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畜牧业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智慧畜牧实施方案

智慧畜牧实施方案智慧畜牧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畜牧业生产过程进行全面监控和管理,以提高畜牧生产效率和质量。
在当前数字化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智慧畜牧已成为畜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本文将就智慧畜牧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参考。
一、基础设施建设。
1.建立信息化畜牧管理系统,包括畜牧大数据平台、智能畜舍监控系统等。
2.完善畜牧生产设施,提高畜舍环境控制能力,保障畜禽的生长和生产条件。
二、智能化养殖管理。
1.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畜牧生产全程监控,包括饲料投喂、环境温湿度控制、疾病预警等。
2.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对畜牧生产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三、信息化营销渠道。
1.建立畜牧产品溯源系统,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保障,增强消费者信任度。
2.利用互联网平台,拓展畜牧产品的销售渠道,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四、智慧畜牧人才培养。
1.加强智慧畜牧技术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信息化技能水平,适应畜牧业数字化发展的需求。
2.鼓励畜牧从业者学习和掌握新兴技术,推动智慧畜牧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五、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
1.制定智慧畜牧发展相关政策,推动畜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2.加大对智慧畜牧项目的资金支持,鼓励畜牧业者积极投入智慧畜牧建设。
六、智慧畜牧示范项目建设。
1.选取一些典型的智慧畜牧示范项目,进行推广和宣传,提高畜牧业数字化发展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2.组织畜牧业者参观学习,促进智慧畜牧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七、智慧畜牧产业联盟建设。
1.建立智慧畜牧产业联盟,整合资源,促进畜牧业数字化发展。
2.通过联盟合作,推动畜牧业产业链的协同发展,提高整体竞争力。
总结。
智慧畜牧实施方案的落地需要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等多方合作,共同推动畜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只有不断加大智慧畜牧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力度,才能实现畜牧业的高质量发展,为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希望本文提出的智慧畜牧实施方案能够为畜牧业数字化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推动畜牧业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
畜牧智慧养殖系统设计方案

畜牧智慧养殖系统设计方案畜牧智慧养殖系统是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对畜牧业进行智能化管理和养殖过程进行全面监控的一种解决方案。
它可以提高畜牧业的生产效益和养殖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和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
下面是一个畜牧智慧养殖系统的设计方案。
1.系统架构畜牧智慧养殖系统包括数据采集终端、数据传输网络、数据处理中心和管理平台四个主要组成部分。
- 数据采集终端负责收集养殖环境、畜禽信息、饲料投喂等相关数据,并将数据上传至数据传输网络。
- 数据传输网络负责将数据传输至数据处理中心,采用高速稳定的网络传输技术,确保数据传输的及时性和可靠性。
- 数据处理中心负责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供实时的监控、预警和决策支持服务。
- 管理平台为管理员提供用户界面,用于实时监控养殖情况、设置参数、生成报告等。
2.功能模块畜牧智慧养殖系统主要包括环境监测、动物监测、饲料管理和智能决策支持四个功能模块。
- 环境监测模块包括温度、湿度、气压、光照等环境参数的监测和控制,用于保持适宜的养殖环境。
- 动物监测模块通过标识识别、视频监控和传感器监测等技术手段,对动物的行为、健康状态、生长情况等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
- 饲料管理模块通过饲料投喂控制系统,根据动物的需求和生长阶段,自动投喂合适的饲料,避免浪费和营养不均衡。
- 智能决策支持模块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对养殖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为管理员提供科学的决策建议。
3.技术支持畜牧智慧养殖系统借助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
- 物联网技术用于实现数据的采集、传输和监控,通过传感器、RFID等设备对养殖环境和动物进行实时监测。
- 大数据技术用于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存储、处理和分析,通过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等方法,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 人工智能技术用于智能决策支持模块,通过建立养殖模型和决策算法,为管理员提供科学准确的决策支持。
4.应用与优势畜牧智慧养殖系统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类养殖场、农场和畜禽养殖企业,能够帮助养殖者实现精细化管理和智能化生产。
畜牧业智能养殖系统解决方案

基于人工智能算法对养殖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实现对未来生产趋势的预测和预警 ,指导生产决策。
大数据分析技术
数据挖掘
通过对大量养殖数据的分析,发现隐藏在数据中的价值,优 化生产过程,提高产量和质量。
数据驱动决策
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为管理层提供数据支持,实现数据驱动 的精准决策,提高生产效益。
04
智能养殖系统的应用场景
猪场
种猪选育
通过基因检测和生长性能评估,挑选适合 的种猪进行繁殖。
疫病防控
通过物联网设备监测猪的健康状况,及时 发现疫病,减少损失。
饲料管理
根据猪的不同生长阶段和营养需求,定制 化饲料配方和投喂计划。
环境监控
实时监测猪舍内的温度、湿度、氨气等指 标,确保猪的舒适环境。
鸡场
饲料管理
根据鸡的不同生长阶段和营养需求 ,定制化饲料配方和投喂计划。
疫病防控
通过物联网设备监测鸡的健康状况 ,及时发现疫病,减少损失。
环境监控
实时监测鸡舍内的温度、湿度、二 氧化碳等指标,确保鸡的舒适环境 。
种蛋管理
通过智能设备检测种蛋的质量和孵 化条件,提高孵化率和雏鸡质量。
牛场
饲料管理
疫病防控
根据牛的不同生长阶段和营养需求,定制化 饲料配方和投喂计划。
养殖数据分析与优化
数据分析
对养殖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包括养殖效率、饲料转化率、生长速率等指标, 以便评估养殖效果和优化潜力。
优化建议
根据数据分析结果,为管理人员提供针对性的优化建议,如调整饲料配方、 改善养殖环境等,提高养殖效率和经济效益。
03
智能养殖系统的技术支持
传感器技术
环境参数感知
传感器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养殖环境中的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等关键 参数,为养殖过程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畜牧智慧养殖系统设计设计方案

畜牧智慧养殖系统设计设计方案畜牧智慧养殖系统设计方案一、需求分析畜牧智慧养殖系统是一个集成了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智能化养殖管理系统,旨在提高畜牧业的生产效率、降低养殖成本、改善养殖环境,提供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
1. 生产效率提升畜牧智慧养殖系统能够监测和分析畜禽的生长情况、饲料消耗、疾病预防等关键指标,帮助养殖户及时调整饲养管理策略,提高生产效率。
2. 成本降低通过智能化的饲养管理和资源调度,可以合理控制饲料消耗、节约水电用量,减少养殖成本。
3. 环境改善通过监测和控制养殖环境的温湿度、氨气浓度等关键指标,保持良好的生长环境,减少养殖产生的污染物,提高养殖环境的质量。
二、系统组成和功能模块1. 传感器模块通过安装温湿度传感器、氨气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等监测设备,实时获取畜禽的生长环境指标和饲养数据。
2. 数据采集与传输模块将传感器模块获取的数据通过无线传输技术传送到云平台,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3. 数据存储和分析模块将采集到的数据存储在云平台的数据库中,并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进行挖掘和分析,得出养殖管理的决策依据。
4. 决策支持模块通过分析得出的数据结果,提供给养殖户个性化的决策支持,如饲料配比推荐、饲养管理提供等。
5. 报警与控制模块当监测到环境指标超过预设阈值时,系统将自动发送报警信息提醒操作人员进行处理,同时可以通过远程控制设备来调整养殖环境和饲料供给等。
三、系统特点和创新点1.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通过传感器模块对养殖环境进行实时监测,使得养殖户能够远程了解畜禽的生长环境情况,及时调整饲养管理策略。
2. 大数据分析的应用通过对大量的养殖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提供科学、准确的养殖管理建议,提高养殖效益,并为养殖户提供个性化的决策支持。
3. 云计算的应用通过将数据存储在云平台上,实现数据共享和数据交互,提供养殖管理的整体解决方案,使得数据管理更加便捷和高效。
四、系统实施与运维1. 系统硬件设备的选型和配置根据养殖规模和现有设备的情况,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并进行合理的配置和安装。
畜牧业智能养殖系统解决方案

畜牧业智能养殖系统解决方案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养殖系统也逐渐成为畜牧业的新趋势。
传统的养殖方式面临着人工成本高、效益低、环境污染等问题,而智能养殖系统则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个畜牧业智能养殖系统的解决方案。
1.利用物联网技术建立智能监控系统首先,可以利用物联网技术建立一个智能监控系统。
通过在畜牧场内部设置传感器和监控设备,可以实时监测畜禽的生长环境、行为和健康状况等信息。
这些传感器可以测量空气温度、湿度、气体浓度等参数,以提供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
同时,还可以利用摄像头监控畜禽的行为,从而及时发现损伤、疾病或其他异常情况。
2.数据分析和预测通过收集和分析监测得到的数据,可以得出一些有价值的信息和规律。
例如,可以分析畜禽的饲料消耗情况和生长速度,从而调整饲料的配比;还可以根据历史数据预测畜禽的生长趋势和市场需求,以便合理安排养殖计划和销售策略。
3.智能饲喂系统智能饲喂系统可以根据畜禽的饥饿程度和生长需求,自动调整饲喂量和饲喂时间。
通过与上述数据分析和预测相结合,可以实现个体化的饲养方式,提高饲喂效率和生长速度。
4.智能疫苗注射系统疫苗是防止疾病传播和保障畜禽健康的重要手段。
而传统的注射方式存在效率低、注射不准确等问题。
利用智能疫苗注射系统,可以根据畜禽的体重和生长状况,自动计算剂量和注射时间,提高注射效率和准确性,减少传染病的发生。
5.环境控制系统为了提高畜禽的生长效率和产品质量,畜牧场需要提供一个适宜的环境条件。
智能环境控制系统可以根据监测得到的数据,自动调整温度、湿度、通风等环境参数,提供一个舒适和稳定的生长环境。
6.数据共享和追溯系统通过建立一个数据共享和追溯系统,可以实现养殖从业者、政府监管部门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互动。
养殖从业者可以将养殖过程和产品质量的相关信息录入系统中,政府监管部门和消费者可以通过扫码或查询系统,了解产品的生产过程和质量安全状况。
总之,畜牧业智能养殖系统可以通过物联网技术、数据分析和预测、智能饲喂系统、智能疫苗注射系统、环境控制系统等手段,解决人工成本高、效益低、环境污染等问题,实现养殖的智能化和可持续发展。
RFID畜牧业养殖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RFID畜牧业养殖管理系统解决方案一、引言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可以通过电磁场中的无线电波识别和跟踪标签上的信息。
畜牧业养殖管理系统结合了RFID技术和畜牧业养殖管理的需求,可以实现对畜牧业生产过程的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管理。
本文将介绍RFID畜牧业养殖管理系统的解决方案。
二、系统概述RFID畜牧业养殖管理系统主要包括标签管理、设备管理、数据采集与处理、数据存储与查询、报表生成与分析等功能模块。
系统通过RFID技术实现对畜牧业养殖过程中的动物、设备和环境等信息的实时监测、数据采集和管理,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
三、标签管理1. 标签制作:系统提供标签制作工具,可以根据需要生成RFID标签,并将相关信息写入标签中,如动物的种类、性别、出生日期等。
2. 标签绑定:将制作好的RFID标签与动物进行绑定,确保每只动物都有惟一的标识。
3. 标签读写:系统提供RFID读写设备,可以对标签进行读取和写入操作,实现对动物信息的实时更新和查询。
四、设备管理1. 设备登记:系统对畜牧业养殖中使用的设备进行登记,包括设备的名称、型号、生产日期等信息。
2. 设备绑定:将设备与相应的动物或者区域进行绑定,实现设备与动物或者区域之间的关联。
3. 设备状态监测:通过RFID技术,实时监测设备的工作状态和运行情况,如温度、湿度等参数。
五、数据采集与处理1. 动物监测:利用RFID技术,对畜牧业养殖场中的动物进行实时监测,包括动物的位置、活动情况、体温等信息。
2. 环境监测:通过传感器等设备,对畜牧业养殖场的环境参数进行监测,如温度、湿度、气体浓度等。
3. 数据处理:系统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如动物的生长情况、疾病预警等。
六、数据存储与查询1. 数据存储:系统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存储,建立数据库,确保数据的安全和可靠性。
2. 数据查询:提供灵便的数据查询功能,用户可以根据需要查询特定时间段、特定动物或者特定区域的数据,方便管理和分析。
畜牧养殖场项目智能化系统设计方案

畜牧养殖场项目智能化系统设计方案
一、研究背景
随着科技的发展,对养殖场项目的智能化系统设计变得越来越重要。
由于传统的养殖技术已经不能满足当前人们对高效养殖的需求,因此,智能化的养殖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本文旨在讨论如何设计一个适用于畜牧养殖场的智能化系统,使它具有良好的管理性能,提高养殖效率,并且能够实现自动化管理,更好地服务于人们。
二、系统架构
1.硬件架构:首先,为了实现畜牧养殖场的智能化,我们需要部署一些智能硬件设备,如传感器、摄像头、机器人和控制器等,它们可以实时收集环境数据,如温度、湿度、污染程度等,并将数据发送到控制器,从而实现环境监测。
此外,还需要部署摄像头、机器人等智能硬件,它们可以实时监测动物的健康状况,并在动物的状况出现异常时及时采取措施。
2.软件架构:在软件架构部分,我们需要开发一套智能的管理系统,能够根据获取的环境数据和动物的健康状况,实时监测环境,并进行自动化管理,比如调节温度等,从而实现环境的优化。
智慧畜牧管理系统设计方案

智慧畜牧管理系统设计方案智慧畜牧管理系统是一种利用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等技术手段,对畜牧业进行智能化管理的系统。
通过采集和分析畜牧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数据,为畜牧业生产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提高养殖效益和产品质量。
以下是一个智慧畜牧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
一、系统架构智慧畜牧管理系统基于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构建。
系统主要包含以下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存储模块、数据分析模块、决策支持模块和用户界面模块。
1. 数据采集模块:通过传感器网络、视频监控等手段,实时采集畜牧业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如气象数据、环境数据、养殖动物行为数据等。
2. 数据存储模块: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存储和管理,使用云端数据库进行数据的长期存储,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 数据分析模块: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和分析,提取关键指标和特征,进行数据挖掘和数据建模,生成模型和算法,为畜牧业生产提供决策支持。
4. 决策支持模块:基于数据分析的结果,采用人工智能算法和模型,为畜牧业生产提供决策支持。
如提供养殖环境优化方案、饲养管理建议等。
5. 用户界面模块:为用户提供友好的界面,方便用户进行系统操作和查询。
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手机等设备访问系统,并实时查看养殖过程中的数据和决策结果。
二、关键技术1. 物联网技术:通过采集传感器数据和视频数据实现对畜牧业生产环境和动物行为的监测,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云端进行处理。
2. 大数据分析:对采集到的大量数据进行存储、预处理和分析,提取出关键指标和特征,为后续决策模型提供支持。
3. 人工智能算法:采用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算法,构建养殖环境优化和动物饲养管理等模型,为决策支持提供依据。
4. 云计算技术:利用云端存储和计算能力,实现数据的长期存储、快速计算和分析,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可扩展性。
三、功能模块1. 养殖环境监测:通过传感器网络实时监测养殖环境的温度、湿度、光照等参数,预警和处理异常情况,提供科学的养殖环境参数设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能畜牧业管理系统解决方案第一章公司介绍第二章智能畜牧业管理系统背景介绍从2003年开始,中国已开始将先进的 RFID 射频识别技术运用于现代化的生猪屠宰加 工企业,开发出了 RFID 生猪屠宰实时生产监控管理系统。
该系统能实时监控生产的全过程,自动、实时、准确地采集主要生产工序与卫生检验、检疫等关键环节的有关数据,较好地 满足了HACC 质量监管要求。
此外,政府监管部门可以通过该系统有效地监控产品质量安全、及时追踪、追溯问题产品的源头及流向,规范肉食品企业的生产操作过程,从而有效 地提高肉食品的质量安全。
善医参考一、系统应用点RFID 技术在畜牧行业的应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建立畜牧管理系统进行动物的 精细养殖,另一方面是建立动物的追踪管理系统。
当前牛肉产品安全已成为牛肉供应链中 的关键因素,有鉴于此,全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对食品的生产过程都采用RFID 技术进行跟踪与追溯,并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基于 RFID 的牛肉追踪系统对牛的生长、牛肉的加工、 储藏及零售等供应链环节的管理对象进行标识,并相互连接,然后将这些标识用条码与人环境卫选种饲料配方平衡观察牛群 表现 牛只淘汰牛只买卖__________________ 智能畜牧业管理系统解决方案工可识读方式表示出来。
一旦牛肉产品出现卫生安全准确地缩小安全问题的范围,查出问题出现的环节,可追溯相关产地的地理位置、屠宰或加工机构,甚至单个牛。
这样就可以阻断这些地方的货源流入市场,然后进行有效的治理。
二、系统的主要应用功能为牛安装电子身份证基于RFID的牛类养殖与追踪中的第一步就是在牛身上安装电子身份证,为每头牛建立一个永久性的数码档案,唯一标识每头牛的属性。
动物安装电子标签的基本方法包括有:颈圈式、耳标式、可注射式和药丸式电子标签。
在牛身上安装标签的位置示意图T 模型调用:—体个参库 -个及况摇D 牛述体数1.3 」奶描体数—」」奶牛个体营养需要量\」■配方用词理数据库LJ<——-1 L4! 姿数我性老戈-社舛- - ■ ■(1.4)■ ■ ■■■■■■■ ■■■■ ■ ■ ■ ri奶牛饲料虑分及营养榆值综 合数据库 (L2)基于RFID 的养牛场管理系统将牲畜信息写入芯片中,包括:牲畜主人-畜主姓名、性别、畜别、特征、是否免疫、 疫苗种类、生产厂家、生产批号、接种方法、接种剂量、免疫数量以及免疫员姓名等内容, 畜主需要一台手持式数据采集器及可以获取牲畜相关信息。
按照中国农业部规定牛只编码格 式为:2-xxxxxx (县级行政区域代码)—XXXXXXXX (标识顺序号) 。
其他国家要按照当地的编号进行修改。
具体操作流程为:在对畜牧的日常管理中,牲畜通过设定好的识别天线及手持识别终端, 识别天线识读所要跟着的牲畜耳标,该牲畜的相关信息就可终端或手持式终端上显示出来。
畜主可以感觉此信息对其日常饮食、病史、生育史、免疫记录等进行相应的处理。
快捷方便, 节省大量的时间。
不必在翻查原始的收购编制档案卡片。
同时可以将数据传输之后台计算机 中,在后台计算机中建立牲畜档案。
通过计算机专业记录每头牲畜的详细信息。
不必为记录 模糊不清或档案卡片丢失而苦恼。
与此同时部门及相关领导通过网络即时查阅任意牧场、栏、 牲畜的情况,实现信息透明化。
基于RFID 的奶牛精密喂养子系统奶牛的精细饲养是永恒的技术研究课题。
只用通过“感知”奶牛的体况,包括体重、生 理参数和生产水平,才能制定合理的繁殖、配种计划、饲养计划、干奶措施与淘汰计划等。
而基于RFID 技术和可移动的3G 数据传输通信技术,并配合畜牧业领域的应用知识,可以让 规模化奶牛饲养场的技术人员随时掌控所有奶牛的状态信息,并随时可发出决策控制信息到 每个关键环节,让奶牛按照其生理规律、产乳规律和干物质采食规律合理生产。
精细养殖数字化以数据库系统为基础,在分布式网络环境中实现各业务单元用户对数据 的获取与更新、数据的存储与管理、信息的提取与分析,通过数字农业基础数据仓库机制形 成基础数据的共享与信息挖掘。
将精细养殖专家知识和经验抽象,建立数据模型用于指导奶 牛养殖,利用在养殖实践中形成的反馈对模型进行调整。
奶牛精细养殖数字系统的逻辑结构划分为数据层、服务层、应用层3 层体系结构。
数据层由数字农业基础数据仓库(包括元数据库、影像数据库、综合饲料养分数据库)、传感器信息库(包括无线射频传感数据、视频监控数据等)、专家模型库等数据库群组成。
服务 层由数字农业精细养殖支撑平台和信息共享、交换平台构成,包括计算机网络系统、通信系 统、监控系统、显示系统和操作系统等。
应用层主要包括各种应用系统,作为客户端调用数 据库服务器信息和服务。
分布数 分布数 基础数 基础数 据源据源据源据源¥图1精细养殖数字化系统体系结构基于RFID 的肉类追踪系统RFID 技术可以应用于畜牧业食品生产的全过程,包括饲养、防疫灭菌、产品加工、食 品流通等各个环节,全面引入标准化的技术规程和质量监管措施,建立“从农场到餐桌”的 食品供应链跟踪与可追溯体系。
1. 政府牵头,建设肉类食品监管平台,实现供应链各环节关联企业和部门的信息接入 和共享,实现从生产源头到零售环节的端到端监控。
2. 牛只养殖环节,通过RFID 技术和配套辅助手段实现其全程饲养跟踪,实现和后端 的畜牧生产管理系统集成,并实现和行业主管部门的生畜检疫检验系统对接,同时,相关信 息输入肉类食品监管平台。
数字农业精细养殖支撑平台 数字农业精细信息共享交换、平台数字农业精细养殖管理系统专豕模型库精细养殖专家知识模型服 务 层应 用 层数字农业基 础数据仓库传感器信息库3.牛肉运输环节,通过RFID技术和配套辅助手段在不同运输节点上部署道口监控系统,实现对整个运输过程的监控,并提供生猪检疫检验和运输消毒等活动,同时,相关信息输入肉类食品监管平台。
4.牛只屠宰环节,通过RFID技术和配套辅助手段实现对牛只的健康状况核实和确认,集成屠宰场后端管理系统,同时,相关信息输入肉类食品监管平台。
5.牛肉加工环节,通过RFID技术,配合条码技术实现牛只信息和牛肉信息之间的关联,同时,相关信息输入肉类食品监管平台。
6.牛肉批发、零售环节,通过RFID技术加速物流环节的效率,通过条码技术追溯其源头的信息,强化其市场交易管理,同时,同时,相关信息输入肉类食品监管平台。
T ---- 耐碎狷諭的分割图2牛肉产品跟踪信息流RFID技术在畜牧行业应用的优势电子标识管理在欧美已使用数年,并已成为技术的展示。
除了企业内部在饲养的自动配给和产量统计方面的应用之外,还可用于动物标识、疫病监控、质量控制及追踪动物的品种等方面。
RFID技术在畜牧行业的优势主要有以下几点:非接触自动识读,数据采集方法实时有效RFID技术是利用非接触的射频识别方式,将安置于动物耳垂或体内的电子标识内的数据进行采集并进行系统管理,是掌握动物的健康状况和控制动物疫情发生的极为有效的管理方法。
防水,可以应用于动物机体采用低频标签,可以穿透水和动物机体,对水禾内还是安放在牛耳朵上,都可以方便快捷的进行识读。
号码唯一,不易伪造,便于管理当动物初生时电子标识就被安置于动物耳垂或体内,电子标识一次性使用、统一编号、号码唯一。
通过对奶牛个体的可追踪管理,进行精密喂养,提高料奶比;同时进行健康预警和牛奶品质监控,提高优质奶产量,以大大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
与信息技术结合,有利于跟踪管理通过配套软件管理程序,对其生长的周期进行全程监控。
如是否在无污染的自然环境中放养,水土、空气等指数是否达标,兽药和添加剂的使用情况,饲料是否受到过农药或残留添加剂的污染等,并记录它在不同时期在何牧场进行放养,以及其防疫情况、健康状况等重要信息。
当食品动物达到出栏标准时,屠宰场将严格查阅该动物的“品质档案”,只有通过严格的检查后方可进行宰杀,并将该“ 档案”存档,以备今后进行“品质追溯”。
第三章智能畜牧业管理系统设备介绍RFID读写设备频率:902〜928MHZ/920〜925MHz标准:EPCC1G2 (ISO 18000-6C)尺寸:288 x 204 x 68mm重量:2.0kg外壳材料:PC+ABS指示灯:5工作温度:-10C〜+55C储存温度:-20 C〜+80 C湿度:W 85%RFID手持式读写器尺寸:240 x 90 x 40mm重量:0.52kg〜0.95kg (与配置相关)外壳材料:PC+ABSLCD : 3.5英寸TFT QVGA,触摸屏工作温度:-10 °C 〜+50 °C存储温度:-20 °C 〜+70 C工作频段:920〜925MHz符合标准:ISO 18000-6B/6C读取距离:0〜7m (与标签配置相关)写入距离:0〜2.5m (与标签配置相关)操作系统:Win dows CE 5.0通讯接口:USB Host、USB Slave钿机手持机局动物电子标签工作模式:可读写可用数据区:240位EPC码标签识别符(TID):64位工作频率:860〜960MHz符合标准:EPC C1G2 (ISO 18000-6C)读取距离:0〜3m (与读写器及天线配置相关)工作温度:-10C〜+70C储存温度:-20 C〜+85 C数据保持时间:〉10年封装材料:主标为HDPE,辅标为TPU 安装方式:使用专用动物耳标钳装与动物耳朵上典型应用:对动物、牲畜的信息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