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塑料材料及制件技术条件

合集下载

JF03-1032-2012_ ABS

JF03-1032-2012_ ABS

B 级C3-0112乘用车用ABS 材料及制品供货技术条件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Q/CAJF03-1032-2012前言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的附录。

本标准中附录的具体内容为:——附录A:修改记录单;——附录B:a 标记修改内容。

本标准由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材料部非金属研究室。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任晓珊、张英虹。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JF03-1032-2012引言本标准作为产品质量内控标准,用于保证产品质量、满足装车后的质量需求。

在标准使用中,使用者可注意下列七个方面:——第一方面:在标准封面上,标准编号下方的修改标记栏为空白时表示无修改,标记栏上注有修改标记时表示有修改;——第二方面:标准封面上的修改标记栏中的修改标记与标准修改附录中的标记对应使用;——第三方面:标准历次修改的发布日期、实施日期体现在附录A中;——第四方面:标准的修改记录单和修改标记的修改内容对应使用;——第五方面:如有修改标识,标准最新版本的发布日期、实施日期为相关附录的最后修改的发布日期、实施日期;——第六方面:标准如有修改时,在标准封面、标准正文条款、标准修改附录、标准修改记录单的修改标记都被统一、正确、完整标识的情况下,表示标准为有效的修改版本;——第七方面:本标准的附录B是为了指导标准使用而做出的空表示例,在收到标准修改通知单后,使用单位自动替换及补充延伸出来的对应附录。

本标准的解释权归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材料部非金属研究室。

如果在特定的工作条件下,特殊的性能要求、质量要求指标值,需由生产经验积累而得,可由生产厂和技术中心协商后对标准进行制定、修订。

JF03-1032-2012 乘用车用ABS材料及制品供货技术条件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乘用车用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以下简称ABS)材料及制品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运输及贮存等的要求。

ABS塑料材料及制件技术条件

ABS塑料材料及制件技术条件

Q/GALABS塑料材料及制件技术条件格兰仕标准化委员会发布ABS塑料材料及制件技术条件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ABS塑料材料的技术要求、制件的加工工艺和装配工艺、材料牌(型)号、检验规则、试验方法、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空调器产品户内用的注塑成型的零部件。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250 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GB/T 1033 塑料密度和相对密度试验方法GB/T1034 塑料吸水性试验方法GB/T 1040.1 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1部分:总则GB/T 1040.2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2部分:模塑和挤塑塑料的试验条件GB/T 1040.3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3部分:薄膜和薄片的试验条件GB/T 1040.4 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4部分:各向同性和正交各向异性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试验条件GB/T1634 塑料负荷变形温度的测定GB/T 1633 热塑性塑料维卡软化温度(VST)的测定GB/T 15596 塑料暴露于玻璃下日光或自然气候或人工光后颜色和性能变化的测定GB/T 7921 均匀色空间和色差公式GB/T 1843 塑料悬臂梁试验方法GB/T 2918 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GB/T 3682 热塑性塑料熔融指数试验方法GB/T 9341 塑料弯曲性能试验方法GB/T 12672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树脂GB/T 15585 热塑性塑料注射成型收缩率的测定GB/T 17037.1 热塑性塑料材料注塑试样的制备Q/GAL04JS09C001-2011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进货检验Q/GAL04JS06C330—2011注塑件及装配通用技术条件3.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ABS塑料材料ABS树脂是一种强度高、韧性好、综合性能优良、用途广泛的树脂,它是由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的三元共聚物。

abs材料技术标准

abs材料技术标准

abs材料技术标准ABS材料技术标准。

ABS材料,全称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是一种常见的工程塑料,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耐热性能和化学稳定性,因此在各种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为了确保ABS材料的质量和可靠性,制定了一系列的技术标准,以便对其生产、加工和使用进行规范。

首先,ABS材料的生产应符合国家相关的标准和规定。

生产厂家需要具备相应的生产设备和技术,严格按照标准配方进行生产,确保产品的质量稳定。

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的筛选和检验,保证原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同时,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温度、压力和时间等工艺参数,确保产品的成型质量和物理性能达到标准要求。

其次,ABS材料的加工应符合相应的技术标准。

ABS材料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可以通过注塑、挤出、吹塑等工艺进行加工。

在加工过程中,需要根据材料的特性和产品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工艺参数和设备,确保产品的尺寸精度、表面光洁度和物理性能符合标准要求。

同时,加工过程中需要对产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此外,ABS材料在使用过程中也需要符合相应的技术标准。

根据不同的应用领域和产品要求,制定相应的使用标准和规范,确保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同时,对于特殊要求的产品,还需要进行相应的性能测试和认证,确保产品符合相关的标准和法规要求。

综上所述,ABS材料技术标准涵盖了生产、加工和使用的方方面面,旨在确保ABS材料的质量和可靠性。

各个环节的技术标准相互配合,共同构建了一套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为ABS材料的应用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只有严格遵守技术标准,才能保证ABS材料的质量稳定,满足不同领域和产品的需求。

ABS材料零件技术条件

ABS材料零件技术条件

ICSQ/ZK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前 言本标准与Q/ZK JS06-036-201007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增加了吸塑件低温冲击强度指标和试验方法(见表1和4.4)。

——修改了拉伸断裂强度指标指数(见表1)。

本标准由技术中心办公室提出。

本标准由技术中心办公室归口管理。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彭晓东。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Q/ZK JS06-036-200804,Q/ZK JS06-036-200909。

ABS材料零件供货技术条件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客车吸塑件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客车吸塑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040.2-2006 塑料拉伸试验方法GB/T 1633-2000 热塑性塑料软化点(维卡)试验方法GB/T 1843-2008 塑料 悬臂梁冲击强度的测定GB/T 3398.1-2008 塑料球压痕硬度试验方法GB 8410-2006 汽车内饰材料的燃烧特性GB 10009-1988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塑料挤出板材WI2801 产品标识技术规定WI2918 计数抽样检验方法作业指导书技术要求Q/ZK JS03-001 车内空气质量及车内非金属材料污染物限值95/28/EC 关于部分类别的机动车内部构造材料的燃烧特性3 技术要求3.1 外观要求3.1.1 要求吸塑产品外表面平整光滑,角隅部位棱角分明;无凸包、凹坑、裂纹、吸塑痕迹、发黄、喇叭现象,桔皮纹拉伸均匀;不允许存在任何影响美观、功能和装配的缺陷。

3.1.2 切割线按照图纸尺寸要求制作,产品边沿平直圆滑,无波浪线,无尖角毛刺。

abs材料工艺技术

abs材料工艺技术

abs材料工艺技术ABS材料是一种常用的塑料材料,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产品、家具等领域。

在ABS材料的生产过程中,有几个关键的工艺技术需要掌握。

首先,ABS材料的制备需要进行原料的配比。

ABS材料由丙烯腈、丁二烯和苯乙烯等原料混合制备而成,其中的每个成分的比例都会直接影响材料的性质。

因此,在制备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合理地配比各个原料,以获得具有良好性能的ABS材料。

其次,在ABS材料的制备过程中,需要进行高分子聚合反应。

ABS材料由丙烯腈、丁二烯和苯乙烯等多种单体通过聚合反应形成。

这个聚合反应需要控制反应的温度和时间,以确保反应进程的顺利进行,并且获得具有一定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的ABS材料。

聚合反应的控制也会对ABS材料的性能产生重要影响。

在ABS材料制备完成后,还需要进行后续的加工工艺。

常见的加工工艺包括注塑成型、挤出成型等。

在注塑成型过程中,需要将ABS材料加热至熔融状态,并通过注塑机器将熔融的ABS材料注入模具中,然后冷却成型,最终得到产品。

而在挤出成型中,熔化的ABS材料被挤出模具前的双螺杆挤出机中,通过挤出机的旋转和外施压力的作用,将ABS材料挤出成型。

这些加工工艺不仅需要掌握相应的设备和操作技术,还需要根据具体的产品要求进行合理的模具设计和选择。

此外,对ABS材料进行表面处理也是一项重要的技术。

ABS材料表面的光泽和平整度直接影响产品的外观质量。

通常,可以采用喷漆、镀铬等方法对ABS材料进行表面处理,以提高产品的视觉效果和耐久性。

而在进行喷漆或镀铬处理前,还需要进行适当的打磨和清洗等工艺步骤,以确保处理效果的良好。

综上所述,ABS材料的制备过程涉及到原料配比、高分子聚合反应、加工工艺和表面处理等几个关键的工艺技术。

这些技术的掌握将直接影响到ABS材料的性能和产品质量。

因此,工艺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提高对于ABS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abs塑料特性、注塑工艺、各力学物理性能等

abs塑料特性、注塑工艺、各力学物理性能等

ABS塑料特性以及成型工艺ABS塑料化学名称: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英文名称: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ABS为丙烯腈A、丁二烯B和苯乙烯S三种单体共聚而成的聚合物,简称ABS。

每种单体都具有不同特性,从形态上看,ABS是非结晶性材料。

这就决定了ABS材料的耐低温性、抗冲击性,外观特性,低蠕变性,优异的尺寸稳定性及易加工性等多种特性。

且表面硬度高、耐化学性好,同时通过改变上述三种组分的比例,可改变ABS的各种性能,故ABS工程塑料具有广泛用途。

合成的ABS有中冲击型、高冲击型、超高冲击型及耐热型四类。

由于其具有韧、刚、硬的优点,应用范围已远远超过PS,成为一种独立的塑料品种。

ABS既可用于普通塑料又可用于工程塑料。

ABS树脂(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ABS是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的首字母缩写)是一种强度高、韧性好、易于加工成型的热塑型高分子材料。

ABS树脂是丙烯腈(Acrylonitrile)、1,3-丁二烯(Butadiene)、苯乙烯(Styrene)三种单体的接枝共聚物。

它的分子式可以写为(C8H8·C4H6·C3H3N)x,但实际上往往是含丁二烯的接枝共聚物与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的混合物,其中,丙烯腈占15%~35%,丁二烯占5%~30%,苯乙烯占40%~60%,最常见的比例是A:B:S=20:30:50。

ABS塑料的成型温度为180-250℃,但是最好不要超过240℃,此时树脂会有分解。

随着三种成分比例的调整,树脂的物理性能会有一定的变化:1,3-丁二烯为ABS树脂提供低温延展性和抗冲击性,但是过多的丁二烯会降低树脂的硬度、光泽及流动性;丙烯腈为ABS树脂提供硬度、耐热性、耐酸碱盐等化学腐蚀的性质;苯乙烯为ABS树脂提供硬度、加工的流动性及产品表面的光洁度。

性质ABS树脂是微黄色固体,有一定的韧性,密度约为1.04~1.06 g/cm3。

abs材料标准

abs材料标准

abs材料标准ABS材料标准。

ABS材料是一种常见的工程塑料,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和耐化学性能,被广泛应用于汽车零部件、家电、电子产品以及日常用品等领域。

在使用ABS材料进行制造时,需要遵循一定的标准,以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本文将对ABS材料标准进行详细介绍,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ABS材料。

首先,ABS材料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机械性能、物理性能、热性能、电性能、燃烧性能等。

其中,机械性能是评价ABS材料最重要的性能之一,包括抗张强度、弯曲强度、冲击强度等指标。

物理性能主要包括密度、吸水率、收缩率等指标,热性能包括热变形温度、线性膨胀系数等指标,电性能包括体积电阻率、介电常数等指标,燃烧性能包括阻燃等级、氧指数等指标。

这些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证ABS制品的质量和性能至关重要。

其次,ABS材料的标准制定需要遵循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化组织的规定,例如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等。

在制定ABS材料标准时,需要充分考虑ABS材料的特性和应用领域,结合实际需求,制定合理的标准要求。

同时,还需要建立健全的检测方法和评定体系,确保ABS材料的质量和性能符合标准要求。

此外,ABS材料标准的执行也是至关重要的。

制造商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生产,确保产品质量和性能符合标准。

同时,监管部门需要加强对ABS制品的抽检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市场上的ABS制品符合标准要求,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和安全。

最后,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ABS材料标准也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

制定机构需要及时关注ABS材料的新技术、新应用和新需求,及时修订和完善ABS材料标准,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发展。

总之,ABS材料标准对于保证ABS制品的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

制定和执行ABS材料标准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包括制定机构、制造商、监管部门以及消费者。

只有通过严格的标准要求和有效的执行,才能保证ABS制品的质量和性能达到标准要求,为社会和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和安全的产品。

ABS材料技术标准

ABS材料技术标准

Q B/C C CC C C CCCC/QB009-2010-001ABS材料技术标准xxxx-08-xx发布xxxx-08-xx实施发布ABS材料技术要求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车灯ABS材料(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的适用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技术要求、试验方法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040 塑料拉伸强度的测定GB1033 塑料密度和相对密度试验方法GB1036 塑料线膨胀系数的测定GB1041 塑料压缩强度的测定GB1633 塑料维卡塑料软化点试验方法GB1634 塑料热变形温度的测定GB1843 塑料冲击强度的测定GB8410 塑料燃烧特性GB9341 塑料弯曲性能的测定GB9342 塑料洛氏硬度的测定3、术语无4、技术要求4.、原料外观树脂原料外观应为均匀的颗粒,无机械杂质。

4.3应用范围ABS777D 塑料高冲击韧性,适用于容易压缩的零件;ABS塑料,耐热形状稳定性90℃,适用于形状和结构在热负荷下强度较大的零件,4.4 材料性能表1 ABS777D性能要求8热变形温度(℃)90℃98ISO75-19融熔指数g/10min 15/ISO11551 0收缩率%0.4-0.70.2-0.45、试验方法:图1 拉伸试样5.1 试验的标准状态若无特殊规定,试验的标准状态为:温度23±2℃,相对湿度45%~55%。

5.2 试样的制取试样为注塑成型。

所制得的试样完整,外观良好,无气泡,缩痕和熔合纹。

5.3 试样的预处理将成型后的试样放置在5.1项规定的试验室标准状态下48h以上。

5.4 密度按GB1033《塑料密度和相对密度试验方法》进行检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Q/GAL
ABS塑料材料及制件技术条件
格兰仕标准化委员会发布
ABS塑料材料及制件技术条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ABS塑料材料的技术要求、制件的加工工艺和装配工艺、材料牌(型)号、检验规则、试验方法、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空调器产品户内用的注塑成型的零部件。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250 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
GB/T 1033 塑料密度和相对密度试验方法
GB/T1034 塑料吸水性试验方法
GB/T 1040.1 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1部分:总则
GB/T 1040.2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2部分:模塑和挤塑塑料的试验条件
GB/T 1040.3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3部分:薄膜和薄片的试验条件
GB/T 1040.4 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4部分:
各向同性和正交各向异性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试验条件
GB/T1634 塑料负荷变形温度的测定
GB/T 1633 热塑性塑料维卡软化温度(VST)的测定
GB/T 15596 塑料暴露于玻璃下日光或自然气候或人工光后颜色和性能变化的测定
GB/T 7921 均匀色空间和色差公式
GB/T 1843 塑料悬臂梁试验方法
GB/T 2918 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
GB/T 3682 热塑性塑料熔融指数试验方法
GB/T 9341 塑料弯曲性能试验方法
GB/T 12672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树脂
GB/T 15585 热塑性塑料注射成型收缩率的测定
GB/T 17037.1 热塑性塑料材料注塑试样的制备
Q/GAL04JS09C001-2011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进货检验
Q/GAL04JS06C330—2011注塑件及装配通用技术条件
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ABS塑料材料
ABS树脂是一种强度高、韧性好、综合性能优良、用途广泛的树脂,它是由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的三元共聚物。

A(丙烯腈)改善ABS的耐化学性和热稳定性B(丁二烯)提高其韧性和冲击强度S(苯乙烯)提高其刚性和加工性。

3.2 ABS塑胶颜料
ABS塑胶颜料可以分为色母和色粉两种,色母是使用颜料原粉、基料ABS、抗氧剂、扩散剂等助剂混合均匀后使用双螺杆机拉粒而成;色粉即颜料原粉与抗氧剂、扩散剂等助剂混合均匀而成。

工业生产中常利用其来增加塑料制品的色彩。

一般要求着色剂的着色力强、色泽鲜艳、耐热、耐光。

常用的着色剂有有机颜料和矿物颜料两类,有机颜料有颜色钠猩红、黄光硫靛红棕、颜料蓝、碳黑等,矿物颜料有铬黄、绛红镉、氧化铬、铝粉末等统称色粉,空调器所用色粉必须满足各项环保要求,色粉与少量塑料原料充分混合造粒制成色母,色母再与大批塑料原料混合使用可使颜色分散更均匀,颜色更稳定。

3.3拉伸强度
是指在规定的试验温度、湿度与试验速度下,在试样上沿纵轴方向施加拉伸载荷使其破
坏,试样断裂时所受的最大拉伸应力。

3.4断裂伸长率
是指试样断裂时,试样有效部分标线间距离的增加量与初始标距离之比的百分率。

3.5弯曲强度
是指材料在弯曲负荷下破裂或达到规定挠度时能承受的最大应力。

3.6冲击强度
是指材料承受冲击负荷的最大能力;在冲击负荷下,材料破坏时所消耗的功与试样的横截面积之比。

3.7维卡软化点温度
塑料试样于液体传热介质中,在一定的负荷,一定的等速升温条件下,被1mm2的压针压入1mm 深度时的温度。

3.8成型收缩率
是指制品尺寸小于模具型腔尺寸的量与模具型腔尺寸之比。

3.9密度
是在规定温度下单位体积物质的质量;相对密度是一定体积物质的质量与同温度下等体积的参比物质质量之比,参比物质为水时,称为比重。

3.10明度指数与成色指数
在视觉上近似均匀的三维色空间中,表示物体表面颜色明亮程度的视知觉特征值的坐标,用“L”表示,表示物体色或光源色的色品坐标,用“a”、“b”表示。

3.11CIELAB色空间与色差
以L、a、b表示的颜色的三维空间,L类似z轴,a、b类似x、y轴,
如右图示:
CIELAB色空间中两个颜色的差值,由以下公式计算:
△E=[(△L)2+(△a)2+(△b)2]1/2
其中△E表示色差
△L表示两个颜色明度指数的差值,△L=L1-L2
△a、△b表示两个颜色色品指数的差值,△a=a1-a2,△b=b1-b2
4技术要求与试验方法
4.1材料牌(型)号及使用要求
材料牌(型)号应明确,如:韩国巴斯夫(BASF)GP-22,宁波甬兴LG(或韩国LG)HI -121H,奇美PA-747,PA-757。

产品所使用的ABS材料,必须通过UL指定的认证机构认证并取得相应证书(即黄卡),同时满足本标准的要求。

4.2外观要求
4.2.1ABS材料是热塑性树脂,原料一般为微黄色;对于ABS产品有颜色要求时,采用色母着色应该用以ABS为基料的色母料或ABS专用色母料;当要求ABS材料按颜色(及配色)粒料供货时,其颗粒的颜色应符合相关工艺技术文件要求。

4.2.2颗粒粒状均匀,表面清洁,清洁度(色粒)要求小于5粒/Kg。

清洁度测试要求按GB/T12672-1990标准4.3执行。

4.3颜色要求,材料配色后颜色应满足使用技术要求,其制件之间或制件与标准规定色板间的色差△E 应小于等于1.0,且应当满足有关标准规定的要求。

4.4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材料原始物理机械及热性能)(表1 ABS及ABS添加颜料着色后机械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表2 ABS塑胶制品机械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表1 ABS及ABS添加颜料着色后机械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表2 ABS塑胶制品机械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4.5 RoHS及PAHs指令要求
ABS材料及塑胶颜料需满足RoHS和PAHs指令相关要求。

5检验规则与检验方法
ABS塑料材料检验分进货检验和型式检验。

所有试样的测定,均须按GB/T2918《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进行状态调节,且必须静置处理。

检验项目包括成品和样条两方面的检验,其中,样条检验包括表4中的第5~18项目,成品检验包括表4中第1~4项目。

5.1进货检验
5.1.1进货检验只对成品检验,检验项目为表4中1~4项。

5.1.2进货检验的检验项目、要求、检验方法、质量特性、不合格(缺陷)程度描述、不合格(缺陷)类别及编码、抽样方案见表4。

5.2型式检验
5.2.1下列情况之一,应进行型式检验:
a)产品确认时;
b)连续供货每季度进行一次;
c)间隔一年以上使用时;
d)产品的设计、工艺、材料有重大变动时;
e)进货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f)主管部门认为有必要时。

5.2.2型式检验应对成品和材料样条均进行检验,检验项目为表4中1~18项。

型式检验的检验项目、要求、检验方法、质量特性、不合格(缺陷)程度描述、不合格(缺陷)类别及编码见表4,抽样方案见表3。

5.3检验方法
5.3.1 ABS塑料制品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先用产品取样快速测试,如不合格则破碎注塑样条测试),参考相关文件进行。

5.3.2塑胶颜料检验方法
直接在注塑机台操作,在正常加工温度下加工样板后,与保留的标准样板进行比较,用标准GB/T250评定变色程度。

6 标志、包装和清洁、运输和贮存
6.1ABS塑料材料包装应有如下标志,且清楚好辨认:
1)制造厂名;
2)产品名称;
3)产品规格(型、牌号);
4)生产日期;
5)重量;
6)批次号;
7)产品质量标记(合格与否)。

6.2包装
ABS材料用塑料袋或复合纸袋(防潮)包装,每袋重量为(25±0.5)kg。

6.3运输和贮存
ABS塑料材料在运输的过程中应避免雨雪、暴晒和污染。

不得采用有损塑料材料外包装的运输、装卸方式及工具,塑料材料应贮存在通风干燥的库房内,底层离地面高度不少于150mm。

表3 型式检验抽样方案
Q/GAL04JS06C300—2011 表4 进货检验、型式检验的检验项目、要求、不合格(缺陷)分类及编码
7
Q/GAL04JS06C300—20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