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考英语听力测试
高考英语听力测试的思考

关于高考英语听力测试的思考编号:关于高考英语听力测试的思考文章摘要:素质教育一个很明显的特征是全面性,即要求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等多方面的全面素质,同时又要求培养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具体在英语上就要求培养全体学生在听、说、读和写等几个方面的全面素质,这样才能满足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的需要,顺应时代的潮流。
其中“听”是理解和吸收口头信息的手段,“听”是输入,是人们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没有“输入”就没有输出。
“听”在英语的“听、说、读、写”四要素中处于基础的地位。
尽管2001年英语听力对于北京的考生是参考,但从2002年开始,在高考中增加听力测试并记入考生的成绩总分,是大势所趋、发展所需,也是由英语学习规律所决定的。
本文作者两年从事高三教学工作,通过自身的教学体会,对高考听力特点,影响学生听力的几个因素,及解决方法进行研究和探索。
总结出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的途径素质教育一个很明显的特征是全面性,即要求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等多方面的全面素质,同时又要求培养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具体在英语上就要求培养全体学生在听、说、读和写等几个方面的全面素质,这样才能满足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的需要,顺应时代的潮流。
其中“听”是理解和吸收口头信息的手段,“听”是输入,是人们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没有“输入”就没有输出。
“听”在英语的“听、说、读、写”四要素中处于基础的地位。
广东省从1999年开始试行“3+X”高考科目设置方案,2000年山西、吉林、江苏、浙江4省将进行这项高考科目设置改革,2001年在全国推行“3+X”方案,“3”指语文、数学、外语为每个考生必考科目。
考题突出能力、突出应用,为此高考英语增加听力测试,总分30分,占卷面20%,这说明英语听的能力的重要性。
尽管2001年英语听力对于北京的考生是参考,但从2002年开始,在高考中增加听力测试并记入考生的成绩总分,是大势所趋、发展所需,也是由英语学习规律所决定的。
高考英语听力测试的必要性意义分析-2019年教育文档

高考英语听力测试的必要性意义分析英语是一门与生活实践关系非常密切的语言。
随着世界经济融合趋势的不断深入,作为国际性的交际工具,英语的应用范围更为广泛。
听说能力和理解能力是影响英语交际的重要因素。
本文分析了当前高中英语听力测试的现状,论证了高考听力测试存在的必要性。
一、高考英语听力测试的必要性(一)素质教育和英语教学的现状呼吁高考英语听力测试的存在我国虽然实行的是应试教育的模式,但是近年来素质教育的实施对我国的教育现状有了很大的改善。
高中英语教学大纲对学生的要求并不仅限于基础知识和语法体系的掌握,还要求学生们达到一定等级的英语综合运用的能力,尤其是对听、说、读、写等能力有着明确的要求。
就目前高中英语综合能力的实际情况来看,学生们的听说能力较为薄弱。
因为,自2005年高考改革以来,很多省份取消了听力测试,相应省份的高中就把听力抛到了一边,既不再准备相应的测试设备,也不再进行相关的听力训练。
而英语听力能力的形成和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的,尤其是在我们周围都是汉语的语用环境之下,英语本身就缺乏应用的适用环境。
失去了听力测试的压力之后,英语听力就如同失去了滋养的花朵,只能凋萎在枝头。
如果说目前有很多学校的高中生掌握的是哑巴英语、字母英语一点儿都不为过。
因此,高中英语教学已经走上了歧途,素质教育呼吁高考英语听力测试的回归。
(二)高考英语听力测试符合社会口语交际的需求英语是一种实践性非常强的语言,不同的交际环境会应用不同的口语交际方式。
而口语交际首要的是能听得懂对方的真实意图,如果连对方在说什么都不知道,何谈和对方交流?实践证明,基础知识扎实、英语成绩优异的学生如果没有经过系统的听力训练,在实际的英语交际中就无法辨识单词的读音,口语交际就成了空中楼阁。
因此,高考英语听力测试符合社会口语交际的需求。
(三)高考英语听力测试体现了高考的公平性高考结束之后,很多高校会对英语的听说能力有特殊的要求,要求学生来参加由学校组织的英语口语测试。
高考英语听力测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2010年第2期Theory and Practice of Education◇平克虹现代语言教学理论更加强调语言学习中听力领先的基本原则,语言学家指出:“学说一门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要学会听懂这门语言。
”数十年来,由于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缺乏外语学习环境等方面的原因,我国的外语教学只重视书面语学习,学生学了好多年英语,但就是听不懂、说不出口,形成了所谓的“聋哑英语”现象。
一、高考英语中听力测试的背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交往、国际交流迅猛发展,国家对外语和外语人才的需求更加突出。
与此同时,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又使得各级高中学校录音机、多媒体设施、语音室、电视、投影等电教手段基本得以普及,广播、电视、网络外语节目可以自由收听收看。
总体而言,全社会的外语学习环境有了极大的提升。
有鉴于此,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教育部颁发的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对听力教学和考试就有了明确要求。
在外语学习中,听力技能是形成其他一切外语能力的基础,而在语言测试方面,听力测试又相对说和写的测试更容易客观化。
大量实证研究表明,听的能力与说的能力高度相关,在不能进行口试时,听力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被试者的口语表达能力。
在国际国内的大规模外语考试中,如托福、雅思、我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考、高中毕业会考、高考等,听力测试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1999年3月,教育部出台的高考改革方案明确提出了将于三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国推行3+x 的科目设置模式,并正式提出英语学科要逐步增加听力测试。
同年,广东省在经过三年的高考加试听力的试验后,听力考试成绩正式以20%的比例计入考生的高考成绩。
根据有关安排,山西省于2000年在高考中正式增加了英语听力测试(当年未计入总分),以后逐渐提高比例,2003年以13%(20分)的比例计入考生高考英语成绩。
这一年,全国各省都在高考英语考试中进行了听力测试并将听力成绩计入考生学科总成绩。
这一举措极大地推进了我国的外语教育教学工作。
普通高考英语听说考试

普通高考英语听说考试
普通高考英语听说考试是一种重要的考试,旨在测试学生的英语口语和听力能力。
这种考试通常在高考前进行,是英语科考试的一部分。
在普通高考英语听说考试中,学生需要完成两个部分的测试:口语表达和听力理解。
口语表达部分要求学生能够清晰、流利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且能够进行简单的英语对话。
听力理解部分则要求学生能够听懂英语录音材料,理解其中的主要信息和细节,并且能够根据所听内容进行简单的回答。
为了准备这种考试,学生需要注重提高自己的英语口语和听力能力。
他们可以通过多听、多说、多读、多写来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并且可以参加一些模拟考试来熟悉考试形式和题型。
此外,学生还需要注意考试的技巧和方法,例如如何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如何抓住听力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如何进行有效的笔记等。
总之,普通高考英语听说考试是英语科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想要进入好的大学或者想要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的学生来说非常重要。
通过认真准备和练习,学生可以取得好的成绩,并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023新高考全国一卷英语听力试题评析

2023新高考全国一卷英语听力试题评析01、命题解读要求考生能听懂所熟悉话题的简短对话和独白, 理解主旨和要义, 获取具体的事实性信息, 对所听内容做出判断,理解说话者的意图观点或态度。
02、试题分析纵观近三年听力试题都是在真实、地道的英语语境中考查基础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具体的、事实性信息的能力以及对所听内容做出判断的能力。
2022年和2021年高考听力都是以美式口音朗读,语速适中。
与前两年相比,2023高考英语听力最大的变化是采取了英美双音朗读——女美男英,学生反馈稍有难度。
此外,本次听力考试涉及的话题多样,对话情境真实,贴近生活。
听力材料口语化现象明显,交际性强,注重词汇的实用性。
通过分析听力材料,我们不难发现今年的听力还要求学生掌握丰富且系统的词汇知识(尤其是词汇表达的同义替换),才能及时进行判断和选择。
现将材料中的一些重点表达归纳如下:① 词汇活用: mind my bags 照看行李;leaf through 迅速翻阅;issue (报纸、杂志等的)一期;期号 read 读物;好书(或文章等);② 构词法:reschedule 重新安排;fruitful 成果丰硕的;bimonthly 两月一次;一月两次;③ 短语搭配:adding up the bill 结账,call on sb. (短时间)拜访;看望 be done with sth. 完成某事;meet deadlines 在截止日期前完成任务;fit into 适应。
03、学习建议基于今年的高考听力试卷分析,今后的英语高考复习可参考以下建议:1. 重视听力练习,意识到听力考查的灵活性和难度。
2. 丰富英语听力训练的形式,美音和英音都要坚持练习,不拘泥于一种形式。
3. 坚持每天用听力磨练耳朵,有计划地养成自己的听力策略。
4. 重视大声朗读的作用。
朗读有助于改进语音、语调,增强语感。
5. 夯实词汇基础,坚实的词汇知识才能保证听力练习时听得准,反应快。
浅谈高考英语听力测试

浅谈高考英语听力测试作者:王娜来源:《外语学法教法研究》2015年第11期【分类号】G634.41如何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是当前广大师生所关心的问题。
本文拟就这个问题谈一些看法。
一、排除影响听力理解的障碍1.语言障碍(1)语音、语调语言首先是有声的,其最本质的物质外壳是语音、语调。
学习语言,如果语音不准,又不能正确把握语调,就会失去一定的辩音能力,这势必影响整体的听力理解。
所以,语音问题在听力教学中不可忽视,尤其是在语言学习的初始阶段,强化语音训练对提高听力水平更是尤其重要。
教师通过讲解、示范帮助学生纠正不正确的发音,辨别相似音素之间的区别,过好音标关,同时,选择适当的录音材料进行模仿、跟读和听写等练习,培养学生对语流中的连读、同化、不完全爆破、弱读、重读、升调、降调等一些语音、语调变化的敏感性以及语速的适应性。
(2)语言知识语言知识对听力产生的困难体现在词汇、短语、句型和语法等方面。
许多人认为:听得越多,听力理解能力越强。
诚然,多听是提高听力的一种积极手段,但听力水平的高低不完全取决于听的次数多少,它还与听者的英语知识水平密切相关。
词汇量是英语知识的基础,若没能掌握一定的词汇量,即使在听的过程中能模仿出听到的声音,但却无法把它与所代表的词汇联系起来,便失去对词义的了解,以致影响整体听力理解的水平。
英汉语言结构差异较大,如英语复合句中从句的位置比较灵活,而汉语通常按照事情发生的先后排列语序,在阅读时可以运用语法知识分析句子,但听音过程是快速的心理活动过程,需要在瞬间内完成。
所以学生必须熟练掌握有关的语法知识,了解英语语法结构的规律性,从而提高正确理解句子和段落乃至语篇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2.心理障碍根据心理语言学理论,学生的心理因素对听力效果有一定的影响。
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提高听力的必要条件。
如果听音时积极、主动,充满信心,不带任何心理负担,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听者的正常水平。
急躁是影响听力的大敌。
教师论文:浅析高考听力试题谈中学英语听力教学

教师论文:浅析高考听力试题谈中学英语听力教学高考试题中的听力部分主要考察学生以下六个方面:①了解事实与细节(如时间、地点、数据等)的能力;②揭示对话或独白的主要意义的能力;③明确说话人的语气与意图的能力;④辨认人物的角色和关系的能力;⑤分析人物的态度或感受的能力;⑥简单的逻辑推理与判断的能力。
听力材料主要应具备以下特征:①语言口语化。
省略、重复、停顿和自我纠正等现象是对话的主要特征。
另外,语言结构不象书面语言那么严谨,冗余信息多。
②话题生活化。
如打电话、购物、旅游、就餐、上学、度假等话题均为学生熟悉而易于理解。
③问题具体化。
对话或独白传达的信息往往所指明了,无需考生进行繁琐计算和复杂推理,符合中学生的认知心理。
历年高考听力试题除在设题类型略显单调外,其主要指标均达到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要求。
毫无疑问,它对中学英语教学将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那么,中学英语听力教学应注意些什么呢?我认为在中学英语听力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听力训练方法:1、听音专门训练语音是提高学生听力的基础,它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教师必须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音语调及朗读技巧,包括重读音节、此重读音节和非重读音节的正确读音,强读、弱读、连续、同化和失去爆破等发音技巧及意群朗读技巧;二是提供给学生不同种类的“源声”及除了让学生听具有正常语音语调和朗读风格的“源声”即具有不同英语国家发音特点的“源声”,使他们尽可能熟悉多种语音语调。
2、听与说、读、写结合训练“听”是对语言信息的接受活动,是对语言信息的“加工”和理解过程。
“说”是表达,是输出信息活动。
而理解和表达是交际的两个方面,它们互相依赖、互相促进。
“读”包括朗读和默读。
朗读既可以锤炼语音语调,又可以矫正和强化头脑中的音义对应模型的记忆;既可以加强理解并把说读信息存储在大脑中,又可以促使读者形成语感。
默读同听一样是一种信息输入过程。
通过默读,学生从中获取一些有用的词汇、英语背景知识和有关信息,有助于提高听力理解水平。
高考英语听说测试

高考英语听说测试
高考英语听说测试高考英语听说测试是中国高考中的一项重要考试内容。
它旨在考察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能力,评估他们在日常交流和理解英语语言的能力。
听力测试是高考英语听说测试的一部分。
学生需要通过听录音材料来回答问题。
这项测试考察学生对不同语速、口音和语法结构的理解能力。
它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听力技巧,如捕捉关键词、推测上下文和辨别信息的能力。
口语测试也是高考英语听说测试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需要进行口头表达,回答问题或进行对话。
这项测试考察学生的口语流利度、语法准确性和词汇运用能力。
学生需要积极参与,自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能够清晰地传达信息。
高考英语听说测试对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要求较高。
它不仅考察学生的语言水平,还考察学生的应变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学生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出准确的回答,并能够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
为了取得好成绩,学生需要有一定的备考策略。
多听多说是提高听力和口语能力的关键。
学生可以多听英语材料,如英语新闻、英语电影和英语音乐,以提高自己的听力理解能力。
同时,多参与口语练习,与他人进行对话,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
高考英语听说测试是考察学生听力和口语能力的重要考试。
它对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通过积极备考和多练习,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听力和口语水平,取得好成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高考英语听力测试
发表时间:2011-06-29T14:53:42.167Z 来源:《学英语》(高中教师版)2011年第31期供稿作者:廖小明
[导读] 语音、语调。
语言首先是有声的,其最本质的物质外壳是语音、语调。
江西会昌二中廖小明
如何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是当前广大师生所关心的问题。
就这个问题谈一些看法。
一、排除影响听力理解的障碍
1.语言障碍
(1)语音、语调。
语言首先是有声的,其最本质的物质外壳是语音、语调。
学习语言,如果语音不准,又不能正确把握语调,就会失去一定的辨音能力,这势必影响整体的听力理解。
所以,语音问题在听力教学中不可忽视,尤其是在语言学习的初始阶段,强化语音训练对提高听力水平更是尤其重要。
教师通过讲解、示范帮助学生纠正不正确的发音,辨别相似音素之间的区别,过好音标关,同时,选择适当的录音材料进行模仿、跟读和听写等练习,培养学生对语流中的连读、同化、不完全爆破、弱读、重读、升调、降调等一些语音、语调变化的敏感性以及语速的适应性。
教师还可以选用英美人士的对话录音材料,帮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掌握技巧,培养语感,熟悉、模仿标准的英语对话和朗读;同时,分析说话者如何利用不同的语调表达态度、情感和隐含的内容。
(2)语言知识
语言知识对听力产生的困难体现在词汇、短语、句型和语法等方面。
许多人认为:听得越多,听力理解能力越强。
诚然,多听是提高听力的一种积极手段,但听力水平的高低不完全取决于听的次数多少,它还与听者的英语知识水平密切相关。
词汇量是英语知识的基础,若没能掌握一定的词汇量,即使在听的过程中能模仿听到的声音,但却无法把它与所代表的词汇联系起来,便失去对词义的了解,以致影响整体听力理解的水平。
英汉语言结构差异较大,如英语复合句中从句的位置比较灵活,而汉语通常按照事情发生的先后排列语序,在阅读时可以运用语法知识分析句子,但听音过程是快速的心理活动过程,需要在瞬间内完成。
所以学生必须熟练掌握有关的语法知识,了解英语语法结构的规律性,从而提高正确理解句子和段落乃至语篇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2.心理障碍
根据心理语言学理论,学生的心理因素对听力效果有一定的影响。
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提高听力的必要条件。
如果听音时积极主动,充满信心,不带任何心理负担,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听者的正常水平。
急躁是影响听力的大敌。
开始时由于听懂的较少,就容易产生急躁情绪,进而出现连锁反应:急躁——思想分散——自责、抱怨——导致听力失败。
教师应遵循教学规律,在教学上对听力材料的难度作适当调整,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不完全到逐步完全,由单项听到综合听,使学生逐步适应。
同时应向学生指出,只有稳定情绪,持之以恒,经过大量多次地听,自然会产生效果,另外,还必须认识到听力学习的艰巨性,应正确对待所碰到的困难和挫折,提高自控能力,建立良好的学习心态。
3.文化知识障碍
每个国家和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文化。
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对提高听力理解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因为学生在学习母语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一种对本民族背景文化的了解和自我认同。
因此,要提高听力,不仅要具备一定的语言知识,还应尽可能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制度、风土人情、生活习俗、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等影响听力的主要障碍。
语言、心理和文化三个方面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采取正确的策略和方法。
二、提高听力水平的训练策略
1.课堂教学中的听力实践
训练学生的听力要与平时的教学紧密结合,充分利用每节课的时间让学生多得到听的机会,以弥补由于缺乏英语环境而造成的接触机会不足。
(1)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
除了使用英语课堂用语外,如问候、指示、解释练习的步骤、纠正错误、表扬等,还要用英语简单地解释词汇的含义和用法、句型结构和语法现象等,高中教材中有不少简单易用的语法用语,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教材中的词汇、句子、句型和习惯表达法等进行英语组织教学,使学生易懂,注意力集中,以产生学习兴趣,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听力水平。
(2)用英语进行课文整体教学
将课文进行支离破碎的语言讲解和句子分析,不利于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知识。
把课文作为一个整体来教,听说贯穿整个课文教学过程,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又能营造课堂的英语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通过听老师讲解生词、介绍课文、做口头回答问题练习、听课文录音、复述段落或课文等。
这样就使以听为基础的听、说、读贯穿整个堂课。
(3)听写
3)听前预测,紧扣与试题有关的内容
目前,高考所采用的听力试题都是听录音后选项的形式,先阅读题干和选项,可以帮助学生预测将要听到的内容及其重点之所在。
学生要充分利用各段对话之间的停顿时间,掠读一遍题干和全部选项,分析对比各选项的不同之处,先做到心中有数,如果选项是姓名、地名、数字、日期等,就要全力抓住这些容易混淆的部分,在听音时注意分辨并加以判断。
对于与选项无关的内容,只须听出大意就行,即使有些地方没能听懂也无关大局。
要解答这两道试题,只要了解整段对话的背景,以及与该两题关系较密切的内容。
主要是在对话的前半部分,后半部分,如关于taxi的颜色和付小费(tips)的事,都与答题无多大关系。
(4)边听边记录主要信息
较长的对话或独白所涉及的内容较多,尤其一些关键词语往往较易混淆,即使听得清楚、听得准,但是由于材料信息量较大,该记的东西较多,过后便没能准确地回忆起来,如表示时间、日期、年龄、价格、距离的数字,或是地名、人名等。
这时可以用笔在试卷的空白处以阿拉伯数字或符号的形式记下,以便加深印象,有助于判断、选择正确答案。
(5)培养良好习惯,克服紧张情绪。
养成良好的听音习惯,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对于提高听力非常重要。
在听音过程中,有相当
一部分学生不能直接用英语理解听力材料,而是借助汉语先经过“心译”的中间过程,这无形中增加了理解的中间环节,要跟上语流就会产生困难。
这种不良习惯只有通过大量的实践逐步克服。
平时训练不能急于求成,要循序渐进。
在听音过程中,对听不懂的词句或不会做的题目暂时放过,不要耗费时间去苦思冥想,切忌因急躁而影响后面的内容和试题。
因此,保持轻松、沉着的心态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