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之资料分析总结与解析

资料分析

增长率

1.普通增长率

【注意】增长率问题:

1.普通增长率。

2.混合增长率。

3.间隔增长率。

4.年均增长率。

【知识点】增长率:

1.定义:增长率+%(倍数)。

(1)增长率又称增速、增幅或者增长幅度、增值率等。都有正负号;增幅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即增长率。

(2)增长率为负时表示下降。比如-30%:可以读作增长-30%,也可以读作下降30%。

2.高频易错点(一):“增幅”、“降幅”、“变化幅度”。

(1)增长率(增幅,增长幅度,增速):可正可负,带符号比。

例:哪一个增长率最大?

A.30%

B.20%

C.10%

D.-40%

答:带着符号比较,A项最大,D项最小。

(2)降幅:必须为负,比较绝对值。就像减肥,一个人-30 斤,一个人-5斤,前面的符号就是降。

例:哪一个降幅最大?

A.-30%

B.-20%

C.-10%

D.40%

答:降幅,前提必须是负,降幅最大的 A项,降幅最小的是 C项。

(3)变化幅度:可正可负,比较绝对值。

例:哪一个变化幅度最大?

A.30%

B.-20%

C.10%

D.-40%

答:只看绝对值,D项最大,C项最小。

3.高频易错点(高减低加):

(1)2017年收入 10万元,同比增长 10%,增速比去年提高 5个百分点。则2016年的增长率为:

答:增速,带着符号,高减低加,10%-5%=5%。

(2)2017年收入 10万元,同比增长 10%,增速比去年回落 5个百分点。则2016年的增长率为:

答:回落就是下降,高减低加,10%+5%=15%。

(3)2017年收入 10万元,同比下降 10%,增速比去年提高 5个百分点。则2016年的增长率为:

答:增速提高,(-10%)-5%=-15%。

(4)2017年收入 10万元,同比下降 10%,增速比去年回落 5个百分点。则2016年的增长率为:

答:增速回落,(-10%)+5%=-5%。

(5)2017年收入 10万元,同比下降 10%,降幅比去年扩大 5个百分点。则2016年的增长率为:

答:降幅的高减低加是数值的高减低加,再整体加负号,-(10%-5%)=-5%。

(6)2017年收入 10万元,同比下降 10%,降幅比去年收窄 5个百分点。则2016年的增长率为:

答:“收窄”可以理解为收腹吸气,数值的高减低加,整体加负号,-(10%+5%)

=-15%。

(7)口诀:增速→高减低加;降幅→-(高减低加)。增速的形容就直接带

着符号高减低加,降幅的表述就是先数值高减低加,再加上负号。

4.高频易错点(二):

(1)2020年比 2019 年增长了 300%。

(2)2020年比 2019 年增长了 3倍。第一句和第二句意思一样。

(3)2020年是 2019 年的 4倍。4=3+1。

(4)思考:2020 年比 2019年增长了 3.5倍,2020年是 2019年的()倍?

答:r=3.5,2020 年是 2019年的 3.5+1=4.5 倍。

(5)关系:

①增长倍数=增长率。

②倍数=增长倍数+1=增长率+1。

5.一般增长率:计算类。

(1)出现%、百分点,用加减(高-低+)。

(2)给具体量:r=增长量/基期量;截位直除。

2019 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 132194亿元,比上年增长 9.9%,增速比上年加快0.4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 97071亿元,增长 13.9%,增速比上年加快 0.5个百分点。

【例 1】(2020联考)2018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增长:

A.8.0%

B.10.2%

C.8.69%

D.9.5%

【解析】例 1.求增长率,主体:全国房地产,增速加快,高减低加,9.9%-0.4%=9.5%,对应 D项。【选 D】

【注意】

1.做减法,不需要列式。

2.速算:

(1)加法:高位叠加法。比如 364.1+521.7+714.6,百位:3+5+7=15,十位:6+2+1=9,个位:4+1+4=9,数值为 1599左右。

(2)减法:划线法。

①比如 213-197,划线,中间插入 200,左边差 3,右边多 13,相差 13+3=16。

②比如 411-389,划线,中间插一个 400,左边差 11,右边差 11,相差 11+11=22。

③比如 715-697=15+3=18;716-668=16+32=48;668-716=-48。

④比如 7543-2416,中间划线,两位数减两位数,43-16=27,75-24=51,结果=5127。

⑤比如 2138-1156,8-6=2,13-15=-2,则 213-115=98,结果=982。

⑥比如 3141-2936,41-36=05,31-29=2,结果=205;或者 141+64=205。

2015 年上半年 A 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289.9 亿元,同比下降 9.4%,降幅比 1~5月扩大 0.7 个百分点,比 1~4月扩大 2.2个百分点,比一季度扩大7.5个百分点。

【例 2】(2017 北京)2015 年 1~4 月 A 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速约为:

A.11.6%

B.7.2%

C.-7.2%

D.-11.6%

【解析】例 2.“降幅……比 1~4月扩大 2.2 个百分点”,高减低加,列式:-(9.4%-2.2%)=-7.2%,对应 C项。【选 C】

【例 3】(2019河南司法所)2016年快递业务量比 2015年约增长:

A.51%

B.48%

C.55%

D.40%

【解析】例 3.求 2016年比 2015年,对应材料,列式:(312.8-206.7)/206.7,0.8-0.7=0.1,3-2=1,12-6=6,则 312-206=106,分子=106.1,原式=106.1/206.7。

方法一:截位直除,106.1/207,首位商 5,次位商 1,对应 A项。

方法二:106.1/206.7=(103.5+2.6)/207≈50%+1%=51%,对应 A项。【选 A】

【注意】

1.比如 101/206,A.48%、B.49%、C.50%、D.51%。原式 =(103-2)

/206≈50%-1%=49%,对应 B项。

2.再比如 190/372=(186+4)/372=186/372+4/372=50%+1%=51%。

【知识点】多个年份增长率>10%。

1.(现期- 基期)/基期>10%。

2.方法一(减法):现期- 基期>10%基期。

3.方法二(加法):现期>1.1基期。

【例 4】(2020联考)2018 年上半年,户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环比增长 10%以上的月份有几个?

A.1

B.2

C.3

D.4

【解析】例 4.时间上半年为 1~6月,求环比。

方法一:减法,现期- 基期>10%基期。2018 年 1月:是和 2017年 12月相比,

2.77-2.69=0.08<0.269,排除;2018 年2 月:2.77→2.63,下降,排除;2018 年3 月:

3.29-2.63≈0.6>0.263,满足;2018 年4 月:3.41-3.29=0.12<0.329,排除;2018 年5 月:3.97-3.41≈0.5>0.341,满足;2018 年 6 月:

4.24-3.97=0.27<0.397,排除。满足的有 2个,对应 B项。

方法二:加法,现期>1.1 基期。1 月:2.69+0.269≈2.8>2.77,排除;2月下降,排除;3 月:2.63+0.263=2.8+<3.29,满足;4 月:3.29+0.329=3.5+>3.41,排除;5月:3.41+0.341≈3.75<3.97,满足;6月:3.97+0.397=4.3+>4.24,排除。对应B项。【选B】

【知识点】一般增长率——比较类:

1.识别:增速最快/最慢、增长幅度最大/最小。

2.已知:现期、基期,比较增长率→r=(现期- 基期)/基期=现期/基期-1。

3.方法:看现期和基期的倍数关系是否明显。

(1)当现期/基期(明显),用“现期/基期”比较。

(2)当现期/基期(不明显),用“增长量/基期量”比较。

4.问(2012~2015 年)哪一年的同比增速最快?选项为 A.2012年、B.2013年、

C.2014 年、

D.2015 年。

答:左图倍数依次为 3+、2+、1+、1+,倍数明显,A项最大。右图:倍数关系都是 1+,倍数不明显,用增长量/基期。2012年:(213-133)/133=80/133;2013年:(279-213)/213=66/213;2014 年:(349-279)/279=70/279;2015 年:

(409-349)/349=60/349;A项最大。

133~213很接近 2倍至少 1.5+,213~279 只有 1+,279~349只有 1+,最大的A项。

增长率的比较不能用斜率进行比较。

5.增长率的比较:做题要有灵魂:三步走。

(1)第一步:找出现期、基期。

(2)第二步:直接看“现期/基期”,能否得到唯一答案。

(3)第三步:不能得出,再比较“增长量/基期量”。

【例 5】(2020山东)2011~2017年间,我国生物质发电年末装机容量同比增速最快的年份是:

A.2011 年

B.2013 年

C.2014 年

D.2017 年

【解析】例 5.方法一:对应材料,A 项:550~700>20%;B 项:770~900<20%;C 项:900~1070<20%,D项:1225~1476≈20%;对应 A项。

方法二:倍数关系不明显,用增长量/基期,A 项:150/550>20%,B项:130/770

≈15%<20%,C 项:170/900≈18%<20%,D 项:251/1225≈20%,分数比较,对

应 A项。【选 A】

【注意】12²=144,1225~1476 增长大约 20%;2010 年的 550 增长 20%大约为660,但图中 2011 年数据是 700>660,所以 2011年增长率大于 20%。

【知识点】增长率比较(二):给现期量和增长量。

1.技巧来了!!!推导(我来推,你来瞅瞅):增长率=增长量/(现期量-增长量)=1/[(现期量/增长量)-1],发现 r 与(现期量/增长量)成反比,则 r 与(增长量/现期量)成正比。

2.结论:增长率比较:给现期量和增长量,用(增长量/现期量)进行比较。

2012 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 135404 万人,全年出生人口 1635 万人,死亡人口966 万人。从性别结构看,男性人口 69395 万人,同比增加 327万人,女性

人口 66009 万人,同比增加 342万人;从城乡结构看,城镇人口 71182万人,同比增加 2103万人;乡村人口 64222万人,同比减少 1434万人。

【例 6】(2015联考)2012 年中国男性人口、女性人口、城镇人口的同比增长率按大小排序正确的是:

A.城镇人口>男性人口>女性人口

B.城镇人口>女性人口>男性人口

C.女性人口>男性人口>城镇人口

D.女性人口>城镇人口>男性人口

【解析】例6.找到男性、女性、城镇人口对应的数据,题目给了现期量和增长量,直接用,男性:327/69395,女性:342/66009,城镇:2103/71182,城镇最大,排除C、D 项;女性分子大、分母小,一大一小直接看,女性更大,对应B项。【选 B】

【注意】解析的做法没有灵魂,因为列了太多的式子。分式比较,先排再列,不允许全列。观察题目数据,可以直接看出城镇增长率最大,不需要列式。剩下男性和女性对比,女性分子大、分母小,女性增长率更大,因此直接选择 B 项,不需要列式;即使直接看不出来,也只需要列男性和女性的两个式子,比全列要强。

【例 7】2019 河南)与第三季度相比,第四季度 CIER 指数上升最快的职业

A.社区/居民/家政服务

B.教育/培训

是:

C.技工/操作工

D.高级管理

【解析】例7.表格中“比上一季度变化”,假如表格中给个括号带有百分号(%),则指的是增长率,没有百分号指的增长量。本题给的是现期量和增长量,比较增长率,在表格中圈出4个选项对应的数据,D项数据为负,表示下降,排除。剩下三个选项,增长率比较,用增长量/现期,比较后直接选择 B项。【选 B】

【知识点】增长率比较(三):同比增长率和环比增长率比较时,基小率大(基期量小的增长率就大)。如从 70 增长到 100 和从 90 增长到 100 进行比较,从70增长到100增长率更大,用公式,增长率分别为(100-70)/70=30/70、(100-90)

/90=10/90,可以写成 100/70-1 和 100/90-1,都-1 不要,分子相同,比较的是分母,分母小的增长率大,基期即分母。

【例8】(2014国考)关于2013年4月该市播放广播影视情况,能够从资料中推出的是:

D.电影播放场次环比增速慢于同比增速

【解析】例 8.D项:同比和环比比较,2013 年 4月同比是 2012年 4 月,环比是2013 年3月,找到对应数据,同比为8.87 增长到11.13,环比为11.07增长到11.13,同比增长更快,环比增速慢于同比增速,正确。【选 D】

【注意】考场上直接在表格中圈出同比和环比数据,同比基期量小,增长率就大,所以环比增速慢于同比增速。

【知识点】增长率比较(四):部分增长率与整体增长率比较。两期比重逆向考查:

1.升降判定:可以双向推出。

(1)比重上升:a>b。

(2)比重下降:a<b。

(3)比重不变:a=b。

(4)a:分子(部分)的增长率;b:分母(总体)的增长率。

2.技巧:部分增长率与整体增长率比较,比重升降推增长率大小。

【例 9】(2016 上海)2005~2013 年,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金额增速超过 GDP 增速的年份有多少个?

A.3

B.4

C.5

D.6

【解析】例9.材料中柱状图是成交金额,折线图是占GDP比重。比重=成交金额/GDP,材料没有给出成交金额增速,且计算很麻烦,虽然可以用成交金额/比重计算出 GDP,再根据每一年的 GDP计算出增速,但是过程非常复杂。材料给出比重,比重=成交金额/GDP,成交金额增速为 a,GDP增速为 b,求 a>b,所以要找比重上升,2005 年比重0.85%,2004 年比重0.98%,2005 年下降,排除;根据折线图,满足上升的2006、2007、2010、2011、2012、2013 年,共 6 年,对应 D项。【选 D】

2019 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从 2014 年的 1800 亿元增加至逾 1.7 万亿元,占全国网络零售总额的 16.1%,较上年略有提升;同比增长 19.1%,高于全国网络零售总额增长率 2.6 个百分点。

分地区看,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农村网络零售额分别占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的 76.6%、12.0%、9.4%和 2.0%,同比增长分别为 19.8%、17.1%、17.6%和

10.2%。

【例 10】(2020 广东)2018年,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农村网络零售额占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的比重分别为()。

A.76.1%,12.2%,9.5%,2.2%

B.76.6%,12.0%,9.4%,2.0%

C.77.1%,11.8%,9.3%,1.8%

D.无法判断

【解析】例10.分地区看,在材料中找到对应数据,问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占全国,所以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农村网络零售额为A,对应的增速为a,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为 B,对应的增速为 b,材料给 2019年比重,题目问 2018年比重,2019 年东、中、西部和东北占比分别为 76.6%、12.0%、9.4%、2.0%,是B 项的数据。东部地区:a1=19.8%>b=19.1%,则比重上升,2019 年东部占比为76.6%,所以 2018年比重应低于 76.6%,排除 B、C项,且题目给了具体数值,可以计算,排除 D项,选择 A项。【选 A】

【注意】2019年东、中、西部和东北占比分别为76.6%、12.0%、9.4%、2.0%,问2018 年的占比,2019 年 a分别为 19.8%、17.1%、17.6%、10.2%,与 b=19.1%比较后,发现东部上升、中部下降、西部下降、东北地区下降,所以2018 年比重,东部<76.6%,中部>12.0%……。题目给了具体值,可以计算出具体结果,基期比重=A/B*(1+b)/(1+a),A/B为2019年的比重,如东部地区,A/B=76.6%,列式:2018 年比重=76.6%*(1+19.1%)/(1+19.8%)=76.6%*1-,对应 A 项。同理,2018 年西部比重=9.4%*(1+19.1%)/(1+17.6%)=9.4%*1+>9.4%,只有 A项符合。

【注意】增长率比较:

1.给现期和基期:

(1)倍数明显,用“现期/基期”比较。

(2)倍数不明显,用“增长量/基期”比较。

2.给现期和增长量:用“增长量/现期”进行比较(灵魂:先比再列)。

3.同比增长率与环比增长率比较时:基小率大。

4.部分增长率和与整体增长率比较时,比重逆运用。

2.混合增长率

【知识点】线段法:

1.线段法口诀:

(1)混合之前写两边,混合之后写中间(保持方向的一致性)。

(2)距离和量成反比。

(3)注:线段法与“十字交叉”原理相同,形式更加简便、易懂,仅此而

已。

2.练习:

(1)浓度为13%的溶液200克与浓度为23%的溶液B克,混合后的浓度为15%。

答:如图所示画线段,混合之前写两边,小的 13%写在左侧,大的 23%写在右侧,混合之后 15%写中间,保持方向的一致性,混合后浓度大于小的、小于大的,浓度差为 15%-13%=2%和 23%-15%=8%,距离之比=1:4,距离与量成反比,量之比=4:1=200g:Bg,则 B=50g。

(2)浓度为 13%的溶液 200 克与浓度为 23%的溶液 300 克,混合后的浓度为?%。

答:如图,画出线段,量之比=200:300=2:3,则距离之比为3:2,从13%到23%分成了 3:2,即 10%分成了 5份,1份为 2%,所以混合后浓度=13%+3*2%=13%+6%=19%。

(3)浓度为13%的溶液A克与浓度为23%的溶液400克,混合后的浓度为21%。

答:如图,画出线段,混合之前13%和23%写两边,混合之后21%写中间,距离为21%-13%=8%和 23%-21%=2%,距离之比为 4:1,则量之比为 1:4=A:400,则A=100g。

【知识点】混合增长率:

1.题型识别: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增长率关系。部分1+部分2=整体,如左手+右手=双手。

(1)房产、地产→房地产。

(2)进口、出口→进出口。

(3)邮政、电信→邮电(国考考查过)。

(4)上半年、下半年→全年。

(5)A、非 A→总体。

2.判断口诀:根据选项决定。

(1)居中但不中(最小 r<总体 r<最大 r)。

(2)偏向基期量较大的(哪个部分的基期大,总体的增速就离谁近)。如两个 100 斤的人坐跷跷板,跷跷板中间放个小球会保持不动;如果一个人 100斤,另一个人 150 斤,中间的小球会往 150 斤的人那边偏;如果一个人 100 斤,另一个人1500斤,1500 斤的会把 100斤的撅到天上去,中间的小球无限往 1500斤的人那边偏。

(3)偏向搞不定,就线段法精算。

3.注:做题时一般用现期量近似代替基期量。

【例 1】(2018 四川下)2018 年 3 月,国产品牌手机出货量 2699.5 万部,同比下降 29.0%;上市新机型 78 款,同比下降 36.6%。1~3 月,国产品牌手机出货量7586.4万部,同比下降 27.8%;上市新机型 190款,同比下降 10.8%。

2018 年 1~2月,国产品牌手机出货量同比约下降了:

A.25.5%

B.26.6%

C.27.1%

D.28.4%

【解析】例 1.材料给了 3月和 1~3月的数据,问 1~2月下降了多少,1~2月+3月=1~3月,判断题型为混合增长率问题。题目问下降了,可以改为增长了+负号(增长率要带正负号),1~3月-27.8%写中间,3月-29%<-27.8%,写在左侧,保持方向的一致性,所以 1~2月>-27.8%,排除 D项。1~3 月的量约为7600,3月的量约为 2600,则 1~2月的量约为 5000,5000更大,所以混合要从正中间往 1~2月的方向偏,说明 1~3月到 1~2月的距离小,3月到 1~3月的距离大,3 月到 1~3 月距离为 1.2%,说明 1~3 月到 1~2 月的距离<1.2%,右侧距离为 1.2%时,增速应为-27.8%+1.2%=-26.6%,现在1~3 月到 1~2 月的距离小,则 1~2月增速<-26.6%,只有 C项符合。【选 C】

【例 2】(2020浙江)2017 年 4月,T地区限额以上商品批发业销售额同比增速约比当年一季度:

A.高 0.5个百分点

B.低 0.1 个百分点

C.低 0.4个百分点

D.低 0.9 个百分点

【解析】例 2.材料给了 1~3月和 1~4月数据,题目用 2017年 4月增速与一季度(1~3 月)比较,即 r4 月-r1~3 月,材料没有给出 4 月数据,4 月+1~3 月=1~4月。1~4月 11.8%写中间,1~3月 12%写在右侧,所以 4月<11.8%,比 1~3月下降,排除 A 项。1~4 月的量约为10300,1~3 月的量约为7900,所以4月的量约为2400,量之比2400:7900≈1:3,则距离之比为3:1,11.8%到12%距离为0.2%,0.2%占1 份,则3份为0.6%,所以 4月=11.8%-0.6%=11.2%,4月比1~3 月低 12%-11.2%=0.8个百分点,与 D项最接近。【选 D】

【注意】根据量判断,混合后偏向1~3月,所以1~3月到1~4月距离小,4月到1~4月距离大,小的距离为 0.2%,所以 4 月到 1~4月距离应大于 0.2%,则4 月增速<11.8%-0.2%=11.6%,11.6%与 12%相差 0.4 个百分点,所以 4 月应比1~3 月低 0.4个百分点还多,只有 D项符合。如果选项出现低 0.5个百分点,此时需要精算。

【知识点】线段法的综合运用:1和 2为混合比重(分子属于分母),3和 4为混合增长率(利润在成本的基础上增长,增长量在基期的基础上增长),5 为混合平均数。

1.盐=浓度*盐水,浓度=盐/盐水(数量)。

2.部分=比重*整体,比重=部分/整体(资料)。

3.利润=利润率*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数量)。

4.增长量=增长率*基期量,增长率=增长量/基期量(资料)。

5.总量=平均数*人数,平均数=总量/人数(数量、资料)。

6.重点注意:量是分母。

【例3】(2017选调)一投资者用部分资金购买了股票和基金,一年后股票下跌了 10%,基金升值了 8%,此时他将全部股票和基金卖出获利 5%,则他购买股票和基金所投入的资金比为:

A.1:4

B.1:5

C.1:6

D.1:7

【解析】例 3.两者混合,股票为-10%,基金为 8%,混合后为 5%,-10%到 5%距离为15%,5%到8%距离为3%,距离之比=5:1,则量之比=1:5,量即成本,购买的股票和基金即成本,对应 B项。【选 B】

2012 年,我国矿产品对外贸易活跃,进出口额 9919亿美元,同比增长 3.6%,

其中,进口额同比增长 1.4%,出口额同比增长 7.6%。

【例 4】(2014山西)2011年我国矿产品进口总额约是出口总额的多少倍:

A.1.5

B.1.8

C.2.1

D.2.5

【解析】例 4.问 2011年,为基期时间,但材料中没有进口额和出口额的数据,只给了增长率。进口1.4%和出口7.6%混合成进出口的3.6%,距离分别为2.2%和4%,则量之比=4:2.2,量是基期的量,所以基期进口是出口的4/2.2 倍,不能商2,排除C、D项;且非常接近 2,对应 B项。速算:4/2.2=(4.4-0.4)/2.2

≈2-0.2=1.8。【选 B】

【注意】混合增长率中的量,r=增长量/基期量,按照公式应用基期量。

【例5】(2020山东)由于改良了种植技术,农场2017年种植的A和B两种作物,产量分别增加了 10%和 25%。已知 2017年两种作物总产量增加了 18%,问2017年 A和 B两种作物的产量比为:

A.7:8

B.8:7

C.176:175

D.77:100

【解析】例 5.数量关系题,10%的 A 作物和 25%的 B 作物混合成 18%,距离

分别为 8%和 7%,距离之比为 8:7,则量之比为 7:8,量为成本,即基期量(2016 年的量),所以 A 项为坑。题目问的 2017 年,2017 年 A 增加了 10%、B 增加了25%,则产量比=7*1.1:8*1.25=77:100,对应 D项。【选 D】

【知识点】线段法的综合运用:1和 2是混合比重。

1.盐=浓度*盐水,浓度=盐/盐水=溶质/溶液(数量)。

2.部分=比重*整体,比重=部分/整体(资料)。

3.利润=利润率*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数量)。

4.增长量=增长率*基期量,增长率=增长量/基期量(资料)。

5.总量=平均数*人数,平均数=总量/人数(数量、资料)。

6.重点注意:量是分母。

【例 6】(2018 联考)现有一种浓度为 15%的盐水 30 千克,如果用 50 千克浓度更高的盐水和它混合,混合后的盐水浓度将大于 20%,而小于 35%。据此可知,后加入的盐水的浓度(假设浓度为 x)范围是:

A.23%<x<47%

B.15%<x<35%

C.15%<x<23%

D.23%<x<50%

【解析】例6.假设混合后为20%,量之比为30:50=3:5,则距离之比为5:3,15%到 20%距离为 5%,对应 5 份,则 1 份为 1%,3 份对应 3%,另一种溶液浓度应为20%+3%=23%。假设混合后浓度为 35%,距离之比为 5:3,15%到 35%距离为20%,对应 5 份,1 份为4%,则另一溶液浓度为35%+3*4%=47%,所以范围为23%~47%,对应A项。【选A】

国考之资料分析总结与解析

资料分析 增长率 1.普通增长率 【注意】增长率问题: 1.普通增长率。 2.混合增长率。 3.间隔增长率。 4.年均增长率。 【知识点】增长率: 1.定义:增长率+%(倍数)。 (1)增长率又称增速、增幅或者增长幅度、增值率等。都有正负号;增幅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即增长率。 (2)增长率为负时表示下降。比如-30%:可以读作增长-30%,也可以读作下降30%。 2.高频易错点(一):“增幅”、“降幅”、“变化幅度”。 (1)增长率(增幅,增长幅度,增速):可正可负,带符号比。 例:哪一个增长率最大? A.30% B.20% C.10% D.-40% 答:带着符号比较,A项最大,D项最小。 (2)降幅:必须为负,比较绝对值。就像减肥,一个人-30 斤,一个人-5斤,前面的符号就是降。

例:哪一个降幅最大? A.-30% B.-20% C.-10% D.40% 答:降幅,前提必须是负,降幅最大的 A项,降幅最小的是 C项。 (3)变化幅度:可正可负,比较绝对值。 例:哪一个变化幅度最大? A.30% B.-20% C.10% D.-40% 答:只看绝对值,D项最大,C项最小。 3.高频易错点(高减低加): (1)2017年收入 10万元,同比增长 10%,增速比去年提高 5个百分点。则2016年的增长率为: 答:增速,带着符号,高减低加,10%-5%=5%。 (2)2017年收入 10万元,同比增长 10%,增速比去年回落 5个百分点。则2016年的增长率为: 答:回落就是下降,高减低加,10%+5%=15%。 (3)2017年收入 10万元,同比下降 10%,增速比去年提高 5个百分点。则2016年的增长率为: 答:增速提高,(-10%)-5%=-15%。 (4)2017年收入 10万元,同比下降 10%,增速比去年回落 5个百分点。则2016年的增长率为: 答:增速回落,(-10%)+5%=-5%。 (5)2017年收入 10万元,同比下降 10%,降幅比去年扩大 5个百分点。则2016年的增长率为: 答:降幅的高减低加是数值的高减低加,再整体加负号,-(10%-5%)=-5%。 (6)2017年收入 10万元,同比下降 10%,降幅比去年收窄 5个百分点。则2016年的增长率为: 答:“收窄”可以理解为收腹吸气,数值的高减低加,整体加负号,-(10%+5%) =-15%。

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大总结

资料分析 公式及其术语: 基期量= 增增长长率量 1 现期量-增长量; 隔年量= (1+上期增长率现上上期增长率) 增量表示大小,是绝对量;增幅表示快慢,是相对量 增长量=基期量×增长率=现期量-基期量=.1 x 增长率;年均增长 现期量大,增长率大,则增长量大,现期量所占的权重大 增长率:;增值率=增长率 年均增长率= )【实际值略小于估算值】 年份差 现期量=基期量×(1+年均增长率) 隔年增长率=(1+r1)(1+r2)(1+r3)(1+r4)-1 同类事物增长量的增长率(已知基期增长率和现期增长率) 现期增长增长率)-1 上时期倍数 期比重=上时期平均量;a 比b 多几倍=a/b-1;a 是b 的几倍=a/b 增长量的倍数 比重的变化幅度:已知今年比重a/b,去年比 (各部分比重之和等于一) 当部分增长率大于整体增长率时,比重上升;当部分增长率小于整体增长率时,比重下降。 同一整体中,各部分比重增长率加和等于零,即有的部分比重增加,有的部分比重必然减少。 今年比重比去年多几个百分点=i 翻番:a 翻n 番后= ax 2” 拉动增长 ……百分点(单位:百分点): 贡献率(可正、可负、可零):部分和整体同时都在增长,部分的增长量占整体的增长量的多少 贡献率: (各部分贡献率之和等于一) 指数(单位:无):指数大小不代表实际值大小。指数作差表示变化幅度,单位为百分点。 指数>100:说明相对基准值增加了; 指数<100:说明相对基准值下降了; 指数=100:说明相对基准值没有变化。(基准值一般为上时期量) 增长率=(指数-100)%;倍数关系(今年是去年的几倍)=指数/100。 恩格尔系数:是食品等生活必需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比例越大越穷;比例越小越富 基尼系数:国际上通用的用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人民收入差距的常用指标,介于0~1之间,基尼系数越

国考之资料分析总结和解析

资料分析 一、现期比重 多。 1.三量关系

2017年 1~4月份,全国社会消费品网上零售额 19180亿元,同比增长 32.0%。 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 14617 亿元,增长 25.9%。在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中,吃、穿和用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 19.3%,18.4%和 29.5%。 【例 1】(2018 山东)2017 年 1~4 月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约为: A.12.9% B.29.4% C.53.6% D.76.2% 【解析】例 1.时间 2017年 1~4月,为现期,出现“占……比重”,判断为现期比重问题。主体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列式:14617/113102,选项差距大,截两位,首位商 1,对应 A项。【选 A】

【注意】 1.目前题库正确率仅有 32%,本题不难,但正确率比较低,本题错选 C、D项比较多。 2.定位为“全国社会消费品网上零售额 19180 亿元,同比增长 32.0%”,错选D项(关键词坑)。 3.有同学定位表格 4 月数据 27278,错选 C 项,实际问题时间为 1~4 月,而非 4月(时间坑)。 【例 2】(2019河北)2019 年 1~2月,采矿业营业收入利润率约为多少? A.11.1% B.12.3% C.13.2% D.15.3% 【解析】例 2.时间 2019 年 1~2 月,为现期问题,问利润率,判断为现期比重问题。定位表格材料,列式:701.5/6308.4,如果对数据比较敏感,发现分

子、分母刚好有9倍关系,则原式≈1/9≈11.1%,对应A项。如果对数据不敏感,对比选项,选项次位差=首位,截三位计算,701.5/631,首位商 1、次位商 1,结果 11 开头,对应 A项。【选 A】 【注意】资料分析中,利润率=利润/收入,如果除以成本,会错选 D项。 2018 年上半年,全国移动互联网累计流量达 266 亿 GB,同比增长 199.6%;其中通过手机上网的流量达到 262 亿 GB,同比增长 214.7%。 【例3】(2020四川)2018 年上半年,全国通过非手机设备上网的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占同期移动互联网累计接入流量的比重在以下哪个范围内? A.不到 1% B.1%~2%之间 C.2%~3%之间 D.超过 3% 【解析】例 3.本题挖“非”坑,是仿照 2018 年国考的题目。时间 2018 年上半年,为现期问题。问“占……比重”,判断为现期比重问题。主体为“非手机设备上网的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定位材料,给出“通过手机上网的流量达到262亿 GB,同比增长214.7%”,代入列式:(266-262)/266=4/266=1+%,首位商不到2,对应B项。【选B】 【注意】 1.列式:1-262/266,计算量比较大,不推荐。 2.混合思路也可以解题,但是太复杂,选项精度比较小,不推荐。 3.本题如果选项给出 98-%,则属于挖坑题目,即选项差距过大,一定有坑。 2016 年“一带一路”沿线 64 个国家 GDP 之和约为 12.0 万亿美元,占全球GDP 的 16.0%;人口总数约为 32.1 亿人,占全球总人口的 43.4%;对外贸易总额(进口额+出口额)约为 71885.6 亿美元,占全球贸易总额的 21.7%。 【例 4】(2018国考)2016 年全球贸易总额约为多少万亿美元? A.28 B.33 C.40 D.75

国家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全分析

资料分析分类 资料分析的资料一共有文字资料、表格资料、图形资料、综合资料四种。 文字材料分析题是用陈述的方式将一系列相关信息罗列出来,要求考生对所提的问题进行解答。文字材料分析题时资料分析测验中较难较复杂的部分。具有隐蔽性和陷阱性的特点。 表格资料的数据具有直观形象、一目了然的特点。统计表主要是大量数据的罗列,要求考生在复杂的数据中针对所提出的问题,只要考查考生对数据的驾驭能力。在做表格资料题目时,当行列比较多时,容易找错数据,看错行或看错列,可以借助一些辅助工具来加以参照,比如直尺或笔杆都可以。 在资料分析测验中,统计图使用率特别的高,是资料分析中的重点题型,考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综合资料是将文字资料、统计表和统计图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综合在一起,同时出现在一道题目中、对于综合资料,最关键的就是弄懂每个材料本身的含义和他们彼此之间的内在关系,特别是事理关系和数理关系。 资料分析技巧 很多考生都做资料分析题时遇到的首要问题就是资料的内容那么多,怎么也看不懂。要想到做好资料分析的题目,必须要快速有效地读懂材料,除了考生本身的阅读理解水平之外,其中也不乏一些好的方法技巧。 文字快速定位法:文字资料提供的资料基本上是由并列结构和总分结构组成的,可借用语文文章阅读中的段落结构分析法来有效的阅读文字材料间各个相关数据间的并列或总分关系。简单来说,在考试时间并不十分充分的情况下,考生在做题前最好快速浏览一遍材料,了解了文章的大致内容,然后再看题目,进而根据题目要求在资料中找到相应的数据进行比较、计算等。此外,资料分析的如题技巧还有:表格交叉项法和图形要点抽取法。 资料分析的计算技巧 有的考生一遇到资料分析中计算题目就抱怨头晕,毫无头绪。其

国家历年真题分析(资料分析)

国家历年真题分析(资料分析) 详析九年国考真题对比分析备考方向 资料分析部分(一) 在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中对于资料分析的介绍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测试内容 “资料分析主要测查应试者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形、表格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的能力,这部分内容通常由数据性、统计性的图表数字及文字材料构成。” (二)题型介绍 针对一段资料一般有1-5个问题,应试者需要根据资料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计算,从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资料分析主要考查应试者准确理解、综合分析文字资料、图表资料和统计资料的能力。这部分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某项工作或任务的进展和完成情况作出评价;二是对被研究的统计规律、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加以阐述;三是对被研究现象的未来趋势及其变化特征进行预测。要求应试者在阅读给定资料的基础上直接观察,或者通过指标换算、分析、比较或综合判断等过程,作出符合资料实际情况的结论来。 资料分析的基本形式:首先提供一组资料,这组资料可能是一个统计表,一个统计图,或者是一段文字,在阅读资料之后对应的有几个问题要求应试者根据资料提供的信息进行推理和判断,然后再从问题后面的四个备选答案中找到正确的答案。 问题的难度层次大致分三级: 第一级是基本层次。这一层次的问题一般在阅读资料之后就可以在资料图表中直接找到答案。如:判断极值、变化的明显特点及趋势等。 第二级是中等层次。这一层次的问题常常要经过一定的运算和对资料进行一定的综合分析之后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第三级是较高层次。这一层次的问题往往有一定难度,需要对问题进行正确的判断和推理。 注意:资料分析的题大部分属于基本和中等层次的问题,难题很少,所以应对资料分析的关键是要给它时间,以保证自己该拿到的分数全部拿到。 资料分析主要有三种题型:文字资料、表格资料和统计图形。 以上为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资料分析部分的基本概况,下面我们将结合历年的真题来分析这一部分的变化趋势。 以下为199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的资料分析部分的真题。 根据1982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的材料,在全国约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中,每平方公里的平均人口为107人,比1964年人口普查时的每平方公里74人,增加了33人。中国在世界上属于人口密度较高的国家之一。但人口分布很不平衡。大陆29个省、市、自治区中,沿海11个省、市、自治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320.6人,比1964年的232.7人,上升37.8%。内地18个省、市、自

2020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行测资料分析答案解析(地市级)

2020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行测资料分析答案解析 (地市级) 111. 【答案】B 【题型】增长率相关 【考点】平均数的增长率 【难度系数】中等 【作者】张毅 【解析】根据表格数据可知,播种面积减少2.9%,总产量减产 2.2%,单位面积产量增加,根据公式可得≈0.7%,提升了0.7%。所以,本题选B。 112. 【答案】D 【题型】比重相关知识 【考点】比重计算 【难度系数】简单 【作者】 【解析】根据表格数据可知,2020年棉花总产量的省是新疆,棉 花播种面积1953.3千公顷,全国总计播种面积4219.1千公顷,新疆 占全国的比重=46%。所以,本题选D。 113. 【答案】C

【题型】比较相关 【考点】简单比较 【难度系数】简单 【作者】 【解析】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全国平均单位面积产量为1460.3公斤/公顷,其80%为1168.24公斤/公顷,不低于(高于)全国的省份分别为:新疆、江苏、江西、甘肃,共四个。所以,本题选C。 114. 【答案】C 【题型】计算相关 【考点】简单计算 【难度系数】简单 【作者】 【解析】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全国平均单位面积产量为1460.3公斤/公顷,安徽播种面积265.2公顷,其棉花总产量将达到 1460.3×265.2=387271.56公斤≈39万吨。所以,本题选C。 115. 【答案】D 【题型】综合分析 【考点】比重计算 【难度系数】简单 【作者】

【解析】A选项,山东总产量为全国第二,单位面积产量全国第五,A选项错误。 B选项,河南单位面积产量低于湖南,B选项错误。 C选项,全国播种面积比2020年减少2.9%,不是增加,C选项错误。 D选项,新疆总产量367.7万吨,全国总计616.1,新疆占全国的 一半以上,D选项准确。 所以,本题选D。 116. 【答案】A 【题型】平均相关 【考点】平均数计算 【难度系数】简单 【作者】 【解析】2020年总流通5.30亿人次,共有3117个图书馆,共12 个月,全国平均每个公共图书馆月均流通人次约为=1.42万。所以,本题选A。 117. 【答案】A 【题型】增长量计算 【考点】增长量倍数关系 【难度系数】中等 【作者】

国考行测资料分析答题技巧

国考行测资料分析答题技巧 国考行测资料分析答题技巧 资料分析是公务员行测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国考行测资料分析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你,欢迎大家的阅读参考。 一、适当试题标记 资料分析的一组材料,是由材料和5个试题组成,不像是其他部分那样,一个试题下面紧跟着4个选项,试题材料和题目的信息量并不是很大,只需要短暂地记忆试题即可,而资料分析由于材料的信息量很大,有些试题和材料相距比较远,所以我们在解答的时候,就要有意识地在材料中进行标记。 1、试题标记目的 由于资料分析的材料,尤其是文字材料,信息量很大,而且有的试题和材料距离比较远,那此时如果我们不进行标记,就容易忘记或者记忆混乱而造成找出错误的数据,最终得到错误的答案。 对于信息量比较大的表格材料来说,由于表格的行、列比较多,如果我们不进行标记,那么很容易找错行或者列,从而找出错误的数据。 对于图形材料来说,由于数据比较凌乱,所以我们在解答的时候,倘若不进行任何标记,那就有可能会将这些数据“张冠李戴”。 总而言之,我们进行标记的目的,就是为了找准数据,那在实际操作中,如何进行标记呢?且看下面的讲解。 2、如何进行标记 不论是文字材料,还是其他材料,我们在解题的时候,都是先看试题,然后根据试题的关键词来到材料中定位,找出关键句解答,所以在做标记的时候,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对于刚开始确定出来的关键词,我们就可进行标记,把关键词用圆圈圈住或者用直线标出; (2)然后返回到材料中寻找关键句,我们可以根据比较明显的“指

标”进行跳跃性地阅读,从而找出关键句,并用直线勾画出关键句。 二、结合选项分析 不论是资料分析,还是行测的其他部分,都是给出了4个选项,那这4个选项是凭空给出来的吗?当然不是,如果不是,那这几个选项在设置的时候,有什么特点,我们如何结合选项来解题呢? 1、选项特点分析 行测资料分析给出的4个选项,必然有一个是正确的,其余的要么是用来迷惑你的,要么就是正确答案附近的,用来打酱油,对应资料分析而言,一般来说选项的设置也有以下几个原则(当然说的是一些计算性试题中): 一、正确选项,这个显然是必须有的; 二、最大迷惑选项,如要求2005年的值,在选项中给出2006年的值; 三、打酱油选项,这类选项一般都是和正确答案比较接近的选项,有时候会给我们的计算带来不小的麻烦。 2、根据选项选答案 这种方法一般应用在选项中的数据特点比较明显,如上个资料分析的例题,也可以应用在当选项中的数据比较接近时,这时由于增长率比较接近,所以基期和末期的比值是十分接近,往往选项中把这两个数据均给出来,此时,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增长率的大小,来快速得到答案。 三、重点关注速算技巧 资料分析计算量大,在时间非常紧张的考试中,合理运用速算技巧对于考试获取高分至关重要。专家建议广大考生在这段时间里,抽出时间重点关注以下简化技巧、计算技巧:乘除转化法、分子分母比较法、年均增长率的简化算法、尾数法、首数法、范围限定法、数字特性法、运算拆分法。在复习时,要注意其适用条件和使用要点。 四、重点回顾主要概念 资料分析中的计算型概念考查频率较高,比如:同比与环比、百分数与百分点、比重、倍数与翻番、平均数、年均增长率等,对于这

2022国考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题及解析(8)

2022国考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题及解析国考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主要测查报考者对文字、数字、图表等统计性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能力。 [行测资料分析题] 练习题(一)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1-5题。 2013年二季度,我国税收月收入同比增速逐步提高,分别为7.9%、8.3%和12.9%。截至2013年6月,全国税收总收入完成59260.61亿元,同比增长7.9%,较上年同期回落1.9个百分点。其中,国内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同比分别增长6.6%和14.2%,较上年同期增速分别回落1.5和3.1个百分点;房产税同比分别增长11%,比上年同期增速回落19.1个百分点;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和关税同比分别下降17.1%和16%,比上年同期增速分别回落24.5和22.9个百分点。 表 2013年1-6月全国主营业务收入表(单位:亿元) 1.2012年1~6月全国税收总收入约完成:() A.52973.28亿元 B.54921.79亿元 C.56938.68亿元 D.63942.19亿元 2.2013年上半年,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及契税这三项增收之和占全国税收增收比重约为:() A.1.2% B.6.2% C.11.2% D.16.2%

3.2011年1~6月全国关税收入约为:() A.1300亿元 B.1350亿元 C.1380亿元 D.1540亿元 4.2013年上半年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面四个税种中增速最快的税种是:() A.企业所得税 B.国内增值税 C.出口货物退增值税消费税 D.契税 5.下列说法与资料相符合的有几个?() ①2013年第一季度我国税收总收入同比增速低于7.9% ②2013年我国税收总收入预计可以达到118520亿元 ③若2013年上半年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维持上年同期水平,那么,2013年上半年我国税收总收入同比增长将比2012年提高约0.5个百分点 ④2013年上半年我国上半年企业所得税、国内增值税两项之和超过同期税收总收入的50%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6-10题。 2009年,我国973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新立和在研项目共547项,其中新立项目123项,在研项目424项。国家财政共投入26亿元。 表 973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新立和在研项目数量及研究经费按领域分布情况 6.2009年我国973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中,有几个领域的投入经费超过2亿元?( ) A.7 B.8 C.9 D.10 7.2009年我国973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中,项目总数最多的三个领域占所有项目

2023国考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及解析:资料分析(12

2023国考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及解析:资料分析(12.12) 国考公务员考试行测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等部分。 [行测资料分析题] 练习题(一)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1〜5题。 2010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为29727. 6亿美元,同比增长34.7%。 2010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 9334. 3亿美元,同比增长30. 9%;高新技术产品出口 4924. 1亿美元,同比增长30. 7%o船舶、汽车零部件出口保持较快增长,其中船舶出口同比增长44. 5%。汽车零部件出口同比增长44. l%o 2010年,机电产品进口额达到6603. 1亿美元,同比增长34.4%,高新技术产品进口额达到4126.7亿美元,同比增长33. 2%o 2010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情况 1.2009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约多少万亿美元?() A.1.6 B. 2.2 C. 2. 6 D. 3.0 2.2010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到出口总额的比重与上年相比约:()。 A.增加了 10个百分点 B.减少了 10个百分点 C.增加了 0.1个百分点 D.减少了 0.1个百分点 3.在2010年我国进出口贸易中,下列哪一项的同比增长金额最高?() A.机电产品出口 B.高新技术产品出口 C.机电产品进口 D.高新技术产品进口

4.下列关于2010年净出口额(出口额减进口额)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A.加工贸易〉一般贸易 B.其他方式贸易>一般贸易 C.国有企业〉外商投资企业 D.国有企业〉其他企业 5.下列关于2010年我国进出口贸易的表述正确的是:()。 A.高新技术产品逆差约为800亿美元 B.国有企业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速为28. 5% C.机电产品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一半以上 D.船舶出口同比增长金额高于汽车零部件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6-10题。 某市1038份网上问卷对购买商品调査结果 6.打折时,如果想买电冰箱,最可能去()。 A.综合百货 B.主题百货 C.超市 D.小店 7.总的来说,网民平均最少光顾的打折场所是()。 A.综合百货 B.主题百货 C.超市 D.小店 8.问卷中,愿意去综合百货买鞋包的人数大概是多少()。 A. 50 B.100 C.200 D.300

2022年行测资料分析考点梳理一:真题解析(视频)

行测资料分析考点梳理一:真题解析(视频)资料分析模块考点多,解题思路多样,梳理学问点及解题技巧最佳的方法还是应当结合真题。本文带来的题目是2022年国考真题资料分析模块第一道大题,以及戴老师的视频解析。 【一】依据以下资料,回答问题。 2022年“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GDP之和约为12.0万亿美元,占全球GDP的16.0%;人口总数约为32.1亿,占全球总人口的43.4%;对外贸易总额(进口额+出口额)约为71885.6亿美元,占全球贸易总额的21.7%。 2022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状况

1.2022年全球贸易总额约为多少万亿美元() A.28 B.33 C.40 D.75 2.2022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东欧20国的人均GDP约是中亚5国的多少倍() A.2.5 B.3.6 C.5.3 D.11.7 3.“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区域中,2022年进口额与出口额数值相差最大的是() A.东南亚11国 B.南亚8国 C.西亚、北非19国 D.东欧20国 4.2022年蒙古GDP约占全球总体GDP的() A.0.61‰ B.1.56‰ C.0.06‰ D.0.16‰ 5.关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2022年状况,能够从上述资料中推出的是()

A.超过六成人口集中在南亚地区 B.东南亚和南亚国家GDP之和占全球的8%以上 C.平均每个南亚国家对外贸易额超过1000亿美元 D.平均每个东欧国家的进口额高于平均每个西亚、北非国家的进口额 参考答案:BADDC。详细解析戳下面戴老师的视频课程: 以上为本期内容,后续会持续更新,更多视频也可以加入戳我网校查看。

2022年国考:资料分析常见考点之平均数

2022年国考:资料分析常见考点之平均数无论国家公务员考试还是各省的公务员考试,只要涉及行测都少不了资料分析的身影,今天我们介绍资料分析的一个关键点——平均数,希望帮助大家得到改善。 首先介绍一下平均数的概念,简单来说就是某统计指标总量与份数的比值。接下来就平均数的常见考点给大家作出讲解。 一.平均数基础 【例1】2012年,我国拥有文物机构5728个,从业人员111338人。问题:2012年,我国平均每个文物机构的从业人员为多少人 【解析】这道题目对于大家来说其实比较简单,列式并不难。根据平均数的概念,总量与份数的比值,可以列出所求为。 【例2】2012年,我国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为5791元/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为11.1304亿平方米。问题:2012年,我国商品房销售总额为多少亿元 【解析】这道题目想求商品房的销售总额,根据平均数概念可以列出所求为5791×11.1304。我们通过这几道题目给大家总结一下平均数的基本公式:;总量=平均数×份数;。 二.基期平均数 【例】2010年,北京市朝阳区规模以上文化创意产业单位共有1777家,同比增长20.4%,总资产达到1534.6亿元,同比增长19.6%。 问题:2009年,北京市朝阳区平均每家规模以上文化创意产业单位的资产是多少亿元 【解析】时间上材料中给的是2010年,问题中要求的是2009年,二者相比较2009年就是基期,后面要求的是京市朝阳区平均每家规模以上文化创意产业单位的资产,就是求平均数,前后联系这个题目考

点就是基期平均数。首先需要利用现期值除以(1+增长率)来求两者基期值,然后两者基期值相除。列式为 总结一下:,先根据时间和问题确定基期平均数的考点,然后带入材料中所给数据到基期平均数的公式中即可。

2022年国考:资料分析常见知识点

2022年国考:资料分析常见知识点资料分析是行测试卷中备考难度相对适中的部分,据往年考情,资料分析部分题量保持稳定,一直为4篇材料,20道题目。从考点上看,增长、比重、平均数、倍数均为常考概念,除此之外隔年增长、年均增长、以及十字交叉法也会涉及到,而对于考频相对较高的还是增长,接下来带领大家学习增长的基本知识点以及常见考点。 一、基础知识 1、统计数据按照呈现形式划分为量和率 量:指有一定计量单位的绝对数。 率:指两个相关的数在一定条件下的比值,在资料分析中一般以百分数的形式呈现。 2、统计数据按照研究内容划分为现期值、基期值、增长量、增长率 现期值是描述现期的具体数值; 基期值是描述基期的具体数值; 增长量为现期值较基期值变化的量,是有具体单位的增长; 增长率为现期值与基期值变化的量较基期值增长的百分比,是没有单位的增长。 二、常见考点 1、增长量 2、增长率 3、基期值

4、现期值 例题展示 例1、2017年某市调查总队对全市服务业小微企业的抽样调查显示,2017年全市服务业小微样本企业总资产938.6亿元,销售总收入105.4亿元,销售总费用6.8亿元;人员薪酬19.3亿元,比上年增长9.3%;从业人员29028人,与上年持平;营业税金及附加1.1亿元,比上年下降29.5%;缴纳增值税2.3亿元,比上年增长11.6%。 问题:2017年该市服务业小微样本企业缴纳增值税比上年增加多少亿元 A.0.11 B.0.15 C.0.24 D.0.34 【答案】C。解析:由题目可知,题干所涉及的时间是2017年和材料一致,指标是缴纳增值税在文段的最后一句,所考考点为增长多少带单位,所以考点为增长量,而对于题干所给到的是缴纳增值税的现期值和增长率,求增长量所用的公式为简单估算结果我0.24,本题选择C项。 例2、2018年前三季度,S省物流相关行业实现总收入1912.8亿元,同比增长6.6%。其中:运输环节收入1321.9亿元,同比增长6.0%;保管环节收入226.2亿元,同比增长6.4%;邮政业收入82.8亿元,同比增长16.7%;配送、加工、包装业收入98.8亿元,同比增长6.4%。 问题:将2018年前三季度S省物流相关行业不同类型的收入按照同比增量从高到低排列,以下正确的是: A.运输收入配送、加工、包装业收入邮政业收入保管收入 B.运输收入保管收入配送、加工、包装业收入邮政业收入 C.运输收入邮政业收入配送、加工、包装业收入保管收入 D.运输收入保管收入邮政业收入配送、加工、包装业收入

2023年楚香凝国考行测资料分析真题解析

楚香凝国考行测资料分析真题解析 一.根据如下资料,答复下列116~120题。 116. 中国在线旅游收入约占旅游业总收入:【国考】 A.12% B.16% C.20% D.25% 楚香凝解析:考察比重问题;由图表最终一行,可得中国在线旅游收入约占旅游业总收入比重=(6820+1881+1051)/59700=9752/59700,结合选项,选B 117. 中国在线旅游收入同比约增长多少万亿元?【国考】 A、0.15 B、0.20 C、0.25 D、0.30

楚香凝解析:考察同比增长率;由图表可得中国在线旅游收入同比增量=(6389-5385)+(1586-1251)+(947-757)=1004+335+190=1529亿元,选A 118.中国在线旅游收入中,占中国旅游业总收入比重高于上年水平包括:【国考】 A.仅在线交通预订 B.仅在线交通预订、在线住宿预订 C.仅在线交通预订、在线度假旅游预订 D.在线交通预订、在线住宿预订、在线度假旅游预订 楚香凝解析:考察比重趋势,分子增长率>分母增长率、则比重上升;由图表,可得中国旅游业总收入同比增长率=(3.38-2.95)/2.95=43/295≈14.6%、在线交通预订同比增长率=(2271-1519)/1519=752/1519≈50%、在线住宿预订同比增长率=(547-412)/412=135/412≈30%、在线度假旅游预订同比增长率=(347-244)/244=103/244≈40%,选D 119.如下折线图反应了~间哪项收入同比增量变化趋势?【国考】 A.旅游业总体 B.在线交通预订 C.在线住宿预订 D.在线度假旅游预订

2023年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历年真题与答案解析完美解析

1、目前,社会上对种种迷信现象,笃信、盲从者不在少数,根源就在于思辩和理性的。在社会的进步和进展中,科学精神是消退各种、破除种种迷信的利器。科学精神的核心,就是不盲从,不迷信。 依次填入划横线局部最恰当的一项为哪 一项:A.缺失愚昧B.匮乏罪恶 C.苍白无知D.失效误会 2、事实上,延期偿债不仅无助于真正缓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在大多数状况下反而是埋下了威力更为巨大的“定时炸弹”,一旦“借还旧”成为地方政府的常规做法,后果更是不堪设想,有鉴于此,中心政府应准时实行强更手段,制止地方政府连续大唱“拖字快;”有关部委也应乐观考虑借助资本市场消化地方政府公共债务,以债务证券化等方式引入民间资本,化解债务风险;地方政府也应适当削减其经济建设职能,实现财权、事权对等,从根本上消退负债过度的生存土壤。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 A.说明地方政府归还债务的常规做法 B.强调中心政府在缓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上的指导作用 C.分析限制地方政府延期偿债的缘由 D.论术缓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有效手段 3、对国有土地上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不得低于房屋征收打算公告之日被征收房屋的( )。 A.评估价格 B.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 C.账面价值 D.类似房地产的成交价格房 标准答案: B 解析:考察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赔偿的内容。对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赔偿,不得低于房屋征 收打算公布之日被征收房屋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 4、关于房地产开发工程目标市场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 A.目标市场是市场规模最大的细分市场 B.目标市场是企业打算进入的细分市场 C.目标市场的选择依靠于细分市场的评估结果 D.目标市场选择的原则是让目标市场与工程自身最正确结 合标准答案: A 解析:考察房地产市场细分的作用。房地产开发工程目标市场定位是在房地产调研的根底上,对消费者进展市场细分,通过对细分市场各消费群体的阶层、环境、文化背景、喜好偏向和生活方式等的比照分析,争论其消费行为、消费动机及消费方式,最终确定房地产开发工程的目标消费群体。由此可见,BC 正确。市场目标定位的市场化原则,强调依据消费者的需求,去研发房地产产品,即实现目标市场与工程自身的最正确组合。D 说法正确。A 说法太确定。 5、尽管人工培育和种植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称补市场需求的缺口,起到保护野生中草药的效果,但这种做法并非,由于有的品种可以实现人工种值,但仍有很多草药品种无法实现这一 突破。面对越来越多野生中草药涉危的现状,启动对野生中草药资源的大规模普查。A.无可厚非为期不远B.一劳永逸势在必行 C.事半功倍任重道远D.万无一失恰中要害 6、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的核心内容是( )。 A.市场调研背景的根本状况

国考笔试公务员笔试真题和解析—资料分析

国考笔试公务员笔试真题和解析—资料分析1 2018年试结束啦;接下来还有更加考验人的国家公务员面试在等待着我们..在这里华图小编精心准备了一些国家公务员面试技巧文章;助力所有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考生..小图在华图公务员面试班等着大家;祝大家顺利上岸.. 国考笔试真题;国家公务员笔试真题;公务员笔试真题和解析资料分析类;下载本文档查看.. 资料分析 一、根据以下资料;回答111~115题.. 2011年1季度~2014年1季度全国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收入情况111.与2011年同期相比;2014年1季度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约增长了 .. 112.201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加了 .. A.1千多元 B.2千多元 C.3千多元 D.4千多元 113.2011~2013年;农村居民年人均现金收入超过1万元的年份有几个 A.3 B.2 C.1 D.0 114.综合2011~2013年的数据;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季度分别是 ..

A.1季度和1季度 B.1季度和4季度 C.4季度和4季度 D.4季度和1季度 115.能够从上述资料中推出的是: A.2013年下半年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比上半年多约2000元 B.2013年4季度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速低于环比增速 C.2014年1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环比增长了三成多 D.2013年各季度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均同比增加 二、根据以下资料;回答116~120题.. 2013年;某省工业企业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7864亿元、税金1680亿元;利润2080亿元;分别增长19.1%、19.4%、26.4%;分别高出全国7.9、8.4、14.2个百分点..该省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国工业的3.7%;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百户重点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税金、利润分别增长10.2%、11.1%、20.8%;分别占全省工业的29.5%、51%、27.6%.. 2013年;汽车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538亿元;增长23.1%;实现利润416.6亿元;增长19.9%;税金225.3亿元;增长50%..销售利润率利润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攀升至9.2%.. 食品含烟草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359亿元;增长20.8%;增速同比放缓9.2个百分点..实现利润398亿元;增长34.5%;工业税金506.2亿元;增长11.4%.. 钢铁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510亿元;增长1.8%;利润总额34.6亿元;

国考资料分析

一、根据下表回答116~120题。 2000年至2004年全国大中型工业企业部分科技指标情况表 116.2004年全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销售额约为()。 A. 96279亿元 B. 80241亿元 C. 10375亿元 D. 10026亿元 117.2004年,全国大中型工业企业平均每个从业人员创造销售额约为()。 A. 30.7万元 B. 60.7万元 C. 382.7万元 D. 682.3万元 118.全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从业人员数量最多的年份是()。 A. 2001年 B. 2002年 C. 2003年 D. 2004年 119.全国设有科技机构的企业的数量的变化趋势是()。 A. 一直上升 B. 一直下降 C. 先上升后下降 D. 先下降后上升 1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全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从业人员数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B. 全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科技人员的减少幅度从2000年至2003年一直低于其他从业人员的减少幅度 C. 全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科研经费的增长幅度从2000年至2004年五年一直高于销售额的增长幅度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二、根据下图回答121~125题。 121.该市2005年6月的总保费收入比去年同期约增长了()。 A. 14.1% B. 24.1% C. 34.1% D. 68.5% 122.该市2005年6月人身险保费收入占总保费收入的比重与2003年同期相比()。 A. 约增加了3% B. 约减少了3% C. 约增加了6% D. 约减少了6% 122.B[解析]由图可得:2005年6月人身险保费收入占总保费收入:2709 1802 ×100%≈66.5%,2003年同期为2154 1504 ×100% ≈69.8%,故2005年比2003年约减少了3个百分点。 123.与上一年同期相比增幅最大的是()。 A. 2004年6月财产险保费收入 B. 2004年6月人身险保费收入 C. 2005年6月财产险保费收入 D. 2005年6月人身险保费收入

2022国考资料分析讲义

目录 2023年度国考资料分析基础讲义 (1) 第一章统计学基础概念 (1) 第二章增长类公式 (6) 第一节增长率 (6) 第二节基量 (8) 第三节增长量 (10) 第四节现量 (12) 第五节间隔增长率 (15) 第六节乘积增长率 (16) 第七节混合增长率 (17) 第三章比重类公式 (18) 第一节现期比重 (18) 第二节现期总量 (19) 第三节现期部分量 (20) 第四节基期比重 (22) 第五节比重变化 (23) 第四章倍数 (25) 第一节倍数之间的概念关系 (25) 第二节量的倍数与比例间的倍数 (27) 第三节基期的倍数 (28)

第五章平均数 (30) 第一节几个数的平均数 (30) 第二节平均数的常见公式 (31) 第三节求份数 (32) 第三节基期的平均数 (33) 第四节平均数的增长量 (35) 第五节平均数的增长率 (36) 第六章资料分析材料形式 (37) 第一节文字类 (37) 第二节表格类 (40) 第三节柱形图 (44) 第四节折线图 (48) 第五节扇形图 (52) 第六节网状图 (54)

2023年度国考资料分析基础讲义 第一章统计学基础概念 概念一:同比和环比 同比指与上年同期相比; 环比指与上一个时期相比,该时期应该是最小的时间量。 环比分为日环比、周环比、月环比和年环比。但一般在行测中出现的环比为月环比,这时因为在绝大部分统计资料中出现的最小时间往往以月为单位。如: 2021年7月的同比时期为2020年7月 2021年7月的环比时期为2021年6月 2021年第三季度的同比时期为2020年第三季度 2021年第三季度的环比时期为2021年第二季度 2009年4月份中国汽车产销数据显示,在其他国家汽车销售进一步疲软的情况下,国内乘用车销量却持续上升,当月销量已达83.1万辆,其中,轿车销量占到71%,比三月份增长8.3%,同比增长33.04%。 问题1: 2008年4月,中国轿车销量为? 问题2: 2009年3月,中国轿车销量为?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