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理工大学-现代操作系统考试复习题

合集下载

南理工操作系统综合练习题-推荐下载

南理工操作系统综合练习题-推荐下载

阻塞
3. 虚拟存储器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就绪
等待某件事发生时
CPU 空闲
答:虚拟存储器是指具有请求调入功能和置换功能,能从逻辑上对内存容量加以扩充的一
种存储器系统。其基本特征是多次性、对换性、虚拟性。
4. 为什么要引入缓冲技术?
答:引入缓冲技术的目的是:(1)缓和 CPU 与 I/O 设备间速度的不匹配;(2)减少对
南理工操作系统综合练习题
一. 选择题 1. 在计算机系统中,操作系统是 B(核心系统软件) 2. UNIX 操作系统是著名的 B(分时系统) 3. 在现代操作系统中采用缓冲技术的主要目点是(C 提高 CPU 和设备之间的并行程 度 4. 进程和程序的一个本质区别是(A 前者为动态的,后者是静态的) 5. 某进程在运行过程中需要等待从磁盘上读入数据,此时该进程的状态将(C 从运 行变为阻塞) 6. 进程控制块是描述进程状态和特性的数据结构,一个进程(D 只能有唯一的进程 控制块) 7. 在一般操作系统中必不可少的高度是(D 进程高度) 8. 把逻辑地址转变为内存的物理地址的过程称作(D 重定位) 9. 在 UNIX 系统中,目录结构采用(D 树形目录结构) 10. 避免死锁的一个著名的算法是(B 银行家算法) 11. 进程高度又称为(C 低级)高度 12. 进程 在系统中是否存在的唯一标志是(D 进程控制块) 13. 在页式存储管理中,当 CPU 形成一个有效地址时,要查页表。这一工作是由 (A 硬件自动)实现的 14. 原语是一种特殊的系统调用命令,它的特点是(D 执行时不可中断) 15. 一个正在运行的进程,当所分配的时间片用完后,交其挂在(C 就绪队列) 16. 竞争计算机系统资源的基本单位是(A 进程) 17. UNIX 系统的进程高度采用的是(D 多级反馈队列轮转法)高度算法 18. 磁带适用于存放(D 顺序)文件 19. 如果某个文件的访问权限用字符形式表示成: rwxr-xr--,则该文件对同组用户 的访问权限为(B 只能读和执行) 20. 在段式存储管理中,一个段是一个(D 不定长的不连续)区域 21. 使用 SPOOLING 系统的目的是为了提高(D I/O 设备)的使用效率. 22. 在 UNIX 中,通常把设备作为(A 特别)文件来处理. 23. 在采用微内核结构的操作系统中,处理机高度的基本单位是(D 线程). 24. 在采用微内核结构的操作系统中,资源分配的单位是(B 进程).

2022年江西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操作系统》科目期末试卷A(有答案)

2022年江西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操作系统》科目期末试卷A(有答案)

2022年江西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操作系统》科目期末试卷A(有答案)一、选择题1、设某文件为索引顺序文件,由5个逻辑记录组成,每个逻辑记录的大小与磁盘块的大小相等,均为512B,并依次存放在50,121,75,80,63号磁盘块上。

若要存取文件的第1569逻辑字节处的信息,则要访问()号磁盘块。

A.3B.75C.80D.632、下面关于目录检索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A.由于散列法具有较快的检索速度,因此现代操作系统中都用它来替代传统的顺序检索方法B.在利用顺序检索法时,对树形目录应采用文件的路径名,应从根目录开始逐级检索C.在利用顺序检索法时,只要路径名的一个分量名未找到,便应停止查找D.在顺序检索法的查找完成后,即可得到文件的物理地址,3、进程A和进程B通过共享缓冲区协作完成数据处理,该缓冲区支持多个进程同时进行读写操作。

进程A负责产生数据并放入缓冲区,进程B负责从缓冲区中取出数据并处理。

两个进程的制约关系为()。

A.互斥关系B.同步关系C.互斥与同步D.无制约关系4、有两个并发执行的进程P1和P2,共享初值为1的变量x。

P1对x加1,P2对x减1。

加1操作和减1操作的指令序列分别如下所示://加1操作load R1,x ① //取x到寄存器R1中inc R1 ②store x, R1:③ //将R1的内容存入x//减1操作load R2,x ① //取x到寄存器R1中inc R2 ②store x, R2:③ //将R1的内容存入x两个操作完成后,x的值()。

A.可能为-1或3B.只能为1C.可能为0,1或2D.可能为-1,0,1或25、采用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分配CPU时,当处于执行状态的进程用完一个时间片后,它的状态是()A.阻塞B.运行C.就绪D.消亡6、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I.先进先出(FIFO)页面置换算法会产生 Belady现象II.最近最少使用(LRU)页面置换算法会产生Belady现象III.在进程运行时,若它的工作集页面都在虚拟存储器内,则能够使该进程有效地运行,否则会出现频繁的页面调入/调出现象IV.在进程运行时,若它的工作集页面都在主存储器内,则能够使该进程有效地运行否则会出现频繁的贞面调入/调出现象A. I、IIIB.I、IVC.II、IIID.II、IV7、假设一个“按需调页”虚拟存储空间,页表由寄存器保存。

操作系统原理试题库(最全)

操作系统原理试题库(最全)

il操作系统原理试题库1.0第一章操作系统引论 (1)1.1 操作系统的目标与作用 (1)1.2 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 (3)1.3 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 (6)1.4 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 (6)1.5 操作系统的结构设计 (7)第二章进程管理 (11)2.1 进程的基本概念 (11)2.2 进程控制 (16)2.3 进程同步 (16)2.4 经典进程同步问题(P、V操作解决进程同步问题) (22)2.5 进程通信 (73)2.6 线程的基本概念 (74)第三章处理机调度与死锁 (75)3.1 处理机调度的基本概念 (75)3.2 调度算法 (76)3.5 死锁 (96)第四章存储器管理 (109)4.1 存储器管理的基本概念 (109)4.2 连续分配(分区管理)方式 (110)4.3 基本分页存储管理方式 (113)4.4 基本分段存储管理方式 (118)4.5 段页式存储管理方式 (119)4.6 虚拟存储管理 (121)第五章设备管理 (135)5.1 I/O系统 (135)5.2 I/O控制方式 (135)5.3 缓冲管理 (136)5.4 设备分配和设备处理 (136)5.5 磁盘存储器管理 (139)第六章文件管理 (147)6.1 文件和文件系统基本概念 (147)6.2 文件的物理结构(存储结构) (151)6.3 目录管理 (159)6.4 文件保护 (166)6.5 文件存储空间管理 (167)第七章操作系统接口 (172)7.1 联机命令接口 (172)7.2 Shell命令接口 (173)7.3 系统调用 (173)【注】试题标识(流水号)中的节号仅供参考,可依照汤小丹等编著的《计算机操作系统》(第三版)作调整。

第一章操作系统引论1.1 操作系统的目标与作用``010110011020101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功能是。

A.把源程序代码转换为目标代码B.实现计算机用户之间的相互交流C.完成计算机硬件与软件之间的转换D.控制、管理计算机系统的资源和程序的执行``010110011020100D``010110021020101操作系统是一组。

江西理工大学期末考试计算机网络(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

江西理工大学期末考试计算机网络(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

1.下面正确的选择是C 。

A.以太网不是局域网B.以太网是一种广域网C.X.25 网是一种广域网D.X.25网是一种局域网2.既不是局域网,也不是广域网CD。

A.Local Area Network B.Wide Area NetworkC.MAN D.AN3.现代电话通信和QQ语音聊天属于A方式。

A.全双工通信B.半双工通信C.单工通信D.既非单工也非全双工通信4.在下列功能中,哪一个最好地描述了OSI(开放系统互连)模型的数据链路层AA.保证数据正确的顺序、无错和完整B.处理信号通过介质的传输C.提供用户与网络的接口D.控制报文通过网络的路由选择5.对于IP地址为 202.93.120.6的主机来说,其网络号为( A )。

A.202.93.120B.202.93.120.6C.202.93.120.0D.66.下列哪一项最好地描述了模拟信号?(D)A.用图表示像是一个正弦波B.有两个不同的状态C.以每秒周期数计量D.A和C7.下列哪一项最好地描述了基带信号?( B )A.通过同一通道传输多重信号B.信号以其原始的状态传输C.对通道上的频率范围通常要进行划分D.B和C8.下列哪一种传输方式被用于计算机内部的数据传输?( B )A.串行B.并行C.同步D.异步9.在串行传输中,所有的数据字符的比特( C )A.在多根导线上同时传输B.在同一根导线上同时传输C.在传输介质上一次传输一位D.以一组16位的形式在传输介质上传输10.在下列协议中,哪一种使用带位填充的首尾标志法组帧?( B )A.DDCMPB.HDLCC. BSCD. SLIP11.公钥加密体制中,没有公开的是( A )。

A.明文B.密文C.公钥D.算法12.在下列几组协议中,哪一组是网络层协议?(A )A.IP,TCP和UDPB.ARP,IP和UDPC.FTP,SMTP和TELNETD.ICMP,ARP和IP13.下列不属于传输介质的是 A 。

操作系统原理复习题.doc

操作系统原理复习题.doc

现代操作系统的主要目标是什么?操作系统的作用可表现在哪几个方而?为什么说操作系统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试说明推动多道批处理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什么?试说明推动分时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什么?实现分时系统的关键问题是什么?为什么引入实时操作系统?什么是硬实时任务和软实时任务?试从交互性、及时性及町靠性方面对分时系统和实时系统进行比较。

操作系统有哪儿人特征?最基本的特征是什么?处理机管理有哪些主要功能?它们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存储器管理有哪些主要功能?主要任务是什么?文件管理有哪些主要功能?主要任务是什么?设备管理有哪些主要功能?主要任务是什么?是什么原因使操作系统具有异步性特征?什么是前趋图?试画出下面语句的前趋图:SI: a=x+y; S2: b=z+l;S3: c=x-b; S4: w=c+l; 为什么程序并发执行会产生间断性特征?并发与并行的区别试说明PCB的作用,为什么说PCB是进程存在的惟一标志?试说明进程在三个基木状态之间转换的典型原因。

为什么耍引入挂起状态?该状态有哪些性质?试说明引起进程创建的主要爭件。

试说明引起进程被撤消的主要事件。

创建一个进程时所耍完成的主耍工作是什么?在撤消一个进程时所要完成的主要T作是什么?什么是操作系统?它的主要功能是什么?简述程序、进程的关系。

试画出下而语句的前趋图:SI: a=x+y; S2: b=a+l;S3: c=x+a; S4: w=c+l; 试画出下面语彳J 的前趋图:SI: a=x+y; S2: b=a+l;S3: c=x+a; S4: w=c+l;S5: e=c+5; S6: f=w+e;简述程序并发执行时的特征。

进程实体的组成.进程的属性:画出进程状态转换图.简述进程阻塞的原因.简述PCB的作用。

画岀PCB的链接组织方式。

画出PCB的索引组织方式。

简述进程创建的过程。

简述程序顺序执行的特征。

操作系统中的进程是由哪三部分组成?实时系统应具有两个基本特征:操作系统一般为用户提供哪三种接口?设计实时操作系统必须首先考虑的因索是什么?PCB表的组织方式有哪儿种?操作系统的主要设计目标是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 o什么是操作系统?它的主要功能是什么?操作系统中存储管理的主要功能是什么?什么是文件的逻辑组织和物理组织?试说明引起进程阻塞或被唤醒的主要事件是什么?进程在运行时存在哪两种形式的制约?并举例说明。

江西理工大学java考试题型

江西理工大学java考试题型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40分)。

1.在Java语言中,int类型数据的长度是( C )A.1个字节B.2个字节C.4个字节D.8个字节2.在switch语句中,switch后面括号内的表达式的类型不能..是( B )A.byteB.longC.charD.int3.以下关于接口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D )A.所有的接口都是公共接口,可被所有的类和接口使用B.一个类通过使用关键字interface声明自己使用一个或多个接口C.接口中所有的变量都默认为public abstract属性D.接口体中不提供方法的实现4.以下代码段的输出结果是( A )String s="JavaWorld"; System.out.print(s.indexOf("a",4));A.-1B.OC.1D.45.以下不属于...AWT库中定义的类是( A )ponentB.ContainerC.ImagesD.Graphics6.鼠标单击列表中某个选项事件的相关接口是( B )A.ListActionListenerB.ListSelectionListenerC.ActionListenerD.SelectionListener7.Java语言规定,程序绘图区域的坐标原点位于整个区域的(A )A.左上角B.右上角C.左下角D.右下角8.以下关于线程互斥和同步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C )A.多线程互斥使用各自资源的程序段,在操作系统中称为临界段B.临界段的作用是使某线程能够使用其它线程的资源C.可以使用notify()方法通知等待线程结束等待D.线程的互斥和同步可以很好地解决死锁问题9.当用户关闭文件对话框时,有可能返回的整数常量是( B )A.JFileChooser.CLOSE_OPTIONB.JFileChooser.APPROVE_OPTIONC.JFileChooser.SAVE_OPTIOND.JFileChooser.OPEN_OPTION10.获取InetAddress对象的域名所用到的方法是( D )A.getByName()B.getHostAddress()C.getLocalHost()D.getHostName()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计30分)。

操作系统原理期末试卷(10套含答案)7

操作系统原理期末试卷(10套含答案)7

操作系统原理期末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以下著名的操作系统中,属于多用户、分时系统的是( B )。

A.DOS系统B.UNIX系统C.Windows NT系统D.OS/2系统2.在操作系统中,进程的最基本的特征是( A )。

A.动态性和并发性B.顺序性和可再现性C.与程序的对应性D.执行过程的封闭性3.操作系统中利用信号量和P、V操作,( C )。

A.只能实现进程的互斥B.只能实现进程的同步C.可实现进程的互斥和同步D.可完成进程调度4.作业调度的关键在于( C )。

A.选择恰当的进程管理程序B.用户作业准备充分C.选择恰当的作业调度算法D.有一个较好的操作环境5.系统抖动是指( D )。

A.使用机器时,屏幕闪烁的现象B.由于主存分配不当,偶然造成主存不够的现象C.系统盘有问题,致使系统不稳定的现象D.被调出的页面又立刻被调入所形成的频繁调入调出现象6.在分页存储管理系统中,从页号到物理块号的地址映射是通过( B )实现的. A.段表B.页表C. PCB D.JCB7.在下述文件系统目录结构中,能够用多条路径访问同一文件(或目录)的目录结构是( D )A.单级目录B.二级目录C.纯树型目录D.非循环图目录8.SPOOLing技术可以实现设备的(C )分配。

A.独占B.共享C.虚拟D.物理9.避免死锁的一个著名的算法是( C )。

A.先人先出算法B.优先级算法C.银行家算法D.资源按序分配法10.下列关于进程和线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C )。

A.一个进程只可拥有一个线程B.一个线程只可拥有一个进程C.一个进程可拥有若干个线程D.一个线程可拥有若干个进程二、判断题(选择你认为正确的叙述划√,认为错误的划×并说明原因.每题2分,共10分)1.简单地说,进程是程序的执行过程。

因而,进程和程序是一一对应的。

( ) 2.V操作是对信号量执行加1操作,意味着释放一个单位资源,加l后如果信号量的值小于等于零,则从等待队列中唤醒一个进程,使该进程变为阻塞状态,而现进程继续进行。

江西理工大学C复习参考题(结课考试)

江西理工大学C复习参考题(结课考试)

《C语言程序设计》复习参考资料一.选择题1.以下关于运算符优先顺序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关系运算符< 算术运算符< 赋值运算符< 逻辑与运算符B.逻辑运算符< 关系运算符< 算术运算符< 赋值运算符C.赋值运算符< 逻辑与运算符< 关系运算符< 算术运算符D.算术运算符< 关系运算符< 赋值运算符< 逻辑与运算符2.下列选项中合法的变量名是_________A.#define B.int C.a594_3D. abs(x)3.以下正确的描述是()。

A.break语句的作用是结束整个循环的执行B.在C程序中,注释说明只能位于一条语句的后面C.在循环体内使用break语句或continue语句的作用相同D.从多层循环嵌套中退出时, 只能使用goto语句4.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define 和printf 都是C 语句。

B.#define 是C语句,而printf不是。

C.若程序中要调用数学函数,必须在文件开头输入语句 #include “math.h”D.#define 和printf 都不是C 语句。

5.下面的函数定义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A)float fun (float x ; float y) {return x*y;}B)float fun (float x,y) {return x*y;}C)float fun (x,y) {int x,y;return x*y;}D)int fun (int x, int y) {re turn x*y;}6.执行下面语句后的输出为( )int i=-1;if (i<=0) printf(“****\n”)else printf(“%%%%\n”)A). **** B). %%%%C). %%%%c D). 有语法错误,不能正确执行7.以下程序的输出结果是( )void main( ){int k=17;printf("%d, %o, %x \n ", k, k, k );}A). 17, 21, 11 B). 17, 17, 17C). 17, 0x11, 021 D). 17, 21, 18.以下不正确的叙述是()A)#define是宏定义命令B)宏定义只是做简单的置换,不做正确性检查C)宏定义是C语句,必须在行末加分号D)printf是C语句,但#define不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引论1.系统调用与中断的概念。

作业题解第一章引论PE1-14. 陷阱和中断的主要差别是什么?答:陷阱是由程序造成的,并且与它同步。

如果程序一而再地被运行,陷阱将总在指令流中相同的位置的精确发生。

而中断则是由外部事件和其他时钟造成的,不具有重复性。

PE1-20. 有一个文件,其文件描述符是fd,内含下列字节序列:3,1,4,1,5,9,2,6,5,3,5.有如下系统调用:lseek (fd, 3, SEEK_SET); // 从文件开头偏移量为3,此时将读写位置移到文件1,5,9,2的1处Read(fd, &buffer, 4);其中lseek调用寻找文件中的字节3.在读操作完成之后,buffer中的内容是什么?答:包含字节:1,5,9,2。

PE1-22. 块特殊文件和字符特殊文件的基本差别是什么?答:块特殊文件包含被编号的块,每一块都可以独立地读取或者写入。

而且可以定位于任何块,并且开始读出或写入。

这些对于字符特殊文件是不可能的。

PE1-29. 下面是单位转换练习:(a)一微年是多少秒?(b)微米常称micron.那么gigamicron是多长?(c)1TB存储器中有多少字节?(d)地球的质量是6000 yottagram,换算成kilogram是多少?答:这些都可以直接转换:(a) micro year = 10-6X 365 X 24 X 3600 = 31.536 sec。

(b) 1km或者1000。

(c)有240字节,也就是1,099,511,627,776 字节。

(d)它是6 X 1024公斤。

第二章:进程与线程1.进程的概念。

答:进程是对正在运行的程序的一个抽象。

是容纳运行一个程序所需要的所有信息的容器。

也可以说一个进程就是就是一个正在运行的实例。

2.进程的三种基本状态。

运行态(该时刻进程实际占用CPU)。

就绪态(可运行,但因为其他进程正在运行而暂时停止)。

阻塞态(除非某种外部事件发生,否则进程不能运行)。

3. 进程与线程的区别。

答:进程是具有一定独立功能的程序关于某个数据集合上的一次运行活动,进程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一个独立单位.线程是进程的一个实体,是CPU调度和分派的基本单位,它是比进程更小的能独立运行的基本单位.线程自己基本上不拥有系统资源,只拥有一点在运行中必不可少的资源(如程序计数器,一组寄存器和栈),但是它可与同属一个进程的其他的线程共享进程所拥有的全部资源.一个线程可以创建和撤销另一个线程;同一个进程中的多个线程之间可以并发执行.PE2-37. 有5个批处理作用A到E,它们几乎同时到达一个计算中心。

估计他们运行的时间分别为10,6,2,4和8分钟。

其优先级(由外部设定)分别为3,5,2,1和4.其中5为最高优先级。

对于下列每种调度算法,计算其平均进程周转时间,可忽略进程切换的开销。

(a)轮转法(b)优先级调度(b)先来先服务。

(按照10,6,2,4,8次序运行)(c)最短作业优先。

对a),假设系统具有多道程序处理能力,每个作业均公平共享CPU时间,对b)到d),假设任一时刻只有一个作业运行。

直到结束。

所有的作业都完全是CPU密集型作业。

答:a)对于轮转调度,每个作业在最初的10分钟内获得了1/5的CPU,10分钟之后,C先完成作业,在接下来的8分钟,每个作业获得1/4的CPU,在此期间,D完成作业。

剩下来的3个作业在以后的6分钟里各获得CPU的1/3,一直到B结束等等。

这5个作业完成的时间分别是,10, 18, 24, 28和30,平均22分钟。

b)对于优先级调度,B首先运行,6分钟之后完成。

剩下的4个作业完成的时间分别是14,24,26和30.平均为18.8分钟。

c)对于先来先服务。

运行作业顺序从A到E,完成时间分别为10,16,18,22和30。

平均为19.2分钟。

d)最短优先作业,完成的时间分别为2,6,12,20和30,平均为14分钟。

PE2-41. 一个软实时系统有4个周期,其周期分别为50ms,100ms,200ms和250ms。

假设这4个事件分别需要35ms, 20ms, 10ms和X ms的CPU时间,保持系统可调度的最大X值是多少?答:所使用的C PU 的片断为35/50 + 20/100 + 10/200 + x/250。

为了使得进程可调度,必须是总和小于1。

因此,x 必须小于12.5 msec。

PE2-51.第三章存储管理1.页面、页表、页框(物理块)、页表项等概念。

见百度百科(/view/3224034.htm)2.交换的定义练习题解析:PE3-4. 在一个交换系统中,按内存地址排列的空闲区大小是:10KB, 4KB ,20KB,18KB, 7KB, 9KB,12KB和15KB。

对于连续的段请求:a) 12KB; b)10KB; c)9KB。

使用首次适配算法,找出哪个空闲区?使用最佳适配、最差适配、下次适配算法呢?答:首次适配:20KB,10KB,18KB;// 沿着段链表进行搜索,直到找到一个足够大的空闲区最佳适配:12KB,10KB,9KB;// 找出能够容纳进程最接近实际需要的空闲区,最差适配:20KB,18KB,15KB;// 总是分配最大的可用区的空间下次适配:20KB,18KB,9KB。

// 同首次适配,但记录空闲区当时位置,下次从此处进行搜索PE3-10. 假设一个机器有48位虚拟地址和32位的物理地址。

a)假设页面大小是4KB,如果只有一级页表,那么在页表里有多少页表项?请解释。

b)假设同一系统有32个TLB表项,并且假设一个程序的指令正好能放入一个页,并且该程序顺序地从有数千个页的数组中读取长整型元素。

在这种情况下TLB的效果如何?答:(a) We need one entry for each page, or 224= 16 × 1024 × 1024 entries, since there are 36 = 48 −12 bits in the page number field.(b) Instruction addresses will hit 100% in the TLB. The data pages will have a 100 hit rate until the program has moved onto the next data page. Since a 4-KB page contains 1,024 long integers, there will be one TLB miss and one extra memory access for every 1,024 data references.(a)因为有36 =48 - 12位的页号字段,所以每一页我们需要一个页表项,或者224= 16 × 1024 × 1024页表项(b) TLB访问的命中率达100%。

在指令访问下一个页面之前读取数据的命中率是100%,一个4KB大小的页面包含1024个长整型数据,每访问1024个数据就会有一次TLB失效和一个额外的内存的存取。

解析:偏移量是12位,则页面长度是212 = 4KB,共有220个页面,PE3-12. 一个32位地址的计算机使用两级页表。

虚拟地址被分成9位的顶级页表域、11位的二级页表域和一个偏移量,页面大小是多少?在地址空间中一共有多少个页面?答:偏移量=32 - 9 - 11 = 12(位),所以页面大小为:212 = 4KB,页面数为:232/212=220 。

PE3-22.如果将FIFO页面置换算法用到4个页框和8个页面上,若初始时页框为空,访问字符串为0172327103,请问会发生多少次缺页中断?如果使用LRU算法呢?答:FIFO的页框如下:0 1 7 2 3 2 7 1 0 3X 0 1 7 2 3 3 3 3 0 0X x 0 1 7 2 2 2 2 3 3X x x 0 1 7 7 7 7 2 2X x x x 0 1 1 1 1 7 7LRU的页框如下:0 1 7 2 3 2 7 1 0 3X 0 1 7 2 3 2 7 1 0 3X x 0 1 7 2 3 2 7 1 0X x x 0 1 7 7 3 2 7 1X x x x 0 1 1 1 3 2 7FIFO发生6次缺页中断,LRU发生7次缺页中断。

PE3-28一个计算机有4个页框,装入时间、上次访问时间和每个页面的R位和M位如下所b)FIFO算法置换哪个页面?c)LRU算法置换哪个页面?d)第二次机会算法置换哪个页面?答:a)页面2b)页面3c)页面1d)页面2解析:按照装入时间排序先被装入的是页面是3、0、2最后是1,对于FIFO算法,则将置换表页面3,置换掉。

对于第二机会算法,在3、0、2、1中检查最老页面的R位,如果R位为0.则置换,所以置换出较老的页面2.对于NRU算法,按照(R,M)的次序(0,0),(0,1),(1,0),(1,1)给上述4个页面排序得(0,0),(0,1),(1,0),(1,1)分别代表了页面2、1、0、3,所以类编号最小的是页面2,置换它。

对于LRU算法,核心思想是:置换出未使用最长的页面,所以根据上次访问时间最远到近排序得:1、2、0、3.所以置换出页面1.第四章,文件系统练习题解析:PE4-15. 考虑图4-13中的i节点。

如果它含有用4个字节(即4B)表示10个直接地址,而且所有的磁盘块大小是1024B(1KB),那么文件最大可能有多大?答:间接块可以保存256个磁盘地址。

与10直接的磁盘地址总加起来,最大文件有266块。

由于每块为1KB,最大的文件是266KB。

PE4-28.考虑图4-21背后的思想,目前磁盘平均寻道时间为8ms,旋转速率为15000rpm,每道为262144字节(218B=28KB=256KB)。

对大小各为1KB、2KB和4KB的磁盘块,传送速率各是多少?答:对于15000 rpm(每分钟旋转),每旋转一周需60/15000 = 0.004秒= 4 ms。

那么读取k字节的平均存取时间为8 ms(寻道时间)+ 2 ms(旋转延迟:4 ms/2)+ (k / 262144)* 4 ms(读取k字节的时间)。

对于1 KB,2 KB,4 KB的块,访问时间分别为10.015625 ms,10.03125 ms和10.0625 ms(几乎没有什么不同)。

其数据速率分别为102240 B/sec,204162 B/sec,407056 B/sec(秒)。

解析:读取K个字节的块所需的时间的公式由以上化简是:t = 10 + (K/256)*4,将k = 1KB、2KB、4KB分别代入可得t1 =10.015625 ms,t2 =10.03125 ms,t4 = 10.0625 ms;那么其数据速率U1 = 1024B /(t1*10-3) = 102240B/sec,同样依次求出U2,U4;PE4-32. 一个UNIX系统使用1KB磁盘块和4字节磁盘地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