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精品教案、导学案、教学计划等资料-第1课时 认识几时几分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几时几分》教案(集体备课公开课)

四、课堂小结、学会应用(课件出示)
1、写出钟面上的时间。
2、连一连。
3、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板书
认识时间
60分=1时30分=半时
4∶054∶304∶45
4时5分4时30分或4时半4时45分
第一小学集体备课资料
主备人
所教年级
二年级
备课时间
做课时间
参与备课人
教学流程
教学建议
《认识时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
2、使学生知道1时=60分。
3、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能5分5分的读取时间,能读出几时几分。建立1小时,1分钟的时间观念。
二、自主探究新知
学习例题1
(一)认识钟面
1、课件出示课本情境图,学生观察钟表上的时间。师:现在是几时?(指名回答)
师:那么具体时间应该是多少呢?今天老师就要和大家一起继续认识时间。
2、生自学,观察自己手里的钟表模型,完成表格。(课件展示)
钟面上一共有()个大格,1大格有()个小格,一共有()个小格。
教Hale Waihona Puke 例题21、课件演示:12时1时多4时多(看时针)。
2、引入例题2。
课件出示钟表从4时开始,师边板书。
板书:4∶054∶304∶45
4时5分4时30分或4时半4时45分
小结认读时间:先看时针,时针过了几就是几时多,再看分针。
三、动手实践、巩固新知。
1、教师拔钟,学生说时间。
2、两个同学为一小组,一个同学拔钟,另一个同 学说时间。
(二)认识时课件演示:
【人教版】2024年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1课时 认识几时几分

【人教版】2024年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1课时认识几时几分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1课时“认识几时几分”,主要让学生掌握小时和分钟的单位,能够正确读写时间,并进行时间的简单计算。
本节课内容是学生日常生活经验的延续,对于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时间观念,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时间单位有所了解。
但他们在精确度、时间计算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时间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小时、分钟的概念,能够正确读写时间,进行时间的简单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实践,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小时、分钟的概念,能够正确读写时间。
2.难点:时间的精确计算,以及对时间观念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时间,理解时间。
2.游戏教学法:运用趣味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时间知识。
3.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相互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钟表模型、时间卡片、计时器等。
2.学具:学生钟表模型、时间卡片、练习本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日常生活中见到的时间,如上课时间、放学时间等。
然后展示一个钟表模型,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当前的时间。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示范,让学生了解小时、分钟的概念,讲解如何读写时间。
如1时30分读作“一点三十”,并用钟表模型展示。
3.操练(10分钟)教师发放时间卡片,让学生进行分组练习。
每组轮流抽取一张时间卡片,然后用钟表模型展示并读出时间。
其他组成员进行判断,正确则给予鼓励。
4.巩固(10分钟)教师设置一个生活情境,如“小明下午2时从家出发,步行去学校,每小时走4公里,学校距离家2公里,小明几点能到学校?”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7.1认识几时几分(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7.1认识几时几分(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案:7.1认识几时几分(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7页的例题和练习题。
例题包括认识几时几分,如7时15分、8时30分等,以及与之相关的练习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认识几时几分的基本方法,能够正确读写和理解几时几分的时间概念。
2. 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提高学生对时间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和运用几时几分的时间概念,如7时15分、8时30分等。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提高学生对时间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钟表模型、计时器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时钟,引导学生注意时钟的时针和分针的移动。
2. 知识讲解:讲解几时分的基本概念,如7时15分、8时30分等,让学生掌握认识几时分的方法。
3. 例题讲解:出示例题,如7时15分、8时30分等,讲解题目的要求和解题思路。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如7时15分、8时30分等,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解题方法和经验,互相学习和交流。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重点,如几时分的时间概念、例题和解题思路等。
板书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 作业答案:(1)7时15分、8时30分等。
(2)正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对几时分的认识和运用能力是否有所提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2. 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中的时钟,记录下不同时间的位置,并与家人分享几时分的认识和运用方法。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需要特别关注的。
实践情景的引入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帮助他们将新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7单元 认识时间 第1课时 认识几时几分

5小格,5分 30小格,30分 45小格,45分
4:05
4:30
4:45
4时5分 4时30分或4时半 4时45分
所以,时针走过数字4,分针从12起走了 多少个小格,就是4时多少分。
1.
7:30
7:40
8:00
1:20
10:45
9:55
6:05
教材第91页“做一做”
2.填空。
9:30 6:40 9:10
【重点】 能正确认读钟面上的时间——几时几分。
【难点】 能正确认读接近整时的时刻。
▪ 课堂导 入1.猜谜语:
我有一个好朋友, 嘀哒嘀哒不停走, 叫我学习和休息, 真是我的好朋友!
时钟
2. 这个钟面上的时间是几点?一般 这个时间你在做什么?
钟面上的时间是9时,一般这个 时间我正坐在教室里上课。
新知探究
1时=60分,30分也 可以说成半小时。
用电子表的形式表 示时间时:如果分 钟数不到10,要在 分钟数的前面加0。
课后作业
01 课后练习第7题。 02 作业课件中的相关练习。
小组讨论:时钟上都有哪些组成?
教材第90页例1
钟面上有几个大格,每个大格又有几个小格?
每大格有5个小格
钟面上有12个数, 每相邻的两个数 中间有一个大格, 一共有12个大格。
分针走1小 格是1分。
9时
分针走5小格是5分。 9时5分
数一数,填一填。
60 55
50
1045Biblioteka 1个大格表示分针的刻 度时,表示“5分”。
5小格,5分 30小格,30分 45小格,45分 小组讨论:钟面上的时针有什么特点?
5小格,5分 30小格,30分 45小格,45分
《认识几时几分》(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认识几时几分》(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案:《认识几时几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三章《认识时间》的第二节。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1. 学习几时到几时的概念;2. 学习几时几分到几时几分的过程;3. 能够正确读写时间,并能够进行时间的简单计算。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几时到几时,几时几分到几时分分的概念,能够正确读写时间,并进行简单的時間计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几时到几时,几时几分到几时分分的概念,以及时间的读写。
难点:时间的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钟表模型,计时器。
学具: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教师通过展示一个日常生活场景,例如:小明早上7点钟起床,吃早餐用了20分钟,然后去上学。
让学生猜测现在的时间。
2. 讲解:教师通过钟表模型,讲解几时到几时,几时几分到几时分分的概念,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时间的流逝。
3. 练习:教师给出一些时间,让学生进行读写练习,例如:8时15分,3时30分等。
4. 计算:教师给出一些时间计算题目,例如:3时15分加上1小时是多少?让学生进行计算练习。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几时到几时:7时 8时几时几分到几时几分:7时15分 8时15分时间的读写:7时15分时间的计算:3时15分 + 1小时 = 4时15分七、作业设计(1)早上7点钟;(2)下午3点30分;(3)晚上9时15分。
(1)2时30分加上1小时30分;(2)4时减去1时45分。
答案:1. (1)7:00;(2)3:30;(3)9:15。
2. (1)4:00;(2)2:15。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时间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能够正确读写时间,并进行简单的時間计算。
但在时间的计算方面,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课后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拓展延伸:让学生在生活中观察时间,例如:记录自己每天起床、吃饭、上学的时间,并进行简单的時間计算。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认识几时几分-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认识几时几分人教新课标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认识几时几分。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人教新课标,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涉及第11页到第12页的例题和练习题。
这些内容主要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几时几分的时间概念,包括小时的划分、分钟的计算以及如何读写时间等。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孩子们能够掌握几时几分的基本概念,学会正确读写时间,并能进行简单的时间计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几时几分的时间读写方法,以及小时和分钟的计算。
难点则是如何让学生理解小时和分钟之间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让孩子们观察教室里的钟表,并提问:“现在是什么时间?你能看出来吗?”让孩子们通过实际观察来理解时间概念。
2. 讲解:我使用钟表模型和计时器,向孩子们讲解小时和分钟的概念。
例如,一个完整的钟表是12小时,每个小格是1分钟,每个大格是5分钟。
3. 例题讲解:我出示一些例题,如“现在是3点,过了20分钟是多少时间?”我让孩子们一起回答,并解释解题思路。
4. 随堂练习:我给孩子们发放一些练习题,让他们独立完成,然后我会进行讲解和解答。
5. 小组讨论:我让孩子们分组讨论,分享他们对于时间的理解和计算方法。
六、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设计了一个简单的钟表模型,标出小时和分钟的划分,并写上相关的时间计算公式。
七、作业设计答案:8:30、9:15、10:00。
答案:7时=420分钟,8时=480分钟,9时=540分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孩子们对于时间概念的理解还需要加强。
在课后,我计划让孩子们多做一些关于时间的练习题,并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时间,提高时间意识。
同时,我也会继续寻找更多有效的教学方法,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时间概念。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需要我们重点关注。
它们分别是:实践情景引入、讲解环节、例题讲解、随堂练习、小组讨论以及作业设计。
《认识几时几分》(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认识几时几分》(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案:《认识几时几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三章《时间》部分。
具体包括认识小时和分钟的单位,学会读写几时几分的时间,以及理解时与分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小时和分钟的概念,理解它们之间的进率是60。
2. 学会正确读写几时几分的时间。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时与分之间的关系,以及读写时间的方法。
2. 教学重点:掌握小时和分钟的概念,学会读写几时几分的时间。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钟表模型、挂图。
2. 学具:学生钟表模型、练习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1)教师出示一个钟表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钟表上的数字和指针。
(2)学生尝试解释小时和分钟的概念,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2. 讲解:(1)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小时和分钟的关系,讲解它们之间的进率是60。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读写几时几分的时间,教师纠正发音并指导书写。
3. 实践操作:(1)学生分组进行钟表模型操作,练习读写时间。
(2)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并给予鼓励。
4. 互动环节:(1)学生相互之间练习读写时间,互相纠正错误。
(2)教师选取几组学生进行展示,给予评价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小时、分钟、进率60、读写时间等关键词。
七、作业设计1. 请用彩笔在练习本上画一个钟表,并标出几时几分的时间。
答案:例如,画一个钟表,标出3时15分的时间。
2. 请用汉字写出你的出生时间。
答案:例如,2010年5月18日8时30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和互动环节,学生基本掌握了小时和分钟的概念以及读写时间的方法。
但在实践中,部分学生对进率60的理解仍有困难,需要在课后加强巩固。
2. 拓展延伸:下一节课可以继续深入学习时间知识,如认识几时几刻、上午下午的区分等。
人教版数学二上导学案:第7单元 认识时间-第1课时 认识几时几分

人教版数学二上导学案
第7单元认识时间-第1课时认识几时几分
一、学习目标
1.掌握几时几分的概念。
2.能够将当前时间用几时几分的形式表示出来。
3.能够通过练习掌握几时几分的读法。
二、学习重点
1.认识几时几分的含义。
2.掌握几时几分的读法。
三、学习难点
1.几时几分的读法。
四、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学习如何认识时间中的几时几分,并掌握其读法。
五、教学准备
1.时间表。
2.时钟模型。
3.课件。
六、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时间表和时钟模型,询问学生如何表达当前时间。
2. 认识几时几分
通过示范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几时几分的表达方式,例如:3点20分,读作“三点二十分”。
3. 练习巩固
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通过时钟模型和时间表来回答几时几分的问题。
4. 拓展应用
让学生自行观察周围环境中的时间,并用几时几分的形式描述出来。
七、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认识几时几分,通过练习掌握了几时几分的表达方式和读法。
八、课后作业
1.完成课堂练习。
2.观察并记录一天中的不同时间,并用几时几分表示出来。
九、板书设计
•几时几分的表示:时钟模型和时间表结合。
十、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相对简单,但是对于一些学生来说,认识时间仍然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在后续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更多的实际例子和练习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几时几分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