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生命》 教案

合集下载

六年级《守护生命》教案、教学设计

六年级《守护生命》教案、教学设计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方面:重点是让学生深入理解生命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以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难点在于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与生命相关的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2.过程与方法方面:重点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将观察、实验等方法灵活运用于探究生命现象的过程中。
4.利用多媒体、网络等资源,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获取、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使学生认识到保护生命、珍惜生命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关爱生态环境,树立绿色环保意识,积极参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行动。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勇于探索生命科学的奥秘。
3.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观察身边的生态环境,提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建议,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五、作业布置
1.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观察并记录身边的生物多样性,选择一种生物或生态环境,分析其现状及面临的威胁,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要求不少于300字,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
4.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教师提供一组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新闻或文章,让学生课后阅读,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闻或文章中提到的保护措施的有效性。要求学生撰写不少于200字的读后感,以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
5.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一次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调查活动,选择一个附近的生态环境,了解其生物多样性状况,采访当地分享,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会调查能力。
学生在前期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然而,他们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仍需进一步提高思维能力和实践技能。此外,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对生命的尊重和关爱有待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和责任感尚需提升。

初中道法守护生命教案设计

初中道法守护生命教案设计

初中道法守护生命教案设计课程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命的脆弱和坚强,认识到守护生命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意识。

3. 引导学生学会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重点:1. 生命的脆弱和坚强。

2. 尊重生命、敬畏生命。

3. 保护生命安全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生命的脆弱和坚强。

2. 如何培养学生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意识。

3. 如何让学生掌握保护生命安全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准备:1. 课件:生命的脆弱和坚强的图片、视频。

2. 教学素材:关于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文章、故事。

3. 安全知识资料:保护生命安全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展示生命的脆弱和坚强的图片、视频,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价值。

2. 提问:你们对生命有什么看法?认为生命是脆弱的还是坚强的?二、尊重生命、敬畏生命(10分钟)1. 引导学生阅读关于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文章、故事,让学生从中体会到生命的可贵。

2. 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尊重生命、敬畏生命?3. 总结: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要从日常生活中做起。

三、保护生命安全(15分钟)1. 讲解保护生命安全的方法和技巧,如交通安全、防火安全、防范溺水等。

2. 学生分享自己掌握的安全知识和技巧。

3. 情景模拟:模拟一些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让学生学会如何应对和自我保护。

四、守护生命(10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守护生命,如关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防范危险等。

2. 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守护生命?3. 总结:守护生命需要我们关注自身健康,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五、课后作业(5分钟)1. 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写一篇关于守护生命的感悟。

2. 家长参与评价,了解学生对守护生命的认识和做法。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讨论、情景模拟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了解生命的脆弱和坚强,培养学生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意识,引导学生学会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

守护生命教学设计一等奖精品3篇

守护生命教学设计一等奖精品3篇

第4篇守护生命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的:本节内容的编排是让学生“应急避险珍爱生命”的安全教育内涵的具体表现,面对电气化普及的社会,安全用电知识的学习在以后生产生活中十分重要。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了解日常安全用电常识,规范日常用电行为,以及触电后基本的救护措施,提高了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知道生活中有时会遇到触电危险,知道生活中规范的用电行为,要防止受到伤害。

2、知道触电会直接威胁人的生命,明白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3、知道触电后的一些基本的急救措施。

4、通过学习,提高学生自我防护意识,更加意识到生命可贵。

教学重点:1、知道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2、知道触电会直接威胁人的生命。

教学难点:使学生愿意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感到生命的可贵。

教学过程:一、引言中小学生校园安全教育一直备受关注。

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全国每年约有1。

6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平均每天约有40名学生死生安全事故,还有20万左右的孩子受到触电的意外伤害。

而这些事故的发生有相当一部分是与我们安全薄弱有关的。

电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它给我们带来了光明和方便。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生活中用电的地方越来越多,但如果不注意安全,电也会给我们带来危险和灾祸。

二、案例聚焦(请听电给我们带来的一件件灾祸吧)学生一一汇报自己搜集的用电事故三、现象分析(多么让人心痛的事呀,同学们,一定要安全用电,珍爱生命)。

平时的用电中,你有什么问题吗,提出来,大家帮你解答。

1、一天,某校学生小明在卫生大扫除时发现教室插座上有很多灰尘,拿起湿漉漉的毛巾去擦灰尘,你看见了,怎么办?2、如果教室电线断了,能不能用手摸?为什么?3、你发现电器有冒烟、冒火花,发出焦糊味,你怎么做?为什么?4、有一位同学触电了,怎么办?5、小华用刀削电线,你见后怎么做?四、预防触电知多少?指名回答后出示小黑板:1、选购符合安全标准的电器和插座2、安排专业电器维修人员定期检查维修电线、开关、插座3、不可令电器负荷过重4、电线有破损必须更换5、手湿时不触摸电器、插座6、不用电器时要关掉电源五、触电的急救方法师:触电是由于电流通过人体所引起,触电后身体上的电流出入口会有灼伤痕迹,引发肌肉收缩、丧失知觉,甚至呼吸、心跳停止。

《守护生命》教案

《守护生命》教案

《守护生命》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命的宝贵和脆弱,认识到守护生命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的意识。

3. 引导学生学会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二、教学内容:1. 生命的定义和特点2. 生命的脆弱和宝贵3. 守护生命的意义和方法4. 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的培养5. 急救知识的普及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生命的脆弱和宝贵,守护生命的意义和方法,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生命的脆弱和宝贵,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生命的定义和特点,生命的脆弱和宝贵,守护生命的意义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刻理解生命的脆弱和宝贵。

3.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如何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4. 实践操作法:进行急救知识的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定义和特点,引出守护生命的重要性。

2. 讲解:讲解生命的脆弱和宝贵,阐述守护生命的意义和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刻理解生命的脆弱和宝贵。

4.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探讨如何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5. 实践操作:进行急救知识的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7. 作业布置: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份守护生命的计划。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评估学生对守护生命的认识和理解。

2. 学生作业:评估学生制定的守护生命计划的可行性和完整性,检查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应用能力。

3. 知识测试:通过书面测试或口头提问的方式,评估学生对生命脆弱性、宝贵性以及守护生命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七、教学延伸:1. 开展生命教育主题活动:如组织学生参加红十字会培训、开展校园安全教育周活动等,强化学生的生命安全意识。

守护生命-部编五·四学制版六年级全一册教案

守护生命-部编五·四学制版六年级全一册教案

守护生命-部编五·四学制版六年级全一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急救和急救的基本原则。

2.使学生能够正确的应对常见的急救措施。

3.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急救方法,提高自救互救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
1. 什么是急救
教师通过相关小视频教育学生什么是急救。

讲述急救的定义和急救的重要性,引导学生了解在意外中急救能够解救人命的重要性。

2. 急救的基本原则
教师通过小组讨论,与学生探讨急救的基本原则:一要注意安全,二要快速救援,三要正确操作。

3. 常见急救措施
依次讲解在遇到不同情况时需要掌握的急救措施,例如,昏迷呼吸急救、口鼻出血急救、骨折伤势急救等。

4. 增强自救互救的技能
通过课堂立项,教导学生如何紧急拨打电话求救,以及在万一情况下如何正确操作,提高学生自救互救的意识和能力。

三、教学方法
1.翻转课堂和学生发言为主,老师组织不同小组进行讨论研究。

2.通过观摩小视频,为学生呈现不同救援场景,引发学生的兴趣。

3.通过图文结合,为学生演示不同急救措施,在演示前引导学生预先一个拟定的急救方案。

四、教学重点难点
本堂课重点教育学生重视安全,正确施急救,提高自救互救的技能。

教育学生有掌握急救技能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在面对不同情况下的应对能力。

五、教学资源
1.课堂小视频
2.图文结合的急救操作演示
3.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
六、课程评价
通过教育学生学习,提升学生自救互救的能力以及对生命重要的认识,评价可以通过学生日常行为表现和小组组织掌握救援实践技能得出。

珍爱生命守护生命教案范文(精选18篇)

珍爱生命守护生命教案范文(精选18篇)

珍爱生命守护生命教案珍爱生命守护生命教案范文(精选18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珍爱生命守护生命教案范文(精选1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珍爱生命守护生命教案1设计意图:生活中,幼儿年龄小、安全意识薄弱、安全防护能力差,所以,安全问题是时时存在,处处可能发生的。

正如《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首位”。

而"受人于鱼不如授之于渔”,教给幼儿如何进行自我保护是幼儿园教师势在必行、责无旁代的任务。

安全课本身缺乏趣味性,如何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活动的同时还让他们充满兴趣,增强自护意识,掌握必要的、正确的自救常识,有效的进行自我保护,也是我设计这节活动课的意图所在。

活动目标:1、知道迷路的危险,树立幼儿初步的防范意识。

2、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3、引导幼儿了解一些自救的常识,知道迷路时应能够胆、礼貌的求救。

活动重点:增强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幼儿初步的防范意识。

活动难点:使幼儿掌握一些自救方法进行自我保护。

活动准备:1、情景表演:程程迷路了。

2、ppt图片。

3、音乐。

活动过程:一、情境导入。

观看情景表演“程程迷路了”,教师在主要部分给予提示。

故事:一个周末的早上,程程妈妈带着程程去超市买东西,超市的东西可多啦,新鲜的瓜果蔬菜摆满了柜台,当妈妈正在挑东西的时候程程发现玩具柜有好多玩具,于是他蹲下来这看看,那摸摸,当他起身后发现妈妈不见了。

这时候该怎么办呢?二、分段讨论,整理方法,有奖抢答。

1、引导幼儿讨论:程程迷路了,他会怎么做?这样会出现什么后果?让幼儿说一说如果自己遇到了这样情况时应采取怎样的做法,引导幼儿明白遇事要动脑筋。

2、幼儿展开讨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并进行简单记录,教师将幼儿的记录进行整理、张贴、以提高幼儿自我保护意识。

《守护生命》优质课教案_1

《守护生命》优质课教案_1

《守护生命》优质课教案《守护生命》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意识,树立珍爱生命,维护健康的积极情感;追求真、善、美,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发扬民族精神的爱国情怀。

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情境、合作探究、交流分享等教学手段,让学生能够学会珍爱生命的一些具体做法,掌握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会分辨优秀文化和腐朽文化。

知识和能力目标:了解爱护身体的一些基本常识,传承优秀文化,发扬民族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爱护身体。

2、教学难点:如何在艰苦的情况下养护精神。

三、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法、合作探究、交流分享四、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早晨吃饭了吗?今天运动了吗?今天读书了吗?思考:吃饭、运动、读书对生命重要吗?为什么?二、守护生命——爱护身体爱护身体篇生命珍贵爱常在自我守护防意外Ⅰ.小华生活记(一)七年级学生小华,一日三餐营养搭配合理,从不挑食,注意个人卫生。

每天按时到校,上课的时候,习惯趴在桌子上。

小华还是个足球迷,非常喜欢踢足球,球赛期间经常熬夜看比赛。

有次,妈妈发现后,告诉他不能这样做,他就和妈妈大吵了一架,觉得妈妈不再爱自己了,很伤心,还威胁用刀片划伤自己。

合作探究:小华的哪些生活方式是有利健康的?哪些是危害健康的?为什么?2.小华和妈妈的冲突中,你如何看待他的行为?小华应该怎么做?Ⅱ.我的健康我负责我做到了:(做到的可以打✔哦)★营养均衡,饮食合理。

★有规律的作息和充足的睡眠。

★适量的运动。

★了解家庭成员的健康信息。

★不滥用药物,远离有害物质。

★定期做身体检查。

★良好的卫生习惯。

★注意保护视力。

★了解对哪些药物过敏★保持健康开朗的心情,和同学和睦相处。

还有哪些没有注意?下一步打算怎么办?成长中的我们,应珍视自己的肉体生命。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孝经·开宗明义》Ⅲ.遇到下列情况,应怎样应对?探究与分享:火灾;地震;校园欺凌;食品安全;交通事故等生命宝典一:过渡:人不只是靠吃饭活着,除了吃饭,我们还需要别的东西来滋养我们,让自己成长、壮大、变得更加的完美。

《守护生命》教案

《守护生命》教案

《守护生命》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命的宝贵和脆弱,认识到保护生命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生命的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 引导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和急救技能。

二、教学内容1. 生命的宝贵:介绍生命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只有一次生命,要珍惜。

2. 生命的脆弱:讲解生命在面临危险时的脆弱性,如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

3. 保护生命的责任:强调每个人都有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的责任。

4. 安全知识与急救技能:介绍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和急救技能,如如何避免危险、如何拨打急救电话、如何进行心肺复苏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生命的宝贵、脆弱和保护生命的责任。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生命安全事故的严重后果。

3. 情景模拟法:进行安全知识和急救技能的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4. 分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保护生命,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文字、图片和视频等。

2. 道具:准备一些安全知识和急救技能实践操作所需的道具,如急救包、心肺复苏模拟人等。

3. 分组讨论材料:准备一些关于保护生命的讨论题目,供学生分组讨论。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等。

2. 知识掌握情况:通过课堂提问、练习题等方式检验学生对安全知识和急救技能的掌握程度。

3. 实践操作能力:观察学生在情景模拟中的表现,评估其安全知识和急救技能的实际应用能力。

4.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分组讨论中的表现和提出的建议,以评价其关爱他人生命的意识。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关于生命宝贵的视频,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导入新课《守护生命》。

2. 讲解生命的宝贵:介绍生命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只有一次生命,要珍惜。

3. 分析生命脆弱的案例:讲解生命在面临危险时的脆弱性,如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前面我们已经学了生命的珍贵与独特,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都应该为自己的生命喝彩,用心
的呵护生命,并且努力地让自己的生命绽放出精彩
的光芒。

有人说,生命如此宝贵,守住生命,我们
才能感受四季的冷暖变化,体验生活的千姿百态,
追求人生幸福的种种可能。

那么,作为中学生,珍爱生命,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呢回忆旧知
联想生活经验
承接上课
唤起学生记忆
讲授新课
第一目爱护身体运用你的经验P99
◎图中同学的讨论涉及生命的哪些方面
◎结合你的经历,说说守护生命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小结:活着
身体健康地活着
运用生活经验
分享交流生活
体验
逐步思考生命
从生活中来
【教学重点】爱护身体养护精神的具体方法【教学难点】爱护身体养护精神的具体方法【教学方法】故事分享,感受交流
【教学资源】图片及相关资源故事
精神健康(心理健康)地活着
有尊严地活着……
生命对于我们来讲,意味着太多太多的东西。

健康专家曾做过这样一个比喻——健康是1,事业、财富、婚姻、名利等等都是后面的0,由1和0可以组成10、100等N种不同大小的值,成就人类与社会的和谐旋律。

对于一个人而言,如果没有健康这个1,其他条件再多也只是0。

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所有的0都是健康1的外延和扩展。

只有拥有这个简简单单的1,后面的一连串的0才有其真正的意义与价值。

这个形象的比喻充分说明了“健康”的重要性。

守护生命,我们首先要“爱护身体”,保护自己的健康。

爱护自己的身体健康,很多同学都会选择锻炼身体,增强身体素质,小伟也不例外。

他是一个喜欢运动的男孩,足球是他的最爱。

我们来看看小伟的故事。

问:小伟对足球的喜爱,能否表现出他对身体健康的爱护请用细节来阐述自己的观点。

(结合自己的的意义与珍贵
体会健康的重
要意义
探讨、交流
联想自己的生
活经验,反思
自己的生活方
式是否健康
让学生直观感知
“健康”的重要
意义
经验,说说你是如何爱护身体的)
讲授新课
第二目
养护精神
(思路:喜欢运动,锻炼身体,是关爱身体健康的
表现,但应该注意把握好分寸与程度;更要掌握必
要的科学的方法等。


仔细看图,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想一想,
你在哪些方面坚持得最好和同伴交流一下你的经
验;你在哪些方面还需要努力,可以向同学学习一
下经验哦!
在生活中,我们会面对一些客观存在的、非人力可
抗拒的自然灾害,或者一些突发的人为灾难。

我们
需要增项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安全防范
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等等。

(播放安全自护短片,或者带领学生自由讨论,归
纳小结)
随着年龄增长、心智发育,我们更加关注自己的内
在感受。

当某些内心需要得不到满足的时候,有的
人经不住一时的挫折,容易做出过激的行为,甚至
伤害自己的身体。

这些都是不理智的行为。

从他人到自
己,思考自己
的生活方式是
否健康是否努
力过健康的生

懂得理智面对
生活中的挫
折,交流方法
从认知到行为,
点滴的转变与落

板书
拓展空间
附件:
像自由一样美丽:犹太人集中营遗存的儿童画作
1939年,一个叫做特莱津的捷克小镇被德国纳粹改为集中营,有9万多名犹太人被关押在此,其中有一万多名还未成年的孩子。

他们被单独关押起来,不能和父母和大人们在一起。

一位叫弗利德的艺术家,放弃了可以出逃机会,决定和集中营的孩子们在一起,他们一起画画,自己办杂志。

在浩劫中,一万多个孩子最终只留下了一百多人,但他们留下了4500张画和一本叫《先锋》的杂志,这些记录历史,让人感动的画作,收藏在捷克的“捷克犹太人博物馆”。

上世纪90年代,杂志得以出版,书名叫《我们也是一样的平常孩子》。

1941年12月4日,哈娜从布拉格被遣送到特莱津。

那时她刚满十岁。

1944年,她被转送奥斯维辛集中营,在那里她被纳粹杀死,还没到她13岁的生日。

年龄小的孩子很难在集中营幸存下来,因为纳粹觉得他们还不能干活儿,活着对纳粹“没有
用”。

这张画是哈娜用水彩颜料画在一张比较光滑的纸上的。

她不可能用水
彩纸,因为在集中营没有水彩纸。

可是,她还是画出了水彩的感觉。

她是
一个有艺术感觉的孩子。

她画着特莱津的房子,忘记了现实的丑陋。

她虚
化了眼前的世界,把视野和心
灵都推向远方,远方——有家
的远方。

埃丽卡是个小女孩,7岁的时候被遣送到特莱津。

在她留下的十六张画里,其中一张还题写着是送给她的艺术老师弗利德的。

在距她10岁生日还有12天的时候,她被杀死在奥斯维辛集中营。

在这张画里,埃丽卡记录了自己的生活,也画出了一个小女孩的憧憬。

她们的居住环境始终是拥挤的,埃丽卡却把架子床“推“得远远的,也把现实生活远远地推开。

她在画面前留出了很大很大的空间,在这个她留给自己的空间里,小埃丽卡放上了特莱津所没有的鲜花,她让蜜蜂围绕着花朵。

美丽的花瓶上,刻上了她对生活爱的印记。

二战刚刚结束的1945年,8月底的一天,幸存下来的L410宿舍的管理员威廉,提着一个巨大的手提箱,来到了布拉格的犹太人社区中心。

箱子里是4500张弗利德的孩子们的绘画。

那些画作的主人,绝大多数已经被谋杀在纳粹的毒气室里。

在集中居住区时期,弗利德停止了在自己的画作上签名。

可是,在她的要求下,这4500张画作,每一张,都有孩子自己的签名。

在很长时间里,人们无法理解和接受:在集中营之中,绘画依然美丽。

这些被冒着生命保存下来的犹太儿童的图画,曾被久久冷落,没有人懂得弗利德,也没有人懂得这些儿童画的价值。

威廉说:“随着时间的流淌,他们懂了。


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它是民族繁衍生息的根基和血脉;每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是复杂多样的,从特定历史坐标和相应评价标准来看,其内容有优秀与落后之分。

中华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之根和文化之魂,历史源远流长、内容博大精深。

优秀传统文化是指中华传统文化中历经沧桑而积淀传承下来的精华部分,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智慧的基本元素和珍贵结晶。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观园中,诸子百家熠熠生辉,儒道释和谐共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浑然一体。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上有大智,在科学上有大真,在伦理上有大善,在艺术上有大美。

在中华民族艰难而辉煌的发展历程中,优秀传统文化薪火相传、历久弥新,始终为国人提供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并日益成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日益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实现中国梦,必须充分挖掘和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

中国共产党历来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并不断赋予优秀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

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实现中国梦的奋斗历程中,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与时俱进、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忧患意识,“民为贵、君为轻”的民本思想,“仁者爱人”、“为政以德”的仁政文化,“出污泥而不染”的高洁品质等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发扬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高度。

同时,中国共产党人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和文化自信,不断推进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互动融合,使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创造性转化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不竭源泉,使民族复兴中国梦的文化根基不断得到巩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