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学研究分会

合集下载

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会第二届理事大会暨教学改革研讨会会议纪要

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会第二届理事大会暨教学改革研讨会会议纪要

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会第二届理事大会暨教学改革研讨会会议纪要为了紧密配合教育部、财政部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在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阶段进一步发挥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会(以下简称研究会)的研究、咨询、承办与服务作用,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的支持和领导下,研究会于2007年6月3-4日在北京友谊宾馆召开第二届理事大会,并就如何贯彻落实“质量工程”,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展开研讨。

来自全国三百多所高等学校和各省市区教育厅(委)的近400名代表参加了这次盛会。

代表中有80位院校长(含副校长)、3位教育厅副厅长、18位高教处长(含副处长,下同)和140位教务处长。

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到会作重要讲话,并向新当选的研究会第二届理事会正副理事长颁发聘书。

研究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长、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院士也在会上发表讲话,并向研究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代表颁发聘书。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张晋峰、高等教育出版社社长刘志鹏先后致辞。

本次会议的主要内容,一是进行研究会理事会换届;二是进行教学改革研讨。

大会组织了三场专家报告:一是首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华中科技大学李元杰教授的“现代数字与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实践”,二是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力教授的“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宏观背景”;三是研究会副理事长、北京大学原常务副校长王义道教授的“关于当前提高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为切实做好换届工作,实现理事会工作的平稳交接,研究会秘书处进行了各项细致的准备工作,为大会的胜利召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根据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周远清会长和有关领导同志的建议,在充分酝酿和协商的基础上,提出了理事和常务理事候选人选的产生原则和正副理事长候选人选。

本次大会推举了以顾秉林院士为理事长,(以下按姓氏笔画为序)王义道、石亚军、冯俊、刘人怀、刘风泰、刘志鹏、许敖敖、孙莱祥、李文鑫、李国强、杨祥、杨叔子、张尧学、陈懿、陈小虎、陈国良、欧阳平凯、郑南宁、赵继、郭广生、韩震为副理事长的研究会第二届理事会领导。

教师教育的创新与发展——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师范教育分会2011年会综述

教师教育的创新与发展——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师范教育分会2011年会综述
量 必须 依靠 教师 , 中囤需要 建设 一 支规模 宏 大 、 质 索
收稿 日期 :0 2 O 一 l 21一 1 O
部 , 合教 师教 育资 源 , 面 推进 教师 教育体 制改革 整 全
与创 新 。同年 , 尔滨 师 范 大 学 全 面启 动 教 师 教育 哈
改革工 作 , 出打造 “ 品 师范 ” 培 养 “ 越 教 师” 提 精 , 卓 。
促 进意 义 。

启动 “ 卓越 教师 培养计 划 ’ “ ’ 国培计 划” 以及 拟 出台 、 , 的《 师教 育课 程标 准 》 各 省 制 定 的 中 长期 教育 规 教 、
划纲要 均对 教师 教育 提 出 了更 高 的要求 。这些 体现 了党 中央 、 国务 院及 各 级 政 府 对 教 育 事业 的高度 重
前 面 提及 , 不 少 院校 在 传统 的按 照 学 科 设 置 有
的二 级学 院 以外 , 组建 了教 师 教 育 学 院 ( 中心 ) 一类
机构 , 以之作 为师 范生 培养 、 育学 科 研究 的管 理部 教
出 的实 践研 究能 力 。卓 越 教师 不 仅 是 “ ” 教 的能 手 ,
质量 , 近年来 各 高师 院校 纷纷 加大 力度 , 改革 管理体
制 机 制 和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等 , 力 推 动 教 师 教 育 的 创 着

教 师 教 育创 新 与 发 展 的 形 势 要 求
新和 发展 。 比如 , 在 2 0 早 0 5年 , 京 师 范 大学 就 筹 南
第 1 期
邓 逢光 等 : 教师 教育 的创 新与发 展
l 7
湛 江师 范学 院启 动 教 师 教 育 改 革创 新 , 合华 东 师 联 范 大学 和地 方教育 局 成立 教育 研 究 院 , 出台《 于创 关 新人 才培 养模 式 的意见 》 配 套文 件 , 中小学 校创 及 与 立 “ 才培 养合 作 共 同体 ” 开 办 “ 越 教 师 实验 班” 人 , 卓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简介.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简介.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网()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简介
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 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 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 四川省高等教育学会 陕西省高等教育学会 湖南省高等教育学会 山西省高等教育学会 青海省高等教育学会 甘肃省高等教育学会 湖北省高等教育学会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 宁夏回族自治区高等教育学会 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等教育学会 内蒙古自治区高等教育学会
引进国外智力工作分会
薪酬管理研究分会
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
特殊教育研究分会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网()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简介
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分会
毕业生就业指导分会 教育发展战略研究分会 发展规划管理分会 产学研合作教育分会
思想政治教育分会 工程热物理专业委员会 工程教育专业委员会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网()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简介
第三届会长:何东昌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网()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简介
2006年4月1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召开
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周远清同志再 次当选为会长。 第四、五届会长:周远清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网()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简介
中国林业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分会 中国核工业教育学会 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 中国冶金高等教育学会 中国电子教育学会电子高等教育分会 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高教研究分会 机械工业高等教育学会 公安教育学会 中国地质学会地质教育研究分会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网()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简介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第五届理事 会共有理事350名,常务理事222名。 理事会成员有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 高等学校负责人、中科院院士、知 名教授及从事高等教育研究的专家、 学者等。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网()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校史研究分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综述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校史研究分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综述

Educational History Studies 2021年第1期/总第9期Vol.3,No.1,2021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校史研究分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综述黄 瑶 帅 斌作者简介:黄瑶,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档案馆(校史馆)馆员,主要从事大学史研究、近代高等教育研究;帅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档案馆(校史馆)馆长、教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0年10月12—13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校史研究分会主办、延安大学承办的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校史研究分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在延安大学新校区召开。

年会主办方特邀延安大学副校长杨伟宏教授和复旦大学熊庆年教授分别作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办新型高等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和《校史研究的学术转化》专题报告。

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54所高校的120余名校史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提交学术论文69篇。

与会代表围绕“中国共产党探索新型大学道路的历程与经验”的大会主题,就“高校共产党组织发展史、学生运动史”“新中国院系调整改造”“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历程”“校史资源开发与文化建设”等专题进行了跨学科、深层次的学术探讨交流,为校史研究提供了新视角、新方法。

一、关于党对我国高等教育领导方式的研究党对高校的领导是确保高校坚持正确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政治保障。

由于革命时期大多数高校党组织以非公开的地下党身份开展党组织活动,相关研究较少。

此次年会,学者们立足档案资料和本校党组织发展情况,还原了高校党组织活动的历史面貌。

上海交通大学孙萍、漆姚敏揭示了交通大学党组织充分利用学生自治会等合法组织形式,通过公开与隐秘相结合的组织模式,不断争取和积蓄革命力量的过程。

同济大学章华明考察了抗战时期同济大学党组织执行上级指示,发动学校中共党员和进步青年就地组织抗战的具体活动。

中国海洋大学杨洪勋揭示了地下党如何利用海鸥剧社这种文化组织传播进步文化,宣传抗日救亡。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会长:杜玉波
副会长:林蕙青,管培俊,张大良,姜恩来,郝平,王希勤,刘伟,赵长禄,张军,李家俊,金力,杨振斌, 吕建,葛道凯,吴朝晖,施一公,郭新立,周玉,姜治莹,李元元,王建国,舒立春,罗俊,邬大光,严纯华, 宋永华
秘书长:姜恩来
副秘书长:郝清杰
常务理事(按姓氏笔画排序):王晓燕,王涛,王海燕,王维民,王喜英,牛文利,尹若强,丁晓昌,刁玉 华,于永明,卫炳江,王世斌,王平,王永全,王永利,王亚非,王成斌,王希勤,王宏伟,王建国,王泉,邓 卫,艾尼玩·伊布拉音,左熠晨,石中英,石鹏建,卢克平,卢晓中,叶青松,申世刚,田露露,史超,史静寰, 白皓,印杰,冯守权,吕建,朱孔军,朱利中,伍锦昌,邬大光,刘宁,刘伟,刘向兵,刘克新,刘京辉,刘建 林,刘起军,刘健,刘益春,刘雪平,刘影秋,江涌,许涛,孙丽昕,孙善学,孙道胜,严纯华,严欣平,杜卫, 杜玉波,杜瑞军,李一兵,李卫青,李元元,李文胜,李北群,李旭锋,李志鹏,李松,李金碧,李宝银,李家 俊,李智,杨松,杨树兵,杨振斌,杨晓慧,吴林志,吴国生,吴爱华,吴朝晖,何军,何洁,余先亭,沈火明, 沈富可,
(三)承接政府转移的高等教育相关职能,承担政府部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委托的相关任务,参与高 等教育行业治理;
(四)依法依规开展相关社会服务和对外活动,经有关部门核准,组织开展标准制定、教育评价、项目评估、 表彰奖励;根据高等教育领域学科发展需要,组织展览展会、竞赛活动;组织开展继续教育、专业培训、咨询服 务、行业自律、行业监测等工作;
学会会员有单位会员和个人会员。 单位会员包括: (一)省(区、市)高等教育学会; (二)行业领域从事高等教育的社会组织; (三)高等学校; (四)独立设置的教育科研机构; (五)高等教育管理、服务机构; (六)热心支持高等教育发展的社会组织、企业和文化机构。 申请加入学会必须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一)拥护学会章程; (二)自愿加入学会;

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研究课题指南

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研究课题指南

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2016年度医学教育研究课题指南课题研究必须求真务实,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以提高医学教育质量、培养适应新世纪需要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医药卫生人才为目的。

课题涉及范围包括医药学的高等教育、中等教育、继续教育等层面。

课题研究注重实践,研究成果应该在医学教育中得到推广和发挥作用,符合国际医学教育发展趋势,服务我国的医学教育,为国家制定相关政策作参考。

一、医学教育研究课题1. 医教协同创新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2. 创新医学人才培养模式体制与机制的研究与实践3.卓越医学人才内涵与培养模式研究探索4.农村卫生人才培养现状与对策研究5. 农村卫生人才培养途径与方法研究6. 医学院校依法治校(院)的有效路径的探索研究7. 医学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8. 医学院校学风监测与改进的有效路径探索实践9. 医学院校教育教学相关激励与约束机制的研究与实践10.医学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培养与教师发展的研究与实践11.医学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标准研究12.医学院校立德树人与核心价值观培养路径的实效性探索研究13.医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14.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15.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研究16.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研究17.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18.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医学课程的开发与共享19.基于Bloom目标教学理论的课程教学设计与实践20.基于微课与翻转课堂的自主学习模式的探索研究21.移动式网络课程辅助教学资源的开发应用22.医学教育网络学习资源的开发和共享23.医学生双语教学的研究24.临床教学面临的法律问题研究25.医学实验教学体系创新与测评研究26.客观结构化考试(OSCE)在非临床医学专业实践技能考评中的探索研究27.促进医学生就业的研究28.留学生医学教育研究29.中外医学教育比较研究30.中国医学教育史研究二、医学研究生教育研究课题1.医学研究生招生管理制度改革的研究2.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3.医学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保障机制的研究4.医学研究生指导教师梯队建设与创新机制的研究5. 其他(高层次医学人才培养的相关研究)三、本科医学教育研究课题1.本科医学教育质量标准与认证2. 本科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研究与实践3.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医学课程整合实施路径研究4.医学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5.现代教育技术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包括模拟,虚拟技术,网络化教学等) 6.医学生临床技能的培养研究7. 医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研究8.医学考试测量方法改革探索研究9. 医学生临床实习质量评价的量化指标研究10.学分制条件下的学籍管理工作研究11.其他(本科教学方法、实验实习教学方面相关研究)四、高职高专医学教育研究课题1. 医学高职(或高专)教育认证制度建设2.医学高职(或高专)专业建设及评价标准体系的研究3.医学高职(或高专)教育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的研究4.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规范及专业教学的基本要求5.高职(或高专)基础医学综合性实验教学的研究与实践6.高职(或高专)医学生社区实习模式的研究7. 乡村助理医师规范化培养(3+2)模式的研究8.社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现状与对策的研究9.高职(或高专)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10.基层农村公共卫生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五、继续医学教育、成人医学教育研究课题1. 我国医学终身教育体系的研究2.国外毕业后医学教育标准本土化的研究3.国外继续医学教育标准本土化的研究4. 院校教育与毕业后教育的衔接5. 我国医学及相关专业毕业后职业岗位资格培训现状与发展对策的研究6. 医学成人高等学历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7. 医学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8. 医学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招生制度的研究9. 医学成人高等学历教育途径与方法的研究10.医学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的研究11.医学成人高等学历教育与毕业后医学教育衔接的研究12.构建基于成人学习特点的继续医学教育模式的研究13.农村医学成人高等学历教育与乡村助理医师规范化培养的研究14.我国继续医学教育现状与发展对策的研究15.我国继续医学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研究16.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管理途径与方法的研究17.继续医学教育信息化管理的研究18.优化继续医学教育实施方式的研究19.继续医学教育中面向全员职业综合素质教育的研究20.卫生技术人员以岗位胜任能力为核心开展全员继续医学教育的研究21.社区卫生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途径与方法的研究22.加强继续医学教育基地和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23.我国开展远程继续医学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的研究24.我国开展远程继续医学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研究六、全科医学教育课题1.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2.建立社区全科医学培养体系的研究3.乡村医生全科医学教育的实践研究4.全科医学教材建设的研究5.建立规范化全科医学临床和社区培训基地的研究与实践6.全科医学师资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七、药学教育研究课题1.药学研究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2.我国高等临床药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3.药学教育与药师社会功能的衔接的研究4.药学类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研究5.药学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6.药学类专业学生素质教育与能力培养的研究7.药学类专业教材建设的研究八、中医药(民族医药)及中西医结合教育研究课题1.中医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包括长学制教育、师承教育等)2.中药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3. 中医药人才知识结构与素质、能力标准的研究4.中医药人才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5.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6.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研究7.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8.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教育实践教学的研究9.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10.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教育教材建设的研究11.中医药人才社会需求与社会适应性的研究12.中医药院校校园文化研究13.中医药院校中非医药类专业与中医药相关性研究九、护理教育研究课题1. 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学制)和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2. 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3. 护士职业精神的培养或岗位胜任力的研究4. 急救、灾害救援护理教育模式的研究5. 社区护理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6. 护理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7. 护理学专业学生临床实习法律规范的研究。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分支机构名单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分支机构名单
40.思想政治教育分会
41.特殊教育研究分会
42.体育专业委员会>>
43.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分会>>
44.外国文学专业委员会
45.外语教学研究分会>>
46.校际合作研究分会
47.校史研究分会
48.校友工作研究分会
49.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
50.薪酬管理研究分会
51.学生工作研究分会
52.学习科学研究分会>>
14.工程教育专业委员会>>
15.工程热物理专业委员会
16.公共关系教育专业委员会
17.广告教育专业委员会>>
18.宣传工作研究分会19.国际政治研究 Nhomakorabea业委员会
20.继续教育分会
21.教师教育分会
22.教学研究分会
23.教育基金工作研究分会
24.教育评估分会
25.教育数学专业委员会>>
26.教育信息化分会>>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分支机构名单(67家)
1.保健医学分会
2.保卫学专业委员会
3.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
4.创新创业教育分会
5.地方大学教育研究分会
6.档案工作分会>>
7.高等教育管理分会
8.辅导员工作研究分会
9.高等财经教育分会
10.大学文化研究分会
11.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
12.高等商科教育分会
13.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
66.生态文明教育研究分会
67.统战工作研究分会
53.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
54.仪器科学及测控技术专委会
55.产教融合研究分会
56.引进国外智力工作分会>>

中国高教学会项目名单

中国高教学会项目名单

中国高教学会项目名单中国高教学会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的学术组织,致力于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研究。

在中国高教学会的指导和支持下,各高校和研究机构开展了众多重要的项目。

以下是中国高教学会项目名单的一部分,展示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项目。

一、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1.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项目:旨在探索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2. "课程思政融合研究与实践"项目:通过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门课程,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3. "虚拟现实技术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研究"项目:探索虚拟现实技术在高等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效果。

二、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与监测项目1. "高等教育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研究"项目:研究建立高等教育教学质量评估的指标体系,为高校提供科学、客观的评估依据。

2. "大数据技术在高等教育质量监测中的应用研究"项目:利用大数据技术对高等教育质量进行监测和分析,提供决策支持和改进建议。

三、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发展项目1. "高等教育师资培养与发展规划"项目:制定高等教育师资培养与发展规划,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2. "高等教育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项目:培养高等教育学科带头人,推动学科的发展和创新。

四、高等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1. "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研究与实践"项目:研究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促进中国高校与国际教育机构的合作与交流。

2. "高等教育留学生培养与管理项目":研究留学生培养与管理模式,提升中国高校对留学生的服务质量。

五、高等教育政策研究与咨询项目1. "高等教育政策研究与评估"项目:研究高等教育政策的实施效果,提供政策建议和决策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名称
课程类型
上线平台
上线情况
团队角色
教材建设情况:国家规划教材/精品教材教材名称 Nhomakorabea出版时间
出版社
主编(是/否)
获奖情况
本表格下载地址:/
附件2
建设情况汇总表
姓名
职称
职务
专业
所在单位
通讯地址
邮编
手机
电子邮箱
国家级教学成果(项数)
国家级课程(门数)
国家级规划教材(种数)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学研究分会
专家会员申请表
姓 名
出生年月
性 别
职 称
职 务
所在单位
部 门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联系电话
手 机
E-mail
专 业
最高学历
主要学术组织任职
主要研究和所从事的领域
教学经历:包括教学研究、管理经历,教学研究成果、获奖情况等
课程建设情况:包括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等建设与使用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