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牵引护理常1护理常规
骨牵引病人的护理常规

骨牵引病人的护理常规
(一)常规护理
1.做好心理护理。
2.卧硬板床,防止患者出现曲髋畸形等并发症。
3.预防卧床病人可能发生的坠积性肺炎和压疮等并发症。
(二)牵引的护理
1.保持牵引力与反牵引力的存在,避免身体向床头和床尾滑动,及时调整身体在床上的位置,头部和足部都不能抵住床栏杆,否则会失去反牵引力。
2.维持牵引重量,不可随意加减,以免影响牵引效果,同时应保持牵引砝码悬空。
3.骨牵引着需保持针眼处清洁无污染,每日点酒精两次,连续点一周。
(三)病情观察
1.下肢牵引时,需注意观察躯干、骨盆和患肢三者之间的关系,保持患肢轻度外展位。
2.颅骨牵引时,应注意患者有无头痛、呕吐、呼吸困难等。
3.骨牵引患者需注意牵引针眼处有无渗血、疼痛,出现异常应及时通知医师给与处理。
4.皮牵引时,应注意观察患者患侧肢体末梢血循环情况,如足趾颜色、温度和肿胀程度,有无皮肤过敏现象等。
四)功能锻炼
1.下肢牵引时应将牵引的患肢足底托起,预防足下垂,同时教会病人学会做主动屈踝关节运动。
2.知道病人作患肢的肌肉等长收缩运动和关节活动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直。
牵引患者的整体护理

疗的效果 观察 [ J ] . 中国实用 医药 , 2 0 1 1 , 6 ( 1 8 ) : 1 6 0 — 1 6 1 .
4 B a j a j J S , Du aK S, Ha l l 蚰nK, 吐a 1. P r o s p e c t i v e , r a n d o mi z e dt r i a l e o m p a -
剂、 胆碱影响 的部分基 础 胃酸分 泌 , 以及抑制 胃蛋 白酶 活性 及 其分 泌 , 最终达到止血 目的 J 。本研究显示 , 应 用双倍剂 量泮
托拉唑疗 效明显优 于常规剂量泮托拉唑 以及奥美拉唑 , 不 良反
应发生率无 明显差 异 , 加 上泮 托拉 唑本身 不影 响其他 药物 代 谢, 对于肝 肾功能不全 、 老年患者不仅可缩短止血时间、 提高止
中国保健 营养 , 2 0 1 2, 5 : 7 8 9— 7 9 0 . 3 李征途 . 重症消化性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应用泮托拉唑双倍剂量治
继奥美拉唑 、 兰索拉唑 、 雷 贝拉唑后 , 泮托拉 唑成 为第 4个 上市的质子泵抑制剂 , 属 于二烷氧基 吡啶基苯 并咪唑化 合物 ,
能特异性地 抑 制 胃黏 膜 细胞 H 一 K ・ A T P酶 , 靶 向转 移 性 良
( 1 ) 要了解和掌握 牵引的有关 知识 , 注 意介 绍 同种疾病 的 康复情况 , 使患者能配合术 前检查使 恐惧和顾 虑降至最低 , 并
有充分 的思想准备 接受牵 引治 疗 以减 轻疼 痛 ; 还 要掌 握患
者 的心理情况。 ( 2 ) 进 行卫生 宣传 教育 , 介绍 牵引 前 、 后 的 注 意事项 , 并教会患者练 习床上使用便 器。( 3 ) 清洁牵 引部位皮 肤, 卧床休息 , 准备好 牵引用物 ; 基层医院也可以让患者家属 给
牵引术后的护理要点

牵引术后的护理要点牵引术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手术治疗方式,它通过施加适当的力量将骨骼或关节的两个部分分开或拉长,以达到治疗或纠正异常位置的目的。
牵引术后的护理非常重要,以下是牵引术后的护理要点。
1.保持牵引的稳定性:牵引是通过外力作用于身体的特定部位来实现的,因此需要确保牵引的稳定性。
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应检查牵引装置是否完好,牵引是否正常,牵引杆、固定带、滑轮等部件是否固定牢靠,是否有松动或松脱的迹象。
2.保持患者舒适:牵引过程中,患者可能会感到不适或疼痛。
护士应随时关注患者的疼痛程度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减轻疼痛。
可以使用冷敷或者热敷来缓解疼痛,还可以给予口服或静脉镇痛药物,但需遵循医嘱。
3.保持患者的皮肤清洁和干燥:长时间的牵引会导致患者局部皮肤受到压力,容易发生破裂、溃疡、感染等并发症。
因此,护士应定期检查患者的皮肤状况,并保持患者的皮肤清洁和干燥。
使用温水擦洗或沐浴患者的身体,避免长时间湿润。
同时,定期更换护理垫,确保患者的床单和衣物干燥。
4.保持适当的体位:患者需要保持适当的体位,以保持牵引的有效性并减轻不适。
根据医嘱,护士应调整患者的床位,使其保持稳定且适当伸直的姿势。
在床位上使用支撑枕或特殊的支撑物来维持牵引装置的稳定性。
5.注意患者的营养摄入:牵引术后,患者往往会出现食欲减退、消化不良等情况,这可能会导致蛋白质和其他营养物质的不足。
因此,护士应关注患者的饮食摄入情况,并根据医嘱为患者提供营养丰富的食物和补充剂。
6.定期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如感染、静脉栓塞、神经损伤等。
护士应定期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如局部红肿、疼痛、皮肤破裂、畏寒发热等。
如发现异常,应及时通知医生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7.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护士应密切关注患者是否出现压疮、肠梗阻等并发症。
在定期翻身时要注意用绷带固定局部,并定期检查肠鸣音和排便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处理。
8.与患者进行心理关怀:长时间的牵引可能会给患者带来焦虑、不适和抑郁等心理问题。
牵引患者护理常规

牵引患者护理常规1、按骨科一般护理常规及术前后护理常规。
2、维持有效牵引。
①经常检查扩张板、绳索、滑轮的位置是否安全与正确,并检查钢针、牵引弓、螺丝有无脱落或滑向一侧。
保持牵引力方向与患肢或骨干长轴一致性,保持牵引锤悬空,避免与床边或地面磨擦,勿使物品压迫牵引绳,不得随意增减牵引重量。
②观察患肢的位置是否正确,为保持反牵引力,颅骨牵引时病人床头抬高30cm,下肢牵引时床尾抬高30cm。
③牵引病人搬移时,应有一人牵拉绳索,保持牵引,取下牵引锤后方可移动病人。
3、皮牵引病人注意观察患肢是否保持外展中立位,有无内旋或外旋,并检查足背侧皮肤感觉及足背伸功能,并注意肢端血运情况及有无过敏性皮炎现象。
4、骨牵引病人,用75%酒精滴针眼处每日2次,如局部渗出、结痂,形成一个保护层,可不必去除。
另外,为防止牵引针外露部分损伤皮肤或勾破衣被,用空抗生素药瓶套上(青霉素过敏者,忌用青霉素瓶)如患者主诉针眼处剧烈疼痛,要查找原因,检查钢针是否偏斜,局部有无红肿等感染现象,并向医生汇报病情。
5、颅骨牵引有无并发症:枕部压疮、牵引弓松脱、头皮下血肿。
过牵综合征观察:有无脊髓、神经损伤加重现象,观察有无呼吸改变、上肢麻木、吞咽困难等。
6、鼓励患者做肌肉收缩、趾(指)关节和膝关节的活动和全身的功能活动,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加强护理,预防并发症。
(1)牵引病人由于长期仰卧,骶尾部、足跟等骨突部位易发生褥疮,所以应保持床单位的整洁、干燥。
护理人员要在晨、晚间护理时,用50%乙醇按摩骨突处,搽涂滑石粉。
如要帮助病人改变体位,应保持牵引方向正确。
尤其是颈椎骨折,不得扭曲头颅,翻身时头部与身体保持一致。
(2)预防坠积性肺炎鼓励病人每日做深呼吸运动及有效咳嗽,以利肺部扩张。
(3)预防泌尿系感染,鼓励病人多饮水。
7、饮食指导;多进食含高纤维素食物增加营养的摄入:由于病人长期卧床,肠蠕动减慢,应多进水果、蔬菜,增加植物纤维,防止便秘。
8、功能锻炼(1)肌肉锻炼:术后当日即可做肌肉的静力收缩或舒张,每日2~3次,每次15~30min。
牵引的护理措施

牵引的护理措施引言牵引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方法,广泛应用于骨折、脱位和关节手术等病症的治疗中。
牵引通过施加适当的力量和角度,使患者的骨骼或关节处于正确的位置,以促进愈合和恢复。
然而,为了确保牵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护理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简要介绍牵引护理的关键措施和注意事项。
1. 患者的准备在进行牵引之前,护士需要对患者进行准备,确保其身体和心理状态适合牵引的操作。
1.1 安全环境在进行牵引前,护士应确保环境安全。
清除可能造成危险的物品,例如杂物、电线等。
确保牵引设备稳定,防止不必要的移动。
1.2 患者教育在实施牵引前,护士应向患者充分解释牵引的目的、过程和可能的不适感。
患者需要清楚了解牵引的重要性和需要配合的事项。
护士可以回答他们的问题,并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1.3 患者的准备在进行牵引前,护士还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为患者提供舒适的卧床环境,并摆放好所需用品;•保持患者舒适,例如确保床垫柔软,使用枕头、垫坐垫等辅助设备;•协助患者排尿和排便,并保持其个人卫生。
2. 设备的准备在进行牵引时,护士需要准备适当的设备,确保其正确运作和符合患者的需要。
2.1 牵引设备的选择不同的病情需要不同的牵引设备。
例如,骨折牵引通常使用骨钩、股骨骨折牵引通常使用松解带等。
护士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牵引设备,并确保其安装正确。
2.2 牵引设备的调整在开始牵引之前,护士需要根据患者的需要调整牵引设备,确保其适合患者的身体大小和角度。
例如,应根据患者的身高和体重调整牵引杆的高度和角度。
2.3 牵引设备的维护护士还需要确保牵引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定期检查并清洁牵引设备,确保其操作灵活、牵引力得以准确施加。
3. 牵引的实施实施牵引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过程,护士需要按照正确的步骤进行操作,以确保牵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3.1 骨折牵引的操作步骤3.1.1 检查患者身体状况在进行骨折牵引之前,护士应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观察皮肤完整性、测量患者的身高和体重、了解患者的病史等。
牵引病人的护理

牵引病人得护理常规一、分类(根据牵引时间)㈠短时牵引㈡持续牵引1、皮肤牵引利用紧贴皮肤得胶布条或海绵带对肢体施加牵引力、牵引重量不超过5ke。
2、兜带牵引⑴颌枕带牵引:牵引重量一般不超过5ks。
⑵骨盆牵引,一侧牵引重量一般不应超过10kg、⑶骨盆兜悬吊牵引、⑷脊柱兜带悬吊牵引。
3、骨牵引:⑴颅骨牵引:牵引重量为体重得1/12⑵尺骨鹰嘴牵引:牵引重量为体重得1/20⑶尺桡骨茎突牵引:牵引重量为体重得l/20⑷掌骨牵引;牵引重量为体重得1/20⑸指骨牵引:牵引重量不超过1 kg⑹股骨大粗隆牵引:牵引得重量为体重得1/12⑺股骨髁上牵引:牵引重量为体重得1/7⑻胫骨结节牵引:牵引重量为体重得1/7⑼踝上牵引:牵引重量为体重得1/12⑽跟骨牵引:牵引重量为体重得1/12⑾跖趾骨牵引:与掌指骨牵引类同二、牵引治疗得常见并发症1.皮肤水疱2。
血管与神经损伤3、牵引针眼感染 4.牵引针滑脱5.坠积性肺炎6.褥疮7、关节僵硬8、足下垂9.肌肉萎缩l0.便秘三、牵引病人得护理㈠一般护理1、对牵引病人,应进行交接班,每班严密观察患肢血液循环及肢体活动情况,维持牵引于正常状态。
2、冬季应注意肢体保暖,可用棉被覆盖或包裹,防止受凉、3、定期为病人做清洁卫生护理,如洗头、擦浴等。
4、主动与病人谈心,掌握其思想变化,对不良得心态反应及时疏导与帮助,使之愉快地配合治疗。
㈡常见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1、有发生血液循环障碍得可能⑴注意观察肢端血液循环:主要观察肢端皮肤颜色、温度、桡动脉或足背动脉搏动、毛细血管充盈情况、指(趾)活动情况以及病人得叙述,如有无疼痛、麻木得感觉等、如肢端皮肤颜色变深、温度下降,桡或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毛细血管充盈缓慢,被动活动指(趾)引起剧痛,病人感觉肢体疼痛、麻木,说明发生了血液循环障碍,应及时查明原因,如就是否包扎过紧、牵引重量过大等,须及时处理。
⑵小儿行双腿悬吊牵引时,皮牵引得胶布及缠绕于其上得绷带会向牵引方向移动,可能导致膝部得绷带卡在膝下周径较粗之处而压迫血管,甚至引起小腿得骨筋膜室综合征。
骨牵引护理常规

骨牵引护理常规护理评估1. 患肢末梢血:观察足背动脉、皮肤温度和色泽。
2. 牵引状态是否正常。
3. 有无并去症如坠积性肺炎褥疮、足下垂、肌肉萎缩等。
护理措施1. 严密观察牵引肢体血液循环和活动情况。
观察包括肢体皮肤颜色、皮肤温度、橈动脉或足背动脉搏动、毛细血管充盈情况、指(趾)活动。
询问患者有无患肢疼痛、麻木、感觉障碍等。
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医师。
2. 维持骨牵引的效能①每班检查患者体位及牵引装置是否合适,不得随意改变体位②保持牵引锤悬空,滑车灵和,牵引绳与患肢长轴平行。
牵引绳上下不能放置枕头、被子等物,以免影响牵引效果。
③牵引绳不能受压,不得承受任何物品④牵引重量依患者的体重及牵引部位而定,不可随意增减,否则造成牵引失败。
⑤牵引时间一般为6—-8周,不得擅自终止。
⑥预防骨牵引针眼感染。
针眼处应用无菌纱布或碘仿砂条缠绕保持周围皮肤清洁,用75%酒精滴针眼2次/日。
一旦发现针眼处敷料被血迹等污染,应及时更换。
3. 牵引的重量应根据病情需要调节,不可随意增减,告诉病人及家属,不能擅自改体位,不能自己增减重量,否则易造成牵引失败而影响治疗。
4. 预防并发症①指导患者深呼吸、用力咳嗽、定时拍背,用拉手练习起坐等,改善呼吸功能,预防坠积性肺炎②保持床单位平整、清洁和干燥,定时按摩骨突部位,避免拖、拉、久压局部,预防压疮。
③鼓励多饮水,多食含丰富粗纤维食物,按摩腹部,防止便秘。
④注意牵引肢体保暖,协助功能锻炼。
早期主要进行肌肉的等长收缩,2周后练习关节活动,逐渐增加活动度和范围,以活动后不感疼痛和疲劳为宜,防止肌肉萎缩。
必要时应用足底托板或穿丁字鞋或用沙袋垫起足底,保持踝关节于功能位,指导患者主动伸屈踝关节或行被动足背伸活动,防足下垂和关节僵硬。
⑤牵引期间,宜进软食,且进食时应缓慢,以防窒息。
5. 协助生活护理,保持个人卫生,定期为病人做清洁卫生护理。
如洗头,擦浴等。
病情许可,可教会病人在床上借助拉手, 利用便盆大小便等。
腰椎牵引病人护理常规

腰椎牵引病人护理常规
牵引的目的在于加大椎间隙,增加间隙负压,使突出的髓核从原脱出口回纳;预防和松解神经根出口处的粘连,从而减轻疼痛。
(一)牵引前不宜进食过饱,患者取俯卧或仰卧位,四肢放松,捆绑的皮带松紧度要适宜,太松起不到作用,太紧患者感到有压迫感。
(二)牵引过程应注意观察患者面色、脉搏、呼吸变化。
询问患者有无心慌、气短、恶心、呕吐、疼痛是否加剧或下肢麻木等症状。
如发现有上述项症状应立即停止牵引或减轻重量,嘱患者深呼吸。
(三)患者做牵引时,牵引力不要调至过大,牵引重量 4~10 kg,牵引采用间断牵引。
每次牵引中应了解患者症状有无明显改善,在增加重量时避免过快,以免拉伤腰背肌肉,牵引力的大小、牵引时间应根据患者体质的强弱视病情而定,每次 30 至60分钟,同时对绑缚部位皮肤进行观察。
(四)患者行牵引治疗后,尽量卧床休息,下床活动每次时间不宜过长,运动量要少,运动范围不宜太大,指导并辅助患者进行被动运动,使之树立信心,再逐渐转为主动锻炼,以患者不感到疲劳为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牵引护理常规
牵引是利用力学中作用和反作用的原理,通过重力的牵拉、作用于患肢,缓解骨折和脱位处软组织的紧张和回缩,使骨折复位和维持复位,达到治疗的目的。
牵引分持续性皮牵引和骨牵引两大类。
主要用于颈椎骨折、骨盆骨折、股骨颈骨折、粗隆间骨折、股骨干骨折不、稳定的胫腓骨骨折及关节疾病需要制动稳定的等。
【护理评估】
1.健康史病人的年龄、体重、一般健康状况;有无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伴发疾病,以评估病人对牵引治疗的耐受性。
2.身体状况
2.1局部: 骨折的原因、部位、程度及牵引的方法、方向、器具、重量和允许的体位等;皮牵引胶布的边缘有无皮肤破溃;骨牵引针处有无分泌物或痂皮等。
2.2全身:生命体征是否稳定;关节活动度及功能的改变程度;有无牵引治疗的常见并发症,如排尿、排便及肢端感觉、运动或血运异常等。
2.3辅助检查:重要脏器功能状态的检查结果。
3.心理和社会支持状况病人对牵引治疗有无充分认识、心理状态、能否积极配合。
亲属对牵引治疗的认知和支持程度。
【护理问题】
1.潜在并发症: 垂足畸形,呼吸、泌尿道感染,关节僵硬等。
2.有牵引无效的可能与牵引设置不当有关。
3.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骨折或长期卧床有关。
4.有周围神经血管功能障碍的危险与牵引所致局部压迫有关。
5.焦虑/恐惧与担忧骨折的愈合、患肢功能和预后有关。
【护理措施】
1.严密观察患肢的血液循环和肢体的活动情况。
观察内容包括:肢端皮肤的颜色、温度、挠动脉或足背动脉的搏动和指(趾)端的活动,如肢端皮肤颜色变深,温度下降,动脉搏动减弱,被动活动指(趾)引起剧痛,说明发生了血液循环障碍,应及时查明原因。
如:包扎过紧、牵引重量过大等需及时处理。
2.保持有效的牵弓!,根据病人牵引的部位抬高床头或床尾,以保持牵引力
和体重的平衡。
防止发生下肢牵引时足部抵住床尾栏杆,或颅骨牵引时头部抵住床头栏杆等情况,使牵引失去作用。
保持牵引锤悬空,滑车灵活,牵引绳和患肢长轴平行,牵引绳上不能放置枕头、被子等,以免影响牵引的效果。
3.牵引时要保持病人处于正确的牵引体位,股骨颈骨折和粗隆间骨折牵引时,患肢需保持外展中立位,股骨上段首折时患肢应尽量外展,胫腓骨下段骨折行跟骨牵引时,可将牵引绳系在牵引弓的外角,使踝关节内翻,以利于骨折复位。
4.牵引的重量应根据病情需要调节,不可随意增减,重量过小,不利于骨折复位和畸形矫正,重量过大可导致过度牵引,造成骨折不愈合。
当牵引病人主诉患肢疼痛时,应分析原因,不能随意减轻牵引重量。
5.骨牵引的病人要保持牵引针孔处的清洁干燥,预防感染,牵引处不需盖任何敷料,每日滴75%酒精2次,如有分泌物和痴皮,可不必去除,为防止牵引针外露损坏皮肤或够破衣服,可用空抗生素瓶套上:注意牵引针有无偏移。
如有偏移,用碘酒、酒精消毒后调至对称。
6.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长时间卧床的病人应预防坠积性肺炎、压疮、泌尿系感染、便秘等并发症,指导病人经常练习深呼吸、咳嗽,每2小时协助病人改变一次体位,并按摩受压部位。
鼓励病人多饮水,多吃粗纤维食物,指导病人每日按顺时针方向按摩腹部。
7.指导病人进行功能锻炼。
向病人说明功能锻炼的重要性,指导病人进行肌肉等长收缩活动及关节活动。
加强足部的主动和被动锻炼,保持踝关节于功能位,防止足下垂。
8.做好心理护理。
护士应积极宣传,消除病人恐惧心理
【健康指导】
1.体位指导病人维持正确的牵引位置。
2.保持牵引有效,不随意减少或增加牵引重量,达到治疗目的。
3.功能锻炼早期进行肌肉等长收缩,2周后开始关节活动,逐步增加活动量和活动范围,以病人部出现疲乏、疼痛为宜。
瘫痪肢体的肌肉、关节应进行被动活动,以防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若病情许可,进行全身活动,如抬臀、扩胸、深呼吸、用力咳嗽等。
【护理评价】
1.病人焦虑/恐惧是否得到减轻或缓解。
2.牵引是否有效、达到治疗目的。
3.有无周围神经血管功能障碍的表现,若有,是否得到及时发现和处理。
4.病人皮肤是否完整,有无出现局部溃破、糜烂和压疮。
5.病牵引治疗期间,垂足畸形、泌尿道或呼吸道感染、关节僵硬、血管神经受损等并发症是否得到有效预防,若出现并发症有否得以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