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技术

合集下载

高大模板及支撑体系主要搭设方法及工艺流程

高大模板及支撑体系主要搭设方法及工艺流程

高大模板及支撑体系主要搭设方法及工艺流程一、施工准备(1)高大模板方案要求完成公司流程后需上报监理通过,在组织专家论证通过后并修改后才可施工。

(2)支架搭设前,工程技术、安全负责人向施工作业班组、作业人员作出详细说明,对其进行技术和安全作业的书面交底。

(3)对钢管、杆件、构件、配件、加固件按规范要求进行检查、验收。

(4)高大模板支撑搭设前应按照方案进行放线,做出样板单元,经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继续搭设,搭设过程中严禁集中超负荷堆放钢筋、机械设备及其他材料,防止物体坠落及支撑系统局部坍塌。

二、放线测量(1)模板放线时,应先清理好现场。

(2)首先用经纬仪根据施工图测出每条轴线,然后用墨线弹出梁模板的内边线和中心线,以便于模板安装和校正。

(3)用水准仪把建筑物水平标高引到模板安装位置,定好水平控制标高。

(4)用墨线弹出钢管立杆的位置线,垫板、底座安放位置应准确。

三、模板制作(1)模板按配模图在模板加工场统一加工制作或者配制。

(2)模板制作好后,标记模板位置、型号尺寸和数量,经验收后,按规定要求分类堆放在施工平面布置图指定的场地内。

四、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安装施工顺序放线→垫脚板/清理立杆位置→立杆→水平拉杆→接驳立杆→水平立杆至顶托→剪刀斜撑→纵向底枋→横向面枋→梁底模板→梁钢筋安装→梁侧板安装→楼板底模板安装。

五、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安装(1)安装前,先在楼板上弹出钢管立杆的位置线。

安装时,按照墨线准确放置垫板、底座,每根立杆底部应设置底座及垫板。

(2)支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

纵向扫地杆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

横向扫地杆亦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3)支架安装时每搭完一步架后,应立即检查并调整其水平度与垂直度,以及杆件的步距、纵距和横距。

(4)剪刀撑必须与钢管立杆、水平杆同步搭设。

水平杆设于钢管立杆内侧,剪刀撑设于钢管立杆外侧,并用扣件与立杆连牢。

(5)连接钢管立杆的扣件规格应与所连钢管外径相匹配。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安全技术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安全技术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安全技术一建筑工程与模板与脚手架工程安全相关的规范(1)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中国建筑科学院主编,已完成报批稿,正准备报批。

(2)行业标准《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沈阳建筑大学主编,正在重新修订中。

(3)行业标准《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中国建筑科学院、南通二建集团公司主编,为原行业标准的修订,已完成报批,6月印刷出版。

(4)行业标准《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28-2010,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宝业建设集团公司主编,为原行业标准修订,已出版。

(5)行业标准《建筑施工承插式盘扣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JGJ―2011,南通新华建筑集团有限公司、无锡市锡山三建实业有限公司,为新编行业标准,已出版。

(6)行业标准《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河北建设集团公司、中天建设集团公司主编。

(7)行业标准《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202-2010。

二模板支撑体系构造设计规定及变化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提出了“模板工程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滑模、爬模等工具式模板工程及高大模板支架工程的专项施工方案应进行技术论证。

”2、建设部(2004)213号文件中规定:水平混凝土构件支撑系统高度超过8m,或者跨度超过18m,施工总荷载大于10KN/m2,或集中荷载大于15KN/m的模板支撑系统,属于高大模板工程。

需要组织专家论证。

新办法建质【2009】87号文规定:搭设高度5m及以上;搭设跨度10m及以上;施工总荷载大于10KN/m2或集中线荷载大于15KN/m以上;高度大于支撑水平投影宽度且相对独立无联系构件的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属危险性较大工程,需要编制专项方案.搭设高度8m及以上;搭设跨度18m及以上,施工总荷载15k N/m2及以上;集中线荷载20kN/m及以上属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工程,属于高大模板工程,需要组织专家论证。

建筑工程中高大模板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措施

建筑工程中高大模板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措施

建筑工程中高大模板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措施摘要:当前,高层建筑已经成为了建筑行业的主流,高大模板作为建筑工程中的关键施工工序,在建筑行业中也开始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尤其是随着社会各界对建筑性能要求的不断提升,做好高大模板施工技术以及质量控制工作势在必行一旦模板设计不合理,或者拆卸不当,都将严重影响模板结构的稳定性,甚至造成模板倒塌,最终引起无法预估的安全隐患。

鉴于此,本文立足于高达模板使用技术的特点,围绕施工技术的要点以及质量控制措施展开如下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高大模板;模板支撑;施工技术1.建筑工程中高大模板施工技术特点建筑工程中的高大模板支撑系统也就是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高度超出8m,或者施工总荷载大于15kN/㎡,或搭设跨度超过18m,或集中线荷载超出20kN/m的模板支撑系统。

这种支撑体系以其安装和拆卸便捷、节约材料、劳动强度低、可重复利用以及施工效率高等优势在建筑工程中得到了有效应用,总之,高大模板施工技术的应用具有高效性。

面对当前建筑行业迅速发展的势态,高大模板施工技术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建筑行业的发展需求。

但是,该项技术的使用同样也存在着成本高的缺陷,一些公司只重视自身的利益而减少了其中某些环节,在严重威胁建筑物自身质量的同时,从长远角度来看影响了公司的综合效益。

值得注意的是,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实际应用,需要充分考虑到荷载方面的问题,有效确保吊装、搭接以及拆除过程施工作业的安全进行。

2.建筑工程中高大模板施工技术要点2.1混凝土墙板施工技术对于整个建筑工程项目而言,混凝土墙板是一项基础结构,施工过程中一旦混凝土墙板出现问题,往往会对其他施工技术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

当前,最常用到的混凝土墙板施工技术为多层复合板施工技术,具体施工步骤如下:首先,需要借助精密仪器精准计算建筑墙体的尺寸。

其次,在模板上方固定位置钻一个螺栓孔,并且对圆孔刷上油漆,整个过程严禁触碰板面,否则将会对墙面造成严重污染。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技术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技术
s s e di nt h i s p a p e r .
【 Ke y wo r d s 】 t ll a t e mp l a t e , s u p p o t r s y s t e m
立杆接长除顶步可采用搭接外 ,其余各 步接头 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 。对接 、搭接 应符合 下列规 定: ( 1 )立杆 上的对接 扣件应 交错布置 ,两根相 邻 立杆的接 头不应 设置在 同步内: ( 2 )搭接 长度不应
a r c h i t e c t u r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q u li a t y h a s t h e i mp o r t a n t i n l f u e n c e , b u t ls a o t o t h e i mp o r t a n t ol r e o f t h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s a f e t y , r e l a t - e s t o t h e s a f e t y o f l i f e a n d p r o p e r t y o f c o n s t mc t i o n p e r s o n n e 1 .
小于 1 I l l , 应 采 用 不 少 于2 个 旋 转 扣 件 固 定 , 端 部 扣
前 言
次梁 为受弯构件,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 刚度 次粱按 照三 跨连 续梁计 算。次梁所受荷载有 :新浇
混凝 土及钢 筋 自重,面板 自重 ;施工人员及施工设 备荷载 ;倾倒和振捣混凝土产生 的荷载 。
Co mb i n i n g wi t h t h e e n g i n e e i r n g e x a mp l e , s o me p r o b l e h f o n n wo r k s u p p o r t s y s t e m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a r e d i s c u -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技术要点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技术要点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技术要点发布时间:2022-03-31T03:23:00.645Z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40卷第25期(上) 作者:李桃[导读] 花都中轴线项目C地块T3组团土建总包工程,V8裙楼存在外挑结构,采取了下撑杆支撑悬挑工字钢形式的模板支撑系统,模板支撑高度9.5m,属于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李桃上海建工五建集团有限公司上海 200063摘要:花都中轴线项目C地块T3组团土建总包工程,V8裙楼存在外挑结构,采取了下撑杆支撑悬挑工字钢形式的模板支撑系统,模板支撑高度9.5m,属于高大模板支撑系统。

基于本工程的高支模施工过程,对模板支撑系统形式的选择依据进行了说明,对施工过程中涉及到高支模施工技术要点进行了系统总结。

主要总结了架体搭设技术、梁柱模板安装技术、悬挑工字钢支撑平台施工技术、圆弧边梁支护施工技术以及混凝土浇筑技术的技术要点,以期为日后类似的工程项目施工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外挑结构;悬挑工字钢;施工技术要点 Key points of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tall formwork support system LI Tao Shanghai Construction No.5 (Group) Co., Ltd., Shanghai 200063, China Abstract: Huadu Central Axis Project C block T3 group civil engineering general contracting project, V8 podium has an overhang structure, and adopts a formwork support system in the form of cantilevered I-beam supported by lower struts. The formwork support height is 9.5m, which belongs to tall formwork support system. Based on the high-support formwork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this project, the basis for the selection of formwork support system forms is explained, and the technical points of high-support formwork construction involved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are systematically summarized. It mainly summarizes the technical points of frame erection technology, beam-column formwork installation technology, cantilevered I-beam support platform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rc edge beam support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concrete pouring technology,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imilar projects in the future. Key word: Tall formwork support system, overhanging structure, cantilevering I-beam, key points of construction technology1引言建筑结构在发展过程中,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要,建造高度与跨度越来越大,结构形式也趋于多变,导致对施工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1,2]。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专项施工方案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专项施工方案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专项施工方案高大模板支撑系统专项施工方案一、项目背景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是一种用于建筑施工中梁、板模板的支撑系统,其具有高强度、高稳定性、高安全性的特点,能够有效提升施工效率和质量。

为了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特制定本专项施工方案。

二、施工目标1. 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避免发生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坏等事故;2. 提高施工效率,确保工期进度;3. 保证施工质量,减少人为失误;4. 提供完善的施工方案,方便工人操作。

三、施工准备工作1. 准备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相关材料,包括支撑柱、连接件、横梁等;2. 检查施工现场,清除障碍物,确保施工区域干净整洁;3. 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和施工图纸,明确每个施工环节的工序和步骤;4. 安装支撑系统之前,进行必要的试验和检测,确保系统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

四、施工步骤1. 安装支撑柱:按照施工图纸的要求,将支撑柱正确安装在要支撑的梁、板上,并利用连接件进行固定;2. 安装横梁:根据需要,将横梁安装在支撑柱上,同时利用连接件将其固定;3. 调整支撑高度:根据实际需要,逐一调整支撑柱的高度,确保梁、板的水平度和垂直度;4. 检查支撑系统的稳定性:在完成以上步骤后,进行整体的稳定性检查,以确保支撑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5. 进行后续的施工作业:完成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安装后,可以继续进行梁、板的混凝土浇筑等后续的施工作业。

五、安全措施1. 施工现场必须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阻止无关人员进入;2. 施工人员必须穿戴合格的安全防护装备,如安全帽、安全鞋等;3. 在施工过程中严禁随意拆除和调整支撑系统,必要时需由专业人员进行操作;4. 在施工现场应配备相应的消防设备和急救药品,以应对突发事件的发生。

六、施工总结及验收1. 施工结束后,对施工过程进行总结,总结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2. 进行验收工作,检查模板支撑系统的安装情况和质量是否符合要求;3. 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修正,直至满足要求为止;4. 对施工效果进行评估,确定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实施安全技术控制要点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实施安全技术控制要点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实施安全技术控制要点摘要:高大模板支撑系统(以下简称高支模)属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难度大、危险性高,最近几年常有高支模坍塌事故见诸报端。

每次安全事故的发生对企业利益都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害,更让人心痛的是很多生命被无情的夺去。

高支模施工安全技术控制涉及到方案编审、安全技术交底、架体搭设、验收、钢筋混凝土施工及架体拆除等各个阶段。

本文将以具体工程高支模施工为例,重点探讨高支模实施过程中的安全技术控制要点,旨在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支模;方案选择;施工管理;构造要求;安全技术控制__ 高支模是指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高度超过8m,或搭设跨度超过18m,或施工总荷载大于15kN/m2,或集中线荷载大于20kN/m的模板支撑系统。

施工方案设计不合理,选用钢管、扣件不合格,架体构造不符合规范要求或施工管理疏忽均会造成高支模架体坍塌。

为确保达到预期的施工安全效果,高支模施工应经过严密的设计验算,选用合格的器材搭设,强化施工管理和构造措施检查。

1__ 工程概况本工程集剧场、美术馆、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地方文化展馆、城建档案馆、城市规划展馆、球幕影院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场馆。

以上各个场馆均存在大空间,高支模区域建筑面积约7700m2,模板支撑高度最低处9.5 m。

尤其是剧场部位,存在型钢混凝土柱和预应力梁组合结构,最大支撑高度达22.3 m。

该区域梁最大截面为800mm_2300mm(支撑高度19.9 m、跨度20m、集中线荷载46.9 2kN/m),另有截面为600mm_ mm的梁(支撑高度20.4 m、跨度9m、集中线荷载30.6 kN/m),预应力梁最大截面为500mm_1800mm(支撑高度20.4 m、跨度30m、集中线荷载23kN/m)。

2 __ 方案选择1) 本工程板底采用托梁支撑形式。

模板采用15mm厚覆膜木胶板,板下次楞采用50_70mm木方。

公路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技术与安全管理

公路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技术与安全管理
第6页/共69页
碗扣式脚手架在桥梁支撑应用中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8.混凝土的浇筑方式、浇筑顺序:浇筑时作用在支撑上的荷载属于区域荷载,而一般结构设计常用均匀荷载。所以加载路径不当时,就会引发脚手架支撑的倒塌。如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因阶段性非对称载重引起的倒塌,即浇筑面积大,灌浆时间长,系统会有不同的极限承载值。同时因浇筑过程中反力放大效应,造成支撑系统部分区域产生屈服(一部分支撑达到屈服,模板沉陷,末干混凝土移向该处),最后导致倒塌。9.地基处理不当:从历年来桥梁施工事故统计可知,大约有40%支撑倒坍是由于地基沉降、滑坡 、坍塌等地基处理不当引起的。由于某处支撑的局部沉降倾斜 ,外荷载向该处集中致使该处承载力不足或稳定性差而引起整个结构的倒塌。
第16页/共69页
5 、支架的基础预压
4.2 预压荷载4.2.1支架基础预压荷载不应小于支架基础承受的混凝土结构恒载与钢管支架、模板重量之和的1.2倍。4.2.2支架基础预压范围不应小于所施工的混凝土结构物实际投影面宽度加上两侧向外各扩大1m的宽度。4.2.3支架基础预压范围应划分成若干个预压单元,每个预压单元内实际预压荷载强度的最大值不应超过该预压单元内预压荷载强度平均值的120%。每个预压单元内的预压荷载可采用均布形式。4.3加载与卸载4.3.1预压荷载应按预压单元沿混凝土结构纵横向对称进行加载,加载宜采用一次性加载。4.3.2卸载过程中可一次性卸载,并宜沿混凝土结构纵横向对称进行。
基础的处理
桥台施工完成、模板拆除后,立即清理上部结构施工范围各种障碍,进行基底处理,先用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不少于5遍,保证承载力大于200KPa,浇筑厚度为10--15cmC20混凝土,待强度达到2.5Mpa即可进行支架搭设。地基处理的同时要做好排水工作,现浇梁纵向两侧做好20cm*20cm排水沟,杜绝因雨水、地表水对支架基础浸泡而造成支架的不均匀沉降。如基础承载力不满足要求,采用透水性好的砂卵石回填并碾压密实,确保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技术
摘要:高大模板是建筑学术语,统一指代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中,混凝土结构构件模板支撑高度大于8m,或者建筑横纵跨度超过18m,或施工工程地表、地基总载荷超过15000Pa 的建筑物支撑体系。

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是一个空间整体支撑系统,要使一个空间体系不产生形变,就要把它设计成空间几何不变体系,所以,对于高大模板的设计要从整体空间支撑体系去计算分析,然后才能设计。

本文作者结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对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技术进行了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建筑高大模板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一、施工准备
1、材料准备
对进场的钢管、扣件等材料的产品合格证、生产许可证、检测报告进行复核,并对其表面观感、重量等物理指标进行抽检。

对钢管的外观抽检数量不得低于搭设用量的30%,发现质量不符合标准、情况严重的,要进行100% 的检验,并随机抽取外观检验不合格的材料(由监理见证取样)送法定专业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2、技术准备
施工前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结合工程实际,编制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专项施工方案,由施工单位技术部门组织本单位相关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审核,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后,再按照相关规定组织专家论证。

根据专家组的论证报告,对专项施工方案进行修改完善,并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项目总监理工程师批准签字后,方可组织实施。

项目技术负责人应对现场管理人员、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履行签字手续。

3、安全准备
搭设高大模板支撑架体的作业人员必须取得建筑施工脚手架特种作业操作证。

作业人员应严格按施工方案和安全技术交底书的要求进行操作,正确配戴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

二、高大模板设置
1、水平杆设置
(1)位于立杆底距地面200mm 的地方顺着纵横的方向由纵向往横向的顺序进行扫地杆设置。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水平杆的设置应该本着由下往上的原则,保证其步距控制在1200mm 的范围之内,纵横两个方向的水平杆需要保证和立杆的垂直角度扣接牢固。

(2)在梁的底端需要进行水平杆的架设处理,确保整个系统的支撑强度有所提高。

(3)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封顶杆的搭接不可以使用对接连接的方式,应该选择使用旋转扣件的方式进行搭接处理,要保证搭接的长度至少为700mm,使用的扣件的数量至少3个。

2、立杆支撑设置
能够满足复杂的施工要求,需要与工程的实际相结合进行开间尺寸的设计,并严格按照施工的相关规范进行施工处理,立杆纵横的间距需要根据施工的图纸统一进行调整,要保证其在验算的尺寸范围之内。

三、梁板模板安装
1、梁模板安装
首先在柱子上面将轴线、梁的具体方位线以及水平控制标高线依次弹出来,进而根据设计的标准高度进行脚手架标高的调整,需要保证其已经调整到预定的高度范围,完成之后需要进行横楞的搭设。

需要注意的是,其间距应该保证设置为150mm,当安装完成之后,需要进行胶合板的安装处理,首先需要保证拉线的位置是平整的,对于特殊的情况也需要采取特殊的处理方法。

例如,梁的跨度在等于或大于4m 的时候,梁底的模需要根据相关要求进行起拱,而对于起拱的高度也有着严格的要求,在进行次梁交接的时候,需要按照首先进行主梁起拱,然后进行次梁起拱的顺序进行,当梁底模安装完成之后,再进行侧模的安装处理。

2、楼面模板安装
第一步,进行通线的设置,完成之后将脚手架的高度调整到位,需要保证调到指定的高度,需要注意的是,在能够调整的顶托托板上进行托梁的架设处理,完成之后需要进行横楞的搭设。

需要注意的是,其间距应该保证设置为450mm,当搭设完成之后再进行胶合板模板的处理,在进行胶合板铺设的时候,可以从边缘开始铺起,任意在中间进行收口处理。

四、检查验收
1、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质量,保证所有的原材料都具有相关的质量保证资料,对于不合格的材料严禁进入到施工现场,采用责任到人的制度,层层把关原材料的质量。

2、施工过程中不能够忽视现场的管理,需要不断加大检查的力度,对于极小的安全隐患也要及时地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避免由于管理的疏漏而导致人力、财力的不必要浪费,保证一次性验收合格。

3、需要保证混凝土结构的整体外观以及质量与相关的规定一致,对于细微的缺陷需要及时做好修复。

4、要确保立柱的实际尺寸以及垂直的角度与相关的要求保持一致,严格禁止出现偏心荷载的情况。

五、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管理和安全控制
1、严格检查施工材料质量
所有施工材料都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
符合国家安全标志才能使用,还要设立专门的材料质量检测小组,负责施工现场所有施工材料的检查。

例如,所有钢管要求表面平直光滑,如果出现裂缝、分层、硬弯、锈蚀以上等问题,必须马上更换;使用的扣件必须有生产许可证、检测报告和产品质量合格证等证明材料,不能有裂缝、变形等问题。

2、严格把握施工人员的职业技能
无论工程项目的大小、难易,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都是最为重要的,这直接影响到工程项目的进行。

因此,在施工之前,就要做到所有参与工程的人员必须严格审查,持证上岗,进入岗位前要进行技术、安全考试,定期还要举行相关的技术讲座和培训,确保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保证施工的安全和质量。

如若发现有施工人员技术不过关,浑水摸鱼,必须严肃处理,决不姑息。

3、严格检查施工安全
高大模板施工过程必须有职业安全员对施工安全进行
监控。

要求进入工地必须佩戴安全帽,高空施工使用安全带,并高挂低用。

要拉设安全网,确保工人施工安全;要在各个楼层设立维护网,且临边1m 内不准堆放杂物;施工过程中遗留的钢管、扣件、方木等杂物及时清理,避免高空坠物事故的发生。

施工时要注意钢筋等材料不能堆放在支架上,混凝土浇注务必保证均匀,以免出现墙体受力不平衡而开裂。

施工过程要有实时监控,例如混凝土浇注过程应做到半小时一次,浇注冷却时要做到一小时一次。

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这正做到安全第一。

结语:综上所述,该高大模板支撑架体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有关标准实施建
设,整体稳定性良好,未出现异常情况,混凝土浇筑和架体铲除时未发生任何事故,质量符合国家有关要求。

由此也使高大模板技术得到了充分的肯定,证明了高大模板只要经过缜密的计算和专业的设计,严格按规范、标准以及设计路线进行施工,并在在施工过程中聘请优秀的团队,严格把关材料的质量,把握施工人员的职业技能,加强施工过程的质量和安全问题管理,就能确保高大模板工程的高效有序的进行。

参考文献:
[1] 赖卫海.建筑工程施工中模板工程的质量控制措施分析[J].江西建材,2013,(03).
[2] 金贵友.探讨建筑高大模板工程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06).
[3] 陶宁生.试论高大模板支撑工程施工控制要点[J].安徽建筑,2009,(02).
[4] 吴鸿.关于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探讨[J].建筑安全,2008,(02).
[5] 涂刚要.谈谈高大模板支撑工程施工技术[J].安徽建筑,2009,(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