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体内物质的运输
植物的运输知识点总结

植物的运输知识点总结1. 细胞间运输细胞间运输是植物体内物质的运输方式之一。
植物的根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收水分和矿质离子,然后通过细胞间隙向上运输到茎和叶。
这一过程受到根压、毛细管作用和植物体内水势梯度的影响。
在细胞内,物质的运输受到溶液浓度梯度和渗透压的影响,其中驱动力是渗透压差。
2. 组织间运输组织间运输是植物体内物质运输的另一种方式,主要是通过维管束和韧皮部实现。
植物的茎和叶通过维管束将水分和养分输送到全身各处。
这一过程受到毛细管作用和蒸腾拉力的影响,以及茎部和叶片的解剖结构的影响。
维管束的组成包括导管和木质部,导管主要负责水分和养分的输送,木质部则提供机械支撑和保护。
3. 水分运输水分是植物体内最重要的物质之一,对于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
植物通过根、茎和叶的细胞间和组织间运输实现水分的输送。
在水分运输过程中,根压和毛细管作用是主要的驱动力,而蒸腾拉力是维持水分运输的重要因素。
此外,水分的输送还受到渗透压和渗透梯度的影响。
4. 矿质离子运输除了水分之外,矿质离子也是植物生长和发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植物通过根细胞吸收土壤中的矿质离子,然后通过细胞间和组织间运输输送到茎和叶。
在矿质离子运输过程中,根压和离子渗透压是主要的驱动力,而离子浓度梯度和离子交换通道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5. 营养物质运输植物通过根细胞吸收土壤中的营养物质,然后通过细胞间和组织间运输输送到茎和叶。
营养物质的运输受到根压和毛细管作用的影响,而营养物质的浓度梯度也会影响其运输的速率和方向。
6. 信号物质运输植物的生长和发育需要受到内部和外部环境的调控,而信号物质的运输起着重要的作用。
植物通过细胞间和组织间运输输送激素和信号分子,从而调节生长素的合成和传输以及其他生物学过程。
此外,植物的免疫反应和气味信号也离不开信号物质的运输。
总之,植物的运输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过程,涉及到多种物质的运输和调控。
对植物运输的深入研究不仅可以增进我们对植物生长和发育的理解,而且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植物体内的物质运输教案

植物体内的物质运输教案第一章:植物体内的物质运输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植物体内物质运输的概念、意义和途径。
1.2 教学内容:1.2.1 物质运输的概念:植物体内物质的运输是指植物体内物质在细胞间、组织间和器官间的传递过程。
1.2.2 物质运输的意义:植物体内物质运输对于维持植物生长、发育和环境适应具有重要作用。
1.2.3 物质运输的途径:植物体内物质运输主要通过根、茎、叶等器官进行,其中包括细胞间隙、细胞膜、细胞质、导管等途径。
第二章:植物体内的水运输2.1 教学目标:了解植物体内水运输的途径、机制和作用。
2.2 教学内容:2.2.1 水运输的途径:植物体内水运输主要通过根、茎、叶等器官进行,其中导管是主要的水运输途径。
2.2.2 水运输的机制:植物体内水运输主要依靠根压和蒸腾作用产生的拉力。
2.2.3 水运输的作用:水是植物体内物质运输的基础,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环境适应具有重要作用。
第三章:植物体内的养分运输3.1 教学目标:了解植物体内养分运输的途径、机制和作用。
3.2 教学内容:3.2.1 养分运输的途径:植物体内养分运输主要通过根、茎、叶等器官进行,其中导管是主要的养分运输途径。
3.2.2 养分运输的机制:植物体内养分运输主要依靠扩散、主动运输和胞间连丝等机制。
3.2.3 养分运输的作用:养分是植物生长的物质基础,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第四章:植物体内的有机物质运输4.1 教学目标:了解植物体内有机物质运输的途径、机制和作用。
4.2 教学内容:4.2.1 有机物质运输的途径:植物体内有机物质运输主要通过韧皮部细胞进行。
4.2.2 有机物质运输的机制:植物体内有机物质运输主要依靠胞间连丝和扩散等机制。
4.2.3 有机物质运输的作用:有机物质是植物生长和发育的重要物质,对于植物的储存、能量供应和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第五章:植物体内的物质运输与农业生产5.1 教学目标:了解植物体内物质运输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和意义。
植物体内的物质运输知识点总结

植物体内的物质运输知识点总结
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植物体内那些神奇的物质运输。
你看啊,植物就像一个超级工厂,各种物质在里面跑来跑去。
就比如说水吧,水在植物体内那可是非常重要的呀!植物就像是口渴的孩子,得靠水来滋润呀!水从根部被吸收,然后沿着茎往上爬,一直到叶子。
这就好像我们爬山一样,一路向上!想象一下,如果植物没有水的运输,那会变成啥样?肯定干巴巴的,多可怜呀!
再说说养分,像肥料里的那些好东西。
植物的根就像个小侦探,能找到那些养分,然后把它们吸进来,再通过管道一样的结构送到各个需要的地方。
这不就跟快递员送包裹似的,把东西准确无误地送到目的地。
如果养分运输出了问题,那植物可就长不好啦,就像我们人没吃好饭没力气一样。
还有激素啊,这些小东西虽然看不见,但作用可大了呢!它们就像植物体内的指挥官,指挥着植物该怎么生长,什么时候开花,什么时候结果。
这多神奇呀,就好像有个神秘的力量在操控着植物!
植物体内的物质运输就像是一场精彩的接力赛,每个环节都不能出错。
根负责吸收,茎负责运输,各种物质在里面各司其职。
哎呀,真是太有意思啦!你说植物是不是超级厉害?
我觉得植物体内的物质运输简直就是大自然的杰作!它让植物能够生机勃勃地生长、发育、繁衍,给我们的世界带来了美丽和活力。
我们一定要好好爱护这些神奇的植物呀!。
中考生物运输知识点总结

中考生物运输知识点总结一、植物的运输1. 植物体内物质的运输方式植物体内物质的运输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细胞间运输,通过细胞间隙和细胞壁进行物质的运输;另一种是细胞内运输,通过细胞膜和细胞质进行物质的运输。
这两种方式共同构成了植物体内物质的输运系统。
2. 植物的水分运输植物的水分主要是通过根系吸收,然后通过茎、叶的导管系统向全身输送。
水分的运输是通过细胞间隙和细胞壁的毛细现象来实现的,水分分子在细胞间隙和细胞壁上形成的氢键和毛细现象使得水分能够顺着毛细现象的导管系统向上输送。
3. 植物的养分运输植物的养分包括无机盐和有机物质两种,无机盐主要是通过根系吸收,有机物质则主要是通过光合作用合成。
这些养分通过植物的导管系统,即细胞内运输方式,分别由根系、茎、叶等部位进而向全身输送。
4. 植物的激素运输植物的生长发育是由植物激素调节的,植物激素会通过植物的细胞间运输方式进行运输,在植物体内形成激素传导网络,调节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
二、动物的运输1. 动物体内物质的运输方式动物体内物质的运输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液态细胞间运输,液态物质通过细胞间环境中的体腔或血管等被输送;另一种是细胞内运输,物质通过血液循环被输送到各个部位。
2. 动物的血液循环系统动物的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三部分组成,其中心脏是血液的泵,通过心脏的跳动来推动血液的流动;血管是血液的通道,血液通过血管在全身输送;血液则是植物体内物质的运载剂,通过血液将氧气、养分等物质输送到全身,同时将代谢产物输送到排泌器官进行排泄。
3. 动物的呼吸运输动物的呼吸运输主要是指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运输,氧气通过呼吸系统被吸入,然后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个部位供氧,而二氧化碳则是通过血液循环将二氧化碳从全身输送到呼吸器官进行呼出。
4. 动物的营养运输动物的营养运输主要是指养分和代谢产物的输送。
养分主要包括葡萄糖等有机物质,通过消化系统被吸收,然后通过血液循环被输送到全身各个部位供能;代谢产物则是通过血液循环将代谢产物从全身输送到排泌器官进行排泄。
植物体内的物质运输教案

植物体内的物质运输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植物体内的物质运输途径和方式。
2. 使学生掌握植物体内物质运输的基本原理。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重点1. 植物体内的物质运输途径。
2. 植物体内物质运输的方式。
三、教学难点1. 导管和筛管的功能和位置。
2. 物质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机制。
四、教学准备1. 图片素材:植物体内物质运输的相关图片。
2. 实验材料:植物切片、染色剂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植物体内物质运输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提问:“你们知道植物体内的物质是如何运输的吗?”2. 新课导入:介绍植物体内的物质运输途径和方式。
3. 课堂讲解:详细讲解导管和筛管的功能和位置,以及物质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机制。
4.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植物体内的物质运输。
5. 课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实验环节:引导学生进行植物切片实验,观察导管和筛管的结构。
8.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9. 拓展阅读:推荐学生阅读相关书籍,拓展知识面。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植物体内物质运输途径和方式的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对导管和筛管功能和位置的理解。
3. 评价学生对物质在植物体内运输机制的认识。
七、教学拓展1. 探讨植物体内物质运输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2. 引导学生关注植物体内物质运输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八、教学互动1. 课堂提问: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问并解答同学的问题。
2.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对植物体内物质运输的理解。
九、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合适的教材,为学生提供权威、系统的学习资料。
2.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相关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十、教学计划1. 制定长期教学计划,确保学生对植物体内物质运输知识的系统学习。
2. 安排随堂测验和期末考试,检验学生对本章节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定期进行教学反思,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七年级生物下册《植物体内的物质运输》教案、教学设计

2.学生在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方面的能力,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发展,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现象。
3.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表现,培养他们团结协作、共同探究的精神,提高课堂效果。
4.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设计富有层次性的教学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4.结合实例,讲解导管、筛管在植物体内的作用,使学生理解植物体内物质运输的重要性。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在植物体内的运输过程及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2.学生分成小组,围绕话题展开讨论,共享所学知识,提高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师巡回指导,关注学生的讨论过程,解答他们的疑问。
4.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四)课堂练习
1.教师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对植物体内物质运输知识的掌握。
2.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涵盖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3.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点评,及时发现问题,进行针对性讲解。
4.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设计难易程度不同的练习题,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有效训练。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植物体内物质运输的知识点。
2.强调本节课的重难点,提醒学生关注导管、筛管的功能、分布与结构。
3.培养学生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让他们认识到植物体内物质运输在农业生产、生态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
4.鼓励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五、作业布置
七年级生物下册《植物体内的物质运输》教案、教学设计
植物体内物质的运输

实验现象:(1)未经环割的柳枝不定根生长状况 较好,经环割的柳枝,不定根生长状况较差。 (2)经环割的柳枝,开始环割的切口上 端有汁液分泌,后来环割上端形成粗大愈伤组织, 有时为瘤状物。 实验结论:(1)植物体内的有机物是由位于植物 韧皮部 筛管 茎内_______里的_____来完成运输的。 自上而下 (2)有机物在茎中________向根运输, 输导有机物的组织是韧皮部的筛管,属输导组织 。
茎较坚硬 能直立 平卧于地 长不定根 借茎本身缠绕或他物上升 缠 用茎叶卷须攀援他物上升 绕
茎
直立茎 匍匐茎
攀援茎
缠绕茎
(1)四类茎按是否能向上生长可以区 匍匐 别出______茎 借助他物 (2)根据向上生长是否需_________可以分直 立茎、攀援茎、缠绕茎。 茎叶 (3)根据借助他物向上生成是否利用 卷须 附 着他物,可以区别攀援茎和缠绕茎。
靠里是韧皮部
内外 树树 皮皮
髓 木 形 树 质 成 皮 部 层
双子叶植物茎的横切面
树皮 (较软) 韧皮部 形成层 髓 (较软) 木质部 (较硬)
髓
树皮是从树干的形成层区与木质部分离的部分 十分紧密 小 外树皮: 细胞排列____,细胞间隙较__, 树 保护 起到___作用, 皮 内树皮: (靠里是韧皮部) 髓:在茎的最中央,细胞__,细胞壁比较__, 大 薄 贮藏营养物质 质地较软,有_______的功能。
思考:
(1)如果细铁丝缠小树,会对小树产生哪 些影响?为什么? 如果铁丝缠绕小树,至少会影响茎中有机物的 运输。树干会加粗,铁丝缠绕势必影响小树的 生长。
(2)课桌椅是利用茎的哪一部分结构的? 制作课桌椅,主要利用茎的木质部。
设问:为何竹子老是这么细?为什么有些植物 能变粗有些植物(如水稻.小麦等)不能变粗?
运输作用(北师大版)

15
3
知识点1
知识点2
知识要点全解
中考考点透析
教材习题答案
【例1】 (202X·福建漳州中考模拟)平和蜜柚为了增加产量,通常 需要俗话说的“环剥”,“环剥”的生物学意义是( )
A.限制有机物向根部运输 B.限制水分向茎叶运输 C.促进果树的光合作用 D.限制“伤口刺激”促进细胞分裂 解析 给平和蜜柚“环剥”,切断了韧皮部中有机物向根部的运输通 道,使有机物集中运输到果实中,从而提高产量。 答案 A
2.木本植物的筛管位于树皮内,如果树皮遭受损伤,也就破坏了韧 皮部;叶制造的有机物不能运输到根部。
6
知识点1
知识点2
知识要点全解
中考考点透析
教材习题答案
【例2】 下列关于筛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木本植物茎中有筛管,筛管散布在靠近树皮的一侧 B.筛管是从下向上运输水和无机盐的管道 C.水果中贮存大量的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是叶进行光合作用 制造的有机物通过筛管运来贮存的 D.筛管能把叶制造的有机物运到根部及其他地方 解析 木本植物茎中的筛管在靠近树皮的一侧,筛管是从上向下运 输有机物的管道,从下向上运输水和无机盐的管道是导管。筛管能 把叶制造的有机物运到根部及其他地方,水果中贮存的大量营养物 质,就是叶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通过筛管运输来的。 答案 B
8
考点1
考点2
知识要点全解
中考考点透析
教材习题答案
9
知识要点全解
中考考点透析
教材习题答案
考点1
考点2
考点2 导管和筛管的识图题
【例2】 下图为玉米茎的横切面,图中①所在的部位叫
图中②所在的部位叫
。①中运输的物质是
方向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4-0-1體會「科學」是經由探究、驗證獲得的知識。
3-4-0-2能判別什麼是觀察的現象,什麼是科學理論。
3-4-0-5察覺依據科學理論做推測,常可獲得證實。
3-4-0-6相信宇宙的演變,有一共同的運作規律。
2.問答教學法:透過問答的方式,引導學生複習舊知識,使新舊課程內容能做有意義的連結。
四、教具特色:
1.板書:以文字加強學習印象,統整教學內容;畫圖輔助教學過程的說明。
2.海報、字卡:提升教學效率,減少空白時間,可用於講解,協助統整複習,例題說明,以及活動評量,兼具多重功能。
分項能力指標
2-4-2-1探討植物各部位的生理功能,動物各部位的生理功能,以及各部位如何協調成為一個生命有機體。
2-4-2-1
2-4-2-2
3-4-0-6
5-4-1-1
3-4-0-1
5-4-1-1
5-4-1-1
7-4-0-1
-第一節-
壹、準備活動
1、課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備
【海報】水分和養分的運輸構造及機制比較
【字卡】根、葉、單向運輸、雙向運輸、由下而上、由供到需、韌皮部、木質部
2、引起動機
【複習相關內容】抽問學生回答問題
1.請問維管束主要包含哪兩個部分?又分別負責運送什麼物質?
3-6血液由血漿和血球組成,並了解其組成和功能。
3-7人體的血液循環路徑還可分為肺循環和體循環,並分析比較其途徑和作用。
3-8淋巴、組織液、血液的區別。
。
目標號碼
教學活動
教學
資源
時間
效果評量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2-4-2-1
2-4-2-2
2-4-2-1
2-4-2-2
7-4-0-1
3-4-0-1
5-4-1-1
答:木質部-水分、礦物質;
韌皮部-養分。
2.請問木質部與韌皮部在「莖」中的相對位置為何?在「葉」中的相對位置為何?
答:莖-木質部在內、韌皮部在外;
葉-木質部在上、韌皮部在下。
3.單子葉與雙子葉植物在莖中的維管束排列方式有何差異?
答:單子葉植物-散生排列;
雙子葉植物-環狀排列。
貳、發展活動
1、養分的運輸
3-1比較開放式循環和閉鎖式循環的異同。
3-2人體循環系統分為血液循環系統(心臟、血管、血液)和淋巴循環系統(淋巴管、淋巴結、淋巴)。
3-3心臟位在左胸腔,內部分為四個腔室-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心臟的搏動是血液循環的原動力。
3-4血管可分為動脈、靜脈、微血管,並比較其異同。
3-5人體內血液的流動方向為心臟→動脈→微血管→靜脈→心臟。
2.七上第三章「養分」。
植物從土壤中吸收水分和礦物質,透過葉行光合作用獲得生長所需的養分。
二、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
七上
二、生物體的構造
本單元
七上第四章
生物的運輸作用
七上
五、生物體的協調作用
七上
三、養分
七下
四、地球上的生物
(2)單元架構圖
三、教學方法:
1.直接講述法:直接陳述教學內容,使教學的效率提高。
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學活動設計
基本資料
單元名稱
第四章生物的運輸作用4-2植物體內物質的運輸
教學日期
2009年11月13日
教學班級
115
設計者
標雨倢
教學者
標雨倢
教材來源
康軒版(98)上冊第四章
教學時間
總時間
節次
各節分鐘
各節重點
授課
節次
90分鐘
一
二
45
45
1.了解植物體內水分運輸過程與運輸水分的構造。
2.知道光合作用所產生的有機養分,經由韌皮部運送到植物體各部分。
3.實際觀察植物的氣孔。
教學研究
教學研究
一、學生經驗:
1.七上第二章「生物體的構造」
(1)細胞的構造與型態具有密切的關係,植物表皮細胞呈扁平狀,具有保護作用,植物運輸水分、養分的細胞則呈管狀。
(2)植物細胞中具有葉綠體,可以行光合作用製造養分。
(3)擴散作用是指物質由濃度高的區域往濃度低的區域移動,最後均勻分佈的現象。
(i)木質部-運送水分、礦物質
(ii)韌皮部-運送養分
1-4分辨單子葉和雙子葉中植物莖內維管束的排列方式。
(i)單子葉呈散生排列
(ii)雙子葉呈環狀排列
1-5木本莖的內部構造及年輪的形成原因。
2.植物體內物質的運輸
2-1光合作用所產生的有機養分,經由韌皮部運送到植物體各部分。
2-2水和礦物質由根部吸收後進入木質部,再運送至莖、葉
2-3根毛的構造與功能。
2-4蒸散作用是水分在植物體內上升的主要原動力。
2-5氣孔的開闔由保衛細胞調節。
2-6氣孔是植物進行蒸散作用和氣體進出的主要管道。
2-7影響蒸散速度快慢的因素
(i)植物本身-葉片大小、氣孔分布
(ii)環境因素-光照、溫度、土壤含水量、空氣溼度、風。
單元目標
具體目標
3.動物體內物質的運輸
3.知道水和礦物質由根部吸收後進入木質部,再運送至莖、葉。
4.根毛的構造與功能。
5.瞭解蒸散作用的定義,並知道蒸散作用是水分在植物體內上升的主要原動力。
6.知道氣孔的開闔由保衛細胞調節,並了解氣孔開闔對植物蒸散作用的影響。
1.實際觀察植物體內水分的運輸情形和運輸構造。
2.了解影響蒸散速度快慢的因素。
5-4-1-1知道細心的觀察以及嚴謹的思辨,才能獲得可信的知識。
7-4-0-1察覺每日生活活動中運用到許多相關的科學概念。
單元目標
具體目標
1.植物的運輸構造
1-1了解維管束是由木質部和韌皮部構成。
1-2知道木質部和韌皮部的相對位置
(i)莖-木質部在內,韌皮部在外
(ii)葉-木質部在上,韌皮部在下
1-3木質部和韌皮部的功能
1.管道:維管束的韌皮部
2.產生部位:葉(光合作用)
3.方向
【提問】為什麼冬天時葉子都掉落光了,植物仍有能量可以提供植物開花結果?
【答】由供到需,雙向運輸,可以由葉運送到根或莖供利用或儲存,亦可由葉運送到頂芽供生長所需。
2、水分和礦物質的運輸
1.管道:維管束的木質部
2.供應部位:根
根的表皮細胞有許多向外突起的『根毛』(單細胞),可以增加吸收水分和礦物質的表面積。
(2)大部份會由葉表皮上的氣孔散失到空氣中。
【提問】植物由根部吸收的水分大部分經由氣孔散失到空氣中,請問植物為什麼要吸收過多的水分呢?
3.方向:由下而上、單向運輸
---------------------------------
【統整表格】
養分
水分、礦物質
運輸管道
韌皮部
木質部
運輸方向
由供到需
由下而上
單向/雙向
雙向運輸
單向運輸
供應部位
葉
根
---------------------------------
4.水分的利用
(1)小部份提供植物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