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牛养殖研究可行性研究报告-肉牛养殖可行性报告

肉牛养殖研究可行性研究报告-肉牛养殖可行性报告
肉牛养殖研究可行性研究报告-肉牛养殖可行性报告

改良肉牛育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名称及项目地址

项目名称:改良肉牛育肥

项目地址:泾源县大弯乡六盘村

二、项目单位及负责人

项目单位:六盘村肉牛养殖场

项目负责人:受敏

该项目总投资260万元,其中基建投资78万元,流动资金20万元,其他162万元。建设1个年育肥300头肉牛育肥场。

三、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和建设意义

随着开放搞活,膘牛和牛肉的出口量越来越大。改良牛具有体大健壮,易育肥,肉质好,易管理等优良特性。经过品种选育和肉牛改良,品种质量得到大幅度提高,改良后的杂交一代牛,经育肥实验,8月龄全体重达400公斤以上,屠宰率达59.7%,净肉率48.6%,符合肉牛标准,并且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市场前景广阔,具有很好的发展潜力。

自然条件非常优越,有丰富的农作物(主要是玉米)秸秆及品种丰富的饲草、饲料资源,有200移民搬迁后留下种草基地,有发展肉

牛的潜力。

四、可行性研究的主要依据

1、该项目可行性研究的依据是根据国家关于《农业经营性投资项目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指出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2、资源优化配臵的客观需要

提出的—系列开发肉牛业的首要因素是其独特的资源和条件优势。全市具有丰富的饲草、饲料资源,具有发展肉牛业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3、农村致富奔小康的需要。

发展肉牛生产是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有效途径。养牛风险小,投入少,收益高。由企业带动农户,农户负责母牛和牛犊的饲养。企业负责架子牛的收购并强制育肥,将会大大提高农民养牛的积极性。养牛还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既可以拓宽农村地方的财税,达到富国强民的目的。

4、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

一方面缓解牛肉供需矛盾,确保有效供应。我国人均牛肉消费量仅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5%,市场牛肉供不应求,其价格不断上涨,牛肉与猪肉同比价已由几年前的1:1上升到目前的3:1。同时,人们的膳食结构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蛋白质尤其是动物蛋白偏少,影响了人们体质的增强,若系统开发肉牛可加大提供优质化、多样化、高档化的牛肉绿色食品,有利于优化膳食结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5、促进生态农业良性循环发展的需要。

从生态学观点看,牧草和农作物秸秆,以技术处理后养牛,通过其生物学功能转化为肉,成为能供人体直接消化的多种氨基酸,与其它利用方式相此,更具合理性和高效性。此外,通过养牛过腹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地力,形成“牛多一肥多一粮多一秸秆多一牛多”的良性循环,不仅能减轻畜牧业依赖于粮食的负担。发展肉牛养殖,对保护土质资源,增加粮食供给,确保“米袋子”充足,优化农村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6、实现农区畜牧业发展战略变化的需要。

目前,我国畜牧业产值接近农业总产值的50%,但是畜牧业仍处于分散粗放阶段,产业链条不长。据国内外农业发达地区成功的经验证明,当畜牧业形成产业化后,使其与种植业产值之此为1:1左右时,农业产业才能达到结构最优化、效益最大化,种植业和牲畜业相得益彰,这要求畜牧业要从传统的生产型向现代化的产业化型转变,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从地产地销为主的畜产品购销体制向培育市场、放开经营、搞活流通和贸易多元化转变。通过系列的开发肉牛基地,引导千家万户农民进入日益发展的市场,提高组织化程度,推进生产经营规模性发展,实行种养繁、产供销、内外贸、牧科教等一体化,用产业化推动畜牧业向高产优质高效发展。

第二章市场分析及预测

肉类市场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膳食结构不断发展变化,对肉、蛋、奶的需求量将越来越大,每年将以20%的速度递增。牛肉及其制品在肉食结构中的比例逐步加大,需求量逐步增加,近四年,我国牛肉产量增加145%,产量达340万吨,平均占有量翻了一番,即便如此,我国人均占有量也只有不到2公斤,而世界平均水平为15公斤,发达国家则高达30-60公斤。我国每年从国外进口牛肉大约15万吨,需要花费大量外汇,可见国内市场前景十分看好。如北京地区拥用1200多万人口,还有大量的国内外旅游观光者,各国的驻华使馆、商驻机构聚集在此,各类宾馆、饭店林立,牛肉及其食品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欢迎,需求潜力相当大,北京清真肉类加工中心及加工厂等每年牛肉需求量缺口就约在4000-5000吨,需从国外大量购进。特别是上海、杭州等地区作为国家金融和旅游城市,人口众多,每天的人口流量就达300-500万人次,而周边城市又无大规模的养牛基地和加工厂,牛肉需求量更大,引育杂交后的鲁西黄牛、西门塔尔牛、夏洛莱牛、利木赞牛以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享有较高的声誉,是国家重点推广品种之一。特别是西部大开发的实施,中原西部油田的开发,其产品将由国内市场转向国际市场,市场更加广阔,可见该项目的实施,将会填补这一国内市场的空缺。

另外,西方已把牛肉作为西餐食品主要用肉,不久的将来,牛肉食品将在人们饮食中占有主导地位,朝着营养、方便、物美价廉,适销对路的方向发展,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和竞争力,中东、东欧

等许多地区及国家目前牛肉进口比5年前增加了7倍多。近年来我国生产的牛肉不仅供应国内市场,还以肉质鲜美等优势在港澳、韩国、俄罗斯及东南亚地区有较高的竞争力,深受外商的欢迎,产品供不应求,有广阔的国际市场。

第三章项目建设的基础条件

一、养牛业有一定的规模和数量

近年来,泾源县把养牛作为支柱产业,县委政府高度重视,立足本地实际,发挥资源优势,把大力发展以养牛为主的食草型畜牧业作为调整产业结构、振兴农村经济的突破口来抓,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发展措施,通过政策鼓励、资金扶持,有力地促进了养牛业的发展,鲁西黄牛、利木赞牛、夏洛莱牛、西门塔尔牛的饲养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其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发展快、个体大,产肉率高,肉质鲜美等特点,养牛业已成为农民农家致富奔小康的有效途径,农民养牛积极性越来越高,饲养量逐年增多。

二、有优良品种优势

改良牛具有生长发育快、个体大、产肉率高,肉质鲜美等特点。为进一步提高肉用性和养殖效益,大力推广利用法国“利木赞”肉牛冻精颗粒、瑞士的“西门塔尔”肉牛、法国中西部的“夏洛莱”牛等改良当地肉牛的新技术,改良后的肉牛日增重比当地牛提高了2倍,屠宰率达68.7%,肉牛改良工作的推广可以为基础建设提供良种资

源。

三有丰富的饲草、饲料优势

有上万亩的农作物(主要是玉米)秸秆,有上千亩的草原,饲草的开发利用,降低了生产成本,为提高经济效益迈出了新路子,为畜牧业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科学饲养的条件。

四、有健全的服务体系

泾源县有较强的畜牧兽医科技队伍,目前,已建立了冷配改良繁育体系、疫病防治体系、科学饲养技术指导体系。可为项目建设提供技术保证。

五、有较好的能源、水电及公用设施条件

项目所需饲料、动力为煤、油和电。供应有保障,电力来自地区电网,电力供应用保障。

六、有领导重视

各级政府始终把以秸秆养牛为主的畜牧业作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来抓,非常重视肉牛饲养加工一体化项目建设,制订了一系列优势政策和具体的实施方案,为项目建设提供了诸多有利条件和良好的外部环境。

七、有优越的养牛场建设条件

养牛场设以六盘村为基础,建设育肥牛场,养殖园区土壤肥沃,牧草资源丰富,土地宽阔,饲料充足,交通方便,气候适宜,周围环境安静,有养牛基础和数量,是较为理想的肉牛生产基地。

综上所述,肉牛饲养开发是可行的。

第四章环境保护与安全

一、项目构成

本项目由本场具体实施:

1、建设年出栏300头的育肥牛场

2、肉牛育肥场,包括育肥牛牛舍、饲料间、青贮窖,相关污水处理工程、公用设施等。

二、生产纲要

(一)数量和质量

1、产量(牛):年育肥肉牛300头。

2、质量:购进待育肥架子牛的活量150-300公斤,牛品种以鲁西黄牛为母本(父本以西门塔尔、夏洛莱、利木赞)的杂交牛,无遗传缺陷,健康无病,育肥结束体重在400-500公斤左右。

饲料机械。

包括青贮饲料机械及配套以及精粗料粉碎机等,详见表。

表:饲料机械设备表

(二)生产组织形式

本项目肉牛育肥场生产的主要方式:第一步:为集约化育肥,由本项目实施单位建设肉牛育肥场;建牛舍4栋,(每栋长40米,宽10米,双列式,400平方米/栋,养牛75头)。

1、架子牛选购:选购架子牛的依据为牛月龄、活重、体形外貌、品种、健康情况等。

2、架子牛运输:汽车运输,短距离可赶运。

3、架子牛育肥

饲养方式由自由采食、自由饮水。

4、育肥期指标

(1)育肥时间:12个月

(2)育肥结束体重:450公斤左右

(3)育龄期日增重:2-2.6公斤

5、兽医保健

A、本项目配备专职兽医,进行防疫及临床治疗;

B、对架子牛产地疫情考察;

C、在收购现场进行健康检查,一般外观检查及采血抽检;

D、架子牛到育肥场后观察。

(四)育肥场建设工程量及投资估算

1、育肥场建设工程量及投资预算

育肥牛舍:年育肥肉牛300头,采用周年循环式育肥;需建面积为400平方米/栋的牛舍4栋(每栋每批养牛75头),年出栏300头。

共需建牛舍面积为(4栋×400平方米)1600平方米,每平方米造价为250元,约需资金40万元。

2、精饲料库:以贮存量为60天计算,需建能贮存精料量30万公斤的饲料库2座;每座面积为100平方米,总面积为200平方米,约需资金5万元。

3、粗饲料棚:以贮存量为60天计算,需建能贮存粗料量3万公斤的粗料棚2座,每座面积100平方米,,总体积180立方米,每立方米存粗料100公斤,需资金1万元。

4、青贮饲料窖:玉米全株青贮是肉牛的好饲料,全年饲喂既能

节约精料,又可减少疾病,降低成本,以每年每日采食(自然重)8公斤计算,全年需青贮玉米量为72万公斤,需建面积为296平方米的青贮窖3个,每个窖青贮量为24万公斤,约需资金14万元。

5、办公室和宿舍:办公室100平方米,宿舍50平方米,每平方米造价为600元,约需资金9万元。

6. 消防设施1万元。

第五章环境保护与安全

一、建设地区环境现状

肉牛饲养场,牛场离居民区较远,环境安静,周围无污染源,是较为理想的肉牛生产基地。

二、设计执行的环保标准

1、污水排放标准。执行现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饲养肉牛属于二级污水,二级排放标准如下:

2、烟尘排放标准。排放浓度执行现行锅炉烟尘排放标准。

三、主要污染物及污染源

肉牛饲养场的牛粪、牛尿混合物。

四、采取的环境措施

为了达到“设计执行的环保标准”,必须采取相应措施。这些措施有:

1、牛粪在堆积处发酵后作大田肥料或建设颗粒肥料厂,加工为颗料肥再作菜地或其它农作物的肥料。

2、定期检测排放的污水

五、安全生产

1、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厂场设有满足消防需要的通道,并设有消火栓,消防专用水池、消防用具。

2、经常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制定各种岗位安全操作制度。

(1)电器系统的危险区设有保护装臵。

(2)饲料车间设有防尘装臵,操作人员备有防尘面具。

第六章项目实施计划

一、项目实施进度

1、准备期:2个月

2、预计投产时间:

公司将聘请有生产实践经验的专家或专门人才参与企业的管理、生产、经营、技术指导,并加强科研,既培育公司自己的科技人员,又研究公司自己特有的技术,营造出公司技术先进,后续有人的高科

技肉牛企业。

第七章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

一、投资估算

本项目投资总额为260万元人民币,其中基本建设投资额为78万元,流动资金20万元,其它162万元。

1、建牛舍1600平方米,每平方米250元,计40万元。

2、建饲料库200平方米,每平方米250元,共需5万元。

3、建饲草棚180立方米,每平方米30元,共需1万元。

4、青贮窖720平方米,每平方米约200元,需投14万元。

5、办公室、宿舍150平方米,每平方米600元,投资9万元。

6、饲料机械设备:9万元。

7、购牛款:300头,每头4000元,投120万元。

8、购饲料款:30万元。

9、流动资金20万元。

10、人员工资及其它12万元。

二、资金筹措

1 引进贴息贷款。

2自筹80万元。

第八章经济分析

资金投入,以一头牛的投入计算:

1、购买一头架子牛150-300公斤,价格3500-4000元,育肥期12个月,每天耗精料3公斤,每公斤2元,计6元,12个月计2160元。草10公斤,每公斤0.20元,12个月720元,水电、防病、人工费等600元,周期投入3480元,总投资3480-4000元。

2、育龄牛体重达到400-450公斤,每公斤销价25元,价10000元。

3、150公斤牛育肥12个月的纯利润是10000-7480=2520元,

所以,每头育肥牛盈利2520元左右,300头牛利润为70万元。

第九章项目风险分析

任何事业都存在风险性,本项目也不例外,本项目的风险表现和解决办法:

1、本项目投资总额中,设备投资、工程投资额要小一些,以能生产为原则,这样风险性可进一步降低。

2、多研究用户对牛肉品质、标准的要求,最大限度满足用户要求,提高企业声誉。

3、产品质量稳定,市场风险小。

4、不断增强本项目的科技含量,使企业有后劲,风险小。

5、领导团结一致,共同决策,风险小。

6、协作多协商,少扯皮,风险小。

泾源县大弯乡六盘村肉牛养殖场 2013年3月13日

肉牛育肥技术

第一章牛的品种

一、我国黄牛

我国黄牛分布很广,东起沿海各省,西起新疆西藏,南到台湾、海南,北至内蒙黑龙江等省(区)都有饲养。在我国牛的总数中黄牛占首位,约占总牛数的72%。我国黄牛具有役用、肉牛、乳用多种经济用途,是农牧民的重要生产和生活资料。

在我市较多的黄牛有:蒙古牛、鲁西牛、南阳牛、秦川牛等。

(一)、蒙古牛

产地:原产内蒙古高原地区。现在东北、华北至西北各省都有分布,是我国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品种。

外貌特征:体格大小中等,毛色以黄褐色、黑色居多。头短宽而粗重,角向上前方弯曲,髯甲低平,背腰平直,胸部狭深,腹圆大而紧吊,后躯短,尻部尖斜,四肢粗短,后腿肌肉不发达。成年公牛体重400—470公斤,母牛300—370公斤。

生产性能:具有肉、乳、役多种用途,但生产水平都不很高,故非专门化品种。在良好的放牧条件下,肥育性能尚好。秋季是蒙古牛膘肥体壮屠宰适期。8月份屠宰的蒙古牛上等膘情的屠宰率为51.5%,而4月中旬屠宰的,其屠宰率仅为40.2%。

(二)、鲁西牛

产地:原产于山东西部、黄河以南、运河以西一带。菏泽、济宁两地是鲁西牛的高产区。

外貌特征:体形高大略短,被毛为黄色,也有棕色、深黄。结构较为细致紧凑,肌肉发达,前躯较深,背腰宽广,侧观呈长

方形,具有役、肉兼用牛的体形。多数牛具有完全的三粉特征,即眼圈、嘴圈、腰下四肢内侧毛色为浅色。成年公牛体重一般为400—650公斤,母牛体重一般为250—450公斤。

生产性能:鲁西黄牛是我国产肉性能较好的地方牛种,皮薄骨,肉色鲜嫩,色泽红润,其生产的高档牛肉可打入星级宾馆。18月龄公、母平均日增重分别为0.65公斤和0.43公斤。平均屠宰率为58.88%,眼肌面积95.5平方厘米。

(三)、南阳牛

产地:原产于河南的南阳地区,分为平原牛和山地牛两种。

外貌特征:毛色多为黄色、米黄、草白等色。体格高大,骨骼结实,背腰宽广,发育匀称,肢势正直,公牛颈短而厚,销呈弓形;母牛颈薄,呈水平状。尻部短且尖,尾根高。具有较好的役用性。成年公牛体重达400—550公斤;母牛300—400公斤。

生产性能:役用性能良好,肉用性能较好,18月龄日增重平均为0.8公斤,平均屠宰率为55.6%,眼肌面积92.6平方厘米。

(四)、秦川牛

产地:原产于陕西省渭河流域关中平原,是著名的役用牛品种。

外貌特征:肯骼粗壮,肌肉丰厚,前躯发育特别良好,后躯发育较弱,被毛为紫红色或红色。角短多向外下方或后方稍弯,公牛颈粗短,肩长而斜,胸部宽深,尻部长短适中,但多为尖斜尻。成年公牛体重平均为600公斤,母牛450公斤,属国内大型役、肉兼用品种。

生产性能;役用性能好。秦川牛肉质细致,容易肥育。屠宰率为 58.28%,眼肌面积91.02平方厘米。瘦肉率高。其产肉性能基本接近国外肉牛品种的一般水平。

二、从国外引入的主要肉牛品种

(一)、夏洛来牛

产地:夏洛来牛原产于法国的夏洛来及涅夫勒地区。1964年以后我国陆续从法国引进。

外貌特征:体大而强壮,毛色为乳白或枯草黄色。头小而宽短,向前方伸展。胸深肋圆,背厚腰宽,臀部丰圆。全身肌肉充实,四肢端正。成年公牛体重一般为1100—1200公斤,母牛为700—800公斤。

生产性能:6月龄公犊体重可达234公斤,母犊为210.5公斤。周岁公、母牛体重分别可达458.4公斤和368.3公斤。阉牛14—15月龄体重为495—540公斤。肥育期平均日增重1.88公斤,屠宰率65—70%。

夏洛来牛生长速度快,饲料报酬高,产肉性能好,适应性强,具有皮薄、肉嫩、胴体瘦肉多,肉佳味美的特点。用夏洛来牛改良本地黄牛,其后代个体大,生长快,全身肌肉丰满。杂种牛初生重30公斤,一月龄平均日增重1000克,18月龄体重可达250——300公斤。分别比本地牛提高25%、50%,屠宰率为48.3%至50.4%。

(二)、海福特牛

产地:海福特牛原产于英国的英格兰西部威尔士地区的海福特县及其毗邻的牛津县等地,是中小型早熟的肉用品种。我国于1964年以后陆续引入,现分布在全国各地。

外貌特征:头短额宽,有角者角呈腊黄色或白色,向两侧伸展,微向下弯曲。颈短厚,颈垂发达;躯干肌肉丰满,呈圆筒形;肩峰宽大,胸宽而深,肋骨开张,背腰平直宽阔,臀部丰满。四肢短粗,蹄质结实,背毛为暗红色,但头、颈垂、腹下、四肢下部及尾帚为白色;皮肤为橙黄色。

生产性能:海福特牛为早熟中小型肉牛品种,体型中等,具有较高的日增重、屠宰率和饲料报酬率,胴体品质良好。一般初生重:公犊为36公斤,母犊为33公斤;成年母牛体重可达600—750公斤,成牛公牛体重可达1000—1100公斤。屠宰率一般为60—65%。

该品种牛具有体质强壮,较耐粗饲,适于放牧,产肉率高,肉质柔嫩多汁,味美可口等特点。

用海福特牛改良本地黄牛,海杂一代牛在肥育期内平均日增重446.2克,屠宰率53.9%,净肉率45%,分别比本地黄牛提高8%、6.5%和7.2%,改良效果明显。

(三)、西门塔尔牛

产地:西门塔尔牛原产于瑞士西部的阿尔卑斯山区。是世界著名的乳肉兼用品种。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及南方一些省均有饲养。该品种由于常年在山地放牧饲养,因此具有体躯粗大结实,耐粗饲,适应性强等特点。

外貌特征:该品种牛体格粗壮结实,头、颈中等,颈垂发达,前躯发育较后躯好,胸深、体躯呈圆筒形,腰宽身躯大。尻部长宽平直,肌肉丰满,四肢粗壮结实,肌肉发达。蹄圆厚。乳白毛多在肩胛、腰部绕体躯呈带状分布,头部白色或带小块色斑,腹、腿部和尾帚均为白色。鼻镜、眼睑为粉红色,皮肤为粉红色。

生产性能:西门塔尔牛耐粗放,适应性、抗病性及繁殖力均强,肉质好,产乳量高,乳脂率高,是多种经济用途的优秀兼用品种。一般成年公牛体重为1000——1200公斤,成年母牛650—700公斤。公犊初生重45公斤左右,母犊44公斤左右,周岁体重可达454公斤。经育肥屠宰率可达55—65%。

年平均产乳量为4070公斤,乳脂率为3.9% 。用西门塔尔牛杂交改良本地黄牛,西杂一代初生重一般为32公斤,12月龄体重200公斤,18月龄体重277.3公斤,比本地牛分别提高49%、48.6%和37.9%,改良效果显著。

第二章牛的消化器官与消化生理

一、牛的消化器官

(一)口腔:牛没有上切齿,只有臼齿(板牙)和下切齿。牛是通过左右侧臼齿轮换与切齿切断饲草,在唾液润滑下吞咽入瘤胃,反刍时再经上下齿仔细磨碎食物。

(二)四个胃区:牛有四个胃,即瘤胃、网胃(蜂巢胃)、瓣胃(腺胃)、皱胃(真胃)。由于牛本身营养的需要,必须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