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的治疗进展

合集下载

子宫肌瘤的治疗进展 余红君

子宫肌瘤的治疗进展 余红君

子宫肌瘤的治疗进展余红君摘要】女性的子宫肌瘤是妇科病中最为常见的疾病,属于良性的肿瘤。

子宫肌瘤一般发生在处于生育年龄的女性,会明显影响到女性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根据当前的医学研究结果,在临床上对子宫肌瘤的发病体系还不明确,针对子宫肌瘤的治疗,一般采取的是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以及介入治疗。

伴随着医学模式的进步和医学技术的革新,针对子宫肌瘤的治疗方案也产生了变化,临床上选择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十分重要。

本文对近几年的子宫肌瘤治疗进行分析探索,希望为临床上子宫肌瘤的治疗提供一些建议和理论根据。

【关键词】子宫肌瘤;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介入治疗[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4-0300-02子宫肌瘤是女性当中最为多见的多发病,据调查研究,近几年来子宫肌瘤的发生呈现上升的变化趋势。

另外,因为子宫肌瘤所产生的位置和形状大小不同,它在临床上的表现症状也是各种各样,最常见的临床表现特征是:子宫不明情况的出血、小腹疼痛、女性的生育能力丧失等方面,这严重影响到女性的身心健康和安全。

所以,在临床上找到一种有效的子宫肌瘤治疗方案十分急迫。

现对女性子宫肌瘤的治疗探究进展进行如下综述。

1、子宫肌瘤的发病病因以及发病机制子宫肌瘤的产生有一定性的遗传性基因,会受雌孕激素的影响,和生长因子也有一定的关系。

它最早源自单克隆的基因,医学上虽然对基因突变而引起的子宫肌瘤的病因还不明确,但有研究表明,女性机体会由于延胡索酸水合酶的减少影响子宫的正常生理机能而引起子宫肌瘤妇科疾病[1]。

子宫肌瘤疾病的发生受女性激素的影响,并且外源性的雌孕激素都能促进女性子宫肌瘤疾病的产生。

当人体的雌孕激素和与之相合的受体所结合后,会增加子宫肌瘤细胞的快速分裂,并会通过人体某种的相关因子信号表达,进而致使女性的宫肌瘤细胞发生突变。

另外,生长因子对子宫肌瘤的发生也有很大关系,生长因子和人体多种因素关联,它的机制运作比较复杂且多变,它在人体雌孕激素的作用下,促进女性子宫肌瘤成长。

子宫肌瘤的综合治疗进展

子宫肌瘤的综合治疗进展

是指 在腹 腔镜 下 或腹 腔镜
迄今 为止 ,手 术仍 是子 宫肌 瘤主 要的 治疗方 法 ,其术 式大 体 辅助 下 切 除 子 宫 的 手术 方 式 ,分 为 腹 腔 镜辅 助 的 阴 式 子 宫切 除
分 为两大 类 :子 宫切 除 术和 肌瘤 剔除 术 。随着妇 科手 术 的发 展 ,
子 宫肌瘤 是 女性 生殖器 最常 见 的 良性 肿瘤 , 由平 滑肌 及 结缔 操作 步骤 比较 规 范和 统一 ,是所 有 子宫切 除术 的基 础 。经典 的子 组织 组成 …。多 见于 3 O ~ 5 0岁的育 龄妇女 ,发病 率 为 5 %~ 5 0 % , 宫切 除 术创 伤大 、恢 复慢 。在有 条件 的 医院 T A H在 子宫 切除 手术 甚至 高达 7 0 % ,恶病率 0 . 2 9 % 。子 宫肌瘤 患者 多数 无 明显 症状 , 方式 中所 占 比例越 来越少 。 筋膜 内子 宫全切术 从切 口探查 到剥离 , 不 影 响工作 和生 活 ,因此 并非都 需 要治 疗, 即使 需要 治疗并 非 都 剪 开膀 胱反 折腹膜 为止 的各 步骤 与 经典 式子 宫切 除术 相 同,只 需 选择 手术 。 随着越 来越 多的妇 女选择 晚育 , 重 视子 宫的生理 功能 、 稍 向下 推膀 胱 ,切断 缝扎 子 宫血 管 的深 度要 够 ,处理血 管后 露 出
生活质 量和 身体 的完 整性 、腹 部美 观 、性生 活质 量等 ,对子 宫肌 子 宫颈 肌层 为宜 。剪 除 子宫 ,不切 断子 宫骶 、主 韧带 。筋膜 内子
瘤 的 治疗 要求 也越来 越 高,绝 不是 切 除子 宫一刀 了之 。现将 子 宫 宫切 除术 ,减少 对子 宫骶 主韧 带及 宫旁 和 阴道组 织 的处 理。避 免

子宫肌瘤治疗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

子宫肌瘤治疗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

子宫肌瘤治疗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子宫肌瘤是育龄妇女,尤其是有色女性中严重月经出血和疼痛的常见原因。

仅在美国,每年估计有340亿美元的医疗费用与子宫肌瘤有关,但除手术外,几乎没有其他治疗选择。

现在,芝加哥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与一个国际科学家团队合作,开发了一种每日口服联合疗法,该疗法长期有效地治疗子宫肌瘤是可靠,安全且有效的。

这项研究的主要作者,妇产科教授,医学博士Ayman Al-Hendy博士说:“这项发现是该领域的重要新工具,它将成为该领域的重要补充。

”该研究于2月17日发表,2021年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

Al-Hendy领导了一项以为中心的联合疗法的国际3期临床试验。

这种GnRH拮抗剂药物抑制雌激素和孕激素的产生,雌激素和孕激素是促进肌瘤生长的两种激素。

Al-Hendy说:“当剥夺这两种激素的肌瘤时,症状会大大改善。

”但是,正如先前的研究表明并得到Al-Hendy的证实,单独使用瑞格列克斯会导致一系列绝经症状,例如潮热,盗汗和骨密度降低,这些都是由雌激素缺乏引起的。

在这项研究中,Al-Hendy将40mg的relugolix与小剂量的雌激素(1mg雌二醇)和合成的孕酮(0.5mg乙酸炔诺酮)混合使用。

这种联合疗法不仅可以预防更年期症状,还可以显着改善肌瘤相关措施。

在为期24周的临床试验中的两部分中,总共770名患者,分别有73%和71%的参与者在诸如月经失血量,疼痛,贫血,因出血和盆腔不适等关键指标上显示出显着改善不舒服。

该试验还显示出其队列反映了受子宫肌瘤影响最大的患者人群的效果。

大约一半的参与者是黑人女性,其子宫肌瘤的发病率是普通女性的四倍。

Al-Hendy说,瑞卢戈利克斯联合疗法是一种有希望的无创替代疗法,可用于子宫的子宫切除术或子宫肌瘤的子宫切除术。

有色女性子宫肌瘤切除术后肌瘤的复发率高达70%。

Al-Hendy说:“我认为,在美国,我们做了太多的子宫切除术,我认为我们的子宫肌瘤患者确实应该有各种各样的选择。

子宫肌瘤治疗新进展

子宫肌瘤治疗新进展

中国卫生产业・第八卷・第七期 117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多见于30~50岁女性,其症状因肿瘤生长部位及大小不同而主要表现为不规则的阴道出血、月经量多、经期延长、周期缩短、继发贫血、腹部包块以及子宫增大所致的压迫症状等[1]。

其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现代医学普遍认为与遗传、雌孕激素及其受体、生长因子、基因突变等因素有关[2]。

目前子宫肌瘤的治疗主要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介入治疗等方法,随着对子宫肌瘤病机的深入研究以及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类治疗方法都取得了新的进展。

对于子宫肌瘤较小,症状较轻或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可采用药物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并不能彻底根治子宫肌瘤,而是可以缩小肌瘤,减轻临床症状,控制肌瘤引发的贫血以及减少手术中出血等,因此多适用于围绝经期有症状的子宫肌瘤患者或生育期患者肌瘤手术的术前准备[3]。

目前临床中主要采用西医激素类药物、中药以及中西药物联合使用治疗。

1.1 西医激素类药物治疗子宫肌瘤是一种卵巢甾体激素依赖性肿瘤,其发生、发展与雌、孕激素以及雌、孕激素受体含量有关。

大量研究表明,子宫肌瘤瘤体内雌、孕激素受体含量高于周围正常组织,而且雌激素可刺激子宫肌瘤增生。

因此,应用抑制卵巢甾体激素分泌或抑制其作用的制剂,可抑制肌瘤生长或使肌瘤缩小,从而达到减轻临床症状的目的。

常用药物有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米非司酮、三苯氧胺等,其中孕激素拮抗剂米非司酮在临床中应用最为普遍。

吕一燕[4]用米非司酮治疗128例子宫肌瘤患者,结果显示121例患者子宫肌瘤缩小,总有效率达94.5%,同时所有贫血患者的贫血得到纠正,而且服药期间肝、肾功能均正常,停药后食欲减退、头晕、恶心、轻微潮热、性欲减退等副作用全部消失,因此米非司酮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药物治疗方法。

三苯氧胺属非甾体类抗雌激素药物,可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降低血浆雌激素浓度。

赵晓琴[5]采用米非司酮配伍三苯氧胺治疗80例子宫肌瘤患者,结果显示服用2种药物比单纯服用米非司酮使肌瘤缩小更明显(<0.05),可见雌、孕激素拮抗剂配伍使用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更好。

子宫肌瘤的治疗新进展

子宫肌瘤的治疗新进展

子宫肌瘤的治疗新进展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对于子宫肌瘤治疗的方式也得到了许多新进展。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会讨论这些新进展。

激光微创手术传统上,手术是治疗子宫肌瘤的主要方法,但这种方法存在一些问题,如手术部位的创伤、出血和术后的恢复期等。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激光微创手术逐渐被引入到子宫肌瘤的治疗中。

激光微创手术不仅具有微创、准确、无血、无痛以及快速恢复等优点,还可以在避免损伤正常组织的情况下切除肿瘤。

子宫动脉栓塞子宫动脉栓塞应用于子宫肌瘤的治疗上,是一种新型的非手术治疗方法。

该方法通过导管将药物或微粒介入到子宫动脉中,可切断肿瘤的血液供应,达到缩小或消失肿瘤的效果。

子宫动脉栓塞具有操作简便、无需手术、恢复快等优点,而且可以保留子宫和生育能力。

高强度聚焦超声刀治疗高强度聚焦超声刀治疗是一种新型的热能疗法,比较少见,但是在治疗子宫肌瘤方面的应用也逐渐增多。

通过现代医学高科技的手段,这种治疗方法在消融肿瘤的同时并不会影响正常的组织,不会出现血管损伤、术后疼痛等副作用,而且治疗效果显著。

针灸针灸作为中医药的一种传统治疗方法,在子宫肌瘤的治疗中也有一定的应用。

针灸可以有效缓解子宫肌瘤患者在月经期间的疼痛不适,减少子宫肌瘤的大小,避免进行手术或者产生并发症。

同时,针灸还可以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和内分泌系统,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

总结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子宫肌瘤的治疗方法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尽管各种治疗方法都有其自身的优缺点,但是在具体的治疗选择中,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个体情况,选择适合患者治疗方法,避免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

子宫肌瘤的诊断治疗新进展

子宫肌瘤的诊断治疗新进展

子宫肌瘤的诊断治疗新进展引言: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多发生在育龄期的女性身上。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子宫肌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也得到了许多新进展。

本文将介绍一些近年来关于子宫肌瘤诊断和治疗方面的新成果。

一、非手术诊断技术的发展1. 超声检查在子宫肌瘤诊断中的应用超声检查是目前最常用和最重要的子宫肌瘤诊断方法之一。

近年来,超声技术不断得到改进和完善,在提高分辨率和描绘清晰度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例如,传统B超已经逐渐被三维(3D)B超所取代,这使医生能够更好地观察肿块的形态、大小以及与周围组织器官之间的关系。

2. 磁共振成像(MRI)在子宫肌瘤筛查中的作用MRI能够提供更详尽、精确、全面的影像信息,且不受肢体肥胖和气腹等因素的影响。

它能够显示子宫肌瘤的位置、形状、大小以及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

近年来,在子宫肌瘤的初步筛查中,MRI已经证明其高敏感性和特异性,使医生能够更准确地诊断和评估疾病的发展。

二、手术治疗技术的进步1. 微创手术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应用传统的开放式子宫切除手术存在创伤大、恢复慢等缺陷,近年来,微创手术逐渐在子宫肌瘤治疗中得到推广。

其中尤以腹腔镜手术为代表。

该技术通过腹壁仅三个小孔进行操作,减少了对患者身体造成的伤害,术后恢复快、创伤小,并且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2. 子宫动脉栓塞(UAE)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突破子宫动脉栓塞是一种非手术的介入治疗方法,通过导管塞在子宫动脉输入供应肌瘤的血管中,释放栓塞物质,堵塞肿瘤的血液供应。

该方法能够有效地缩小肌瘤体积,减轻相关症状,并避免了手术带来的并发症。

在近年来的临床实践中,子宫动脉栓塞逐渐成为肌瘤保守治疗领域的重要突破。

三、药物治疗新进展1. 黄体酮受体调节剂(SPRMs)的应用SPRMs是一类具有黄体酮受体亲和性的药物,通过抑制孕激素对子宫内膜和乳腺组织的作用来抑制肌瘤生长。

近年来,SPRMs得到广泛关注并被广泛采用。

这些药物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并可减轻月经不规律、压迫症状等不良反应。

子宫肌瘤的治疗新进展

子宫肌瘤的治疗新进展

子宫肌瘤的治疗新进展子宫肌瘤是最常困扰妇女的一种良性肿瘤,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如全子宫切除手术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的疾病困扰。

但是传统方法仍然存在一些弊端,因此子宫肌瘤的非手术治疗更加引起医务人员的重视,例如药物治疗、针灸治疗、射频消融治疗等,且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使这些非手术治疗方法成为可能,使患者在治疗新进展过程中获得更好的呵护和治疗。

标签:子宫肌瘤;新进展;药物治疗;针灸治疗;微创治疗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由平滑肌及结缔组织组成,常见发病群体集中在30-50岁妇女中间,月经改变、经量过多及继发性贫血等都属于子宫肌瘤的临床症状,又因为子宫肌瘤的多发性,严重影响了女性的身心健康。

因此,需要医务人员针对不同临床症状,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为患者减轻病痛。

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子宫肌瘤的治疗方法也有了新的进展,这无疑为万千患者的身心幸福谋得了福利。

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主要包括中药治疗和西药治疗。

药物治疗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它并不能彻底根治子宫肌瘤,而是可以缩小肌瘤,减轻临床症状,控制肌瘤引发的贫血以及减少手术中出血等,因此多适用于围绝经期有症状的子宫肌瘤患者或生育期患者肌瘤手术的术前准备,目前临床中主要采用西医激素类药物、中药以及中西药物联合使用治疗。

药物治疗子宫肌瘤的适应证包括:有生育要求;近绝经者;手术前减少出血,提高血红蛋白水平;术前使肌瘤缩小,减少术中出血并缩短手术时间;拟行经阴道子宫切除或行宫腔镜腹腔镜治疗者。

中药治疗子宫肌瘤可以缓解症状、消散肌瘤,而且副作用小,不影响生育能力,临床常用经方如桂枝茯苓丸、少腹逐瘀汤、理冲汤、逍遥散等。

西药通过研究激素,应用抑制卵巢甾体激素分泌或抑制其作用的制剂,可抑制肌瘤生长或使肌瘤缩小,从而达到减轻临床症状的目的。

常用药物有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米非司酮、三苯氧胺等,其中孕激素拮抗剂米非司酮在临床中应用最为普遍。

子宫肌瘤规范化治疗的进展

子宫肌瘤规范化治疗的进展
3 健康教育 临床路径以专家公认最优的医学成果为依据,针对某种特
定病种,对患者进行程序化的诊治和护理。充分体现了遵循医 学最先进的理念,对医疗质量有了长足的提高〔9〕。随着临床路 径的广泛开展和实际应用,对子宫肌瘤患者的术前健康教育也 有了规范化、程式化的发展。护理人员严格按照临床路径对患 者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对相关医学知识和病理知识有了一定 的了解,对减轻患者心理压力和提高患者医学认知能力上都有 益处和帮助。韩立荣等〔10〕将临床路径应用于病人手术前后的 健康教育中,不仅提高了工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又使术前、术 后对患者的护理工作上升到一个规范化的高度。对 60 例子宫 肌瘤病人进行分组,一组进行临床路径健康教育,对照组进行 传统的健康教育。结果进行临床路径健康教育的患者对医护 工作人员的评价明显高于另一组。运用直观、易懂、易记的健 康教育方式,从疾病的诱因、饮食、康复、心理等方面进行系统 教育,能提高病人的自我防护能力〔11〕。同时,能让病人明确护 理依据,减少了资源浪费〔2〕。
可以看出,临床路径对子宫肌瘤患者的诊治不仅仅在住院 天数和传统医疗体制相比有明显的优势,还提早了患者痊愈的 日期,提高了患者对医院医疗和护理的满意度。在子宫肌瘤患 者进行治疗前,预先对患者进行相关疾病知识的传授,告知患 者接受子宫肌瘤治疗应注意的事项和技巧,使患者主动参与到 临场路径的实施过程中来,促进了医生、护理人员和患者之间 的交流。临床路径要求医院治疗和护理人员向患者及其家属 对临床路径的特点和流程进行解释和讲解,使他们提前知道接 下来进行的诊治和手术及护理工作要进行天数和日程,对整个 路径有所了解。医院在最短的时间内提供给患者最高质量的 治疗和护理,使病人在最短时间内康复并支付最低廉的医疗费 用,真正体现了 临 场 路 径 的 优 势 和 以 患 者 为 工 作 重 心 的 服 务 理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子宫肌瘤的治疗进展
发表时间:2012-03-21T13:34:34.31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3期供稿作者:张晓清[导读] 子宫肌瘤(uterinemyoma)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是妇科的常见病与多发病,由平滑肌及结缔组织组成。

张晓清(黑龙江省康复医院 150000)【摘要】子宫肌瘤是妇女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传统的治疗方法以手术为主,如全子宫切除术、子宫次全切除术、子宫肌瘤剔除术等,手术的方式也有了很大发展,特别是微创技术的发展,进一步减少手术所致的创伤和相关的并发症。

使近年来子宫肌瘤的非手术治疗备受注目,如医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射频消融治疗等。

严格掌握适应证,合理选择治疗方法是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子宫肌瘤药物疗法介入治疗外科手术子宫肌瘤(uterinemyoma)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是妇科的常见病与多发病,由平滑肌及结缔组织组成。

常见于30-50岁妇女,20岁以下较少见。

手术治疗为目前子宫肌瘤的主要方法,但随着对子宫肌瘤病因及发病机理的深入研究,以及患者对高质量生活的要求、微创技术的发展,目前子宫肌瘤的治疗有了新的进展。

子宫肌瘤的治疗应根据患者年龄,生育要求,症状及肌瘤的部位、大小、数目全面考虑。

1 随访观察
肌瘤小,无症状,无并发症及无变性,对健康无影响,近绝经期妇女,可随访观察治疗。

每3-6个月随访1次,进行临床及影像学方面的观察,若肌瘤明显增大或出现症状,可考虑行进一步治疗。

2 药物治疗
子宫肌瘤是卵巢甾体激素依赖性肿瘤,在肌瘤组织中,发现有雌孕激素受体,并明显高于子宫肌肉组织,故分析肌瘤的发生、发展与雌激素、孕激素及雌孕激素受体的含量有关[1]。

国外大量研究表明,子宫肌瘤瘤体雌激素受体含量与子宫肌瘤的生长速度成正比,雌激素还可刺激子宫肌瘤的增生[2]。

基于上述理论,通过应用具有抑制卵巢甾体激素分泌或抑制其作用的制剂,可使肌瘤缩小,达到减轻症状的目的。

但一般不能使肌瘤消除及根治,往往停药后,随体内性激素水平的恢复而有肌瘤复发和再长大的可能。

因此这些药物治疗子宫肌瘤的适应证包括:①有生育要求;②近绝经者;③手术前减少出血,提高血红蛋白水平;④术前使肌瘤缩小,减少术中出血并缩短手术时间;⑤拟行经阴道子宫切除或行宫腔镜腹腔镜治疗者。

2.1 米非司酮
米非司酮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发挥抗瘤效应:①直接对抗孕酮活性或抑制PR 基因表达;②抑制子宫肌瘤组织中上皮生长因子基因表达;③减少子宫动脉血流[3]。

2.2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onadotropinreleasinghormone antagonist,GnRHa)可产生抑制促卵泡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和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分泌作用,降低雌二醇到绝经水平,藉以缓解症状并抑制肌瘤生长使其萎缩。

目前常用药物有亮丙瑞林、戈舍瑞林、曲普瑞林等。

目前临床多用于:①术前辅助治疗3-6个月,待控制症状、纠正贫血、肌瘤缩小后手术,降低手术难度,减少术中出血,避免输血;②对近绝经期患者有提前过渡到自然绝经作用。

2.3 三苯氧胺
三苯氧胺为双苯乙烯衍生物,是一种非甾体的抗雌激素药物,它是通过与胞浆中刺激素受体(ER)竞争性结合,形成TMX-ER的复合物运送至细胞核内长期潴留。

TMX(tamoxifen,TMX)作用于垂体,继而影响卵巢,同时对卵巢有直接作用[4]。

有文献报道单独应用三苯氧胺对子宫肌瘤的治疗效果不尽如人意,且三苯氧胺具有微弱的雌激素作用,个别患者长期应用可诱发子宫内膜癌。

周江华等[5]报道三苯氧胺配伍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收到较好的临床效果,从理论上讲此配伍是抗雌、孕激素的联合化疗,应是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3 手术治疗
子宫大于10周妊娠大小;月经过多继发贫血;有膀胱、直肠压迫症状或肌瘤生长较快;保守治疗失败;不孕或反复流产排除其他原因,为子宫肌瘤手术治疗的适应症。

子宫肌瘤的术式选择宜简单,创伤小,恢复快,不易产生并发症或后遗症。

3.1 子宫肌瘤剔除术
子宫肌瘤剔除术不仅可以保留患者的生育能力,更重要的是能维持子宫生理功能,保持盆底解剖结构的完整性,对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轴的影响最小。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相比,具有住院时间短、术后疼痛轻、局部粘连少、切口小、美观,术后恢复快等,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主要的问题是肌瘤剔除术后创面的止血和切口缝合,在肌壁间肌瘤的情况,此问题愈发突出。

术中在剔除肌瘤前局部注射小剂量垂体后叶素,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视野清楚,降低了腹腔镜下缝合难度,使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手术顺利,术中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术后患者身体恢复更快,取得满意效果[6]。

3.2 子宫切除术
对于症状较重、顽固的患者,年龄为45岁以上、无生育要求者,可行子宫切除术。

手术的主要方式有:①子宫全切除术;②子宫次全切除术,保留了正常的宫颈组织,较好地维持了正常的垂体、卵巢、子宫轴以及盆底的张力,提高了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③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手术创面小,对膀胱剥离少,术中出血少,利于患者术后恢复;手术难度降低,特别适用于宫颈周围粘连时,损伤邻近器官的机会减少;切除了子宫颈内膜及移行带,消除了次全子宫切除宫颈残端癌的顾虑;保留了宫颈筋膜及骶子宫韧带,保持了盆底的完整性,对内分泌的影响减少,从而防止了术后阴道壁脱垂的发生,不影响术后性生活,提高了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减少了术后残端出血及残端肉芽的发生。

3.3 子宫动脉栓塞术
子宫动脉栓塞术(Uterine Artery Embolization,UAE)是近年来新兴的一项子宫肌瘤微创新疗法。

通过放射介入方法,行经皮股动脉穿刺,直接将动脉导管插至子宫动脉,并注入永久性栓塞颗粒,阻断子宫肌瘤血供,使瘤体发生缺血性改变而逐渐萎缩甚至完全消失,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其优点是创伤小,患者易耐受,可以保留子宫,住院时间短。

3.4 阴式手术
随着微创理念的不断深入,子宫肌瘤的阴式手术也列入了微创手术的行列,与妇科腹腔镜手术并驾齐驱。

阴式子宫手术最常见于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子宫切除。

阴式子宫切除术必须具备两个先决条件:首先是手术指征,有全子宫切除并局限于子宫内的良性病变都是阴式子宫切除的手术指征、子宫体积的增大不应成为放弃阴式子宫切除的理由,≤700g的子宫(约妊娠16周)90%以上可行阴式子宫切除术。

其次是手术者的技术水平,在一些具有良好的阴式手术经验和技术的医院中,阴式子宫切除的比例较高。

3.5 子宫肌瘤消融术
射频消融技术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热毁损技术,它是一种高频电磁波(540kHz),能够产生60-90℃的温热效应。

在B 超的引导下,将射频治疗源经阴道、宫颈等自然腔道,准确定点地介入到病变部位,其作用于组织,使组织温度升高产生高热,发生不可逆的凝固、变性、坏死,最后被机体吸收和排出,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治疗量电磁波对患者及施术者均无影响,该治疗方法简单、安全、创伤轻微,治疗时间短,无需住院,疗效确切,费用低,患者易接受,值得临床推广,被认为是毁损目标和范围可控制的肿瘤治疗方法。

王萍等[7]报道,用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术治疗子宫肌瘤治疗70例子宫肌瘤患者后总有效率98%,治愈率77%,好转率21%,无效率2%。

参考文献
[1]李根凤.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100例观察[J].江西医药,2008,43(7):692-693.
[2]Ichmura T,Kawamura N,Ito F,et al.Correlationbetween the growth of uterine leiomyomata and estrogenand progesterone receptor content in needle biopsyspecimens [J].Fertilsteril,1998,70(5):967-971.
[3]廖爱华.米非司酮的作用机理及临床应用[J].实用妇产科杂志,1994,10(1):15.
[4]苏应宽,徐增祥,江森主编.新编实用妇产科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376-377.
[5]周江华.三苯氧胺在治疗子宫肌瘤中的作用[J].医学信息,2007,20(7):1207-1208.
[6]肖风华,章汉旺.垂体后叶素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6,27(2):178.
[7]王萍,林良毅,王俊杰.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术治疗子宫肌瘤70例分析[J].中原医刊,2007,34(3):17-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