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光伏组件接线盒测试常见分题分析
组件工艺流程及常见异常分析随堂测试题

组件工艺流程及常见异常分析随堂测试题1. 下列哪道工序不是关键工序(). [单选题]A. 削边(正确答案)B. 焊接C. 层压D. 测试2. 下列哪项不是组件生产过程中最终测试的项目(). [单选题]A. 功率测试B. 载荷测试(正确答案)C. EL测试D. 安规测试3. 下列哪项不是组件的外观问题() [单选题]A. 气泡B. 断栅C. 黑边(正确答案)D. 偏移4. 下列哪一项不是组件的EL问题() [单选题]A. 隐裂B. 虚焊C. 明暗D. 阻焊剂残留(正确答案)5. 法国科学家比克丘勒在()年发现半导体在电解质溶液中会产生光电效应. [单选题]A. 1839年(正确答案)B. 1954年C. 1840年D. 1849年6. 光伏组件属于光伏产业链的() [单选题]A.上游B.中游(正确答案)C.下游D.以上都不是7. ()是固定电池保证玻璃、背板密合的关键材料?() [单选题]A.边框B.焊带C.胶膜(正确答案)D.硅胶8. 太阳能电池组件封装工艺流程串焊的下一道工序是() [单选题]A.叠层(正确答案)B.层压C.装框D.测试9. 组件电性能参数中,Vpm是() [单选题]A.最大功率时电压(正确答案)B.开路电压C.最大功率10. 光伏组件封装一共是()大主材 [单选题]A.6B.7C.8(正确答案)D.911.叠层件从下到上依次为() [单选题]A.正面胶膜-正面玻璃-电池串-背面胶膜-背面玻璃/背板;(正确答案)B.正面玻璃-正面胶膜-电池串-背面胶膜 -背面玻璃/背板;C.背面玻璃/背板-背面玻璃/背板-电池串-面玻璃-正面胶膜12. 焊接工序是将电池片正背面焊接起来,组成串联的电池串()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13. 层压前EL&外观检测不合格的产品将进入返修工序() [判断题]对(正确答案)错14. 层压后层压件中发现组件有问题可以进行返修() [判断题]对错(正确答案)15. 自动装框机可以为组件自动执行装框操作() [判断题]对(正确答案)错16. TOPCon电池丝网印刷后先进行光注入,再进行二次烧结()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17.组件功率是用功率测试仪直接测试出来的() [判断题]对错(正确答案)18.目前的组件密封胶会使用单组份和双组份两种()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19. 目前每个光伏接线盒中均并联有半导体二极管()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20.焊带的基材为纯铜() [判断题]对(正确答案)错。
光伏组件测试等问题汇总

光伏组件测试等问题汇总太阳电池组件测量时的二极管问题及解决方案在我们公司的165W组件(6×12)设计中采用了24片电池串并联一个型号为P600D(正向电流6A,正向电压为0.9V)的整流二极管,用来消除组件的热斑效应。
因为165W组件的组件共有72电池片串联,所以每一块组件中并联了3个P600D这样的整流二极管。
但由于组件电池串之间的不均匀和模拟光的不均匀,会造成测量中IV曲线的台阶现象。
如下图所示:这是因为组件中每一个电池的IV曲线都不同,假设3串24片电池串电流各不相同,I1>I2>I3,如图所示(I1为流过1号电池串的电流,I2为流过2号电池串的电流,I3为流过3号电池串的电流):但由于有并联旁路二极管分流,上面组件IV曲线的在0-35V时近似为三段电流值较平的恒流源叠加,在35-45V时表现为一个恒压源。
一般来说,模拟光的不均匀度较小时,光源引起的电流的不均匀性就要小。
这就要求采用均匀度级别较高的模拟光源(A级+/-2%,B级+/-5%,C级+/-10%)。
通过使用10W标准组件来测量组件测试仪的光强不均匀度,发现西安交大和上海交大的组件测试仪的光强不均匀度均在+/-5%以内,应该为B级模拟光源。
但在上海交大的组件测试仪上测量时,发现在光照面中间偏右处测量时IV曲线有台阶(用于测量的10W标准组件没有连接旁路二极管)。
而因电池串间不均匀引起的台阶现象,可通过比较每片电池片的测量结果中短路电流Isc和定电压点电流值Iv(V=0.495V),选出结果相近的电池片。
或者定Iv和Rsh值分选,通过这样的分选方法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由于电池串的不均匀引起的台阶现象。
最终要通过电池片的生产工艺来控制Iv和Isc的离散性,提高电池串的均匀性,最终达到提高组件FF的结果。
当单晶电池片以定电压点的电流值Iv(V=490mV)和Rsh> 15 ohm来分档;多晶电池片以Eff和Rsh >15 ohm来分档时,分别做了一批电池片,发现组件的IV 曲线的台阶现象有所减少,单晶组件的FF增加,结果如下:1.对单晶硅来说,组件的FF的平均值从73.5%(以定电压点的电流值Iv(V=490mV)和Rsh> 6 ohm来分档)上升到74.77%(85个组件,在德国的测试仪上测量)和76.45%(25个组件,在上海的测试仪上测量);2.对多晶硅来说,组件的FF变化不大。
光伏接线盒认证测试具体要求

光伏接线盒认证测试具体要求
摘要:
一、光伏接线盒认证测试的重要性
二、光伏接线盒认证测试的具体要求
1.测试标准
2.测试项目
3.测试方法
4.测试条件
5.认证流程
正文:
光伏接线盒是光伏发电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和性能直接影响到光伏发电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因此,对于光伏接线盒的认证测试至关重要。
光伏接线盒认证测试的具体要求如下:
1.测试标准
光伏接线盒的认证测试应遵循相关国际标准,如IEC 61730-2 等。
2.测试项目
光伏接线盒的认证测试项目包括但不限于:外观检查、尺寸检查、结构检查、电气性能测试、环境适应性测试、机械性能测试等。
3.测试方法
光伏接线盒的测试方法应按照相关标准规定的测试方法进行,如电气性能
测试可采用IEC 61730-2 中的方法进行。
4.测试条件
光伏接线盒的测试条件应符合相关标准规定的要求,如环境适应性测试应按照IEC 61730-2 中的规定进行。
5.认证流程
光伏接线盒的认证流程应按照相关标准规定进行,一般包括:申请认证、资料审核、测试、审核报告、颁发认证证书等步骤。
太阳能光伏组件常见质量问题现象及分析

太阳能光伏组件常见质量问题现象及分 析
硅胶气泡和缝隙
硅胶气泡和缝隙原因
1.硅胶气泡和缝隙主要是硅胶原材内有 气泡或气枪气压不稳造成, 2.缝隙主要原因是员工手法打胶不标准 造成
预防措施: 1.严格控制层压机温度、时间等重要参数 并定期按照要求做交联度实验。确保交联 度符合要求85%±5%. 2.加强原材料供应商的改善及原材检验. 3. 加强制程过程中成品外观检验
太阳能光伏组件常见质量问题现象及分 析
热斑和脱层
热斑和脱层原因
1.组件修复时有异物在表面会造成热 斑
2.焊接附着力不够会造成热斑点. 3.脱层层压温度、时间等参数不符合标 准造成
太阳能光伏组件常见质量问题现象及分 析
低效原因 1.低档次电池片混放到高档次组 件内,(原材混料/ 或制程中混 料)
组件影响: 1.影响组件整体功率变低,组件 功率在短时间内衰减幅度较大 2.低效片区域会产生热班会烧毁 组件
预防措施: 1.产线在投放电池片时不同档次 电池片做好区分,避免混用,返 修区域的电池片档次也要做好标 识, 避免误用. 2.EL测试人员要严格检验,避 免低效片漏失.
组件影响:
1.脱层面积较小时影响组件大功率失效。当脱 层面积较大时直接导致组件失效报废
预防措施:
1.严格控制层压机温度、时间等重要参数 并定 期按照要求做交联度实验,并将交联度控制在 85%±5%内。 2.加强原材料供应商的改善及原材检验. 3. 加强制程过程中成品外观检验 4.严格控制助焊剂用量,尽量不超过主栅线两 太阳能光伏组件侧常见0质.3量m问m题现象及分
光伏组件用接线盒失效分析

DOI:10.16660/ki.1674-098X.2019.03.114光伏组件用接线盒失效分析①王会晓 麻超 张向前 刘红伟(英利能源(中国)有限公司 河北保定 071000)摘 要:本文主要介绍光伏组件用接线盒(以下简称”接线盒”)在光伏电站使用中出现失效问题的原因分析,通过对失效接线盒进行测试,确定是由于二极管击穿造成接线盒失效。
从失效二极管芯片均出现多点烧伤痕迹,应该可以确定,二极管是受到了极大的电能量引起芯片多部位击穿烧伤。
而且该电能量是在极短时间内出现过多次的能量高峰。
关键词:失效 二极管 击穿中图分类号:TM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9)01(c)-0114-02①作者简介:王会晓(1984.9—),女,汉族,河北保定人,硕士,工程师,研究方向:组件原材料。
1 接线盒失效问题概括随着近年来光伏电站的日益壮大,形形色色的组件充斥着整个光伏市场。
各类相关问题凸显验证,其中接线盒失效问题就是一项影响晶硅组件发电量重要问题。
自发现接线盒失效问题,各个组件厂以及相关材料厂商不断优化接线盒和二极管以解决此问题,但仍不能完全避免电站上接线盒失效问题的发生,接线盒失效问题涉及电压、二极管、雷电等多种原因。
本文主要阐述二极管击穿对接线盒失效的影响。
2 失效原因分析2.1 外观分析通过对失效二级管进行外观检测,未发现有损坏、零部件缺损等缺陷。
2.2 X-Ray测试取左穿1pc、右穿3pcs、双穿1pc进行以下分析,余留样,测试结果如图1所示。
编号正面内部结构侧面内部结构1#2#编号焊接件整体其他1#左穿1#右穿编号左边脚位右边脚位1#左穿1#右穿(下转116页)表1 二极管X-Ray测试结果表2 二极管解剖图表3 芯片击穿位置图外热成像仪在进行设备裂缝检查时,如果设备内部没有裂缝,则形成规则的热像图。
当检测到设备有裂缝时,在裂缝部位温度会有明显变化,热像图上也会呈现出相应的波动。
光伏组件常见问题汇总 原因分析 影响及预防措施

未打胶会进入雨水或湿气造成连电组件起火现象.
1.组件功率过低. 2.连接不良出现电阻加大,打火造成组件烧毁. 1.硅胶不固化胶会从线盒缝隙边缘流出,盒内引线会暴露 在空气中遇雨水或湿气会造成连电使组件起火现象.
1.外观不良客户不接受. 2.可能会造成脱层现象
1.影响组件整体外观.造成投诉预防措施: 1.对层叠和玻璃上料工序做好 5S 清洁,避免异物出现. 2.发现不良后禁止在组件上做标记,直接在流程卡上记录 不良位置. 3.产线产品摆放严格执行“三定”原则标识摆放 1.影响组件整体外观.造成投诉
光伏组件接线盒二极管的击穿失效分析

a. 二极管击穿失效后的外观b. 二极管型号检测时光伏组件中2串电池出现短路 2 接线盒二极管击穿失效后的外观与二极管型号2018-09-03(1990—),男,本科、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太阳电池、光伏组件性能测试,产品质量异常原因分析,组件可靠性分析方面的研究。
lirong@观察图2、图3可以发现,失效二极管的外观无明显异常,在X 光射线下观察失效二极管的内部也无明显异常。
通过化学试剂去除失效二极管的脚架和环氧树脂,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二极管的芯片表面,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失效二极管芯片表面有火刺痕迹。
图3 X 光射线下的失效二极管内部状况在温度为25 ℃条件下,对接线盒两端分别施加正向额定电流15 A 、反向压降45 V 0.5 mA ,测试失效二极管的电性能,并记录测试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二极管击穿失效后的电性能情况测试项目测试 条件判定标准测试 结果顺向电压V F /V 15 A ≤0.550.426反向漏电I R /mA45 V≤0.50100反向压降V DR /V 0.5 mA≥450.010通过表1中的测试数据可知,接线盒二极管击穿失效后主要表现为二极管反向漏电I DR 不合格。
此时二极管不具有单向导电特性,处于失效状态[2]。
下文针对不同状态下的二图4 光学显微镜下失效二极管的芯片表面图5 二极管芯片表面出现异常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图5中芯片表面出现的火刺缺陷,发现其与图4中二极管芯片表面的火刺形貌不同;且对产生顺向电流的设备进行监控,发现其出现35 A 顺向电流的概率约为由此可知,生产线中出现的二极管击穿失效并非由顺向电流导致。
使用不同温度的烙铁头与接线盒二极管表面接触,然后测试二极管的电性能情况。
2 二极管表面接触高温后的电性能情况。
光伏组件原理及常见质量问题PPT教案

✓背板的水汽渗透率过高,容易引起组件的PID,影响组件的衰减特 性。
第32页/共72页
3.组件工艺过程及常见质量问题
组件原材料— 背板
➢背板对组件质量的影响 背板黄变:组件在户外使用1—2年后PET背板和FEVE涂料背板颜色变 edlar和TPT 背板颜色相对更为稳定。
2.组件工艺过程及常见质量问题
湿冻试验
- 确定组件承受高温、高湿之后零下温度对其影响的能力
1. 太阳电池组件无严重外观缺陷; 2. 太阳电池组件最大输出功率的衰减不超过试验前测试值的5%。 3. 满足绝缘要求
第18页/共72页
18
2.组件工艺过程及常见质量问题
湿热试验
- 确定组件承受长期湿气渗透的能力(无外观缺陷,Pmax衰减<5%,满足 绝缘要求);
TPT背板结构 TPE背板结构
第29页/共72页
3.组件工艺过程及常见质量问题
组件原材料— 背板
➢ PVF 特点
耐高低温 防氧化
耐腐蚀 耐老化 强
抗紫外
第30页/共72页
2.组件工艺过程及常见质量问题
组件原材料— 背板
➢背板对组件质量的影响 导热性对组件效率的影响:背板材质具有导热性,可以将组
2 光伏(电池/组件)生产过程及常见质量问题
3
电站组件质量保障措施
第2页/共72页
1.光伏发电优势及原理
可开采65年左右
铀资源
可开采58年左右
天然气
可开采100年左右
煤资源
可开采40年左右
石油资源
人类未来的能源之路在何方?
第3页/共72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阳能光伏组件接线盒测试常见问题分析
摘要:本文阐述了户外组件使用中因接线盒问题引起的故障,以及 TUV、UL 认证测试过程中因接线盒问题而出现的失败项,从技术角度对接线盒的质量进行初步分析和探讨。
光伏组件接线盒的主要作用是连接和保护太阳能光伏组件,传导光伏组件所产生的电流。
光伏组件接线盒作为太阳能电池组件的一个重要部件,是集电气设计、机械设计和材料应用于一体的综合性产品,为用户提供了太阳能光伏组件的组合连接方案。
目前,中国组件制造商生产的组件很多都存在不少的质量问题和隐患,而其中很大一部分组件质量问题来自于接线盒自身的设计和品质。
作为光伏组件制造商的配套企业,接线盒制造商不仅需要对组件制造商负责,更需要对终端客户负责,特别是对使用过程中人身安全的保护。
所以,优化接线盒结构设计、提高质量是所有接线盒制造企业的首要任务。
常州天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天华新能源”)下属常州华阳光伏检测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华阳检测”,于 2009 年 12 月获得了 CNAS 实验室认可,认可范围包括光伏组)件、光伏材料共 119 项检测能力。
公司自 2008 年开始进行接线盒检测(依据标准:
VDE0126-5:2008),讫今共完成 30 家接线盒供应商、50 多款接线盒的检测和质量分析,获得了大量的检测数据。
结合光伏组件户外使用的实际情况,我们总结出目前接线盒常见失败项目主要有:IP65防冲水测试、结构检查、拉扭力试验、湿漏电试验、二极管温升试验、环境试验、750℃灼热丝试验。
接线盒测试常见失败项目统计图:
注:每种测试按照100% 考虑一、户外组件因接线盒问题引起的故障图片
接线盒引线端子烧毁
接线盒烧毁——引起组件背板烧焦——组件碎裂
二、接线盒在认证测试中常见失败项目及原因分析
1.接线盒 IP65 防冲水测试
防水性能是接线盒性能的重要指标。
认证测试中,先进行老化预处理测试,然后进行防冲水测试,再通过外观结构检查和工频耐压测试进行评判。
测试能否顺利通过,取决于接线盒的密封保护程度,而接线盒的密封保护直接影响到成品组件的防触电保护和漏电防护的等级。
就目前常规构造的接线盒而言,其设计和材料的缺陷已在认证测试中显露无疑。
图 1 IP65 防冲水测试测试图片
接线盒防冲水测试失败的主要现象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⑴、接线盒密封盒体内大量积水;
⑵、接线盒盒体与背板材料不匹配;
⑶、接线盒的密封螺母开裂失效;
⑷、接线盒在老化预处理测试中盒体变形;
⑸、接线盒密封圈老化预处理测试后失效,或其他原因。
通过对以上测试过程中出现的失败现象进行研究分析,得出以下几点失败原因:
(1)、盒体的锁扣设计:
锁扣设计成两扣模式可能是导致试验失败的主要原因。
两扣模式使得盒盖受力集中在二点,加上盒盖面积较大,导致其余各点受力很不均匀。
特别是在高温时,其余各点受密封圈热胀、
材料受热变软的影响,导致接线盒龇口,影响盒体的密封性,从而在 IP65 防水测试中失败(如图 2)。
另外,接线盒经过 240 小时老化试验后,密封圈虽未脱落,但盒体、盒盖有变型,也会影响到盒体的密封性。
图 2 防水测试后接线盒变形、大量积水
图 3 老化试验后盒盖变形影响密封导致积水
(2)接线盒密封圈的橡胶材料选择不当:
由于密封圈材料的选择不适合,在接线盒经过240小时老化预处理测试后,其延伸率和收缩率降低,密封圈材质硬度升高,降低了盒体与盒盖的密封性能,导致密封圈不能完全密封盒体和盒盖的槽口,致使水流渗入,防冲水测试失败。
(如图4)
图4 密封圈老化试验后密封不到位,水流渗入
(3)接线盒盒体塑料与太阳能组件密封胶在老化预处理测试后,粘合性失效(如图5)。
图5 接线盒与硅胶粘结失效
(4)密封螺母材质选择不当:接线盒在老化预处理测试后,密封螺母发生断裂,也是造成接线盒防冲水失败的原因。
2.接线盒湿热试验
湿热试验对于接线盒来说是一个相当严酷的环境试验,接线盒湿热试验失败的主要现象有以下几种:
⑴、湿热试验后接线盒盒体碎裂失效;
⑵、湿热试验后接线盒盒体和盒盖密封变形;
⑶、湿热试验后接线盒与背板脱落;
⑷、湿热试验后电气连接不可靠;
⑸、湿热试验后接线盒电缆的抗拉扭性能减小,爬电距离、电气间隙减小
(6)、其他现象。
图6 湿热试验后接线盒变形图7 湿热试验后
接线盒与背板脱落
图8 湿热试验后接线盒失效
湿热试验失败可能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1)、盒体PPO材料的选择不当或用料不纯;
(2)、密封螺母开裂导致在湿热之后电缆的抗拉扭性能削弱,或者直接开裂;
(3)、接线盒盒体与硅胶不匹配,长时间高温高湿后接线盒与硅胶脱落;
(4)、其他原因。
3、接线盒盒体灼热丝测试
接线盒盒体750℃灼热丝测试,是接线盒生产商选用接线盒材质的重要测试项目,也是
接线盒认证测试中较易失败的项目之一。
测试中,根据盒体材料从开始燃烧到火焰熄灭的时间长短,判定该接线盒是否能适合今后在户外使用。
其主要试验过程如下图所示:
图9 接线盒支撑带电体部分开始燃烧图10 接线盒支撑带
电体部分继续燃烧
图11 火焰熄灭的时间
根据图9、10、11所示,接线盒支撑带电体部分在进行750°C灼热丝测试时,火焰熄灭时间Te为44.92s,不符合接线盒标准中灼热丝测试的要求。
测试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接线盒材质无法承受灼热丝元件在短时间内所造成的热应力,不符合灼热丝测试的要求(没有火焰或是火焰可以在30s内自动熄灭)。
4.接线盒常规测试其他失败项(部分)
(1)、工频耐压测试失败,见图12所示。
其失败原因主要为爬电距离/电气间隙不足、环境试验之后绝缘性能受到损害(由于材料方面的原因)。
图12工频耐压测试
(2)、接线盒带电部件抗腐蚀强度不足,其原因为金属件铜质选型和表面处理不当。
图13 带电部件抗二氧化硫腐蚀能力不足
三、光伏组件接线盒质量改进建议
作为光伏组件的配套产品,接线盒所占成本不及电池成本十分之一,但却是决定光伏组件最终能否正常工作的重要部件。
在此,笔者提出接线盒质量改进的几点建议:
1、将盒体、盒盖分体,由密封圈密封的设计,改进为盒体、盒盖压接一体式密封处理,加
强整个接线盒结构密封性和密封强度。
2、根据目前组件认证、制造、使用的需要,建议接线盒内预留扩展连接座;装配不同规格的二极管可以随时改变接线盒的最大工作电流;根据组件生产工艺在接线盒装配中保留密封胶和灌封胶两种安装方式。
3、考虑在接线盒盒盖设置导气阀以导出盒体内部热量,或在接线盒内部采用薄片状金属端子,增加散热片,以达到降温的作用。
4、通过系列测试,研究不同类型硅胶和不同材质背板材料的相互匹配性,为光伏组件
制造商提供接线盒安装、使用、匹配的整套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