臀大肌注射时联线法的定位方法
臀大肌注射护理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本次实训旨在提高护理人员在臀大肌注射过程中的操作技能和护理水平,确保患者在接受注射治疗时的安全和舒适。
通过实训,使学生掌握臀大肌注射的定位方法、注射技巧、注意事项及并发症的处理方法。
二、实训时间2022年X月X日三、实训地点XX医院护理实训室四、实训内容1. 臀大肌注射的定位方法(1)十字法:将注射侧臀部分为四个象限,选择外上象限进行注射。
(2)连线法:从髂前上棘到尾骨做一条连线,选择连线的外上1/3进行注射。
2. 臀大肌注射的操作步骤(1)核对医嘱,了解患者病情及药物信息。
(2)向患者解释注射过程,取得患者配合。
(3)洗手、戴口罩,准备注射用物。
(4)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用碘伏消毒注射部位皮肤。
(5)持注射器,排尽空气,按无菌操作原则进针。
(6)注射药物,缓慢推注,注意观察患者反应。
(7)注射完毕,拔针,按压注射部位。
(8)观察患者反应,询问有无不适。
3. 臀大肌注射的注意事项(1)注射前应了解患者病情,评估注射部位。
(2)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防止感染。
(3)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和针头,避免损伤神经和血管。
(4)注射时动作轻柔,避免疼痛。
(5)注射后观察患者反应,如有不适,及时处理。
(6)告知患者注射后的注意事项,如休息、观察注射部位等。
五、实训体会1. 通过本次实训,我对臀大肌注射的定位方法、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在实训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与患者沟通,取得患者的配合,提高了自己的沟通能力。
3. 通过实际操作,我掌握了注射技巧,提高了自己的操作技能。
4. 实训过程中,我认识到无菌操作的重要性,以及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六、实训总结本次臀大肌注射护理实训,使我受益匪浅。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护理技能,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
以下为部分实训内容的具体描述:1. 十字法定位将患者注射侧臀部分为四个象限,分别用十字线标出。
选择外上象限进行注射,因为该区域神经、血管较少,注射时相对安全。
臀部肌肉注射法

3、切勿将针梗全部刺入,以防针梗从根部焊接处折断;万一折断,应保持局部与肢体不动,速用止血钳夹住断端取出。如全部迈入肌内,即请外科医师行手术取出。
4、需长期肌注患者,注射部位应交替更换,并用细长针头,以避免或减少硬结的发生。若注射后,引起疼痛或硬结,可用热水袋、湿热敷、理疗等治疗。
3、协助患者取适当体位(侧卧、俯卧、坐位),使注射部位肌肉放松。
4、按常规消毒注射部位皮肤,待干。
5、排尽空气,右手以握笔式持注射器,以中指固定针栓,左手绷紧皮肤,将针头垂直快速刺入肌内。一般刺入针梗2/3,按患者胖瘦适当掌握。
6、放松左手,回抽活塞,如无回血,即可缓缓推药。如有回血,可拔出少许再行抽试,至无回血,再行推药。
7、推药时必须固定牢针栓,速度要慢,同时注意患者表情及反应,如系油性药液,更应持牢针栓,以防用力过大,针栓与针筒脱开,药液外溢。如系悬浊药液,须摇匀药液,持牢针栓,快速推入,以免药液沉淀,造成堵塞或药液外溢。
8、注射完毕,迅速拔出针头,局部用无菌干棉球或棉签按压片刻。
注意点:1、臀部注射部位要选择适当,应选无炎症、硬结或压痛处。偏内侧易伤及神经、血管;偏外侧易刺至髂骨或断针,均须妥为防止。
二支队卫生员集训教案
课程名称:臀部肌肉注射法第4次课、
授课人
张晓枫教学ຫໍສະໝຸດ 数2授课题目臀部肌肉注射法
教学对象
中队卫生员
授课地点
学习室
教学方式
多媒体
用品:无菌2-5mL注射器及6-7号针头。
方法:1、准备、取药液
2、注射部位以臀大肌最为常用,也可选臀中肌、臀小肌、股外侧肌及上臂三角肌等处。臀大肌注射区划分法为:(1)十字法:自臀裂的顶点向左右侧划一水平线,在其中髂嵴最高点划一垂直平分线,外上方1/4处为注射区。(2)连线法:将髂前上棘与尾骶处连线分为3等份,外上1/3为注射区。
1熟记臀大肌常用注射部位的定位方

思考:
2岁以内幼儿可否使用臀大肌 注射?为什么?
知识回顾 Knowledge Review
左手拇指、食指分置 消毒区域外侧缘,绷紧皮 肤,右手持注射器,中指 固定针栓,与皮肤呈90 ° 角刺入针梗的2/3;固定注 射器,松开左手检查回血, 确认无回血后,缓慢注入 药物
注意事项
(1) 注意药物配伍禁忌。 (2) 勿将针头全部刺入,以防针头从衔接处折断。
一旦针头折断,保持局部及肢体不动,迅速用 血管钳夹住断端拔出。如断端全部进入肌肉,则行 手术取出。 (3)刺激性强的药物进针要深部;需长期肌注的病 人,注射部位要经常更换,以防局部形成硬结。
徐菲
1.熟记臀大肌常用注射部位的定位方 法并能实际操作;
2.牢记肌内注射时需注意的问题;
3.能够运用整体护理的思想,按规程 正确实施臀部肌内注射。
知识点回顾:
1.不符合无痛注射原则的是: A.分散患者注意力 B. 进针后、注药前忌抽动活塞 C. 注射时做到“二快一慢” D. 注射刺激性强的药物时,进针要深 2.在护理计划的执行过程中 “三查”即 “七对”即
若出现硬结,则可采取热水袋或热湿敷、理疗 等处理。
测试:
1、臀大肌注射取侧卧位时,正确的姿势是 A.下腿伸直,上腿稍弯曲 B.上腿伸直,下腿稍弯曲 C.两腿伸直 D.两腿弯曲
2、肌内注射时进针的角度为 A.5°~15° B.20°~ 30° C.30°~ 40° D.90°
3.臀大肌“十字法”定位是从____向 左或向右做一水平线,从_____做一 垂线,取____避开内角为注射部位。
临床常用的肌注部位有:臀 大肌、臀中小肌、股外侧肌和三 角肌。
臀大肌注射定位的方式与注射事项有哪些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臀大肌注射定位的方式与注射事项有哪些
导语:臀部是可以注射的部位,注射时要根据疾病的类型划分,注射前要先做皮试,确定后才以注射,不然盲目的注射会出现危害,目前臀大肌注射定位要
臀部是可以注射的部位,注射时要根据疾病的类型划分,注射前要先做皮试,确定后才以注射,不然盲目的注射会出现危害,目前臀大肌注射定位要讲究方式,注射的定位是不同的,而注射时还要注意很多事项,可防止注射过期中出现意外,这主要是针对注射的医生,持有相关证件的才能对患者注射,那么臀大肌注射定位的方式与注射事项有哪些呢?
肌肉注射指将药液通过注射器注入肌肉组织内,达到治病的目的,是一种常用的药物注射治疗方法。
肌肉注射是临床上常用的注射技术。
凡不宜口服的药物或患者不能口服时,可采用肌肉注射法给药。
肌肉内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药液注射后能迅速吸收入血而发生疗效。
常用的肌肉注射部位有臀大肌、臀中肌、三角肌及股外侧肌等。
1、部位选择
臀大肌注射区的定位方法有两种:(1)十字法:从臀裂顶点向外划一水平横线,再通过格崎最高点向下作一垂线,两线十字交叉,将臀区分为四区。
臀部外上1/4区为臀肌注射最佳部位。
(2)连线法:将髂前上棘至骶尾连结处作一连线,将此线分为三等分,其外上1/3为注射区。
2、体姿参考
患者多取侧卧位,下方的腿微弯曲,上方的腿自然伸直;或取俯卧位,足尖相对,足跟分开。
亦可取坐位。
3、穿经结构
生活常识分享。
臀大肌注射定位法怎么找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臀大肌注射定位法怎么找
导语:我儿子前几天发烧一直不退,就去医院检查,臀大肌注射定位法怎么找啊,医生让我们先打一针退热的肌肉针,等一会在打点滴,我们到处置室打针
我儿子前几天发烧一直不退,就去医院检查,臀大肌注射定位法怎么找啊,医生让我们先打一针退热的肌肉针,等一会在打点滴,我们到处置室打针时,就看见有好多实习的小护士,正在围着一个上了些年岁的护士在学习打肌肉针,在找臀大肌注射定位法,我当时着急孩子也没有细听,回到家里回想起有些好奇就上网查找臀大肌注射定位法的内容,现在就和大家说说。
肌肉注射指将药液通过注射器注入肌肉组织内,达到治病的目的,是一种常用的药物注射治疗方法。
臀大肌肌肉注射定位法包括连线法和十字法。
①连线法:取髂前上棘和尾骨连线的外上1/3处,即为注射部位。
②十字法:先从臀裂顶点向左或右侧划一水平线,再从骼嵴最高点作一垂直平分线,将一侧臀部分为4个象限,其外上象限并避开内角,即为注射部位。
肌肉注射是临床上常用的注射技术。
凡不宜口服的药物或患者不能口服时,可采用肌肉注射法给药。
肌肉内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药液注射后能迅速吸收入血而发生疗效。
常用的肌肉注射部位有臀大肌、臀中肌、三角肌及股外侧肌等。
臀大肌注射区的定位方法有两种:(1)十字法:从臀裂顶点向外划一水平横线,再通过格崎最高点向下作一垂线,两线十字交叉,将臀区分为四区。
臀部外上1/4区为臀肌注射最佳部位。
(2)连线法:将髂前上棘至骶尾连结处作一连线,将此线分为三等分,其外上1/3为注射。
肌内注射法(IM)

肌内注射法(IM)
1)☆臀大肌注射定位法
★十字法
先从臀裂顶点向左/右侧划一水平线
再从骼嵴最高点作一垂直平分线,
将一侧臀部分为4个象限
其外上象限并避开内角
★连线法:髂前上棘和尾骨连线的外上1/3处
2)☆臀中肌、臀小肌注射定位法
★以示指尖和中指尖分别置于髂前上棘和髂嵴下缘处,使示指、中指与骼嵴构成一个三角形,其示指和中指构成的内角,即为注射部位;
★髂前上棘外侧三横指处为注射部位(以病人自己的手指宽度为标准)
3)☆股外侧肌注射定位法
大腿中段外侧,膝关节上10cm
髋关节下10cm处
约7.5cm宽的范围
4)☆上臂三角肌注射定位法
上臂外侧,自肩峰下2~3横指处。
常取的体位包括:
1.侧卧位:要求上腿伸直并放松,下腿稍弯曲。
2.俯卧位:要求足尖相对,足跟分开,并将头偏向一侧。
3.仰卧位:臀中肌、臀小肌注射时釆用,常用于危重和不能自行翻身的病人。
4.坐位:座椅应稍高,以便于操作,常用于门诊、急诊病人。
肌肉注射技术

肌肉注射技术肌肉注射是一种常用的药物注射治疗方法,指将药液通过注射器注入肌肉组织内,达到治病的目的。
肌肉注射主要适用于:不宜或不能做静脉注射,要求比皮下注射更迅速发生疗效时,以及注射刺激性较强或药量较大的药物时。
注射部位肌肉注射最常用的注射部分为臀大肌,其次为臀中肌、臀小肌、股外侧肌及三角肌。
肌肉注射很重要的是对注射部分的精确定位。
臀大肌注射定位:十字法:从臀裂顶点向左或右划一水平线,从髂嵴最高点向下做一垂直平分线,将臀部分为四个象限,其中外上象限避开内角为注射区。
连线法:从髂前上棘到尾骨连线的外三分之一为注射部位。
臀中肌、臀小肌注射定位:该处血管、神经分布较少,且脂肪组织较薄,目前使用日趋广泛,定位方法有两种:a以食指尖和中指尖分别置于骼前上棘和髂嵴下缘处,在髂嵴、食指、中指之间构成一个三角形区域。
注射部位在食指和中指构成的角内。
b骼前上棘外侧三横指处。
病儿应以其手指的宽度为标准。
股外侧肌注射定位:位置为大腿中段外侧:一般成人可取髋关节下10cm至膝上10cm 的一段范围,该处大血管、神经干很少通过,且部位较广,可供多次注射。
上臂三角肌注射定位:上臂外侧,肩峰下2~3横指处。
此处肌肉较臀部肌肉薄,只能做小剂量注射。
可取坐位或卧位。
(1)卧位:臀部肌内注射时,为使局部肌肉放松,减轻疼痛与不适,可采以下姿势:侧卧位:上腿伸直,放松,下腿稍弯曲。
俯卧位:足尖相对,足跟分垂,头偏向一侧。
仰卧位:常用于危重病人及不能翻身的病人,采用臀中肌、臀小肌注射法较为方便。
(2)坐位:为门诊病人接受注射时常用体位。
可供上臂三角肌头,如注射用药为油剂或混悬液,需备较粗的针头;按医嘱备药液。
肌肉注射操作程序(1)备齐用物排携床边,核对,向病人解释,以取得合作。
(2)帮助病人取适当体位,用2%碘酒和70%乙醇或单独用3%络合碘消毒皮肤,待干。
(3)排尽抽取药物之注射器内空气。
(4)用左手拇指和食指分开皮肤,右手持针如握笔姿势,以中指固定针栓。
臀大肌注射的定位方法

臀大肌注射的定位方法注射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而臀大肌是一个常用的注射部位。
正确的定位方法对于注射的效果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臀大肌注射的定位方法,包括解剖结构、定位标志和操作步骤等内容,希望能为临床医生和护士提供一些帮助。
1. 解剖结构。
臀大肌是人体最大的肌肉之一,位于骨盆和大腿之间。
它的主要功能是臀部的外展和外旋。
在注射时,我们需要了解臀大肌的解剖结构,以便准确定位。
臀大肌的上缘位于髂嵴,下缘位于股骨大转子。
在臀部的外上方,有一个肌肉的凹陷,这就是臀大肌的注射点。
2. 定位标志。
在进行臀大肌注射时,需要准确定位标志,以确保注射的准确性。
一般来说,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定位标志的标记:股骨大转子,在患者的臀部外侧,可以用手指摸到股骨大转子,这是臀大肌的下缘,也是注射的参考点。
上髂嵴棘,在患者的臀部外上方,可以用手指摸到上髂嵴棘,这是臀大肌的上缘,也是注射的参考点。
通过标记股骨大转子和上髂嵴棘,可以确定臀大肌的注射范围,有利于准确注射。
3. 操作步骤。
在准备好解剖结构和定位标志后,可以进行臀大肌注射的操作步骤。
一般来说,可以采用以下步骤进行操作:患者取仰卧位,暴露臀部注射点。
用消毒剂对注射点进行消毒处理,保持局部清洁。
护士或医生戴上手套,准备好注射器和药物。
用手指按压标记的股骨大转子和上髂嵴棘,找到臀大肌的注射点。
将注射器垂直插入皮肤,注射药物到臀大肌内。
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注射器的角度和深度,以确保药物注射到臀大肌内。
注射完成后,需要轻轻按压注射点,以促进药物的吸收和分布。
4. 注意事项。
在进行臀大肌注射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确保注射器的消毒和无菌。
注意注射药物的剂量和浓度,避免过量注射。
注意患者的注射部位是否有异常情况,如肿胀、红肿等。
在注射后,观察患者的反应,如过敏反应等。
总之,臀大肌注射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正确的定位方法对于注射的效果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通过了解臀大肌的解剖结构、定位标志和操作步骤,可以提高注射的准确性和安全性,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