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冶金与发展现状
铜冶炼行业发展趋势

铜冶炼行业发展趋势
铜冶炼行业的发展趋势可以从多个方面来分析。
1.技术创新:随着环保压力的加大和市场竞争的加剧,铜冶炼行
业将加大技术创新的力度,以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污染排放。
例如,采用新型冶炼技术、优化工艺流程、降低能耗等。
2.节能减排:节能减排是我国政府一直推行的重要政策,铜冶炼
行业将努力实施节能减排措施,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
例如,采用高效节能设备、优化能源利用、实施清洁生产等。
3.产业结构调整:为了应对市场竞争和环保压力,铜冶炼行业将
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减少低端产品的产量,提高高端产品的比例。
例如,发展高精度铜板、高性能铜合金等高端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
4.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当前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模式,铜冶炼
行业也将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例如,对废铜进行回收再利用、实现废水循环利用等。
5.国际化发展: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铜冶炼行业也将加强国
际化发展,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例如,拓展海外市场、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等。
总之,铜冶炼行业的发展趋势是多方面的,包括技术创新、节能减排、产业结构调整、循环经济和国际化发展等。
这些趋势将有助于铜冶炼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铜冶炼行业分析

铜冶炼行业分析铜冶炼行业是指将铜矿石或回收的废铜经过冶炼、提炼、精炼等工艺过程后,得到高纯度的铜材料的行业。
铜冶炼行业是金属冶炼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民经济和工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下是铜冶炼行业的分析。
首先,铜冶炼行业的市场需求相对稳定。
铜是一种重要的基础金属,在电力、电子、通信、交通、建筑等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
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些行业的需求量也在相应地增加。
此外,随着新能源、电动汽车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对铜的需求也将进一步增加。
其次,铜冶炼行业存在一定的生产成本。
铜矿石的开采、精炼和冶炼等工艺需要大量的资金和能源投入。
此外,铜冶炼行业还需要处理废水、废气等环保问题,增加了生产成本。
因此,铜矿石价格波动、原料供应不稳定以及环保成本的增加都会对行业的盈利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
再次,铜冶炼行业的技术水平较高。
冶炼和提炼铜的工艺需要掌握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研发。
同时,表面处理、材料加工等环节也需要高水平的技术支持。
对于企业而言,提高技术水平和技术创新是保持竞争力的关键。
最后,铜冶炼行业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铜资源储量有限,对于依赖进口的国家来说,面临着原料供应的压力。
其次,铜冶炼行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尾矿和废渣,环境污染问题需要得到有效解决。
同时,由于价格波动和国际竞争的存在,铜冶炼企业面临着市场竞争的压力。
总的来说,铜冶炼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随着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增加和新兴产业的发展,铜冶炼行业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
然而,该行业也面临着资源约束、环保问题和市场竞争等挑战,需要企业加强技术创新、提高生产效率,以保持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
中国铜行业发展概况及行业的发展

中国铜行业发展概况及行业的发展一、铜行业发展现状分析铜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
早在史前时代,人们就开始采掘露天铜矿,并用获取的铜制造武器、式具和其他器皿,铜的使用对早期人类文明的进步影响深远。
铜是一种存在于地壳和海洋中的金属。
铜在地壳中的含量约为0.01%,在个别铜矿床中,铜的含量可以达到3%~5%。
自然界中的铜,多数以化合物即铜矿物存在。
铜矿物与其他矿物聚合成铜矿石,开采出来的铜矿石,经过选矿而成为含铜品位较高的铜精矿。
是唯一的能大量天然产出的金属,也存在于各种矿石(例如黄铜矿、辉铜矿、斑铜矿、赤铜矿和孔雀石)中,能以单质金属状态及黄铜、青铜和其他合金的形态用于工业、工程技术和工艺上。
我国铜矿分布由原五大基地为主,逐渐扩展到向西部地区延伸,如内蒙古、新疆、西藏等。
铜冶炼行业除了在四大资源基地分布外,在沿海地区(山东、广西)在铜冶炼分布的比重在加大。
铜加工行业分布部分由发达省份地区向中部地区转移和上游生产基地转移。
1、铜行业产量分析2018年的铜冶炼和精矿供需,一季度现货加工费基本都在76-80美元/吨,二季度初甚至有少数成交在70美元/吨以下,此刻反应了当时2017年高罢工扰动给铜矿供需带来的冲击。
市场也预期充满劳资谈判的2018年仍会保持这种高扰动。
2019年铜精矿金属含量163万吨,同比增长4.1%,精炼铜、铜材产量分别为978万吨、2017万吨,分别同比增长10.2%、12.6%。
铜冶炼总回收率98.6%,同比提高0.1个百分点,铜冶炼综合能耗226千克标煤/吨,同比下降2%。
2、铜行业实现利润情况分析3、铜行业产量进出口分析2019年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753亿美元,同比下降13.2%,其中进口额、出口额分别为692亿美元、60.5亿美元,同比下降13.2%、13%。
2019年废铜进口量149万吨,同比下降38.4%;2019年粗铜进口量76万吨,同比下降15.4%;2019年精炼铜进口量355万吨,同比下降5.4%,2019年铜精矿进口实物量2199万吨,同比增长11.6%。
我国铜冶炼技术的进步及发展

冶金冶炼M etallurgical smelting 我国铜冶炼技术的进步及发展陈晓军(新疆五鑫铜业有限责任公司,新疆 昌吉 831100)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逐渐成长为一个工业生产大国,重工业快速发展,对铜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我国的铜冶炼产业也在不断进步发展。
铜是一种重要的过渡型金属元素,它可以和多种化合物进行反应,被广泛应用在武器和装饰物品中。
我国现阶段的铜产量不足,必须不断探索新的方法去提高铜的使用率。
我国的铜冶炼技术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目前炼铜的方法主要有火法炼铜和湿法炼铜两种,但火法炼铜仍是目前铜冶炼主要使用的技术。
本文结合我国铜冶炼行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对铜冶炼技术的创新和发展进行探讨。
关键词:铜冶炼;技术发展进步;策略中图分类号:TF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1)14-0015-2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of copper smelting technology in ChinaCHEN Xiao-jun(Xinjiang Wuxin Copper Co., Ltd., Changji 831100, China)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China's social economy, China has gradually grown into a large industrial production country.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heavy industry, the demand for copper is also increasing, and China's copper smelting industry is also developing. Copper is an important transition metal element. It can react with a variety of compounds and is widely used in weapons and decorative articles. At present, the output of copper in our country is insufficient, so we must constantly explore new methods to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copper. China's copper smelting technology is facing great challenges. At present, there are two main copper smelting methods: pyrometallurgy and hydrometallurgy, but pyrometallurgy is still the main copper smelting technolog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a's copper smelting industry, and discusses th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opper smelting technology.Keywords: copper smelting;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strategy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全球化的步伐越来越快。
2024年粗铜冶炼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粗铜冶炼市场发展现状引言粗铜冶炼是指将铜矿石经过一系列的破碎、磨矿、浮选等工艺,最终得到的含有铜金属的粗铜产品。
粗铜冶炼市场是铜行业中一个重要环节,其发展现状对于全球铜产业链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对粗铜冶炼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和评估。
粗铜冶炼市场概述粗铜冶炼市场是指粗铜产品的生产、销售和贸易等一系列活动。
粗铜产品被广泛应用于电工、建筑、交通运输、通讯等各个行业,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金属材料之一。
粗铜冶炼市场的发展现状直接受到全球经济、政策和技术等因素的影响。
全球2024年粗铜冶炼市场发展现状全球粗铜冶炼市场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 生产规模扩大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粗铜冶炼厂商加大了生产投入,提升了生产能力。
一些主要铜矿生产国家如智利、秘鲁等,通过扩大产量和引进先进技术设备,进一步提高了粗铜冶炼的生产规模。
2. 区域市场竞争加剧粗铜冶炼市场的竞争日益加剧,主要体现在各个地区之间的竞争上。
亚洲地区的粗铜冶炼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成为全球粗铜冶炼的主要增长引擎。
而一些传统的粗铜冶炼重镇如美洲、欧洲等地的市场份额相对下降。
3. 环保和可持续发展趋势粗铜冶炼行业在面临着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压力的情况下,不断调整生产工艺和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排污和废弃物产生。
一些先进的冶炼企业逐渐采用环保型技术设备,推动全球粗铜冶炼市场向更为环保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中国2024年粗铜冶炼市场发展现状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粗铜冶炼国家,其粗铜冶炼市场发展情况备受关注。
1. 生产能力稳步提升中国的粗铜冶炼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和生产能力扩张,实现了生产能力的稳步提升。
中国的粗铜冶炼企业以及相应的设备和技术供应商在全球市场具有竞争力。
2. 技术创新推动行业升级中国的粗铜冶炼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一系列进展,推动了整个行业的升级。
通过引进和研发新技术,提高产能、降低能耗和排放,中国粗铜冶炼企业能够在全球市场中保持竞争优势。
国内铜湿法冶金工艺应用现状

国内铜湿法冶金工艺应用现状摘要:现如今,人类社会的发展迅速。
随着人们需求的提升,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在进步,并且都在不断的创新、发展。
就练铜方式来说,有多种不同的方法。
而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是湿法炼铜,湿法炼铜技术快速发展,从众多练铜方式中脱颖而出。
经过长期的发展,使得湿法炼铜的熟练度已经有了一定的提升,并且其技术也非常的娴熟。
因此,湿法炼铜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应用。
本文主要研究国内铜湿法冶金工艺的应用现状。
关键词:湿法冶金;浸出;萃取;电积;技术现状很多年以前,铜的使用并不是很广泛,对此主要有两个原因。
首先,铜的价格非常低;其次,对于铜的开发技术手段也不高。
如此一来,便导致了很多的低品位铜矿没有受到充分的重视,也没有被好好利用,未能发挥出它的使用价值。
然而,近些年来,铜的需求市场发生了转变。
随着铜的价格不断的提升,以及湿法冶金的应用与发展,那些曾经被忽视的矿床开始得到人们的重视,其利用率越来越高。
所以,如何使用更低的成本来开发低品位矿床的湿法冶金工艺,这是人们在现阶段研究的重点问题,而且,国内的铜湿法冶金工艺也因此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1 国内铜湿法冶金工艺技术的发展现状分析自1968年以来,世界上已有50个浸出-溶剂萃取-电化学工厂。
在50家公司中,美国有16家。
2000年,铜产量达到约55万吨。
在上个世纪80年代,智利应用溶液萃取和电解的方式对铜进行提取,多大5万吨,到目前为止,智利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生产铜的国家。
20多个国家的铜的年产量超过了130万吨。
赞比亚、秘鲁和澳大利亚等国的铜湿法冶金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和发展。
目前为止,溶剂萃取-电积工艺已经受到广泛的认可和应用,被给予了一致好评。
早在十年以前,我们国家的铜湿法冶金工艺生产的铜产量已高达二百四十万吨,而到了2003年,铜湿法冶金产量已经占世界矿铜产量的百分之二十五。
自上世纪六十年代,此工艺的展开推动了各个研究单位对其展开研究。
在上世纪80年代以后,已经开始逐步地形成了较为完善和成熟的浸出、萃取、电积工序以对铜进行生产[1-4]。
火法炼铜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火法炼铜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以火法炼铜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为标题,我们将探讨铜矿石炼制过程中使用的火法炼铜技术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火法炼铜是一种传统的铜冶炼方法,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它是通过将铜矿石加热至高温,使其氧化并与其他杂质分离,从而得到纯铜的过程。
在火法炼铜的过程中,矿石首先经过破碎和磨矿处理,然后加入一定量的燃料和熔剂,通过高温反应使铜矿石中的铜化合物还原为金属铜。
火法炼铜技术已经相对成熟。
在传统的火法炼铜工艺中,主要有两个关键步骤:烧结和熔炼。
烧结是将矿石与燃料和熔剂一起加热,以使矿石中的金属氧化物还原为金属。
熔炼是将还原后的金属与其他杂质分离,得到纯铜。
这些步骤需要高温和长时间的反应,以确保铜的高纯度和良好的品质。
然而,火法炼铜技术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火法炼铜是一种能源密集型工艺,消耗大量的燃料,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其次,火法炼铜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渣和尾矿,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
此外,火法炼铜的能源消耗和废物排放也使其在可持续发展方面面临挑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目前正在研究和开发一些新的火法炼铜技术。
例如,采用新型燃料和熔剂,以减少能源消耗和废物排放。
此外,利用先进的过程控制技术和自动化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同时,研究人员还在尝试将火法炼铜与其他冶金技术相结合,如湿法冶金和电解冶金,以提高效率和减少环境影响。
未来,火法炼铜技术将继续朝着更加环保和高效的方向发展。
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矿冶企业将不断寻求使用低碳能源和绿色燃料,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此外,随着科技的进步,火法炼铜过程中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也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总的来说,火法炼铜技术作为一种传统的铜冶炼方法,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然而,为了适应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火法炼铜技术仍然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
通过引入新的燃料和熔剂,优化工艺流程,提高能源效率和减少废物排放,火法炼铜技术将继续在未来发挥重要作用,并为铜冶炼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铜冶炼技术进步与发展

首页 上页
下页
平行流技术原理:
l 常规电解的电解液在电解槽的运动方式是“上进下出”或“下进 上出”,高电流密度电解时,阳极板边铜离子富集,阴极板边铜 离子贫乏,形成浓差极化,导致阴极铜质量差、电解生产困难。
l 平行流技术原理:就是改变电解液在电解槽中的运动方式,采 用“侧进上出”形式,具体说,就是通过特殊装置使电解液在阴 极板的两面以一定的速度进入电解槽,使电解液平行于阴极板板 面向上流动( 左图),同时,电解液在阴极和阳极之间形成上下 循环运动(右图 ) ,消除了浓差极化,确保了高电密电解的正常 生产。
l
Cu2O (过氧化) + FeS (欠氧化) →FeO+ Cu2S 。
首页 上页
下页
2、采用龙卷风形式分散物料,强化气粒混合和粒子碰撞。
l 闪速冶炼采用水平分布风分散 物料,粒子呈伞状分布整个反 应塔空间。
l 问题:一是高投料量时分布风 的动量比物料的动量小,粒子 不易分散,气粒混合不好;二 是粒子悬浮状态下落,粒子间 碰撞和反应机会少;三是高温 粒子充满整个反应塔,对塔壁 冲刷严重,而且热损失大,能 源消耗高。
l 提高电流密度是强化电解的最有效手段,但浓差极化 问题这座大山阻遏了电流密度进一步提高,常规电解 电流密度难以突破330 A/㎡。
l 祥光铜业与奥地利公司合作,首次开发出高电流密度 的平行流电解技术,并成功应用祥光铜业二期电解工 程,产能提高50%,电流密度提高到420 ~450A/㎡, 是目前世界常规铜电解的最高电流密度。
l 第一部分﹙反应塔上部﹚氧气和精矿粒子间反应
l 2CuFeS2+O2→2FeS+Cu2S+SO2
2FeS+3O2 →2FeO+2SO2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铜冶金与发展现状X X X1 X X X2(1 贵州大学 550003 2 贵州大学 550003)摘要认识铜冶金和了解铜冶金的技术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下面主要介绍了我国铜冶金生产技术在熔炼和电解工艺方面的进步,其中包括铜熔炼、闪速熔炼技术、氧气顶吹炼铜技术、冰铜吹炼、火法精炼、杂铜的精炼、铜冶炼烟气制酸、电解精炼、电解液净化、“水口山炼铜法”新工艺等新技术的采用以及我国铜电解技术的进展和遇到的问题,最后还对未来铜冶金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中国有色金属工业铜冶金铜熔炼铜电解精炼电解液净化Copper metallurgy and development situationXXX1 XXX2(1 guizhou university 550003,2 guizhou university 550003)Abstract Know the metallurgical and understand the development of metallurgicaltechnologies is very important, china metallurgical mainly introduces the technique ofproduction and workmanship is the actual progress, including copper is, flashing thespeed is a technical, oxygen from the top brass, from the fire matte, refining, a methodof refining the brass, copper smelt the smoke made the acid and of the electrolyticrefining and measuring electrolyte, "clean mountain" the army of the new method forapply new technologies and the actual progress and the technical problems, The end ofthe metallurgical carried out on the bronze.Keywords Chinese nonferrous metals industry; Copper metallurgy; CoPrex·smelting;Coppereleetrolysis; Refining; Measuring electrolyte purification1 前言铜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原材料。
2005年,在中国消费快速增长的带动下,世界铜矿和精铜的产量均出现了一定的增长,产量分别为1498万t和1634万t,增幅均为3.1%。
中国铜产量和消费量均出现了快速的增长,2005年中国铜产量为253万t,同比增长23%。
2006年,中国铜产量为290万t左右,由此可见,中国铜工业在飞速发展[1,2]。
铜价方面,近年来,我国铜价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制约。
铜价表现为,以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增长为代表的消费需求,与丰富的天然铜矿资源和开采冶炼技术进步代表的生产供给的对峙。
由于供需两个方面发展前景都非常良好,铜价并不像油价一样拥有一个长期基本面的支撑,所以,长期铜价依然存在着宽幅振荡的特点。
从2004年下半年开始,铜价和铜精矿加工费(TC/RC)都处在高企价位,而且持续时间之长,都是前所未有的。
2007年4月底,国际现货市场铜价更是突破了7130美元/t,创造铜价历史的最高水平,而且不排除有继续攀升的可能。
对于中国铜工业来说,大力发展中国铜工业是全球经济一体化下的迫切需求。
目前,我国是全球铜消费量位居首位的国家,同时也是铜加工工业大国,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因此从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探索我国铜冶金技术行业发展的路子非常重要。
2 我国重有色金属工业发展概况我国有色金属资源的品种与数量,长期以来虽始终位居世界百多个国家的前列,但本世纪50年代以前,中国没有任何现代化的有色金属工业以及相应的科学技术。
建国以后,我国的有色金属工业由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和发展,但主要的生产工艺技术与装备仍远远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
一统天下的计划经济模式与不重视科学技术的做法,严重制约了有色金属工业的发展,10种常用有色金属用了30年的时间,即到1979年才突破了100万t大关;10种常用有色金属的大部分仍需大量进口。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为了加速有色金属工业的发展,于1983年组建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使我国的有色金属工业得到了持续、稳定、迅速的发展。
10种常用有色金属只花了10年时间就突破了200万t,超越300万t大关只用了5年,即1993年10种常用有色金属产量[3]取得了343.15万t的突出成就,位居世界第四位;10种常用有色金属中的铜、铅、锌、镍、锡、锑产量达213.3万t,是1982年的2.54倍,缓解了国氏经济发展对有色金属需求的矛盾,改写了大量依赖进口的落后历史,实现了出口增长率大于进口的良性局面,1993年出口锑5万余吨,铅锌则由1982年的进口12.8万t,变为1993年的出口25.4万t,其他金属也有出口,做到了有进有出[3]。
由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重视大中型骨于企业的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近十年来相继有金川镍基地、西北铅锌基地、江西铜基地、来宾冶炼厂的建成投产,以及株洲冶炼厂、金川公司冶炼厂、葫芦岛锌厂、沈阳冶炼厂、韶关冶炼厂、云锡公司冶炼厂、铜陵公司冶炼厂、水口山矿务局铅锌厂等企业开发并引进了一系列先进技术与装备,使我国重有色金属的冶金生产工艺、技术装备、环境保护、综合利用等较之于十年前,均有了长足的进步。
重有色金属的产品品种与质量更有了飞速发展,有近半数的产品是按国际标准组织生产的,铜、铅、锌、锡、锑等大宗产品均已在国际市场上注册。
近十多年来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的迅速发展,大大缩小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奠定了有色金属工业现代化基础。
本文重点介绍我国铜冶金生产技术在铜熔炼和铜电解工艺方面的进步。
3 我国铜熔炼技术进步建国以来,国家重视铜工业的发展。
至1990年底,累计固定资产投资的总额约占有色金属工业总投资的24.5%,建成铜联合企业5个,铜矿山99座,粗铜冶炼厂14家,电解铜厂67家,铜加工厂400多家,形成采选冶综合产铜能力55万t(其中采选能力30万t、冶炼能力60万t、加工能力65万多吨)[4]。
近十年来,通过技术改造与先进技术装备的引进,使我国铜冶金生产技术有了显著进步。
3.1 铜熔炼熔炼是铜冶炼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最容易造成环境污染,近期国内几个大厂的技术改造都将熔炼系统的技术方案作为重点,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先进熔炼技术和设备。
3.2 闪速熔炼技术目前闪速熔炼仍然是世界铜熔炼的主流工艺技术,而且日臻成熟。
闪速熔炼以其技术成熟可靠、热强度高、单炉处理量大、炉子寿命长、保效果好的特点受到国内外大、中型铜冶炼厂普遍重视。
在精矿喷嘴结构不断更新完善、操作控制上采用高富氧浓度、高冰铜品位、高操作温度、高热强度及炉体冷却系统改进后,闪速熔炼单台炉子的处理能力大大提高。
80年代前,我国铜冶金生产的工艺技术以鼓风炉和反射炉熔炼为主,能耗高、污染严重,机械化自动化水平很低。
1985年11月贵溪冶炼厂的建成投产,实现了我国炼铜工业的历史性突破:采用了先进的闪速炉熔炼、炉渣电炉贫化、转炉渣选矿、大型卧式旋转精炼炉(容量240t)及圆盘阳极定量浇涛机、大极板、长电解周期的电解精炼、极板处理与电解液循环及废电解液净化技术、两转两吸的冶炼烟气制酸、环保工程及余热发电系统等,设备的大型化及主要工艺过程的计算机在线控制,均足我国前所未有的,使我国铜冶金的工艺技术与装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冶炼回收率达97%以上,硫回收率高达95.8%~96%,设备作业率达96.34写、超过95%的设计指标。
余热发电量占全厂生产用电量的50%以上,冶炼工人的实.物劳动生产率为634t/人.a,大大高于国内同行业的水平[5]。
贵溪冶炼厂并未因是引进的先进工艺而固步自封,在消化引进技术的同时,瞄准世界先进水平,于1988年启动了一系列重要的技术改造工程。
冶炼方面最主要的有富氧闪速熔炼挖潜节能工程、金银回收改造工程及氧化砷处理工程等。
富氧闪速熔炼技术改造的主体项目是强化精矿干燥,提高干燥效率及处理能力,引进日本东予厂的中温富氧熔炼技术与精矿喷嘴,以强化熔炼工艺,提高冰铜品位,采用转炉富氧吹炼高品位冰铜技术。
富氧熔炼的工艺技术改造工程包括65003m制氧站建设、熔炼系统改造和硫酸系统改造三大部分,累计投资1.2亿元人民币,1994年全部竣工投入试运行。
改造后的贵溪冶炼厂1994年在铜产量、质量及技术上取得三个重大突破[6]:一是闪速炉平均日精矿投料量从改造前的1050t增至1542t,最高日投料量达1680t;阳极铜、电铜产量双双突破10万t(阳极铜10.2万t、电铜10.16万t),硫酸产量上40万t(41.5万t)大关,产铜量比技改前增加3万t。
这标志贵冶一期工程超过了设计生产能力,我国铜工业结束了徘徊局面,二是“贵冶牌”电铜1993年4月升格为一类品,质量达国际A 级铜标准。
4000多吨电铜出口英国、意大利、德国、日本等,创汇1000多万美元,为“贵冶牌”电铜在伦敦金属交易所注册成功奠定基础;三是成功地对闪速炉进行首次冷修,炉龄达9年,比日本同类炉东予冶炼厂的延长2年,达世界最先进水平,闪速炉仪表、计算机改造的科研攻关,只用12个月就完成了日本需3.3 氧气顶吹炼铜技术目前,两种氧气顶吹炼铜技术——澳大利亚的芒特艾萨熔炼和澳斯麦特熔炼均已进入中国。
氧气顶吹炼铜技术的优点是原料预处理比较简单,不需要深度干燥,对入炉物料的要求不太高,投资较低。
中条山有色金属公司侯马冶炼厂是世界上首家采用澳斯麦特炼铜技术的工厂,它拥有1台澳斯麦特炼熔炼炉和澳斯麦特炼吹炼炉,两炉之间设有沉淀池,对冰铜和渣进行分离,冰铜由溜槽进入吹炼炉。
工程投产初期存在炉体晃动、耐火材料寿命短、渣含铜高等问题,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改进,现已能维持生产,但吹炼炉依然需要解决喷枪和耐火材料寿命短,作业率低,不能与熔炼炉的能力匹配的问题。
艾萨熔炼与澳斯麦特熔炼原理基本相同,只是喷枪和炉体结构上有差异。
云南铜业股份公司在确定熔炼系统改造方案时认为,艾萨公司在长期的生产和改造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相对于澳斯麦特技术更成熟可靠,所以选择了艾萨熔炼技术取代传统的电炉熔炼,成为世界上第三家采用艾萨熔炼技术的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