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课件: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合集下载
【历史】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6课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共38张PPT)精品课件

城市通常缺乏统一的 规划。城市的卫生、 居住等状况很差。
那该怎么办?
19世纪中期以后,城市卫生条件开 始得到改善。城市供排水设施建设起 来,街头照明日益完善,还出现了马 拉的轨道公共客车和有轨电车等城市 公共交通工具。随着城市的发展,人 们的生活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
19世纪中期以后,城市环境开始得到改善。城市供排水设施建
20年代人口约为1000万,到1914年人口已超过1亿)
探究一 : 工业革命与人口的关系
工业革命的发展使社会具备了提倡个人 的自由发展和独立生存权利的经济基础,人
口增长出现了明显变化。在工业革命时期后
的50年人口更是加速增长,几乎增长了一倍。 威廉姆斯用“人口爆炸”来形容19世纪英国 人口的增长。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引起死亡的 疾病、瘟疫、饥荒、地方性战争有所减少, 人口增长至少是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作用的 结果。 ——摘编自舒小昀著《欧洲的历史与文明》
19世纪中期,诗作为各自的城市发出了吟唱:
巴黎景象 雄鸡的报晓深长悠远,刺穿了清晨的 表达了诗人对城市 化的不满 烟霾,高楼沐浴在雾海, 人们在工作间里忍受着痛苦, 在卑微的渴望中呼出垂死的气息…… --------查尔斯·波德莱尔
曼纳哈塔(即曼哈顿) 人行道上挤满了车辆,宽广的大道上, 表达了诗人 充斥着妇女和商店及展览, 对城市工业 一百万人口,自由和极好的礼仪,嘹亮的声音, 化的赞美 热情好客,最勤劳和友好的年轻人。 匆忙和波光粼粼的城市啊!我的城市! -------- 沃尔特·惠特曼
设起来,街头照明日益完善,还出现了马拉的轨道公共客车和
有轨电车等城市公共交通工具。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的生活 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
二、社会问题
1.社会问题出现的原因 工业化的发展。 2.社会问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人教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6课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课件】(共39张PPT)

02
PAR TWO
城市化
人教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6课 工业化 国家的 社会变 化【课 件】( 共39张P PT)
2
城市化
A.城市的迅速壮大
1800年,伦敦有100万人,是当时欧洲最大的城市。
工业革命开始后,随着工业 和商业的发展,农村人口不断 流向城市,城市越来越大,越 来越多的人生活在城市里。到
19世纪中期,城市的环境状开始受到重视。英国、美国、法国 等先后开展了改善城市公共卫生的运动。城市的街道开始用砖块、 石子铺路。19世纪70年代,大城市的街道已经有了煤气灯照明。电 灯发明后,城市照明才得到彻底改善。随着供水和排污管道的建设, 以往道上污水横流的景象也越来越少。过去马车是城市中最常见的 交通工具,19世纪中期以后先后出现了马拉轨道公共客车和有轨电 车。19世纪结東时,城市面貌已大为改观。
人口增长和大众教育
法国和德国最早建立起 国家教育体系。1802年,法 国通过法律开设政府资助的 中等学校。从1870年开始, 英国、法国开始对儿童实行 免费义务教育。
人教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6课 工业化 国家的 社会变 化【课 件】( 共39张P PT)
人教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6课 工业化 国家的 社会变 化【课 件】( 共39张P PT)
社会问题
人教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6课 工业化 国家的 社会变 化【课 件】( 共39张P PT)
3
社会问题
A.社会矛盾激化
在工业化进程中,西方国家也出现了一系列 社会问题。
首先是社会矛盾激化。一方面,资本家攫取 了大部分社会财富,他们日益富裕;另一方面, 广大工人每天在恶劣的环境中长时间从事高强度 的
人教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6课 工业化 国家的 社会变 化【课 件】( 共39张P 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课件 (共26张PPT)

在工业化进程中,西 方国家出现了哪些问题?
环境污染严重和贫富分化 加剧。
环境污染的表现:工厂排放 大量的废气和废水。
健 康。
社会贫富分化加剧的表现:资本家 攫取了大部分社会财富,他们日益富裕; 广大工人每天在恶劣的环境中长时间从 事高强度的劳动,获得的收入却难以糊 口,他们对不公平的社会现状越来越不 满。
贫富分化加剧的影响:工业革命 开始后不久,就有工人破坏机器以表 达自己的愤怒。随着社会矛盾日趋尖 锐,工人的反抗斗争日益强烈。
小结
托克维尔这样描述曼彻斯特:“从这污 秽的阴沟里,泛出了人类最伟大的工业溪流, 肥沃了整个世界;从这肮脏的下水道中留出了 纯正的金子。人性在这里获得了最为充分的发 展,也达到了最为野蛮的状态;文明在这里创 造了奇迹,而文明人在这里却几乎变成了野蛮 人。”
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
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
要大。” 材料二 19世纪前50年,英国人口从约900万
增加到约1800万。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人 口增长更为惊人。19世纪20年代,美国的人 口约为1000万,到1914年,美国的人口已超
过1亿。
通过上述材料, 可以得出哪些结论?
工业革命带来了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 以工厂为中心形成的大批城市,在国家社会
生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现代工业提供了价
廉物美的商品,人们的生活有所改善;休闲
娱乐活动等逐渐兴起,报纸书籍发行量大增,
人们的文化素养得到提高;女性也获得了更 多受教育的机会。从总的趋势来看,人口增 加明显。
材料一 英国的曼彻斯特原来只是一个 小镇,工业革命期间,这里的纺织业发 展很快,除了有很多纺织厂以外,还建 立了煤气厂和印刷厂等工厂,逐渐成长 为大型城市。 材料二 美国的纽约位于哈德孙河入海口 处,濒临大西洋。由于开通了运河,兴建 了铁路,这里的交通非常便利,很快就成 为美国最大的城市。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共16张PPT

教育方面的变化:推广大众化教育
的 变 化
的 城市化:城市规模扩大,城市环境改善
社
会 变
贫富分化加剧 社会问题:
化
环境污染
变有 化害
的
随堂演练
1、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欧洲国家开始推广 大众化教育。最早建立国家教育体系的国家有( ) ①法国②德国③印度④美国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6、环境污染的原因和影响; 原因:
工厂排放大量的废气和废水。 影响:
严重污染了大气和河流,影响着人的身 体健康。
1952 年 12 月 5 日至 9 日,伦 敦上空受反气旋影响,大量工厂生 产和居民燃煤取暖排出的废气难以 扩散,积聚在城市上空。伦敦被有 浓厚的烟雾笼罩,交通瘫痪,行人 小心翼翼地摸索前进。市民不仅生 活被打乱,健康也受到严重侵害。 许多市民出现胸闷、窒息等不适感, 发病率和死亡率急剧增加。直至 12 月 9 日,一股强劲而寒冷的西 风吹散了笼罩在伦敦的烟雾。据统 计,当月因这场大烟雾而死的人多 达 4,000 人。此次事件被称为 “伦敦烟雾事件”。
探究: 国家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我们
应该怎样面对工业化和城市化?
我的疑问:请你将自学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和有疑惑的问题写下来,待课堂上 与老师和同学探究解决。
1、工业化国家社会变化的根本原因: 工业革命的开展。
2、工业化国家社会变化的表现: (1)人口的迅速增长; (2)劳动力结构的变化: (3)大众教育的推广; (4)城市规模扩大,城市环境改善;
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类文明不断进步; (2)弊:带来工业污染、环境恶化、交通拥挤、
人口膨胀以及犯罪率不断上升等问题。 面对:
我们应理性、科学地对待工业化与城市化。 顺应其发展的同时倡导绿色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人教版部编九年级下册 第6课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32张PPT)

弃农业生产,专门从事工
业和商业。
40.00%
35.00% 32.50%
30.00%
25.00% 20.00%
22.10%
15.00%
10.00%
5.00%
0.00%
农业
34.50% 23.50%
1801年 1841年
17.501%8.50%
工业
商业运输业
探究一、人口增长和大众教育
2、劳动力结构变化——表现 (2)越来越多的妇女走出家庭,成为工业劳动者。
妇女社会角色发生了变化,为妇女社会地位的提 高创造了条件。
探究一、人口增长和大众教育
3、大众教育——表现
法国和德国最早建立起国家教育体系。 (1)系统教育体系——19世纪初,德国建立由初等学校、 中等学校、大学组成的系统教育体系。 (2)中等教育——1802年法国开设政府资助的中等学校。 (3)免费义务教育——1870年,英国法国对儿童实行免费 义务教育。
)
A.工业化使人口越来越集中于城市
B.工业化导致人民教育水平下降
C.工业化带来了环境的变化
D.工业化造成社会矛盾激化
8、“从这条污浊的排水管中,排出人类工业的最大一股潮流
去滋润全世界;从这条肮脏的下水道中,排出纯金的潮流。在这里,
D 人类的发展成就既是最完备的,又是最野蛮的。”以下各项对这段
话的理解认识,正确的是(
现象:贫富分化 成因:资本家攫取了大部分社会财富,他们日益富裕。 广大工人每天在恶劣的环境中长时间从事高强度的劳动,获 得的收入却难以糊口。
探究三、环境污染和贫富分化加剧
2、贫富分化——结果
工业革命开始后不久,工人们对不公平的社会现状越来 越不满,就有工人破坏机器以表达自己的愤怒。随着社会矛 盾日趋尖锐,工人的反抗斗争日益强烈。
2020版人教部编九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5、第6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共41张PPT)

(C )
2.《西方文明史》认为:“经过长时期的分离,科学革 命和工业革命终于携手并进了。”这一现象开始于 (B )
A. 珍妮机的发明 B. 第二次工业革命 C. 蒸汽机的改良 D. “信息时代”的到来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电工技术革命是一次巨大的革命,而电的利用将为
我们开辟一条道路。”人类由此进入
(B )
A.“蒸汽时代”
<日常一练>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国家统一
C. 经济发达
D. 政府重视
11. 从18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人类社会经历了两次
工业革命。下列对两次工业革命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
是
(A )
①经历了“蒸汽时代”到“信息时代”的演变
②促进生产力迅速发展,产生新的工业部门
③英国在两次工业革命中发展最快
④都推动了列强发动侵华战争
A. ②④
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D )
A. 英国经济实力的急剧衰落
B. 自然科学研究取得的重大成就
C. 美、德两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D. 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
二、综合题 16. 伴随着蒸汽机的一声鸣响,人类社会进入了工业文 明的新时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的钢铁材料、新的内燃机,……带来了交通 运输工具的革命性变革,使得远程运输更为广泛、安全、 便捷;电报、电话、无线电通信等电讯手段的出现及其 大发展,加速了商业信息的传播与交流。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共23张PPT

6.工业革命的深入使得哪一个群体走出家庭,成为工
业劳动者,为其社会地位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C)
A.男人
B.儿童
C.妇女
D.青年
7.19世纪中期以后,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欧
洲国家开始推广什么教育( D )
A.高等
B.义务
C.中等
D.大众化
人……从这里肮脏的下水道里却流出了足赤的黄金。”
以上对工业革命影响的表述,没有涉及的是
(D )
A.促进了经济发展
B.导致了社会分化
C.破坏了生态环境 D.促进了世界市场形成
5.(2018·四川自贡)下面是英国城镇人口比重
变化图,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C)
A.就业机会的变化 B.外来人口的增加
C.工业革命的影响 D.大规模资本输出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带给我们哪些启示? (1)调整人口政策。 (2)解决好民工进城与治安问题。 (3)合理调整好人口结构问题。 (4)发展工业(经济)的同时要注意环境保护,绿色 发展,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 。
例:右图是1801—1911年英国城市化进程的统计,图
中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B)
19世纪中期以后,城市环境开始得到改善。城市供排 水设施建设起来,街头照明日益完善,还出现了马拉 的轨道公共客车和有轨电车等城市公共交通工具。随 着城市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
三、社会问题 1.环境污染:工厂排放大量的废气和废水,严重污染 了大气和河流,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2.社会矛盾:资本家大部分日益富裕,广大工人却难 以糊口。随着社会矛盾日趋尖锐,工人的反抗斗争日益 强烈。
A.纺织工人数量增加
B.两次工业革命推动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教学课件:第6课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共22张PPT)

工业化 国家的 社会变
化
1 人பைடு நூலகம்增长 2 大众教育 3 城市化
4 环境污染与贫富分化加剧
四、练习
1. 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化教育。最早建立国家教育
体系的国家有( A )
①法国 ②德国
③印度
④美国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 平奇贝克在《女工与工业革命》中提及:工厂“使年轻妇女走出狭小的‘家’,
妇女解放的第一个 先决条件就是一切 女性重新回到公共 劳动中去。
——恩格斯
国际劳动妇女节:
• 从1909年3月8日,美国芝加哥妇女争取"男女平等"游行集会以来,至21世 纪已走过了百余年历程。
• 每年的3月8日是为庆祝妇女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等领域做出的重要贡献和 取得的巨大成就而设立的节日。
大众教育
卢德运动:英国工人以破坏机器为手 段反对工厂主压迫和剥削的自发工人 运动。首领称为卢德王,故名。相传, 莱斯特郡一个名叫卢德的工人,为抗 议工厂主的压迫,第一个捣毁织袜机。
工业革命使工业化国家的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有哪些是有益的? 哪些是有害的?
有益的变化: 人口增加,越来越多的人专门从事工业和商业;教育的普及; 城市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变化;
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一、新课引入
北京雾霾
海洋污染
二、新课
1.人口增长和大众教育
工业革命的发展使社会具备了提倡个人的自由发展和独立生存权利的经济基础, 人口增长出现了明显变化。在工业革命时期后的50年人口更是加速增长,几乎增 长了一倍。威廉姆斯用“人口爆炸”来形容19世纪英国人口的增长。英国工业革 命时期引起死亡的疾病、瘟疫、饥荒、地方性战争有所减少,人口增长至少是出 生率和死亡率共同作用的结果。
化
1 人பைடு நூலகம்增长 2 大众教育 3 城市化
4 环境污染与贫富分化加剧
四、练习
1. 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化教育。最早建立国家教育
体系的国家有( A )
①法国 ②德国
③印度
④美国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 平奇贝克在《女工与工业革命》中提及:工厂“使年轻妇女走出狭小的‘家’,
妇女解放的第一个 先决条件就是一切 女性重新回到公共 劳动中去。
——恩格斯
国际劳动妇女节:
• 从1909年3月8日,美国芝加哥妇女争取"男女平等"游行集会以来,至21世 纪已走过了百余年历程。
• 每年的3月8日是为庆祝妇女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等领域做出的重要贡献和 取得的巨大成就而设立的节日。
大众教育
卢德运动:英国工人以破坏机器为手 段反对工厂主压迫和剥削的自发工人 运动。首领称为卢德王,故名。相传, 莱斯特郡一个名叫卢德的工人,为抗 议工厂主的压迫,第一个捣毁织袜机。
工业革命使工业化国家的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有哪些是有益的? 哪些是有害的?
有益的变化: 人口增加,越来越多的人专门从事工业和商业;教育的普及; 城市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变化;
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一、新课引入
北京雾霾
海洋污染
二、新课
1.人口增长和大众教育
工业革命的发展使社会具备了提倡个人的自由发展和独立生存权利的经济基础, 人口增长出现了明显变化。在工业革命时期后的50年人口更是加速增长,几乎增 长了一倍。威廉姆斯用“人口爆炸”来形容19世纪英国人口的增长。英国工业革 命时期引起死亡的疾病、瘟疫、饥荒、地方性战争有所减少,人口增长至少是出 生率和死亡率共同作用的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基础达标
课后巩固提升
-10-
( 1 )根据材料一判断人类环境恶化大致开始于什么时期?材料一中的石油产量迅速 增加,你认为导致世界石油产量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工业革命时期。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
( 2 )材料二说明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什么问题? 环境污染问题。
第二单元
课前自主预习
课堂基础达标
课后巩固提升
-11-
1.在英国,1811年从事农业、林业和渔业的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1/3,1831年占 1/4,1851年降至1/5以下。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 ) A.工业化的快速推进 B.农业机械化的实现 C.对外移民的增加 D.城市化进程加速 2.19世纪以后,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教育。教育的普及产生的影响有( B ) ①提高了社会大众文化水平 ②促进了人口增长 ③促进了社会发展 ④造成环境 污染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①②③④
第二单元
课课前前自自主主预预习习
课堂基础达标
课后巩固提升
-3-
3.大众教育普及 ( 1 )表现:19世纪以后,为了适应 工业化 发展的需要,欧洲国家开始推广 大众教 育 。19世纪初,德国推行教育改革,建立由初等学校、中等学校、大学组成的系统教 育体系。1802年,法国通过法律开设政府资助的中等学校。1870年以后,英国、法国开 始对儿童实行 免费义务教育 。 ( 2 )作用:教育的普及,提高了欧美各国的大众文化水平,促进了社会发展。
课前自主预习
课堂基础达标
课后巩固提升
-8-
知识点3 环境污染和贫富分化加剧 4.“一方面,资本家攫取了大部分的社会财富,他们日益富裕;另一方面,广大工人获得的 收入却难以糊口,他们对不公平的社会现状越来越不满。”上述材料反映了第二次工业 革命带来的影响是( B ) A.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B.贫富差距扩大,社会矛盾激化 C.城市化进程加快 D.促进人口增长
第二单元
课前自主预习
课堂基础达标
课后巩固提升
-9-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新的《水污染防治法》加大了水环境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在增加按日连续 处罚的基础上,提高了罚款幅度,比如将对企业超标、超总量的罚款由“排污费数额两 倍以上五倍以下”改为“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等。
第二单元
课前自主预习
( 1 )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现象:城市化的进程。根本原因:工业革命的推动。
第二单元
课前自主预习
课堂基础达标
课后巩固提升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4-
材料二
( 2 )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 现象:环境污染严重。启示: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在发展科技、发展经济的同时,应该注 意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二单元
课前自主预习
课堂基础达标
课后巩固提升
-7-
知识点2 城市化 3.在英国,狭窄的铁路跨过像绿色海洋一样的乡间,把沿途被装进火车里的英国人民,抛 进城门口越来越稠密的人群之中。这一现象反映了工业革命( C ) A.缩小城乡差距 B.促进农业快速发展 C.推动城市化进程 D.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
第二单元
第二单元
课课前前自自主主预预习习
课堂基础达标
课后巩固提升
-4-
知识点2 城市化 4.背景: 工业革命 开始后,随着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农村人口不断流向城市,城市规模 越来越大。开始时,城市通常缺乏统一的规划。城市的环境很差。 5.影响:19世纪中期以后,城市的环境开始得到改善,一些基础设施建立起来。随着城市 的发展,人们的 生活方式 也在发生着变化。
第二单元
课前自主预习
课堂基础达标
课后巩固提升
-12-
3.工业革命使工业化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D ) ①社会结构变化 ②城市基础设施建立 ③教育的普及 ④生活环境变化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第二单元
课前自主预习
课堂基础达标
课后巩固提升
-13-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单元
课课前前自自主主预预习习
课堂基础达标
课后巩固提升
-5-
知识点3 环境污染和贫富分化加剧 6.主要表现:在工业化进程中,西方国家也出现了许多问题, 环境污染 严重, 贫富分 化 加剧。 7.主要影响:工厂排放大量的废气和废水,严重污染了大气和河流,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 康。广大工人对不公平的社会现状越来越不满。随着 社会矛盾 日趋尖锐,工人的 反抗斗争日益激烈。
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第二单元
课课前前自自主主预预习习
课堂基础达标
课后巩固提升
-2-
知识点1 人口增长和大众教育 1.人口增长: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 人口 的迅速增长。 2.劳动力结构变化 ( 1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 工人阶级 队伍不断壮大。劳动力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 越来越多的人放弃农业生产,专门从事工业和商业。 ( 2 )越来越多的 妇女 走出家庭,成为工业劳动者,她们的社会角色发生了变化,这 为妇女 社会地位 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第二单元
课前自主预习
课堂基础达标
课后巩固提升
-6-
知识点1 人口增长和大众教育 1.“19世纪前50年,英国人口从900万增加到1800万。美国人口增长更为惊人,19世纪20 年代,人口约为1000万,到1914年,人口已超过1亿。”这些史实说明工业革命( A ) A.促进了人口的迅速增长 B.使世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C.使劳动力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 D.加快了移民的速度 2.1870年以后,开始对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的国家是( D ) A.英国和德国 B.英国和日本C.德国和日本 D.英国和法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