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K图根测量总结
GPS-RTK测量及检核技术总结

GPS-RTK测量及检核技术总结2、RTK平面控制点按精度划分等级为:一级控制点、二级控制点、三级控制点、图根控制点。
RTK高程控制点按精度划分等级为等外高程控制点。
3、一级、二级、三级平面控制点及等外高程控制点,适用于布设外业数字测图和摄影测量与遥感的控制基础,可以作为图根测量、像片控制测量、碎部点数据采集的起算依据。
4、RTK测量可采用单基准站RTK和网络RTK两种方法进行。
在通信条件困难时,也可以采用后处理动态测量模式进行测量。
5、有条件采用网络RTK测量的地区,宜优先采用网络RTK技术测量。
6、RTK测量卫星的状态应符合表1规定。
表17、经、纬度记录精确至0.00001”,平面坐标和高程记录精确至0.001m。
天线高量取精确至0.001m。
《NBCORS网络RTK测量技术规定》:平面坐标和高程记录精确至0.0001m。
8、RTK平面控制点测量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2规定。
表2《深圳市卫星定位测量规程》:将图根点和碎步点加上:表3 GNSS RTK平面测量技术要求注:①一级GNSS控制点布设应采用网络RTK测量技术;②网络RTK测量可不受起算点等级、流动站到单基准站间距离的限制;③困难地区相邻点间距离缩短至表中的2/3,边长较差应不大于2cm。
9、RTK控制点平面坐标测量时,流动站采集卫星观测数据,并通过数据链接收来自基准站的数据,在系统内组成差分观测值进行实时处理,通过坐标转换方法将观测得到的地心坐标转换为指定坐标系中的平面坐标。
10、测区坐标系统转换参数的获取:a) 在获取测区坐标系统转换参数时,可以直接利用已知的参数;b) 在没有已知转换参数时,可以自己求解;c)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与参心坐标系(如1954年北京坐标系、1980西安坐标系或地方独立坐标系)转换参数的求解,应采用不少于3点的高等级起算点两套坐标系成果,所选起算点应分布均匀,且能控制整个测区;d) 转换时应根据测区范围及具体情况,对起算点进行可靠性检验,采用合理的数学模型,进行多种点组合方式分别计算和优选;e) RTK控制点测量转换参数的求解,不能采用现场点校正的方法进行。
rtk道路测量实习心得

rtk道路测量实习心得rtk道路测量实习心得(精选10篇)失败是成功之母!我很珍惜学校为我们安排实习这一理论与现实连接的重要环节,更深刻的体会了实物与图纸之间那种密切的关系,明白了图纸它要显示什么样的物件,有的在图纸上看不懂的地方在实物的面前就显的那么简单明了。
rtk道路测量实习心得 1紧张而有难忘的一周测量实习生活在一片胜利的欢呼声中结束了。
通过本次实习,巩固、扩大和加深了我们从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掌握了DJ-6经纬仪的基本操作,并达到了一定的熟练程度,而且还有机会学会了地形图的绘制方法。
在锻炼大家画草图、运用CAD 绘图的能力同时也积累自己的绘图经验和提高自己的绘图速度。
不仅从此次专业实习中获得了测量实际工作的初步经验和基本技能,还着重培养了我们的独立工作能力,培养我们在施测现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进一步熟练了测量仪器的使用技能,提高了数据计算能力和对数据的敏感程度,并对测绘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全过程有了一个全面和系统的认识,这些知识往往是我在学校很少接触、注意的,但又是十分重要、十分基础的知识,有了一定雄厚的基础才可以决定上层建筑。
因而此次实习不仅让我积累了许多经验,也让我学到了很多实践知识,因为我们大家都明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马克思辨证唯物主义真理!本次实习也让我真正体会到测绘专业是一个团队的工种!我们组有七名组员,每个人的工作任务和各自的长处是不一样的,我们配合起来才能发挥出较高的效率。
我的主要任务是使用仪器测出数据。
同时这次实习也拓展了我们与老师与同学的交际,合作的能力。
因为以前人家说测绘专业特别需要团队合作精神,我都没有能够完全了解。
的确,一次测量实习要完整的做完,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是远远不够的,也是不可能将要做的工作做好。
只有小组全体成员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实习快速而高效的完成。
正所谓“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另外这次测量实习培养了我们小组的分工协作的能力,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感情,深化了友谊。
RTK测量实验报告

RTK测量实验报告
本次实验使用的是RTK全站仪进行测量,全站仪的精度较高,可达到亚厘米级别,适
用于精密测量。
在实验前,需要进行操作培训,学习如何使用全站仪及其软件,并了解其
原理和使用注意事项,确保测量结果可靠。
本次实验测量的是道路沿线标志物的水平和垂直位置,选取了三个测点进行测量。
在
测量前,需要对测点周围的环境进行了解,确定基准点和参考点,并进行标记。
在标记时
要注意使用尺子、探针等工具,保证标记位置在同一水平面和高度上。
测量时,首先进行基准面的测量,确定基准面的高度和坐标。
接下来进行各个标志物
的测量,先测量其高度,再进行水平位置的测量。
在测量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全站仪与标
记点垂直,并持续记录测量数据,以保证精度。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遇到了天气变化导致的测量误差问题。
在一天的测量过程中,天
气从晴朗到多云再到阴雨,每一种天气对于测量的影响均不同,导致测量结果产生了误差。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采取了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并利用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去
除异常值和减小误差。
最终得到的测量结果误差较小,可达到亚厘米级别,符合要求。
总结来说,RTK全站仪是一种精密测量工具,用于进行复杂土地测量和建筑物测量等
工作,具有高精度、高效率、高稳定性等特点。
但在实际使用中需要注意天气变化、基准
点的确定、标记的准确性等细节问题,以保证测量结果可靠。
同时,也需要掌握其使用方
法和软件操作技巧,以提高工作效率和精度。
论述RTK在图根控制测量中的应用

论述RTK在图根控制测量中的应用1前言RTK是Real Time Kinematic(实时动态)的缩写,它是建立在全球导航定位系统(GPS)基础上的定能技术,是GPS测量技术与数据传输技术相结合而构成的组合系统。
它能够实时地提供测站点在指定坐标系中的三维定位结果,不仅能够达到导线测量的精度要求,而且误差分布均匀,不存在误差积累问题。
而采用RTK进行图根控制测量,能够实时知道定位精度,一旦点位精度要求满足了,即可停止观测,从而可大大提高作业效率。
在此,本文就RTK 用于地形测量中图根控制测量的相关内容展开阐述,以供参考。
2 RTK的概述2.1 RTK的工作原理RTK的工作原理是:在基准站上设置l台GPS接收机(基准站),对所有可见GPS卫星进行连续地观测,并将其观测数据通过无线电传输设备实时地发送给用户观测站(移动站)。
在移动站上,GPS接收机在接收GPS卫星信号的同时,通过无线电接收设备接收基准站传输的观测数据,然后根据相对定位原理,实时地解算整周模糊度未知数并计算,显示移动站的三维坐标及其精度。
2.2 RTK的特点动态RTK通过实时处理即能達到厘米级精度,用户可以实时监测待测点的数据观测质量和基线解算结果的收敛情况,根据待测点的精度指标,确定观测时间,从而减少冗余观测,提高工作效率。
操作简便,数据处理能力强,能方便快捷地与计算机及其他测量仪器通信。
RTK测量只要事先设定限差就可以对数据自动的进行取舍和记录。
与传统测量比较,RTK测量作业条件要求减少,作业自动化、集成化程度高、适用范围广,其在地形测绘、工程放样等方面均可独立完成。
定位精度高,数据可靠,没有误差积累。
且RTK测量是自动进行的,过程中不需人为的读数等操作,所以测量数据比较稳定和可靠。
3 RTK在图根控制测量中的应用一般,RTK 应用于图根控制测量的基本作业流程如下:3.1 收集测区控制成果,含控制点的坐标、等级、中央子午线,坐标系及控制点是属常规控制网还是GP S控制网。
浅谈RTK图根控制测量中的应用

浅谈RTK图根控制测量中的应用前言:随着科学的进步,测绘方法的改进,RTK测量技术以其快捷、精准的特点广泛地被测量人员所采用,但在测量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去探讨。
本文通过对温州电力局丁山B09地块平面、高程的测量来分析RTK测量的精度。
RTK的基本原理RTK(Real Time Kinematic)技术是以载波相位测量与数据传输技术相结合的以载波相位测量为依据的实时差分GPS测量技术,是GPS测量技术发展里程中的一个标志,是一种高效的定位技术。
它是利用2台以上GPS接收机同时接收卫星信号,其中一台安置在已知坐标点上作为基准站,另一台用来测定未知点的坐标——移动站,基准站根据该点的准确坐标求出其到卫星的距离改正数并将这一改正数发给移动站,移动站根据这一改正数来改正其定位结果,从而大大提高定位精度。
它能够实时的地提供测站点指定坐标系的三维定位结果,并达到厘米级精度。
RTK测量一般有单基准站RTK和网络RTK两种方法,本次以WZCORS网进行网络RTK图根控制测量为例,对RTK测量的平面精度、高程精度进行分析。
RTK的误差来源RTK定位的误差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与仪器和干扰有关的误差,另一类是与距离有关的误差。
与仪器和干扰有关的误差主要包括天线相位中心变化、多路径误差、信号干扰和气象因素等。
与距离有关的误差主要包括轨道误差、电离层误差和对流层误差等。
对固定基准站而言,与仪器和干扰有关的误差可通过各种校正方法予以削弱,与距离有关的误差将随移动站至基准站的距离的增加而加大,所以RTK的有效作业半径是有限制的(一般为几公里,网络RTK作业时不受此限制)。
与距离有关的误差主要部分可通过多基准站技术来消除,但是其残余部分也随着移动站至基准站距离的增加而加大。
RTK图根控制测量的一般要求使用RTK进行测量时,一般先对测区进行测区坐标系转换参数的获取,就是利用三个或三个以上已知地方坐标的控制点和在已知点上使用GPS所测的WGS84坐标进行计算求取WGS84坐标与地方坐系的转换参数,如果两者的转换参数已知时可直接使用已知参数。
rtk测量实验报告

rtk测量实验报告RTK测量实验报告引言RTK测量技术是一种高精度的实时定位技术,能够提供毫米级的位置精度和厘米级的高度精度。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RTK测量技术对地面控制点进行测量,并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
实验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地面控制点,使用RTK测量仪器进行实时定位测量。
在进行测量之前,需要对测量仪器进行精准校准,并选择合适的测量模式和参数。
在测量过程中,需要确保测量仪器与卫星信号的良好连接,以保证测量精度。
测量完成后,将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最终的测量结果。
实验结果经过实验测量和数据处理,得出了地面控制点的精确位置和高程数据。
通过与实际控制点的坐标进行对比,发现测量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验证了RTK 测量技术的高精度和可靠性。
同时,对测量结果进行了误差分析,发现测量精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卫星信号质量、气象条件等。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对这些因素进行充分考虑,以提高测量精度和可靠性。
实验评价本次实验通过RTK测量技术对地面控制点进行了高精度的实时定位测量,得出了满意的测量结果。
同时,也发现了测量精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需要在实际应用中进行充分考虑。
总体而言,RTK测量技术具有高精度、实时性和可靠性的优势,适用于地理测绘、土地管理、工程测量等领域。
结论本次实验验证了RTK测量技术的高精度和可靠性,对地面控制点进行了成功的测量。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充分考虑多种因素对测量精度的影响,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RTK测量技术将在地理信息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各种测量应用提供高精度的位置和高程数据支持。
rtk道路测量实习心得

rtk道路测量实习心得
在进行rtk道路测量实习期间,我收获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心得体会。
下面我将分享一下我的实习心得。
首先,rtk道路测量需要良好的准备工作。
在实习前,我仔细学习了rtk技术的相关知识,了解了rtk测量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我还熟悉了相关的测量设备和软件,熟练掌握了它们的使用方法。
这样的准备工作帮助我在实习中更加顺利地开展工作。
其次,rtk道路测量需要耐心和细心。
在进行实际测量时,我发现需要耐心地等待卫星信号的稳定,确保测量精度的准确性。
同时还要细心地记录和处理每一次测量数据,避免出现错误。
耐心和细心是保证rtk道路测量成功的重要因素。
另外,rtk道路测量需要与团队成员密切配合。
在实习中,我与其他团队成员共同完成了一些测量任务,通过有效的沟通和合作,我们能够高效地完成工作。
团队合作是实现rtk道路测量目标的关键,我体会到了这一点。
最后,rtk道路测量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
在实习期间,我不断学习和探索新的测量技术和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这不仅帮助我解决了一些测量难题,也提高了我在rtk道路测量中的能力和水平。
总的来说,rtk道路测量实习是一次宝贵的经历。
通过这次实习,我不仅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也锻炼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我相信这些经验和心得会对我的未来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rtk测量实训总结

rtk测量实训总结
RTK测量实训总结
一、刖百
RTK是一种高精度的实时差分测量技术,具有精度高、速度快等优点。
本次实训旨在让我们学习和掌握RTK测量的原理和操作方法,提高我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应用水平。
二、实训过程
1.理论学习
在实训前,我们首先进行了相关理论学习,包括GPS原理、差分定位原理、RTK技术原理等方面的知识。
这些知识为我们后续的操作提供了基础和指导。
2.仪器熟悉
在进入实地操作之前,我们还需要对RTK测量仪进行熟悉。
通过仔细阅读相关说明书和手册,我们了解了如何正确使用仪器,并进行了简单的操作演示。
3.实地操作
在熟悉仪器之后,我们开始进入实地操作环节。
首先进行基站设置,在合适位置放置基站,并对其进行设置和校准。
接着进行移动站设置,在移动站上安装天线并对其进行校准。
最后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在采集数据时需要注意避免干扰和误差。
4.数据处理与分析
采集到数据后,我们需要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通过使用专业的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修正,得到最终的测量结果。
同时,我们还需要对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以判断其精度和可靠性。
三、收获与总结
通过本次实训,我们不仅学习了RTK测量的原理和操作方法,还提高了我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应用水平。
同时,我们也深刻认识到了精度和可靠性在测量中的重要性,并意识到了正确使用仪器和科学处理数据的必要性。
四、展望未来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强对RTK测量技术的学习和应用,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和能力,并为实现更精确、更可靠的测量结果做出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TK图根测量总结
一、作业过程
架设基站,将基准站接收机与电台相连,开启接收机,设置接收机通道参数。
开启流动站,通过蓝牙将接受天线与手簿相连,通过手簿设置流动站接收机参数,如采样率,天线高,接收机型号,高度量至天线槽口等,使其与基准站的信号通道相同,以便流动站接收机能接受基准站的差分信号。
输入已知点信息,完成点校正,将测量得到的WGS-84坐标系下的数据与已知的北京54坐标下的已知点数据进行转换,并进行点校正。
完成点校正后,新建好项目,检查参数设置正确,将采样率设置为30S,三脚架对中整平,每点观测两次,每次重新初始化。
二、点位分布图
三、成果列表及质量统计
T01-1,132100, 534100.257, 3379757.025, 27.898 T01-2,132100, 534100.262, 3379757.023, 27.902 T02-1,132100, 534107.359, 3379780.083, 27.975 T02-2,132100, 534107.359, 3379780.083, 27.976 T03-1,132100, 534116.782, 3379815.108, 28.091 T03-2,132100, 534116.788, 3379815.107, 28.108 T04-1,132100, 534120.834, 3379845.948, 28.171 T04-2,132100, 534120.834, 3379845.945, 28.158 T05-1,132100, 534085.722, 3379868.772, 28.602 T05-2,132100, 534085.727, 3379868.767, 28.611
T06-1,132100, 534081.173, 3379848.722, 28.504 T06-2,132100, 534081.172, 3379848.726, 28.513 T07-1,132100, 534087.199, 3379821.861, 28.386 T07-2,132100, 534087.198, 3379821.861, 28.379 T08-1,132100, 534059.151, 3379795.392, 28.274 T08-2,132100, 534059.149, 3379795.399, 28.280 T09-1,132100, 534040.779, 3379767.724, 27.634 T09-2,132100, 534040.777, 3379767.730, 27.651 T10-1,132100, 533998.929, 3379787.471, 28.821 T10-2,132100, 533998.931, 3379787.462, 28.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