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颌颈联合颞浅动脉分支皮瓣修复颧颞部皮肤癌术后大面积软组织缺损一例

合集下载

颞浅动静脉预构扩张皮瓣在面、颈部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颞浅动静脉预构扩张皮瓣在面、颈部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颞浅动静脉预构扩张皮瓣在面、颈部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王海涛;曲雪凌;杨金存;胡南;张诚;李霞【期刊名称】《山东医药》【年(卷),期】2009(49)27【摘要】目的探讨颞浅动静脉预构扩张皮瓣修复面、颈部软组织缺损的疗效及机理.方法对8例面、颈部瘢痕挛缩患者采用颞浅动静脉预构扩张皮瓣修复,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所有病例皮瓣转移后,出现一过性充血潮红,均完全成活.随访6个月,面、颈部畸形矫正良好,皮瓣色泽接近,厚度、质地适宜,继发面、颈部瘢痕不明显,效果良好.结论预构扩张可提高皮瓣微循环灌注量,增大皮瓣成活面积,从而增加皮瓣移植的安全性.【总页数】2页(P91-92)【作者】王海涛;曲雪凌;杨金存;胡南;张诚;李霞【作者单位】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威海市立医院,山东威海264200;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威海市立医院,山东威海264200;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威海市立医院,山东威海264200;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威海市立医院,山东威海264200;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威海市立医院,山东威海264200;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威海市立医院,山东威海264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22.4【相关文献】1.双侧颞浅血管同期预构颈区扩张皮瓣治疗双侧面部瘢痕挛缩畸形 [J], 周传德;李养群;杨喆;李强;陈文;李峰永;唐勇2.颞浅血管预构扩张皮瓣的临床应用 [J], 薛文君;王海涛;王明青;张健;陈礼新;冯永强3.颞浅筋膜预构颈部扩张皮瓣修复大面积面部缺损的临床研究 [J], 柏国芳;谢峰4.带双侧颞浅动静脉的额颞部扩张皮瓣在面颈部大面积瘢痕挛缩修复中的应用 [J], 邵明辰; 程鹏; 崔彦魁5.岛状颞浅血管颈部预制扩张皮瓣修复面部软组织缺损 [J], 李养群;周传德;杨明勇;刘元波;唐勇;陈文;王勇前;徐家杰;刘立强;李森恺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颈阔肌肌皮瓣修复颌面部软组织缺损

颈阔肌肌皮瓣修复颌面部软组织缺损

大为 1 2 c m x 5 c m , 最 小为 5 c m ×3 a m 。
1 . 2手 术 方 法
修 复 时既要 考虑修 复 治疗彻底 、安全 ,还要 考虑外观
恢 复较 理想 。颈 阔肌 肌皮 瓣与面 部色泽接 近 ,皮 瓣 菲薄,质软而薄 ,柔软细腻,解剖标志 明显 ,易制备,
修 复。 该肌皮瓣 自报道 以来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 。 本 文分析总 结了 1 2 例 颈 阔肌肌皮瓣修 复颌面部深度烧 伤 或外伤后 导致 的皮肤组织缺损及骨 外露 的临床 资料 ,
素 。依据皮 肤软 组织缺 损 的部 位与 范 围设 计颈 阔肌肌
皮瓣 。 1 . 2 . 2皮瓣设计 :肌皮瓣 的蒂设计在颌下区面动脉 附近 ( 下颌 角与颏 孔 问),蒂 的宽度视 需要而 定 ,但 以保
【 摘 要】 目的 探讨颈阔肌肌皮瓣在颌面部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及方法。方法 烧伤或外伤后组织缺损、骨外露,行颈阔肌肌皮瓣修复。结果 对1 2 例颌面部深度
1 2 例患者中,皮瓣全部成活,其中3 例皮瓣
远端在早期有部分水肿 、渗液 ,治愈后 无明显瘢痕增生 。随访 1 ~ 2年后 ,其 中 3例存在 患侧面部 外观 不同
作 者 简 介 :李 翔 ( 1 9 7 9 - ),男 ,汉 族 ,驻 马 店 新 蔡 县 人 , 本 科 , 主治 医师 ,研 究方 向 :烧 伤 整 形 美 容
2 结

本组 1 2 例皮瓣 全部成活 ,仅 有 3例皮瓣远端 在早 期有 部分 水肿 、渗 液 ,经 过清 创换药 后完 全愈合 ,创
程度凹陷,张口、咀嚼功能部分受限,颈部活动无明显受限。结论 颈阔肌肌皮瓣制作简单,肤色接近修复
区 域 , 是 修 复 颌 面 部 组 织 缺 损 、 骨 外 露 的 较 好选 择 。

常见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研究进展

常见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研究进展

常见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研究进展现今口腔颌面部良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愈来愈高,治疗方法多以手术和放化疗为主,然而肿瘤切除的同时所遗留的大面积组织缺损需要及时修复。

皮瓣手术始于公元前6~7世纪,20世纪60年代出现了显微外科且大大促进了皮瓣的发展,此后皮瓣移植越来越复杂,皮瓣移植要求移植皮瓣高质量的存活,受区与供区血管的精确吻合,对组织损伤小,节省时间,费用低,因此如何选择正确的皮瓣移植,熟悉各种皮瓣的利弊显得格外重要。

游离组织瓣手术成功的最关键因素是受区与供区血管的精确吻合从而保证游离组织瓣血液循环通畅[1]。

目前,应用到口腔颌面外科的游离组织瓣有背阔肌肌皮瓣、股前外侧皮瓣、前臂皮瓣等[2]。

肌皮瓣是一种复合组织瓣,利用肌肉为蒂,连同其浅层的皮下组织、皮肤一并切取,转移入缺损区[3],其优点是血运供应充沛、组织量丰富,抗感染能力强,愈合快,安全,易成活,并发症少[4]。

常用的带蒂皮瓣有胸大肌皮瓣,岛状颏下皮瓣,额部岛状瓣等。

然而在临床工作中很多医生很难抉择哪种皮瓣最适合患者,本文将介绍临床常用的游离皮瓣与带蒂皮瓣在手术中的利与弊以及修复原则,为患者制定出最佳的治疗方案。

1 各种皮瓣的特点1.1 背阔肌肌皮瓣:属于游离皮瓣。

由Tansini在1896年首次报道,Quillen 首次用于颌面部缺损的修复。

是移植范围最广,功能最多的皮瓣之一。

可分为背阔肌岛状瓣,游离背阔肌肌瓣,胸背动脉穿支皮瓣。

该瓣是一个扁平三角形肌肉,主要由胸背动脉供血,胸背神经支配,优点是供吻接的血管分布恒定,胸背动静脉外径大(1.5~2mm以上)、蒂长(6~8cm),移植范围广,面积大。

该瓣还可用于乳房再造,肩部和上臂部的缺损,小儿巨大胸部缺损的治疗。

缺点是对脊柱稳定、臂的内收内旋及辅助呼吸产生影响,因此,有肺部疾病及体力劳动者慎用此瓣。

1.2 带蒂胸大肌皮瓣:属于轴型皮瓣。

由Ariyan在1979年首次用于头颈颌面恶性肿瘤术后的修复,胸肩峰动脉是营养该瓣的主要血管,其体表投影易定位。

窄蒂皮瓣在修复面部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窄蒂皮瓣在修复面部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t aodh raymao tr,ayo eao apoesa dt p ernew tf t n oo. h aoo i eil it o a eg rk ht frdt n o vi ut n jr r y es prt n rcs,n h ap a c a s ia o a ds n T ert ftp de ae il e a s asc r y i s ewd htf pl t boeta ot ioa l nh a il
医学 信 息

38 4 ・ 6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N .8 0 1 o0 2 1
学术 论著
窄蒂皮瓣在修复 面部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陈 琦 赵 天 兰
苏州 25 0 10 4 苏州大学附属 第二 医院整形美容外科 。 江苏
【 摘要】 目的 : 评价 窄蒂皮瓣在修复面部组织缺损 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 苏大附二 院整形外科 自20 年 3月 一 0 0 1 月各种原因造成 面部软组织缺 07 21 年 1 损5 3例 , 设计 耳前窄蒂侧颌颈部皮瓣修复 , 随访6— 2个月。结果 : 2 本组 5 3例面部 软组织缺损 患者 经窄蒂皮辩修 复后 , 全部治愈 , 皮辩存 活良好 , , 形满意, 肿瘤病例无复发。结论 : 窄蒂侧颌颈部皮瓣作为一种新型皮瓣 , 在修复面部组织缺损上 , 具有不损伤知名血管、 手术操作简便 、 皮瓣外形满意等优点 , 长宽 其 比突破 了传统任意皮 辩的长宽比例 限定 , 是一种较理想的修复方法。 【 关键词】 窄蒂 ; 面部组织缺损 ; 侧颌颈部 ; 任意皮瓣 di1 .9 9 ji n 10 o:0 3 6/.s .0 6~15 .0 10 .0 s 9 9 2 1 .84 1 文章编号 :0 6—15 (0 1 10 9 9 2 1 )-0 3 6 8— 84—0 2 Ap U a o f eesdn ro e i esi a efc li u eet rp i C N Q .HA in—a p c f no vre ar w p c knf pi t i s ed fc ear HE iZ O Ta ln i r d l l n h a a ts s 【 bt c】 beteT a a e a e fh cliu e c piwtr e e ax eie k a. t d : aetwoe c liu . A s atO j i :oe l t t l eai s e  ̄ tr a i vr d rl pd lsifpMe os5 ptn hs f i s e e r cv v u e h v u ot f ats d s e r h e s n l w c n l h 3 is ats d a

吻合神经的臀部带蒂皮瓣修复足跟皮肤软组织缺损

吻合神经的臀部带蒂皮瓣修复足跟皮肤软组织缺损

吻合神经的臀部带蒂皮瓣修复足跟皮肤软组织缺损
曹学诚;蔡锦方;孙宝国;孙占胜
【期刊名称】《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年(卷),期】1995(9)2
【摘要】吻合神经的臀部带蒂皮瓣修复足跟皮肤软组织缺损曹学诚,蔡锦方,孙
宝国,孙占胜足跟皮肤缺损是一复合组织缺损,修复后既要恢复足跟皮肤的缓冲层,又要恢复感觉。

我们曾用多种皮瓣修复不同面积跟部皮肤缺损。

若供区血运差,或有一条主要动脉受损时,供区选择即受到限制。

...
【总页数】1页(P115-115)
【关键词】足跟皮肤缺损;修复术;臀部;带蒂皮瓣;吻合神经
【作者】曹学诚;蔡锦方;孙宝国;孙占胜
【作者单位】济南市济南军区总医院骨创伤外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8.305
【相关文献】
1.带神经血管蒂足底内侧皮瓣修复足跟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术后护理体会 [J], 黄秀微;郑晓芳;叶晓明;伍丹智
2.带神经血管蒂足底内侧皮瓣修复足跟皮肤软组织缺损 [J], 肖刚;陈劲;罗玉琛
3.吻合神经的臀股部带蒂皮瓣修复小儿足跟软组织缺损 [J], 张功林;章鸣;蔡国荣;
张灵芝;郭翱;张文正;胡玉祥;丁法明
4.吻合神经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跟软组织缺损 [J], 王力刚;赵玉驰;黄仁辉;许军;黄金河
5.吻合神经的臀股部带蒂皮瓣修复小儿足跟软组织缺损3例的护理 [J], 胡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面积头皮缺损一期修复方法探讨

大面积头皮缺损一期修复方法探讨

大面积头皮缺损一期修复方法探讨李庆林;王公明;王成栋;王静;邱丽丽;宋保强【摘要】20例大面积头皮缺损患者行头部植皮联合负压吸引技术修复7例,颞枕跨区筋膜瓣联合大腿中厚皮片移植修复8例,游离背阔肌肌皮瓣修复5例.7例植皮患者中6例完全成活,1例皮片有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所有病例术后随访时间6~36个月,效果良好.对头皮缺损无骨质裸露患者植皮加负压吸引技术修复简单方便,效果可靠.有骨质裸露者,若颞枕跨区筋膜瓣可应用,可采用筋膜瓣联合皮片移植修复,不增加新的创伤,效果良好.若颞枕跨区筋膜瓣无法应用,可选用游离肌皮瓣修复,修复方法可靠,但美观不足.【期刊名称】《创伤外科杂志》【年(卷),期】2017(019)004【总页数】3页(P292-294)【关键词】头皮缺损;创面修复;皮瓣;筋膜瓣【作者】李庆林;王公明;王成栋;王静;邱丽丽;宋保强【作者单位】257034 山东,胜利油田中心医院烧伤整形科;257034 山东,胜利油田中心医院烧伤整形科;257034 山东,胜利油田中心医院烧伤整形科;257034 山东,胜利油田中心医院烧伤整形科;257034 山东,胜利油田中心医院烧伤整形科;710032 西安,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整形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1.1【DOI】 10.3969/j.issn.1009-4237.2017.04.016因肿瘤、创伤、感染等因素导致的大面积头皮缺损尤其伴有颅骨外露患者在临床上常见[1],由于头皮无弹性且附有毛发结构,大面积头皮缺损修复难度较大,修复方法也比较多[2],一直是整形外科医师面临的一大挑战。

自2008年1月~2015年8月胜利油田中心医院烧伤整形科共收治大面积头皮缺损患者20例,应用植皮联合负压吸引技术、颞枕跨区筋膜瓣联合大腿中厚皮片移植、游离背阔肌肌皮瓣一期修复缺损,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本组男性14例,女性6例;年龄6~65岁,平均47岁。

随意形状耳前侧颌颈皮瓣在修复面部缺损的临床应用

随意形状耳前侧颌颈皮瓣在修复面部缺损的临床应用
辩 全 部成 活。 结论 想 选择 。
侧领部窄蒂皮辩治疗颊 面部皮肤缺损 l 8例皮
本 皮 辩 血供 良好 , 宽 比例 及 形 状 可 随 面部 缺 损 随 意设 计 , 复后 外形 满意 , 修 复 面 部 皮 肤 缺 损 的 理 长 修 是
【 关键词】 倜颌 颈部 面部皮肤缺损
皮瓣 修复
1 皮瓣的设计与切, a x m, 表面凹凸
不平 , 伴色素沉着。局麻下手术切除瘢痕组织 , 设计左侧颌颈 部窄蒂皮瓣 7c 5c m× m大小 , 形状与受 区形状相 同, 星纵行 斜 向前下 , 蒂宽 1c 长约 4cl旋转 角度约10 。 m, n, 0 。转移修 复创面 , 常规置橡胶片引流并适 当加压包扎 , 供瓣 区松 解后 直接分层缝合 。术后第二天 拔除 引流 条, 第三 天去除加压 ,
f] a mrd] O J te one gtm t pif ts f t tos ege ai crc sou n- A be i T v ta e o tI a c iu d e . h d D i dmx o v af cet e cv i s e h oe ra i d s e e c Me sn n e ila i a
b o d s p l ey s b e a i r f e fa so h xBo e vc fs i ua e u s e We e i e c od n o te a t M is e lo u py v r t l ,v rf m r p f t e ma i c r i M a ce tn o sdsu r d sg d a c r i g t h eu t u a o e l c e n s
O 8f p t ra fea f ̄u ee tT elretsz sa o t1 m x9 c 。wi e ie a g fo 1 5 —2 5e w d U l ot t ai i ed fc. h ags iei b u 2 c e m t p dc lrn e rm . h d . m i e。1—4 e i m n 1 gI Reu  ̄ % I. s l I T i aco ua e u a sd t e arfc t sed fcsi 8p t n A l a ss rie Co dm ln Th a hsfsic tn o sf pu e orp i l i u ee t n1 ai  ̄. l p uvvd. n l a s e l f o ef p l

颞侧眼轮匝肌蒂皮瓣修复眼睑缺损

颞侧眼轮匝肌蒂皮瓣修复眼睑缺损

颞侧眼轮匝肌蒂皮瓣修复眼睑缺损目的:探讨以眼轮匝肌为蒂的颞区皮瓣修复眼睑缺损的临床应用。

方法:在颞侧设计眼轮匝肌为蒂的皮瓣,将皮瓣向内推进或旋转1800修复睑缺损区。

结果:7 例眼睑缺损修复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未出现并发症。

结论:眼轮匝肌蒂颞区皮瓣修复眼睑缺损比局部或皮下蒂组织瓣易于移转, 修复后外形满意且供区隐蔽,是修复眼睑缺损的良好选择。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a new method for repairing of eyelid skin defect us ing the temporal flap.MethodsFollowing on the size of eyelid defect to plan a temporal flap pedicled with orbicularis oculi muscle to repair the defect.ResultsAll the 7 patients were satis fied with the effects after operation.ConclusionTemporal flap pedided with the orbicularis oculi muscle is easier to transplant or get good shape.It provides a new method for eyelid defect.Key words:flap;orbicularis oculi muscle;eyelid defect眼周的小面积软组织缺损, 应用远位皮瓣及游离皮片移植修复, 由于移植组织颜色的差异, 多不能取得令人满意效果[1-2]。

应用扩张器皮瓣修复是一个较好的方法, 但住院时间长及较高的费用是其缺点。

2006年~2011年, 笔者应用眼轮匝肌蒂颞区皮瓣移位修复眼周小面积软组织缺损7 例,取得了良好效果, 报道如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侧颌颈联合颞浅动脉分支皮瓣修复颧颞部皮肤癌术后大面积软组织缺损一例苏显林;刘安军;葛礼正;焦洋;王凌东【摘要】目的:探讨颧颞部皮肤癌术后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方法。

方法:回顾分析1例患者临床资料,并观察分析疗效。

该患者右侧颧颞部皮肤患有鳞状细胞癌,病灶大小近7.0 cm ×5.0 cm,病灶切除后形成约8.5 cm ×6.0 cm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应用侧颌颈皮瓣联合颞浅动脉分支皮瓣旋转修复。

结果:该患者颧颞部皮肤癌术后大面积软组织缺损,侧颌颈联合颞浅动脉分支皮瓣旋转即刻予以修复,皮瓣成活,供区切口Ⅰ/甲愈合,外形满意。

继以放疗,未见皮瓣溃疡、坏死。

术后随访8月,肿瘤无复发。

结论:颧颞部皮肤癌术后继发形成的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应用侧颌颈联合颞浅动脉分支皮瓣修复,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期刊名称】《皖南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5(000)003【总页数】3页(P301-303)【关键词】侧颌颈;颞浅动脉;皮瓣;皮肤癌;软组织缺损【作者】苏显林;刘安军;葛礼正;焦洋;王凌东【作者单位】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烧伤整形科,安徽巢湖 238000;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烧伤整形科,安徽巢湖 238000;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烧伤整形科,安徽巢湖 238000;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烧伤整形科,安徽巢湖 238000;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烧伤整形科,安徽巢湖 238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28颧部位于眼睛的外下方,因在颧骨的表面而得名。

颞部是指额部的两侧,眼眶的外上部,颧骨上方,俗称“太阳穴”的部位。

颧颞部是人体面部容貌的重要组成部位,发生于该处的皮肤癌的治疗较为棘手。

为彻底切除病灶防止复发,病灶切除后常继发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

对于颧颞部皮肤癌术后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既要满足其面积大小需要,又要顾及创面修复后如何尽量恢复其正常的形态和功能,以及能耐受放射治疗等。

为此,我科在2014 年2月,应用侧颌颈联合颞浅动脉分支皮瓣修复颧颞部鳞状细胞癌术后大面积软组织缺损1例,疗效较为满意。

现报道如下。

1例老年女性患者,74岁,因“右侧颧颞部肿块渐增大10月,破溃不愈8月”入院。

病灶位于右侧外眦、颧颞部,时有痒感,质硬,触痛不明显,色暗红,边界尚清,大小近7.0 cm×5.0 cm,突出体表,表面为溃疡创面,有黑痂,中央破溃口大小约3.5 cm×3.0 cm,基底可见脓性分泌物及肉芽组织(如图1a)。

2.1 扩大切除恶性肿瘤病灶全麻下,在肿块周缘约1.0 cm范围(外眦处自睑缘)切除肿块,术中送检冰冻报告示:鳞状细胞癌。

明确病灶性质为恶性,彻底切除病灶,至切缘及基底无恶性病灶残留。

术后皮肤软组织缺损大小约8.5 cm×6.0 cm,缺损前缘达颧弓内侧、后侧达耳屏前、上达眉外侧上方颞部、下达腮腺上缘,深至颞肌肌肉浅层、咬肌、部分颧骨眶骨外露(如图1b)。

2.2 应用耳前为蒂的侧颌颈皮瓣及颞浅动脉分支皮瓣旋转修复软组织缺损依据恶性肿瘤病灶术后创面缺损大小、形状及侵犯深度,于同侧耳前沿颌缘颏下方向设计相应形状的逆行侧颌颈皮瓣,大小约12.0 cm×5.0 cm,予以修复右侧颧颞部非毛发遮盖区缺损(如图1a)。

术前多普勒定位明确颞浅动脉在下颌颈至颞窝段体表位置,并标出皮瓣蒂部所靠近的颞浅动脉位置(如图1a)。

按设计线,自皮瓣远端切开,自颈阔肌浅层向蒂部锐性分离,充分剥离皮瓣,皮瓣蒂部靠近耳前颞浅动脉,以保证皮瓣蒂部有足够的血流灌注压。

为避免蒂部受压,供区以明道逆时针旋转覆盖缺损,见皮瓣与创缘张力不大,间断缝合。

侧颌颈皮瓣供区两侧皮肤直接拉拢缝合。

在侧颌颈皮瓣修复缺损后,鬓角仍有大小约3.0 cm×1.0 cm弧形缺损,设计角形颞浅动脉及额、顶分支皮瓣(额支位于皮瓣内,为皮瓣提供主要血供,因走行与皮瓣切口相交远端切断。

颞浅动脉及顶支位于皮瓣蒂部,其细小穿支可为皮瓣提供血供),皮瓣边长约8.0 cm,蒂宽约5.0 cm,充分游离皮瓣后,顺时针旋转覆盖鬓角缺损,皮瓣张力不大,间断缝合修复(如图1c、d)。

该患者右侧颧颞部皮肤癌术后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大小约8.5 cm×6.0 cm)得到侧颌颈和颞浅动脉额、顶分支皮瓣即刻修复,皮瓣成活,供区切口Ⅰ/甲愈合。

愈后皮瓣色泽相近,颜面部外观整体满意。

皮瓣耐受性好,术后放疗,皮瓣无溃疡、坏死等不良表现(如图1e、f),术后随访8月肿瘤无复发。

本例病例特点:①病灶位于颧颞相交区域,该区域相对位置较高,基本处于侧面上半部。

②病灶为鳞状细胞癌,原则上要做到扩大彻底切除、以免术后复发,病灶切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较大、较深、伴有颧骨、眶骨外露。

③颧颞部是人体面部容貌的重要组成部位,患者对美观要求高。

④颧颞部恶性病灶,术后需进一步放疗,缺损创面修复后能耐受放疗治疗。

⑤该患者年龄高,为老年患者,颌颈部皮肤相对松弛。

侧颌颈皮瓣血供特点及成活机理。

熊绍虎等[1]研究认为,侧颌颈部皮瓣蒂部位于耳前部位,此处皮肤的血供主要来源于颞浅动脉的小穿支,皮瓣血供主要来源于颞浅动脉耳前穿支和临近众多的小动脉分支所形成稠密吻合的血管网,血供丰富。

赵天兰等[2]研究称,尽管侧颌颈皮瓣蒂部不含知名血管,且在设计上远远超过常规任意皮瓣的长宽比例规定,其成活的主要机理可能为:①极其丰富而稠密的皮肤及皮下各层血管网是其赖以成活的解剖学基础。

②蒂部血流灌注压大。

③创基创缘供给部分营养。

④适当的加压有助于静脉回流。

又有侯春林等[3]研究称,在随意型筋膜皮瓣2.0~3.0 cm宽的基底部,深浅筋膜两面各有20~30条肉眼可见的纵向微小血管,这些微小血管的横断面积之和不小于一条口径为3 mm的轴心血管,足以营养一块筋膜皮瓣。

侧颌颈皮瓣修复颧颞部皮肤癌术后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理论依据。

颞颧部恶性肿瘤术后软组织缺损的修复,依据其性质、部位特点和大小的要求,依据优先选择简单安全有效手段的原则,我们选用优势明显的侧颌颈皮瓣。

分析如下:①由于在该皮瓣内含有众多的小动脉分支,在皮肤各层形成稠密吻合的血管网,类似筋膜皮瓣,血供能力强。

所以在切取侧颌颈含深浅筋膜皮瓣时不需解剖血管,能超越常规任意皮瓣的长宽比例规定,技术难度较低,转移至受区后能与受区迅速愈合。

②老年人颌颈部皮肤较松弛,可供皮瓣面积较大,一般在切取5.0~6.0 cm 宽皮瓣后,供瓣区多可直接缝合,无需植皮,适用于中老年面部皮肤恶性肿瘤患者病灶切除后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修复。

③侧颌颈皮瓣蒂长达3.0~5.0 cm,转移角度可达90°~160°,转移幅度大,可用于面中上1/3处组织缺损的修复[4]。

④侧颌颈部皮下组织少,皮瓣薄,质软,色泽、质地与面部皮肤匹配,外观平整。

⑤皮瓣取自颌缘颏下,位置隐蔽,外观不受影响。

⑥皮瓣耐受性好,能耐受综合放疗。

颞浅动脉及额、顶分支解剖特点和应用。

颞浅动脉位于头颅的侧方,是颈外动脉终支之一,在下颌颈后方起始,穿经腮腺后在耳屏前方进入颞窝,于耳屏上方3.0~4.0 cm处分为额支和顶支[5]。

额支恒定,外径约1.8 mm,向前上方走行。

顶支相对不恒定,外径约1.8 mm,在颞浅筋膜表面向上向后走行,长约7.5 cm。

顶支约有1/3分布较特殊(细小、由额支发出副顶支、顶支分散)。

颞浅动脉分支皮瓣可移位修复头面部的软组织缺损或器官再造,还可作吻合血管的游离移植进行其他部位的组织重建。

颞浅动脉分支皮瓣应用修复颧颞部皮肤癌术后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理论依据:①颧颞部皮肤软组织缺损较大,顾及侧颌颈皮瓣切取后供区能直接缝合,侧颌颈皮瓣切取面积有限,不足以修复缺损,颞浅动脉额顶分支皮瓣起到辅助修复缺损作用。

②颞浅动脉分支皮瓣有毛发,能满足鬓角处皮肤修复需要。

③血供可靠,安全有效,位置靠近缺损旋转修复操作简单方便,供区直接缝合损伤小。

④皮瓣切口位于毛发遮盖区,预后外观外形不受影响。

术中注意事项:①扩大切除,尽可能去除恶性病灶,避免复发。

因为单纯肿瘤切除术后复发率为 37%,而扩大切除术后复发率仅为 8%,可见扩大切除可明显提高手术治愈率[6]。

②侧颌颈皮瓣血供主要来源于颞浅动脉耳前沿下颌缘分支和面动脉分支吻合的血管网,皮瓣宜斜行走向,以便将较为粗大的颞浅动脉耳前沿下颌缘分支及其吻合血管网设计在皮瓣长轴方向;皮瓣的蒂部应尽可能邻近耳前颞浅动脉,以保证皮瓣蒂部足够的血流灌注压[7]。

③皮瓣设计以同侧下颌缘为标志,据创面缺损大小、形状、部位设计皮瓣,远端不能超过正中线[1]。

④侧颌颈皮瓣血供主要靠切取层次,一般位于颈阔肌浅层、SMAS筋膜下、腮腺筋膜浅层,以保证筋膜内血管网完整不受损伤。

⑤侧颌颈部皮瓣应属于跨区供血皮瓣,蒂部不宜过窄。

⑥有研究称侧颌颈皮瓣成活与蒂部血管灌注压密切相关[8],即灌注压越大,皮瓣成活率越高[9]。

为保证皮瓣蒂部有足够的血流灌注压,在多普勒的定位下,侧颌颈皮瓣的蒂部应尽可能靠近颞浅动脉。

⑦原则上侧颌颈皮瓣的设计要比病灶稍大0.5~1.0 cm,以免皮瓣转移缝合后张力过大影响血供。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待修复创面缺损较大,为满足修复需要,侧颌颈皮瓣也不是无限地切大,要有所考虑。

首先要满足皮瓣切取后供区创面能直接缝合修复,否则需要植皮或邻近皮瓣转移修复供区。

其次考虑如切取皮瓣过大,影响血液供应不足和回流不畅。

再者,侧颌颈皮瓣不足修复的小部份缺损创面都位于上端,可由邻近的颞浅动脉分支皮瓣转移修复,如本例报道。

⑧颞浅动脉顶支不恒定,手术若要利用时,应在术前仔细查明,以免失误。

本例患者右侧颧颞部皮肤鳞状细胞癌扩大切除术后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即刻应用侧颌颈联合颞浅动脉分支皮瓣完全修复,皮瓣成活,供区切口Ⅰ/甲愈合,外观满意,术后能耐受早期综合放疗。

该法能满足颧颞部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需要,又符合“受区修复重建好、供区破坏损伤小、皮瓣成活可靠、操作简单易行”的整形修复原则。

[1] 熊绍虎,徐达传,程新德,等.侧颌颈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的解剖学基础[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1,19(2):113-114.[2] 赵天兰,程新德,徐达传,等.窄蒂侧颌颈部皮瓣修复面部组织缺损[J].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02,18(3):148-150.[3] 侯春林,顾玉东.皮瓣外科学[M].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67.[4] 程新德,赵天兰,李光早,等.窄蒂皮瓣移位在面部组织缺损的应用评价[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3,28(2):111-113.[5] 郑和平,林建华,林海滨.显微外科解剖学实物图谱-中国人皮瓣血管[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2.[6] 王炜.整形外科学[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47l-477.[7] 熊绍虎,徐达传,程新德,等.面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血供的解剖学基础[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0,18(4):330-332.[8] 朱斌,高建华,百束比古,等.随意型皮瓣蒂宽瓣宽比例与皮瓣成活长度关系的实验研究 [J].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1999,15(6):441-443.[9] 笪向东,宁金龙,钟丽,等.耳前窄蒂侧颌颈皮瓣修复面部组织缺损的临床研究[J].中国美容医学,2007,16(9):1202-12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