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患者护理管理(1)

危重患者护理管理(1)
危重患者护理管理(1)

危重患者护理管理

荔城区医院护理部

2014.10修订

莆田市荔城区医院

目录

一、危重患者护理常规-------------------------------1 (一)危重病人基础护理常规--------------------------1 (二)昏迷患者护理常规------------------------------2 (三)休克患者护理常规------------------------------4 (四)气管切开患者护理常规--------------------------5 (五)气管插管患者护理常规--------------------------7 (六)使用呼吸机患者护理常规------------------------9 (七)深静脉置管患者护理常规-----------------------11 (八)腹部外伤性多脏器损伤护理常规-----------------12 (九)上消化道大出血护理常规-----------------------14 (十)呼吸衰竭护理常规-----------------------------15 (十一)心力衰竭护理常规---------------------------16 (十二)急性肾衰竭护理常规-------------------------18

二、危重患者安全管理措施--------------------------20

三、危重患者护理操作流程--------------------------21

四、危重患者风险评估及防范措施表------------------22

五、病重(危)患者护理访视表----------------------23

危重患者护理常规

一、危重病人基础护理常规

(一)热情接待病人,将病人安置于抢救室或重症病房,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做好病人及家属的入院(科)宣教。

(二)及时评估:

包括基本情况、主要症状、皮肤情况,阳性辅助检查,各种管道,药物治疗情况等。

(三)急救护理措施:快速建立静脉通道,(视病情及药物性质调整滴速),吸氧(视病情调整用氧流量),心电监护,留置导尿,保暖,做好各种标本采集,协助相应检查,必要时行积极术前准备等。

(四)卧位与安全

1、根据病情采取合适体位。

2、保持呼吸道通畅,对昏迷病人应及时吸出口鼻及气管内分泌物,予以氧气吸入。

3、牙关紧闭、抽搐的病人可用牙垫、开口器,防止舌咬伤、舌后缀。

4、高热、昏迷、谵妄、烦躁不安、年老体弱及婴幼儿应加用护栏,必要时给予约束带,防止坠床,确保病人安全。

5、备齐一切抢救用物、药品和器械,室内各种抢救设置备用状态。(五)严密观察病情,专人护理,对病人生命体征、神志、瞳孔、出血情况、SpO2、CVP、末梢循环及大小便等情况进行动态观察,配合医生积极进行抢救,做好护理记录。

(六)遵医嘱给药,实行口头医嘱时,需复述无误方可使用。

(七)保持各种管道通畅,妥善固定,安全放置,防止脱落、扭曲、堵塞,严格无菌技术,防止逆行感染。

(八)保持大小便通畅:有尿潴留者采取诱导方法以助排尿,必要时导尿、便秘者视病情予以灌肠。

(九)视病情予以饮食护理: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及满足机体对营养的基本需求,禁食病人可予以外周静脉营养。

(十)基础护理

1、做好三短九洁、五到床头(三短:头发、胡须、指甲短;九洁:头发、眼、身、口、鼻、手足、会阴、肛门、皮肤清洁;五到床头:医、护、饭、药、水到病人床头)。

2、晨、晚间护理每日2 次;尿道口护理每日2 次;气管切开护理每日2 次;注意眼的保护。

3、保持肢体功能,加强肢体被动活动或协助主动活动。

4、做好呼吸咳嗽训练,每2h 协助病员翻身、拍背、指导作深呼吸,以助分泌物排出。

5、加强皮肤护理,预防压疮。

(十一)心理护理:及时巡视、关心病人,据情作好与家属沟通,建立良好护患关系,以取得病人信任、家属的配合和理解。

二、昏迷患者护理常规

(一)观察要点

1、严密观察生命体征(T、P、R、B)、瞳孔大小、对光反应。

2、评估GLS 意识障碍指数及反应程度,了解昏迷程度,发现变化立即报告医生。

3、观察患者水、电解质的平衡,记录24h 出入量,为指导补液提供依据。

4、注意检查患者粪便,观察有无潜反应。

(二)护理要点

1、呼唤患者:操作时,首先要呼唤其姓名,解释操作的目的及注意事项。

2、建立并保持呼吸道通畅:取侧卧位头偏向一侧,随时清除气管内分

泌物,备好吸痰用物,随时吸痰。

3、保持静脉输液通畅:严格记录所用药物及量。

4、保持肢体功能位:定期给予肢体被动活动与按摩,预防手足挛缩、变形及神经麻痹。

5、促进脑功能恢复:抬高床头30-45 度或给予半卧位姿势,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和氧气吸入。

6、维持正常排泄功能:定时检查患者膀胱有无尿潴留,按时给予床上便器,协助按摩下腹部促进排尿,导尿者或更换尿袋时应注意无菌技术。

7、维持清洁与舒适:取出义齿、发卡,修剪指(趾)甲;每日进行口腔护理两次,保持口腔清洁湿润,可涂石蜡油,唇膏,防止唇裂,定时进行床上擦浴和会阴冲洗,更换清洁衣服。

8、注意安全:躁动者应加床档,若出现极度躁动不安者,适当给予约束,意识障碍伴高热抽搐、脑膜刺激征时,应给予有效降温并放置牙垫,防止咬伤舌颊部,固定各种管路避免滑脱。

9、预防肺部感染:定时翻身拍背,刺激患者咳嗽,及时吸痰,注意保暖,避免受凉,使用热水袋时水温不易超过50 度,不能直接接触皮肤,防止烫伤。

10、预防压疮:使用气垫床,骨突出部分加用海绵垫,保持床单位整洁、平整。每1-2h 翻身一次。

11、眼部护理:摘除隐形眼镜交家属保管。患者眼睑不能闭合时,定时用生理盐水檫洗眼部,用眼药膏或凡士林油纱保护角膜,预防角膜干燥及炎症。

(三)健康教育

1、取得家属配合,指导家属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意识恢复训练,帮助患者肢体被动活动与按摩。

2、心理护理:关心鼓励患者,使患者认识到自己在家庭和社会中存在价值,以增加战胜疾病信心。

三、休克患者护理常规

(一)观察要点

1、严密观察生命体征(T、P、R、BP)、心率、氧饱和度的变化,观察有无呼吸浅快、脉搏细速、心率增快、脉压减小〈20mmHg、SBP 降至〈90mmHg 以下或较前下降20-30mmHg、氧饱和度下降等表现。

2、严密观察患者意识状态,(意识状态反映大脑组织血液灌注情况),瞳孔大小和对光反射,是否有兴奋、烦躁不安或神志淡漠、反应迟钝、昏迷等表现。

3、密切观察患者皮肤颜色、色泽,有无出汗、苍白、皮肤湿冷、花斑、紫绀等表现。

4、观察中心静脉压(CVP)的变化。

5、严密观察每小时尿量,是否<30 ml/h;同时注意尿比重的变化

6、注意观察电解质、血常规、血气、凝血功能及肝肾功能等检查结果的变化,以了解患者其他重要脏器的功能。

7密切观察用药治疗后的效果及是否存在药物的不良反应。

(二)护理要点

1、取平卧位或休克卧位,保持病房安静。

2、迅速建立静脉通道,保证及时用药。根据血压情况随时调整输液速度,给予扩容及血管活性药物后血压不升时作好配血、输血准备。

3、做好一切抢救准备,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行心电、呼吸、血压、血氧等监护。

4、需要时配合医生尽可能行深静脉穿刺术,以便抢救用药,随时监测CVP。若无条件做深静脉穿刺,应注意大剂量的血管活性药物对患者血管的影响,避免皮肤坏死。

5、保持呼吸道通畅:采用面罩或麻醉机给予较高流量的氧气吸入,以改善组织器官的缺氧、缺血及细胞代谢障碍。当呼吸衰竭发生应立即准备行气管插管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对实施机械辅助治疗的按相关术后

护理常规护理。

6、留置导尿,严密测量每小时尿量,准确记录24h 出入量,注意电解质情况,做好护理记录。

7、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注意保暖,做好口腔护理,加强皮肤护理预防压疮。

8、做好各种管道的管理与护理,预防各种感染。

9、病因护理,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原发病,按其不同病因进行护理。

10、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疏导。

11、严格交接班制度:交接班时要将患者的基础疾病、诊治经过、药物准备情况、患者目前情况、特殊医嘱和注意事项等详细进行交接班每班要详细记录护理记录。

(三)指导要点

1、进行心理指导,使患者及家属克服对疾病的恐惧感。

2、指导患者及家属对诱发休克出现的疾病进行预防。

3、指导患者按时服药,定期随诊。

四、气管切开患者护理常规

(一)观察要点

1、注意倾听患者主诉,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神志、瞳孔、SpO2 变化,特别是气管切开,术后三天的患者应重点加强巡视,必要时床旁应备气管切开包。

2、观察气管分泌物的量及性状。

3、观察缺氧症状有无改善

4、严密监测有无并发症的发生,如出血、气胸、纵隔气肿、皮下气肿等。

(二)护理要点

1、环境要求:病室空气新鲜,定时通风,保持室温22-25 度左右,相

对湿度60%。

2、仪表要求,工作人员在护理患者时要严格无菌操作,洗手、带口罩、戴手套。

3、正确吸痰:防止感染

(1)首先要掌握好恰当的吸痰时机:一般是在床旁听到患者咽喉部有痰鸣音,患者出现咳嗽或呼吸机气道压力升高有报警,发现氧饱和度突然下降等情况时给予吸痰。

(2)先将吸痰管插入气道超过内套管1-2cm,再开启吸痰负压,左右旋转边退边吸,切忌在同一部位长时间反复提插式吸痰,吸痰负压不能过大,以防损伤患者气道粘膜,吸引时间一次不超过15 秒。

(3)吸痰前后应充分给氧:吸痰管吸一次换一根,顺序为气道、口腔、鼻腔。

(4)遵医嘱配置气道湿化液:每24 小时更换一次,气管内滴入水份约200ml/日左右,平均每小时约10ml,可在每次吸痰前后给予。

4、手术创面的护理:在贴皮肤面以油纱布覆盖,常规每日在严格无菌操作下更换敷料两次并注意观察切口愈合情况,有无感染等征象及分泌物颜色,切口感染后分泌物多呈草绿色或铜绿色,一旦出现应及时进行分泌物培养,以便指导临床用药。

5、使用带气囊的气管导管时,要随时注意气囊压力,防止漏气。

6、每日检查套管固定是否牢靠,套管采用双带打手术结法固定,松紧以能容一指为度。随时调节呼吸机支架,妥善固定呼吸机管道,使气管套管承受最小牵拉,防止牵拉过度致导管脱出。

7、保持内套管通畅:(金属导管);是术后护理的关键。取出内套管的方法是,左手按住外套管,右手转开管上开关后取出,以防将气管套管全部拔出。

8、维持下呼吸道通畅:保持室内温度和湿度,有条件者可用蒸汽吸入疗法。

9、保持口腔清洁、无异味,口腔护理每日两次。

10、拔管:对于原发病以痊愈或减轻,喉梗已解除,作拔管准备工作——试行堵管,可先堵1/3-1/2,观察有无呼吸困难现象,观察24 小时呼吸通畅,可行完全性堵管,观察24-48 小时后拔管。对于因非喉部疾病行气管切开者,如无气管插管等喉部可能损伤的病史者,可于呼吸功能衰竭纠正后直接全堵管进行观察,并于24 小时后拔管。拔管1-2天内应严密观察。

(三)指导要点

1、吸痰前应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减少患者的焦虑和紧张。

2、佩带气管套管出院者,应告之患者及家属。

(1)不可取出外套管,注意固定带是否固定牢固,以防套管滑出发生意外。

(2)沐浴时防止水渗入气管套管内,教会患者及其家属清洁消毒内套管的方法,告诉患者气管切开术迟发性并发症的症状和体征。

五、气管插管患者护理常规

(一)观察要点

1、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神志、瞳孔、SpO2 变化。

2、注意观察导管插入的深度。

3、观察气管分泌物的性质、颜色。

4、拔管后的观察

(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监测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观察呼吸道是否通畅,呼吸交换量是否足够,皮肤黏膜色泽是否红润,同时遵医嘱行血气分析;

(2)观察有无喉头水肿、黏膜损伤等情况,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二)护理要点

1、环境要求:病室空气新鲜,定时通风,保持室温22-25 度左右,相

对湿度60%。

2、仪表要求:工作人员在护理患者时要严格无菌操作,洗手、带口罩、戴手套。

3、无论是经鼻腔或口腔插管均应注意固定牢固,做好标记,防止口腔插管时牙垫脱落,注意导管插入的深度及插管与头颈部的角度。

4、气囊管理:定时监测气囊压力,在给气囊放气前或拔除导管前必须清除气囊上滞留物。

5、保持气管插管通畅:及时有效的进行气管内吸痰,吸痰管吸一次换一根,顺序为气道、口腔、鼻腔、吸痰前后应充分给氧,一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 秒,吸痰过程中出现气管痉挛、紫绀、躁动不安等情况应停止吸痰,立即通知医生处理。

6、根据患者的病情:遵医嘱给予适量的止疼药或镇静药。

7、气道湿化:人工气道建立后,上气道的湿化、温化功能缺失,易导致痰液潴留、结痂等并发症应加强气道湿化,遵医嘱配置气道湿化液,每24 小时更换一次,气管内滴入水份约200ml/日左右.平均每小时约10ml,可在每次吸痰前后给予。

8、保持气管插管局部清洁:固定气管插管的胶布如被污染应立即更换每天做口腔护理两次。

9、经鼻或经口插管拔管方法:

(1)原发病治愈应适时拔管,并向患者做好解释,取得患者合作

(2)如无禁忌症,以床头抬高30度以上为宜,以减少返流和误吸

(3)吸引气管插管以上及经口腔排出堆积在套囊以上的分泌物,因其在套囊放气后可被吸入到下呼吸道。

(4)吸入高浓度氧数分钟,每分4~6L,将套管内气体放出

(5)将吸痰管放入气管插管略超过其长度,边吸痰边拔管,以防积存在气管内套管周围的分泌物被误吸

(6)拔管时在呼气相将导管拔除,以便拔管后第一次呼吸是呼出气体

以免咽部分泌物吸入

(7)一旦导管拔除后,将患者头转向一侧,防止口腔内分泌物误吸入气道⑻拔管应尽量在白天进行,以便观察病情与及时处理拔管后发生的合并症。

10、拔管后的护理

(1)以口鼻、面罩吸氧,以保证安全;

(2)4 小时内禁食,因为此时声门关闭功能及气道反射功能不健全;(3)禁止使用镇静剂,因在拔管后如有烦躁可能是缺氧的表现;

(4)予定时翻身、排背、鼓励患者咳嗽、咯痰。

(三)指导要点

1、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消除焦虑恐惧感。

2、吸痰前应与患者做好有效的沟通交流,减少患者的焦虑和紧张。

3、为减少气囊对气管壁的压力,在充气时可采用两种方法,最小漏气技术,(MLT)或最小闭合容积技术(MOV)。

4、拔除导管前必须使用气囊上滞留物清除技术。

5、拔管后鼓励患者主动咳嗽、咯痰。

* 最小漏气技术套囊充气后吸气时容许不超过50 毫升的气体从套囊

与气管壁间的空隙漏出。先把套囊注气至吸气时无气体漏出,然后以0.1 毫升/次进行套囊放气,直到吸气时有少量气体漏出为止。

* 最小闭合容积技术;套囊充气后刚好吸气时无气体漏出。先把套囊注气至吸气时无气体漏出,然后以0.1 毫升/次进行套囊放气,听到漏气声后向套囊内注气0.1 毫升/次,无漏气即可。

六、使用呼吸机患者护理常规

(一)观察要点

1、观察神志、瞳孔、心率、血压、SpO2 变化。

2、评估患者的面色,肢体活动,自主呼吸的力量;注意呼吸频率、节

律、深浅度及自主呼吸与呼吸机辅助呼吸的配合情况。

3、观察呼吸机工作是否正常,了解呼吸机报警原因,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4、每日行动脉血气分析,了解pH、PaO2、PaCO2 的变化,根据变化调整呼吸机参数。发现酸、碱中毒时,及时对症处理。

5、观察痰量及性状,了解有无肺部感染或肺水肿等。

(二)护理要点

1、保持管道连接紧密,各种导线、传感线无松脱,确认呼吸机工作状态。预设潮气量(VT)6-8ml/kg,频率(RR)16-20 次/分,吸/呼比(I:E)1:1.5-2,吸入氧浓度(FiO2):40%-60%。

2、向清醒患者及家属解释使用呼吸机的目的,取得合作,消除恐惧心理。

3、保持气道通畅:及时吸痰,吸痰前后要予以3min 纯氧吸入,以防止吸痰造成的低氧血症,并妥善固定气管内插管或气管套管,严格无菌操作。

4、呼吸机通气过度可导致血压下降,未经医生同意护士不可任意调节呼吸机参数。

5、保持湿化罐内无菌蒸馏水或注射用水于正常刻度范围内。保持吸入气体温度在32-34℃。

6、保持呼吸机管路中的集水杯方向向下,且处于最低点,以免集水阻塞管路或流入患者气道内或返流入湿化罐。勤倒集水杯内集水。

7、呼吸机管道一人一换,长期带机患者应每周更换。每周冲洗呼吸机上的过滤网。

8、呼吸机管道和人工气道加接螺纹管,以免牵拉刺激引起气道损伤和人工气道脱出。

9、注意患者体位的舒适度,避免人工气道与患者气管成角,避免人工气道扭曲、折迭、滑出或接头松脱。

10、有心血管功能不良、血容量不足、高龄、原有低血压、易导致低血压,应采取相应措施,维持循环稳定。

11、胸部物理治疗每4小时一次。

12、遵医嘱使用镇静剂,并在护理记录上准确记录用法用量及患者用药后状况。

13、呼吸机旁备简易人工呼吸器,如遇呼吸机功能丧失或停电,先将氧气管与简易人工呼吸器相连,按操作程序先用气囊通气,直至问题解决。

14、心理护理

(1)呼吸机通气支持的患者:由于本身病情危重,加上环境的陌生及呼吸机带来的异常声响、交流障碍、舒适改变等,易出现焦虑、恐惧及不合作等心理问题,部分患者在呼吸机治疗过程中会出现呼吸机心理依赖问题。

(2)重视患者的心理问题理解与疏导,让患者熟悉病房环境,了解呼吸机治疗的目的及配合方法,建立护患之间有效的沟通交流方式,可备纸笔或写字板等非语言交流形式,鼓励患者主动加强自主呼吸,争取早日脱机。

(三)指导要点

1、患者发生缺氧和呼吸困难时,如不能马上找到原因,应立即脱开呼吸机,用简易人工呼吸器辅助通气。

2、注意保持湿化器中蒸馏水量,并及时清理呼吸机管道中的积水。

3、吸痰前应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减少患者的焦虑和紧张。

七、深静脉置管患者护理常规

(一)观察要点

1、观察置管的长度、时间。

2、观察局部皮肤有无红、肿、渗液、分泌物等感染征象。

3、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注意有无寒战高热等全身感染征象。

(二)护理要点

1、保持穿刺点皮肤的清洁、干燥,每日换药一次,疑有污染随时更换。

2、妥善固定导管,导管各连接处用无菌纱布包裹,防止脱落。

3、深静脉测压通道连接专用延长管和三通,禁止连接头皮针、肝素帽。输液通路连接处尽量少用头皮针和肝素帽,一个肝素帽最多插头皮针

2-3 根,肝素帽3-5 天更换一次,每次输液完毕,不需维持通道者用肝素液和生理盐水脉冲式正压封管。

4、及时更换液体,测压后及时打开输液通道,以避免血液回流引起导管堵塞。

5、血管活性药物应单通道泵入,连接专用微泵延长管在深静脉管近端防止速度过快或过慢,影响药物疗效,如需快速输液、输血应直接连接三通,TPN、血液制品、普通液体不能在同一静脉通道输入。

6、拔除导管后按压穿刺点5 分钟,防止出现局部血肿,用消毒液消毒局部,并用无菌敷料覆盖24 小时以上。

(三)指导要点

若深静脉导管被血凝块堵塞不通或呈半通状态,立即用空针向外抽吸,切勿将血凝块冲入血管内,否则易导致血栓栓塞,若回抽不通,应拔除导管。

八、腹部外伤性多脏器损伤护理常规

(一)观察要点

1、严密监测患者意识情况P、R、BP、CVP、尿量、肢体温度、颜色注意有无休克的表现。

2、观察气道是否通畅,注意呼吸的形态及频率。

3、观察腹痛的特征、无腹膜刺激症,判断是实质脏器损伤还是空腔脏器损伤。

4、观察患者的体位及局部软组织损伤、肢体活动情况。

(二)护理要点

1、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及异物,吸氧,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予以人工呼吸。

2、迅速补充血容量:快速建立静脉通道2-3 条,以上肢静脉为宜1 路扩容输血输液、1路滴注或推注各种药物,必要时行深静脉置管。

3、体位:抬高下肢15°-20°,合并休克者,取休克卧位,抬高头胸部10°-20°抬高下肢20°-30°。

4、遵医嘱立即行备皮、皮试、合血、导尿、胃肠减压等,协助做好术前准备。

5、术后护理

(1)体位:根据麻醉方式,采取必要的体位,6 小时后可取半卧位。(2)遵医嘱准确给药、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3)严格记录24h 尿量,观察尿量颜色,并做好护理记录。

(4)切口护理:定时观察敷料,是否有出血及不正常分泌物,敷料被浸湿时注意其颜色、性质及量,并及时更换敷料保持干燥,并做好记录。(5)疼痛护理:如采取合适体位、遵医嘱使用止痛剂、辅助疗法等。(6)引流管的护理:明确各种引流管的位置及作用,妥善固定和保护引流管,保持引流管通畅,密切观察引流物的颜色、性质、量,并做好记录,定时更换引流袋。

(7)评估肠蠕动恢复情况,据情况鼓励适当活动。

6、做好基础护理,预防感染

(1)病室定期通风换气,进行空气消毒,留置氧气管、胃管、导尿管按相应常规护理。

(2)口腔护理2 次/d,协助翻身、拍背、指导咳嗽咳痰,及时吸痰,防止肺部感染。

7、饮食护理:根据患者具体病情指导饮食。

8、心理护理:鼓励开导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三)指导要点

1、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疏导,减轻焦虑情绪。

2、适当休息,注意锻炼,促进康复。

3、告知患者饮食注意事项。

4、告知患者若有不明原因的发热>38℃,或腹痛腹胀、肛门停止排气排便等不适应及时就诊。

九、上消化道大出血护理常规

(一)观察要点

1、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意识、瞳孔、CVP、SpO2 和心电图。

2、评估皮肤温度、湿度、色泽及有无淤斑。

3、定时监测血气分析、电解质和尿量、尿比重。

4、评估呕血与便血的量、次数、性状,估计出血量。

(1)大便潜血试验阳性,提示出血量5ml 以上。

(2)出现黑便,提示出血量在50ml-70ml 甚至更多。

(3)胃内出血量达250ml-300ml,可引起呕血。

(4)柏油便提示出血量为500ml-1000ml。

(5)注意观察腹部体征。

(6)观察有无再出血先兆:如头晕、心悸、出汗、恶心、腹胀、肠鸣音活跃等。

(7)观察有无窒息的先兆症状,及时采取措施。

(二)护理措施

1、出血期的护理

(1)保持呼吸道通畅:立即清除口腔、咽喉部呕吐物、分泌物和血液予以面罩吸氧,必要时床旁紧急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

(2)体位:采用头抬高15-30°,下肢抬高30-45°卧位。

(3)遵医嘱置入胃管,用温盐水洗胃后,在30-60min 内用1-4℃冰盐

水冲洗胃。

(4)床旁合血:建立两根以上静脉通路,必要时协助医生进行深静脉置管和动脉插管,连接测压装置。

(5)若患者出现失血性休克表现,立即予以快速、加压输血、输液维持收缩压在100mmHg以上,脉率100 次/min 以下CVP0.81.2kPa,尿量

25ml/h。

(6)遵医嘱定时向胃内注入去甲肾上腺素和冰盐水,注入硫糖铝等制酸剂,及时准确静脉应用止血药、制酸剂、抗菌素等。

(7)做好护理记录,严格记录出入量,严密监测24h 尿量。

2、并发症期的护理

(1)肝昏迷的护理

①肝昏迷先兆:主要是发现并及时报告病情。

②中度和深度昏迷:主要是注意患者烦躁不安,以免造成意外伤害。

③并发肝昏迷患者:反复性较大,所以必须延长观察时间。

(2)防止褥疮的护理:长期卧床,必然有发生褥疮的可能,因此强调定时更换体位。

(三)健康教育

1、保持良好的心境和乐观主义精神,正确对待疾病。

2、生活要规律,避免过饥、过饱、避免粗糙、酸辣刺激性食物,如醋、辣椒、蒜、浓茶等,避免食用过冷、过热食物。

3、戒烟、禁酒。

4、遵医嘱服药:避免服用阿司匹林、消炎痛、激素类药物。

5、定期复查:如出现呕血、黑便立即到医院就诊。

十、呼吸衰竭护理常规

(一)观察要点

1、观察患者神志、血压、呼吸、脉搏、体温、皮肤色泽等。

2、注意观察有无肺性脑病症状及休克。

3、监测动脉血气分析和各项化验指数变化。

4、观察用药情况:药物作用和副作用,尤其是呼吸兴奋剂。

(二)护理措施

1、饮食护理:鼓励患者多进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不能自行进食者予以鼻饲饮食。

2、保持呼吸道通畅

(1)鼓励患者咳嗽、咳痰、更换体位和多饮水。

(2)危重患者每2-3h 翻身拍背一次,帮助排痰。如建立人工气道患者应加强气道管理,必要时机械吸痰。

(3)神志清醒者可做雾化吸入,每日2—3 次,每次10—20min。

3、合理用氧:对Ⅱ型呼吸衰竭病人应给予低浓度25一29%,流量1~

2L/min鼻导管持续吸氧。如何配合使用呼吸机和呼吸中枢兴奋剂,可稍提高给氧浓度。

4、危重患者或使用机械通气者应做好特护记录,并保持床单位平整、干燥,预防发生褥疮。

5、使用鼻罩或口鼻面罩加压辅助机械通气者,做好该项护理有关事项。

6、病情危重患者建立人工气道,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应按人工气道护理要求。

7、建立人工气道接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时应按机械通气护理要求。

8、用药护理

(1)遵医嘱选择使用有效的抗生素控制呼吸道感染。

(2)遵医嘱使用呼吸兴奋剂,必须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观察用药后反应,以防药物过量,对烦躁不安、夜间失眠病人慎用镇静剂以防引起呼吸抑制。

(三)健康教育

1、教会患者做缩唇腹式呼吸以改善通气。

2、鼓励患者适当家务活动,尽可能下床活动。

3、预防上呼吸道感染,保暖、季节交换和流感季节少外出,少去公共场所。

4、劝告戒烟:如有感冒尽量就医,控制感染加重。

5、严格控制陪客和家属探望。

十一、心力衰竭护理常规

心力衰竭的临床类型按其发展速度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按其发生的部分可分为左心衰、右心衰和全心衰。左心衰时由于肺淤血而引起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最早为劳力性呼吸困难,逐渐发展为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右心衰由于体循环淤血而表现为腹胀、水肿、肝脏肿大、颈静脉怒张。

(一)观察要点

1、严密观察患者的心律、心率、呼吸、BP、神志等的变化,尽早发现各类型的心律失常。

2、观察患者症状及体征:注意有无呼吸困难、心悸、晕厥等症状及有可能诱发严重后果的因素,如电解质紊乱、洋地黄中毒、心跳骤停等征兆,以便及时抢救。

3、观察用药后的效果及有无副作用的发生。

4、观察血气分析、电解质等与疾病相关的各种实验室指标。

(二)护理措施

1、休息及体位:卧床休息,限制活动量,有心慌、气短、呼吸困难病人取半卧位或坐位,急性左心衰时取端坐位,双下肢下垂,以利于呼吸和减少静脉回心血量。

2、氧疗:持续吸氧3~4 升/分,急性左心衰时立即予鼻异管给氧,氧流量为6~8 升/分,病情特别严重可应用面罩呼吸机加压给氧,给氧的同时在氧气湿化瓶内加入50%的酒精,吸入有助于消除肺泡内的泡沫。

如患者不能耐受,可降低酒精浓度或给予间断吸入。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兼行间歇正压呼吸(IPPB)或呼吸末正压呼吸(PEEP)。

3、严格控制输液量和补液速度,一般为每分钟20-30 滴,以防加重心衰及诱发肺水肿发生。

4、用药护理:遵医嘱给予利尿、强心剂和扩血管药物,并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使用利尿剂者,应注意低钠、低钾症状的出现,如全身无力,反应差,神经反射减弱,腹胀,尿潴留等,应用洋地黄类药物时观察有无毒性反应,如恶心、呕吐、视力模糊,黄绿视及心律失常等使用血管扩张应密切注意血压变化。

5、遵医嘱准确测量并记录尿量,并注意嘱咐患者不能用力排便,保持大便通畅。

6、病情稳定后可鼓励患者做下肢自主活动或下床行走,避免深静脉血栓形成。

7、饮食护理:给予低热量、高维生素饮食,少量多餐,禁烟酒。水肿较重患者限制钠盐和液体入量。

8、皮肤护理:伴有水肿时应加强皮肤护理,以防感染及发生褥疮,可用温热水清洁和按摩局部皮肤。

9、心理护理:做好心理护理,协助患者克服各种不利于疾病治疗的生活习惯和嗜好。

(三)健康教育

1、予以饮食指导,戒烟、戒酒。

2、注意保暖:预防感冒,避免诱发因素,指导患者注意劳逸结合。

3、告知患者按时服药,定期复诊。

4、指导患者学会自行记录出入量及水肿的变化情况。

5、指导患者对疾病有正确认识,保持心情舒畅。

十二、急性肾衰竭护理常规

(一)观察要点

急危重症质量管理小组

急危重症质量管理小组 记录本 科室:急诊科 年度: 2012年

急危重症质量管理小组及职责分工 急危重症质量管理小组成员: 组长:林重阳副院长 成员;赫黎明主任王宏主任 质控员:立佳 急危重症质量管理小组小组职责: 急危重症质量管理小组负责急危重症质量管理,制定急危重症质量管理措施和考核办法,督促医务人员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诊疗规,对科室的医疗质量进行检查和考核。主管院长是急危重症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具体职责分工: 林重阳副院长:对急危重症质量负总责,兼病历质控。 赫黎明主任和王宏主任:负责对急危重症质量进行检查和考核。

2012年度急危重症质量控制计划 一、需要改进的容 (一)医疗制度、医疗技术 1.重点抓好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交接班制度、病历书写规、查对制度、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知情同意谈话制度等。 2.加强医疗质量关键环节的管理。 3.加强全员质量和安全教育,牢固树立质量和安全意识,提高全员质量管理与改进的意识和参与能力,严格执行医疗技术操作规和常规。 4.加强全员培训,医务人员“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必须人人达标。 (二)病历书写 1.《病历书写规》的再学习和再领会,《住院病历质量检查评分表》讲解和学习; 2.病历书写中的及时性和完整性,字迹的清楚性; 3.体检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4.上级医生查房的及时性和记录容的规性; 5.日常病程记录的及时性和完整性(包括上级医生的医疗指示,疑难危重病人的讨论记录,危重抢救病人的抢救记录,重要化验、特殊检查和病理结果的记录和分析,会诊记录、死亡记录和死亡讨论记录等); 6.治疗知情同意记录的规性(包括住院病人72小时知情同意谈话记录,特殊检查、治疗的知情同意谈话记录,医保患者自费<特殊>药品和器械知情同意谈话记录等); 7.治疗的合理性(特别是抗精神病药及抗生素的使用、更改、停用有无记录和药物的不良反应有无报告和记录,处方〈包括精神、麻醉处方〉的合格率等); 8.归档病历是否及时上交,项目是否完整; (三)护理及医院感染管理 1.各班职责落实情况; 2.基础护理符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3.专科护理到位情况; 4.病房管理情况:是否安静、整洁、舒适、安全; 5.护理文书书写的规性; 6.急救药品、器械的管理; 7.医院感染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 8.医院感染散发病历报告落实情况; 9.清洁、消毒、灭菌执行情况; 10.手卫生与自身防护落实; 11.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12.一次性无菌物品是否按规使用; 13.多重耐药菌的预防与控制; 14.医疗废物的管理; 15.加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各项工作。 二、改进措施 1.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诊疗操作规和常规,加强对科室的质量管理、检查、评价、监督。 2.科室实施全程质量管理,重视基础质量,加强环节质量,保证终末质量。树立全员质量和安全意识,加强医疗质量的关键环节管理和监督。关键环节包括疑难危重抢救病人的管理,严重药物不良反

护理安全管理对血液透析室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

护理安全管理对血液透析室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安全管理对血液透析室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我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有40例。对照组与观察组均接受透析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护理安全管理,对两组的护理质量评分、导管感染率、透析出血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较对照组高,导管感染率与透析中出血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安全管理能有效提高血液透析室护理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护理安全管理;血液透析室;护理质量 前言 血液透析室简称血透室,是对急性肾功能衰竭或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一个临床科室。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替代治疗方式之一。它通过将体内血液引流至体外,经一个由无数根空心纤维组成的透析器中,血液与含机体浓度相似的电解质溶液(透析液)在一根根空心纤维内外,通过弥散/对流进行物质交换,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同时清除体内过多的水分,并将经过净化的血液回输的整个过程称为血液透析。血液透析疗法能最快速度地消除炎性介质与部分细胞因子,较早并及时地终止炎症级联反应,改善免疫排异性、微循环,有效缓解患者病症,减少痛苦[1]。血液透析室作为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重要场所,是一个工作任务重、应急情况多、专科性强、护理风险高的部门,若管理不当,不仅影响患者的透析效

果,甚至会危及患者生命安全[2]。因此,为有效提高护理质量、避免护理风险,我院特对护理安全管理对血液透析室护理质量的影响进行观察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80例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于我院治疗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平均分组,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最小年龄28岁,最大年龄72岁,平均年龄46.71±3.04岁;学历:文盲4例,小学30例,中学4例,中专1例,大专1例,本科0例。观察组男、女各20例;最小年龄为25岁,最大年龄为82岁,平均年龄为46.58±3.45岁;文盲5例,小学26例,中学6例,中专2例,大专1例,本科0例。对两组的性别、年龄、学历等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分别给予对照组、观察组透析常规护理,观察组加以护理安全管理,方法如下: 1.2.1护理不安全因素 找出透析室护理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主要包括透析过程出血、导管感染、护理人员能力不足等。针对透析过程出血的现象,对穿刺部位、透析过程观察、下机压迫止血制定明确要求;制定详细的导管护理流程与规X,便于护理人员操作规X,加强培训患者导管的自我管理;加强护理人员技术水平、法律意识及服务意识。

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管理规范

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管理规范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的管理工作,提高血液透析治疗水平,有效预防和控制经血液透析导致的医源性感染,提高医疗质量和保证医疗安全,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等有关法规、规章,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设置血液透析室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第三条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根据当地医疗服务需求,做好血液透析室设置规划,严格实行血液透析室执业登记管理。 第四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的管理,对辖区内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进行指导和检查,加强血液透析治疗的质量管理,保障患者安全。 第二章管理职责 第五条设置血液透析室的医疗机构应当根据本规范,制定并落实血液透析室管理的规章制度、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明确工作人员岗位职责,落实血液透析室医源性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保障血液透析治疗安全、有效地开展。 第六条医疗机构应当指定相关部门负责血液透析室的质量监控工作,履行以下职责: (一)对血液透析室规章制度、技术规范、操作规程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 (二)对血液透析室的医疗质量、医源性感染管理、器械和设备管理、一次性医疗器具管理等方面进行检查; (三)对血液透析室的重点环节和影响医疗安全的高危因素进行监测、分析和反馈,提出控制措施; (四)对血液透析室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和健康管理提供指导; (五)对血液透析室发生的医源性感染进行调查,提出控制措施并协调、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处理。 第七条血液透析室应当设负责人全面负责血液透析室医疗质量管理工作。三级医院血液透析室的负责人应当由具备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执业医师担任;二级医院及其他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的负责人应当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执业医师担任。血液透析室负责人必须具备透析专业知识和血液透析工作经验。

追踪方法学在危重症病人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追踪方法学在危重症病人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7-08-16T14:45:00.217Z 来源:《心理医生》2017年17期作者:辛易勋[导读] 对危重症患者应用追踪方法学进行护理质量管理,比之传统的质量管理更能体现医院对患者的人文关怀,更能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广西玉林市第三人民医院广西玉林 537001)【摘要】目的:观察追踪方法学在危重症病人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追踪检查记录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2月以来我院ICU和心血管内科及呼吸内科急诊病例中收治的160例危重症病人的临床资料,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80例给予一般常规护理及护理质量管理,观察组8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追踪方法学进行护理质量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应用总有效率97.50%(78/8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护理应用总有效率86.25%(69/80), 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意识恢复时间、精神恢复时间及临床治愈时间分别为(2.12±0.51)h、(3.13±0.12)h、(5.12±0.21)d、(7.12±0.42)d均短于对照组患者(4.12±0.36)h、(8.63±0.51)h、(15.41±0.41)d、(18.41±0.23)d,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追踪方法学在危重症病人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能明显缩短救治时间,恢复机体状态,实现科学化管理,提升护理质量。【关键词】追踪方法学;危重症病人;护理质量;管理【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7-0203-02 危重症患者的的护理,是其生存和生活质量的核心和关键环节。从目前的临床护理和应用实践来看,护理质量的提升,直接关乎患者的生存率和预后。追踪方法学作为危重症患者护理质量的创新型管理方法,获得相对满意的护理成效。本文为探讨追踪方法学在危重症病人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特选取我院收治的160例危重症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2016年3月—2017年2月以来我院收治的160例危重症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历史性回顾分析,所有患者均为医嘱下达病危或病重的患者。其中ICU 80例,心血管内科患者34例,呼吸内科46例。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80例、两组患者年龄13~75岁,平均年62±1.65岁。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无显著差异,不具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所有患者严格执行常规的危重症患者护理常规及专科护理常规,包括对患者的心电监护、严密的病情观察、正确执行医嘱实施治疗护理,常规的护理质量管理。 观察组在上述方法基础上,使用追踪方法学进行护理质量管理,即在危重症患者的整个医疗服务体系中,对诊疗、护理、服务等进行全方位综合性追踪,及时发现追踪环节的漏洞。具体方法包括:科室成立追踪小组,实施护士长--质控组长--护士三级质量管理标准,根据科室制定的《危重病人护理质量标准》对护理质量进行追踪检查,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追踪路径,及时发现各环节中的存在问题,及时沟通和反馈,及时纠正。包括护理常规的落实,医嘱执行的及时性,护理安全措施的落实,病情变化发现的及时性及相关检查检验科室的沟通协调等等,保证了危重病人的“时间就是生命”的信念,为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开辟了一条“绿色通道”。严格医嘱,有计划的选择追踪对象、避免追踪对象的失联,严格危重病人的护理质量追踪标准。从入院、ICU、病房、相关检查检验科室、出院,记录追踪的结果时刻围绕病人。 1.3 疗效评定 将临床护理效果分为很满意、较满意、满意、不满意四个等级。临床护理应用总有效率为很满意+较满意+满意。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调查所有数据均采用软件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均采用%表示,用χ2检验,其他指标均采用方差(x-±s),以t检验,当P<0.05时,表示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护理应用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应用总有效率97.50%(78/8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护理应用总有效率86.25%(69/80),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1所示。表1 两组患者临床护理应用疗效比较(n/%)

危重患者护理管理制度范本3篇

危重患者护理管理制度范本3篇 1、护士应熟悉所管危重患者的病情、诊断、治疗及护理,正确 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做好相关急救准备。如患者病情变化,应立即通知医生处理,及时、客观、准确做好护 理记录。 2、护士下班前除做好护理病历记录外,必须将危重患者病情、 治疗、观察重点,向下一班护士以书面及床头两种形式交班,不得 仅做口头交班。 3、实行危重患者护理质量三级控制,责任护士负责全面评估患 者护理问题、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落实各项护理措施,并向责任 组长汇报,责任组长需及时查看危重患者护理工作落实情况。对护 理疑难问题,应汇报护士长进行讨论后落实护理方案。 4、实行危重患者主管护士参与医疗查房制,以利于制定正确、 科学、合理的护理计划。 5、对病情复杂、护理难度大,涉及多个专业科室护理的危重患者,科室需上报护理部,必要时组织全院护理专家实行全院护理会诊。 1、危重患者的护理应由工作能力强、临床经验丰富的护士负责,随时观察患者病情。发现病情变化及时通知医师并给与相应处理。 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抢救工作制度,采取积极有效地防范措施,防止各种差错事故的发生。 3、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必要时设专人护理,备齐急救药品、器材,随时准备抢救。 4、对躁动不安的患者使用床档防护,必要时给与适当约束,避 免坠床。

5、及时、客观、准确的做好每位危重患者的病情观察、护理记录,签全名。 6、认真、细致作好各项生活护理及基础护理、专科护理,严防 并发症,确保患者安全。 7、严格执行床边交接班制度,对病情变化及各种用药要详细交待,并做相应记录。 8、保证各种管道通畅并妥善固定,防止管路滑脱。 9、护士长每日检查危重患者的护理质量,发现问题及时指导并 督导整改,保证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10、对于抢救过程中需要护理人力或医疗资源调配,由护士长提出上报护理部主任协调抢救事宜。 11、护理部对危重患者护理质量要进行督导,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整改并有记录。 第一条普通病区危重患者应安排在抢救室,情况不允许时应尽量安排在离护士站近的房间,便于护士监控。 第二条危重患者需由高年资护士主管或监管。责任护士全程负责危重患者护理质量,除保证本班护理工作达标外,通过护理计划及 护嘱指导夜班及节假日值班护士的护理工作,同时负责检查夜班及 节假日危重患者护理质量与效果。 第三条值班(注册)护士对本班所有危重患者护理质量与护理记录负责。确保规范达标。 第四条严格执行《危重患者护理常规》及相关疾病护理常规和操作规范。 第五条护士长每日检查本病区危重患者护理质量,包括分级护理、基础护理、用药、安全、护理计划、护理记录等,必要时组织查房 讨论,以确保患者安全,护理到位;检查有记录,有分析改进及效果 评价。

危重患者护理管理制度

危重患者护理管理制度-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危重患者护理管理制度 1、护士应熟悉所管危重患者的病情、诊断、治疗及护理,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做好相关急救准备。如患者病情变化,应立即通知医生处理,及时、客观、准确做好护理记录。 2、护士下班前除做好护理病历记录外,必须将危重患者病情、治疗、观察重点,向下一班护士以书面及床头两种形式交班,不得仅做口头交班。 3、实行危重患者护理质量三级控制,责任护士负责全面评估患者护理问题、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落实各项护理措施,并向责任组长汇报,责任组长需及时查看危重患者护理工作落实情况。对护理疑难问题,应汇报护士长进行讨论后落实护理方案。 4、实行危重患者主管护士参与医疗查房制,以利于制定正确、科学、合理的护理计划。 5、对病情复杂、护理难度大,涉及多个专业科室护理的危重患者,科室需上报护理部,必要时组织全院护理专家实行全院护理会诊。

危重患者护理常规 1、将病人安置在抢救室或监护室,佩戴手腕识别带,穿病员服,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安静、整洁,温湿度适宜。 2、根据病情酌情给予合适的卧位,使病人舒适,便于休息,对于昏迷神志不清,烦躁不安的病人,应采用保护性措施,给予床栏、约束带、压疮防治垫等。 3、严密观察神志、瞳孔、生命体征等变化,及时发现问题,报告医师,给予及时处置。 4、保持静脉通道畅通,遵医嘱执行各项治疗、给药。 5、加强基础护理工作,病人做到“三短六洁”,使病人清洁舒适。 6、视病情给予饮食指导。 7、保持大小便通畅。 8、保持各导管通畅,妥善固定、有标识、防脱落、扭曲、堵塞,同时注意无菌操作,防止逆行感染。 9、心理护理:加强巡视,关心病人,多与病人沟通交流,消除病人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危重患者护理管理(1)

危重患者护理管理 荔城区医院护理部 2014.10修订 莆田市荔城区医院

目录 一、危重患者护理常规-------------------------------1 (一)危重病人基础护理常规--------------------------1 (二)昏迷患者护理常规------------------------------2 (三)休克患者护理常规------------------------------4 (四)气管切开患者护理常规--------------------------5 (五)气管插管患者护理常规--------------------------7 (六)使用呼吸机患者护理常规------------------------9 (七)深静脉置管患者护理常规-----------------------11 (八)腹部外伤性多脏器损伤护理常规-----------------12 (九)上消化道大出血护理常规-----------------------14 (十)呼吸衰竭护理常规-----------------------------15 (十一)心力衰竭护理常规---------------------------16 (十二)急性肾衰竭护理常规-------------------------18 二、危重患者安全管理措施--------------------------20 三、危重患者护理操作流程--------------------------21 四、危重患者风险评估及防范措施表------------------22 五、病重(危)患者护理访视表----------------------23

危重病人护理风险管理试卷答案教学提纲

学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0分) 1、护理风险:是指可能发生的护理危险。所有医疗过程都是风险和利益并存的,而且贯穿诊断、治疗、和康复全过程。任何一个护理行为都有可能发生。 2、护理安全: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规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 二、填空(每题1分) 1.危重病人常见护理风险隐患包括:压疮、坠床和跌倒、盲目执行医生的口头医嘱、患者住院期间擅自外出、猝死、窒息、烫伤、自杀、走失、用错药、内镜侵入性感染、实习、轮转护士发生工作差错和缺陷。 2、手术室常见的护理风险隐患包括:接错患者、手术部位错误、手术中器械、物品准备不足或不良、手术器械和敷料等异物遗留于创口及体腔内、物理、化学损伤、手术切口感染、患者坠床、标本丢失或保存不当。 3、协作病人翻身时,应将患者是身体抬起再移动,避免拖、拉、推的动作,以防擦伤皮肤。 4、对于躁动不安的患者,床旁应设床栏,必要时应用约束带约束,并注意约束适当,观察局部皮肤检查,做好交接班。 5、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保证医疗安全,非抢救状况下拒绝执行医生口头医嘱。 6、心衰的患者应绝对卧床、少食多餐、保持大便通畅、防寒保暖、保持情绪平稳,环境安静。 7、老年患者、肺部疾患、心脏病患者,要控制输液速度。 8、外科常见的引流管包括胃肠减压管、腹腔引流管、胸腔闭式引流管、导尿管、T管。 9、在日常工作中,要做到“五主动”主动关心、帮助、体贴病人、主动耐心安慰病人、主动热情接诊病人、主动巡视病房、主动送出院病人。“六一句”入院时多介绍一句、操作时多说明一句、晨间护理多问候一句、手术前多解释一句、手术后多安慰一句、出院后多关照一句。 三、简答题(每题20分,共40分) 1、患者发生猝死的应对措施。 1、了解患者病情,对存在猝死潜在风险的患者要心中有数,与患者和其家属进行病情沟通时要加以告知并记录。 2、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应有家属陪护,特别是患者蹲厕时及夜间需有家属照应。 3、心脏病患者应随身携带急救药品,并告知患者及家属急救的方法和用药方法。 4、高血压患者经常监测血压,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 5、心衰的患者应绝对卧床,少食多餐,保持大便通畅,防寒保暖,保持情绪平稳,环境安静。 6、老年患者、肺部疾患、心脏病患者,要控制输液速度。 7、一旦发生猝死,立即通知医生就地抢救。 8、加强无陪护患者的巡视。 2、为减少危重病人发生护理风险,护士自身需要做哪些? 1、首先需要进行有效的护患沟通。 2、提高工作的主动性、提升技术水平业务素质。 3、遵守规章制度、认真执行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给药制度、核心制度。 4、遵守操作规程,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5、提高护士工作责任心,增强法律意识。 仅供学习与参考

血液净化中心护理工作计划

血液净化中心护理工作计划 篇一:血液净化室工作计划 血液净化室工作计划 血液透析是尿毒症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透析病人实际上过着很 不正常的生活,他们很大程度是与透析机器“绑”在一起,终身依赖医护人员存活,患者及其家庭的经济负担都很重,长期病理因素的影响也使患者具有情绪不易稳定、容易激惹等特点。为此血液净化室根据本科室工作特点制定如下护理工作计划: 一、健全制度,规范工作流程 目标:按照医院及护理部要求,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 措施: 1、在工作中继续完善各班工作职责、流程,做到班班工作要点明确,个人岗位职责明确。 2、制定切合科室实际的培训计划,努力提高护理人员整体水平,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地护理服务。 3、制定切实可行的绩效考核方案,通过绩效方案的实施切实做到多劳、能劳者多拿,调动科室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二、提高透析质量,保障患者的安全 目标:全年不发生恶性护理事件。

措施: 1 实现医护一体化分管长期透析患者,对透析患者实行从院内到院外的整体化管理,内容包括:根据患者的透析充分性来确定每周的透析次数;根据患者的化验结果和自我感觉来确定透析方式,特别注意透析半年以上的患者要增加血液滤过和血液灌流的次数;督促患者定期进行必要的血液生化检测;饮食宣教纠正患者贫血和营养不良;预防患者高血钾和心衰的发生。 2、实行责任制排班,由4 名护士上责任组,5 名护士倒班备急诊,半年一轮换,加强夜班护士的人力和能力,夜班一名护士分管3名患者的治疗,(至少有一名是N2级护士),N1级或N2级护士值班遇到疑难问题及时向上级护士或护士长汇报 3 重新修订血液净化专科操作流程,特别是无肝素、灌流器及CRRT管路预冲流程。 4、注重不良事件的分析及上报。 5、每名护士从细节做起。 三、落实分层培训计划,提高专科素质 目标: 1 、全科护理人员熟知护理核心制度和应急预案。 2、护理人员按照级别掌握相应的护理基础理论知识和透析护理常规。 3、护理人员基本技术操作全部合格。 措施: 1、制定本科室护理人员详细的护理计划和要求,对护理人员进行

危重患者护理安全管理试卷 Microsoft Office Word 2007 文档

危重患者护理安全管理试卷 一、单选题: 1.要做到安全,必须杜绝不安全素,所以对于不安全的因素造成的风险我们采用三点应对措施,其中哪一点不是 ( D ) A、识别风险 B、评估风险 C、处理风险保证安全 D、效果评价 2..预防安全隐患的策略 ( A ) A、培养树立防范意识、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 B、建立高效的组织机构,明确风险处理机构的职责和任务 C、对风险进行识别、评估 D、健全风险预防程序,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 3.护理安全管理发展管理研究内容,以下哪一项不是 ( C ) A、安全管理的概念、应用程序的阐述及国内护理风险管理的现状和体会 B、介绍国外医院护理安全管理的概况和研究进展 C、安全管理效果评价方法向实施过程科学化、计算过程简单化方向发展 D、探讨医院各类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的特点和原因及预防对策 4.危重病人存在或潜在的风险,以下哪项不是 ( B ) A、病情危重、复杂,变化快 B、护理过程中哪些因素影响了治疗护理效果 C、护理业务水平低、病情观察不到位

D、医疗设备与环境管理不善 5.判断口对口人工呼吸是否有效,首先观察(D) A、口唇紫绀是否改善 B、瞳孔是否缩小 C、吹气时阻力大小 D、看到病人胸廓升起 E、剑突下隆起 二、多选题: 1、ICU护士应具备的素质(ABCDE) A、ICU护士必须爱岗敬业、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B、ICU护士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C、ICU护士有丰富的专业知识、精湛的护理技术 D、ICU护士具备敏锐的观察力 E、ICU护士要掌握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健康教育能力 2.一患者在到CT室做CT的路上发生呼吸心跳停止,应采取哪些应对措施(ABCDE) A、评估危重症患者情况和转运的风险性,采取安全有效的转运方式和措施,使患者安全顺利转运到目的地。 B、转运前告知患者/家属转运的目的、方法、可能出现的不适与并发症,取得理解与配合。 C、确定转入科室是否做好迎接准备。 D、运送人员是否有经验并受过相关训练,能在转运途中进行病情观察和及时救治。 E、确定运送携带的仪器及药品,如呼吸机、监护仪、呼吸囊、吸痰机、氧袋、急救药箱,确保其功能完好,运作正常。

血液净化护理质量指标

血液净化护理质量指标 评价指标名称对象选择计算公式改善标准备注所有医院必查指标 1.患者血管通路(包括自体内瘘/人工血管/深静脉置管)感染发生率(%)所有长期维持 性血透患者 血管通路相 关感染发生 率(%)= 血管通路感染 的患者数量/ 透析患者总数 比率下降标准: 1)自体内瘘的感染 发生率﹤1% ; 2)人工血管的感染 发生率﹤10% ; 3)隧道性有袖口的 深静脉置管至少 需要维持时间是 >90天,其感染发 生率﹤10%(3月 内),及<50%(1 年内)。(K/DOQI 2006) 2.内瘘、人造血管堵塞(栓塞)发生率(%)血管通路是内 瘘、人造血管 的长期维持性 血透患者 患者内瘘或 人造血管堵 塞发生率(%) = 患者内瘘或 人造血管堵 塞人数/患者 内瘘或人造 血管总人数 比率下降标准: 1)内瘘血栓形成:﹤ 0.25次/患者年; 2)人造血管血栓形 成:﹤0.5次/患者 年。(K/DOQI 2006) 判断方法: 1)血管通路震颤和 杂音减弱或消失; 2)沿自体动静脉内 瘘静脉走行可触 及血栓形成; 3)人造血管通路动 脉端搏动增强、移 植血管内压力逐 渐升高; 4)再循环分数增加 大于20%,透析效 率降低、透析时间 延长; 5)恒定流速下回血 压力升高; 6)通路侧肢体水肿。

3.内瘘穿刺成功率(%)血管通路是内 瘘、人造血管 的长期维持性 血透患者 内瘘穿刺成 功率(%)= 穿刺成功例 数/维持性血 液透析患者 总人数 比率上升标准: 内瘘穿刺成功率力争 100%。 动静脉内瘘一次穿刺 成功,不仅能减轻患者 痛苦,而且是保证透析 顺利完成前提条件,提 高护患信任度。 4.内瘘针滑脱率(%)血管通路是内 瘘、人造血管 的长期维持性 血透患者 內瘘针滑脱 率(%)= 內瘘针滑脱 人数/维持性 血液透析患 者总人数 比率下降标准: 內瘘针滑脱率﹤ 0.01%。 预防: 1)加强风险管理; 2)提高防范意识; 3)责任护士加强巡 视; 4)上机前正确评估 病人病情,对所管 病人实行个性化 护理,做到每个病 人心中有数; 5)不采取定点穿刺, 进针长度不少于 2/3; 6)加强健康宣教,提 高患者自我防护 能力,做好固定包 括针及血管路。 5.内瘘渗血率(%)血管通路是内 瘘、人造血管 的长期维持性 血透患者内瘘渗血率 (%)= 渗血例数/维 持性血液透 析患者总人 数 比率下降标准: 1)轻度渗血为 0.5-1.0ml(两根 棉签全部被血浸 红); 2)中度渗血为 1.1-3.0ml(覆盖 针口纱布全部浸 红); 3)重度渗血为> 3.0ml(渗血污染 铺巾或床单,面积 >5×5㎝2) (文献资料) 内瘘渗血率﹤4%。

危重患者护理管理规定

危重患者护理管理规定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危重患者护理管理制度 1、护士应熟悉所管危重患者的病情、诊断、治疗及护理,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做好相关急救准备。如患者病情变化,应立即通知医生处理,及时、客观、准确做好护理记录。 2、护士下班前除做好护理病历记录外,必须将危重患者病情、治疗、观察重点,向下一班护士以书面及床头两种形式交班,不得仅做口头交班。 3、实行危重患者护理质量三级控制,责任护士负责全面评估患者护理问题、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落实各项护理措施,并向责任组长汇报,责任组长需及时查看危重患者护理工作落实情况。对护理疑难问题,应汇报护士长进行讨论后落实护理方案。 4、实行危重患者主管护士参与医疗查房制,以利于制定正确、科学、合理的护理计划。 5、对病情复杂、护理难度大,涉及多个专业科室护理的危重患者,科室需上报护理部,必要时组织全院护理专家实行全院护理会诊。 危重患者护理常规 1、将病人安置在抢救室或监护室,佩戴手腕识别带,穿病员服,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安静、整洁,温湿度适宜。

2、根据病情酌情给予合适的卧位,使病人舒适,便于休息,对于昏迷神志不清,烦躁不安的病人,应采用保护性措施,给予床栏、约束带、压疮防治垫等。 3、严密观察神志、瞳孔、生命体征等变化,及时发现问题,报告医师,给予及时处置。 4、保持静脉通道畅通,遵医嘱执行各项治疗、给药。 5、加强基础护理工作,病人做到“三短六洁”,使病人清洁舒适。 6、视病情给予饮食指导。 7、保持大小便通畅。 8、保持各导管通畅,妥善固定、有标识、防脱落、扭曲、堵塞,同时注意无菌操作,防止逆行感染。 9、心理护理:加强巡视,关心病人,多与病人沟通交流,消除病人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血液透析质量控制规范

血液透析质量控制规范(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 一、血液透析是慢性肾衰竭患者赖以生存的肾脏替代治疗手段之一,也为急性肾衰竭患者完全或部分恢复肾功能创造了条件。血液透析时需要将患者血液引出体外,血液在透析器中与透析液进行物质交换,达到清除体内代谢废物、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和纠正电解质、酸碱平衡的目的。近年来,也是中毒等急危重症抢救的重要手段。 ??? ??? 二、设立省血液透析质量控制部,主要对全省血液透析诊疗活动进行全面质量控制,并受省卫生厅委托检查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工作开展情况。开展技术培训,进行相关技术考评和考核。 ??? ??? 三、开展血液透析技术的医疗机构应配备至少 台以上的透析机,并经省卫生行厅进行技术及人员准入。 ??? ??? 四、医疗机构开展血液透析技术应符合本规范要求,建立健全质控制度,并严格遵守医院感染管理和消毒隔离规定,防止由此引发的医源性感染;透析器的重复使用应严格按照卫生部制定的

《血液透析器复用操作规范》执行,确保患者安全。 ??? ??? 五、从事血液透析治疗工作的医护人员,应接受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 ??? 第二章???? 医院资质基本要求 ??? 一、内科工作基础 ??? ??? 具备较好的内科工作基础,能够独立完成基本诊疗项目,具有独立处理内科常见疾病的能力。 ??? ??? 二、设置独立的肾脏内科(或者内科肾脏病组) ??? ??? 具备较好的肾脏内科工作基础,能够独立完成基本诊疗项目。 ??? ??? 肾脏内科病房(或者内科病房内设置肾脏病病床):有肾脏内科专科医师队伍,具有独立处理肾脏内科常见疾病的能力。

危重病人护理风险管理试卷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0分) 1、护理风险:是指可能发生的护理危险。所有医疗过程都 是风险和利益并存的,而且贯穿诊断、治疗、和康复全过程。任何一个护理行为都有可能发生。 2、护理安全: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规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 二、填空(每题1分) 1.危重病人常见护理风险隐患包括:压疮、坠床和跌倒、盲目执行医生的口头医嘱、患者住院期间擅自外出、猝死、窒息、烫伤、自杀、走失、用错药、内镜侵入性感染、实习、轮转护士发生工作差错和缺陷。 2、手术室常见的护理风险隐患包括:接错患者、手术部位错误、手术中器械、物品准备不足或不良、手术器械和敷料等异物遗留于创口及体腔内、物理、化学损伤、手术切口感染、患者坠床、标本丢失或保存不当。 3、协作病人翻身时,应将患者是身体抬起再移动,避免拖、 拉、推的动作,以防擦伤皮肤。 AHA12GAGGAGAGGAFFFFAFAF

4、对于躁动不安的患者,床旁应设床栏,必要时应用约束带约束,并注意约束适当,观察局部皮肤检查,做好交接班。 5、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保证医疗安全,非抢救状况下拒绝执行医生口头医嘱。 6、心衰的患者应绝对卧床、少食多餐、保持大便通畅、防寒保暖、保持情绪平稳,环境安静。 7、老年患者、肺部疾患、心脏病患者,要控制输液速度。 8、外科常见的引流管包括胃肠减压管、腹腔引流管、胸腔闭式引流管、导尿管、T管。 AHA12GAGGAGAGGAFFFFAFAF

9、在日常工作中,要做到“五主动”主动关心、帮助、体贴病人、主动耐心安慰病人、主动热情接诊病人、主动巡视病房、主动送出院病人。“六一句”入院时多介绍一句、操作时多说明一句、晨间护理多问候一句、手术前多解释一句、手术后多安慰一句、出院后多关照一句。 三、简答题(每题20分,共40分) 1、患者发生猝死的应对措施。 1、了解患者病情,对存在猝死潜在风险的患者要心中有数,与患者和其家属进行病情沟通时要加以告知并记录。 2、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应有家属陪护,特别是患者蹲厕时及夜间需有家属照应。 3、心脏病患者应随身携带急救药品,并告知患者及家属急救的方法和用药方法。 4、高血压患者经常监测血压,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 5、心衰的患者应绝对卧床,少食多餐,保持大便通畅,防寒保暖,保持情绪平稳,环境安静。 6、老年患者、肺部疾患、心脏病患者,要控制输液速度。 7、一旦发生猝死,立即通知医生就地抢救。 8、加强无陪护患者的巡视。 2、为减少危重病人发生护理风险,护士自身需要做哪些? AHA12GAGGAGAGGAFFFFAFAF

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中质量控制的应用效果

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中质量控制的应用效果 发表时间:2017-11-13T10:57:21.160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5期作者:潘银[导读] 血液是有血细胞和血浆组合而成,是人体中极为重要的成分之一。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湖南长沙 410008 摘要:目的:研究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中质量控制在临床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50例需要血液净化的患者,常规组75人:对患者进行护理管理。观察组75人:对患者的护理管理中进行质量控制。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是98.67%和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常规组的总有效率73.33%和护理质量评分;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情况更优于常规组;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5.33%明显低于常规组的 1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中实行质量控制,能提高整体的护理质量管理水平、工作效率、护理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质量管理;血液净化;质量控制 血液是有血细胞和血浆组合而成,是人体中极为重要的成分之一,血液净化中心是医院比较重视的科室,因为血液净化的结果会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血液净化需要庞大的仪器设备,操作也较为复杂,需要医师有较强的专业性,因此,在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中要多方面的加强质量控制,例如:对患者的管理、对医护人员的管理、控制设备的管理和完善规章制度等[1]。所以,我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共150例在实行质量控制前与质量控制后,分别对患者进行血液净化,观察质量控制的管理效果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150例需要进行血液净化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组75人。常规组,男32例,女43例,年龄35至65岁,平均年龄(45.2±2.9)岁;观察组,男34例,女41例,年龄37至72岁,平均年龄(43.7±1.3)岁。两者患者在年龄、性别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标准 ①治疗其中退出治疗;②是过敏体质;③精神系统疾病;④有认知功能障碍。 1.3方法 常规组:对患者进行护理管理。观察组,对患者的护理管理中进行质量控制。首先,要按照国家卫生部门和医疗设备消毒技术的相关规定与我院的实际情况想结合,制定出一套质量控制管理标准。具体内容是:建立一个质量控制小组(由相关负责人和控制员组合的),针对每位成员的能力和经验分配到相对应合理的区域;治疗管理的有关事项也要制定合理且规范的管理制度,有助于质量控制管理的有效发展,每位成员要定期的进行总结并分析检测结果,把反馈的结果进行整理分析,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改正,并与护理科进行沟通交流,使问题直观的呈现出来,有利于护理工作的更加完善;对血液净化中心的护理人员进行定期的护理技能培训,提高知识储备,让组长也定期进修学习,把学习成果对本科室的人员进行授课,让护理人员掌握更多的技能运用到工作中,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专业素养和服务态度,让护理人员认知到自己的责任感,有重视质量控制的意识,并保证护理质量;医护人员要严格遵守无菌制度,在诊疗过程中禁止手套混用,必须全程无菌操作,降低发生感染的机率,为了有效的预防交叉感染,对患者进行诊疗时要选用一次性物品;深静脉置管如果有渗血或渗夜的情况要立即更换,必须保持置管的洁净干燥,所使用的置换液要现配现用,以免置换液暴露在空中滋生细菌;每天对仪器设备进行检查并记录,避免安全隐患,确保机器的正常工作;要控制好患者病房的环境,尽量安静、整洁,并安放消毒装置和空调,保持室内的温度、湿度,空气要清新,光线要充足,定期进行消毒以及床单被罩的更换;需要血液净化的患者属于重危疾病患者,会因为过于担忧出现烦躁、低落、易怒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要对患者合理的进行心理疏导,讲解疾病成功的例子,以及医院先进的设备和专业的技术人员,增强患者的自信心以及对医护的信任,鼓励患者,让患者要积极的配合医护人员,这样有助于患者病情恢复。 1.4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情况、不良反应、护理质量评分和满意度,满意度分为满意(90分以上),一般(75-89分),不满意(74分以下)。满意率=(满意+一般)÷总例数×100%。护理质量评分以工作态度、工作效率、专业技能操作为主,分数越高代表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越优秀。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量评分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率是98.67%和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常规组的总有效率7 3.33%和护理质量评分,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情况

危重患者护理管理制度.doc

危重患者护理管理制度1 危重患者护理管理制度 1、护士应熟悉所管危重患者的病情、诊断、治疗及护理,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做好相关急救准备。如患者病情变化,应立即通知医生处理,及时、客观、准确做好护理记录。 2、护士下班前除做好护理病历记录外,必须将危重患者病情、治疗、观察重点,向下一班护士以书面及床头两种形式交班,不得仅做口头交班。 3、实行危重患者护理质量三级控制,责任护士负责全面评估患者护理问题、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落实各项护理措施,并向责任组长汇报,责任组长需及时查看危重患者护理工作落实情况。对护理疑难问题,应汇报护士长进行讨论后落实护理方案。 4、实行危重患者主管护士参与医疗查房制,以利于制定正确、科学、合理的护理计划。 5、对病情复杂、护理难度大,涉及多个专业科室护理的危重患者,科室需上报护理部,必要时组织全院护理专家实行全院护理会诊。 危重患者护理常规 1、将病人安置在抢救室或监护室,佩戴手腕识别带,穿病员服,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安静、整洁,温湿度适宜。

2、根据病情酌情给予合适的卧位,使病人舒适,便于休息,对于昏迷神志不清,烦躁不安的病人,应采用保护性措施,给予床栏、约束带、压疮防治垫等。 3、严密观察神志、瞳孔、生命体征等变化,及时发现问题,报告医师,给予及时处置。 4、保持静脉通道畅通,遵医嘱执行各项治疗、给药。 5、加强基础护理工作,病人做到“三短六洁”,使病人清洁舒适。 6、视病情给予饮食指导。 7、保持大小便通畅。 8、保持各导管通畅,妥善固定、有标识、防脱落、扭曲、堵塞,同时注意无菌操作,防止逆行感染。 9、心理护理:加强巡视,关心病人,多与病人沟通交流,消除病人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危重患者护理管理制度231 2.危重患者收治原则上应按临床表现最明显、需要立即治疗的系统疾病确定收治科室。出现两个及以上重要脏器衰竭或损伤,

危重患者护理质控总结

危重患者护理质控总结 篇一:危重患者护理质控总结 20xx年我担任29病区危重患者护理质控员,在护士长领导及全体同事的共同努力下,按照质控要求,每周认真检查,较好地完成了质控工作,现总结如下: 基础护理方面:自从开展优质护理示范病房以来,每日两次整理床单位,故床单位整洁、无污迹。能协助进餐,观察病人进餐情况。由于病人服不合身,故大多数病人不愿穿病人服。专科护理方面:管道护理做得较好,引流管妥善固定、标示清楚,通畅、安全、有效。但个别病人饮食不符;记录24小时尿量不准确;病情掌握方面:均知晓病史汇报程序,责任护士了解病人的诊断、病情、主要的治疗及护理措施,了解存在的护理问题。但个别责任护士特别是代班的对病人的既往史不了解不全,主要的阳性检查不了解,护理问题顺序不妥;大多数护士对专科体检不熟练、不全面。急救治疗方面:个别护士对抢救仪器使用不熟练、对抢救物品的作用及副作用知晓不全。 对存在的问题在晨会上反馈,在每月的护士会议上讨论,提出了整改措施: 1. 对新入院病人责任班做好宣教,选择合适的病人服,对不原穿病人服的反复劝说。 2. 对记录24小时尿量的病人,给予量杯,责任班做好宣教,规定了统计24小时尿量由深夜班负责,记录在体温单上。

3. 责任班多巡视病房,多与患者交谈,翻阅病人的病史及相关检查报告,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病情。 4. 责任班加强饮食宣教,观察进食情况,及时跟经管医生沟通,及时更改饮食。 5. 低年资护士加强专科知识的学习,每周晨会提问专科知识及急救知识。 6. 加强对低年资护士的培训。 7. 护士长和护理组长每月进行抢救仪器、抢救药品的药理作用及专科知识的考核。 8. 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 9. 对专科护理体检已申报QCC,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整改措施,可组织观察关于消化专科体检的录像,加强练习,每周在三级查房的时候学习与考核。相信经过我们共同的努力,在危重护理方面能更上一层楼。 29病区姜丽英 篇二:危重症病人护理质量检查情况总结 一、存在问题 1、对危重症患者基本情况掌握不够详细。 2、病区床位有限,危重症患者较多时急救室床位不够。 3、极个别危重症患者的生活护理未做到位。 4、病人多时未及时巡视病房。 5、急危重症患者护理记录单的书写字迹太潦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