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税税负计算公式

合集下载

增值税的实际税负和现实计算公式[高效]

增值税的实际税负和现实计算公式[高效]

增值税的实际税负和现实计算公式[高效] 增值税的理论税负和实际计算公式增值税的理论税负的计算增值税实际税负指的是一般纳税人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缴纳的增值税与同期实现的增值税计税收入的百分比;增值税理论税负是一般纳税人企业在一定期间内按特定方式计算的理论增值税与同期实现的增值税计税收入的百分比,其中理论增值税是指在未考虑固定资产进项税额和期间费用进项税额的前题下,根据产品的毛利总额或毛利率、计税销售收入结合产品的成本结构计算出来的同期应纳增值税额,其计算公式为:增值税的理论税负=理论增值税/增值税计税收入×100%A、对于工业企业,理论增值税有如下计算公式:理论增值税=(不含税收入-可抵扣成本)×适用税率=[不含税收入-(不含税材料成本+不含税可抵扣制造费用)]×适用税率=(产品毛利+对应产品生产人工成本+不可抵扣制造费用)×适用税率B、对于商业业企业,理论增值税有如下计算公式:理论增值税=(不含税收入-商品销售成本)×适用税率=商品销售毛利×适用税率公式中的增值税计税收入,仅包括增值税应税收入,不包括出口收入等增值税免税收入,因为出口收入等增值税免税收入不存在增值税税负的问题,如企业同时存在出口收入等增值税免税收入,则在计算增值税理论税负时,计税收入不含增值税免税收入,同时应剔除与增值税免税收入相对应的毛利及成本项目;增值税的理论税负的计算中应注意的事项当企业的增值税应税收入项目存在不同的增值税适用税率时,应分别计算不同税率收入的理论增值税,并将不同税率收入的理论增值税汇总得出一个总的理论增值税,并以此来确定总体的增值税理论税负;理论增值税税负作为一种税负考核指标,在计算时未考虑固定资产和期间费用进项税额,这是因为固定资产进项虽然对投入当期的税负影响较大,但毕竞是一次性的影响,在作为税负考核时剔除其进项税额对税负的影响,可使其与同期没有固定资产进项税的企业的增值税税负相比具有可比性;而期间费用进项因其在整个进项税额中所占的比例很小,故在计算本指标时,为了简化算式,节约管理成本,可忽略不计,但对于一些经营大宗商品的企业,如钢材、矿石、水泥、煤炭经销企业,由于其运杂费占期间费用的比重较大,故在对这类企业进行增值税税负考核时,要考虑运费进项对税负的影响。

增值税税负还原计算公式负担江苏省国家税务局重点税源警告分析软件指标体系

增值税税负还原计算公式负担江苏省国家税务局重点税源警告分析软件指标体系

增值税税负还原计算公式负担江苏省国家税务局重点税源警告分析软件指标体系江苏省国家税务局重点税源预警分析软件指标体系增值税税负计算公式:增值税负担率=(销项税额-进项税额-期初留抵税额+期末留抵税额+进项税额转出+实际免抵退税额)/(按适⽤税率征税货物及劳务销售额+⼀般贸易的出⼝销售额+进料加⼯出⼝销售额)增值税负担率=(销项税额-进项税额-留抵税额净额+进项税额转出+应免抵税额-免抵退税抵减额+简易办法计算的应纳税额)/(按适⽤税率征税货物及劳务销售额+按简易办法征税货物销售额+免抵退办法出⼝货物销售额+免税货物及劳务销售额)2.消费税负担率(横向可与⾏业平均率⽐较,纵向可与历史同期数⽐较)消费税负担率=应纳消费税额/销售收⼊100%;3.利润率(横向可与⾏业平均率⽐较,纵向可与历史同期数⽐较)利润率=利润总额/主营业务收⼊100%;4.销售收⼊准确率销售收⼊准确率=(物流测算的理论销售收⼊-申报销售收⼊)/申报销售收⼊100%;物流测算的理论销售收⼊=存货期初余额-存货期末余额+存货购进成本+其他计⼊⽣产成本的⽔电燃料、职⼯⼯资、折旧等+销售利润+销售税⾦及附加+销售费⽤。

5.销售收⼊⽐对异常同时满⾜以下公式:(1)所属期申报表主表销售收⼊(1+5+7+8-4-6)⼀损益表(1)销售收⼊〈0万元(此数值可根据实际进⾏调整);(2)所属期申报表主表销售收⼊(1+5+7+8-4-6)/损益表1销售收⼊〈90%(此数值可根据实际进⾏调整);进销项税额弹性系数=进项税额变动率/销项税额变动率;2.增值税税负与⽑利率弹性系数增值税税负与⽑利率弹性系数=增值税税负变动率/⽑利率变动率;3.应纳消费税额与销量弹性系数=应纳消费税额变动率/销量变动率;4.应纳税所得额与主营业务收⼊变动率弹性系数应纳税所得额与主营业务收⼊弹性系数=应纳税所得额变动率/主营业务收⼊变动率;5.期间费⽤与主营业务收⼊弹性系数期间费⽤与主营业务收⼊弹性系数=期间费⽤变动率/主营业务收⼊变动率;6.主营业务利润与主营业务收⼊弹性系数主营业务利润与主营业务收⼊弹性系数=主营业务利润变动率/主营业务收⼊变动率;7.销售收⼊与存货弹性系数销售收⼊与存货弹性系数=销售收⼊变动率/存货变动率;8.销售收⼊与⽔电费弹性系数销售收⼊与⽔电费弹性系数=销售收⼊变动率/⽔电费变动率。

什么是增值税税负计算公式

什么是增值税税负计算公式

什么是增值税税负计算公式增值税是一种按照货物和劳务的增值额来征税的一种税收制度。

在增值税制度下,纳税人需要向国家纳税,而增值税税负则是指纳税人需要承担的增值税金额。

计算增值税税负的公式可以帮助纳税人了解自己需要缴纳的税额,从而更好地规划财务和税务策略。

本文将介绍增值税税负的计算公式及相关内容。

增值税税负计算公式通常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一般增值税纳税人,另一种是小规模纳税人。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两种情况下的增值税税负计算公式。

一般增值税纳税人的增值税税负计算公式如下:增值税税负 = 销售额×增值税率进项税额。

在这个公式中,销售额指的是纳税人的销售收入总额,增值税率是指适用于纳税人所在行业的增值税税率,进项税额则是指纳税人在购买原材料、设备等方面支付的增值税金额。

举个例子,假设某一家公司的销售额为100万元,适用的增值税率为17%,而该公司在购买原材料、设备等方面支付的进项税额为50万元。

那么该公司的增值税税负可以通过上述公式进行计算,即:增值税税负 = 100万元× 17% 50万元 = 17万元。

这样,该公司就需要向国家缴纳17万元的增值税。

对于小规模纳税人来说,增值税税负的计算公式略有不同:增值税税负 = 销售额×征收率。

在这个公式中,销售额和征收率的定义与一般增值税纳税人相同,不同的是小规模纳税人一般不享有进项税额抵扣的权利,因此在计算增值税税负时只需考虑销售额和征收率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介绍的增值税税负计算公式仅为一般情况下的计算方法,实际情况可能会因纳税人的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

在实际操作中,纳税人还需考虑到各种税收优惠政策、税务政策调整等因素,从而更准确地计算增值税税负。

此外,为了更好地理解增值税税负的计算公式,我们还需要了解一些相关的概念和政策。

首先,增值税税率是指适用于不同行业的增值税税率,一般来说,不同行业的增值税税率可能会有所不同。

其次,进项税额是指纳税人在购买原材料、设备等方面支付的增值税金额,纳税人可以通过将进项税额抵扣出去,从而减少实际需要缴纳的增值税额。

生产型出口企业增值税税负率的计算公式

生产型出口企业增值税税负率的计算公式

生产型出口企业增值税税负率的计算公式三种计算公式:1.免抵退税出口企业增值税税负率=(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应税销售额+当期免抵退税销售额)×100%;2.免抵退税出口企业增值税税负率={[年度销项税额+年度免抵退销售额×征收率-(年度进项税额+年初留抵税额-年末留抵税额)]÷[年度应税货物及劳务销售额(不包括免税货物及劳务销售额)+免抵退销售额]}×100%;注意:以上公式中的进项税额均为: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出口货物进项转出,起初期末留抵均为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上的留抵数-下期(下年度)申报表当月免抵退货物应退税额;3.生产企业自营出口增值税税负率=(内销销项+免抵退销售额*征收率-进项税额)÷(免抵退销售额+内销销售额)×100%。

拓展资料:所谓增值税税负,一般指应上交的增值税/不含税销售收入,衡量的是一个企业在一定收入下应该承担的增值税税金。

具体到生产型出口企业,有些特殊。

一种说法是有内销和外销的企业增值税税负率={[年度销项税额合计+免抵退货物销售额*按国内销售口径应采用的税率-(年度进项税额合计-年度进项税额转出合计+年初留抵税额-年末留抵税额)]/[年度应税货物或劳务销售额+免抵退货物销售额]}*100%。

例如:总销售收入为100万元,外销收入95万元,内销收入5万元,进项税金15万元,征税率13%,退税率11%,计算如下:销项税金=内销5万*13%=6500元进项税金转出=外销95万*征退税率差(13%-11%)=19000元本月应交税金=内销销项税6500-(进项150000-进项转出19000)=-124500元(留抵)出口企业一般纳税人增值税应缴税负=(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主表中第19行“应纳税额”本年累计栏+免税退税申报汇总表中“应免抵税额”本年累计栏)÷(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中第2行“应税货物销售额”、第3行“应税劳务销售额”的“一般货物及劳务”的累计栏+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中“免抵退办法销售收入”本年累计栏)出口货物"免、抵、退"税计算生产企业货物出口后,必须在口岸电子执法系统出口退税子系统查询到报关单出口信息后,方能计算出口货物免抵退税。

增值税税负及其计算方法

增值税税负及其计算方法

增值税税负及其计算方法增值税税负及其计算方法增值税税负及其计算方法一、增值税税负简单的说,税负就是税收造成的负担,税负率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一年)已交税金除以销售收入的百分比,但是由于各个企业的具体情况不同,因此说负率也有所差异。

如果是小规模纳税人一般就是指税率的3%如果是一般纳税人因为有抵扣,所以税率不固定,但在行业间会有一个平均数,税务机关也是依此评估纳税人的。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税负率,其计算公式为:税负率二应缴税金/销售收入*100% 一般税负率过低往往会引起税务局的关注,可以掌握在不低于1% (商业企业1.5%左右),各行业的税负率是不同的,具体的税负率表是:1农副食品加工3.502食品饮料4.503纺织品(化纤)2.254纺织服装、皮革羽毛(绒)及制品 2.915造纸及纸制品业5.006建材产品4.987化工产品3.358医药制造业8.509卷烟加工12.5010塑料制品业3.501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5.5012金属制品业2.2013机械交通运输设备3.7014电子通信设备2.6515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3.5016电气机械及器材3.7017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4.95 18商业批发0.9019商业零售2.5020其他3.50二、税负率具体计算企业增值税税负率计算理论税负率:销售毛利*17%除以销售收入实际税负率:实际上交税款除以销售收入增值税税负率是指增值税纳税义务人当期应纳增值税占当期应税销售收入的比例. 对小规模纳税人来说,税负率就是征收率:3%,而对一般纳税人来说,由于可以抵扣进项税额,税负率就不是17%或13%,而是远远低于该比例,具体计算:税负率二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应税销售收入当期应纳增值税二当期销项税额-实际抵扣进项税额实际抵扣进项税额二期初留抵进项税额+本期进项税额-进项转出-出口退税-期末留抵进项税额注:1、对实行"免抵退"的生产企业而言,应纳增值税包括了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2、通常情况下,当期应纳增值税二应纳增值税明细账"转出未交增值税"累计数 +"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累计数问:1、我单位是进出口贸易公司,以自营出口为主,取得进出口权及出口业务己有3年,但最近业务比较少,不知现在对销售收入方面是否还有规定,比如说,年销售额最少要达到180万.2、外销收入占总销售收入的95%以上的自营生产企业的增值税税负率如何计算.征税率为17%,退税率为13%.请列计算公式。

增值税的理论税负和实际计算公式

增值税的理论税负和实际计算公式

《增值税的理论税负和实际计算公式》国家税务总局会定期计算公布行业增值税税负率指标,该指标按照行业具体计算,同时兼顾生产和流通环节,所计算出来的数据为行业平均数据,这是具体纳税人税负率比较的依据和基础。

各地税务主管机关会根据上述的计算公式,定期计算所管辖范围内具体纳税人的税负率,并用行业平均税负率进行比较。

(一)税负率的计算过程增值税税负评价首先需要计算税负率,我们来认识一下税负计算的公式及其演化,借以了解税负率的计算过程:1.基本公式:增值税税负率=当期实际入库增值税税款/当期应纳增值税收入*100%=毛利率*17*100%2.公式演化:基本公式提供了一个理论依据,但企业实际情况较为复杂,基本公式还需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加入一些影响增值税税款入库的因素,如杂项扣除、上期留抵、进项税转出等。

因此税负率的计算公式进行应进行下列转化:本期实际纳税=销项-进项=本期销项—本期进项-上期留抵+进项转出=本期销售收入*17%-本期存货增加*17%-杂项抵扣-上期留抵+进项转出=本期销售收入*17%-[销售成本—(期初有票库存-期末有票库存)]*17%-杂项抵扣-上期留抵+进项转出=本期销售毛利*17%+(期初有票库存-期末有票库存)*17%-杂项抵扣-上期留抵+进项转出其中:销售成本=本期有票存货增加+期初有票库存-期末有票库存本期有票存货增加=销售成本—(期初有票库存-期末有票库存)杂项抵扣主要指固定资产抵扣、运费抵扣,低值易耗品抵扣,劳保用品抵扣等计入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的抵扣事项。

当企业的增值税应税收入项目存在不同的增值税适用税率时,应分别计算不同税率收入的理论增值税,并将不同税率收入的理论增值税汇总得出一个总的理论增值税,并以此来确定总体的增值税理论税负。

(二)、增值税的实际税负脱离理论税负上下变动的原因增值税的理论税负与企业实际申报表体现的增值税实际税负之间通常有很大的出入,这主要是增值税的应纳税额及实际税负与其期初留抵进项、本期进项到位程度及进项税额转出,本期销项多少有关,增值税理论税负可根据上述公式计算,是一个固定值,而实际税负脱离理论税负上下变动通常有如下的原因:1、当企业期初留抵进项与期初存货余额所应包含的进项税额不比对时,会对本期增值税的税负产生影响,如期初留抵进项税额大于期初存货应包含的进项税额,则会降低本期增值税实际税负率,因为其留抵进项有一部分没有与之相对应的存货存在,该部分进项税额不产生相应的销项税额,必然占用其他存货销售的销项税额;如期初留抵进项税额小于期初存货应包含的进项税额,如期初存货在本期实现销售,则会提升本期增值税实际税负率,因为期初存货中有一部分没有进项税额,而又因其实现销售而产生销项税额;2、上期有较大暂估入库商品,已在上期销售,而进项发票在本期收到并抵扣,则该会计事项会降低本期增值税实际税负率,因为本期该部分进项参与抵扣,但却由于不存在与之对应的存货存在,从而不产生相应的销项税额;3、当本期已销商品,由于未及时取得进项发票而在会计上做暂估入库处理,由于该商品已产生销项税额,因为进项发票未到没有进项税额抵扣发生,故会提升本期增值税实际税负率;4、当本期采购之存货未完全实现销售,但其进项已全额抵扣,从帐面上的体现是存货库存越来越大,进项与销项不配比,如进货60吨,销货40吨,其中进货20吨的进项会抵减销货40吨所产生的毛利的销项,会产生零税负或低税负,此时也会降低增值税实际税负率;5、本期销售数额大于与销售数额对应的采购数额,则会提升本期增值税实际税负率,比如进货60吨,但销货80吨,其中多销货之20吨货物会提升增值税实际税负率。

增值税税负及其计算方法

增值税税负及其计算方法

增值税税负及其计算方法增值税税负及其计算方法增值税税负及其计算方法一、增值税税负简单的说,税负就是税收造成的负担,税负率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一年)已交税金除以销售收入的百分比,但是由于各个企业的具体情况不同,因此说负率也有所差异。

如果是小规模纳税人一般就是指税率的3%;如果是一般纳税人因为有抵扣,所以税率不固定,但在行业间会有一个平均数,税务机关也是依此评估纳税人的。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税负率,其计算公式为:税负率=应缴税金/销售收入*100%一般税负率过低往往会引起税务局的关注,可以掌握在不低于1%(商业企业1.5%左右),各行业的税负率是不同的,具体的税负率表是:1 农副食品加工 3.502 食品饮料 4.503 纺织品(化纤) 2.254 纺织服装、皮革羽毛(绒)及制品 2.915 造纸及纸制品业 5.006 建材产品 4.987 化工产品 3.358 医药制造业 8.509 卷烟加工 12.5010 塑料制品业 3.5011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5.5012 金属制品业 2.2013 机械交通运输设备 3.7014 电子通信设备 2.6515 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 3.5016 电气机械及器材 3.7017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4.9518 商业批发 0.9019 商业零售 2.5020 其他 3.50二、税负率具体计算企业增值税税负率计算理论税负率:销售毛利*17%除以销售收入实际税负率:实际上交税款除以销售收入增值税税负率是指增值税纳税义务人当期应纳增值税占当期应税销售收入的比例.对小规模纳税人来说,税负率就是征收率:3%,而对一般纳税人来说,由于可以抵扣进项税额,税负率就不是17%或13%,而是远远低于该比例,具体计算:税负率=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应税销售收入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销项税额-实际抵扣进项税额实际抵扣进项税额=期初留抵进项税额+本期进项税额-进项转出-出口退税-期末留抵进项税额注:1、对实行"免抵退"的生产企业而言,应纳增值税包括了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2 、通常情况下,当期应纳增值税=应纳增值税明细账"转出未交增值税"累计数+"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累计数问:1、我单位是进出口贸易公司,以自营出口为主,取得进出口权及出口业务已有3年,但最近业务比较少,不知现在对销售收入方面是否还有规定,比如说,年销售额最少要达到180万.2、外销收入占总销售收入的95%以上的自营生产企业的增值税税负率如何计算.征税率为17%,退税率为13%.请列计算公式。

一般纳税人的增值税税负率的计算方法

一般纳税人的增值税税负率的计算方法

【tips】本税法知识是由梁志飞老师精心收编整理!
一般纳税人的增值税税负率的计算方法
税负率是反映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负担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税务机关在日常管理和纳税评估时的一个主要评价指标。

按照国家税务总局中的计算方法,税负率计算公式为税负率=应纳税额÷应税销售额。

在实务操作中,有免抵退出口货物销售的企业,计算公式则为税负率=(应纳税额+免抵税额)÷(内销收入+外销收入),该计算方法计算简单,取数容易,直观反映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当期的实际税收负担情况(以下称该方法计算出来的税负率为实际税负率)。

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即使在产品的销售价格和材料成本都相同、发票开具和取票情况都正常的情况下,实际税负率也是同一企业的不同期间时高时低,生产同一产品的不同企业之间有高有低,相互之间不可比,降低了实际税负率指标的评估价值。

造成实际税负率波动大,可比性差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二个因素:
1、增值税实行购进扣税法,不论当期材料是否实际耗用,只要购进入库并认证通过便可抵扣,不体现会计核算中销售与成本的配比性原则,存货的变动影响当期实际税负率。

2、免抵退办法出口货物的企业单证收齐才计算免抵退,免抵税额的产生类似于政府会计中的收付实现制,实现销售与收齐单证有一定的时间差,单证收齐的进度快慢也影响当期实际税负率。

为体现增值税税负率这个指标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克服实际税负率波动大、可比性差的缺点,就必须消除以上两个因素对实际税负率的影响。

我们根据增值税销项税额减进项税额的计税原理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450.94
416751.68 8607916.34
增值税销售收入=按适用税率销售额+一般贸易出口额+进料加工出 口额-(应税服务实际扣除金额-3%征收率应税服务实际扣除额-免税
应税服务实际扣除额)。
金额
493587.2 6594000.39
790067.81 581398.49 24450.94
13
表3第1-6行第5列之和;
3%征收率应税服务实际扣除金额: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申
14
报表附表3第4行第5列;
免税的应税服务: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申报表附表3第6
15
行第5列]
16
合计
17
名义税负
2903454.06 55993028.13
2903454.06
55993028.13
0
0
0
0 58896482.19 0.046522922
416751.68 8607916.34 2740036.45
计算
按适用税率销售额: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适用于一般
10
纳税人)主表第1栏;
一般贸易出口额:出口货物征免税明细主表中贸易方
11
式为10销售收入;
进料加工贸易销售额:出口货物征免税明细主表中贸
12
易方式为15销售收入;
应税服务实际扣除金额: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申报表附
4
人)主表14栏进项税额转出;
一般固定资产抵扣进项税额:固定资产抵扣明细表增
5
值税专用发票;
海关进口固定资产抵扣进项税额:固定资产抵扣明细
6
表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
期末留抵税额: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适用于一般纳税
7
人)主表第20栏;
免抵退实际税额:出口货物征免税明细从表实际免抵
8
退税额。
9
合计
493587.2 6594000.39 790067.81 581398.49
金额
计算
销项税额:值税纳税申报表(适用于一般纳税人)主
1 表11栏一般货物及劳务+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
进项税额:值税纳税申报表(适用于一般纳税人)主
2 表12栏一般货物及劳务+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
期初留抵: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适用于一般纳税人)
3
主表13栏上期留底税额;
进项税额转出: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适用于一般纳税
增值税名义税负(还原免抵、固抵)=应纳增值税合计(还原)/增值税销售收入(还原)
应纳增值税合计=销项税额-进项税额-期初留抵+进项税转出 +MAX(一般固定资产抵扣进项税额+海关固定资产抵扣进项税额,
期末留抵税额)+实际免抵退税额。 销项税额:值税纳税申报表(适用于一般纳税人)主表11栏一般
货物及劳务+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
黄色部分为公式,请勿录入数据。
2740036.45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