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植物体内的物质运输试题答案版

合集下载

植物体内同化物运输与分配试题

植物体内同化物运输与分配试题

植物体内同化物运输与分配试题二、填空题11植物体内的碳水化合物,作为运输形式的主要是,作为贮藏形式的主要是,作为结构物质主要是。

22木质素等酚类物质的生物合成与细胞内的代谢途径有关。

33乙醛酸体是进行代谢的细胞器,它主要出现在种子萌发过程中。

44油料种子萌发时,其脂肪转变成糖首先经过和途径,这时细胞内形成了许多与此代谢途径有关的细胞器。

55胞间连丝是由和构成的通道。

胞间连丝的数量多,直径大,则有利于系统的运输。

66P-蛋白是分布在内的一种运输性蛋白,它是植物特有的。

77在同化物长距离运输中,碳水化合物主要是以形式进行的,而含氮物质是以形式进行的。

88韧皮部运输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其他种类的物质则有、和等。

99筛管计液中,阳离子以最多,阳离子以为主。

1010筛管内运输的含氮化合物,主要是以和的形式运输的。

1111代谢源是指的部位,代谢率是指的部位。

1212环割试验证明有机物是通过运输的,这种方法应用于果树的枝条上可促进。

1313在禾谷类植物抽穗期,如剪去部分麦穗,叶片的光合速率将;若剪去一部分叶片,保留下来的叶片的光合速率将。

1414影响同化物运输的植物因素主要有、和。

1515影响韧皮部同化物运输的环境因素主要是、和。

1616温度过高或过低均可导致内形成而使有机物的运输受阻。

1717胼胝质是容易在里形成的一种化合物。

1818在夜温高、昼夜温差小的地区,小麦叶片衰老的速度,灌浆的天数,穗粒重。

1919在夜温较低、昼夜温差较大的地区,小麦叶片功能期,灌浆的天数,植株衰老,穗粒重。

2020一般说来,在昼夜温差很小的地区,瓜果的含糖量。

2121昼夜温差大,有机物呼吸消耗,禾谷种子的千粒重。

2222同化物在植物体内的运输分配规律有、、和。

2323在必需元素中,与同化物运输有关的元素是、、。

2424有机物在植物体内的分配方向是1.由源到库,2.,3.,4.。

三、选择题1. 植物组织中,最常见的二糖是。

(1)蔗糖(2)乳糖(3)麦芽糖(4)纤维二糖2. 纤维素是由聚合而成的多糖(1)α葡萄糖(2)β葡萄糖(3)果糖(4)麦芽糖3. 植物体内合成纤维素的主要糖基供体是。

2023届中考生物专题强化训练:植物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含答案)

2023届中考生物专题强化训练:植物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含答案)

2023届中考生物专题强化:植物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一、选择题(共11题)1.植物体中承担水分运输的结构主要是A.B.C.D.2.植物体内输送水分和无机盐的通道是A.导管B.叶C.茎D.根3.在探究“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时,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运输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通道是筛管B.根、茎、叶的导管是连通的C.水和无机盐的运输方向是“根→茎→叶”D.植物吸收水分的动力主要是叶片的蒸腾作用产生的4.土壤中的水分被植物的根吸收后,要通过下列哪一种组织向上运输A.B.C.D.5.参天大树的根吸收水后,能将其运输到树冠。

树木中运输水分的结构主要是A.B.C.D.6.树木在移栽过程中,其根部容易受到损伤,往往导致部分树木在移栽后不能吸收足够的水分而死亡。

如图所示,园林工人给移栽后树木“挂吊瓶”,补充水和无机盐,可以提高成活率。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在夏季移栽树木的成活率高B.此类吊瓶的针头应插入树干中的木质部中C.吊瓶补充的水分主要用于树木的光合作用D.为提高移栽树木的成活率,移栽树木时应尽量多地保留树叶7.如图表示植物细胞分别浸入不同浓度的外界溶液时,细胞状态的示意图。

据图分析以下说法中不合理的是A.当外界溶液浓度与细胞内溶液浓度相等时细胞维持原状B.当外界溶液浓度低于细胞内溶液浓度时表现为细胞吸水C.当外界溶液浓度高于细胞内溶液浓度时细胞失水皱缩D.当外界溶液浓度高于细胞内溶液浓度时表现为细胞吸水8.茄子是餐桌上常见的菜肴。

下列对于菜农在茄子种植过程中,采取的相关措施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合理密植→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B.幼苗带土移栽→保护幼根和根毛C.合理施肥→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有机物D.育苗时覆盖地膜→提高地表温度、保持土壤湿度9.为促进绿萝生长,可定期施加营养液。

营养液中无机盐含量如表所示。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绿萝对氮、磷、钾需求量较大B.无机盐主要在根尖分生区被吸收C.无机盐通过导管运输到茎和叶D.蒸腾作用为无机盐运输提供动力10.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幼根的切片,对根毛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根毛的结构特征是向外伸长凸起B.根毛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C.外界溶液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时根毛吸水D.外界溶液浓度低于细胞液浓度时根毛吸水11.巨峰葡萄因粒大、香甜多汁而受到很多人的喜爱。

《植物生理学》第五章植物体内同化物的运输与分配复习题及答案

《植物生理学》第五章植物体内同化物的运输与分配复习题及答案

《植物生理学》第五章植物体内同化物的运输与分配复习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 代谢源与代谢库:源(source) 即代谢源,是产生或提供同化物的器官或组织,如功能叶、萌发种子的子叶或胚乳。

库(sink) 即代谢库,是指消耗或积累同化物的器官或组织,如根、茎、果实、种子等。

2. 源库单位(source-sink unit):在同化物供求上有对应关系的源与库合称为源-库单位。

3. 转移细胞(transfer cells):在共质体-质外体交替运输过程中起转运过渡作用的特化细胞。

它的细胞壁及质膜内突生长,形成许多折叠片层,扩大了质膜的表面积,从而增加溶质内外转运的面积,能有效地促进囊泡的吞并,加速物质的分泌或吸收。

4. 运输速度:单位时间内被运输物质所走的距离,常用单位:m/hr表示。

5. 运输速率:单位时间内被运输物质的总重量,常用单位:g/hr表示。

它不只受运输速度的影响,也与物质运输通过的横切面积大小有关。

6. 比集转运速率(specific mass transfer rate, SMTR):单位时间单位韧皮部或筛管横切面积上所运转的干物质的数量。

7.极性运输:只能从形态学的一端运向另一端的运输,如生长素的运输,只能从形态学的上端运向形态学的下端,而不能从形态学下端运向上端。

8. 共质体运输(symplastic transport):物质在共质体中的运输称为共质体运输。

9. 质外体运输(apoplastic transport):物质在质外体中的运输称为质外体运输。

10. 同化物的装卸:同化物质从筛管周围的源细胞进入筛管和筛管内的同化物质流入到库细胞的过程。

已有许多实验证明,同化物质进入筛管和流出筛管是一个主动过程,故称为装载卸出。

11. P蛋白(P-protein):即韧皮蛋白,位于筛管的内壁,当韧皮部组织受到损伤时,P-蛋白在筛孔周围累积并形成凝胶,堵塞筛孔以维持其他部位筛管的正压力,同时减少韧皮部内运输的同化物的外流。

京改版七年级下册生物跟踪训练 5.1植物体内的物质运输(精编含解析)

京改版七年级下册生物跟踪训练 5.1植物体内的物质运输(精编含解析)

京改版七年级下册生物跟踪训练 5.1植物体内的物质运输一、单选题1.俗话说“人怕伤心、树怕剥皮”,说明树皮中有输送有机物的()A. 筛管B. 导管C. 叶脉D. 气孔2.夏日的葡萄园中硕果累累,葡萄中所含的有机物是()A. 叶制造后由筛管运输来的B. 根从土壤中吸收,经筛管运输来的C. 叶制造后由导管运输来的D. 根从土壤中吸收,经导管运输来的3.植物根毛细胞的特点是( )①细胞壁极薄②细胞壁极厚③细胞质多④细胞质少⑤液泡大⑥液泡小A. ①③⑤B. ②③⑤C. ②③⑥D. ①④⑤4.剥掉一圈树的主干树皮,树会慢慢死亡,原因是 ( )A. 叶片制造的养料不能由导管向下运输给根部B. 叶片制造的养料不能由筛管向下运输给根部C. 根吸收的水分和天机盐不能由导管向上运输给叶片D. 根吸收的有机养料不能由导管向上运输给茎叶5.盐碱地不适合植物生长的根本原因是()A. 土壤溶液浓度大,植物会吸水B. 盐分和碱性物质会杀死植物体C. 土壤溶液浓度大,植物会失水D. 盐分和碱性物质进入了植物体6.小明把一大盆尿液倒在自己种的一株丝瓜苗根部土壤上,结果不久丝瓜就萎蔫死亡.这是因为()A. 尿液里有尿素,尿素会使植物中毒B. 尿液使丝瓜根毛大量失水C. 液使丝瓜根毛大量吸水D. 尿液使土壤温度大大升高7.“树怕伤皮,不怕空心”,原因是什么?( )A. 树皮里有导管B. 树皮里有筛管C. 木质部里有导管D. 木质部里有筛管8.在小树上拴铁丝,日子久了会形成节瘤,这是因为影响了( )A. 韧皮部B. 形成层C. 木质部D. 髓9.植物可以进行无土栽培的原因是A. 植物吸收的并不是土壤中的无机盐B. 植物吸收的只是水和无机盐C. 土壤对植物的生长没有作用D. 根只吸收水和含氮、磷、钾的无机盐10.移栽幼苗时要尽量带些土,其主要原因是()A. 避免损伤根毛B. 减少土壤无机盐的丢失C. 可以促进根毛的生长D. 可减少水分的蒸发11.观赏植物滴水观音的叶片会“吐水“,这些水分是根从土壤溶液中吸收来的,水分进入植物体以后的运输途径是()()A. 在导管中,沿着“叶,茎,根”的方向运输B. 在导管中,沿着“根,茎,叶”的方向运输C. 在筛管中,沿着“叶,茎,根”的方向运输D. 在筛管中,沿着“根,茎,叶”的方向运输12.我市的乐陵以盛产“金丝小枣”闻名全国,为了提高枣的坐果率,每年春天,一些有经验的枣农要将枣树树干进行环状切割.这样做的道理是()A. 限制有机物向上运输B. 限制有机物向下运输C. 限制水和无机盐向上运输D. 限制水和无机盐向下运输13.下列农业措施不是利用植物顶端优势原理的是( )A. 把棉花下部老叶去掉B. 在一定时期去掉番茄顶芽C. 不损伤杉树主干上的顶芽D. 在一定时期去掉果枝上部的枝干二、填空题14.根毛细胞即可以吸水又可以失水,当根毛细胞液浓度土壤溶液浓度时,根毛细胞是吸水的;而一次性施肥过多造成烧苗是因为根毛细胞液浓度________土壤溶液浓度.(填“>”或“<”)15.叶脉中具有两种管道,其中能输导水分和无机盐的管道是________ ,能输导有机物的管道是________ ,它们属于输导组织。

初一生物植物体内的物质运输试题

初一生物植物体内的物质运输试题

初一生物植物体内的物质运输试题1.土壤里的水会渗入到根毛细胞里,是由于A.根毛位于土壤颗粒之间B.根毛细胞内溶液的浓度小于土壤溶液的浓度C.根毛细胞内溶液的浓度大于土壤溶液的浓度D.根毛细胞内溶液的浓度等于土壤溶液的浓度【答案】C【解析】水分总是向浓度高的方向走。

根毛位于土壤颗粒之间,与其吸收水分没有直接关系,故A错误;根毛细胞内溶液的浓度小于土壤溶液,水分会进入土壤溶液,故B错误;根毛细胞内溶液的浓度大于土壤溶液,水分会进入细胞内,故C正确;根毛细胞内溶液的浓度等于土壤溶液的浓度,水分没有走向,所以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根吸水的条件,意在考查考生对细胞吸收和失水原理的应用能力。

2.有些不法分子盗剥名贵植物杜仲的树皮作药材,致使树木死亡,这主要是因为树皮中的什么结构遭到了破坏()A.筛管B.导管C.髓D.形成层【答案】A【解析】筛管是植物韧皮部(树皮内侧)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由许多管状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相邻两细胞的横壁上有许多小孔,称为“筛孔”,两细胞的原生质体通过筛孔彼此相通,筛管没有细胞核,但筛管是活细胞,它可以从上往下把植物体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运输到植物的根部,当不法分子盗剥杜仲树皮,伤到了树木韧皮部内的筛管,树木顶端的有机物不能往下运输,从而致使树木死亡。

【考点】筛管的位置和对有机物的运输。

3.在植物体的根、茎和叶中都有导管。

【答案】对【解析】导管是由一种死亡了的、只有细胞壁的细胞构成的,而且上下两个细胞是贯通的,它位于维管束的木质部内,它的功能很简单,就是把从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导管和筛管构成植物的输导组织,它们与纤维构成维管束,它们不仅在根、茎和叶中有,而且也存在与植物的花、果实、种子中,题干说法正确。

【考点】植物的分类。

4.肌肉注射青霉素后,最先到达心脏的哪一个腔?( )A.左心房B.右心房C.左心室D.右心室【答案】C【解析】血液循环路线如图所示:对照血液循环图可知,肌肉注射青霉素后,青霉素进入血液经毛细血管→体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

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习题及答案

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习题及答案

第六章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一、英译中(Translate)1. plasmodesma3. pressure flow theory4. cytoplasmic pumping theory5. microfibril6. receiver cell7. phloem unloading8. girdling10. contractile protein theory11. metabolic source12. metabolic sink二、中译英(Translate)1、胞间连丝2、连丝微管3、共转运4、共质体运输5、质外体运输6、压力流动学说7、胞质泵动学说8、收缩蛋白学说9、环割10、代谢库11、代谢源12、韧皮部三、名词解释(Explain the glossary)1、共质体2、质外体3、胞间连丝4、压力流动学说5、韧皮部装载6、韧皮部卸出7、代谢源8、代谢库9. apoplast 10. microtubule 11. pressure-flow model 12. sink 13. symplast四、是非题(True or false)( 径。

( ( )1、韧皮部装载有 2 条途径,即质外体途径和共质体途)2、韧皮部中的物质可以双向运输。

)3、解释筛管中运输同化产物的机理的学说有 3 种,其中压力流动学说主张筛管液流是靠源端和库端的膨压建立起来的压力势梯度来推动的。

( 输。

()4、同化产物经过维管系统从源到库的运输称为短距离运)5、源叶中的光合产物装载入韧皮部的细胞途径可能是“共质体T质外体T共质体T韧皮部筛管分子”。

( 因素决)6、有机物在机体内的分配只由供应能力和运输能力二个定。

(( 任的。

( )7、在作物的不同生育时期,源与库的地位始终保持不变。

)8、许多实验证明,有机物的运输途径主要是由本质部担)9、玉米接近成熟时,将其连杆带穗收割后堆放,则穗中有机物向秸杆倒流,不利于有机物在穗中积累,反而减产。

5.1 植物体内的物质运输素养提升练习(含解析)北京课改版七年级下册生物

5.1 植物体内的物质运输素养提升练习(含解析)北京课改版七年级下册生物

第五章生物体内的物质运输单元大概念素养目标基础过关全练知识点1 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1.【跨学科·数学】(2023北京人大附中西山学校模拟)如表为甘蔗不同发育期所需无机盐的比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根吸收的无机盐由筛管向上运输B.甘蔗需要含氮、磷、钾的无机盐C.甘蔗各发育期所需无机盐比例不同D.施加无机盐过多会造成“烧苗”2.(2022北京平谷期末)下列有关乔木茎内导管的叙述,错误的是( )A.导管是由许多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的B.上下相邻的导管细胞横壁消失(或部分消失)C.根、叶和茎中的导管各自独立、互不相通D.导管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水和无机盐知识点2 筛管运输有机物3.【学科素养·生命观念】(2022北京人大附中朝阳分校期中)在许多风景区里都会发现有人在树木上乱刻图案和文字,这可能导致树木死亡,破坏的结构及相关物质运输方向分别是( )A.韧皮部的导管,从下向上B.木质部的导管,从上向下C.木质部的筛管,从下向上D.韧皮部的筛管,从上向下4.(2023北京房山二模)马铃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与运输光合作用产物的结构分别是( ) A.根、导管 B.叶、导管C.根、筛管D.叶、筛管5.【新独家原创】百骑大栗树又叫“百马树”,生长在地中海西西里岛的埃特纳火山的山坡上。

其树干直径达17.5米,周长有55米。

百骑大栗树的树干下部有一大洞,采栗的人常把那里作为临时的宿舍或仓库。

百骑大栗树虽饱经沧桑,但仍然枝繁叶茂、开花结实。

下列关于这一现象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百骑大栗树果实中的有机物是由筛管运输而来的B.百骑大栗树的导管在木质部和韧皮部都有分布C.百骑大栗树有树洞仍能存活是因为植物体内仍有能运输有机物的导管D.采栗的人可把树洞外侧的树皮剥下来燃烧取暖知识点3 蒸腾作用6.(2023山东阳信二模)下列与植物蒸腾作用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白天光照充足的时候,植物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光合作用B.陆生植物叶片的下表皮比上表皮气孔少,可减少水分的散失C.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包括温度、大气湿度、空气流动状况等D.蒸腾作用能促进植物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7.(2023北京大兴期中)秋末树木落叶后,会发现植物体吸收水分的速度大大减弱,这主要是因为( ) A.光合作用减弱 B.呼吸作用减弱C.蒸腾作用减弱D.土壤含水量降低8.【新独家原创】2023年5月我国科考人员在位于雅鲁藏布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林芝市波密县通麦镇境内发现了一棵高达102.3米的西藏柏木,成为仅次于美国海岸红杉的世界第二高树种,是目前已知的亚洲第一高树。

八年级科学植物体中物质的运输测试卷

八年级科学植物体中物质的运输测试卷

八年级科学植物体中物质的运输测试卷§34测试卷(考试时刻4分钟)班级学号姓名得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2分).以下不是植物的营养器官的是()A.根B.茎.叶D.种子2.双子叶植物的茎能不断的加粗是由于这些植物具有()A.形成层B.生长区.韧皮部D.木质部3.以下哪个进程符合植物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途径()A.叶→根→茎B.根→叶→茎.叶→茎→根D.根→茎→叶4.植物的年轮存在于植物体茎的哪个结构中()A.外树皮B.髓.形成层D.木质部.植物体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在各个器官是彼此联通的。

A.筛管B.导管.水管D.毛细管6.搜集橡胶胶乳时往往要割橡胶树,为使胶乳顺利流出,正确的割胶方式是应该割到橡胶树的哪个部位。

()A.木质部B.内树皮的韧皮部.形成层D.外树皮的韧皮部7.植物体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动力是()A.光合作用B.蒸腾作用.呼吸作用D.渗透作用8.使植物体不断长长的结构是()A.茎的形成层B.茎的生长区.根冠D.根的生长区9.植物体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水分的结构是()A.叶表皮的气孔B.表皮以下的叶肉.树皮D.叶片0.植物体的叶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部位,那么在叶中制造有机物的部位是()A.叶肉B.叶表皮.叶脉D.叶柄1.植物体的叶片只有充分地伸展才能维持它的功能,使植物体的叶片充分伸展的结构是()A.叶脉B.叶肉.叶表皮D.气孔2.制作麻袋用的材料取自于植物体的()A.根的韧皮部B.茎的韧皮部.叶片D.茎的形成层3.废弃的塑料制品成为土壤污染的要紧缘故是()A.因为它们者是有毒物质B.它们因不能自然分解而破坏土壤结构.它们减少土地的利用面积D.它们分解后产生有毒物质4.水土流失是全世界环境中存在的大问题,我国的水土流失量约占全世界水土流失量的20%,总流失的土壤每一年约为()A.0亿吨B.240亿吨.10亿吨D.2亿吨二、填空题(22题,每题2分,共44分).目前地球上土壤资源的最大要挟来自一于人类对它的和土壤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如图是木本植物茎的横切面示意图,请回答:
(1)图中的标号①叫做______,它的内侧部分是______,其中包含具有输导功能的______.
(2)②叫做______,它能够使水本植物的茎逐年______.
(3)图中③的名称是______.其中分布着有输导功能的______.
(4)④的名称是______,具有______的功能.
(1)图中的标号①叫做树皮,它的内侧部分是韧皮部,里面有筛管可以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2)②叫做形成层细胞具有分裂能力,向外分裂产生韧皮部,向内分裂产生木质部,从而能够使木本植物的茎逐年加粗.
(3)图中③的名称是木质部,内有导管可以运输水分和无机盐,里面有木纤维,对茎有很强的支持作用.
(4)④的名称是髓,由薄壁细胞组成,具有贮藏营养的作用.
故答案为:(1)树皮;韧皮部;筛管;
(2)形成层;加粗;
(3)木质部;导管;
(4)髓;贮藏营养.
2、小明为探究茎的输导作用,做了如下实验:取两个带有几片叶的桑树枝条甲和乙,将甲剥掉树皮,乙不作任何处理,分别把下端插入盛有稀释红墨水的锥形瓶中.放到温暖的阳光下,当看到叶脉有点发红时,他将枝条进行横切和纵切,用放大镜和显微镜分别观察,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______.
(2)枝条带有叶片的作用是______.
(3)用放大镜观察,看到被染红的部位是______.
(4)用显微镜观察,看到被染红的结构是______.
(5)甲枝条和乙枝条的实验现象______.
(6)通过实验发现,无论是枝条的横切口还是枝条的纵切面都是只有______被染成红色.在茎和木质部中,只有______是上下相通的:这个实验说明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______向上运输的.
由题干“小明为探究茎的输导作用”与实验步骤可知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茎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实验时为加快导管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使现象更明显,常采取促进枝条的蒸腾作用的措施,如,保留枝叶、采取光照等.可以看到染成红色的部分是木质部,正是因为木质部中含有导管是自下而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的管道.取两个带有几片叶的桑树枝条甲和乙,将甲剥掉树皮,乙不作任何处理,但同时都保留了木质部,导管依旧存在,所以可以看到木质部被染成红色.
故答案为:(1)茎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2)促进水分的运输(3)木质部(4)导管(5)相同(6)木质部;导管;木质部的导管自下.
3、右图为某植物茎的结构示意图,请根据该示意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图中1所在位置主要运输的物质是______.
(3)图中2所示结构为______,其特点是能够进行______.
(3)图中箭头4表示的意思是______.
木本植物茎的结构有木质部、形成层、韧皮部三部分.图中1是木质部;2是形成层;3是韧皮部.
(1)图中1为木质部,内有导管,导管有运输作用,可以从下往上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2)图中2为形成层.形成层的细胞不断地侧向分裂增生,其中,大部分细胞向内形成木质部,少量细胞向外形
成韧皮部,从而使得树干不断地加粗.
(3)图中3为韧皮部,内有筛管,筛管具有运输功能,可以把植物体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从上往下运输到
茎、根等部位.
故答案为:(1)水和无机盐
(2)形成层;细胞能进行分裂
(3)水和无机盐通过导管向上运输
学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将一株在黑暗中放置了两天的绿色开花植物,剪取一段枝条,插入盛红墨水的广口瓶中,将它放在阳光下,对其代谢进行探究.(如图)
(1)几分钟后,若截取一段茎用放大镜观察其横切面,可以发现被染成红色的部位是
______.
(2)傍晚,发现广口瓶内的液面下降了不少,减少的水主要是植物通过______由叶的气孔散(3)若该枝条从黑暗中取出后,立即将叶片的 d使用上图装置来研究光合作用所需的某种原
是______,由于疏忽,同学们忘记了设计对照实验.请你参照该装置设计对照实验(写出关键步
(1)茎中的输导组织有木质部中的导管和韧皮部中的筛管,木质部中的导管是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韧皮部中的
筛管是运输有机物的,因为水分的运输是通过木质部中的导管,故被染红的应该是木质部.
(2)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叶片表皮上的气孔从植物体内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傍晚,广口瓶内液
面下降了不少,这是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水分的缘故.
(3)把叶片d放到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瓶子中,由于氢氧化钠溶液有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的作用,这样d与a、
b、c的区别是它的周围没有了二氧化碳,所以惟一的变量是二氧化碳,故该实验探究的是二氧化碳在光合作用中
的作用.设计对照实验时唯一变量是二氧化碳,所以准备另一套实验装置但用清水代替浓氢氧化钠溶液.
故答案为:(1)木质部(2)蒸腾作用(3)二氧化碳;准备另一套实验装置,但用清水代替浓氢氧化钠溶液
把一段带叶的茎放在盛有水的锥形瓶内(图二所示),并向锥形瓶内滴加几滴红墨水,将该装光下照射3-4小时后,取其茎进行横切(图一所示),图(三)表示叶片在阳光下进行的一些图(四)所示在某蔬菜大棚内(光照强度一定),曲线A表示某蔬菜一片叶片光合作用每小时合的质量与温度关系,曲线B表示该叶片呼吸作用每小时分解有机物的质量与温度关系曲线图,请
下列问题
(1)一段时间后,图二中变红的结构是______;图三中B的运输是由图一中结构[______]____(2)图一中的[3]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看属于______.
(3)若A表示二氧化碳,则C表示水和氧气,此时图(三)表示叶片正在进行的生理活动有光______.
(4)根据图(四)菜农在光照强度为一定的情况下,应将大棚内温度控制在______℃左右,有蔬菜产量和保证蔬菜质量.
(1)、2导管位于5木质部内,它的功能是把从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全身各器官,运输方向自下而上.因
此发现5木质部被染成红色.图三中B有机物的运输是图一中的1筛管,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自上而下运输的.(2)、图一中的[3]是形成层,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的细胞,属于分生组织.
(3)、如图三有阳光,若A表示二氧化碳,则C表示水和氧气,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4)、分析图四的曲线可知,在20℃时,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剩余最多,产量最高,因此应将大棚内温度控制在
20℃左右,
故答案为:(1)2或5;1;筛管
(2)组织
(3)蒸腾作用
(4)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