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冷冰水箱设备工艺原理
冰蓄冷制冷循环原理与装置

冰蓄冷制冷循环原理与装置
1.原理
冰蓄冷制冷循环利用冰的相变过程来实现制冷。
当电力供应充足时,制冷机通过压缩工质循环系统将热量从室内环境转移到室外环境,实现空调供冷效果。
同时,利用低负荷时段的廉价电力将额外的热量用于冷却储存设备,将水冷却至冰点以下形成冰块。
在高峰时段,制冷机暂停工作,系统利用储存的冷量通过冰块将室内温度降低至所需温度。
冰块通过冰水回路,通过换热器与室内热量进行热交换,将室内热源吸热,使冰块熔化,同时将室内温度降低。
通过此种方式,无需一直运行制冷机,从而降低了耗电量和维护成本。
2.装置
冷媒循环部分由制冷机组、蒸发器、冷凝器、膨胀阀等组成。
制冷机通过压缩工质循环系统将热量从室内环境转移到室外环境。
冷媒在蒸发器内吸收室内热量,变成气体,然后经过压缩,冷媒变成高温高压气体,释放热量到外界环境,然后通过膨胀阀,减压成低温低压气体,进入蒸发器循环。
蓄冷设备主要由冰蓄冷装置和换热器组成。
冰蓄冷装置包括冷水槽、冰块贮存器、冷却器等。
当低负荷时段的廉价电力供应充足时,制冷机将热量用于冷却储存设备,将水冷却至冰点以下形成冰块。
冷却水通过换热器与室内热量进行热交换,使冰块熔化,进行供冷。
总之,冰蓄冷制冷循环原理与装置通过充分利用低峰时段的廉价电力储存冷量,并在高峰时段供冷,从而实现了能源利用的最优化。
这种制冷方式不仅节约能源、降低耗电量,还能有效控制冷负荷,且具有较高的性
价比。
随着能源和环保问题的日益凸显,冰蓄冷制冷循环系统将成为重要的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之一。
蓄冷罐结构及其原理

6、闭式蓄冷罐:
温度测量:每个温度保护套管内有两套测温元件,一用一备(如图3所示),当出现故障时只需要在接
线端进行线路调换,就可以将备用的投入使用,简单方便。即使两只都用坏了,只需要从套管内
抽出温度传感器更换即可。不影响其他的测温点的正常使用,,维持稳定水温分层
1﹤Fr<2重力流仍可出现,但不稳定
Fr≥2惯性流为主,破坏水温分层
4、分层蓄冷:环境向蓄冷槽内水传热、温水通过蓄冷槽壁向冷水传热、温水通过斜温层向冷水层导热、温水层由于流动扰动与冷水层发生质交换导致热交换
高径比H/D:处于2-4之间,蓄冷效率较高
蓄冷罐
1、蓄冷形式:双槽式,多槽式、单槽式(隔膜法、长通道隔离、自然分层)
2、斜温层:冷热水交界处生成一定厚度的相对稳定的温度剧变
由于斜温层真实厚度占据蓄冷水池内一定空间容积,直接减少可蓄冷的水容量,蓄冷后期,斜温层升至水池上部,使接近冷机的水温逐渐降低,导致冷机减载,甚至引起提前停机,使蓄冷量下降。反之,取冷后期,斜温层降至池底进入取冷水口,导致取冷水温上升,影响用户水温。
5、开式蓄冷罐:(注意路由,室外管线布置,埋地管沟;液面在水系统1·2m)
结构:1)罐体为圆柱形钢制容器。拱顶选用球冠状。
2)罐底由钢板拼装而成,罐底中部的钢板为中幅板,周边的钢板为边缘板。
3)罐壁由多圈钢板组对焊接而成。罐壁要求采用套筒式罐壁板。
4) 罐顶有多块扇形板组对焊接而成球冠状,罐顶内侧采用扁钢制成加强筋,各个扇
布水器;采用伞形散流器+折流板布水技术
防震、防腐、保温
水蓄冷的工作原理

水蓄冷的工作原理水蓄冷,也称水体蓄冷或水储冷),是指通过将冷水存放于水箱等设施中,再利用水箱的大容积、面积和水的比热、密度等优点,以调节室内温度的一种节能环保技术。
水蓄冷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冷却负荷,减小空调系统的功率,降低空调系统的能耗,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
工作原理水蓄冷系统主要由储水罐、水泵、冷却器、空气处理机等组成。
其工作原理如下:1.利用低峰期的夜间或周末等时段,以低电价电能,使用制冷机组,将水温降至2℃~4℃,并将其存放于储水罐中。
2.白天高峰期,将储水罐中的冷水通过水泵输送至冷却器中,使空气处理机吸入冷水,并经过冷却器的水帘式蒸发器进行空气冷却。
同时,空气处理机通过送风系统将冷却后的空气送入室内,形成凉爽的室内环境。
3.最后,冷却过的水再回流至储水罐中,等候下一个冷水储存周期的来临。
水蓄冷技术的优势1.降低空调系统的功率,缓解电力不足的压力。
2.节约能源,缩短能源回收期,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3.降低室内湿度与温度,营造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4.对于高层建筑的空气处理,其效果更佳,且能够节省空间。
5.可以与其他节能设备相结合,如太阳能板、地源热泵等,增强综合效益。
水蓄冷技术的应用目前,水蓄冷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办公楼、购物中心、超市、酒店、医院、厂房等多个领域,成为节约能源的一项重要措施。
在未来,水蓄冷技术也将成为建筑节能领域的发展方向之一,提高空调效率,降低空调能耗,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节能减排。
结语水蓄冷技术是以水体为冷源,以调节室内温度的一种节能环保技术。
其工作原理简单易懂,应用广泛。
此外,水蓄冷技术还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环境优势,未来更是随着节能技术的迅速发展而得到迅速普及和发展。
冰蓄冷工作原理

冰蓄冷工作原理
冰蓄冷(Ice Storage)是一种利用制冷机组制备冰块的技术,
通过储存冰块来平衡供需差异,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方式。
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1. 制冷机组工作:冰蓄冷系统一般采用蒸发冷凝循环制冷机组。
在制冷机组中,通过压缩机将制冷剂压缩成高压气体,然后通过冷凝器冷却成高压冷液。
制冷剂经过膨胀阀放大流量并且从高压冷液变成低温低压气体。
2. 冰块制备:制冷剂低温低压气体通过蒸发器与水进行换热,从而将水冷却至结冰温度以下。
水在与制冷剂进行换热过程中,逐渐形成冰块。
3. 冰块储存:制备好的冰块会存放在冰蓄冷装置中,通常是在大容器里的储冰槽或冰藏器中。
冰块在冷藏过程中会吸收周围的热量,使得周围环境温度下降。
4. 冰块利用:当需要降低室温时,制冷机组的蒸发器会传送制冷剂与冰块进行热量交换,使冰块开始融化。
在这个过程中,冰块释放吸收的热量,将热量传递给制冷剂,从而使制冷剂变成高温高压气体。
5. 冰蓄冷储能:在冰块融化的过程中,系统中的制冷剂会吸收大量的热量。
融化的冰块本身储存了冰蓄冷系统之前的制冷量,这样的储存方式称为“冰蓄冷储能”。
冰蓄冷储能可以在需要冷却时释放储存的制冷量来提供制冷效果。
通过冰蓄冷技术,能够在低负荷时段制备冰块存储储冷能量,在高负荷时段释放储存的制冷量,从而平衡供需差异,提高制冷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
冰蓄冷知识点总结

冰蓄冷知识点总结一、冰蓄冷技术的原理1. 制冷原理:冰蓄冷技术利用低温时段利用外部电力或太阳能等能源,把水制冷冰冻,制得冰块。
当需要冷却的时候,释放储存的冷能,以此降低制冷系统的负荷,降低能耗。
2. 蓄冷原理:制冷设备在低峰时段运行,将冰制造好保存起来。
在高峰时段不需要开启制冷设备,通过释放储存的冷能来满足需求。
二、冰蓄冷技术的优点1. 节约能源:冰蓄冷技术能够在低峰时段利用便宜的电力或者太阳能等能源,制冷并储存冷能,降低高峰时段的能耗成本。
2. 减少负荷峰值:通过在低峰时段制冷并储存,可以在高峰时段释放冷能,降低空调系统的负荷峰值,减少对电网的压力。
3. 环保节能:使用冰蓄冷技术可以减少碳排放,降低能源消耗,对环境更加友好。
4. 应用广泛:冰蓄冷技术不仅可以应用在建筑空调系统,还可以应用在食品零售行业、交通车辆、工业生产等领域。
5. 维护便利:冰蓄冷系统相比于传统直接蒸发式制冷系统,维护成本更低,寿命更长。
三、冰蓄冷技术的应用领域1. 建筑空调系统:在商业建筑和住宅楼宇的空调系统中广泛应用,通过在夜间低峰时段制冷,白天释放冷能来降低空调系统运行成本。
2. 食品零售行业:冰蓄冷技术在超市、冷藏库等场所使用,能够减少制冷系统的耗电量,降低运行成本,同时保持食品的新鲜。
3. 交通工具:在公共交通工具和商用车辆中,冰蓄冷技术可以减少车辆空调系统的能耗,提高燃油利用率。
4. 工业生产:在一些工业生产过程中,例如塑料加工、化工等领域,冰蓄冷技术可以用来降低生产过程中的制冷成本。
四、冰蓄冷技术的发展趋势1. 太阳能结合:将太阳能与冰蓄冷技术结合,可以更好地利用清洁能源,增加系统的可持续性。
2. 智能化控制:通过智能传感器和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冰蓄冷系统的精确监控和调节,进一步提高能效。
3. 新材料应用:利用新型材料和制冷技术的发展,可以提高冰蓄冷系统的效率和环保性。
4. 多元化应用:冰蓄冷技术不仅可以应用于空调制冷,还可以拓展到其它工业和生活领域,提高其市场应用的多元性。
冰蓄冷原理组成

冰蓄冷原理组成冰蓄冷是一种利用冰的相变吸热原理来储存和利用冷能的技术方法。
它通过将电能或其他能源转化为冷能,并将冷能储存在冰中,以备后续使用。
冰蓄冷技术在空调制冷、食品冷藏、低温物流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冰蓄冷的原理基于水的相变过程,即水从固体状态转化为液体状态需要吸收一定数量的热量。
当水从液体状态转化为固体状态时,同样会释放相同数量的热量。
这就是所谓的潜热吸热与潜热放热现象。
利用这种相变原理,可以将冷能存储在冰中,并在需要冷却的时间释放出来。
冰蓄冷系统由以下几个主要组成部分构成:1.蓄冷装置:负责存储冷能的设备。
一般采用蓄冷罐或蓄冷水池作为蓄冷容器。
蓄冷罐通常是一个密封的容器,内部装填着蓄冷剂(一般为水和冰块混合物),外部围有绝热层以减少热量的传递。
蓄冷水池则是一个大型的水贮存设施,通过控制水的温度来实现蓄冷效果。
2.制冷机组:负责将电能或其他能源转化为冷能的设备。
制冷机组一般采用压缩机制冷系统,通过压缩制冷剂来提供冷却效果。
制冷机组通常由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和膨胀阀等组件组成。
制冷机组的运行会产生一定的热量,需要通过冷却系统来排热。
3.管道系统:用于将制冷机组产生的冷能输送到蓄冷装置。
管道系统一般由铜管或塑料管构成,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和耐腐蚀性。
管道系统连接着制冷机组和蓄冷装置,使冷能能够流动传输。
4.控制系统:用于监测和控制整个冰蓄冷系统的运行。
控制系统通常由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组成,通过实时监测温度、压力等参数,并控制制冷机组和蓄冷装置的运行,以实现最佳的冻融循环。
冰蓄冷技术通过将制冷机组产生的冷能储存起来,并在需要冷却的时候释放出来,不仅能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而且可以实现电能的削峰填谷。
在需求较低的时段,制冷机组可以利用廉价的电能将冷能储存起来;而在需求较高的时段,可以利用储存的冷能来满足需求,从而节约用电成本。
冰蓄冷技术还具有环保的优点。
相比于传统的制冷方式,它大大降低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少了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水箱蓄冷方案

水箱蓄冷方案1. 简介水箱蓄冷方案是一种利用水箱来储存冷能的技术方案,通过将水箱与冷源相连,可以在冷源供应冷能时将其储存在水箱中,然后在需要冷却时将冷能释放出来。
这种方案可以提高冷却系统的能效,减少能源消耗,同时还可以平衡冷热峰谷负荷。
本文将详细介绍水箱蓄冷方案的原理、优势以及适用场景,并给出实施该方案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2. 方案原理水箱蓄冷方案的原理基于水的热容量大和储能能力强的特点。
当冷源提供冷能时,可以通过传热将冷能传递给水箱中的水,使得水的温度降低。
在冷水需要供应的时候,可以通过冷凝器等设备将储存在水中的冷能释放出来,从而实现冷却效果。
3. 优势水箱蓄冷方案具有以下几个优势:3.1 能效提升通过将冷能储存在水中,可以避免冷能的浪费和能量的损失。
同时,水箱蓄冷方案可以根据系统需要动态调整储存冷能的量,提高系统的能效。
3.2 平衡负荷在实际应用中,冷却系统的冷热负荷往往存在峰谷差异。
水箱蓄冷方案可以通过储存冷能来平衡负荷,将冷能在峰谷期间储存起来,在负荷较大时释放出来,从而平衡系统的运行。
3.3 节约成本由于水箱蓄冷方案可以提高能效和平衡负荷,因此可以减少系统能耗和冷却设备的使用时间,从而降低运行成本和维护成本。
4. 适用场景水箱蓄冷方案适用于以下场景:•商业办公楼的中央冷却系统•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冷却需求•医院和大型公共建筑的中央空调系统5. 实施步骤实施水箱蓄冷方案通常需要以下步骤:5.1 方案设计根据实际需求和系统特点,设计水箱蓄冷方案的容量、连接方式和控制策略。
5.2 设备采购与安装购买合适的水箱和相关设备,并按照设计方案进行安装和调试。
5.3 系统测试与调整完成安装后,对水箱蓄冷系统进行测试和调整,以确保系统正常运行和达到预期效果。
5.4 运行与维护定期检查水箱和相关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6. 注意事项在实施水箱蓄冷方案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正确选择水箱和相关设备的尺寸和容量,以满足实际需求。
冰蓄冷空调原理

冰蓄冷空调原理冰蓄冷空调技术是指在用电低谷时用电制冰并暂时蓄存在蓄冰装置中, 在需要时( 用电高峰) 把。
由此可以实现对电网的“移峰填谷”, 有利于降低发电装机容量, 维持电网的安全高效运行。
一、蓄冰空调系统组成部分(1)制冷主机。
①作用:制冷主机(双工况机组)负责对载冷剂(乙二醇)降温,输出冷源。
②工作原理:制冷剂经过压缩机变成液态,在蒸发器气化吸热把冷量传递到盘管系统。
(2)蓄冷设备。
①作用:蓄冷设备(蓄冰罐、槽)主要功能是储存冷源并阻隔与外界冷热交换。
②工作原理:蓄冰罐、槽外壁采用保温隔热材料层,隔绝与外界冷热交换,保持罐、槽内的温度(3)用户风机盘管系统。
①作用:把冷源送到需要制冷房间。
②工作原理:水经过换热板吸收冷量,经过冷冻泵输送到需要制冷的房间。
③④⑤⑥二、蓄冰空调系统工作原理(1)制冷机组(双工况机组)运行,将载冷剂(20%浓度的乙二醇液)流经主机降温,再输送至蓄冰罐对蓄冰罐中的水降温,降温一般降至-3℃左右,于此同时蓄冰罐的另一侧管道把乙二醇输送出,经过冷冻泵回流主机中,就这样低温的乙二醇对蓄冰罐的水进行循环降温。
(2)另一方面,经过主机降温的乙二醇液流经融冰式换热板,向风机盘管输送冷量,进入换热板前3.5℃,通过换热板后载冷剂温度上升到10.5℃,载冷剂通过冷冻泵回流制冷机组。
三、夜间蓄冰夜间,用户风机盘管系统停止运行,前段只运行工况机组,打开V3、V1节流阀,关闭V2、V4、V5节流阀,让-3~-3.5℃低温20%浓度的乙二醇溶液被主机运送到蓄冰罐,在蓄冰罐中吸收热量,然后通过冷冻泵回流工况机组,一直循环,让蓄冰罐中的水冰化90%以上,白天高峰负荷时,储冰罐中0℃的水被输送到融冰板式换热器,换热后的高温水回流到储冰罐,被洒在冰上直接进行融冰,只要罐中有冰就可以一直保持出水温度在3.5℃左右,为融冰板式换热器的另一侧提供5-7℃的冷冰用于供冷佐尔丹妮/gGuLoKI1721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蓄冷冰水箱设备工艺原理
引言
蓄冷冰水箱是一种利用低温储能技术进行空调制冷的设备,它利用
低峰期电源来制冷并储存,然后在高峰期供应冷冻水给空调系统使用。
本文将介绍蓄冷冰水箱的设备工艺原理。
设备概述
蓄冷冰水箱由蓄冷装置、反渗透处理装置、水泵、控制系统等组成。
整个系统可以分为三个部分:蓄冷储能、冷冻水供应和控制系统。
蓄冷储能
蓄冷装置主要包括冷水机组、板式换热器和冰蓄冷水箱。
冷水机组
负责制冷,将制冷剂带动循环,向板式换热器传热,将水箱内的水制冷。
冷却后的水通过板式换热器,在蓄冷水箱内进行储存。
冷冻水供应
冷冻水供应由水泵、反渗透处理装置和冷凝器组成。
水泵将蓄冷水
箱中的冷冻水提取出来送往各个空调区域使用,同时经过反渗透处理
装置进行净化。
之后,冷凝器将使用后的水再次送回蓄冷冰水箱进行
储存。
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主要负责整个设备的自动化控制和运行管理,包括自动调节储存温度、供水温度、水流量、湿度等参数。
此外,控制系统还可以通过网络连接实现对整个设备的远程监控与管理。
工艺原理
蓄冷储能
在低峰期,冷水机组开始工作,水泵将水送入板式换热器。
通常板式换热器采用倒置式的板式换热器,它能够更好地控制水的流速以及传热效率,从而保证制冷剂和水的传热时的高效性和稳定性。
通过板式换热器与冷水机组进行传热,将水箱内的水制冷,储存于冰蓄冷水箱内。
冷冻水供应
在高峰期,水泵开始供应冷冻水给各个空调区域使用。
此时,反渗透处理装置发挥作用,它负责净化蓄冷水箱中的冷冻水,以避免水质不良引起空调系统故障。
经过反渗透处理装置净化过后的冷冻水,被送抵各个空调区域使用,起到空调降温的作用。
使用后的冷冻水流入冷凝器,再次被送回蓄冷冰水箱进行储存。
控制系统
蓄冷冰水箱的控制系统可以进行自动化控制和运行管理。
通过设定储存温度,供水温度,水流量,湿度等参数,实现设备的有效监控与
管理。
其中,网络连接技术可以实现设备的远程监控与管理,方便设
备运维管理。
优缺点
蓄冷冰水箱在空调节能降耗方面有显著的优点,能够将使用周期低
或未使用的电源能量转化为冷媒能量进行储存,并在高峰期进行供应,延缓市电高峰期的出现,同时确保空调系统稳定运行。
可以提高空调
节能降耗,减少污染,为环保绿色空调发展发挥作用。
但是它的缺点
也比较明显,主要是设备成本较高,占用面积大,需要较高技术人员
维护。
同时运行管理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水质问题,影响设备稳定运行。
结论
通过本文对蓄冷冰水箱设备工艺原理的分析和介绍,我们可以了解
到蓄冷冰水箱是一种利用低温储能技术的空调设备,可以将低峰期电
源转化为冷媒能量进行储存,同时减少市电高峰期的出现,提高空调
节能降耗。
然而,蓄冷冰水箱设备也有其自身的优缺点,需要综合考
虑其适用性和经济性,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