一定的随意性,更有生活气息。

b.图文关系《团圆》《阿文的小毯子》通过对丰子恺奖获奖作品《团圆》的图文关系分析中发现,绘本的图文关系不太合理。

从整体来看,文字偏多,图文比例不合理。

凯迪克奖获奖作品《阿文的小毯子》图文关系相比中国绘本更为合理。

大体上看,图片所占部分较多,文字所占比例较少,主要是解释图片内容,启发读者思考给读者更多的想象空间。

经过研究可知,与欧美绘本相比。

我国绘本在图文关系方面都存在很大差距,欧美绘本整体布局合理,图文比例均衡。

以图画为主,文字仅仅只是起到辅助作用。

相反,中国绘本以文字作为主体,图画只是为了解释文字,画面的整体感较差,画面更显生硬。

c.留白设计《阿文的小毯子》《安的种子》从丰子恺奖获奖作品《安的种子》中,在整个图片中,主要人物只占图片的一部分,更多的部分是空白,留给读者自己去想象。

美国凯迪克获奖作品《阿文的小毯子》内容所占比例较少,更多的是留给读者思考的留白。

欧美绘本更强调留白,留白占正文的比例比较大。

更加强调给予读者更多的思考和想象的空间,起到启迪的作用。

画面的设计要契合儿童的认知水平,留白是对绘本内容的一种延伸。

给予读者空白空间去思考绘本的深意。

2.绘本形式的比较《我看见一只鸟》《海底的秘密》a.绘本风格的比较。

从丰子恺奖获奖作品《我看见一只鸟》中可以看出中??偏传统,主要以描绘事物的形态为主。

描写具体的实物,突出实物的特点。

绘本整体偏写实绘意,风格清新。

从凯迪克获奖作品《海底的秘密》中可以看出欧美绘本现代科技感较强,大多绘本风格较为抽象。

b.内容设计的比较。

中国绘本和欧美绘本主要以儿童作为主要预设读者,故内容设计都偏向低龄化,均符合儿童的认知水平和心理规律。

因为中国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故中国绘本所呈现的文化内涵更偏向保守,中国绘本内容大多偏向传统。

创作内容大多为古今中国传统文化故事为主。

从凯迪克系列获奖作品中看出,欧美绘本紧跟时代潮流,关注当下生活,关注热点问题。

相比较而言更具有现代气息,更贴近儿童生活,更能引起读者的关注以及阅读兴趣。

作为只有两百年历史年轻的美国以一种包容的心,接受着多民族不同的文化,在绘本创作中更是融合不同民族的文化,更加开放(四)绘本定位的比较1.受众体的比较。

中国受众体比较单一,层次太过单调。

中国绘本目前预设读者是幼儿,适合8岁以下孩子阅读。

绘本的受众体单调,缺乏丰富性。

而从凯迪克系列获奖儿童绘本中,可以看出有如安?|尼.布朗等人为成人制作的绘本,故欧美绘本受众层次丰富。

针对不同年龄和心理特征,创作不同层次的绘本作品。

2.教育目的比较。

中国绘本注重知识的学习,在普通常识和常理融入到绘本创作中。

更加注重传授知识。

知识性偏重。

而欧美绘本在于激发学习兴趣,在于启发读者的思维。

中国绘本过分强调民族化,而不贴近现实生活和读者认知水平。

内容缺乏创意,只是注重宣扬传统文化或者知识的准确性,与现实生活贴合度较差。

而美国关注当下生活,符合儿童的认知水平和心理规律。

绘本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绘本内容,站在读者的角度,创作出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绘本。

二.中国绘本的现状与未来(一)现状1.太过于民族化。

中国绘本选材多以中国传统文化故事为主,但是却忽视读者的阅读兴趣和阅读需要,千篇一律的内容与思想观念已经无法满足现代读者的需求。

从而导致读者对绘本的阅读兴趣下降,从而阻碍中国绘本的发展。

2.知识性大过趣味性。

中国绘本主要关注知识的传授和教育,然而过分的关注知识只会导致读者各个方面能力的不均衡发展。

传授知识不应该是绘本创作者的主要目的。

更应该把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注重读者的各种能力全面发展,推动读者整体素养的提高。

3.整体性太差。

中国绘本注重文字在绘本中所起的作用,图画只是为了解释和说明文字而存在。

过分推崇文字地位,以至于弱化图画在绘本中的独特魅力。

从而进一步导致绘本的图文关系不协调,整体性太差。

4.读者定位。

中国受众体比较单一,层次太过单调。

中国绘本目前主要的预设读者是幼儿,记住在适合3―6岁的孩子阅读,从丰子恺系列获奖儿童作品中,可看出中国绘本的受众体单调,缺乏丰富性。

(二)中国绘本的未来1.贴近生活,注重当下。

中国绘本选材应贴近生活,在保持中国特色的同时,也要与现实生活相贴近。

应与现代时代的发展轨道相接轨,与时代的变化相适应。

关注当下生活,并且符合读者的认知水平的发展和心理规律的趋势。

绘本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绘本内容,站在读者的角度,创作出他们所喜闻乐见的绘本。

2.提高整体性。

图画是绘本的生命,要注重图画,让图画和文字有机相连,通过图画表达超出文字之意,画面应该充满生活活泼、富含变化,画面形式应该多样,引发读者兴趣。

应该把握图画为主、文字为辅的内容呈现方式,重视图画的价值;将文图紧密联结,有效利用图画、文字的独特功能进行图画和文字的分别叙述。

3.注重兴趣培养。

中国绘本应该注重培养读者的兴趣为主,而不是简单地传递知识。

在传递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也要注意思想文化的传授。

让读者在浏览的过程中,不仅在绘本中获取知识,更要在绘本中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

并把这种兴趣和自己的动手能力结合起来,提高自己实际操作能力,增强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自己以后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启蒙作用。

三.结语本文通过中国绘本与欧美绘本的比照,从中吸收和借鉴欧美优秀绘本文化的精髓来弥补我国绘本的不足,创作出有中国特色的“中国绘本”。

从世界绘本文化的发展来看,本研究能够促进不同民族、不同国家文化之间的交流,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

在对比中,以绘本为载体,增强中西方文化之间的沟通、交流与互动,完善中国文化的发展和推动世界文化发展。

参考文献[1]段妍坤.中国绘本发展现状研究[J].艺术教育.2010(09)[2]黄丽.《安的种子》[M].郑州.海燕出版社.2008[3]刘伯乐.《我看见一只鸟》[M].山东.明天出版社.2014[4]罗无双.中美儿童科学绘本的比较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0[5]毛璞.浅析中国当前流行绘本的风格特点与表现[J].《大观》.2015(11)[6]谭旭东.中国绘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J].中国教育报.2013(010)[7]邢晓静贡小明.中国儿童绘本的传统文化和艺术元素探析.[D].河北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14(作者介绍:李园,湖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生;殷丹,湖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