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骨折伴软组织缺损的处理

合集下载

封闭负压引流治疗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

封闭负压引流治疗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

换 药后愈 合 。1 例发生 浅表感染 ,经治疗后 痊愈 。无 其 参 考 文 献
它 并 发症 发 生 。
3 讨论
[] C e 1 h nKC,C e S h nJ ,K oS e a . e c n ign coiig u W t 1 s e dn e rt n D z
血 供 良好 ,并 彻 底止 血 。然 后用 酒 精擦 干净 创 面周 围 的点状 或局 部 引流 ,变 为 了面状 引流 ,引流 区 的渗 出 皮 肤残 余 碘伏 ,皮肤 干燥 后 ,将 医用 泡 沫材 料根 据创 物 和坏死 组织 被 及 时清除 ,使 引流 区 内达 “ 聚积 ” 零 , 面 大小 修 剪后 直 接填 充 贴敷 创面 ,敷 料 需 和创 面充 分 创 面很 快获 得清 洁 的环境 ,减少创 面 细菌 的数 量 ,防
【] 梁柳 梅 ,吕彩霞 , 春兴 , 封 闭负压 引流在肿 瘤患者难 3 谭 等. 愈性伤 口治疗 中的应用『1 J. 国际医药卫生导 报 ,2 1 ,1 0 7 1
作 者单 位 :5 3 9 东莞 市凤 岗医院 骨一科 26 0
1 82 2
国际医 药卫生 导报 2 1 0 2年 第 1 8卷 第 9期
I MHGN,Ma 01 y2 2,Vo.8 No9 11 .
理 后 复位 ,行外 固定 架 固定 骨折 。骨外 露创 面尽量 以 生 l 8 l 。封闭负压 引流使 引流 区产生 真空效应 ,氧分压 降 邻 近 肌瓣 覆盖 外 露骨 组 织 ,无法 覆 盖则 以 电钻 在外 露 低 ,从 而使 细 菌在低 氧状 态 下 的繁殖 速度 降低 ,有 效 骨 组织钻 孔 ,以利 肉芽组 织生长I,清创后 需确保创 缘 4 1 的控制 感染 。封 闭 负压 引流 全方 位 的引 流 ,是 将传 统

下肢创伤性骨缺损的诊治

下肢创伤性骨缺损的诊治

下肢创伤性骨缺损的诊治研究要点1. 临界骨缺损是指骨折不能自行愈合或仅能再生10% 的骨缺损,一般为累及长骨直径的2-3 倍。

2. 下肢创伤患者应首先进展高级生命支持,早期生命复苏措施,评估能否进展保肢治疗。

3. 骨折初期治疗主要为彻底冲洗、清创、有效外固定或内固定。

4. 骨缺损小于4cm 可进展自体髂骨移植。

缺损在3-7cm 可实施短缩再延长手术。

缺损在2-10cm 可利用扩髓- 灌洗- 吸引技术进展自体骨移植或骨延长术。

缺损大于10cm 那么应进展带血管自体腓骨移植。

5. 利用扩髓- 灌洗- 吸引技术可获得至少50cm³自体骨,且富含多种生长因子。

6. Masquelet 术式尽管需要进展二次手术,但可在局部应用抗生素,维持断端稳定,利用生物膜防止自体骨吸收。

7. 骨形态蛋白可作为辅助治疗措施,其临床效果和平安性不亚于自体骨。

但目前仍把无血供自体骨仍是植骨的金标准。

前言高能量伤、感染、肿瘤切除、翻修手术及发育异常等均可导致骨缺损。

致伤因素对局部软组织和骨折愈合均造成不良影响。

骨折不愈合由多种影响因素导致,在长骨中的发生率为2.5%。

但对于存在骨缺损的患者,如未能进展恰当治疗几乎均不可防止的发生骨折不愈合。

基于多项动物实验研究,将临界骨缺损定义为骨折不能自行愈合或进展10% 再生的最小骨缺损,一般为累及长骨直径的2-3 倍。

治疗巨大骨缺损是临床难点。

过去采用截肢治疗随可缩短恢复时间,但对患者身心造成巨大打击。

目前,治疗重点转为保肢治疗,治疗方式包括: 骨短缩、骨搬运、带或不带血运骨移植、骨替代材料。

本文综述治疗下肢创伤性骨缺损的多种治疗措施。

早期治疗对于伴有骨缺损的下肢外伤患者应首先采取生命支持措施,之后再对伤肢能否保肢进展评估。

确定保肢后,对局部伤口进展彻底清创冲洗,并进展骨折固定。

清创后局部组织及骨缺损可能会进一步加重。

治疗早期应请整形科医生会诊以确保局部足够软组织覆盖,否侧采取负压引流措施。

踝关节扭伤及软骨损伤的诊断及判断

踝关节扭伤及软骨损伤的诊断及判断

踝关节扭伤及软骨损伤的诊断及判断昨天为大家分析了踝关节扭伤和距骨软骨损伤的特点,同时我们把踝关节周围的韧带组织比喻成老黄牛,相信很多人都能够轻松理解这几个结构的关系了,今天我们就系统的看看如何诊断踝关节扭伤以及距骨软骨损伤,也就是在想办法让老黄牛站起来之前,先判断他的伤情,比较适合专业医生的交流或者医学生学习,感兴趣的朋友也可以看看,我已经用出我的洪荒之力来尽量解释了。

今天的主要议题:外侧踝关节扭伤和距骨软骨损伤的诊断和分级:1.外侧踝关节扭伤的诊断:外侧踝关节扭伤的诊断有赖于渥太华足踝准则(Ottawa Ankle Rules,OAR)。

首先通过OAR排除踝关节骨折的诊断,如诊断有困难,则行X线摄片检查。

OAR包括踝和中足两个解剖部位,骨压痛和负重行走两个检查项目:1) 损伤后踝部疼痛,且伴有下面3 项之一者应行踝部X 线检查:a.外踝尖或腓骨远端6cm范围内有压痛( 图1A区) ;b.内踝尖或胫骨远端6cm范围内有压痛( 图lB 区)c.受伤后无法完全负重行走。

伤后即刻至在急诊室时患肢不能自行站立步行4 步以上( 不论有无跛行) 。

2) 扭伤后中足疼痛,且伴有下面3 项之一者应行足部X 线检查:a.第5 跖骨基底部压痛( 图lC 区) ;b.足舟骨压痛( 图lD 区) ;c.受伤后无法完全负重行走。

伤后即刻至在急诊室时患肢不能自行站立步行4 步以上( 不论有无跛行) 。

见图1。

宋医生提示:以上的诊断方法比较适合急性扭伤后的判断,而且主要是徒手检查,不借助辅助检查,如X光,所以是非常实用和有意义的,参照以上方法做体格检查后如果排除了骨折,那就主要考虑韧带和软组织的问题了,但一般情况下,如果到了正常的医疗机构,最好还是要做相应的X线检查,因为我们知道,有一些损伤是比较隐蔽的,另外X线可以比较全面的评估关节的大体情况,必要的时候我们还需要做一些特殊的X线检查,以便为了更好的判断,比如:双侧的X线用作两侧对比,负重或者应力位的X线检查,以判断是否存在功能性问题,如下胫腓联合的损伤或者踝关节功能性不稳。

踝关节骨折的_护理

踝关节骨折的_护理

护理
术前护理 1、评估 评估其骨折方式、移位和粉碎情况、软组织损伤 程度以及相关的全身因素如年龄、身体状况以及骨质疏松 等情况。对局部皮肤情况、软组织致肿胀、骨折畸形及神 经血管等情况作初步评估以后,受伤的踝关节应暂时固定 以减少不适,防止软组织或关节的进一步损伤。如果骨折 明显不稳定,应复位固定以获得较满意的位置。骨折临时 对位以后,就可灵活掌握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时机,可以在 软组织明显肿胀以前进行,如果肿胀已经非常明显,则应 在肿胀消退以后进行,一般在1周以内。粉碎性骨折,骨 质丢失及严重的软组织损伤,需要延期内固定时,应先制 动及外固定架固定直到能安全的手术
踝关节骨折的护理
概要
踝关节骨折较为多见,无论在日常生活中或运动场上均 易发生。
踝部骨折加上踝部韧带损伤,占全身损伤的4%~5%。 踝部骨折多由间接暴力引起,如外翻、内翻或外旋等。 踝关节是负重关节,骨折均为关节内骨折,若对位不好
,将形成创伤性踝关节炎,伤踝僵硬疼痛、行走困难、 痛苦甚大。 多为骨与韧带的合并伤,应对骨折和韧带损伤同样重视 和处理。
2、外翻外展型 受伤时,踝关节极度外翻(即旋前),或被重物压于 外踝,先是内侧副韧带牵拉内踝致撕脱骨折,暴力持续会使腓骨下端骨 折,同时出现胫骨后唇(即后踝)骨折,造成三踝骨折
3、内翻外旋型 伤力先造成外踝斜骨折,在韧带联合水平 位,向上延伸,使胫骨后唇骨折,最后撕脱内踝,形成三踝 骨折
3、外翻外旋型 受伤时内踝撕脱患者,接着造成下胫腓关
解剖特点
踝关节骨折是最常见的关节内骨折,多见于青壮年。胫骨 远端内侧突出部分为内踝,后缘呈唇状突起为后踝,腓骨 远端突出部分为外踝。内踝、外踝和胫骨下端关节面构成 踝穴,包容距骨体。距骨体前宽后窄,踝关节背伸时,距 骨体和穴适用性较好,踝关节稳定,反之,则踝关节不稳 定而容易扭伤引起踝关节骨折。

关于足踝部损伤的几个关键点及思考

关于足踝部损伤的几个关键点及思考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21年• 4月第23卷第4期Chin J ()丨.thopTrai丨ma. April 2021, Vo丨.23,No. 4关于足踝部损伤的几个关键点及思考马昕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骨科,上海 200040D0I:10. 3760/l15530-20210401-00169• 281 •.述评.Key points in foot and ankle injuryMa XinDepartment o f Orthopedics, Huashan Hospital Affiliated to Fudan Universit y. Shanghai 200040, China D O I:10. 3760/l 15530-20210401-00169由四足爬行到双足行走,踩关节及足部小关节应 力增加。

运动关节损伤中以踩关节最为常见,高达 64.6% ;踝关节内、外侧韧带损伤约占全身韧带损伤 的80%。

芬兰2000年相比1970年踝关节骨折发病率 增加了 319%,在过去的20年间仍在进一步增加。

足部共41个关节,占双下肢关节数量的84%,在以踝关 节为主的大运动中包含了足部微动关节的三维运动,由此形成了人类站立、行走、跑步中的自然摆动运动 与“步态美”。

因此,踝关节的解剖轴线、生物力学及功 能重建等牵涉的问题更多。

正常的踝关节极少发生退 变性踩关节炎,而一旦踝关节的生物力学平衡遭到破 坏,则相比髋关节、膝关节更易发展为创伤性骨关节 炎。

本期共有相关文章8篇,聚焦足踝部损伤,均涉及 了本专业的前沿领域。

一、足踩部骨折(一)跟骨骨折跟骨骨折是最常见的跗骨骨折,占全部跗骨骨折 的60% ~70% ,粉碎性或塌陷性骨折较为常见。

在给 骨折固定增加了困难的同时,多伴发软组织损伤,故局部软组织条件及损伤程度影响着跟骨骨折的愈合 及术后并发症。

跟骨骨折的治疗要兼顾软组织和骨折 复位的平衡。

通过扩大外侧入路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是近30 年来治疗跟骨骨折的最常用技术,其很好地解决了关 节面的复位问题,一直被认为是手术治疗跟骨骨折的 首选方法。

踝关节骨折、脱位的治疗

踝关节骨折、脱位的治疗

3管 形或 重建钢板 固定 )、克 氏针张力带 固定 ;内踝选用拉力螺钉或克氏针张力带 钢丝 固定 ,如 果踝 关 节 内侧 结 构 和外 侧 结 构得 到牢 固 固定 后 ,无 需再 固 定 下胫 腓 联 合。 目前广泛 认 同固定 下胫腓 联 合 的指 征 :① 内踝 三 角 韧 带 损 伤 ,腓 骨 骨 折 高 于 踝关节水平 间隙上方 3cm;② 下胫腓联合 损 伤 合 并 腓 骨 近 端 骨 折 ,如 Maisonneuve 骨 折 ;③ 陈 旧 下 胫 腓 分 离 ,一 般 选 用 3.5mm皮 质 骨 螺 钉 在 胫 距 关 节 间 隙 上 方 2cm,向前 倾 斜 25。~30。,固 定 3层 皮 质 , 术 后 12周 取 出螺 钉 。
手 术 治 疗 :对 于严 重 肝 外 伤 或 血 流 动 力学持续不稳定的患者 ,手术仍是制止 出 血 、挽 救 生 命 的 关 键 措 施 J。 治 疗 总 原
则 是 控 制 出 血 ,清 除无 生 机 的 肝 组 织 ,安 置 腹 腔 引 流 管 。
控 制 出 血 的 方法 :开 腹 后 我 们 首 先 采 用 肝 门 暂 时 阻 断 ,如 为 肝 动 脉 或 门静 脉 系 统损伤 ,则出血 都能控 制 ,否 则考 虑肝静 脉 或 肝 后 腔 静 脉 出血 ,此 时将 肝 脏 压 向后 腹 壁 ,或用纱布 填塞 ,能暂 时有效 控制 出 血 。
踝 关 节 骨折 、脱位 的治疗
蒋 国 胜 刘 勇
711400陕 西 柞 水 县 中医 院 骨 科
摘 要 目的 :探 讨 踝 关 节 骨折 手 术 治 疗 方 法 及 各 种 方 法 优 、缺 点 。 方 法 :手 术 治 疗 54例 ,男 34例 ,女 20例 ,年 龄 18~70 岁 ,平均 44岁,右侧 33例 ,左 侧 21例 。 按 Weber… 分 型 B 型 38例 ,其 中伴 下 胫 腓 关 节 分 离 l2例 ,C型 16例 伴 下 胫 腓 关 节 分 离 14例 。 结 果 :54例 获 得 随 访 6~ 30 个 月 ,平 均 l5 个 月 ,本 纽 优 43 倒 (80% ),良 8例 (15% ),可 3例 (5% ),优 良率 达 95% 。 结 论 :踝 关 节 骨 折 手 术 治 疗 效 果好 。 关键 词 踝 关 节 开 折 手 术 治 疗 doi:10.3969/j.issn.1007 —614x.2010.

踝关节骨折合并局部皮肤缺损82例临床分析

踝关节骨折合并局部皮肤缺损82例临床分析

踝关节骨折合并局部皮肤缺损82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合并局部皮肤缺损的治疗。

方法回顾分析8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本组78例伤口均愈合,术后踝关节功能优良,4例内固定手术时局部皮瓣转移加植皮术,术后关节功能可。

结论踝关节骨折合并局部皮肤缺损患者,由于踝关节周围软组织少,血液循环差,一旦皮肤出现挤压,挫裂等损伤,损伤区皮肤易发生坏死,故早期应减少彻底清创,过多的干扰创面,反而易发生皮肤坏死或骨质外露,合理有效的处置创面,能很大程度保护损伤区濒临失活的组织,为新生组织生长提供了保障,从而减少了患者经济负担。

【关键词】踝关节骨折;局部皮肤缺损;临床分析随着建筑业、交通事业的发展,踝关节骨折的复杂性也日益增多,开放性骨折,局部皮肤缺损,早期处置不当,会给患者后期治疗带来更多的痛苦和经济负担,本院自2006年4月至2012年6月共收治踝关节骨折合并局部皮肤缺损82例,现将临床资料分析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82例,其中男58例,女24例;年龄18~70岁,就诊时间:伤后1~8 h。

损伤原因有挤压伤、砸伤、交通伤;内踝皮肤缺损49例,外踝部皮肤缺损26例;合并其他部位损伤7例。

本组病例踝部伤口不规则,无较大面积缺损,无明显骨质外露。

1.2 治疗方法本组病例均手术治疗。

手术时间14~16 d。

创面Ⅰ期不彻底清创,不清除过多的失活组织,而是用0.1%络合碘液浸泡5 min后,用3%双氧水,大量的生理盐水冲洗、刷洗后,凡士林纱布包扎,每2日换药,换药时应用细胞生长因子喷剂,待皮肤缺损区肉芽生长红润后,选用克氏针、螺钉或钢板内固定,术前及术后抗生素预防感染,术后短腿石膏托固定4~6周,抬高患肢,早期主动活动临近关节,防止关节粘连。

Ⅱ期手术时缺损创面不能及时愈合,肉芽修整,行中厚皮植皮术。

2 结果本组12例,创面甲级愈合8例,乙级愈合13例,7例创面皮肤渗出物较多,经多次换药后3周愈合,随访2个月至3年。

踝部骨折治疗方法

踝部骨折治疗方法

踝部骨折治疗方法发表时间:2012-07-17T08:55:12.62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10期供稿作者:袁天昕[导读] 踝部损伤平时多见,其中以踝部韧带损伤为最多。

袁天昕(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五医院 150040)踝部损伤平时多见,其中以踝部韧带损伤为最多。

因踝部循环较差,又处于身体低位,损伤后尤易发生水肿,愈合及抗感染能力较差,恢复时间较长;骨关节损伤后易发生畸形和关节僵硬,主要畸形有踝关节跖屈畸形,严重地影响患者的承重走路功能,治疗中应注意防止。

1 病因踝部损伤多由复合应力所致,足部在不同的方位受到应力所致损伤不同。

在骨折的同时常伴有脱位或韧带损伤。

一般常在行军、劳动和体育锻炼时发生,通常叫踝部扭伤。

但较大的暴力,可引起骨折,如坠落伤、砸伤、碾压伤等。

战时踝部火器伤也较多见。

2 临床表现主要表现肿胀,呈外翻或内翻畸形,压痛,活动受限,功能障碍,局部瘀血,疼痛。

3 诊断根据外伤史,局部表现及X线检查即可诊断,但对分型有些比较困难,应仔细阅读踝关节X线片,特别观察、测量踝关节间隙夹角。

(1)外侧副韧带损伤,踝关节外侧间隙夹角>15°。

(2)内侧副韧带损伤,踝关节内侧间隙夹角>14°。

内侧副韧带和腓胫下韧带损伤夹角>20°,距骨向外移,距骨与内踝间隙增大踝穴增宽及下腓胫联合分离。

4 治疗踝部骨折的治疗应根据骨折移位类型和程度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目的是恢复距骨在踝穴的正常解剖结构和稳定性。

踝部骨折是关节内骨折,所以复位要求正确,固定要牢固,还要做早期功能锻炼。

4.1 非手术治疗适用于骨折无明显移位,踝关节的稳定性未遭到破坏者,骨折单一,轻度移位,经手法整复可复位且稳定者,一般应用“U”型石膏固定6~8周,根据情况去石膏后负重活动。

4.1.1 无移位的单踝或双踝骨折临床上一般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或用管形石膏外固定,将踝关节置于中立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踝关节骨折伴软组织缺损的处理
皮肤作为人体的一种体被组织,经常随着深部结构的外力侵害,形成复杂的创伤和软组织缺损。

本文将阐述伴随踝关节骨折造成的软组织缺损的处理。

一、概述
●踝关节骨折为常见骨折,占全身骨折的3.9%。

●对于某些高能量踝关节损伤,如Pilon骨折、完全踝关节脱位,此时软组织本身损伤较重,更容易出现软组织并发症。

●踝关节部位由于皮肤软组织较为菲薄,所以发生感染或者皮肤软组织坏死,后果较为严重。

●一旦出现软组织坏死、钢板外露,处理非常棘手,对于患者是个灾难,对于医生也极具挑战。

二、修复原则
●由于踝关节周围软组织缺乏,所以修复往往需要行皮瓣移植术。

●对于软组织坏死多、感染严重者,皮瓣应携带肌肉以控制感染,填塞空腔。

●可选择的皮瓣有局部转移皮瓣、带蒂穿支皮瓣、腓肠神经皮瓣、游离皮瓣等。

如何选择应根据创面位置、大小、患者的全身情况、年龄、性别、医生的擅长等情况决定。

●女性患者尽量不要选择小腿部皮瓣,以免影响美观。

下面结合病例重点介绍几种常用的的皮瓣。

三、股前外侧皮瓣1.简介
●为应用最为广泛的游离皮瓣,具有血管蒂长、恒定、口径粗,皮瓣面积大等优点。

●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为蒂。

●穿支穿出点:以髂前上嵴与髌骨外上缘连线中点为圆心,3cm 为半径画圆,外下象限为皮支可能穿出区域。

可结合多普勒定位。

资料来源:Raising of Microvascular Flaps A Systematic Approach
2.手术要点
●修复内踝和后踝吻合胫后动脉及伴行静脉。

●修复外踝和前踝吻合胫前动脉及伴行静脉。

● Pilon骨折皮肤感染坏死往往发生在踝前方,清创后,胫前肌腱会像弓弦一样隆起。

如果此时用扁平的皮瓣覆盖,会在胫前肌腱下发形成死腔,影响愈合、并发感染。

所以必须做成带肌肉的嵌合皮瓣,肌肉放置于肌腱下方,皮瓣覆盖在钢板上方,这样方能消灭所有死腔。

3.病例展示
●典型病例:Pilon骨折感染,钢板外露
●皮瓣设计和切取
▲皮瓣设计线
▲制作成嵌合皮瓣:肌肉和皮瓣血供独立,肌肉放在肌腱下方,皮瓣覆盖在肌腱上方
●皮瓣安装和供区闭合
▲旋股外侧动静脉与胫前动静脉吻合
▲供区直接缝合
●术后半年
▲术后半年患肢功能良好,皮瓣外观好
▲大腿供区线性瘢痕
四、内踝上穿支皮瓣1.简介
●定义:胫后动脉在内踝上约4cm、6.5cm有两条粗大皮支,可供养膝下10cm以内小腿内侧皮肤,以这两个穿支为蒂形成的皮瓣为内踝上穿支皮瓣。

●优点:穿支粗大、恒定,安全成活率高,皮瓣薄,外观好。

●用途:可用来修复内踝、前踝及后踝缺损。

●因为小腿部取瓣会严重影响外观,所以女性患者慎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