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文言文整体阅读PPT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2018高考语文专题讲解PPT之(文言文阅读)

1道翻译题, 19分 3道单选题,
命题规律
2016全国Ⅱ 《明史·陈登云传》 历史传记
1道翻译题,
19分 3道单选题,
③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④翻译 ①断句;②古代文化常识; ③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命题趋势
2016 全国Ⅲ 《明史·傅珪传》 历史传记
1道翻译题,
19分
3道单选题, 2015 全国Ⅰ 《宋史·孙傅传》 历史传记 1道翻译题, 19分
考纲解读
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1.理解。
(1)
筛选文中的信息。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 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命题规律
(2)
命题趋势
(3)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 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4)
命题规律
2015 全国Ⅱ 《北史·来护儿传》 历史传记
1道翻译题, 19分
命题趋势
2014 全国Ⅰ
《旧唐书·于休烈 传》
3道单选题,
历史传记 1道翻译题, 19分 3道单选题,
①实词;②断句;
③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④翻译 ①实词;②断句;
2014 全国Ⅱ 《明史·韩文传》
历史传记
1道翻译题,
3.根据上下文的文意进行推断。这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推断方法。因为多义词在不
同的语境中意思可能是不一样的,语境对理解实词的意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根据句子的结构成分进行推断。
继续学习
高考帮•语文 高考帮·语文
知识全通关 3
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古诗文阅读 专题 专题 4 文言文阅读 4 文言文阅读
2018届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复习(通用版)完美版.ppt

步骤一:关注开头,初识主人公形象。 请用双曲线画出开头表现于休烈主要性格特点
自凤翔还京,励.精.听受,尝谓休烈曰:“君 的语句。
举必书,良史也。朕有过失,卿书之否?” 步骤二:抓时间、地点、官职和事件,把握主人
对曰:“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有德 之君,不忘规过,臣不胜大庆。”时中原 荡.覆.,典章殆尽,无史籍检寻。休烈奏曰: “《国史》《实录》,圣朝大典,修撰多
3.跨“难” 通读时难免会碰到一些一下子理解不了的词句,正确的做法是先“跨” 过去。因为可能文后有注释,还有可能题目中有暗示,或者命题回避了这 一难点。因此,一般不要在个别词句上多作推敲,以免浪费时间;即使答 题时非得弄清这一难点,到最后也可以根据尽可能多的信息来答题。 4.借助 对通读全文、整体感知中碰到的问题,能够借助上下文和试题来解决,是 很重要的方法和能力。有时也可以借助阅读材料的出处或注释理解。
日给卤簿鼓吹。及闻休烈卒,追悼久之,
褒赠尚书左仆射,赙绢百匹、布五十端。
遣谒者内常侍吴承倩就私第宣慰。儒者
之荣,少有其比。
请尝试用此方法在阅读中借助下面第3题B、C、
(节选自《旧唐书·于休烈传》)
D选项,看看能帮你疏通哪些读文障碍,继而判
定各个选项的正误。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解析:A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项,“直言不讳”错误。于 文无据。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有德之君,不忘规过,臣不胜大庆。 译文: (2)而亲贤下士,推毂后进,虽位崇年高,曾无倦色。 译文: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第(1)句得分点:“罪 己”“规过”,译出大意。第(2)句得分点:“亲贤”“推毂”“曾”,译 出大意。
2018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之文言实词复习优质课件新人教版(共104张PPT)

第二十四页,共一百零四页。
词的引申义 词的引申义是从本义发展出来
的,同基本义有相类似、相对(xiāngduì) 立、或相关联的意义。
从“深”的基本义发展出来以下的这些引申义:
1、深奥(shēn ào)、深刻,深入。如:道理很深
2、深厚(shēnhòu)。如:友谊很深
3、时间久。如:夜深人静
4、浓,重。如:颜色太深 “深”的引申义和基本义的联系是建立在 相类似的基础上的。
练一 练
• 1、各率 妻子邑人来此 绝境(juéjìng)
• 2、今齐 地方千里(qiān lǐ)
• 3、可怜体无比
• 4、备他盗之出入与 非常也
第十七页,共一百零四页。
常见常用(chánɡ yònɡ)古今异义词
词语 古义
亲戚
父母兄弟, 统指亲人
今义
旁系亲属
例句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妻子 妻子儿女 爱人(女方)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第十四页,共一百零四页。
4、词义(cíyì)轻重有变化
• 即词义(cíyì)强化或弱化。“憾”的古义是 “怨恨、不满”,现在表“遗憾”,古 义比今天的程度要高。再如“恨”,古 代多表“遗憾”,不满意,现在则表仇 恨、怀恨,程度加重了。
第十五页,共一百零四页。
5、感情 色彩 变化 (gǎnqíng)
大渡桥(dù qiáo)横铁索寒
2、辐射式。即词 例如: 盘根错节
的引申义环绕一个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
中心,而不从难不看同出的词义清引明申时的节一雨般纷规纷律:由具体到 方面抽展象开,,由例个如别:到一单般于。壮其节
钿头银蓖击节碎
第二十七页,共一百零四页。
(三)掌握多音(duō yīn)多义词音不同,
词的引申义 词的引申义是从本义发展出来
的,同基本义有相类似、相对(xiāngduì) 立、或相关联的意义。
从“深”的基本义发展出来以下的这些引申义:
1、深奥(shēn ào)、深刻,深入。如:道理很深
2、深厚(shēnhòu)。如:友谊很深
3、时间久。如:夜深人静
4、浓,重。如:颜色太深 “深”的引申义和基本义的联系是建立在 相类似的基础上的。
练一 练
• 1、各率 妻子邑人来此 绝境(juéjìng)
• 2、今齐 地方千里(qiān lǐ)
• 3、可怜体无比
• 4、备他盗之出入与 非常也
第十七页,共一百零四页。
常见常用(chánɡ yònɡ)古今异义词
词语 古义
亲戚
父母兄弟, 统指亲人
今义
旁系亲属
例句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妻子 妻子儿女 爱人(女方)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第十四页,共一百零四页。
4、词义(cíyì)轻重有变化
• 即词义(cíyì)强化或弱化。“憾”的古义是 “怨恨、不满”,现在表“遗憾”,古 义比今天的程度要高。再如“恨”,古 代多表“遗憾”,不满意,现在则表仇 恨、怀恨,程度加重了。
第十五页,共一百零四页。
5、感情 色彩 变化 (gǎnqíng)
大渡桥(dù qiáo)横铁索寒
2、辐射式。即词 例如: 盘根错节
的引申义环绕一个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
中心,而不从难不看同出的词义清引明申时的节一雨般纷规纷律:由具体到 方面抽展象开,,由例个如别:到一单般于。壮其节
钿头银蓖击节碎
第二十七页,共一百零四页。
(三)掌握多音(duō yīn)多义词音不同,
《高考文言文整体阅读技巧》课件PPT

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 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后可复者也/则其事 寡败
找出句中几个名词,句子基本就 断开了。
雕刻的技巧往往是,鼻子不 如刻得大一点,眼睛不如刻 的小一点。鼻子刻大了,可 以削小;雕小了,就无法加 大了。眼睛刻小了,可以修 大;刻大了,就无法改小。
如: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先译为:当他用(?)捆绑燕父子的时候
依据句意,括号中填入绳子较为合适,且 “组”又带有和“丝线之类有关的偏旁, 从而可以确定“组”的含义的“绳子”。
《高考文言文整体阅读技巧》课件 (61张PPT)
《高考文言文整体阅读技巧》课件 (61张PPT)
词汇推义法 许多单音词在现代汉语中虽已不能单
《高考文言文整体阅读技巧》课件 (61张PPT)
为下面文言文语段加上标点。
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曰画孰最难者曰犬马最难 孰最易者曰鬼魅最易夫犬马人所知也旦暮罄 (qìng显现)于前不可类(虚构)之故难鬼魅 无形者不罄于前故易之也
(如:“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盍:放在句中等于“何不”。(也常写作“曷”、“盖”)
(如:“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
2、虚词连用。连用是为了加强语气,有时是两 个,有时是三个连用。有的放在句首,有的放在 句末。连用的虚词重点一般总是最后一个。 常见的虚词连用:者也、也欤、也已矣、焉耳矣、 也乎哉
《高考文言文整体阅读技巧》课件 (61张PPT)
《高考文言文整体阅读技巧》课件 (61张PPT)
所以,能预见胜利的情况有五种:懂得 (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打和(在什么情 况下)不能打的会胜利;懂得兵多兵少 的不同战法的会胜利;官兵同心同德的 会胜利;用自己的有准备来对待敌人的 无准备的会胜利;将帅有指挥才能而君 主不加干涉的会胜利。 所以说:知己 知彼的人,百战百胜, 了解自己而不 了解敌人的, 胜负几率各半; 对自己 和敌人都不了解的, 每战必输
找出句中几个名词,句子基本就 断开了。
雕刻的技巧往往是,鼻子不 如刻得大一点,眼睛不如刻 的小一点。鼻子刻大了,可 以削小;雕小了,就无法加 大了。眼睛刻小了,可以修 大;刻大了,就无法改小。
如: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先译为:当他用(?)捆绑燕父子的时候
依据句意,括号中填入绳子较为合适,且 “组”又带有和“丝线之类有关的偏旁, 从而可以确定“组”的含义的“绳子”。
《高考文言文整体阅读技巧》课件 (61张PPT)
《高考文言文整体阅读技巧》课件 (61张PPT)
词汇推义法 许多单音词在现代汉语中虽已不能单
《高考文言文整体阅读技巧》课件 (61张PPT)
为下面文言文语段加上标点。
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曰画孰最难者曰犬马最难 孰最易者曰鬼魅最易夫犬马人所知也旦暮罄 (qìng显现)于前不可类(虚构)之故难鬼魅 无形者不罄于前故易之也
(如:“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盍:放在句中等于“何不”。(也常写作“曷”、“盖”)
(如:“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
2、虚词连用。连用是为了加强语气,有时是两 个,有时是三个连用。有的放在句首,有的放在 句末。连用的虚词重点一般总是最后一个。 常见的虚词连用:者也、也欤、也已矣、焉耳矣、 也乎哉
《高考文言文整体阅读技巧》课件 (61张PPT)
《高考文言文整体阅读技巧》课件 (61张PPT)
所以,能预见胜利的情况有五种:懂得 (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打和(在什么情 况下)不能打的会胜利;懂得兵多兵少 的不同战法的会胜利;官兵同心同德的 会胜利;用自己的有准备来对待敌人的 无准备的会胜利;将帅有指挥才能而君 主不加干涉的会胜利。 所以说:知己 知彼的人,百战百胜, 了解自己而不 了解敌人的, 胜负几率各半; 对自己 和敌人都不了解的, 每战必输
2018届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复习(通用版)完美版.ppt

藏《国史》一百一十三卷送于官。
《实录》,得到《国史》一百余卷。
高考原文
读文示范
休烈寻转工部侍郎、修国史,献《五代 五任:工部侍郎、修国史;事件:进献《五代帝
帝王论》,帝甚嘉之。宰相李揆矜能忌 王论》,得到皇帝的赞许;遭宰相李揆嫉妒,被
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 贬官,于休烈很不介意。
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 自持殊不介意代宗即位,甄别名品,宰 臣元载称之,乃拜右散骑常侍,依前兼 修国史,累封东海郡公,加金紫光禄大 夫。在朝凡三十余年,历掌清要,家无儋
六任:右散骑常侍;时间:代宗即位。 七任:东海郡公、金紫光禄大夫。 步骤三:巧借阅读概括分析题,扫清阅读障碍。
(以第3题A项为例)
石之蓄。恭俭温仁,未尝以喜愠形于颜
色。而亲贤下士,推毂后进,虽位崇年高,
曾无倦色。笃好坟籍,手不释卷,以至于
终。大历七年卒,年八十一。是岁春,休
烈妻韦氏卒。上特诏赠韦氏国夫人,葬
给官府。于休烈随即调任工部侍郎、修国史,进献《五代帝王论》,皇上 非常赞许他。宰相李揆恃才自夸而嫉妒贤能,因于休烈修撰国史与自己平 列,便嫉恨他,奏请任他为国子祭酒,暂且留在史馆从事修撰以贬低他。于 休烈安然自处,毫不介意。代宗即位,考核鉴定官员的名位品级,宰臣元载 称赞于休烈,于是授予于休烈右散骑常侍的官职,仍旧兼管修撰国史,多次 升迁被封为东海郡公,加封金紫光禄大夫。在朝为官共三十多年,历任清 贵显职,家中没有什么积蓄。为人恭俭温良仁慈,从未将喜怒之情表现在 脸上。而亲近贤才,屈身交接士人,荐举后辈,虽然位尊年高,一点倦怠的 神色都没有。一心沉浸于研习古代典籍,手不释卷,直至生命终结。大历 七年去世,享年八十一岁。这年的春天,于休烈之妻韦氏去世。皇上特意 下诏追赠韦氏为国夫人,下葬那天提供仪仗鼓乐。等到听说于休烈去世, 追思痛悼许久,褒奖追赠他为尚书左仆射,赐给助丧用的绢一百匹,布五十 端。派遣谒者内常侍吴承倩去宅第宣旨慰问。儒者所受之恩宠,少有能与 之相比的。
2018届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复习(通用版)完美版.ppt

(三)语言特点 传记的语言通常凝练概括,间有传神的细节描写,尤其是对传主的评价或用 “春秋笔法”,或用最概括的几个字词点到为止。这些特点告诉我们要细 读文本,不放过每一个字。 传记中惯常出现的词语有国名、朝代名、人名、地名、官职名、庙号、谥 号及重要的典籍名称。对于这些词语 ,一方面平时要积累一些常用语 ,尤其 是官职方面的;另一方面,在阅读时这些文字一般都是“死字”,可以不必 理会,更不必拆开硬译(这种做法很危险)。 还要注意古人的用语习惯,如称人一般只称“名”,如“王祎”称 “祎”籍检寻。休烈奏曰 : 一任:秘书省正字。
“《国史》《实录》 ,圣朝大典 ,修撰多 二任:比部员外郎、郎中。
时,今并无本。伏望下御史台推勘史馆所 三任:中部郡太守 ;时间:杨国忠辅政期间。
(二)形式特点 高考试题所选人物传记阅读文本一般呈“纺锤形”结构 ,头尾细,中间 粗。开头部分都很简短,主要是对传记主人公(简称“传主”)基本信息 的简单介绍,一般包括传主的姓名、字号、籍贯等,有些还有祖上的简 单情况。中间部分是传记的主体部分 ,一般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作者 对传主的评价,包括对传主的功绩、性格、人品等几方面的评价;二是 传主的生平履历及主要事迹。结尾部分常交代人物或事件的结局。 通常说来,人物传记文本中出现的人物主次分明。文段开篇一般先介绍 主要人物的“姓名、籍贯、遭遇、经历、官职、品行”等 ,后文写到的 其他的人物都是为写这个主要人物作的陪衬。人物传记主要通过人物 的语言(对话)、所做的事件来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
3.跨“难” 通读时难免会碰到一些一下子理解不了的词句 ,正确的做法是先“跨” 过去。因为可能文后有注释,还有可能题目中有暗示,或者命题回避了这 一难点。因此,一般不要在个别词句上多作推敲,以免浪费时间;即使答 题时非得弄清这一难点,到最后也可以根据尽可能多的信息来答题。 4.借助 对通读全文、整体感知中碰到的问题 ,能够借助上下文和试题来解决 ,是 很重要的方法和能力。有时也可以借助阅读材料的出处或注释理解。
2018届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复习(通用版)完美版.ppt

3.觅线 觅线,就是寻觅思路层次。文章是沿着什么样的思路展开的,是总分式、 并列式,还是层进式,是顺叙还是倒叙,有没有插叙;分为哪几个层次,每 层的大致意思是什么等等。 史传文学中,人物的表现常在于它的不同地点中的不同表现,依地点理出 事件——依事件带出事迹——依事迹看人物的思想境界、社会价值、事 件的社会意义。理清情节线索,理清地点转换。即人物→地点→事件→ 事迹→思想。 4.评价 所谓评价,就是要分析作者借助所叙之事,对人物做出怎样的评价,说明 了什么道理。这其实就是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有的“评价”是 作者明说的,即作者通过议论表现自己的观点态度;有的借人物之口表达 作者的看法;更多的却是在叙事之中透露的。这就需要分析,也就是准确 地概括人物的性格、品质、品行。
藏《国史》一百一十三卷送于官。
《实录》,得到《国史》一百余卷。
高考原文
读文示范
休烈寻转工部侍郎、修国史,献《五代 五任:工部侍郎、修国史;事件:进献《五代帝
帝王论》,帝甚嘉之。宰相李揆矜能忌 王论》,得到皇帝的赞许;遭宰相李揆嫉妒,被
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 贬官,于休烈很不介意。
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 自持殊不介意代宗即位,甄别名品,宰 臣元载称之,乃拜右散骑常侍,依前兼 修国史,累封东海郡公,加金紫光禄大 夫。在朝凡三十余年,历掌清要,家无儋
答案:(1)大禹、商汤归罪于自己,他们能够蓬勃兴起。有道德的君王, 不忘改正过错,我深表庆贺。(译出大意给3分;“罪己”“规过”两处, 每译对一处给1分) (2)而亲近贤才,屈身交接士人,荐举后辈,虽然位尊年高,一点倦怠的 神色都没有。(译出大意给2分;“亲贤”“推毂”“曾”三处,每译对 一处给 1分)
二、传记类文本的四大关注点 1.知人 知人,就是清楚地认识人物及人物关系。其一,一般都要写下列内容:传主 的姓名、字号、朝代和籍贯,传主的官职及其变动情况,传主的工作地点及 其变动情况,传主的主要政绩、成就、特长、特点,传主生前和死后受到的 封赏等。其二,常采用人物对比映衬的手段,阅读时一定要理清这个人物链 上的有关人物。明确主要人物、次要人物,对比人物、陪衬人物等以及主 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关系,次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纠葛,对比人物的可比性, 陪衬人物的陪衬点。 2.明事 明事,就是要弄清楚作者围绕主要人物写了几件事。如果只写一件事,就要 分析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如果是写几件事,就要了解事件的先后顺序, 事件之间是什么关系。弄清这些问题,就把握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语文四年级下册18文言文二则《囊萤夜读》课件(共12张PPT)

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 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1.标点符号要读出停顿。 2.句子较长,中间没有标点符号的,要根据 意思读出停顿,读出对课文的理解。
车胤。 肃敬勤奋。
通晓,明白。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
疲惫。
译文:车胤勤奋认真、学习不知疲惫, 他学问渊博,通晓许多门知识。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
囊萤夜读
《晋书·车胤传》
比一比
囊萤夜读 用口袋装
练囊
白色的布袋
同一个 词语,有时 候表示事物 名称,有时 候表示一种 动作行为。
夏月则练囊盛 数十萤火以照书, 以夜继日焉。
以夜继日焉。
语气助词,相当于“啊、 呀”,无实际意义。
扩词法:贫穷。
家贫不常得油
夏月则练囊盛 数十萤火以照书, 以夜继日焉。
练习朗读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 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 Biblioteka 日焉。看注释方 看插图
法 回
联系上下文
顾 借助易学知识点或生活经验
扩词法
晋孙康家贫,冬夜映雪光读书。 ——《初学记》卷二引《宋齐语》
译文:晋朝的孙康家中贫穷,冬天利用雪光读书。
囊萤映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地点,要特别注意人物的官籍,即他在哪里做 官,除一些地点明确介绍出来外,要注意“知、守、 除、迁、贬、改”等词语后面所带的地点,如:知江 夏,就是做江夏知府;除襄阳,即为担任襄阳太守。
7
3.官职,主要注意担任什么官职,拥有什么
爵位,握有什么具体权力,具体管理哪方面的
工作。如:右拾遗,是谏官,那就要注意他在
(4)2017年,题型与2015年2016年保持一致。 3.高考文言文分值固定:选择3题9分;翻译两题10分。
4
[专题微语] 正确掌握一些阅读方法和答 题技巧,做文言文阅读题并 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总结往 经验,以下的方法可以给我 们提供帮助。
5
阅读方法指导
要做好史传类文言文阅读首先要了解文言文人物传记的基本写法。
12
阅读实例导引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来护儿,字崇善,未识而孤。养 一、关注开头段,
于世母吴氏。 吴氏提携鞠养,甚
了解人物的基本信
有慈训,幼而卓荤,初读《诗》,
舍书叹曰:“大丈夫在世,会为 息。 国灭贼已取功名!”群辈惊其言而 用横线划出人物的 壮其志。及长,雄略秀出,志气 基本信息语句。
人物传记一般分为三个部分: 一、简介人物的基本情况
主要包括:1.姓名、字号;2.籍贯;3.家庭背景, 包括家庭经济状况,及祖父、父亲等的学识、为人、性 格、仕途和是否健在等情况;4.学识;5.性情;6.举荐 或科举功名情况;7.最初任职情况等。这部分内容多在 开头。如果写到事件,多与家庭、学识、性情有关。
向皇帝进谏方面的事,因为事情与职权密切相
关,担任什么职务,就会做什么事情,也就是
今天所说的“卖什么,吆喝什么”。这“时、
地、职”是事情分层的“三标志”,一般来说,
“时、地、职”有一点发生变化,事情就会随
之发生变化,因为“时、地、职”不同,人物
做的事一般也会不同,据此,可以把事情分开
层次。
8
4.人物,特别注意人物之间的关系。在人物传记中, 因为许多人物都是朝廷官员,所以,他们涉及的关系 主要有:①与皇帝及上级之间的关系;②与事件涉及 到的人物之间的关系;③与下属之间的关系;④与黎 民百姓之间的关系。另外,如果是一般人物,就会涉 及到与他(她)直接相处之人及间接影响之人的关系, 很多与家庭背景有关系,比如受祖父、父亲影响等。
断 句
文化 常识
括翻 分译
2014 Ⅰ 《于休烈传》 《旧唐书》 课标 Ⅱ 《韩文传》 《明史》 实
断 析(
句
10
2013 Ⅰ 《马文升传》 《明史》 词 筛选
分)
课标 Ⅱ 《李揆传》 《旧唐书》
信息
2
高考文言文命题规律
1.高考文言文阅读的选材特点: (1)选材稳定,均为人物传记。传主或忠诚
机敏,或刚直敢言,或修身爱民,或厚德 善政,多为忠诚良将或贤士孝子。 (2)来源比较广泛,均为历代史书,偏重于 “二十四史”。
3
2.高考文言文阅读考查题型的变化:
(1)2013年以前较为稳定,题型有四,即实词、筛选 信息、分析与概括、翻译。
(2)2014年,题型设计有调整,用断句题替代了筛选 信息题,变化后的四道题依次为实词、断句、分析 与概括、翻译。
(3)2015年,题型设计又有新变化,用文化常识题 替代了实词题,变化后的四道题依次为断句、文化 常识、分析与概括、翻译。
5.事件,特别注意是什么事件,事件发生的原因、经 过、结果,以及人物处理事件的方式、方法、态度、 观点,处理后的反应与效果,得到的评价等。
9
三、人物的性格作风
一般分性格、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等三种情况, 多在文章结尾,有时也穿插在全文中。主要注意以下 内容: 1.作者的直接评价; 2.对其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所作的简评性语言。如: 孝甚,清慎亮直等; 3.从辞色的褒贬看作者的感情倾向。值得注意的是, 有时候,作者也会按照人物性格、作风去组织人物事 迹,以此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道德品质。这就要 求阅读时把人物的性格、作风与人物事迹联系起来, 读明白某一事迹要表现人物哪方面的性格、作风。
英远。
13
阅读实例导引
二、抓时间、地点、
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 官职和事件,把握主
场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
人公经历。 圈出时间、地点的词,
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 并简单概括事件。
陈之役护儿有功焉进位上开府;赏 ( 1) 开 皇 初 年 , 平 物一千段。仁寿初,迁瀛洲刺史,定上开陈府国。有战功,晋升
6
二、人物的主要事迹
是文章的主体部分,阅读时可以按事情分层,每 件事情主要注意以下内容:
1.时间,注意年号及相关的具体年代,古代纪年 主要用的是年号纪年法和干支纪年法。年号纪年的标 志是:①年号+初,如:乾元初;②年号+具体年代, 如:泰始九年;③年号+中,如:天监中;④年号+ 末,如:建安末。干支纪年要注意天干地支那些词。
高考文言文复习专题
1
近五年新课标全国卷文言文阅读题考查统计表:
试卷
选文
出处
考点(史》
2016 Ⅰ 《曾公亮传》 《宋史》 断 文化
课标 Ⅱ 《陈登云传》 《明史》 句 常识
Ⅲ 《傅珪传》 《明史》
概
2015 Ⅰ 《孙傅传》 《宋史》 课标 Ⅱ 《来护儿传》 《北史》
以善政闻,频见劳勉。炀帝嗣位,( 2 ) 仁 寿 初 年 , 升
被追如朝,百姓攀恋,累日不能 任瀛洲刺史,政绩显
出境,诣阙上书致请者,前后数
著,闻名天下,多次 受文帝勉励。
百人,帝谓曰:“昔国步未康, (3)隋炀帝即位时,
10
小结:依据文体特征,抓文本重要内容:传 记一般结构形如纺锤,头尾细,中间粗
开头 中间
简介传主基本信息(姓名、字号、朝代、籍 贯、祖上情况等)
主体
传主生平履历及主要事迹
时人或作者对传主的评价,包括传 主的功绩、性格、人品等
结尾
交代人物及事件结局
11
第一步 整体阅读,把握大意
1.先粗读选文和后面的题目,对文章有个大致的了解。 特别留意分析综合题。 2.阅读文段,①画出人名、地点、时间、官职、事件, 然后总结出谁做了什么事、事件经过与前因后果。 ②画出文中重要的词、句,并在文中做好批注。注意: 决不在一些地名、官名、生难字上纠缠。 ③画出文中评议性词句,揣摩作者对人物的情感态度, 把握人物的性格和精神品质。
7
3.官职,主要注意担任什么官职,拥有什么
爵位,握有什么具体权力,具体管理哪方面的
工作。如:右拾遗,是谏官,那就要注意他在
(4)2017年,题型与2015年2016年保持一致。 3.高考文言文分值固定:选择3题9分;翻译两题10分。
4
[专题微语] 正确掌握一些阅读方法和答 题技巧,做文言文阅读题并 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总结往 经验,以下的方法可以给我 们提供帮助。
5
阅读方法指导
要做好史传类文言文阅读首先要了解文言文人物传记的基本写法。
12
阅读实例导引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来护儿,字崇善,未识而孤。养 一、关注开头段,
于世母吴氏。 吴氏提携鞠养,甚
了解人物的基本信
有慈训,幼而卓荤,初读《诗》,
舍书叹曰:“大丈夫在世,会为 息。 国灭贼已取功名!”群辈惊其言而 用横线划出人物的 壮其志。及长,雄略秀出,志气 基本信息语句。
人物传记一般分为三个部分: 一、简介人物的基本情况
主要包括:1.姓名、字号;2.籍贯;3.家庭背景, 包括家庭经济状况,及祖父、父亲等的学识、为人、性 格、仕途和是否健在等情况;4.学识;5.性情;6.举荐 或科举功名情况;7.最初任职情况等。这部分内容多在 开头。如果写到事件,多与家庭、学识、性情有关。
向皇帝进谏方面的事,因为事情与职权密切相
关,担任什么职务,就会做什么事情,也就是
今天所说的“卖什么,吆喝什么”。这“时、
地、职”是事情分层的“三标志”,一般来说,
“时、地、职”有一点发生变化,事情就会随
之发生变化,因为“时、地、职”不同,人物
做的事一般也会不同,据此,可以把事情分开
层次。
8
4.人物,特别注意人物之间的关系。在人物传记中, 因为许多人物都是朝廷官员,所以,他们涉及的关系 主要有:①与皇帝及上级之间的关系;②与事件涉及 到的人物之间的关系;③与下属之间的关系;④与黎 民百姓之间的关系。另外,如果是一般人物,就会涉 及到与他(她)直接相处之人及间接影响之人的关系, 很多与家庭背景有关系,比如受祖父、父亲影响等。
断 句
文化 常识
括翻 分译
2014 Ⅰ 《于休烈传》 《旧唐书》 课标 Ⅱ 《韩文传》 《明史》 实
断 析(
句
10
2013 Ⅰ 《马文升传》 《明史》 词 筛选
分)
课标 Ⅱ 《李揆传》 《旧唐书》
信息
2
高考文言文命题规律
1.高考文言文阅读的选材特点: (1)选材稳定,均为人物传记。传主或忠诚
机敏,或刚直敢言,或修身爱民,或厚德 善政,多为忠诚良将或贤士孝子。 (2)来源比较广泛,均为历代史书,偏重于 “二十四史”。
3
2.高考文言文阅读考查题型的变化:
(1)2013年以前较为稳定,题型有四,即实词、筛选 信息、分析与概括、翻译。
(2)2014年,题型设计有调整,用断句题替代了筛选 信息题,变化后的四道题依次为实词、断句、分析 与概括、翻译。
(3)2015年,题型设计又有新变化,用文化常识题 替代了实词题,变化后的四道题依次为断句、文化 常识、分析与概括、翻译。
5.事件,特别注意是什么事件,事件发生的原因、经 过、结果,以及人物处理事件的方式、方法、态度、 观点,处理后的反应与效果,得到的评价等。
9
三、人物的性格作风
一般分性格、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等三种情况, 多在文章结尾,有时也穿插在全文中。主要注意以下 内容: 1.作者的直接评价; 2.对其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所作的简评性语言。如: 孝甚,清慎亮直等; 3.从辞色的褒贬看作者的感情倾向。值得注意的是, 有时候,作者也会按照人物性格、作风去组织人物事 迹,以此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道德品质。这就要 求阅读时把人物的性格、作风与人物事迹联系起来, 读明白某一事迹要表现人物哪方面的性格、作风。
英远。
13
阅读实例导引
二、抓时间、地点、
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 官职和事件,把握主
场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
人公经历。 圈出时间、地点的词,
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 并简单概括事件。
陈之役护儿有功焉进位上开府;赏 ( 1) 开 皇 初 年 , 平 物一千段。仁寿初,迁瀛洲刺史,定上开陈府国。有战功,晋升
6
二、人物的主要事迹
是文章的主体部分,阅读时可以按事情分层,每 件事情主要注意以下内容:
1.时间,注意年号及相关的具体年代,古代纪年 主要用的是年号纪年法和干支纪年法。年号纪年的标 志是:①年号+初,如:乾元初;②年号+具体年代, 如:泰始九年;③年号+中,如:天监中;④年号+ 末,如:建安末。干支纪年要注意天干地支那些词。
高考文言文复习专题
1
近五年新课标全国卷文言文阅读题考查统计表:
试卷
选文
出处
考点(史》
2016 Ⅰ 《曾公亮传》 《宋史》 断 文化
课标 Ⅱ 《陈登云传》 《明史》 句 常识
Ⅲ 《傅珪传》 《明史》
概
2015 Ⅰ 《孙傅传》 《宋史》 课标 Ⅱ 《来护儿传》 《北史》
以善政闻,频见劳勉。炀帝嗣位,( 2 ) 仁 寿 初 年 , 升
被追如朝,百姓攀恋,累日不能 任瀛洲刺史,政绩显
出境,诣阙上书致请者,前后数
著,闻名天下,多次 受文帝勉励。
百人,帝谓曰:“昔国步未康, (3)隋炀帝即位时,
10
小结:依据文体特征,抓文本重要内容:传 记一般结构形如纺锤,头尾细,中间粗
开头 中间
简介传主基本信息(姓名、字号、朝代、籍 贯、祖上情况等)
主体
传主生平履历及主要事迹
时人或作者对传主的评价,包括传 主的功绩、性格、人品等
结尾
交代人物及事件结局
11
第一步 整体阅读,把握大意
1.先粗读选文和后面的题目,对文章有个大致的了解。 特别留意分析综合题。 2.阅读文段,①画出人名、地点、时间、官职、事件, 然后总结出谁做了什么事、事件经过与前因后果。 ②画出文中重要的词、句,并在文中做好批注。注意: 决不在一些地名、官名、生难字上纠缠。 ③画出文中评议性词句,揣摩作者对人物的情感态度, 把握人物的性格和精神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