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各类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矿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一、总则1.1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矿井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包括但不限于火灾、瓦斯爆炸、煤尘爆炸、顶板事故、水害、坍塌、设备故障等,旨在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矿井安全生产。
1.2 工作原则(1)安全第一、预防为主;(2)统一指挥、分级负责;(3)以人为本、科学施救;(4)快速反应、协同作战。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2.1 应急指挥部成立矿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2.2 应急指挥部职责(1)组织制定、修订和实施本预案;(2)负责事故应急救援的组织、指挥和协调;(3)负责事故调查处理和善后工作;(4)负责应急物资、设备和人员的调配。
2.3 应急指挥部下设以下工作组:(1)现场救援组:负责事故现场救援和人员疏散;(2)医疗救护组:负责伤员的救治和转运;(3)安全保障组:负责事故现场的安全防护和警戒;(4)信息联络组:负责事故信息的收集、报告和发布;(5)物资保障组:负责应急救援物资的采购、调配和供应。
三、应急救援程序3.1 事故报告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负责人应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伤亡情况、损失等。
3.2 应急响应应急指挥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工作组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3.3 现场救援现场救援组应迅速开展救援工作,包括:(1)疏散事故现场人员;(2)实施现场救援;(3)维护事故现场秩序。
3.4 医疗救护医疗救护组应迅速对伤员进行救治,并做好伤员的转运工作。
3.5 安全保障安全保障组应做好事故现场的安全防护和警戒,防止次生事故发生。
3.6 信息联络信息联络组应及时收集、整理事故信息,并向上级部门和外界发布。
3.7 物资保障物资保障组应确保应急救援物资的供应,保障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应急响应级别4.1 Ⅰ级响应:发生重大事故,如瓦斯爆炸、煤尘爆炸、顶板事故等,可能导致人员死亡或重伤。
矿山五大灾害应急救援预案

矿山五大灾害应急救援预案矿山五大灾害主要包括瓦斯爆炸、煤尘爆炸、顶板事故、火灾和透水事故。
为了提高矿山事故的应急救援能力,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制定矿山五大灾害应急救援预案至关重要。
本预案旨在指导矿山企业在发生灾害时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一、瓦斯爆炸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 事故预警与报警(1)建立瓦斯监测系统,实时监测矿井瓦斯浓度,超过预警值时立即报警。
(2)矿井入口设置瓦斯检测装置,对进入矿井的人员进行瓦斯浓度检测。
(3)一旦发生瓦斯爆炸事故,立即启动报警系统,通知井下人员和地面救援队伍。
2. 应急救援措施(1)立即切断事故区域电源,防止火灾蔓延。
(2)启动通风系统,降低瓦斯浓度,防止二次事故发生。
(3)组织井下人员迅速撤离至安全区域。
(4)地面救援队伍携带必要的救援工具和设备,迅速进入矿井展开救援。
(5)联系医疗救护队伍,准备接收受伤人员。
3. 事故后的处理与调查(1)对事故现场进行封闭,防止事故扩大。
(2)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查明责任。
(3)对事故造成的损失进行评估,制定赔偿方案。
二、煤尘爆炸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 事故预警与报警(1)建立煤尘监测系统,实时监测矿井煤尘浓度,超过预警值时立即报警。
(2)矿井入口设置煤尘检测装置,对进入矿井的人员进行煤尘浓度检测。
(3)一旦发生煤尘爆炸事故,立即启动报警系统,通知井下人员和地面救援队伍。
2. 应急救援措施(1)立即切断事故区域电源,防止火灾蔓延。
(2)启动通风系统,降低煤尘浓度,防止二次事故发生。
(3)组织井下人员迅速撤离至安全区域。
(4)地面救援队伍携带必要的救援工具和设备,迅速进入矿井展开救援。
(5)联系医疗救护队伍,准备接收受伤人员。
3. 事故后的处理与调查(1)对事故现场进行封闭,防止事故扩大。
(2)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查明责任。
(3)对事故造成的损失进行评估,制定赔偿方案。
三、顶板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 事故预警与报警(1)建立顶板监测系统,实时监测矿井顶板状况,发现异常立即报警。
矿难的应急预案

一、前言为有效应对矿难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矿山安全生产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各类矿山企业发生的矿难事故,包括但不限于瓦斯爆炸、矿井火灾、透水事故、冒顶事故等。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矿难事故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矿难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
2. 应急指挥部下设以下工作组:(1)现场救援组:负责现场救援、事故调查、善后处理等工作。
(2)医疗救护组:负责伤员的救治、转运、心理干预等工作。
(3)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供应、交通保障、通讯保障等工作。
(4)宣传报道组:负责事故信息发布、舆论引导等工作。
四、应急响应1. 事故发生单位应立即启动本预案,向应急指挥部报告事故情况。
2. 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响应,组织开展救援工作。
3. 现场救援组应迅速赶赴事故现场,开展救援行动。
4. 医疗救护组应立即组织救护力量,对伤员进行救治、转运。
5. 后勤保障组应确保救援物资、设备、车辆等及时到位。
6. 宣传报道组应及时发布事故信息,做好舆论引导工作。
五、救援措施1. 事故现场救援:(1)迅速查明事故原因,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故蔓延。
(2)对被困人员实施救援,确保被困人员生命安全。
(3)对伤员进行救治、转运,确保伤员得到及时救治。
2. 医疗救护:(1)组织专业医疗队伍,对伤员进行救治。
(2)确保伤员得到及时转运,降低伤亡率。
(3)对伤员家属进行心理干预,缓解其心理压力。
3. 后勤保障:(1)确保救援物资、设备、车辆等及时到位。
(2)保障救援现场的交通、通讯畅通。
(3)为救援人员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
六、善后处理1. 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提出处理意见。
2. 对事故责任人依法依规进行追责。
3. 对遇难者家属进行慰问、赔偿。
4. 总结事故教训,完善应急预案。
矿井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范文(三篇)

矿井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范文一、引言矿井作为一种特殊的工作环境,安全生产事故可能发生的风险性高于其他工作场所。
为了确保矿井安全生产,减少事故发生及其造成的损失,制定本应急救援预案。
二、应急救援组织机构1.总指挥部总指挥部由矿井负责人担任,负责指导协调各级救援工作,及时做出决策,确保救援工作的高效进行。
2.应急救援指挥部应急救援指挥部由总指挥部根据事故情况设立,并由一位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担任指挥长。
指挥部负责统一指挥、协调、调度和监控全面的救援工作。
3.救援队伍救援队伍由矿井内部及外部专业救援队伍组成,具备救援专业知识和技能。
确保救援队伍具备应急救援所需的各项资源,并进行定期培训,保持救援能力。
三、应急救援预案的内容1.事故报告与组织一旦发生事故,立即向总指挥部报告,总指挥部评估事故情况,并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调度救援队伍。
2.人员疏散与转移事故发生时,救援队伍应迅速组织人员疏散,并进行必要的转移。
同时,对受伤人员进行及时救治,确保生命安全。
3.现场救援与抢险救援队伍在接到指挥部命令后,迅速抵达事故现场,进行救援与抢险。
确保事故现场的安全,挽救被困人员。
4.事故信息发布与媒体沟通指挥部应及时发布事故信息,向媒体通报,做好舆情引导,避免不必要的恐慌和误导。
5.事故后的善后工作事故救援结束后,指挥部需要及时召开会议,总结救援经验和教训,并组织事故调查,找出事故原因,进行深入分析。
根据调查结果,制定改进措施,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四、应急救援的工作要求1.迅速反应救援工作必须在事故发生后迅速启动,减少损失,最大限度地挽救并保护人员生命。
2.组织协调总指挥部要做好各级指挥部的组织协调工作,确保各项救援任务有序进行,并确保资源的合理配置。
3.科学决策总指挥部应根据事故情况进行科学决策,合理安排救援队伍和资源,确保救援工作高效、有序进行。
4.信息共享救援过程中,各级指挥部应及时共享救援信息,确保信息畅通,减少信息滞后带来的影响。
矿井应急救援预案方案

一、预案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和应对矿井突发事件,确保矿井安全生产,保障矿工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矿井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应急救援预案。
二、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矿井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包括但不限于火灾、瓦斯爆炸、透水、冒顶、地震、雷击等事故,以及由此引发的其他次生灾害。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应急救援指挥部应急救援指挥部是矿井应急救援工作的最高指挥机构,负责全面领导、协调和指挥应急救援工作。
指挥部由矿井主要负责人担任总指挥,下设以下成员:(1)副总指挥:负责协助总指挥工作,负责应急救援工作的日常管理和监督。
(2)应急救援办公室:负责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协调和实施,下设以下几个小组:a.现场救援组:负责现场救援工作的组织、指挥和实施。
b.医疗救护组:负责伤员的救治、转运和救护。
c.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救援物资、装备的调配和保障。
d.信息宣传组:负责应急救援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发布。
2.现场救援组现场救援组负责现场救援工作的组织、指挥和实施,具体职责如下:(1)迅速组织救援队伍,按照救援方案开展救援工作。
(2)指挥救援队伍开展现场救援,确保救援工作有序进行。
(3)及时报告救援进展情况,为指挥部提供决策依据。
3.医疗救护组医疗救护组负责伤员的救治、转运和救护,具体职责如下:(1)迅速组织医疗救护队伍,开展伤员救治工作。
(2)对伤员进行初步评估,分类救治。
(3)负责伤员的转运和救护工作。
4.后勤保障组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救援物资、装备的调配和保障,具体职责如下:(1)根据救援需要,及时调配应急救援物资和装备。
(2)确保应急救援物资和装备的完好、有效。
(3)对应急救援物资和装备进行定期检查、维护。
5.信息宣传组信息宣传组负责应急救援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发布,具体职责如下:(1)及时收集、整理应急救援信息。
(2)通过多种渠道发布应急救援信息。
(3)做好应急救援工作的宣传报道。
矿井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矿井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一、前言矿井安全生产事故是矿井运营中常见但极为危险的突发事件,为保障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应对事故的能力和效率,制定一份完善的矿井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至关重要。
本预案旨在有效应对不同类型的矿井安全生产事故,确保及时、有效、有序地进行救援工作,并规范各级救援人员的行动,保障他们的安全。
二、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所有矿产资源开采企业,在矿井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时启动。
三、应急救援组织体系1.指挥部成员:(1)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人:负责指挥、协调、组织应急救援工作;(2)救援组织组长:负责组织协调救援组织,安排人员和物资,统筹救援工作;(3)医疗救援组组长:负责组织医疗救援,安排医疗队伍和物资;(4)救援队队长:负责指挥并统一管理救援队伍;(5)通信联络员:负责内外通信联络;(6)后勤保障组长:负责协调保障救援中所需的物资和设备;(7)信息报告员:负责向上级机关及时报告救援情况。
2.救援队伍组成:(1)指挥组:由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人、救援组织组长等组成;(2)医疗救援组:由医疗救援组组长、医疗队员组成;(3)救援队:根据具体情况,根据矿井的特点、事故的类型等,组建不同的救援队伍。
四、应急救援措施1.事故发生后,应立即启动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协调指挥救援工作。
2.组织救援队伍迅速赶往事故现场,进行初步勘查和救援工作。
3.立即启动应急通道,确保救援队伍的快速通行。
4.按照事故性质和救援需求,调配救援队伍,确保救援工作的高效进行。
5.针对可能存在的危险源,制定详细的救援方案和措施。
6.配齐必要的救援设备和器材,确保救援的顺利进行。
7.组织医疗救援队伍进行伤员的救治和转运。
8.及时向上级机关和相关部门报告救援情况和进展,做好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共享。
9.协调各方力量,共同开展救援工作,确保救援的及时有效。
10.组织事故的调查和善后工作,总结救援经验,改进预案。
五、应急救援预案的培训和演练为了确保所有救援人员能够熟练掌握本预案,应进行相关的培训和演练。
煤矿安全事故应急预案5篇

煤矿安全事故应急预案5篇煤矿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怎么写?矿难,指在采矿过程中发生的事故,通常造成伤亡的危险性极大。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煤矿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欢迎阅读。
煤矿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篇1】河东区非煤矿山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为保证在非煤矿山企业发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后,能够迅速、有效和有序地实施应急救援,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依据《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预案,非煤矿山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一、应急救援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河东区行政区域内非煤矿山企业发生一次死二、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及职责(一)区政府成立河东区非煤矿山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统一领导应急救援工作。
指挥部总指挥由区政府分管副区长担任,副总指挥由有关领导和负责人担任,成员由区安监局、区公安分局、区总工会、区卫生局、区民政局、区国土资源分局、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区供电部等部门负责人组成。
指挥部主要职责是:1、组织领导全区应急救援工作,发布应急救援命令;2、根据事故发生情况统一部署有关应急救援预案的实施工作,并对应急救援工作发生的情况采取紧急处理措施;3、在全区范围内紧急调用各类救援物资、设备、人员;4、根据事故灾害情况,有危及周边单位和人员的险情时,组织人员疏散工作;5、做好稳定社会秩序和伤亡人员的善后及安抚工作。
(二)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设在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办公室主任由区安监局分管负责人担任,工作人员由指挥部成员单位和事故单位的.有关负责人员组成。
主要负责传达指挥部领导指示,协调有关部门做好应急救援工作;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制定应急救援预案;事故发生时,迅速了解、收集和汇总有关情况,及时向指挥部提供各种相关信息和资料。
(三)指挥部下设8个工作组1、警戒保卫组由区公安分局牵头,具体负责交通管制和维持现场秩序。
2、医疗救护组由区卫生局牵头,具体负责组织专家、医疗队伍,对受伤人员进行紧急救护和现场防疫工作。
某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3篇)

某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煤矿安全生产事故是一项非常严重的问题,为了保障煤矿工人的生命安全,应急预案是必不可少的。
下面是一个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的示例:一、事故定义和等级划分:1. 事故定义:煤矿发生的各类事故,包括矿井透水、煤与瓦斯突出、煤与瓦斯爆炸、坍塌、火灾等突发事件。
2. 等级划分:按照事故损失和应急响应难易程度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
二、组织体系和责任分工:1. 组织机构:成立煤矿应急指挥部,由煤矿负责人担任总指挥,各部门负责人为副指挥。
2. 责任分工:各部门在事故应急中分工明确,明确各自的任务和职责。
三、应急准备工作:1. 应急装备:针对各类事故,配备相应应急救援装备和器材。
2. 应急人员:对煤矿工人进行事故应急培训,确保他们了解应急措施和逃生方法。
四、应急响应流程:1. 接到报警:一旦接到事故报警,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 事故确认:应由相关人员迅速赶赴现场,了解事故情况,确定事故等级。
3. 警报发布:根据事故等级,及时向矿工发出警报通知,指示矿工采取相应的逃生措施。
4. 救援行动:启动事故救援行动,组织救援人员进入事故现场,完成搜救和伤员救治工作。
5. 事故调查:在事故救援和伤员救治完成后,进行事故原因调查,并汇报给上级主管部门。
五、应急演练和评估:1. 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煤矿工人的应急处理能力。
2. 对应急预案进行定期评估,修改和完善预案。
以上是一个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的简要示例,具体的预案需要根据煤矿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定。
此外,重要的是要定期检查和修订预案,并确保预案得到全面实施。
某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二)第一章一般规定第一条为了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确保事故突发时能够迅速、有序地处置和救治,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预案。
第二条本预案适用于煤矿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处理与救援工作。
第三条煤矿应当建立完善的应急救援组织和体系,配备必要的设备和器材,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和救援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朱仙庄矿各类事故应急处置预案目录1、生产系统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2)2、采掘顶板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5)3、运输系统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7)4、煤矿机电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9)5、“一通三防”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19)6、防治水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32)7、人身伤害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35)生产系统事故应急处置预案一、事故等级及处置程序:生产系统事故包括:皮带机传动部、电动机或减速器故障,皮带机滚筒落架、噎异物、张紧绳断,皮带拉断,撕裂,链板机断链条、机头机尾损坏,给煤机、定量斗或老虎嘴卡异物,煤眼大量积水,煤眼出现卡堵滞眼、眼壁脱落损坏、眼篦子生根损坏等。
Ⅰ级事故:发生在主井、二采煤仓和主运系统,造成全矿井停产的生产系统事故。
Ⅱ级事故:发生在南北强力皮带、采区煤仓或采区主运皮带系统,造成主要采区停产的生产系统事故。
Ⅲ级事故:发生在采掘工作面或其后运小眼、出煤、排矸系统,造成一个采煤或掘进工作面停产的生产系统事故。
事故发生后,现场责任人立即向单位值班人员、信息中心汇报,信息中心根据事故情况启动处置预二、生产系统事故处理要求:1、处理事故需要的人员、设备、物资,由信息中心统一调度,各单位必须无条件服从。
所用物资、设备的转帐,均待事故处理完毕后再办理。
2、处理煤眼事故需要放炮的,必须有专门的放炮安全技术措施,经审批、贯彻后执行。
且事故现场必须有修护区区长和信息中心分管所长跟班指挥处理。
处理煤眼的放炮数量必须向信息中心如实汇报。
3、处理水煤眼事故,必须编制专门的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经审批、贯彻后执行。
处理事故现场必须有修护区区长和信息中心分管所长跟班指挥。
放眼之前必须安排水泵将眼内的积水排掉,再组织放眼。
三、参与处理事故的单位职责划分1、事故单位:在事故发生后,负责掌握、分析、判断事故类型、性质,并及时向安全生产信息中心详细汇报;及时组织人员开展事故处理。
2、安全生产信息中心:接到事故汇报后,负责通知相关领导、职能部门和基层单位立即赶赴事故现场;协调安排处理事故所需的人员、设备、材料、工具和接送车辆等;及时掌握事故处理进展情况,并向指挥负责人汇报;准确传达指挥负责人关于事故处理的指示;做好事故汇报及处理过程的相关记录。
3、机电科:根据调度指令,负责保证处理事故所需要的机电设备、开关和电缆的供应。
4、物管科:根据调度指令,负责保证处理事故所需要的材料、工具和物资的供应。
5、保运一区、保运二区:根据调度指令,协助事故单位做好处理事故所需要的机电设备抢修或安装工作。
6、调度通讯组:负责保障处理事故所需要的各种通讯设备的正常使用和线路畅通。
7、通风区:根据调度指令,负责保障事故地点的正常通风,保证处理事故所需要的风水和管材供应。
8、防突区:根据调度指令,负责提供处理事故所需的钻机,并做好打钻工作。
9、运输区:根据调度指令,负责保证处理事故所需的人员、设备和物资的运送工作。
采掘顶板事故的应急处理预案一、事故等级及处置程序:发生顶板事故后,事故单位先汇报到矿安全生产信息中心,二、抢险救灾人员岗位分工矿总值班、安全生产信息中心负责了解记录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灾害情况,并立即将事故情况报告矿领导及相关单位;及时向下传达总指挥命令,召集有关人员到安全生产信息中心待命,随时调度抢险救灾工作;认真记录各项抢险救灾命令、工程(工作)进度和有关救灾信息。
安全矿长根据抢险救灾方案、负责组织所需人员、及时调集救灾所需的设备材料、负责组织实施抢险救灾方案。
分管副总、安全副总、技术科分管科长负责所需的技术资料、图纸;组织测定抢险救灾所需技术参数;拟定抢险方案;搜集整理救灾过程中所形成的技术资料;提供分析事故原因和责任所需的技术资料。
事故单位现场人员及负责人:一旦发生灾害时,灾害地点人员应就地取材积极救灾,及时向安全生产信息中心汇报,并注意观察灾情的变化,组织灾区人员救灾和撤离;负责向指挥部汇报灾区情况和事故前工作安排;负责查清灾区人员情况。
通风区长、瓦斯监控信息中心值班员:提供反映井下现状的通风系统图及通风、瓦斯、温度和CO等有害气体情况;按照指挥部命令组织完成必要的通风工程,执行与通风有关的救灾措施;对监控掌握的各类有害气体情况,及时向抢险救灾指挥部汇报,以便指挥部及时分析掌握井下各生产地点的气体状态,制定对应措施。
物管科长根据指挥部命令及时准备好必需的救灾器材,并迅速运送到指定地点。
运输区长根据指挥部命令及时把救灾器材运送到事故地点。
运输系统事故应急处置预案一、事故等级处置程序运输系统事故包括:排矸系统、架线供电及机械事故、斜巷提升钢丝绳断绳、放大滑事故、井口坠物、车辆掉道、乘人器机械事故等。
Ⅰ级事故:发生在副井井口坠物、地面排矸系统、架线供电及机械事故,造成井口上下停止运行、排矸系统停产的生产系统事故。
Ⅱ级事故:发生在采区内部斜巷提升钢丝绳断绳放大滑,造成斜巷轨道停产事故。
Ⅲ级事故:乘人器机械故障、掉道、停电故障,造成一个采区、乘人器停止运行,不能运转的生产系统事故。
Ⅳ级事故:发生在主运大巷,采区内部,斜巷轨道车辆掉道,造成局部行车路线堵塞不通生产系统事故。
二、事故处置预案事故发生后现场责任人立即向单位值班人员,信息中心、运三、运输事故处理要求:1、处理事故需要的人员设备,由信息中心统一指挥,运管办协调各单位必须无条件服从2、处理井口坠物、斜巷放大滑断绳事故必须要有维修机械设备的责任单位全力配合协作按章作业,处理完毕后如实向信息中心、运管办汇报,再进行试运转3、在处理各类事故,认真组织讨论,确定事故危害性和程度,分析事故原因和事故处理方案4、运输系统事故责任单位发生事故后,负责掌握、分析、判断事故类型、性质并及时向安全信息中心运管办如实汇报,及时组织人员开展事故处理5、运管办负责组织协调相关单位进行事故追查,提交事故报告煤矿机电事故应急处置预案第一部分:地面供电事故应急处置预案一、事故等级及处置程序:地面供电事故包括:地面抽风机停止运作,井下无风;主、副井停止运行超过2小时以上;地面生产系统运行超过2小时以上;造成人员伤亡;地面大型固定设备烧毁;压风机停止运行;地面监测通讯停止系统运行超过2小时以上;地面瓦斯泵站双回路停止运行;地面部分车间、库房照明无电;后勤服务单位无电;机厂生产无电。
Ⅰ级事故:因35KV或6KV供电线路出现故障,造成矿井全部或部分停电。
Ⅱ级事故:当变电所电源进线柜出现问题时,造成地面部分厂房车间停电。
事故发生后,现场责任人立即向保运一区值班人员、安全信二、注意事项1、配电工在进行倒闸操作时,必须坚持手指口述,严格执行一人操作,一人监护2、操作高压设备时,必须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靴等劳保用品,按照工作流程进行操作3、当供电出现故障时,在未查明原因或故障未处理前,禁止二次送电,防止事故扩大4、当外线电工处理线路故障时,由专人负责进行停送电、放电、验电、挂接地极,并悬挂“有人工作,禁止送电”警示牌。
5、处理事故时一切复杂操作,应执行操作监护制,监护人应由有实际经验的值班员或检修工担任。
6、懂得触电急救的方法和熟练运用,发现人员触电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并组织对触电者进行现场抢救。
7、处理事故时一切复杂操作,应执行操作监护制,监护人应由有实际经验的值班员或检修工担任。
三、应急组织与职责1、指挥机构:由矿长任总指挥,总工程师、机电副矿长任副总指挥,负责事故处理的领导工作,处理方案的制定,重大问题的协调。
2、安全信息中心:负责事故处理情况的联络及指令的传达,保证指挥机构与各应急单位信息的及时、准确沟通,完成调度、汇报、通告、救援工作,并详细做好事故汇报记录。
3、保运一区:负责组织应急救援队伍,处理事故的施工方案的编制,事故应急处理方案的实施,提交事故报告。
4、相关单位:处理事故用设备、材料的供应及运输,井下人员的撤离等。
第二部分:提升设备事故应急处置预案一、事故等级及处置程序:提升设备事故包括:提升容器过卷;提升钢丝绳断绳;平衡尾绳断绳;主井提升容器进入卸载曲轨时发生卡罐Ⅰ级事故:全矿井停产、设备损坏。
Ⅱ级事故:矿井提升系统停止运行在1小时以内事故发生后,现场责任人立即向保运一区值班人员、安全信二、注意事项1、在处理事故中,施工人员必须佩戴保险带和安全帽,严格执行施工措施,做到统一指挥,分工明确。
2、有备用的大型设备及材料,如提升容器、提升钢丝绳、尾绳等,确保备用材料完好。
3、在处理事故前,认真组织、讨论、确定事故的危害程度,分析事故原因和处理方案,组织编写施工安全措施,并贯彻执行。
4、事故处理完毕后,进行试运转,确保正常后,方可进行正常运行,并提交事故报告。
三、应急组织与职责1、指挥机构:由矿长任总指挥,总工程师、机电副矿长任副总指挥负责事故处理的领导工作,处理方案的制定,重大问题的协调。
2、安全信息中心:负责事故处理情况的联络及指令的传达,保证指挥机构与各应急单位信息的及时、准确沟通,完成调度、汇报、通告、救援工作,并详细做好事故汇报记录。
3、保运一区:负责组织应急救援队伍,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施工方案的实施及信号联系提升操作,提交事故报告。
4、相关单位:负责事故处理的机械设备,材料供应及运输,事故现场清理,协助事故的处理。
第三部分:通风设备事故应急处置预案一、事故等级及处置程序:通风设备事故包括:因供电线路出现故障,造成风机全部停机运行;因通风机机械、电气设备故障,造成风机单机运行。
Ⅰ级事故:地面两台抽风机停止运作,井下无风;一台抽风机停止运作,另一台风机10分钟内未启动。
Ⅱ级事故:一台抽风机停止运作,另一台风机10分钟内启动运行,通风系统不影响;事故发生后,现场责任人立即向保运一区值班人员、安全信二、应急组织与职责1、指挥机构:由矿长任总指挥,总工程师、机电副总任副总指挥,负责事故处理的领导工作,处理方案的制定,重大问题的协调。
2、安全信息中心:负责事故处理情况的联络及指令的传达,保证指挥机构与各应急单位信息的及时、准确沟通,完成调度、汇报、通告、救援工作,并详细做好事故汇报记录。
3、保运一区:负责组织应急救援队伍,处理事故的施工方案的编写,事故应急处理方案的实施,提交事故报告。
4、通风区:负责井下风量的测定和瓦斯监测。
5、相关单位:协调事故用设备、材料的供应及运输,井下人员的撤离等三、事故处理:(1)线路故障处理①当35KV供电线路出现故障时,保运一区区长应立即联系姬村变电所,由配电工进行倒闸操作,启动另一条35KV供电线路,恢复风机运行。
②当6KV供电线路出现故障时,由配电工进行倒闸操作,使用备用线路,恢复供电,确保风机运行。
保运一区区长根据线路故障情况,召集本区机电人员,确保处理方案,组织事故处理,完毕后向矿指挥机构及安全信息中心汇报。
(2)机械故障、电气设备造成单机运行的措施当一台风机出现故障时,通风机应立即启动备用风机,确保在10分钟之内启动,保证井下正常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