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计算机控制系统试题
计算机控制系统题目(含答案)

15、什么叫积分分离,其作用是什么?(5 分)
在一般的 PID 控制中,当有较大的扰动或大幅度改变给定值时,由于此时有较大的偏差,以及系统有惯性和滞后,故在积分项的作 用下,往往会产生较大的超调和长时间的波动。特别对于温度、成份等变化缓慢的过程,这一现象更为严重。为此,可采用积分分离措施, 即偏差 e(k)较大时,取消积分作用;当偏差 e(k)较小时才将积分作用投入。亦即
数字 PID 位置型控制算法
u(k
)
K
P
e(k )
T TI
k i0
e(i)
TD
e(k )
e(k T
1)
数字 PID 增量型控制算法
u(k) u(k) u(k 1)
K P e(k) e(k 1) K I e(k) K D e(k) 2e(k 1) e(k 2)
其中: K P 1 σ 称为比例增益; K I K PT/TI 称为积分系数; K D K PTD /T 称为微分系数 17、什么叫做介质访问控制技术?在目前的局部网络中,采用哪几种传输访问控制方式?(5 分)
当 e(k) β 时,采用 PD 控制;
当 e(k) β 时,采用 PID 控制。 积分分离阈值 β 应根据具体对象及控制要求确定。若 β 值过大,达不到积分分离的目的;若 β 值过小,一旦被控量 y(t)无法跳出各积分分
离区,只进行 PD 控制,将会出现残差
16、写出数字 PID 增量型、数字 PID 位置型控制算法的表达式。(4 分)
一、简答题(共 70 分) 1、解释计算机控制系统工作的三个基本步骤。(3 分) 实时数据采集 、实时控制决策、实时控制输出 2、解释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4 分) 综合化、扁平化、智能化、网络化 3、系统误差的特点的是什么?(3 分) 在一定的测量条件下,其变化规律是可以掌握的,产生误差的原因一般也是知道的。
计算机控制系统试卷汇总(5套)

计算机控制系统试卷一答案一、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画出典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基本框图。
答:典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基本框图如下:2、根据采样过程的特点,可以将采样分为哪几种类型?答:根据采样过程的特点,可以将采样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周期采样指相邻两次采样的时间间隔相等,也称为普通采样。
(2) 同步采样如果一个系统中有多个采样开关,它们的采样周期相同且同时进行采样,则称为同步采样。
(3) 非同步采样如果一个系统中有多个采样开关,它们的采样周期相同但不同时开闭,则称为非同步采样。
(4) 多速采样如果一个系统中有多个采样开关,每个采样开关都是周期采样的,但它们的采样周期不相同,则称多速采样。
(5) 随机采样若相邻两次采样的时间间隔不相等,则称为随机采样。
3、简述比例调节、积分调节和微分调节的作用。
答:(1)比例调节器:比例调节器对偏差是即时反应的,偏差一旦出现,调节器立即产生控制作用,使输出量朝着减小偏差的方向变化,控制作用的强弱取决于比例系数K P。
比例调节器虽然简单快速,但对于系统响应为有限值的控制对象存在静差。
加大比例系数K P可以减小静差,但是K P过大时,会使系统的动态质量变坏,引起输出量振荡,甚至导致闭环系统不稳定。
(2)积分调节器:为了消除在比例调节中的残余静差,可在比例调节的基础上加入积分调节。
积分调节具有累积成分,只要偏差e不为零,它将通过累积作用影响控制量u,从而减小偏差,直到偏差为零。
积分时间常数T I大,则积分作用弱,反之强。
增大T I将减慢消除静差的过程,但可减小超调,提高稳定性。
引入积分调节的代价是降低系统的快速性。
(3)微分调节器:为加快控制过程,有必要在偏差出现或变化的瞬间,按偏差变化的趋向进行控制,使偏差消灭在萌芽状态,这就是微分调节的原理。
微分作用的加入将有助于减小超调,克服振荡,使系统趋于稳定。
4、采样保持器LF398工作原理图如下图,试分析其工作原理。
(完整版)计算机控制系统试题库1

1、某压力测量仪表的量程为400~1200Pa,采用8位A/D转换器,设某采样周期计算机中经采样及数字滤波后的数字量为171D,求此时的压力值。
解:设:A0为工程量量程的下限,Am为工程量量程的上限N0为测量仪表下限所对应的数字量,Nm为测量仪表上限所对应的数字量,Nx为测量值所对应的数字量,则相应的标度变换公式为:Ax = A0 +(Am-A0)*(Nx-N0)/(Nm-N0)根据题义,A0=400,Am=1200,Nm=28=255,N0=0,Nx=171,则Ax =400 +(1200-400)*(171-0)/(255-0)=936(pa)题义所示的数字量171对应的压力值为936pa。
2、12位A/D转换器的输入电压为0~5V,求当输入模拟量为下列值时输出的数字量:(1)1.25V (2)4V解:(1)1.25/5×212=1024(2)4/5×212=3276.83、已知G1(S )=S 3,G2(S )=32+S ,试分别求出他们中间没有采样开关隔开时,和中间有采样开关隔开时的脉冲传递函数。
解:(1)没有采样开关时:G (Z )=Z[G1(S)G2(S)]=Z[3/S *2/(S+3)]=2Z[1/S -1/(S+3)]=)1(23TeZ zZ Z ---- (3分)(2)中间有采样开关时:()()TT e Z Z Z e Z Z Z Z S G Z S G Z Z G Z G Z G 323212116213)]([)]([)()()(----=-*-=*==4.用双线性变换法、后向差分法离散下列连续函数121)(2++=S S S D设T=2S ,写出其脉冲传递函数及差分方程。
解:(1)双线性变换法令11112--+-=Z Z T S 代入式中得)()(5.01)21(25.0121)(1212Z E Z U ZZ Z S S Z D =-++=++=--- 等效差分方程为U(k)=0.5u(k-1)+0.25e(k)+0.5e(k-1)+0.25e(k-2) (2)后向差分法令T Z S 11--=)()(694121)(212Z E Z U ZZ S S Z D =+-=++=-- 等效差分方程为 u(k)=4e(k)/9+2u(k-1)/3-u(k-2)/95、设计算机控制系统中广义对象的脉冲传递函数)268.01()1()2.01)(78.21(000392.0)(121111-------++=Z Z Z Z Z Z G 设系统采样周期T=0.05S ,典型输入信号为斜坡信号,试设计最少拍有纹波控制系统。
计算机控制系统试题二答案

计算机控制系统试卷二答案班级:姓名:学号:成绩:一、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连续控制系统相比,计算机控制系统具有哪些特点?答:与连续控制系统相比,计算机控制系统具有以下特点:(1) 计算机控制系统是模拟和数字的混合系统。
(2) 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控制规律是由计算机通过程序实现的(数字控制器),修改一个控制规律,只需修改程序,因此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3) 计算机控制系统能够实现模拟电路不能实现的复杂控制规律。
(4) 计算机控制系统并不是连续控制的,而是离散控制的。
(5) 一个数字控制器经常可以采用分时控制的方式,同时控制多个回路。
(6) 采用计算机控制,如分级计算机控制、集散控制系统、计算机网络等,便于实现控制与管理一体化,使工业企业的自动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2、简述计算机控制系统的一般控制过程。
答:(1) 数据采集及处理,即对被控对象的被控参数进行实时检测,并输给计算机进行处理。
(2) 实时控制,即按已设计的控制规律计算出控制量,实时向执行器发出控制信号。
3、简述典型的计算机控制系统中所包含的信号形式。
答:(1)连续信号连续信号是在整个时间范围均有定义的信号,它的幅值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断续的。
(2)模拟信号模拟信号是在整个时间范围均有定义的信号,它的幅值在某一时间范围内是连续的。
模拟信号是连续信号的一个子集,在大多数场合与很多文献中,将二者等同起来,均指模拟信号。
(3) 离散信号离散信号是仅在各个离散时间瞬时上有定义的信号。
(4) 采样信号采样信号是离散信号的子集,在时间上是离散的、而幅值上是连续的。
在很多场合中,我们提及离散信号就是指采样信号。
(5) 数字信号数字信号是幅值整量化的离散信号,它在时间上和幅值上均是离散的。
4、线性定常离散系统的稳态误差是否只与系统本身的结构和参数有关?答:线性定常离散系统的稳态误差,不但与系统本身的结构和参数有关,而且与输入序列的形式及幅值有关。
计算机控制试题及答案

计算机控制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计算机控制系统中,以下哪个不是典型的控制策略?A. 比例控制B. 积分控制C. 微分控制D. 模糊控制答案:D2. 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系统响应时间指的是:A. 系统从接收到控制命令到开始执行的时间B. 系统从接收到控制命令到完成执行的时间C. 系统从接收到控制命令到输出结果的时间D. 系统从接收到控制命令到输出稳定结果的时间答案:D3. 以下哪个不是计算机控制系统的优点?A. 精度高B. 响应快C. 易于维护D. 能耗高答案:D4. 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闭环控制系统与开环控制系统的主要区别在于:A. 是否有反馈B. 是否有传感器C. 是否有执行器D. 是否有控制器答案:A5.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通常采用哪种方法?A. 频率响应法B. 时域分析法C. 状态空间法D. 所有上述方法答案:D6. 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以下哪个参数不是系统性能指标?A. 稳态误差B. 响应时间C. 系统复杂度D. 带宽答案:C7. 以下哪个不是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成部分?A. 传感器B. 执行器C. 显示器D. 电源答案:D8. 计算机控制系统中,以下哪个不是典型的干扰?A. 电源波动B. 温度变化C. 机械振动D. 人为操作答案:D9. 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以下哪个不是控制器的设计方法?A. PID控制B. 模糊控制C. 神经网络控制D. 机械控制答案:D10.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实时性要求是指:A. 系统响应时间必须小于一个固定的阈值B. 系统响应时间必须大于一个固定的阈值C. 系统响应时间必须等于一个固定的阈值D. 系统响应时间可以是任意值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输入设备包括:A. 传感器B. 键盘C. 鼠标D. 扫描仪答案:A2.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输出设备包括:A. 显示器B. 打印机C. 执行器D. 扬声器答案:C3.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计目标通常包括:A. 稳定性B. 快速性C. 准确性D. 经济性答案:A, B, C, D4.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干扰可能来自:A. 电源B. 环境C. 人为操作D. 系统内部答案:A, B, C, D5.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方法包括:A. 根轨迹法B. 奈奎斯特准则C. 李雅普诺夫方法D. 频域分析答案:A, B, C, 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计算机控制试题及答案

计算机控制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种语言不属于编程语言?A. PythonB. HTMLC. JavaD. CSS答案:D2. 在计算机中,RAM代表什么?A. 随机存储器B. 只读存储器C. 随机访问存储器D. 只读访问存储器答案:C3. 下列哪个设备属于输入设备?A. 打印机B. 显示器C. 鼠标D. 音箱答案:C4. SQL代表什么?A. 科学问题列表B. 结构化查询语言C. 超文本标记语言D. 数据库管理系统答案:B5. 在计算机中,二进制数是怎样表示的?A. 使用0和1B. 使用英文字符C. 使用十进制数D. 使用汉字答案:A二、填空题1. 在计算机系统中,CPU代表__________。
答案:中央处理器2. 在编程中,循环结构可以用来重复执行__________。
答案:一段代码3. 在计算机网络中,HTTP代表__________。
答案:超文本传输协议4. 在数据库中,表是由__________组成的。
答案:记录5. 在计算机图形学中,RGB代表__________。
答案:红绿蓝三、简答题1. 请解释什么是操作系统。
答:操作系统是一种软件,它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硬件资源,并为用户和应用程序提供服务。
操作系统负责处理输入和输出、文件管理、内存管理、进程调度等任务,使得计算机能够高效地运行。
2. 请解释什么是算法。
答:算法是一组规则或指令,用于解决特定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它是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和操作步骤的描述,可以用自然语言、伪代码或编程语言表示。
算法的设计可以影响程序的性能和效率。
3. 请解释什么是网络安全。
答:网络安全是指保护计算机网络系统和数据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使用、披露、破坏或干扰的能力。
网络安全包括防火墙设置、数据加密、访问控制等措施,旨在确保网络和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四、编程题请编写一个Python程序,实现计算两个数的和并输出结果。
```pythonnum1 = float(input("请输入第一个数:"))num2 = float(input("请输入第二个数:"))sum = num1 + num2print("两个数的和为:", sum)```以上是计算机控制的试题及答案,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计算机控制系统试题及答案

计算机控制系统试题及答案(内容部分,字数超过5000字)试题一:1. 什么是计算机控制系统?描述其基本原理和组成部分。
答案:计算机控制系统是一种通过计算机对工业或生产过程进行自动化控制的技术系统。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获取传感器的输入信号,经过计算机处理并产生相应的控制命令,再通过执行器输出控制信号来实现对系统的控制。
计算机控制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组成部分构成:- 传感器:用于将被控对象(如温度、压力等)转化为电信号,为计算机提供输入数据。
- 计算机:作为系统的核心,负责数据处理、控制策略计算等工作。
- 控制器:根据计算机处理后的控制信号,通过执行器发送控制信号给被控对象。
- 执行器:根据控制信号,对被控对象进行操作,实现控制目标。
- 通信网络:为各个组件之间提供数据传输的通道。
2. 请简要介绍常见的控制系统分类。
答案:常见的控制系统分类包括:- 开环控制系统:控制器的输出不受被控对象的反馈作用影响。
这种系统只能根据预先设定的控制策略进行控制,无法根据系统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容易受到外界干扰的影响。
- 闭环控制系统:控制器的输出受到被控对象的反馈作用影响。
通过对被控对象输出信号的反馈进行比较和调整,实现系统对目标状态的精确控制。
闭环控制系统具有较高的鲁棒性和适应性,但也容易引起稳定性问题。
- 自适应控制系统:根据被控对象的实时变化情况,自动调整控制器的控制策略和参数,以实现对系统的最优控制。
自适应控制系统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环境,提高控制质量和效率。
- 模糊控制系统:通过引入模糊逻辑,将系统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关系表示为模糊规则,并通过推理和模糊推理机制得到控制器的输出,实现对复杂非线性系统的控制。
模糊控制系统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适应性,能够处理一些难以建立精确数学模型的控制问题。
3. 请简述PID控制器的基本原理及其优缺点。
答案:PID控制器是一种常用且经典的控制器。
其基本原理是根据系统误差的大小及其变化率来产生控制信号。
计算机控制系统(试题)

计算机控制系统(试题)一、单选题(共126 题)【1 】. 不属于规程中关于“取源部件的检修”这一节内容的是______。
A.机械量传感器的检修与质量要求B.取压部件的检修与质量要求C.电接点筒的检修与质量要求D.水位测量筒检修与质量要求答案:()【 2 】. 检修后的机柜,应无裸露线头遗留;但因检修完工验收时的疏忽,机组启动后热工人员小王巡检到FSSS柜时,发现柜内有裸露线头遗留,此时小王______。
A.应先用绝缘物将裸露线包扎后放入接线槽中,待机组运行稳定后,再查明原因处理B.为防止处理过程中发生异常,可暂不作任何处理,待机组运行稳定后,再查明原因处理C.应先用绝缘物包扎裸露线,然后立即汇报,等待指示--D.应立即汇报,设备主人应立即查明原因予以恢复;若为无用线,及时用绝缘物将裸露线包扎后放入接线槽中答案:()【 3 】. 关于测量管路,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为避免测量管路排污时对测量造成影响,各测量导压管均应分隔保温B.所有水位测量管路均应装设排污阀C.水位、流量等差压测量管路的正负压导压管应尽量靠近敷设D.所有测量管路均应装设二次阀``答案:()【 4 】. 对于-5V~+5V之间变化的模拟量信号进行数据采集,需采用______编码方式。
A.二进制编码B.BCD编码C.单极性编码D.双极性编码答案:()【5 】. A/D转换器接受输入信号的时间间隔,称为______;A/D转换器的转换时间与______的大小有关。
A.孔径时间模拟输入电压值B.采样时间模拟输入电流值C.转换时间接受输入信号的时间间D.采样周期量化误差隔答案:()【 6 】. 关于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总电源,下面说法不符合规程要求的是______。
A.应由来自二路不同的电源系统冗余供电,电源自动投入装置应切换可靠B.正常运行时应由UPS提供,其容量应有大于40%的余量,质量符合要求C.若采用隔离变压器进行电源隔离时,检查隔离变压器应无异常发热,二次侧接地应良好D.供电回路中不应接有任何大功率用电设备,未经批准不得随意接入新负荷答案:()【7 】. 设12位A/D转换器的满量程电压FSR为10V,则该A/D转换器的量化单位是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控制系统试题(A卷)分析说明或计算下列各题:1.画出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方框图,并分别说明各单元的作用。
(15分)2.写出数字PID位置型和增量型控制算法的计算式,并比较两种算法的优缺点。
(15分)3.在数字PID中,采样周期T的选择需要考虑哪些因素?(15分)4.已知被控对象的传递函数,采样周期T=0.1s,采用零阶保持器,单位负反馈系统。
要求针对单位阶跃输入信号设计最少拍无纹波系统的,并计算输出响应和控制信号序列。
(0.368)(15分)5.被控对象的脉冲传函,采样周期T=1s,试用达林算法设计τ=2s的,对于单位阶跃输入的数字控制器D(z),并计算输出响应和控制信号序列。
(0.607)(15分)6.动态矩阵控制算法为何只能适用于渐近稳定的对象?对模型时域长度N有什么要求?若N取得太小会有什么问题?(10分)7.说明计算机控制网络的特点以及控制网络与信息网络的区别。
(15分)附录常用Z变换表计算机控制系统试题答案(A卷)1.答: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基本框图如下:(8分)①测量变送器:测量被控对象的控制参数,并变换成一定形式的电信号;(1分)②A/D转换器:将电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反馈给计算机;(1分)③控制器:将反馈信号与给定值信号进行比较,得到的偏差信号按照一定的控制算法输出数字控制信号;(2分)④D/A转换器:将数字控制信号转换为模拟控制信号驱动执行器;(1分)⑤执行机构:接受模拟控制信号,改变被控对象的控制参数值;(1分)⑥被控对象:工艺参数需要控制的生产过程、设备或机器等。
(1分)2.答:位置型PID算法:(3分)增量型PID算法:(3分)位置型PID算法与增量型PID算法比较:①增量型算法不需要做累加,计算误差或计算精度问题,对控制量的计算影响较小。
而位置型算法要用到过去误差的所有累加值,容易产生大的累加误差。
(3分)②增量型算法得出的是控制量的增量,误动作影响小,而位置型算法的输出是控制量的全量输出,误动作影响大。
(3分)③采用增量型算法,由于算式中不出现项,则易于实现手动到自动的无冲击切换。
(3分)3.答:采样周期T的选择应考虑如下因素:①要满足香农定理;(3分)②采样周期要小,离散接近连续;(2分)③采样周期应比对象的时间常数小得多;(2分)④采样周期应远小于对象扰动信号的周期,一般使扰动信号周期与采样周期成整数倍关系;(2分)⑤当系统纯滞后占主导地位时,应尽可能使纯滞后时间接近或等于采样周期的整数倍;(2分)⑥如果执行器的响应速度比较慢,那么采样周期过小将失去意义;(2分)⑦采样周期的下限是使计算机完成采样、运算和输出三件工作所需要的时间(对单回路而言)。
(2分)4.答:T=0.1s,被控对象的Z传递函数为:(3分)针对单位阶跃输入信号,按最少拍无纹波设计有:(4分)则:(2分)输入为单位阶跃信号时,输出的Z变换为:(2分)输出序列为:0,0.582,1,1,…,能收敛于阶跃函数;(1分)控制的Z变换为:(2分)控制序列为:1.58,-0.58,0,0,…,显然控制序列收敛。
(1分)5.解:广义被控对象:如果期望的闭环脉冲传函为时间常数的一阶惯性环节,并带有N=1个采样周期的纯滞后,则(3分)控制器的脉冲传递函数为:(3分)闭环系统输出:控制器的输出:可以看出控制量输出有大幅度的摆动,为消除振铃现象,将控制器极点多项式中(1+0.6065z-1)(2分)项改为1.6065,由此可得数字控制器:(2分)这样,脉冲传递函数变为:(2分)在单位阶跃输入时,输出值的脉冲传递函数变为:控制器的输出为:可见,振铃现象基本消除。
(3分)6.答:①动态矩阵控制算法的预测模型是从被控对象的阶跃响应出发,通过一系列动态系数进行描述的,而且系数的长度是有限的;用一组有限的系数来描述,那么在有限系数之外的部分则可不计,这就要求对象是渐近稳定的对象。
(3分)②在一般情况下,N的选择应使的值与阶跃响应的静态终值之差具有与测量误差、计算误差有相同的数量级,以至在实际上可以忽略。
(4分)③若N取得太小,将不能覆盖系统动态的主要变化部分,会使预测的结果不准确。
(3分)7.答:计算机控制网络的特点如下:(7分)①要求有高实时性和良好的时间确定性;②传送的信息多为短帧信息,且信息交换频繁;③容错能力强,可靠性、安全性好;④控制网络协议简单实用,工作效率高;⑤控制网络结构具有高度分散性;⑥控制设备的智能化与控制功能的自治性;⑦与信息网络之间有高效的通信,易于实现与信息网络的集成。
控制网络与信息网络的区别如下:(8分)①控制网络中数据传输的及时性和系统响应的实时性是控制系统最基本的要求;②控制网络强调在恶劣环境下数据传输的完整性、可靠性;③在企业自动化系统中,分散的单一用户必须借助控制网络进入系统,所以通信方式多使用广播和组播方式,在信息网络中某个自主系统与另外一个自主系统一般都建立一对一的通信方式;④控制网络必须解决多家公司产品和系统在同一网络中相互兼容问题,即互操作性问题。
计算机控制系统试题(B卷)分析说明或计算下列各题:1.叙述数据采集和监视系统、直接数字控制系统和监督控制系统的结构(画图说明)及工作过程。
(15分)2.什么叫积分饱和作用?它是怎样引起的?可以采用什么办法消除?分别写出其控制算式。
(15分)3.在数字PID中,采样周期T的选择需要考虑哪些因素?(15分)4.已知被控对象的传递函数为:,采样周期,设计对阶跃输入的最少拍控制器,并用Z传递函数计算输入为单位阶跃信号时系统的输出及控制序列。
说明系统输出在采样点之间有无纹波?原因何在?()(15分)5.什么叫振铃现象?在使用达林算法时,振铃现象是由控制器中哪一部分引起的?如何消除振铃现象?(15分)6.动态矩阵控制算法中的模型参数a i是系统阶跃响应在采样时刻的值。
由于测量误差和随机干扰,只靠一次测定阶跃响应得到a i 是不准确的,这时可采取两种办法:①多次测定阶跃响应,分别得到每次的a i,然后取它们的平均值。
②一次测定阶跃响应,但在每个采样时刻前后的短暂时间内多次采样取值,得到a i1,…,a ij,然后取它们的平均值构成a i。
试比较这两种方法各有什么优缺点。
(10分)7.计算机控制系统软件的设计与普通软件的设计有何异同?为什么需考虑实时性?(15分)附录常用Z变换表计算机控制系统试题答案(B卷)1.答:数据采集和监视系统的工作过程:对大量的过程参数进行巡回检测、数据记录、数据计算、数据统计和处理、参数的越限报警及对大量数据进行积累和实时分析,为操作人员提供操作指导信息,供操作人员参考。
计算机不直接参与过程控制。
系统结构如下图:(5分)直接数字控制系统(DDC)的工作过程:计算机参加闭环控制过程,无需中间环节(调节器),它通过过程输入通道对一个或多个物理量进行巡回检测,并根据规定的控制规律进行运算。
系统结构如下图:(5分)监督控制系统(SCC)的工作过程:计算机根据工艺信息和其它参数,按照描述生产过程的数学模型或其它方法,参加闭环控制过程,自动地改变模拟调节器或以DDC方式工作的计算机中的给定值,从而使生产过程始终处于最优工况。
系统结构分为(a)SCC+模拟调节器和(b)SCC+DDC两种形式,分别如下图(a)、(b)所示:(5分)2.答:在PID控制算法中,由于算出的控制量u超出限制范围,但实际控制量只能取限定值而非计算值,因此出现了饱和作用,它是由积分累加引起,故称为积分饱和作用。
例如u>u max时,控制量只能取上界值u max而不是计算值,使得输出量y的增长比没有限制时要慢,偏差e将持续较长的时间保持在正值,使积分项有较大的累积,产生了积分饱和。
(5分)消除积分饱和可以采取①积分分离式PID控制算法和②变速积分PID控制算法,其控制算式分别为:①(5分)②①(5分)3.答:采样周期T的选择应考虑如下因素:①采样周期应比对象的时间常数小得多,否则,采样信号无法反应瞬变过程;(3分)②采样周期应远小于对象扰动信号的周期,一般使扰动信号周期与采样周期成整数倍关系;(3分)③当系统纯滞后占主导地位时,应按纯滞后大小选择T,尽可能使纯滞后时间接近或等于采样周期的整数倍;(3分)④考虑执行器的响应速度,如果执行器的响应速度比较慢,那么过小的采样周期将失去意义;(3分)⑤在一个采样周期内,计算机要完成采样、运算和输出三件工作,采样周期的下限是完成这三件工作所需要的时间(对单回路而言)。
(3分)4.答:广义对象的传递函数为:(2分)针对单位阶跃输入信号,按最少拍设计有:(2分)则最少拍控制器为:(3分)输入为单位阶跃信号时,输出的Z变换为:,(2分)输出序列为:0,1,1,1,…,能收敛于阶跃函数;(1分)控制的Z变换为:,(2分)控制序列为:2.72,-2.95,2.12,-1.52,…,显然控制序列收敛;(1分)由于有一个单位圆内负实轴的极点,故输出在采样点之间有纹波。
(2分)5.答:①数字控制器的输出以二分之一的采样频率(或两倍的采样周期)大幅度衰减振荡的现象称为振铃现象。
(5分)②振铃现象的产生,是由于数字控制器有在单位圆内接近的极点,且离越近,振铃幅度就越大。
单位圆内左半平面上的极点会加剧振铃现象,而右半平面上的极点则可削弱振铃现象。
(5分)③在原控制器引起振铃现象的对应的极点因子中令,就可消除振铃现象。
(5分)6.答:总体上这两种方法都能提高数据测量的准确性,减少误差。
(2分)具体比较两者如下:第一种方法更有利于减小测量误差,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由于环境和人为因素,对测量仪器的精度有影响,造成被控对象阶跃响应有不同。
多次测定阶跃响应可以兼顾控制的鲁棒性,对测量仪的速度要求较低。
(4分)第二种方法更有利于减少随机干扰的影响,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由于随机干扰的影响使得某个采样点时刻的测量值发生偏离。
通过对该采样点前后的多次测量取平均可以减少随机干扰对此次测量的影响,使平均值更接近真实值,对测量仪的速度要求较高。
(4分)7.答:计算机控制软件与普通软件相似,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部分。
(2分)计算机控制软件不同与普通软件的特点如下:(4分)①模块化结构程序设计;②偶然故障的自动恢复;③对模拟量及不合理数据的处理;④程序的实时性。
①工业控制现场对计算机的响应速度要求极高,某些危险信号如不能及时处理就会产生严重后果,这样,在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程序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现场的实时性要求。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