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实验报告—磁盘调度算法

合集下载

磁盘调度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磁盘调度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磁盘调度操作系统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主要目的是通过模拟实现磁盘调度算法,加深对操作系统磁盘调度原理的理解,并学会使用操作系统磁盘调度算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实验内容:1.磁盘调度算法原理分析:磁盘调度算法是操作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任务是合理安排磁盘上数据的存取顺序,以提高磁盘的效率。

常见的磁盘调度算法有先来先服务(FCFS)、最短寻道时间优先(SSTF)、电梯算法(SCAN)等。

2.模拟实现磁盘调度算法:本实验选择最短寻道时间优先算法(SSTF)作为示例进行模拟实现。

SSTF算法的原理是优先选择离当前磁头位置最近的磁道进行访问,以减少磁头移动时间。

实验步骤:1.根据实际情况,创建一个磁道队列,记录需要访问的磁道序号。

2.初始化磁盘的起始位置和访问队列。

3.对访问队列进行排序,按照磁头当前位置到磁道的距离从小到大排列。

4.根据排序后的队列顺序,依次访问磁道,并记录磁头移动的距离。

5.计算平均寻道长度。

三、实验结果分析:通过模拟实现SSTF磁盘调度算法,我们获得了磁头对每个磁道的访问顺序和总共的磁头移动距离。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发现SSTF算法相对于其他算法具有一定的优势。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可以选择合适的磁盘调度算法以优化磁盘的访问效率。

四、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磁盘调度算法的原理和实现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磁盘调度算法作为操作系统中一个重要的模块,对提高磁盘的读写效率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磁盘调度算法,以达到最优的访问效果。

操作系统磁盘调度算法实验报告及代码

操作系统磁盘调度算法实验报告及代码

操作系统磁盘调度算法实验报告及代码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掌握磁盘调度算法的实现过程,了解各种不同磁盘调度算法的特点和优缺点,并比较它们的性能差异。

二、实验原理磁盘调度是操作系统中的重要内容,其主要目的是提高磁盘的利用率和系统的响应速度。

常见的磁盘调度算法有:FCFS(先来先服务)、SSTF (最短寻道时间)、SCAN(扫描)、C-SCAN(循环扫描)等。

三、实验过程1.编写代码实现磁盘调度算法首先,我们需要定义一个磁盘请求队列,其中存放所有的IO请求。

然后,根据所选的磁盘调度算法,实现对磁盘请求队列的处理和IO请求的调度。

最后,展示运行结果。

以FCFS算法为例,伪代码如下所示:```diskQueue = new DiskQueue(; // 创建磁盘请求队列while (!diskQueue.isEmpty()request = diskQueue.dequeue(; // 取出队列头的IO请求//处理IO请求displayResult(; // 展示运行结果```2.运行实验并记录数据为了验证各种磁盘调度算法的性能差异,我们可以模拟不同的场景,例如,随机生成一批磁盘IO请求,并使用不同的磁盘调度算法进行处理。

记录每种算法的平均响应时间、平均等待时间等指标。

3.撰写实验报告根据实验数据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通常包括以下内容:引言、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实验分析、结论等。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使用不同的磁盘调度算法对磁盘IO请求进行处理,得到不同的实验结果。

通过对比这些结果,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算法对磁盘IO性能的影响。

例如,FCFS算法对于请求队列中的请求没有排序,可能会导致一些请求等待时间过长。

而SSTF算法通过选择离当前磁道最近的请求进行处理,能够减少平均寻道时间,提高磁盘性能。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学习了操作系统中磁盘调度算法的原理和实现过程。

不同的磁盘调度算法具有不同的优缺点,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算法。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磁盘调度算法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磁盘调度算法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磁盘调度算法操作系统实验报告实验3磁盘调度算法报告日期:20XX-6-17姓名:学号:班级:任课教师:实验3磁盘调度算法一、实验内容模拟电梯调度算法,实现对磁盘的驱动调度。

二、实验目的磁盘是一种高速、大量旋转型、可直接存取的存储设备。

它作为计算机系统的辅助存储器,负担着繁重的输入输出任务,在多道程序设计系统中,往往同时会有若干个要求访问磁盘的输入输出请示等待处理。

系统可采用一种策略,尽可能按最佳次序执行要求访问磁盘的诸输入输出请求,这就叫驱动调度,使用的算法称驱动调度算法。

驱动调度能降低为若干个输入输出请求服务所须的总时间,从而提高系统效率。

本实验要求学生模拟设计一个驱动调度程序,观察驱动调度程序的动态运行过程。

三、实验原理模拟电梯调度算法,对磁盘调度。

磁盘是要供多个进程共享的存储设备,但一个磁盘每个时刻只能为一个进程服务。

当有进程在访问某个磁盘时,其他想访问该磁盘的进程必须等待,直到磁盘一次工作结束。

当有多个进程提出输入输出请求处于等待状态,可用电梯调度算法从若干个等待访问者中选择一个进程,让它访问磁盘。

当存取臂仅需移到一个方向最远的所请求的柱面后,如果没有访问请求了,存取臂就改变方向。

假设磁盘有200个磁道,用C语言随机函数随机生成一个磁道请求序列放入模拟的磁盘请求队列中,假定当前磁头在100号磁道上,并向磁道号增加的方向上移动。

请给出按电梯调度算法进行磁盘调度时满足请求的次序,并计算出它们的平均寻道长度。

四、实验过程1.画出算法流程图。

2.源代码#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t *Init(intarr) {int i = 0;srand((unsignedint)time(0)); for (i = 0; i = num) {a[j+1] = arr[i]; j++; } else {b[k+1] = arr[i]; k++; } }printf(\访问序列:\\n\); for (i = 1; i 0; i--) { printf(\, b[i]); }sum = ((a[j]-100)*2+(100- b[1]))/15;printf(\平均寻道长度:%d\, sum); }int main {int arr[15] = { 0 }; int *ret=Init(arr); two_part(ret); getchar ; return 0;}4运行结果:五、实验小结通过本次实验,我对scan算法更加深入理解,用C语言模拟电梯调度算法,实现对磁盘的驱动调度,这个相比前两个实验实现起来相对简单,理解了算法实现起来尤为简单,程序敲出来之后没有错误,可直接运行,结果验证也无误。

磁盘调度的实验报告(3篇)

磁盘调度的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磁盘调度算法的基本原理和重要性。

2. 掌握几种常见的磁盘调度算法,包括先来先服务(FCFS)、最短寻道时间优先(SSTF)、扫描(SCAN)和循环扫描(C-SCAN)算法。

3. 通过模拟实验,分析不同磁盘调度算法的性能差异。

4. 优化磁盘调度策略,提高磁盘访问效率。

二、实验环境1. 操作系统:Windows 102. 编程语言:Python3.83. 磁盘调度算法模拟库:PyDiskScheduling三、实验内容1. FCFS算法:模拟实现先来先服务算法,按照请求顺序访问磁盘。

2. SSTF算法:模拟实现最短寻道时间优先算法,优先访问距离当前磁头最近的请求。

3. SCAN算法:模拟实现扫描算法,磁头从0号磁道开始向0号磁道移动,访问所有请求,然后返回到0号磁道。

4. C-SCAN算法:模拟实现循环扫描算法,与SCAN算法类似,但磁头在到达末尾磁道后返回到0号磁道。

四、实验步骤1. 导入PyDiskScheduling库。

2. 创建一个磁盘调度对象,指定磁头初始位置、请求序列和调度算法。

3. 运行调度算法,获取磁头移动轨迹和访问时间。

4. 分析算法性能,包括磁头移动次数、平均访问时间和响应时间等。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FCFS算法:在请求序列较短时,FCFS算法表现较好。

但随着请求序列长度增加,磁头移动次数和访问时间明显增加。

2. SSTF算法:SSTF算法在请求序列较短时表现最佳,平均访问时间和响应时间较低。

但当请求序列较长时,算法性能下降,磁头移动次数增加。

3. SCAN算法:SCAN算法在请求序列较短时性能较好,但随着请求序列长度增加,磁头移动次数和访问时间逐渐增加。

与SSTF算法相比,SCAN算法在请求序列较长时性能更稳定。

4. C-SCAN算法:C-SCAN算法在请求序列较短时表现较好,但随着请求序列长度增加,磁头移动次数和访问时间逐渐增加。

与SCAN算法相比,C-SCAN算法在请求序列较长时性能更稳定,且磁头移动次数更少。

操作系统实验磁盘调度

操作系统实验磁盘调度

实用操作系统实验报告第十讲磁盘调度算法一、实验概述1. 实验名称磁盘调度算法2. 实验目的通过学习EOS实现磁盘调度算法的机制,掌握磁盘调度算法执行的条件和时机;观察EOS实现的FCFS、SSTF和SCAN磁盘调度算法,了解常用的磁盘调度算法;编写CSCAN和N-Step-SCAN磁盘调度算法,加深对各种扫描算法的理解。

3. 实验类型验证+设计4. 实验内容理解EOS是如何实现磁盘调度算法的;学习EOS是如何测试磁盘调度算法的,并体会这种测试方法的优缺点。

二、实验环境操作系统:Windows XP 操作系统集成实验环境软件:Tevation OS Lab编译语言:C 参考书:EOS操作系统实验教程三、实验过程1.实验指导P176-3.2验证先来先服务(FCFS)磁盘调度算法,要求请给出在“输出”窗口中的结果。

****** Disk schedule start working ******Start Cylinder: 10TID: 31 Cylinder: 8 Offset: 2 -TID: 32 Cylinder: 21 Offset: 13 +TID: 33 Cylinder: 9 Offset: 12 -TID: 34 Cylinder: 78 Offset: 69 +TID: 35 Cylinder: 0 Offset: 78 -TID: 36 Cylinder: 41 Offset: 41 +TID: 37 Cylinder: 10 Offset: 31 -TID: 38 Cylinder: 67 Offset: 57 +TID: 39 Cylinder: 12 Offset: 55 -TID: 40 Cylinder: 10 Offset: 2 -Total offset: 360 Transfer times: 10 Average offset: 362.实验指导P177-3.3验证验证最短寻道时间优先(SSTF)磁盘调度算法,要求请给出在“输出”窗口中的结果。

磁盘调度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磁盘调度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实验一磁盘调度算法实现一、实验目的本课程设计的目的是通过磁盘调度算法设计一个磁盘调度模拟系统,从而使磁盘调度算法更加形象化,容易使人理解,使磁盘调度的特点更简单明了,能使使用者加深对先来先服务算法、最短寻道时间优先算法、扫描算法以及循环扫描算法等磁盘调度算法的理解。

二、实验内容系统主界面可以灵活选择某种算法,算法包括:先来先服务算法(FCFS)、最短寻道时间优先算法(SSTF)、扫描算法(SCAN)、循环扫描算法(CSCA)N。

2.1 先来先服务算法(FCFS )这是一种比较简单的磁盘调度算法。

它根据进程请求访问磁盘的先后次序进行调度。

此算法的优点是公平、简单,且每个进程的请求都能依次得到处理,不会出现某一进程的请求长期得不到满足的情况。

此算法由于未对寻道进行优化,在对磁盘的访问请求比较多的情况下,此算法将降低设备服务的吞吐量,致使平均寻道时间可能较长,但各进程得到服务的响应时间的变化幅度较小。

2.2 最短寻道时间优先算法(SSTF )该算法选择这样的进程,其要求访问的磁道与当前磁头所在的磁道距离最近,以使每次的寻道时间最短,该算法可以得到比较好的吞吐量,但却不能保证平均寻道时间最短。

其缺点是对用户的服务请求的响应机会不是均等的,因而导致响应时间的变化幅度很大。

在服务请求很多的情况下,对内外边缘磁道的请求将会无限期的被延迟,有些请求的响应时间将不可预期。

2.3 扫描算法(SCAN)扫描算法不仅考虑到欲访问的磁道与当前磁道的距离,更优先考虑的是磁头的当前移动方向。

例如,当磁头正在自里向外移动时,扫描算法所选择的下一个访问对象应是其欲访问的磁道既在当前磁道之外,又是距离最近的。

这样自里向外地访问,直到再无更外的磁道需要访问才将磁臂换向,自外向里移动。

这时,同样也是每次选择这样的进程来调度,即其要访问的磁道,在当前磁道之内,从而避免了饥饿现象的出现。

由于这种算法中磁头移动的规律颇似电梯的运行,故又称为电梯调度算法。

磁盘调度算法实验小结

磁盘调度算法实验小结

磁盘调度算法实验小结1.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模拟磁盘调度算法,深入理解不同调度算法的性能差异,并比较其优劣。

通过实验,我们期望能够掌握磁盘调度算法的基本原理,理解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适用场景。

2. 算法原理在磁盘调度算法中,我们主要讨论了FCFS(先进先出)、SSTF(最短寻道时间优先)、SCAN(扫描)、C-SCAN(循环扫描)和LOOK(LOOK扫描)等算法。

这些算法的主要思想是通过不同的方式优化磁盘读/写请求的寻道时间,从而提高磁盘的I/O性能。

3. 实验环境实验环境包括一台服务器和一块磁盘。

服务器上安装了Linux操作系统,并使用C语言编写了磁盘调度算法的模拟程序。

磁盘具有多个柱面,每个柱面包含多个块。

4. 实验过程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首先对FCFS、SSTF、SCAN、C-SCAN和LOOK等算法进行了模拟。

然后,我们根据不同的磁盘读写请求,使用不同的算法进行寻道时间模拟。

最后,我们对模拟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5. 实验结果通过模拟实验,我们得到了不同算法在不同磁盘读写请求下的寻道时间。

实验结果表明,SCAN和C-SCAN算法在平均寻道时间上表现较好,而SSTF算法在局部请求密集的情况下表现较好。

同时,我们发现FCFS算法的性能最差。

6. 性能比较通过对不同算法的寻道时间进行比较,我们发现SCAN 和C-SCAN算法在平均寻道时间上表现较好。

这是因为它们能够根据磁盘头部的移动方向来优化寻道时间。

而SSTF算法在局部请求密集的情况下表现较好,因为它的策略是优先寻找最近未被访问的柱面,这可以减少磁盘头部的移动距离。

然而,FCFS算法的性能最差,因为它总是按照请求的顺序进行寻道,没有考虑到磁盘头部的移动方向和局部请求的密集程度。

7.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不同磁盘调度算法的性能差异。

SCAN和C-SCAN算法在平均寻道时间上表现较好,适用于需要平衡寻道时间和I/O性能的情况;而SSTF算法在局部请求密集的情况下表现较好,适用于需要快速响应局部请求的情况。

磁盘调度算法实验报告

磁盘调度算法实验报告

磁盘调度算法实验报告磁盘调度算法实验报告引言:磁盘调度算法是操作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决定磁盘上数据的访问顺序,以提高磁盘的访问效率。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对比了三种常见的磁盘调度算法:先来先服务(FCFS)、最短寻道时间优先(SSTF)和扫描(SCAN)算法。

通过对比实验结果,我们将分析不同算法的优缺点,并对其适用场景进行探讨。

实验过程:为了模拟磁盘调度算法在实际应用中的情况,我们使用了一个包含100个磁道的磁盘模型。

我们随机生成了一组磁道请求序列,并以此作为实验数据。

首先,我们使用FCFS算法对数据进行访问,记录下访问每个磁道所需的时间。

然后,我们分别使用SSTF和SCAN算法进行同样的操作,并记录下相应的访问时间。

实验结果:经过实验,我们得到了不同调度算法的访问时间数据。

在FCFS算法中,由于它按照请求的先后顺序进行访问,所以磁头需要频繁地在磁道之间移动,导致访问时间较长。

SSTF算法则根据当前磁头位置选择最近的磁道进行访问,因此其访问时间相对较短。

而SCAN算法则将磁头从一端移动到另一端,期间访问所有请求的磁道,这样可以减少磁头的移动次数,从而提高访问效率。

讨论与分析: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不同的磁盘调度算法在不同的场景下有着不同的优势。

FCFS算法适用于请求较少、请求之间没有明显关联的情况。

因为它简单易实现,不需要额外的计算和判断,但在高负载情况下容易导致磁头抖动,降低整体性能。

SSTF算法适用于请求之间有明显关联的情况,因为它能够选择最近的磁道进行访问,减少了磁头的移动次数。

但是,当请求分布不均匀时,SSTF算法可能会导致某些磁道长时间得不到访问。

SCAN算法则适用于对整个磁盘进行扫描的场景,因为它能够在一个方向上连续访问多个磁道,减少了磁头的移动次数。

但是,SCAN算法可能会导致某些磁道长时间得不到访问,因此在请求分布不均匀的情况下,其性能可能会受到影响。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比了三种常见的磁盘调度算法,并分析了它们的优缺点及适用场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实验3 磁盘调度算法
报告日期:2016-6-17
姓名:
学号:
班级:
任课教师:
实验3 磁盘调度算法
一、实验内容
模拟电梯调度算法,实现对磁盘的驱动调度。

二、实验目的
磁盘是一种高速、大量旋转型、可直接存取的存储设备。

它作为计算机系统的辅助存储器,负担着繁重的输入输出任务,在多道程序设计系统中,往往同时会有若干个要求访问磁盘的输入输出请示等待处理。

系统可采用一种策略,尽可能按最佳次序执行要求访问磁盘的诸输入输出请求,这就叫驱动调度,使用的算法称驱动调度算法。

驱动调度能降低为若干个输入输出请求服务所须的总时间,从而提高系统效率。

本实验要求学生模拟设计一个驱动调度程序,观察驱动调度程序的动态运行过程。

三、实验原理
模拟电梯调度算法,对磁盘调度。

磁盘是要供多个进程共享的存储设备,但一个磁盘每个时刻只能为一个进程服务。

当有进程在访问某个磁盘时,其他想访问该磁盘的进程必须等待,直到磁盘一次工作结束。

当有多个进程提出输入输出请求处于等待状态,可用电梯调度算法从若干个等待访问者中选择一个进程,让它访问磁盘。

当存取臂仅需移到一个方向最远的所请求的柱面后,如果没有访问请求了,存取臂就改变方向。

假设磁盘有200个磁道,用C语言随机函数随机生成一个磁道请求序列(不少于15个)放入模拟的磁盘请求队列中,假定当前磁头在100号磁道上,并向磁道号增加的方向上移动。

请给出按电梯调度算法进行磁盘调度时满足请求的次序,并计算出它们的平均寻道长度。

四、实验过程
1.画出算法流程图。

2.源代码
#include<stdio.h>
#include<stdlib.h>
#include<time.h>
int *Init(int arr[])
{
int i = 0;
srand((unsigned int)time(0));
for (i = 0; i < 15; i++)
{
arr[i] = rand() % 200 + 1;
printf("%d ", arr[i]);
}
printf("\n");
return arr;
}
void two_part(int arr[])
{
int i = 0;
int j = 0;
int k = 0;
int sum = 0;
int a[15];
int b[15];
int num = 100; //当前磁头在100号磁道上a[0] = 100;
b[0] = 100;
for (i = 0; i < 15; i++)
{
for (j = 1; j < 15 - i; j++)
{
if (arr[j] < arr[j - 1])
{
int tmp = arr[j];
arr[j] = arr[j - 1];
arr[j - 1] = tmp;
}
}
}
i = 0;
j = 0;
for (i = 0; i < 15; i++)
{
if (arr[i] >= num)
{
a[j+1] = arr[i];
j++;
}
else
{
b[k+1] = arr[i];
k++;
}
}
printf("访问序列:\n");
for (i = 1; i <= j; i++)
{
printf("%d ", a[i]);
}
for (i = k; i >0; i--)
{
printf("%d ", b[i]);
}
sum = ((a[j]-100)*2+(100- b[1]))/15;
printf("平均寻道长度:%d", sum);
}
int main()
{
int arr[15] = { 0 };
int *ret=Init(arr);
two_part(ret);
getchar();
return 0;
}
4运行结果:
五、实验小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对scan算法更加深入理解,用C语言模拟电梯调度算法,实现对磁盘的驱动调度,这个相比前两个实验实现起来相对简单,理解了算法实现起来尤为简单,程序敲出来之后没有错误,可直接运行,结果验证也无误。

实验总能让我对理论知识理解的更加透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