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体内的物质运输

合集下载

植物的运输知识点总结

植物的运输知识点总结

植物的运输知识点总结1. 细胞间运输细胞间运输是植物体内物质的运输方式之一。

植物的根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收水分和矿质离子,然后通过细胞间隙向上运输到茎和叶。

这一过程受到根压、毛细管作用和植物体内水势梯度的影响。

在细胞内,物质的运输受到溶液浓度梯度和渗透压的影响,其中驱动力是渗透压差。

2. 组织间运输组织间运输是植物体内物质运输的另一种方式,主要是通过维管束和韧皮部实现。

植物的茎和叶通过维管束将水分和养分输送到全身各处。

这一过程受到毛细管作用和蒸腾拉力的影响,以及茎部和叶片的解剖结构的影响。

维管束的组成包括导管和木质部,导管主要负责水分和养分的输送,木质部则提供机械支撑和保护。

3. 水分运输水分是植物体内最重要的物质之一,对于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

植物通过根、茎和叶的细胞间和组织间运输实现水分的输送。

在水分运输过程中,根压和毛细管作用是主要的驱动力,而蒸腾拉力是维持水分运输的重要因素。

此外,水分的输送还受到渗透压和渗透梯度的影响。

4. 矿质离子运输除了水分之外,矿质离子也是植物生长和发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植物通过根细胞吸收土壤中的矿质离子,然后通过细胞间和组织间运输输送到茎和叶。

在矿质离子运输过程中,根压和离子渗透压是主要的驱动力,而离子浓度梯度和离子交换通道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5. 营养物质运输植物通过根细胞吸收土壤中的营养物质,然后通过细胞间和组织间运输输送到茎和叶。

营养物质的运输受到根压和毛细管作用的影响,而营养物质的浓度梯度也会影响其运输的速率和方向。

6. 信号物质运输植物的生长和发育需要受到内部和外部环境的调控,而信号物质的运输起着重要的作用。

植物通过细胞间和组织间运输输送激素和信号分子,从而调节生长素的合成和传输以及其他生物学过程。

此外,植物的免疫反应和气味信号也离不开信号物质的运输。

总之,植物的运输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过程,涉及到多种物质的运输和调控。

对植物运输的深入研究不仅可以增进我们对植物生长和发育的理解,而且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植物体内的物质运输教案

植物体内的物质运输教案

植物体内的物质运输教案第一章:植物体内的物质运输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植物体内物质运输的概念、意义和途径。

1.2 教学内容:1.2.1 物质运输的概念:植物体内物质的运输是指植物体内物质在细胞间、组织间和器官间的传递过程。

1.2.2 物质运输的意义:植物体内物质运输对于维持植物生长、发育和环境适应具有重要作用。

1.2.3 物质运输的途径:植物体内物质运输主要通过根、茎、叶等器官进行,其中包括细胞间隙、细胞膜、细胞质、导管等途径。

第二章:植物体内的水运输2.1 教学目标:了解植物体内水运输的途径、机制和作用。

2.2 教学内容:2.2.1 水运输的途径:植物体内水运输主要通过根、茎、叶等器官进行,其中导管是主要的水运输途径。

2.2.2 水运输的机制:植物体内水运输主要依靠根压和蒸腾作用产生的拉力。

2.2.3 水运输的作用:水是植物体内物质运输的基础,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环境适应具有重要作用。

第三章:植物体内的养分运输3.1 教学目标:了解植物体内养分运输的途径、机制和作用。

3.2 教学内容:3.2.1 养分运输的途径:植物体内养分运输主要通过根、茎、叶等器官进行,其中导管是主要的养分运输途径。

3.2.2 养分运输的机制:植物体内养分运输主要依靠扩散、主动运输和胞间连丝等机制。

3.2.3 养分运输的作用:养分是植物生长的物质基础,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第四章:植物体内的有机物质运输4.1 教学目标:了解植物体内有机物质运输的途径、机制和作用。

4.2 教学内容:4.2.1 有机物质运输的途径:植物体内有机物质运输主要通过韧皮部细胞进行。

4.2.2 有机物质运输的机制:植物体内有机物质运输主要依靠胞间连丝和扩散等机制。

4.2.3 有机物质运输的作用:有机物质是植物生长和发育的重要物质,对于植物的储存、能量供应和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第五章:植物体内的物质运输与农业生产5.1 教学目标:了解植物体内物质运输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和意义。

植物体内有机物质的运输与分配

植物体内有机物质的运输与分配
谢的空间结构的广泛破坏。
第一节植物体内同化物的 运输系统
Section1 Transport System of Assimilates in Plants
胞内运输
短距离运输
共质体运输
胞间运输 质外体运输
交替运输
长距离运输
韧皮部筛管
一、短距离运输系统
(Short Distance Transport System) (一)胞内运输:主要方式有扩散、原生质环流、 细胞器膜内外的物质交换。
库细胞
图6-7 蔗糖卸出到库组织的可能途径
2. 卸出机理
两种观点 ①质外体中蔗糖,同 H+ 协同运转,机制与 装载一样,是一个主动过程。
②共质体中蔗糖,借助筛管与库细胞的糖 浓度差将同化物卸出,是一个被动过程。
三、有机物运输动力——筛管运输机理
(Mechanism of Sieve Tube Transport)
1—13 g cm-2 h-1
第三节 同化物的运输机理
Section3 Transport Mechanism of Assimilate
源 韧皮部(phloem) 库

装 (transfer) 卸
(loading)
(unloading)
一、韧皮部装载(Phloem Loading)
1、装载特点: ①逆浓度梯度进行; 叶肉细胞的蔗糖浓度为20mmol/L, Ψs 为-1.3MPa。 筛管-伴胞复合体(SE-CC)的蔗糖 浓度为800mmol/L, Ψs 为-3.0MPa。 ②需能过程; ③具有选择性。 2、装载途径:共质体、交替途径
(二)水分
在水分缺乏的条件下,随叶片水势的降低,植 株的总生产率严重降低。其原因可能是:

植物体内的物质运输知识点总结

植物体内的物质运输知识点总结

植物体内的物质运输知识点总结
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植物体内那些神奇的物质运输。

你看啊,植物就像一个超级工厂,各种物质在里面跑来跑去。

就比如说水吧,水在植物体内那可是非常重要的呀!植物就像是口渴的孩子,得靠水来滋润呀!水从根部被吸收,然后沿着茎往上爬,一直到叶子。

这就好像我们爬山一样,一路向上!想象一下,如果植物没有水的运输,那会变成啥样?肯定干巴巴的,多可怜呀!
再说说养分,像肥料里的那些好东西。

植物的根就像个小侦探,能找到那些养分,然后把它们吸进来,再通过管道一样的结构送到各个需要的地方。

这不就跟快递员送包裹似的,把东西准确无误地送到目的地。

如果养分运输出了问题,那植物可就长不好啦,就像我们人没吃好饭没力气一样。

还有激素啊,这些小东西虽然看不见,但作用可大了呢!它们就像植物体内的指挥官,指挥着植物该怎么生长,什么时候开花,什么时候结果。

这多神奇呀,就好像有个神秘的力量在操控着植物!
植物体内的物质运输就像是一场精彩的接力赛,每个环节都不能出错。

根负责吸收,茎负责运输,各种物质在里面各司其职。

哎呀,真是太有意思啦!你说植物是不是超级厉害?
我觉得植物体内的物质运输简直就是大自然的杰作!它让植物能够生机勃勃地生长、发育、繁衍,给我们的世界带来了美丽和活力。

我们一定要好好爱护这些神奇的植物呀!。

植物的营养物质吸收与运输途径

植物的营养物质吸收与运输途径

植物的营养物质吸收与运输途径植物的生长和发育离不开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运输,这对于植物的生存和繁衍至关重要。

植物通过各种途径吸收和运输营养物质,以满足其生长和代谢的需要。

本文将介绍植物的营养物质吸收和运输途径。

一、根系吸收根系是植物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其细根上的根毛可以增大根表面积,提供更多的吸收区域。

植物根系通过根毛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溶解在其中的营养物质。

水分进入根毛细胞后,通过渗透压的作用,向上运输到植物体的其他部分。

而营养物质则通过根毛细胞内的运输蛋白通道,进入植物体的细胞。

二、茎部运输茎部在植物的营养物质运输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茎内的导管组织,包括木质部和韧皮部,是植物体内运输营养物质和水分的主要通道。

木质部主要负责输送植物体的水分和无机盐等物质,而韧皮部则负责运输有机物质,如葡萄糖和氨基酸等。

茎部的运输是通过植物体内的细胞间空隙和导管相互连接而实现的。

水和溶解在其中的无机物质通过细胞壁和细胞间隙的渗透压差异,形成流动的液体,从而实现茎部的运输功能。

三、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植物的叶片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新的有机物质,也是植物运输营养物质的重要部位。

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质在叶片内被合成成糖类,并通过植物体内细胞间隙和导管运输到其他部位。

叶片的运输方式主要是由光合细胞内的细胞间连丝和叶脉中的导管组织相连接而形成的。

光合细胞通过细胞膜上的运输蛋白将产生的有机物质运输到相邻的细胞,并进一步通过导管组织运输到其他部位。

四、花部和果实运输花部和果实是植物的繁殖器官,也需要运输营养物质来支持其发育和生长。

花粉、花蜜和果实中的有机物质通过植物体内的细胞间隙和导管进行运输。

在花部中,花粉通过花药中的细胞间隙和花瓣中的导管运输到花蕊中,以满足花蕊的生长和发育需要。

而花蜜中的有机物质通过花萼中的导管运输到其他部位,如花蕊和茎部,以供植物体的生长和代谢所需。

在果实的运输中,果实内的有机物质通过果皮中的导管运输到其他部位,如种子和茎部,以支持种子和果实的发育。

《植物体内的物质运输》 说课稿

《植物体内的物质运输》 说课稿

《植物体内的物质运输》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植物体内的物质运输》。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植物体内的物质运输》是初中生物学中的重要内容,它位于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七年级上册。

这部分知识不仅是对前面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延伸,也为后续学习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打下基础。

教材首先介绍了植物的根、茎、叶等器官的结构,然后重点阐述了水分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以及有机物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方式。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植物如何通过复杂的结构和生理过程实现物质的运输和分配,从而维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初中七年级的学生,他们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对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有了一定的了解,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但是,对于植物体内物质运输这一较为抽象的概念,学生可能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直观的演示实验、生动的图片和视频等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建立起清晰的概念。

同时,七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动手实践。

在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描述植物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途径。

(2)说出有机物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方式和部位。

2、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植物茎的横切面和纵切面,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关注植物生命活动的意识,增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让学生体会到科学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水分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

(2)有机物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方式。

2、教学难点(1)导管和筛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2)探究水分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运输的实验设计。

七年级生物下册《植物体内的物质运输》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生物下册《植物体内的物质运输》教案、教学设计
1.学生对植物体内运输管道的认知程度,了解他们在前期学习中掌握的知识点,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2.学生在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方面的能力,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发展,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现象。
3.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表现,培养他们团结协作、共同探究的精神,提高课堂效果。
4.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设计富有层次性的教学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4.结合实例,讲解导管、筛管在植物体内的作用,使学生理解植物体内物质运输的重要性。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在植物体内的运输过程及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2.学生分成小组,围绕话题展开讨论,共享所学知识,提高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师巡回指导,关注学生的讨论过程,解答他们的疑问。
4.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四)课堂练习
1.教师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对植物体内物质运输知识的掌握。
2.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涵盖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3.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点评,及时发现问题,进行针对性讲解。
4.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设计难易程度不同的练习题,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有效训练。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植物体内物质运输的知识点。
2.强调本节课的重难点,提醒学生关注导管、筛管的功能、分布与结构。
3.培养学生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让他们认识到植物体内物质运输在农业生产、生态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
4.鼓励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五、作业布置
七年级生物下册《植物体内的物质运输》教案、教学设计

植物体内物质的运输

植物体内物质的运输

实验现象:(1)未经环割的柳枝不定根生长状况 较好,经环割的柳枝,不定根生长状况较差。 (2)经环割的柳枝,开始环割的切口上 端有汁液分泌,后来环割上端形成粗大愈伤组织, 有时为瘤状物。 实验结论:(1)植物体内的有机物是由位于植物 韧皮部 筛管 茎内_______里的_____来完成运输的。 自上而下 (2)有机物在茎中________向根运输, 输导有机物的组织是韧皮部的筛管,属输导组织 。
茎较坚硬 能直立 平卧于地 长不定根 借茎本身缠绕或他物上升 缠 用茎叶卷须攀援他物上升 绕

直立茎 匍匐茎
攀援茎
缠绕茎
(1)四类茎按是否能向上生长可以区 匍匐 别出______茎 借助他物 (2)根据向上生长是否需_________可以分直 立茎、攀援茎、缠绕茎。 茎叶 (3)根据借助他物向上生成是否利用 卷须 附 着他物,可以区别攀援茎和缠绕茎。
靠里是韧皮部
内外 树树 皮皮
髓 木 形 树 质 成 皮 部 层
双子叶植物茎的横切面
树皮 (较软) 韧皮部 形成层 髓 (较软) 木质部 (较硬)

树皮是从树干的形成层区与木质部分离的部分 十分紧密 小 外树皮: 细胞排列____,细胞间隙较__, 树 保护 起到___作用, 皮 内树皮: (靠里是韧皮部) 髓:在茎的最中央,细胞__,细胞壁比较__, 大 薄 贮藏营养物质 质地较软,有_______的功能。
思考:
(1)如果细铁丝缠小树,会对小树产生哪 些影响?为什么? 如果铁丝缠绕小树,至少会影响茎中有机物的 运输。树干会加粗,铁丝缠绕势必影响小树的 生长。
(2)课桌椅是利用茎的哪一部分结构的? 制作课桌椅,主要利用茎的木质部。
设问:为何竹子老是这么细?为什么有些植物 能变粗有些植物(如水稻.小麦等)不能变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3月3日
变色的芹菜
猜猜看芹菜的 叶片和叶柄为什么会出现红色?
观察实验一:红墨水的运输
▪ 看图了解“观察红墨水在茎叶中的运输” 的实验方法步骤。
观察:红墨水在茎叶中的运输
观察教师下发的浸入红墨水的杨树枝条
(1)杨树茎的横切面可以分几部分?用笔 尖扎一扎,感觉一下,软硬程度有什么区 别?
通过木质部中的___管由___向___运输 二、有机物的运输结构与途径
通过韧皮部的___管由___向____运输
1、根吸收的水和无机盐通过什么结构运输? 2、叶制造的有机物通过什么结构运输? 3、导管和筛管的运输方向有什么区别? 4、树瘤是怎样形成的? 5、植物体内有几条运输线?运输的物质分别是 什么?运输的方向怎样?
3.描述导管形状、细胞特点、是活细胞还是死细胞、 相邻细胞间有无横壁?
4.导管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对树瘤现象的解释
看书找到下列问题的答案 1.树皮中的运输结构是什么?(5页第一段) 2.筛管的细胞特点是什么?(5页第一段) 3.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怎样运输的? 4.环剥枝条后,为什么会形成树瘤?
自主学习后,师友交流
1、A、B两果实中不能继续长大的是_____ 其原因是切断了___ 中运输有机物的__管
2、枝条上部的叶片不会因环剥而萎蔫,这是因为_______ 是通过____中的_____管来向上运输的
3、枝条中的哪个部位会出现明显的肿胀?
课外作业
树的瘤状物
互助释疑:对树瘤形成的解释
观察树瘤,思考下列问题: 1、树皮上长瘤状物的地方是在伤口的____(上方/下方) 2、 树瘤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3、 从树瘤形成位置判断有机物运输的方向是怎样的? 4、 推测茎运输有机物的部位是在树皮还是在木质部。 5、如果环剥的是主干,根还能得到有机物吗?树木会不会 死亡? 6、环剥会影响水和无机盐的运输吗? 7、为什么在果树种植上适当环剥可增产?
要求:学友说,师傅评价更正,教师抽查。
基础过关
1.带叶的杨树枝条下端插入红墨水中,过一些时候把枝条纵 切,茎内被染成红色的部分是( )
▪ A 筛管 B 茎全部 C 形成层 D 叶脉和木质部
2.植物茎的结构中,具有输导功能的是( ) ▪ A 导管和筛管 B 韧皮纤维 C 形成层 D 木纤维
3.在橡胶树林里,经常看到工人们将树皮割破后在树皮的伤 口下持一小桶,用来接从树皮中流出的乳白色液体。流 出这些液体的结构是( )
学友说,学师评价和补充
初一第一学期生物
▪ 第一章:认识我们身边的生物 ▪ 第二章:生物学的研究方法 ▪ 第三章:生物体的结构 ▪ 第四章:生物的营养
看书3-4页文字叙述部分,找出以下问题的答案, 并划在书上,了解木本植物茎的结构
1、杨树这样的木本植物茎由外向内的结构依次是什 么?(第3页)
2、插入红墨水的杨树枝条哪部分变红了?(第4页)

功能
筛管
对比导管和筛管
区别 位置 形状
导管 位于木 筒状 质部
细胞死 活
死细胞
横壁有 功能 无

运输水
和无机

筛管 位于树 圆柱 活细胞 有 皮的韧 状 皮部
运输有 机物
植物体内的运输结构 木质部中的导管 树皮中的筛管
外树皮

韧皮部


形成层

木质部
髓部
说出运输水和无机盐的结构及运输有机物的结构分 别在什么部位?
叶片
茎的横切
茎的纵切
观察叶片哪部分变红?观察茎的横切面哪部分变红? 观察茎的纵切面哪部分变红?
叶脉
叶片
管状
结构
木质部
茎的横切
茎的纵切
▪ 思考:植物的花和果实是否也有运输的现 象?
这说明植物根、茎、叶、花、果实等器官中都有 运输红墨水的结构,而且是相通的。
【观察实验二】观察树瘤 环割树皮
观察树瘤
▪ A 树皮 B 导管 C 木质部 D 筛管
教学反馈
4.甘薯根长的肥大,其中所含的大量淀粉是由( ) ▪ A叶制造后通过导管运输来的 ▪ B叶制造后通过筛管运输的 ▪ C叶制造后通过导管运输来的 ▪ D 甘薯根身自晾衣物,在相邻的小树上系上铁丝。久而久 之,小树树干上被铁丝缠绕部分的上方出现瘤状物。请 分析说明产生瘤状物的原因及其对小树生活的影响。
▪ 结论:木质部中有运输结构

从下向上运输水和无机盐
二、环剥树皮
现象:形成树瘤,位于环剥的上方
结论:树皮中有运输结构
从上向下运输有机物
看书第2页和第4页标题
▪ 根吸收的水和无机盐由______运输 ▪ 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由_____运输
三、对比导管和筛管
区别 位置 导管
形状 细胞死 横壁有

(2)发现:枝条横切面会变红吗?如果能, 哪些结构变红? 哪些结构不变红?
枝条的大致结构
树皮 木质部 髓
你看到的是哪个部位变红?
观察:红墨水浸泡的杨树茎
▪ 通过观察可以看到木质部变红
树皮 木质部 髓
观察实验一:红墨水的运输
▪ 将枝条纵切开,观察哪部分变红?
观察叶片哪部分变红?观察茎的横切面哪部分变红? 观察茎的纵切面哪部分变红?
▪ 2、小芳门前有两棵树,一棵老树:树干里面的大部分都 空了,可是枝叶仍旧活着,小芳经常和小伙伴们在大树 洞里面捉迷藏;一棵是今年刚刚栽的小树苗,小芳和小 伙伴们一起为小树带戒指(将树干上的树皮环割了一圈) 过了几天,小树苗枯死了,小芳感到很纳闷,你能用所 学知识向她解释解释一下吗?
拓展练习
下图是一段枝条,上面长有两个大小相同的果实。如果将枝条 A、B两个部位间的树皮进行环剥,(如图所示)。 回答下面的问题
▪ 树瘤是怎样形成的?看书第4页演示实验。 ▪ 观察老师的实物演示,思考下面的问题 1.树瘤位于环剥处的上方还是下方? 2.形成树瘤的原因是什么? 3.叶制造的有机物由什么结构运输?
独立思考后,师友相互交流讨论
树的瘤状物
树瘤 受伤部位
观察小结(笔记)
一、红墨水在茎叶中的运输
▪ 现象:木质部和叶脉变红
课前准备
▪ 生物书、笔记本
师友共同回忆上学期讲的有关”植物的营养” 内容,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1.植物需要的水和无机盐等无机营养从哪儿获得? 2.植物需要的有机营养从哪儿获得?
根吸收水和无机盐——无机营养 叶制造有机物——有机营养
给植物浇水后,水到哪里去了?
第五章 生物体内的物质运输
第一节 植物体内的物质运输
互助释疑
1.植物都哪些部位有导管?
导管
导管
导管
结论:每个器官都有导管,而且导管与导管是 相通的。
2.关于树木环剥,下列问题你能解释吗?
(1)如果环剥一圈主干,根还能得到有机 物吗?树木会不会死亡?
(2)环剥会影响水和无机盐的运输吗? (3)为什么在果树种植上适当环剥可增产?
第一节 植物体内的物质运输 一、水和无机盐的运输结构与途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