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简介

合集下载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全国普通高校教师发展指数竞赛种类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全国普通高校教师发展指数竞赛种类

我国高等教育学会全国普通高校教师发展指数竞赛种类一、赛事介绍我国高等教育学会全国普通高校教师发展指数竞赛是由我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的一个旨在推动和促进普通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赛事。

该竞赛以评定和表彰在高校教师专业化、职业化、学术化方面取得杰出成就的教师为主要目的,旨在营造尊重人才、鼓励创新、竞相发展的良好氛围,促进高校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发展。

二、竞赛种类1.教学能手类本类别旨在评选培育和表彰在教学工作中成绩显著、具有示范性和引领性的师范类高校教师,旨在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

2.科研领军类本类别旨在评选在科研工作中成绩显著、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高校教师,旨在推动高校科研实力和水平提升。

3.社会服务类本类别旨在评选在服务社会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高校教师,旨在宣扬高校为社会服务的影响力。

4.人才培养类本类别旨在评选在人才培养工作中成绩显著、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高校教师,旨在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

5.管理创新类本类别旨在评选在高校管理工作中成绩显著、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高校教师,旨在推动高校管理创新和效率提升。

6.学科建设类本类别旨在评选在学科建设工作中成绩显著、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高校教师,旨在推动高校学科专业建设和国际影响力提升。

7.综合类本类别旨在评选在多个领域工作中成绩突出的高校教师,旨在表彰综合成绩优异的优秀教师。

三、竞赛流程1. 提交申请资料参赛者需按照规定时间,提交个人申请资料,包括个人档案、教学科研业绩等。

2. 专家评审由学会组织专家学者组成评审团队,对提交的申请资料进行评审,确定初选人选。

3. 网络投票学会组织对初选人选进行网上投票,公示候选人名单。

4. 终审评选学会组织专家学者对候选人进行终审评选,确定获奖名单,并颁发奖项。

四、竞赛宗旨我国高等教育学会全国普通高校教师发展指数竞赛的宗旨在于激励和推动高校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强化高校教育教学和科研的内在力量,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

我国高等教育学会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一、简介我国高等教育学会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是由我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的一项旨在评价和展示我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实力的权威排行榜。

该排行榜涵盖了各类学科竞赛的成绩和表现,旨在为高校提供参考,促进学科竞赛的全面发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二、评价标准1. 学科竞赛获奖数量:评价高校在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得的奖项数量及层次,包括国家级、省部级和校级等各类学科竞赛。

2. 学科竞赛成绩质量:评价高校在学科竞赛中获得的成绩质量,包括参赛人数、团队等级、比赛成绩等因素。

3. 学科竞赛组织与管理:评价高校学科竞赛组织与管理水平,包括对学生的指导、组织赛事等方面。

4. 学科竞赛影响力:评价高校学科竞赛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包括学校在学科竞赛领域的声誉及影响力。

三、排行榜发布我国高等教育学会每年都会公布一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以评价全国范围内各高校在学科竞赛方面的表现。

排行榜发布后,会得到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也给高校在未来的学科竞赛中提供了一定的指导和参考。

四、意义与影响1. 促进学科竞赛的全面发展:通过排行榜的发布,各高校可以明确自身在学科竞赛方面的实力和定位,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工作,促进学科竞赛的全面发展。

2. 提高高校的教育教学水平:通过排行榜的评价,高校可以发现自身在学科竞赛方面存在的问题,加强学科竞赛的组织与指导,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3. 增强高校的社会影响力:排行榜的发布不仅可以衡量高校在学科竞赛领域的水平,也能对学校的整体实力和社会影响力进行评判。

五、展望我国高等教育学会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作为一项综合评价高校学科竞赛实力的权威排行榜,对于促进学科竞赛的繁荣发展、提高高校教育教学水平、增强高校的社会影响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未来,希望该排行榜能够更加科学、客观,为各高校提供更准确、有针对性的指导,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六、学科竞赛的重要性学科竞赛在高等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高校竞赛评估排行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高校竞赛评估排行榜

我国高等教育学会高校竞赛评估排行榜1. 背景介绍我国高等教育学会是由教育部主管的全国性学术组织,旨在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研究。

高校竞赛评估排行榜是由我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的一项旨在评价国内高校竞赛实力的权威排行榜,该排行榜以全面、客观、科学的评价体系,全面反映了各高校在学科竞赛方面的综合实力。

该排行榜的发布对于促进高校竞赛活动的发展,提升教育质量,培养优秀人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 评价体系我国高等教育学会高校竞赛评估排行榜的评价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学科竞赛参与度:评估高校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的参与度和成绩,包括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等学科竞赛- 赛事组织能力:评估高校举办学科竞赛的数量、质量和影响力,包括学术竞赛和创新创业竞赛等- 获奖情况:评估高校学生在学科竞赛中获得的各类奖项数量和级别- 教师指导水平:评估高校教师在学科竞赛中的指导水平和专业能力- 竞赛文化建设:评估高校建设竞赛文化的情况,包括竞赛管理机制、激励政策和团队建设等方面3. 排行榜发布我国高等教育学会高校竞赛评估排行榜每年定期发布,通过权威性、透明度和科学性的评价体系,为各高校提供了公平、客观的竞争评台。

发布排行榜的过程中,不仅要对各高校的综合排名进行公示,还要对各项指标的得分情况进行详细解读,为高校提供改进和提升的建议。

4. 对高校的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学会高校竞赛评估排行榜的发布,对高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促进竞赛文化建设:通过排行榜的发布,鼓励各高校加强竞赛文化建设,提升学生的竞赛意识和参与积极性- 提升教育质量:通过竞赛评估排行榜的发布,促进高校加强学科竞赛组织和教师指导水平,提升教育质量- 激励人才培养:通过排行榜的发布,激励高校培养更多在学科竞赛中脱颖而出的优秀人才,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的科技人才和创新人才5. 参考价值我国高等教育学会高校竞赛评估排行榜的发布,对于学生、家长、教师和社会各界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对学生而言,可以通过排行榜的发布了解各高校在学科竞赛方面的综合实力和擅长学科,为自己的选择提供参考- 对家长而言,可以通过排行榜了解各高校在学科竞赛方面的教育质量和学术氛围,为子女的选择提供参考- 对教师而言,可以通过排行榜了解各高校在学科竞赛方面的教学和科研水平,为自身的发展提供参考- 对社会各界而言,可以通过排行榜了解各高校在学科竞赛方面的综合排名和发展趋势,为社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提供参考我国高等教育学会高校竞赛评估排行榜的发布,是对高校竞赛实力的客观评价和公平竞争的有效促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力。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是一个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学术组织,其中包括了众多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和研究人员。

本文将探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的成立背景、发展历程以及其在推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作用。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于1981年,是由一批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和专家学者共同发起组建的学术团体。

经过近40年的发展,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已经成为了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的重要力量和咨询机构。

学会的宗旨是促进高等教育研究和学科发展,加强高等教育工作者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在推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首先,学会致力于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创新与发展。

通过开展学术研讨会、高峰论坛、研究项目和论文发表等活动,学会为高等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个交流思想、分享研究成果的平台。

针对高等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学会还组织了专门的研究小组,推动相关学科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

其次,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在高等教育政策制定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学会与相关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定期举办座谈会、研讨会和咨询会,就高等教育政策进行研究和讨论,提供专业建议和意见。

学会还定期发布高等教育政策研究报告,对于各级高校和政府部门的决策和管理提供重要参考,推动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

此外,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还积极推动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

学会与众多国际高等教育组织和学术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展了一系列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和交流活动。

通过与国际学者的交流与合作,学会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支持和推动力。

总的来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作为一个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学术组织,在推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学会通过促进高等教育研究与学科发展、参与高等教育政策制定以及推动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等方式,为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和智力支持。

相信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的引领下,中国的高等教育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简介.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简介.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网()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简介
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 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 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 四川省高等教育学会 陕西省高等教育学会 湖南省高等教育学会 山西省高等教育学会 青海省高等教育学会 甘肃省高等教育学会 湖北省高等教育学会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 宁夏回族自治区高等教育学会 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等教育学会 内蒙古自治区高等教育学会
引进国外智力工作分会
薪酬管理研究分会
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
特殊教育研究分会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网()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简介
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分会
毕业生就业指导分会 教育发展战略研究分会 发展规划管理分会 产学研合作教育分会
思想政治教育分会 工程热物理专业委员会 工程教育专业委员会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网()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简介
第三届会长:何东昌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网()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简介
2006年4月1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召开
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周远清同志再 次当选为会长。 第四、五届会长:周远清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网()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简介
中国林业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分会 中国核工业教育学会 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 中国冶金高等教育学会 中国电子教育学会电子高等教育分会 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高教研究分会 机械工业高等教育学会 公安教育学会 中国地质学会地质教育研究分会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网()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简介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第五届理事 会共有理事350名,常务理事222名。 理事会成员有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 高等学校负责人、中科院院士、知 名教授及从事高等教育研究的专家、 学者等。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网()

数学教育改革的一件大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数学专业委员会简介

数学教育改革的一件大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数学专业委员会简介

收稿日期:!""#$%"$%&基金项目:本文是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批准号:’("!$""&)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胡清林(%)#%$),男,教授。

主研向:学教育。

数学教育改革的一件大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数学专业委员会简介胡清林(西昌学院数理系,四川西昌&%*"!!)!"#$张景中院士创立了《教育数学》,在实验的基础上,在广州大学成立了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数学专业委员会,是数学教育改革的一件大事。

为推动数学教育改革,本文介绍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数学专业委员会;广西师范大学成立了全国第一个教育数学研究所。

%&’()教育数学;数学教育;广州大学;张景中;数学教育改革%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0(!""#)"#$""#!$"*!"#$%&’()*+,*-).%&/%."#+0)/#+,1#2’341#+,%*———’12345656378952:6:;<=9:><=5?<@’3?5:=173A B C D ?<=532<@!"#$%&’($%(!"#$%&’()$*"+)$,-.)/01*2.,-.,3,-*)/45&66"4",3,-*)/4789:;;,<,-*=)/)!56+&#1+:(?<C:>5?5<2E9<2F G52FH932F 9<6:6=<I@569:C BCD?<=532<@;<=9:><=5?673A 63@J52F C5775?D@=4A3I@:>37><=9:><=5?<@=:<?952F ><=:A5<@,K2=9:I<65656374A<?=5?:,=9:8952:6:;<=9:><=5?<@’3?5:=173A BCD?<=532<@L<6:6=<I@569:C I1+D<2FH93D M25J:A65=152%&=9;<1,!""#,N95656<><O3A :J:2=52A:73A>37><=9:><=5?<@C:D?<=532,P2=9564<4:A =9:<D=93A 52=A3CD?:6=3:6=<I@569=9:75A6=P26=5=D=:37BCD?<=532<@;<=9:><=5?6<=G5<2FQ5R3A><@M25J:A65=1,=33,7)89%&3::CD?<=532<@><=9:><=5?6;><=9:><=5?<@:CD?<=532;+D<2FH93D D25J:A65=1;E9<2F G52FH932F ;A:73A>37><=9:><=5?<@C:D?<=532一、前言!""/年的秋天,笔者先后接到江西师范大学孙熙椿教授和广州大学陈文立教授、张志青书记的通知,邀请参加!""/年%!日!0—!.日在广州大学举行的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数学专业委员会筹备会会议。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培训中心 培训证书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培训中心 培训证书

我国高等教育学会培训中心是一家具有较高知名度和专业水准的培训机构,致力于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和相关专业人士提供高水平的培训服务。

在我国高等教育学会培训中心完成培训并获得相关证书,是对个人专业能力的一种认可和肯定,也是在职教育和职业发展中的重要资格证书之一。

一、我国高等教育学会培训中心简介我国高等教育学会培训中心是由我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的全国性培训机构,成立于××年××月××日。

中心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先进的培训设施,致力于为国内外教育工作者和相关专业人士提供最专业、最前沿的培训服务。

中心的培训课程涵盖教育管理、教师发展、教育科研等多个领域,得到了广大学员的认可和好评。

二、我国高等教育学会培训中心培训证书的意义和价值1. 专业能力的认可和肯定我国高等教育学会培训中心的培训证书是对个人专业能力的一种认可和肯定。

在培训过程中,学员通过系统学习和实践培训,能够掌握行业内最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和竞争力。

而获得培训证书,则是对学员所取得的成绩和所具备的能力的一种权威认证,有助于学员在职场上更加自信地展现自己的专业能力。

2. 职业发展和晋升的重要资格证书我国高等教育学会培训中心培训证书是在职教育和职业发展中的重要资格证书之一。

对于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员来说,获得相关培训证书是提升自身职业素养和发展空间的重要途径。

有了培训证书的支持,学员有望在岗位晋升、职业转型等方面更加顺利,为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 继续深造和学术研究的前沿通行证我国高等教育学会培训中心培训证书也为学员提供了继续深造和学术研究的前沿通行证。

在培训学习的过程中,学员不仅能够学习到行业内最新的理论和技术,更有机会接触到国内外顶尖专家的精湛研究成果。

培训证书的获得,有助于学员在学术交流和研究合作中更具竞争力,为个人的学术发展开辟更广阔的空间。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简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以下简称学会)是中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性学术团体,致力于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研究。

学会成立于1990年,其宗旨是促进高等教育学科建设、提高高等教育寻求科学发展的能力、推动高等教育领域的研究与创新。

组织结构学会设有理事会、学术委员会、秘书处等机构。

理事会为学会的最高权力机构,由学会会员选举产生,每届任期为4年。

学术委员会是学会的核心机构,负责学术研究、学科建设等工作。

秘书处则是学会的执行机构,负责具体的日常工作和组织活动。

学会活动学会定期举办学术研讨会、论坛、培训班等活动,旨在促进学术交流和学科发展。

学术研讨会是学会的重要活动之一,每年举办数次,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和专家进行学术报告和讲座。

论坛是学会与高校、研究机构等合作举办的大型学术活动,涵盖范围广泛,议题包括高等教育政策、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等。

培训班则是为高等教育从业人员提供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的平台,帮助其提高工作能力和学术水平。

学会还定期出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刊》,发表学术论文、研究成果和学术评论,为高等教育领域的学者提供一个发表研究成果的重要平台。

此外,学会还举办学术交流活动、研究课题、调研等,以促进学界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学会的影响力学会自成立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和广泛的影响。

学会的会员涵盖了全国各地的高校、研究机构等,包括了来自高等教育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

学会的研究成果和学术活动在国内外同行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为高等教育政策制定、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参考。

学会还积极与国际上的高等教育机构开展交流与合作,加强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总结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学术组织,通过举办学术研讨会、论坛、培训班等活动,促进了高等教育领域的学术交流和学科发展。

同时,学会的研究成果和学术活动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为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借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简介
学会简介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于1983年5月,是由从事高等教育事业的高等学校、社会组织和教育工作者以及支持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事业单位、行业企业和个人自愿组成的全国性、学术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

学会现任会长(第七届)为教育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杜玉波。

第一届、第二届会长为教育部原部长蒋南翔,第三届会长为国家教委原党组书记、副主任何东昌,第四届、第五届会长为教育部原副部长周远清,第六届会长为中国农业大学原党委书记瞿振元。

学会按照《章程》宗旨开展各项工作,主要业务为理论研究、学术交流、专业培训、展览展示、国际合作、行业监测、咨询服务、书刊编辑和行业监测等。

学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从实际出发开展高等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总结经验,解决问题,探索规律,努力建设高水平新型智库;坚持学术立会、服务兴会、规范办会、创新强会,为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服务。

学会目前团体会员和分支机构共116个,其中有28个省级高等教育学会、12个大学高等教育学会、11个行业高等教育学会和65个分支机构。

另外,学会有高校单位会员410个,各分支机构还有大量自己本领域的会员。

高等教育新型智库
学会围绕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开展课题研究。

特别是组织开展了“遵循科学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研究”“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研究”“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等重大课题,形成了一批高质量研究成果,在咨政咨
教咨询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
春秋两季的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是学会的品牌活动。

其前身为全国高教仪器设备展示会,该展会自1992年举办以来,已成功举办52届。

高博会现已成为亚洲领先的集高校教学科研设备展示,实践教学成果交流,教师专业化培训,科研成果转化、技术服务、贸易洽谈为一体的高品质、综合性、专业化服务平台。

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年会
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年会作为学会学术交流的品牌活动,目前已成功举办18届,累计参加人员一万余人,吸引了来自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加拿大、俄罗斯、瑞典、挪威、日本、韩国、OECD等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专家学者,已成为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峰会。

自2003年开始,高等教育国际论坛专门开设博士生分论坛,为青年学子提供了学术交流平台。

《中国高教研究》
学会会刊《中国高教研究》是宣传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研究推进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高等教育,交流宣传高等教育学术研究成果的重要阵地。

《中国高教研究》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SSCI)来源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等,被学术界公认为最具权威性的高等教育学术期刊之一,在国内期刊评价系统排名中名列前茅。

国际交流与合作
学会新一届理事会致力于把学会建设成为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团体。

近年来,学会以“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建设‘中巴经济
走廊大学联盟交流机制’”、举办“亚洲教育论坛”、派出“出国访问团组”等一系列学术活动为载体,在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积极探索,并取得可喜成绩。

未来展望
学会已经走过了35年的历程,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现已迈入了促进内涵发展,进一步提高质量的新时代。

新时代、新任务、新作为,学会将积极推进“建智库、强服务;走出去、谋合作;提质量、树品牌;立规矩、讲规范”。

努力建成国内一流并有重要国际影响的高等教育新型智库和学术团体,成为参与国家高等教育治理的重要力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