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料库中国英语学习者短语动词使用调查
中国英语学习者交际动词的语料库应用研究

D ul ie¨ 在 Ln m nGa m rfSoe n rt nlh 《 oga Bbr og a rm a pknadW ie E gi ( 朗文英 语 口笔语 语法 》 一 书 中将 动 s o tn s ) 词 分 为七类 。交 际动词 (o u i t nvrs是指 包 含交 际动 作 的动词 , cmm nc i eb ) ao 如说 和 写 等 , 其应 该 归 属 在 行 为动 词 这 一词 类 之 中。普 通交 际动 词包 含 以下 动 词 行 为 , : 问 、 布 、 叫 、 论 、 释 、 如 询 宣 呼 讨 解 叫喊 、 话 、 讲 陈述 、 建
一
、
基 于学 习者 语料 库 的交 际动词 研 究
本 文 所选 学 习者语 料库 为 C E 参 照 语料 库为 F O 。本文 旨在 回答 以下 三个 问题 , : L C, LB 即 1学生英语作文中交际动词的使用频率是否存在过高或过低的现象? .
2 如 果学 生英 语作 文 中交 际动 词存 在过 多或 过少 使用 的情 况 , 么哪些 交 际动 词存在 的问题 最为 突 出? . 那
二 、 究方 法及 过 程 研
首先 , 用 Wodmi 利 rS t h的基 于文 本 的检索 功 能 , 别 对赋 码后 的学 习者 作文 语料 库 和本族 语 者语 料 库 分
收 稿 日期 :0 1 王振( 9 0一) 男 , 18 , 河南开 封人 , 讲师 , 硕士 。研究方 向: 英语语料库应用 。
议、 、 说 告诉 和 写 。Bbr 认为 交 际动词 主要 有 以下几 个 :s , n o ne cl, i us x li,sy so t ie ak a n u c , a ds s,epa l c n a , hu,
基于语料库的中国英语学习者短语动词的使用调查——以短语动词的及物性为自变量

A Corpus-based Investigation of Chinese EFL Learners' Use of Phrasal Verbs --with PVs'transitivity as an independent variable 作者: 王凤琴 张黎娜
作者机构: 兰州城市学院外国语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出版物刊名: 甘肃高师学报
页码: 35-37页
年卷期: 2012年 第6期
主题词: 短语动词 中国英语学习者 语料对比分析 及物性
摘要:本研究基于中国英语学习者语料库,采用语料对比分析的方法,回答两个问题:1)PVs 在两个子库中是如何分布的?2)及物性对短语动词使用的正确性是否有影响?如果有,这种影响是否随着英语水平的提高而有所弱化?研究结果表明:1)高水平英语学习者使用的及物PVs 多于低水平英语学习者;2)在子库St2和St4中,及物性对PVs使用的正确性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性水平;且随着英语水平的提高,这种影响有所弱化。
中国英语学习者短语动词使用情况研究——基于学习者语料库对比研究

语 学习者与 中国学习者 的对 比,语 义透 明的短语动词与语义模糊 的短语动词使 用情 况的对 比以及短语 动词在 中国学习者 书面语和 口语 中使 用情 况的对比,研 究结 果显示短语 动词 自身的语 义特点 以及 习得 顺序 对 中国 学习者的使 用影 响较 大。 此 ,本研究还发现短语动词在 中国学习者的 书面语 中使 用 更为频繁 ,这 与本族语 者恰恰相反 。根 据 以上 特征 ,文章 最 外
ma e d ) k o
采用语料库研 究 的基 本技 术手 段和 方法 ,依 据参 照语 料 库 和学 习者语 料库 在一 系列维 度上 的相 关数 据 ,概括 中 介语 与本 族语 之 间的差 异 、中介语 的模 式 和学 习者行 为
取 向 ,发 掘 中 间 语 的 非 本 族 语 特 征 , 并 探 讨 导 致 这 些 特 征 的 背 后 原 因 ( 乃 兴 ,2 0 ) 卫 06 ,L ue 与 Ei sn (9 3 a fr l so 1 9 )将短语 动 a
词 分 为 以 下 类 : ( )语 义 透 明型 :动 词 和 小 品 词 ( 词 或 副 词 ) 都 保 1 介
国学习者在使用短语动词时所呈现 的特点 。
收稿 日期 : 0 1 4— 9 2 1 —0 0
— —
基 于 学 习者语 料 库 对 比研 究
袁 薇
( 上海交通大学 外 国语学 院,中国 上 海 20 4 ) 0 2 0
摘
要 :本研 究 旨在利 用 L C S ,C E C S C对 中国英语 学 习者短 语动词 的使 用情 况进行探 究。通过本 族 O NE S L C, OL E
词可分为 四类 ,分别为 :
()动词 + 副 词 小 品词 (. .pc p ar u) 1 eg i u ,cryo t k ()动 词 + 介 词 ( .1o t o ku 2 eg o ka,l p o ()动 词 + 小 品词 + 介 词 ( .g t w yw t) 3 eg e a a i h ()其 他 类 (. .tk ok a,tk no acu t 4 eg aeal t a eit co n , o
中国英语学习者情态动词语料库使用调查

中国英语学习者情态动词语料库使用调查近年来,随着英语学习在中国的蓬勃发展,情态动词在英语学习者中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因此,有必要研究在中国口语中用于表达情态动词的使用情况。
本文以调查为基础,探讨中国英语学习者情态动词语料库的使用情况,旨在帮助英语学习者增加情态动词的掌握。
一、英语学习者情态动词的重要性情态动词是英语学习者必须掌握的重要语言技能之一。
它的重要性在于:1.态动词可以帮助学习者表达自己的态度、观点和思想,因此可以表达出一个人内心深处的真实情感和思想。
2.过使用情态动词,学习者可以更完整地表达各种思路和想法,并且可以清晰有力地表达自己的态度。
3.了可以用于表达情感外,情态动词也可以帮助学习者表达一些普遍的观念,如可能性和必要性等,从而更好地表达思想和观点。
二、英语学习者使用情态动词的情况在中国,一项针对英语学习者情态动词使用调查显示,英语学习者对情态动词的使用普遍不够准确。
该调查包括1000名英语学习者,其中有60%的人报告他们使用情态动词时不够准确,这意味着他们常常使用错误的情态动词,或者在句子中没有使用情态动词。
此外,调查还发现,英语学习者普遍认为,情态动词在英语学习中是比较困难的一块。
具体来说,一部分学习者认为,他们缺乏熟悉情态动词的词汇和句法,另外,一部分学习者则发现情态动词的用法和应用实在复杂,难以理解。
三、探究中国英语学习者情态动词语料库的使用情况为了更好地探究情态动词在中国口语中的使用情况,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实施了一项研究中国英语学习者情态动词语料库的使用调查。
该项研究采用调查法,主要是对中国大陆5000名大学英语学习者进行了调查,旨在了解他们在使用口语中情态动词语料库的使用情况,以及他们在英语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研究发现,中国英语学习者情态动词使用的最常见情况是混合使用,即既使用情态动词本身,又使用类似的动词形式,表达出情态动词的思想。
其中,调查对象中52.7%的学生报告他们有混合使用情态动词的经验,而21.3%的学生则说他们完全不会使用情态动词。
基于BNC和CLEC数据库对中国大学生英文动词短语的使用研究

基于BNC和CLEC数据库对中国大学生英文动词短语的使用研究英语中简单动詞与介词/副词的搭配形成英语词汇中重要的一支:动词短语。
作者基于英国国家语料库(BNC)和中国英语学习者语料库(CLEC)的数据对比,证实中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表达中表现出对这些简单动词的高频使用,但其使用的质量不高,大部分仅限于对概念意義的使用。
标签:BNC;CLEC;语料库;动词短语笔者在多年教学中发现,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对于特别简单的单词,比如come,get,go等,使用频率特别高;他们认为是自己的词汇量特别贫乏,因而拼命背单词。
但对原版的读物进行分析的过程,却发现英语国家的本土人士同样高频率使用这些简单的动词,却能够做非常丰富而生动的表达。
这些高频动词在使用的过程中基本上是动词和介词/副词的组合,即词汇学领域所谓的“动词短语”(汪榕培,1997)。
Moon(2003)将这类词分成,合成词(compound),动词短语(phrasal verbs),成语(idioms),固定短语(fixed phrase)等。
动词短语是由动词和介词/副词组成的。
他指出短语中的动词是典型的单音节日耳曼语系来源词,组合能力强,例如come,get,go,put 和take等。
最常见的介词/副词为up,out,off,in,on和down等。
动词短语的使用频率非常高。
英国国家语料库(The British National Corpus,BNC)中,come in 出现过10,063次,比concentrate,threaten,reject,和belong这些高频词更常见。
实际上,动词短语本身就是英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牛津动词短语词典》收录了11,000多常见的动词短语(Watter,1997)。
另一方面,动词短语的动词非常简单,比如go,take,do,get 等,二语学习和外语学习者在初期便学习过且偏爱使用(Moon,2002)。
最重要的是,这些词组看似简单,却能够替代很多多音节的难词,因而在日常沟通中使用频率非常高。
基于语料库的中国英语学习者动词搭配行为研究的开题报告

基于语料库的中国英语学习者动词搭配行为研究的开题报告【摘要】本文基于语料库的研究方法,目的是研究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动词搭配方面的行为特征和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多个语料库的分析,本文将分析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动词搭配的选择、搭配的频率、搭配错误的原因等方面的情况,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
【关键词】语料库、动词搭配、中国英语学习者、行为、研究、教学建议【正文】1、研究背景随着英语在全球的使用和交流越来越广泛,英语学习者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目前,中国英语学习者的数量已经超过了3亿,占据全球英语学习者的大部分。
然而,由于中英两种语言在语法、语义和语用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学习和使用英语时经常遇到一些困难。
动词搭配作为英语语法中的重要部分,被广泛应用于英语口语、写作和听力等各个方面。
不仅如此,它还是一种语言形式的基础,能够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英语,提高表达能力。
但是,由于动词搭配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学习者在学习和使用时往往容易出现错误和混淆,影响了语言交际的效果。
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多个语料库中的数据,研究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动词搭配方面的行为特征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英语动词搭配的使用。
2、研究内容2.1 语料库的选择本研究将采用多个语料库,包括英国国家语料库、美国英语语料库和中国英语学习者语料库。
这些语料库覆盖了多种语境下的英语使用情况,能够帮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动词搭配方面的情况。
2.2 动词搭配的选择和频率通过对语料库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动词搭配的筛选和分析,我们可以了解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动词搭配的选择和使用上的情况。
例如,我们可以研究诸如“make friends”和“take care of”等常见的动词搭配,探讨中国英语学习者使用这些搭配是否准确、频率如何等。
2.3 动词搭配错误的原因分析在分析动词搭配使用情况的同时,我们还要对中国英语学习者使用动词搭配出现的错误进行分析。
基于语料库的中国英语学习者短语动词使用情况的历时分析

基于语料库的中国英语学习者短语动词使用情况的历时分析作者:刘宇婷来源:《学习导刊》2013年第08期摘要:本研究旨在利用中国英语学习者语料库(CLEC)对中国英语学习者短语动词的使用情况进行历时的探究分析。
通过对ST2、ST3、ST4、ST5、ST6五个子语料库的短语动词使用情况统计分析,本研究发现随着学生英语能力的提升,中国英语学习者在短语动词的使用方面,虽然数量上并不是呈现增长的趋势,但是在短语动词的种类上是呈现出增长趋势的。
关键词:短语动词;学习者语料库;历时分析1.引言近几年来,语料库语言学迅猛发展,学习者语料库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
Granger(2002)认为学习者语料库就是为了改善外语教学而建立的关于非本族语者语言使用的语料库,其形式包括口语和书面语两种形式。
Houston(2005)[1]提出学习者语料库的建立可以为二语习得研究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撑,这就使得我们可以对以前的研究结论进行验证。
中国英语学习者语料库(CLEC)收集了中国不同英语水平的英语学习者所写的作文,其中包括ST2(高中生)、ST3(大学英语4级)、ST4(大学英语6级)、ST5(英语专业1-2年级),ST6(英语专业3-4年级)五个级别。
本研究将这五个级别看做英语水平从低到高的五个阶段进行历史的分析。
短语动词(Phrasal Verbs)在英语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只是学好一个动词本身并不能算学会了这个动词,一定要掌握住这个动词所延伸的短语动词才算学会了这个动词。
对于短语动词的定义,学术界一直有较大的争议,这类动词曾被称为“separable verb”[2]、“two-word verb”[3]、“verb-particle c ombinations”[4],到后来“phrasal verb”[5]这一名称在大多数文献和语法教材中广泛被应用[6]。
Rudzka-Ostyn(2003)[7]对短语动词下了一个定义:短语动词又称多词动词,是由动词加上副词或介词或两者构构成的。
中国学生英语写作中动词的使用——基于语料库的分析的开题报告

中国学生英语写作中动词的使用——基于语料库的分析的
开题报告
背景与目的: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选择出国留学,尤其是英语国家。
在这个过程中,英语写作是一个重要的技能,因为它涉及到学生在学习
和工作中的交流能力。
然而,英语写作存在着很多困难,其中之一就是动词的使用。
动词是句子中最重要的成分之一,掌握动词的使用能力对于写作的成功非常重要。
本
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中国学生英语写作中动词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学生如何更
好地使用动词来提高他们的写作技能。
方法:
本研究将收集一些中国学生的英语写作样本,并使用语料库分析软件对这些样本进行分析。
分析将涉及动词的种类、时态、情态动词和被动语态的使用等方面。
此外,我们还将对这些写作样本进行定性分析,探讨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需要改
进的方面。
预期结果和贡献:
通过这项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提供一些有关中国学生英语写作中动词使用情况的定量和定性数据。
这将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写作能力,并为他们提供更好
的写作帮助和指导。
此外,我们希望通过这项研究提高人们对中国学生英语写作困难
的认识,并促进跨文化交流和教育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语料库的中国英语学习者短语动词的使用调查
摘要:文章基于中国英语学习者语料库,通过机辅语料检索与人工分析相结合,主要调查研究了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短语动词的使用情况。
结果表明,两个不同水平的学习者在短语动词的使用上有很多相似之处,所使用的英语短语动词有很多重合且数量不多。
关键词:语料库方法短语动词中国英语学习者
一、引言
短语动词(pvs)是英语习语的一个重要类别,又称“多词动词”(multi-word verbs)。
动词加上副词或介词或两者(有的语言学家把副词和介词统称为小品词particles),表达一个不可分割的完整动词概念,就构成了短语动词。
所谓不可分割的完整概念,指的是新形成的概念与其各组成部分的原有概念有较大区别,人们在使用短语动词的时候把它当做一个单词实义词对待,而不是几个词的随意组合,不同于自由的动词词组(free combination of verbs)。
当代有些语言学家把“介词动词”(动词+介词)和“短语介词动词”(动词+副词+介词)从短语动词中分出来(短语动词只限于“动词+副词”),本文采用的是广义的提法。
在现代英语中,短语动词数量多,使用广,成为现代英语词汇的一大特色。
那么,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英语写作中的pvs的使用情况如何?本文对不同水平学习者pvs的使用情况加以对比,试图找到我国英语学习者学习和使用pvs 的一些规律和特点。
二、研究设计
1.研究问题
短语动词数量多,使用广,是现代英语词汇的一大特色。
由此本文以中国学习者语料库为基础,研究的具体问题是:两个水平的英语学习者在英语pvs的使用上是否具有相似之处?如果有,是什么?
2.语料来源
根据本研究的研究目的,我们从中国英语学习者语料库中挑选了两个字库(st2 & st4),代表不同水平的中国英语学习者。
详细信息见表1:
表1 基本语料信息
3.短语动词提取
本文以clec(chinese learner english corpus)的两个子库(st2& st4)为基础,调查小品词是up,out,off,in和on的二词短语动词的使用特点。
具体做法是:我们在子库st2 & st4中用antconc 软件中的n-grams分析工具检索短语动词。
在本研究中,我们以五个小品词为中心,检索与其搭配的动词而最终获得符合本研究要求的短语动词。
在统计过程中进行动词词频统计,再进行词形归并(lemmatization)处理。
例如:例如:want,wants,wanting,wanted合并到同一词目(lemma)want中,之后进行重新排序。
最终,在子库st2中,我们检索到有156个动词与五个小品词搭配构成短语动词,在子库st4中这样的动词有206个。
详情见表2:
表2 n-grams in st2
这样,只需点击其中的一项,例如,“stand up”,就能获得这一pv的原始素材。
详情见表3:
表3 检索结果
运用此方法,一方面能比较集中地检索到pvs,另一方面能检索到有些可分性pvs。
例如:“pick up”出现的形式可以是“it up,can up,fruit up”等。
研究人员只需点击“it up”,就可以决定这一pv是否符合研究标准。
辅以相应手工工作,最终制成表4:表4 pvs的搭配
三、结语
从上表很容易看出,两个不同水平的英语学习者在使用pvs时有很多重合。
低水平学习者使用的pvs有156个,高水平学习者使用的pvs是206个,这与学习者的英语水平有关。
说明随着英语的水平提高,学习者在心理词库中储存了更多的pvs。
这些pvs对写作非常有帮助,因此,要想提高英语水平并写出高质量的英语文章,学习者应该重视pvs的学习和使用。
总体来说,中国英语学习者掌握的英语短语动词不够多,有待增加词汇量。
参考文献:
[1]戴炜栋,束定芳.对比分析、错误分析和中介语研究中的若干问题—外语教学理论研究之二[j].外国语,1994(5).
[2]戴伟栋,张爱玲.语料库、计算机、语言学[j].外国语,1999(6):2-8.
[3]丁政.搭配词统计分析与excel实现[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6(5):100-102.
[4]范连义.英语专业高年级verb-noun短语搭配错误分析[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3):17-20.
[5]冯跃进,潘番.语料库语言学的最新动态及未来发展趋势[j].山东外语教学,1998(4):8-12.
[6]冯跃进,孙明渝.论语料库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作用[j].外语研究,1999(3):60-62.
[7]桂诗春.以语料库为基础的中国学习者英语失误分析的认知
模型[j].现代外语,2004(2).
[8]selinker,l.interlanguage.in richards,j.c.(ed.).error analysis[a].longman:longman croup ltd,1972:31-54.
[9]sinclair,j.corpus,concordance,
colloc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9.
[10]sinclair,j.(ed).collins cobuild dictionary of phrasal verbs[m].london:williams collins sons & co.ltd,1989. [11]svartvik,j.corpora are becoming mainstream[a].in
j.thomas & m.short(eds.)using corpora for language research[c],london:longman,1996.
[12]taft,m.& forster,k.i.lexical storage and retrieval of prefixed words[j].journal of verbal learning & verbal behavior,1975:14,638-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