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加速加载系统在公路沥青路面中的测试功能综述
沥青路面使用性能检测与评价研究现状

沥青路面使用性能检测与评价研究现状发布时间:2022-07-25T02:32:04.073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2年3月第6期作者:张文静[导读] 公路沥青路面在长期行驶和暴露于自然环境下,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包括外观和结构的变化或病害。
如果不能进行准确及时的检测,就无法采取相应的养护对策,这将危及公路使用价值的完成。
张文静浙江浙交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浙江省杭州市 310030摘要:公路沥青路面在长期行驶和暴露于自然环境下,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包括外观和结构的变化或病害。
如果不能进行准确及时的检测,就无法采取相应的养护对策,这将危及公路使用价值的完成。
运用科学合理的检测技术和合理的评价方法,掌握公路的整体特征,进而预判公路存在的风险,然后匹配相应的养护对策,完成公路问题的合理预防,降低养护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关键词:沥青路面;使用性能;检测;评价1我国沥青路面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有效的单项工程评价指标体系是综合评价路面特性的基础,也是选择路面养护预防措施的基础。
根据参考调查,现阶段我国沥青路面性能指标评价的主要缺陷如表1所示。
表1 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评价主要存在问题2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的影响因素2.1路面结构因素路面结构特性是导致路面使用性能衰减的根本因素,也是其内在因素,对路面使用性能有很大影响。
因此准确地了解这个参数,以便建立相应的预测模型。
2.2路面材料因素材料的性能不能满足相关要求,有可能导致沥青路面开裂和损坏。
沥青对环境和温度有很高要求,在沥青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应严格注意避免沥青进水,确保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
2.3施工因素沥青路面施工工艺流程需严格按照施工方案的标准进行控制。
任何过程错误都可能导致整个系统的混乱,影响最终的工程质量。
沥青路面早期病害就是由于施工过程中对某一环节控制不当造成,如沥青混合料拌和不均匀、摊铺温度过低或过高、路面碾压时间过长或过短等。
3沥青路面使用性能检测与评价策略3.1平整度评价国际平整度指数IRI是本阶段评估路面平整度的通用规范。
国内沥青路面检测方法及检测设备现状综述

1 路 面 弯 沉检 测 技 术
路 面弯 沉检 测 是我 国路 面强度 测 量 的一项 主 要 指 标 。路 面 弯 沉 是 指 在 规 定 的标 准 轴 载 作 用 下 ,路 面表 面轮 隙位 置产 生 的总 垂直 变形 或垂 直 回弹变 形值 。弯沉 值 的测 定方 法较 多 ,常 用 的有
贝克曼 梁法 是我 国 目前广 泛使 用 的一 种弯 沉 检 测方法 。该方法 操 作简 单 ,但整 个测 试 过程 全
是 人工操 作 ,测试 结 果受 人 为 因素 的影 响较大 , 而 且测试 慢 。该方 法 应用 范 围是 :( )测 定各类 2
路 基 、路面 的 回弹弯 沉 ,用 以评 定其 整体 承载 能 力 ,可供 路 面结构 设计 使用 。( )测 定 的路 基 、 2
以下 几种 : 11 贝克 曼梁 法 .
这种 弯 沉仪操 作 简 易、精 度 高、读 数稳 定 、体积
小 、质 量轻 、造 价低 且容 易研 制 ,另外 由于 该测
定 仪依靠 光 线作 为臂 长 ,可 以射得 很远 ,加 上激
光 发射 角 窄 ,光 点小 而 红亮 ,1m 之 远仍 能 清晰 0 可 见 ,可 用于 重 刚度路 面弯 沉检 测 。
该测定 仪在检 测路段 上存牵 引车 的作用 下 以
一
定的速度行 驶 ,将 测定仪 的弯 沉测 定梁放 在车
辆底 盘 的前 端并支 于地面 保持 不动 ,当后轴 双轮 隙通 过测头 时 ,弯 沉通 过位移传 感器等 装置 彼 自
动 记录下来 ,这 时测定梁 被拖 动 ,以二倍 的牵 引
减 去尺高 即为测 试点 的最大 间隙 的高度 。该方 法
图 1贝克 曼梁 测定 路 面回弹 弯沉
路面加速加载测试技术

路面加速加载测试技术长安大学公路学院 支喜兰 2013年 2013年6月CHANG’AN UNIVERSITY主要内容1 2 3 4 5意义 概念 国外应用情况 国内应用情况 发展前景CHANG’AN UNIVERSITY一、路面加速加载试验的意义1. 对路面的要求公路: 公路:快速、 快速、安全、 安全、舒适、 舒适、经济 路面: 路面:承载力、 承载力、平整、 平整、抗滑、 抗滑、耐久、 耐久、低噪声2. 路面的形成路面结构、 路面结构、材料配合比设计 原材料选择、 原材料选择、拌合、 拌合、铺筑、 铺筑、达到施工质量要求CHANG’AN UNIVERSITY一、路面加速加载试验的意义3. 路面的寿命汽车荷载重复作用、 汽车荷载重复作用、环境湿度、 环境湿度、温度变化 路面使用性能衰减、 路面使用性能衰减、出现各种病害、 出现各种病害、结构破坏4. 道路工作者的任务分析影响路面使用性能的因素 掌握路面损坏发展规律 改进设计、 改进设计、施工、 施工、养护方法 有效保证路面使用品质、 有效保证路面使用品质、降低维修费用、 降低维修费用、延长路面寿命CHANG’AN UNIVERSITY一、路面加速加载试验的意义5. 面临的困难认识有限: 认识有限:理论、 理论、实践 影响因素复杂、 影响因素复杂、多变 路面结构、 路面结构、材料不同, 材料不同,施工技术、 施工技术、质量不同 环境湿度、 环境湿度、温度变化不同, 温度变化不同,交通量、 交通量、汽车荷载不同 路况及相关资料收集不齐全、 路况及相关资料收集不齐全、评价标准不一致 实际工程跟踪观测总结规律周期长、 实际工程跟踪观测总结规律周期长、工作量大 路面性能衰变规律、 路面性能衰变规律、破坏原因难以总结分析CHANG’AN UNIVERSITY一、路面加速加载试验的意义6. 解决途径理论分析: 理论分析:模型、 模型、参数 可分析规律性、 可分析规律性、但数值与实际有差异 室内试验: 室内试验:试件成型、 试件成型、受力 与实际工程有差异 足尺试验: 足尺试验:材料、 材料、结构、 结构、荷载、 荷载、环境, 环境,真实条件模拟 加速加载、 加速加载、短期试验得到长期规律CHANG’AN UNIVERSITY一、路面加速加载试验的意义7. 意义可以应用在对不同路面 类型、 类型、不同路用材料、 不同路用材料、不同 荷载类型的经验性比较上, 荷载类型的经验性比较上, 也可用在对路面响应和材料 状况理论模型的验证上。
公路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技术方法综述

公路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技术方法综述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进程加快,高等级公路突飞猛进的建设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也出现了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尤其是一些新建的高速公路, 早期结构性破坏现象十分突出, 严重影响着公路建设的形象和交通运输安全。
因此, 开展对公路沥青路面结构设计的探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公路,沥青路面结构,结构设计引言:目前我国高等级公路工程发展迅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出现了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尤其是一些新建的公路,早期结构性破坏现象十分突出,严重影响着公路建设的形象和交通运输安全。
因此,开展对公路沥青路而结构设计的探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沥青路面设计指标及标准1.1 沥青路面设计指标目前,在我国公路路面结构设计中,对于高速、一级和二级公路的路面结构,设计指标为路表面回弹弯沉值和沥青混凝土层层底拉应力及半刚性材料层的层底拉应力;对于三级、四级公路的路面结构,设计指标为路表面设计弯沉值。
有条件时,对重载交通路面宜检验沥青混合料的抗剪切强度,验算其最大剪应力是否满足要求。
1.2 沥青路面设计标准目前我国现行的沥青路面设计规范中,采用了以下标准来确定路面结构所需的厚度:(1)路面结构表面在双轮荷载作用下轮隙中心处的弯沉值不大于设计弯沉值;(2)沥青面层底面的最大拉应力不大于该层混合料的容许拉应力;(3)半刚性基层或底基层底面的最大拉应力不大于该层材料的容许拉应力。
弯沉和应力计算分析时,将路面结构看成为多层弹性体系,体系顶面作用有相当于双轮组P=50 kN的双圆均布荷载,各层面间的接触条件按完全连续处理。
弯沉计算点的位置选在轮隙中心处。
层底面拉应力计算点的位置选在单圆中心点及单圆半径的1/2点和单圆内侧边缘点和双圆轮隙中心点,取其中的最大值作为层底最大拉应力。
2、沥青路面设计标准的确定方法2.1 设计弯沉值的确定在沥青里面设计中,路面结构的整体承载能力是通过弯沉值反映出来的。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检测技术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检测技术摘要:沥青路面施工是公路工程中比较重要的环节,其施工质量将对整个路面工程的质量产生重要且直接的影响。
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检测可以通过科学的技术方法,对其各项性能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可以选择质量更高的沥青混合料,保障公路工程施工的质量和行车舒适性。
期望能够加强对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检测方法的了解,并对其试验检测予以足够的重视,促进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公路沥青;路面面层;检测技术引言公路工程进行沥青路面施工的检测应注重材料、性能、结构、施工等方面的检测,并应结合实际,加强对原材料、混合料的设计、混合料配合比的校核,及时送检并得出检验结论,进行分析和处理,以增强检测技术的应用价值。
要提高检测技术的使用效率,必须完善检测制度,提高检测人员的专业水平,有效地运用新的仪器、新技术,提高检测精度,确保项目的质量和效率。
1.沥青针入度检测方法及注意事项针入度仪标准针和连杆组合件总质量为50g±0.05g,另附50g±0.05g砝码一只,总质量为100g±0.05g,标准针2.5g士0.05g。
试验前先称量检查,标准针是否由于长期使用发生变形,每次试验可以换一根干净的标准针或将标准针取下用蘸有三氯乙烯溶剂的棉花或布揩净。
标准针的针尖是否刚好接触到沥青表面,这个环节虽然也有一些小窍门,但是主要依赖操作人员的经验判断和熟练程度,这一点没有控制好就会造成每次试验结果之间的差别很大,所以试验时一组试验由一人完成。
(1)沥青试样一定要过0.6mm筛,不然内部杂质会导致数据变化较大。
(2)养护时间不宜过长或过短。
时间过长,容易造成油分流失,沥青成分发生变化,会导致数据偏小;时间过短,试模中间部位未完全冷却,导致数据值偏差较大。
(3)试模成型、养护过程中,确保试模平面没有凸凹面,不然会产生数据值偏差较大。
(4)沥青不要多次加热,或沥青加热温度过高,会造成试样老化,使数据偏小。
路面加速加载测试技术

路面加速加载测试技术长安大学公路学院 支喜兰 2013年 2013年6月CHANG’AN UNIVERSITY主要内容1 2 3 4 5意义 概念 国外应用情况 国内应用情况 发展前景CHANG’AN UNIVERSITY一、路面加速加载试验的意义1. 对路面的要求公路: 公路:快速、 快速、安全、 安全、舒适、 舒适、经济 路面: 路面:承载力、 承载力、平整、 平整、抗滑、 抗滑、耐久、 耐久、低噪声2. 路面的形成路面结构、 路面结构、材料配合比设计 原材料选择、 原材料选择、拌合、 拌合、铺筑、 铺筑、达到施工质量要求CHANG’AN UNIVERSITY一、路面加速加载试验的意义3. 路面的寿命汽车荷载重复作用、 汽车荷载重复作用、环境湿度、 环境湿度、温度变化 路面使用性能衰减、 路面使用性能衰减、出现各种病害、 出现各种病害、结构破坏4. 道路工作者的任务分析影响路面使用性能的因素 掌握路面损坏发展规律 改进设计、 改进设计、施工、 施工、养护方法 有效保证路面使用品质、 有效保证路面使用品质、降低维修费用、 降低维修费用、延长路面寿命CHANG’AN UNIVERSITY一、路面加速加载试验的意义5. 面临的困难认识有限: 认识有限:理论、 理论、实践 影响因素复杂、 影响因素复杂、多变 路面结构、 路面结构、材料不同, 材料不同,施工技术、 施工技术、质量不同 环境湿度、 环境湿度、温度变化不同, 温度变化不同,交通量、 交通量、汽车荷载不同 路况及相关资料收集不齐全、 路况及相关资料收集不齐全、评价标准不一致 实际工程跟踪观测总结规律周期长、 实际工程跟踪观测总结规律周期长、工作量大 路面性能衰变规律、 路面性能衰变规律、破坏原因难以总结分析CHANG’AN UNIVERSITY一、路面加速加载试验的意义6. 解决途径理论分析: 理论分析:模型、 模型、参数 可分析规律性、 可分析规律性、但数值与实际有差异 室内试验: 室内试验:试件成型、 试件成型、受力 与实际工程有差异 足尺试验: 足尺试验:材料、 材料、结构、 结构、荷载、 荷载、环境, 环境,真实条件模拟 加速加载、 加速加载、短期试验得到长期规律CHANG’AN UNIVERSITY一、路面加速加载试验的意义7. 意义可以应用在对不同路面 类型、 类型、不同路用材料、 不同路用材料、不同 荷载类型的经验性比较上, 荷载类型的经验性比较上, 也可用在对路面响应和材料 状况理论模型的验证上。
沥青路面力学性能影响因素分析综述肖楠轩

沥青路面力学性能影响因素分析综述肖楠轩发布时间:2023-05-09T04:18:45.111Z 来源:《建筑实践》2023年5期作者:肖楠轩[导读] 沥青路面拥有许多优点,得到了广泛应用。
但是因为疲劳受损,修补沥青路面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
而沥青路面的破坏原因来自多方面,结合国内外关于路面结构力学性能的状况,本文归纳了沥青路面力学性能内外两方面的影响因素,分析内部因素主要是由于层间接触状况的不同导致路面结构受力情况的不同,车速和深度以及不同基层材料间的力学性能以及温度的影响等外部因素。
最后提出进一步研究多项因素耦合作用下对路面力学性能影响的展望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摘要:沥青路面拥有许多优点,得到了广泛应用。
但是因为疲劳受损,修补沥青路面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
而沥青路面的破坏原因来自多方面,结合国内外关于路面结构力学性能的状况,本文归纳了沥青路面力学性能内外两方面的影响因素,分析内部因素主要是由于层间接触状况的不同导致路面结构受力情况的不同,车速和深度以及不同基层材料间的力学性能以及温度的影响等外部因素。
最后提出进一步研究多项因素耦合作用下对路面力学性能影响的展望。
关键词:道路工程;路面力学;力学性能0 引言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公路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运输车辆中大型货运车辆的比重不断增加,且车辆超限的现象十分普遍。
沥青路面在运营过程中遭受到车辆重复碾压、水热光(气候)耦合、地质条件等因素叠加的作用,加之路基路面施工质量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同一路段使用的原材料是否保持一致,以及现行路面设计层间接触假设的不足,最终导致路面结构实际工作状态,无论是力学模型或是材料性质都与设计理论有着一定程度的差距[1-3]。
1 国内外研究状况早在1962年,关于层间接触状态对沥青路面结构稳定性的影响便被提出,此后多年不断涌现出关键性文章对层间接触状态的影响做进一步诠释。
先是H.Hertz首次系统地阐述了弹性接触问题,并提出了经典的Hertz弹性接触理论。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检测新技术综述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检测新技术综述摘要:路面试验检测是公路养护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路面管理系统中数据采集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章根据路面试验检测指标分类,论述沥青路面检测新技术,并对路面集成检测技术进行介绍。
关键词:公路路面弯沉试验平整度路面损坏检测1 路面弯沉试验检测路面弯沉试验检测是我国柔性路面强度测量的一项主要指标。
路面弯沉是指在规定的标准轴载作用下,路面表面轮隙位置产生的总垂直变形或垂直回弹变形值。
新的试验检测法有以下几种。
1.1 激光弯沉测定仪法在测定时。
将测定仪固定在路面上汽车的后轮隙中。
利用汽车驶离被测点时路面回弹,带动原固定于地面上的硅光电池测头向上升起,使激光器发出的激光束通过进光射到硅光电池上产生光电流。
并根据光电流的大小来计算路面回弹变形的数值,即路面回弹弯沉值。
这种弯沉仪操作简易、精度高、读数稳定、体积小、质量轻、造价低且容易研制,另由于该测定仪依靠光线作为臂长,可以射得很远。
加上激光发射角窄,光点小而红亮,10m之远仍能清晰可见,可用于刚性路面弯沉检测。
1.2 自动弯沉测定仪法该测定仪在检测路段上在牵引车的作用下以一定的速度行驶,将测定仪的弯沉测定梁放在车辆底盘的前端并支于地面保持不动,当后轴双轮隙通过测头时,弯沉通过位移传感器等装置被自动记录下来。
这时,测定梁被拖动,以二倍的牵引车速度拖到下一测点。
周而复始地向前连续测定。
通过计算机可输出路段弯沉检测统计结果。
整个测定是在测定车连续行驶的情况下进行的。
它可对路面进行高密集点的强度测量,适用于路面施工质量控制、验收和路面养护管理1.3 落锤式弯沉仪(FWD)法FWD是通过计算机控制下的液压系统启动落锤装援,使一定质的重锤从一定高度自由落下,冲击力作用于承载板上并传到路面,导致路面产生弯沉,通过分布:距测点不同距离的传感器检测结构层表面的变形,记录系统将信号输入计算机。
得到路而测点弯沉缸。
FWD测量是计算机自动采集数据,进度快,精度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型加速加载系统在公路沥青路面中的测试功能综述摘要:目前PaveMLS11(小型加速加载实验系统)在国内公路沥青路面中有所应用,但在进行不同试验时于试件尺寸、实验参数、数据处理以及分析等方面没有较为统一的参考。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收集整理了国内PaveMLS11(小型加速加载试验系统)在沥青路面中的应用,主要包含路面结构力学响应、高温抗变形能力、沥青路面抗滑模拟三方面。
主要简述了采用PaveMLS11进行三方面试验时具体分别实现的功能,以及括试件尺寸、试验参数、数据处理方法与数据分析。
最后选取总结了最适合三方面试验进行的试件尺寸、试验参数、数据处理方法与数据分析。
为利用PaveMLS11进行三方面试验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字:PaveMLS11、加速加载试验、沥青路面力学响应、高温抗变形、路面抗滑2021年末全国公路总里程528.07万公里;公路密度55.01公里/百平方公里;公路养护里程达525.16万公里,占公路总里程比重为99.4%[1]。
因此中国公路进入养护时期,其中沥青公路使用广泛,具有重大占比。
因此,沥青路面的各项性能应当保持高水平研究与发展。
加速加载系列试验设备既能在室内又能在野外模拟沥青路面承受荷载能力,其中小型加速加载设备PaveMLS11的尺寸小,克服了足尺设备耗时、成本高、环境控制困难等缺点,同时该设备又能测试沥青路面多项性能,如:沥青路面力学响应、高温抗变形能力、长期抗滑能力。
在测试沥青路面各项性能时难免会出现误差,在使用小型加速加载设备PaveMLS11进行时沥青路面力学响应、高温抗变形能力、长期抗滑能力试验时没有较为统一的指导,所以掌握加速加载系列试验的要点及步骤较为重要。
基于以上背景,文章整理了国内学者目前使用PaveMLS11研究沥青路面在力学响应、高温抗变形能力、长期抗滑能力性能时的参数设置、试验步骤、数据记录与分析方法,用于选取总结最适合此三方面试验的参数设置、试验步骤、数据记录与分析方法,以便为学者们开展PaveMLS11的各项试验提供参考。
1 PaveMLS11加速加载试验系统图1 PaveMLS11 加速加载设备Fig.1 pavemls11 accelerated loading device2014年,英国PaveTesting公司全资收购(包括技术)南非MLS公司,原南非研制的MMLS3 1/3比例尺寸加速加载试验设备由PaveTesting进行了改进和更新设计,鉴于其有效测试长度接近1.1m,故将其型号更改为PaveMLS11。
PaveMLS11(图1)按1/3比例模拟真实车辆交通在不同荷载和不同环境条件下对路面或试件施加的循环荷载,从而建立路面长期受荷作用下使用性能指标的变化规律,对长期路用性能的研究提供数据。
表1 PaveMLS11各项参数Table 1 Parameters of PaveMLS11长宽高加载速度接地压力范围横向摆动范围有效测试厚度设备参数2.7m.7m1.2m7200次/小时0-0.7MPa±75mm125mm数量直径最大轮压最大轮载轮胎参数4300mm850KPa2.9KN2试件尺寸要求PaveMLS11试件分为室内制作、路面钻芯取样、真实路面结构三大类,常见试件尺寸有四种:表2 试件尺寸Table 2 Specimen Size自带大马歇尔试件车辙板试件实际路面结构其他尺寸试件试件参数直径150mm,高度50mm,两端分别切掉22.5mm300mm*300mm*50mm实际参数250cm*90cm*30cm其中用于实际路面结构时[2]由试件参数由实际情况决定,其他尺寸试件由PaveMLS11配有专用的试件成型机成型,且长宽高可以另想其他的办法来任意控制。
以上四种尺寸类型皆可用来进行沥青路面车辙、抗滑等各类试验,但用于力学响应试验时建议使用后两种试件类型。
3试验参数设置对于模拟路面结构力学响应、表征高温抗变形能力、模拟沥青路面抗滑性能衰变规律试验,设置胎压一般统一为0.7MPa,荷载一般为2.7MPa。
3.1模拟路面结构力学响应试验参数设置PaveMLS11对面层底部应力影响范围:纵向应变的影响范围为横向约±25cm、纵向约±50cm,横向应变的影响范围为横向约±25cm、纵向约±30cm[3]。
因此,在进行力学响应试验时建议结构模型的纵向尺寸不少于120cm,横向尺寸不少于50cm。
1)加载速度与温度:根据具体实验设置;2)应变采集频率:2000Hz[4];3)温度采集频率:1次/1min[4]。
3.2表征高温抗变形能力试验参数设置1)加载速度:6000次/h;2)加载温度:60℃。
3)所需记录数据:车辙深度、横断面车辙深度、隆起高度[5]、车辙宽度[6];4)数据记录周期:每5万次记录一次,其中前5万次由于压实的原因可适量增加测试频率,如在5000次、1万次、2万次、5万次时各测试一次;5)总加载次数:一般不超过50万次;6)测试步长:选择横断面测试位置1cm[7]为测试步长。
3.3模拟沥青路面抗滑性能衰变规律试验参数设置1)加载速度:7200次/h;2)温度与湿度:根据试验需要所定;3)所需记录数据:构造深度、摆值、宏观纹理;4)数据记录周期:由于试验前期构造深度、摆值衰减较快,所以前期记录数据的周期应当较小[8];如:前10万次每1万次检测一次,10~30万次时每5万次检测一次,30~80万次时每10万次检测一次;80万次之后,由于数据衰减幅度会逐渐减小,趋于平缓,故应适当调大周期,如100万次以后每20万次检测一次,200万次之后每50万次检测一次。
5)总加载次数:多数学者选择加载至少150万次[8],也有部分学者加载超过200万次[9],进行该实验时,建议至少加载150万次。
图2为加载30万次后试件表面效果图,此时沥青膜尚未被磨掉。
杨跃琴[9]将试件加载了236万次,试件表面出现明显的磨光磨耗效果(图3)。
图2 试件30万次加载图Fig.2 loading diagram of test piece for 300000 times图3 试件236万次加载图[9]Fig. 3 loading diagram of test piece 2.36 million times [9]4数据处理方法各个实验一般将试验所测数据与加载次数绘制成线性二维图或者对指数拟合曲线,根据加载次数的增加观察总结变化规律。
4.1模拟路面结构力学响应试验数据处理方法将记录的累计应变峰值数据或瞬时应变峰值[3]以及温度[10]数据和加载次数绘制成二维图,根据加载次数增加时应变变化情况、温度变化情况来总结规律。
4.2表征高温抗变形能力试验数据处理方法经过PaveMLS11加速加载试验所得车辙深度一般用四张图来呈现:1)将加载次数与车辙深度进行曲线拟合,可得出车辙深度随着加载试验进行的变化程度。
2)将每个测试周期所得横断面车辙深度绘制成图,横坐标为横断面位置,纵坐标为车辙深度,可得出试件车辙变形位置及形状。
3)计算出每万次车辙深度变化,即车辙变化率,绘制成图表进行对比[11]。
4)将隆起高度与加载次数绘制成图,形成隆起高度随加载次数增加时的变化规律[5]。
4.3模拟沥青路面抗滑性能衰变规律试验数据处理方法1)对于PaveMLS11加速加载试验所测BPN、TD值最简单的处理方法为将其与对应加载次数绘制成二维图,可通过直观观察数据的变化进行分析[12]。
2)对于数据的进一步处理,一些学者选择使用SPSS软件对摆值、构造深度分别与加载次数进行对数和指数回归分析,然后将观测值和回归分析绘制成图进行数据分析。
3)根据数据还可以进行抗滑性使用寿命预估。
李秋平[13]通过轮迹横向分布系数建立MMLS3加速加载试验累计加载次数与路面累计轴承作用次数之间的关系,再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14](JTG D50-2017)分析预测了表层混合料的抗滑使用寿命。
5试验实现功能5.1模拟路面结构力学响应试验实现功能模拟路面结构路面力学响应方面实现了表征抗反射裂缝和抗冻融能力的功能,具体实验如表3。
表3 模拟路面结构力学响应试验实现功能Table 3 Realized functions of mechanical response test ofsimulated pavement structure实现功能表征抗反射裂缝性能[4、15]表征抗冻融能力[10]试验组1组:4cmAC-13上面层+6cmAC-20中面层+8cmOLSM-25下面层+水稳碎石层2组:4cmAC-13上面层+6cmAC-20中面层+8cmAC-25下面层+水稳碎石层1组:1200mm×300mm×60mm的AC-25沥青混凝土面层+1400mm×800mm×130mm的半刚性基层,铺设基布2组:1200mm×300mm×60mm的AC-25沥青混凝土面层+1400mm×800mm×130mm的半刚性基层,未铺设基布6cm面层+9cm上基层+9cm下基层+5cm土基,1组无冻融条件,2组冻融条件试验方法位于基层宽5mm处设置接缝,并在接缝处对应上、下面层底部分别埋设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试验温度控制在14~16℃,并采用温度传感器测定实时温度;记录在0次、10万次、20万次、30万次、40万次、50万次、60万次、70万次以及80万次下的应变值。
在基层预锯5mm裂缝,进行MMLS3加速加载试验,加载频率为7200次/h,荷载为2.7MPa,一直记录0到60万次应变传感器布设分别埋设于下基层中部、上基层中部与面层底部且上下基层分为4.5cm进行铺设进行MMLS3加速加载试验试验结论开级配大粒径沥青碎石(OLSM)具有良好的抗反射裂缝性能铺设防裂基布延缓了反射裂缝的发展,降低了结构层微应变,对沥青路面的疲劳开裂寿命有所提高。
第2组应力峰值小于第1组,而且降低速率较快,说明随着加载不断进行,冻融试件出现损伤更快且更大。
5.2表征高温抗变形能力试验实现功能表征高温抗变形能力实现的功能如表4。
表4 表征高温抗变形能力试验实现功能Table 4 Functions of Characterizing High Temperature Deformation Resistance Test实现功能不同级配下高温抗变形能力比较[6]层间黏合力对于沥青混合料高温抗变形能力的影响[16]不同温拌剂沥青混合料高温抗变形能力的比较[17]微表处最佳乳化沥青用量验证[5、18]不同粒径填缝料的高温抗变形能力比较[19]不同路面结构高温抗变形能力比较[20]试验组SMA-13和OGFC-13沥青混合料种加入两种AC-13级配,采用Aspha-MS-3型中值级配MS-3型中值级配SMA-13和AC-13石墨烯、不同聚酯布(A 组、B 组)min,Sasobit,EvothermDAT3种温拌剂,即HMA和3种WMA共四组试验组试件,在中间加入伸缩缝材料(粗料和细料)高模量、SBS路面结构试验方法采用加速加载试验研究两种级配分别在5℃、25℃、50℃下的变形情况成型试件进行加速加载试验,记录车辙深度成型试件进行加速加载试验,记录车辙深度,根据结果计算永久变形量,预估车辙深度做6.5%、7.0%、7.5%、8.0%、8.5%油石比下的小型加速加载试验进行验证最佳乳化沥青用量做6.0%、7.5%、7.7%、8%油石比下的小型加速加载试验进行验证施工性能成型完24h后,测定试件的表面高度,对试件加热到60℃,保温至少5h后进行试验车型试件进行小型加速加载试验,记录车辙深度,计算车辙变化率试验SMA-13骨架孔加入聚酯布的WMA抗车辙能7%油石比的车8%油石比填缝细料高模量结论隙结构优于OGFC-13,具有更好的抗车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