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电路分析方法(短路、串并联分析、滑动变阻器)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电路故障及动态电路分析解题技巧和经典题型(含详细答案)

初中物理电路故障及动态电路分析解题技巧和经典题型(含详细答案)

初中物理电路故障及动态电路分析解题技巧和经典题型(含详细答案)初中物理电路故障及动态电路分析1、先根据题给条件确定故障是断路还是短路:两灯串联时,如果只有一个灯不亮,则此灯一定是短路了,如果两灯都不亮,则电路一定是断路了;两灯并联,如果只有一灯不亮,则一定是这条支路断路,如果两灯都不亮,则一定是干路断路。

在并联电路中,故障不能是短路,因为如果短路,则电源会烧坏。

2、根据第一步再判断哪部分断路或短路。

例1:L1与L2串联在电路中,电压表测L2两端电压,开关闭合后,发现两灯都不亮,电压表有示数,则故障原因是什么?解:你先画一个电路图:两灯都不亮,则一定是断路。

电压表有示数,说明电压表两个接线柱跟电源两极相连接,这部分导线没断,那么只有L1断路了。

例2、L1与L2串联,电压表V1测L1电压,V2,V2示数很大,则L1短路而L2正常;B、若V1=0而V2示数很大,说明L2都断路。

测L2电压。

闭合开关后,两灯都不亮。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V1=0 解:可能你会错选A。

其实答案为B。

首先根据题给条件:两灯都不亮,则电路是断路,A肯定不正确。

当L2断路时,此时V2相当于连接到了电源两极上,它测量的是电源电压,因此示数很大。

而此时L1由于测有电流通过,因此两端没有电压,因此V1的示数为零。

首先要分析串并联,这个一般的比较简单,一条通路串联,多条并联。

如果碰上了电压表电流表就把电压表当开路,电流表当导线。

这个是例1:在图2(甲)所示电路中,三盏灯是如何连接的,开关闭合后,电流表测量的是哪部分的电流?做法:先标出电源的正负极,再沿着从正极到负极的方向,用自己习惯的方法(箭头、粗细线、彩线),描绘各处的电流走向,标在电路图上,如图2(乙)。

分析:从图2(乙)中可以看出,点a是最初的电流分支点,点b是最后的电流会合点。

电流共有三条路径,分别通过三盏灯,所以三盏灯是并联的。

通过电流表的电流只通过灯L1,所以电流表测量的是通过灯L1的电流。

初中物理电路分析方法(短路、串并联分析、滑动变阻器)

初中物理电路分析方法(短路、串并联分析、滑动变阻器)

例5:如图所示,当接通开关S后,发现电流表指针偏转,电压表指针不动,则故障可能是()A.L1的灯丝断了B.L2的灯丝断了C.L1的接线短路D.L2的接线短路初中物理电学综合问题难点突破电学综合题历来是初中物理的难点,在近几年的中考题中屡屡出现,由于试题综合性强,设置障碍多,如果学生的学习基础不够扎实,往往会感到很难。

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采用的是“题海战术”,无形加重了学生学习的课业负担。

探索和改进电学综合问题教学,是一项很有价值的工作。

在长期的初中教学实践中,本人逐步探索了一套电学综合问题教学方案,对于学生突破电学综合问题中的障碍有一定效果。

一、理清“短路”概念。

在教材中,只给出了“整体短路”的概念,“导线不经过用电器直接跟电源两极连接的电路,叫短路。

”而在电学综合题中常常会出现局部短路的问题,如果导线不经过其他用电器而将某个用电器(或某部分电路)首尾相连就形成局部短路。

局部短路仅造成用电器不工作,并不损坏用电器,因此是允许的。

因它富于变化成为电学问题中的一个难点。

局部短路概念抽象,学生难以理解。

可用实验帮助学生突破此难点。

实验原理如图1,当开关S闭合前,两灯均亮(较暗);闭合后,L1不亮,而L2仍发光(较亮)。

为了帮助初中生理解,可将L1比作是电流需通过的“一座高山”而开关S的短路通道则比作是“山里的一条隧洞”。

有了“隧洞”,电流只会“走隧洞”而不会去“爬山”。

二、识别串并联电路电路图是电学的重要内容。

许多电学题一开头就有一句“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如果把电路图辨认错了,电路中的电流强度、电压、电阻等物理量的计算也随之而错,造成“全军覆没”的局面,所以分析电路是解题的基础。

初中电学一般只要求串联、并联两种基本的连接,不要求混联电路。

区分串、并联电路是解电学综合题的又一个需要突破的难点。

识别串、并联有三种方法,⑴、电流法;⑵、等效电路法;⑶、去表法。

⑴、电流法:即从电源正极出发,顺着电流的流向看电流的路径是否有分支,如果有,则所分的几个分支之间为并联,(分支前后有两个节点)如果电流的路径只有一条(无分支点),则各元件之间为串联。

初中物理电路故障的判断方法与技巧

初中物理电路故障的判断方法与技巧

电路故障分析技巧1.识别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方法主要有:(1)电流法。

让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若电流只有一条路径通过各个用电器回到电源负极,则这个电路为串联;若电流从某处分成两条或多条支路,则从电流分支处到汇合处之间的各个支路就是并联电路。

(2)节点法。

在识别不规范电路过程中,不论导线有多长,只要中间没有电源和用电器等,导线两端可视为同一点,从而可找出个用电器的公共端,确定其串联或是并联。

(3)根据工作特征判断。

电路中有多个用电器,若其中一个坏了(断路故障),其余用电器都不能工作,则一定为串联电路;若其中一个坏了(断路故障),其余用电器照常工作,则一定为并联电路。

2.实物电路图连线方法若是各种电路元件组成的串联电路,只要从电源的正极出发,顺着电流的方向,逐个把电路元件连接,最后接到电源的负极就可以了。

这里一定要注意的是元件的顺序、电流表"+"、"一"接线柱以及滑动变阻器接线柱的正确连接.。

连接电路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的是元件的顺序,导线必须画到接线柱上,电路的连线不允许交叉。

若是并联电路,可先选择一个支路作为主电路,它与电源等构成串联电路,先按照上述连线。

然后把另一支路连接在主电路上适当位置。

3.常见电路故障及判断(1)电流表没有示数:①电流表被短路、②从电流表两个接线柱到电源两极间的电路中的某处断路了。

(2)电压表没有示数:①与电压表并联的用电器短路、②与被测电路并联的电路之外出现了断路。

(3)电流表没有示数但是电压表有示数并且示数接近电源电压:电压表两接线柱到电源两极间的电路为通路,①被测用电器断路、②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

(4)电路中发现断路时的现象:①小灯泡不亮、②电流表无示数、③电压表无示数、④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

(5)电路中发现短路时的现象:①小灯泡仍然亮、②小灯泡不亮(灯泡短路)、③电流表有示数、④电压表有示数(与电压表并联的部分没有短路)、⑤电压表示数为0(与电压表并联的部分发生短路)。

初中物理电路故障及动态电路分析解题技巧和经典题型(含详细答案)

初中物理电路故障及动态电路分析解题技巧和经典题型(含详细答案)

初中物理电路故障及动态电路分析1、先根据题给条件确定故障是断路还是短路:两灯串联时,如果只有一个灯不亮,则此灯一定是短路了,如果两灯都不亮,则电路一定是断路了;两灯并联,如果只有一灯不亮,则一定是这条支路断路,如果两灯都不亮,则一定是干路断路.在并联电路中,故障不能是短路,因为如果短路,则电源会烧坏.2、根据第一步再判断哪部分断路或短路.例1:L1与L2串联在电路中,电压表测L2两端电压,开关闭合后,发现两灯都不亮,电压表有示数,则故障原因是什么?解:你先画一个电路图:两灯都不亮,则一定是断路。

电压表有示数,说明电压表两个接线柱跟电源两极相连接,这部分导线没断,那么只有L1断路了。

例2、L1与L2串联,电压表V1测L1电压,V2,V2示数很大,则L1短路而L2正常;B、若V1=0而V2示数很大,说明L2都断路。

测L2电压。

闭合开关后,两灯都不亮.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V1=0 解:可能你会错选A。

其实答案为B.首先根据题给条件:两灯都不亮,则电路是断路,A肯定不正确。

当L2断路时,此时V2相当于连接到了电源两极上,它测量的是电源电压,因此示数很大。

而此时L1由于测有电流通过,因此两端没有电压,因此V1的示数为零。

首先要分析串并联,这个一般的比较简单,一条通路串联,多条并联。

如果碰上了电压表电流表就把电压表当开路,电流表当导线。

这个是因为电流表电压小,几乎为零。

但电压表不同。

此处要注意的是,电压表只是看做开路,并不是真的开路。

所以如果碰上了一个电压表一个用电器一个电源串联在一起的情况,要记得。

电压表是有示数的(话说我当时为这个纠结了好久)。

还有一些东西光看理论分析是不好的,要多做题啊,做多得题,在分析总结以下,会好很多.而且如果有不会的,一定要先记下来,没准在下一题里就会有感悟、一.常见电路的识别方法与技巧在解决电学问题时,我们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往往是电路图中各个用电器(电阻)的连接关系问题.不能确定各个电阻之间的连接关系,就无法确定可以利用的规律,更谈不到如何解决问题.因此正确识别电路是解决电学问题的前提。

初中物理分析电路图的方法

初中物理分析电路图的方法

电流法:电流从电源正极出来,遇到节点时,看到下一个节点处有没有用电器,都有则电流分开,是并联;如有一条电路没有用电器,那么电流不分流,只走该出,另一条电路被短路。

电路图分析方法首先,看到电路图判断是串联还是并联电路一定要记住两种电路各自的电流电压的特点可以将已知的条件标注在图上还有,多做有关这方面的典型习题,尤其是老师的举例,多问同学和老师同一个电路图可能有不同看法或分析方法的,但结果是一样的物理不能只靠死记硬背,要多观察,善于思考电路图不会刻意和老师多沟通画电路图的方法:先辨别是串联还是并联,若是并联,再找开关控制哪条干路和支路。

最基本的,先找到电源正极,电流就从电源正极出发,沿着导线流。

遇到分叉路的时候这样看:如果分叉路中有一条是没有任何电器的,只是一条导线,或者只有电流表,(初中阶段电流表是可以看做没有电阻的,所以也相当于一根导线),那么所有的电流肯定只会走这个叉路,不会走别的地方。

如果分叉路中有一条是有电压表的(初中阶段电压表看做电阻无限大,也就相当于断路),那么电流肯定不会走这条路。

除了上述两种特殊情况外,电流到了分叉路口就会往各个支路流去,每个支路电流的大小可以用欧姆定律计算。

电路图其实就是看看串联还是并联。

第1步:所有电压表以及它左右两边直至节点的导线遮去不看。

第2步:寻找有没有其他节点,如果有再看两两节点之间的东西,比如电流表测什么电流(与之串联)之类的。

(电源到节点的'电阻或者电流表是在干路上的,这点要明白,先用铅笔描干路)第3步:复查,重新走一遍电路,还是电压表遮掉。

第4步:看电压表两端导线“抱”着哪(几)个用电器或者电阻,就是测哪个的电压。

看电路图连元件作图方法:先看图识电路:混联不让考,只有串,并联两种,串联容易识别重点是并联。

若是并联电路,在电路较长上找出分点和合点并标出。

并明确每个元件所处位置。

(首先弄清楚干路中有无开并和电流表)连实物图,先连好电池组,找出电源正极,从正极出发,连干路元件,找到分点后,分支路连线,千万不能乱画,顺序作图。

初中物理电路故障及动态电路解析解题技巧及题型含解析

初中物理电路故障及动态电路解析解题技巧及题型含解析

初中物理电路故障及动向电路剖析1、先依据题给条件确立故障是断路仍是短路:两灯串连时,假如只有一个灯不亮,则此灯必定是短路了,假如两灯都不亮,则电路必定是断路了;两灯并联,假如只有一灯不亮,则必定是这条支路断路,假如两灯都不亮,则必定是干路断路。

在并联电路中,故障不可以是短路,因为假如短路,则电源会烧坏。

2、依据第一步再判断哪部分断路或短路。

例1:L1 与 L2 串连在电路中,电压表测 L2 两头电压,开封闭合后,发现两灯都不亮,电压表有示数,则故障原由是什么解:你先画一个电路图:两灯都不亮,则必定是断路。

电压表有示数,说明电压表两个接线柱跟电源两极相连结,这部分导线没断,那么只有 L1 断路了。

例2、L1 与 L2 串连,电压表 V1 测 L1 电压, V2,V2 示数很大,则 L1短路而 L2 正常; B、若 V1=0 而 V2 示数很大,说明 L2 都断路。

测 L2 电压。

闭合开关后,两灯都不亮。

则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若V1=0 解:可能你会错选 A。

其实答案为 B。

第一依据题给条件:两灯都不亮,则电路是断路, A 必定不正确。

当 L2 断路时,此时 V2 相当于连结到了电源两极上,它丈量的是电源电压,所以示数很大。

而此时L1 因为测有电流经过,所以两头没有电压,所以V1 的示数为零。

第一要剖析串并联,这个一般的比较简单,一条通路串连,多条并联。

假如碰上了电压表电流表就把电压表当开路,电流表当导线。

这个是因为电流表电压小,几乎为零。

但电压表不一样。

此处要注意的是,电压表不过看做开路,其实不是真的开路。

所以假如碰上了一个电压表一个用电器一个电源串连在一同的状况,要记得。

电压表是有示数的(话说我当时为这个纠结了许久)。

还有一些东西光看理论剖析是不好的,要多做题啊,做多得题,在剖析总结以下,会好好多。

并且假如有不会的,必定要先记下来,没准在下一题里就会有感悟、一.常有电路的辨别方法与技巧在解决电学识题时,我们碰到的第一个问题常常是电路图中各个用电器(电阻)的连结关系问题。

初中物理电学动态电路详细分析

初中物理电学动态电路详细分析
.
分析方法
第一步:简化电路 (去表)
第二步:留值
(恢复电表)
第三步:动态分析 (R变 —I,U 的变化)
.
A1.串联电路中由滑 动变阻器引起的变化
.
1.串联电路
例 1 如图 Z5-1 所示,电源电压保持
不变。闭合开关 S,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向右移动的过程中,电压表 V1 与电流表 A
示数的比值将
解好怎样才是短路,以及短路对整个电路的影响。所以要想学好电学这部分内 容还得深刻理解短路这个概念。
.
动态电路专题总结 1、动态电路是由于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
或电路中各开关的通断引起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等物 理量的变化;
2、解题时,应先判断确定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 或各开关通断时,电路的连接情况及各电表所测的物 理量;
1.将电流表看成导线,电压表看成断开的,先弄清电路 是串联还是并联的;
2.在串联电路中,所有的电流表的数值都是一样的;在 并联电路中,电流表串联在哪一条支路就测这条支路的电 流,或者,有哪些用电器的电流流过这个电流表,那么这 个电流表就测这些用电器的总电流;电流表如果接在干路 上,则测电路中所有用电器的总电流
并联分流;电阻大的分的电流小,电阻小的分的电流大。 4、判断小灯泡的亮暗程度,要根据它的 实际功率 。实际功率越大,它就越亮,实 际功率越小,它就越暗。
A、滑动变 阻器类
.
一、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的位置的 变化引起电路中电学物理量的变化
分析方法:首先分析清楚电路是串联或 是并联,然后分析滑片的移动引起滑动变 阻器的电阻变化是怎样的,根据欧姆定律 和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的特点综合分析得 出结论
化情况; 5. 最后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特点U总=U1+U2,判断滑动变

初中物理电学短路和断路故障分析

初中物理电学短路和断路故障分析

初中物理动态电路及电路故障分析一、串联电路中电阻的变化如图所示电灯泡和滑动变阻器是串联:1、当滑动变阻器向右移动,电阻变大,电路中的电流就减小,然后灯泡就变暗;滑动变阻器电阻变大,则两端分担的电压就多,然后灯泡两端分担的电压就少,电压表示数变小2、当滑动变阻器向左移动,电阻变小,电路中的电流就增大,然后灯泡就变亮;滑动变阻器电阻变小,则两端分担的电压就少,然后灯泡两端分担的电压就多,电压表示数变大二、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变化如右图所示两个电阻是并联,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电流表A测量干路的电流,电流表A1测量测量R1支路的电流1、滑动变阻器R2向右移动,电阻变大,R2支路的电流就减少;引起总电阻变大,则干路中的电流也变小;但R1支路中两端电压不变,电阻也不变,所以R1中的电流不变2、滑动变阻器R2向左移动,电阻变小,R2支路的电流就增加;引起总电阻变小,则干路中的电流也变大;但R1支路中两端电压不变,电阻也不变,所以R1中的电流不变三、短路:对电源短路、对用电器短路1、对电源短路如上图所示,用导线直接连在电源两端,则电流几乎直接经过导线回到电源的负极,没有经过灯泡,所以灯泡不亮,但是电路中的电流过大会烧坏导线和电源。

1、如左图所示对小灯泡短路,那么电流绕过灯泡经过导线流回电源负极,则小灯泡不亮,由于小灯泡两端之间的电阻为零,则分担的电压为零,和小灯泡串联的电阻分担的电压就比较大。

2、如右图所示对电阻短路,那么电流绕过电阻经过导线流回电源负极,则电路中的电流变大,灯泡变亮;由于电阻两端之间的电阻为零,则分担的电压为零,那么灯泡分担更多的电压四、断路:电压表之内断路、电压表之外断路1、如左图所示,在电压表连接点之内断路,则电流为零,电流表没有示数;此时电压表实际上就是测量电源电压2、如右图所示,在电压表连接点之外断路,则电流表、电压表都没有示数初中动态电路及电路故障分析1、在如下图所示电路中,当闭合开关后,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P向右移动时()(A)电流表示数变大,灯变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路简化的基本原则
初中物理电学中复杂电路可以通过如下原则进行简化:
1、不计导线电阻,认定R ≈0。

有电流流过的导线两端为零。

如:
2、开关闭合时相当于一根导线,开关断开时相当于断路。

开关闭合时有电流流过时,开关两端电压为0,断开时开关两端可以测得电压。

3、电流表内阻很小,在分析电路的连接方式时,有电流表的地方可看作短路,也就是相当于一根导线。

4、电压表内阻很大,在分析电路的连接方式时,有电压表的地方可视作断路,从电路两节点间去掉。

5、用电器(电阻)的短路:用电器(电阻)和导线(开关、电流表)并联时,用电器无电流通过(如下图)可以把图中AB两点间的用电器L2去掉,最后得到如图3和图5。

6、滑动变阻器Pa段被导线(金属杆)短接不工作,这时可以去掉Pa 段,去掉Pa 段后,下图a 变为图b
7、根据串、并联电路电流和电压规律“串联分压、并联分流”来分析总电流、总电压和分电流、分电压的关系。

8、电流表和哪个用电器串联就测哪个用电器的电流,电压表和哪个用电器关联就测哪个用电器的电压。

判断电压表所测量的电压可用移点法、去源法和标点法。


a a V A B
图1 图2
图3 L1 L2 L2 L1 L1 L1 L2
L1 图4 图5
例:如下图所示,当S闭合后,电压表测的是哪个灯泡两端的电压?
(1)去源法:选取电压表接在电路中的两个接点为分点,将电路分成两部分,将两点间含
有电源的部分电路“去掉”,分析电压表与哪个用电器组成通路,则电压表就是测量哪部分用电器的两端电压。

(2)移点法:假定电压表跟导线的连接点可以沿导线移动,在移动过程中点可以跨越开关和电流表,但是不能跨越电源、用电器和电阻,那么连接点能移到哪个用电器两端,就跟哪个用电器并联。

L b
(3)标点法:选取电压表接在电路中的两个接点为分点a和b,然后就电源正极开始观察
电流从a流到b时,经过哪个用电器,则电压表就跟哪个用电器并联。

9、电压表原则上要求并联在电路中,单独测量电源电压时,可直接在电源两端。

一般情
况下,如果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测得的电压是电源两端电压。

电流表直接接在电源两端会被烧坏造成电源短路。

10、如果导线上(节点之间)没有用电器(开关,电流表除外),那么导线上的各点可以看做成一个点,可任意合并、分开、增减。

(此法又称节点法)例如:
电路简化步骤
第一步:按题目要求将断开的开关去掉、奖闭合的开关变成导线。

第二步:将电流表变成导线(视具体情况也可保留)。

第三步:去掉电压表。

第四步:合并导线上的节。

(此步骤在电路中用电器比较多,且相互交错时采用)
第五步:画出等效电路图,判断各用电器是串联还是并联。

第六步:在原来电路中利用原则7、8来判断电流表和电压表各测量哪个用电器的电流和电压。

第七步:将电压表和电流表添加到等效电路图中,分析各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之间的关系。

(利用原则七)
一、动态电路问题的分析
1、由于变阻器滑片的移动,引起电路中各物理量的变化
(1)当变阻器与定值元件串联时,滑片的移动会引起电流和电压的变化,分析变化的一般思路(电源电压不变):
滑片移动时变阻器的阻值变化 总电阻的变化 电流的变化 定值元件两端电压变化 变阻器两端电压的变化情况
(2)含滑动变阻器并联电路(电源电压不变)按以下思路:
滑片移动时变阻器的阻值变化 变阻器所在支路总电阻的变化 电路中干路总电流的变化
注意:并联电路中其他支路电流不会受到影响
2、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只通过电压表
推出推出推出
推出 推出 推出
二、电路故障的判断
(一)、断(开)路的判断
1、如果电路中用电器不工作(常是灯不亮),且电路中无电流,则电路开路。

2、具体到那一部分开路,有两种判断方式:
①把电压表分别和各处并联,则有示数且比较大(常表述为等于电源电压)处开路(电源除外);
②把电流表分别与各部分并联,如其他部分能正常工作,则当时与电流表并联的部分断开了。

(二)、短路的判断
1、串联电路或者串联部分中一部分用电器不能正常工作,其他部分用电器能正常工作,则不
能正常工作的部分短路。

2、把电压表分别和各部分并联,导线部分的电压为零表示导线正常,如某一用电器两端的电
压为零,则此用电器短路。

根据近几年中考物理中出现的电路故障,总结几条解决这类问题的常用的主要判断方法:“症状”1:用电器不工作。

诊断:(1)若题中电路是串联电路,看其它用电器能否工作,如果所有用电器均不能工作,说明可能某处发生了断路;如果其它用电器仍在工作,说明该用电器被短路了。

(2)若题中电路是并联电路,如果所有用电器均不工作,说明干路发生了断路;如果其它用电器仍在工作,说明该用电器所在的支路断路。

“症状”2:电压表示数为零。

诊断:(1)电压表的两接线柱到电源两极之间的电路断路;
(2)电压表的两接线柱间被短路。

“症状”3:电流表示数为零。

诊断:(1)电流表所在的电路与电源两极构成的回路上有断路。

(2)电流表所在电路电阻非常大,导致电流过小,电流表的指针几乎不动(如有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

(3)电流表被短路。

“症状”4:电流表被烧坏。

诊断:(1)电流表所在的电路与电源两极间直接构成了回路,即发生了短路。

(2)电流表选用的量程不当。

总的来说,串联电路中,断路部位的电压等于电源电压,其它完好部位两端电压为0V. 串联电路中,短路部位的电压等于0V,其它完好部位两端有电压,且电压之和等于电源电压。

经典例题选讲
例1、在如下图1中,开关S闭合后,电压表V1的求数是2.5V,V2的示数是1V,如果A2的示数是0.2A,那么A1的示数是多少?试求两只灯泡两端的电压。

分析:第一步:将开关变成导线。

第二步:将电流表变成导线。

第三步:将电压表去掉,得到图2。

第四步:判断用电器连接方式(很显然,电路中两个灯泡是串联)。

第五步:根据原则四可知,电压表V2处断开,则没有电流流经A1,所以示数为0,根据移点法(标点法)可知,电压表测电源电压。

V2与L2并联,则测L2两端电压.。

得到等效电路图图3。

图1 图2 图3
根据图3可知,I1=I2=0.2AU1=2.5V-1V=1.5VU2=1V
例2、如图1所示,开关S闭合后下列各电压示示数的关系是,各电流表示数之间的关系是。

分析:第一步:把开关变成导线,第二步:把电流表变成导线,第三步:去掉电压表,得到图2。

第四步:判断各用电器的连接方式,第五步:根据原则七和八以及移点法(或去源法或标
点法)判断电流表和电压表各自所测的对象。

(1)在原电路中,去掉电压表,可以以现电流表A1和A2都与灯泡串联,所以电流表的示数都相等。

(2)用移点法(或去源法或标点法)可以判断出V1测L1两端的电压,V2测电源两端的电压,V3测L2两端的电压。

得到电路图3。

图1 图2 图3
所以得到电压关系式:U2=U1+U3 I1=I2
例3、电路开关闭合后,V1、V2、V3的示数分别是8V、9V、4V,则L1、L2、L3两端的电压各是多少?
分析:第一步:把开关变成导线,第二步:把电流表变成导线,第三步:去掉电压表。

第四步:判断各用电器的连接方式,第五步:根据原则七和八以及移点法(或去源法或标
点法)判断电流表和电压表各自所测的对象,得到图2。

图1 图2
所以得到以下方程组:
U L1+U L2=8V
U L2+U L3=9V 解得:U L1=3V U L2=5V U L3=4V
U L3=4V
例4:如图所示,已知两只灯泡L1和L2是串联的,则在①②③三个电表分别为(利用,解此类题。


答案:①③为电压表②为电流表。

去表法:在电路图中,删除电路中某个电表,若不影响电路中所有用电器工作,则此电表为电压表;若影响电路中所有用电器工作,则此电表为电流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