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GPS导航系统资料
gps导航工作原理

gps导航工作原理GPS导航是一种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进行导航的系统。
通过接收来自卫星的信号,系统能够计算出用户的当前位置并提供准确的导航指引。
GPS导航的工作原理如下:1. 卫星发送信号:全球定位系统由数十颗绕地球轨道运行的卫星组成。
这些卫星会周期性地发送信号,其中包含有关卫星位置和时间的信息。
2. 接收器接收信号:用户的GPS接收器(例如汽车上的导航设备或手机上的导航应用程序)接收到卫星发出的信号。
至少需要接收到3颗卫星的信号才能进行最基本的位置计算,而对于更准确的定位则需要接收到4颗或更多卫星的信号。
3. 信号计算:GPS接收器利用接收到的卫星信号,计算出用户的当前位置。
这个计算是通过测量信号从卫星到接收器的传播时间来进行的。
由于光速是已知的,接收器可以通过测量信号的传播时间和卫星发射信号的时间来计算出用户与卫星之间的距离。
4. 位置计算:一旦接收器知道了与几颗卫星之间的距离,它就可以使用三角定位原理来计算出用户的精确位置。
具体来说,接收器利用接收到的信号来计算出与每颗卫星之间的距离,并将这些距离作为一个三角形的边长。
然后,通过比较这些距离和卫星位置的几何关系,接收器可以确定用户的位置。
5. 导航指引:一旦用户的当前位置被确定,GPS接收器可以根据预先加载的地图数据和用户提供的目的地,计算并提供导航指引。
根据用户的位置和目的地,系统可以计算出最佳的路径,并提供文字或声音指示,引导用户按照正确的方向前进。
值得注意的是,GPS导航系统的准确性和性能可能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例如地形、建筑物、天气条件和电磁干扰等。
因此,在使用GPS导航时,用户应该保持适当的警惕,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导航。
GPS全球卫星定位导航系统

GPS地图
GPS地图是GPS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光有机器还不行,还得 有地图和软件支持,这样才能让GPS为我们引路,找地方。。。 既然有这么多地图,那肯定各有各的长处,听小生一一道来。 市场上的GPS地图资源主要有以下这些 凯立德:公司总部在深圳,地图主要优势在华南,尤其是 广东省及周边,信息点全,地图绘制较详细。 道道通:公司名叫瑞图万方,有十年的地图绘制经验,兴 趣点比较全面且较准确。 四维地图:主要应用于车载GPS(装在中控上的),一些 高端品牌也有使用,使用成本较高。 高德地图:地图测绘厂家的后来者,目前市场上使用该地 图的品牌不是很多。 灵图天行者:主要应用于智能手机,大家常见的多普达就 是用灵图的地图。
硬件结构
软件设计
GPS全球卫星定位车辆监控管 理系统
物流运输行业是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必不可少的基 础产业,各类物流运输仓储企业虽然在长期发展历程 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但由于车辆动态信息 的实时监控一直未得到解决,信息反馈不及时、不精 确、不全面等问题导致了运力的大量浪费与运作成本 的居高不下。面对当今客户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以 及国外物流企业运用信息技术与快速反应式运作抢滩 中国物流市场的冲击,我们中国的物流运输企业面临 着巨大的挑战。只有采用高新科技手段运用GPS全球 卫星定位系统来武装自己,才能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 与水平,自信地迎接来自各方的挑战。
GPS方案
为什么要像大家详细解说GPS方案,这是因为方案不 同,机器采用的硬件和价格有很大的差异! 国内市场 上主流的GPS大多采用三星或者掌微的方案。 一般来讲,采用三星方案的多为高端机器,用的是三 星的CPU(频率为400M赫兹),价格一般在2千元以上, 贵一些的甚至要四五千。掌微方案可谓是GPS市场的 推动者,使GPS进入广大车友的功臣。为何? 听我慢 慢道来,首先从成本上来说,三星的CPU性能是没得 说,但是价格不菲就注定了它竞争不过物美价廉的掌 微。目前,从性能上来说,掌微并不比三星落后,只 是采用的工艺不同,两者在各方面的表现各有长短, 三星的信号强度好,掌微的搜星速度快。目前市场上 采用三星方案的多为高端品牌,比如:神达、任我游, 价位一般在2000以上,贵的甚至要四五千。 用掌微方 案的就多了,价格一般1000-2500左右,以市场畅销品 牌为主。
GPS导航工作原理

GPS导航工作原理GPS(全球定位系统)是一种基于卫星定位的导航系统,通过使用一组卫星,可以在全球范围内精确确定地理位置。
GPS导航设备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可以在汽车、手机等设备上看到它们的身影。
那么,GPS导航是如何工作的呢?下面将详细介绍GPS 导航的工作原理。
1. 卫星GPS导航系统依赖于一组由美国空军维护的24颗位于地球轨道上的卫星。
这些卫星以固定的轨道周围环绕地球,每颗卫星的周期大约为12小时。
这些卫星通过广播精确时间和位置信息,提供给GPS设备使用。
2. 接收机GPS导航设备主要由GPS接收机组成。
接收机内置了一块高精度的钟,并能够接收卫星广播的信号。
当我们使用GPS设备时,接收机会搜索并锁定到至少4颗卫星的信号。
3. 定位一旦接收机锁定到卫星信号,它就能够计算出自己与这些卫星的距离。
接收机使用卫星广播的信号传播速度和接收到信号的时间差来计算距离。
对于三维定位,至少需要锁定到4颗卫星并测量到它们与接收机的距离。
4. 三角定位GPS导航系统通过三角定位原理来确定接收机的位置。
每颗卫星传输的信号都包含了卫星的位置和精确时间信息。
接收机利用这些信息以及测定的距离来计算出自己的位置。
通过与更多卫星测量距离,可以提高定位的准确性。
5. 精度与误差GPS导航的精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其中最常见的误差来源包括大气层延迟、信号反射、接收机钟的不精确以及多径效应等。
为了提高精度,GPS设备通常会配备差分GPS功能,通过使用额外的基准站来校正误差。
6. 导航计算一旦确定了接收机的位置,GPS导航系统可以计算出所需的导航信息,例如行驶路线、距离、速度等。
导航信息可以通过屏幕显示或语音提示向用户提供。
总结:GPS导航系统通过卫星定位和三角定位原理来确定接收机的位置,从而提供导航信息。
它的工作原理涉及卫星、接收机、定位、三角定位、精度与误差以及导航计算等方面。
GPS导航系统已经成为现代交通和定位的不可或缺的技术,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
GPS导航原理

GPS导航原理GPS导航是如今广泛应用于汽车、船舶和飞机等交通工具中的一种导航系统。
它通过利用地球上的卫星系统,能够提供精准的位置和导航信息。
本文将介绍GPS导航的原理和工作方式。
一、GPS导航的原理GPS,即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由一系列的卫星、地面控制站和用户接收器组成。
GPS导航的原理是基于三角测量原理,通过测量用户接收器与多颗卫星之间的距离来确定其位置。
1.卫星发射信号GPS系统中的卫星向地面发送无线电信号,包含卫星的精确位置和时间信息。
这些信号以无线电波的形式传播,并且以相对准确的速度(299,792,458米/秒)传输。
用户接收器接收到这些信号后,将利用其中的信息进行计算和定位。
2.接收器接收信号用户接收器是GPS导航系统的核心。
它接收到来自多颗卫星的信号,并将其转化为可供计算的数据。
用户接收器通常由天线、接收芯片和计算机处理器组成。
天线用于接收卫星信号,接收芯片负责解码信号,并将其转换为数据,而计算机处理器负责计算位置和给出导航指令。
3.测量距离接收器通过测量从多颗卫星接收到信号所需的时间,并根据信号传播的速度计算出与每颗卫星之间的距离。
由于信号的传播速度非常快,计算机处理器可以准确地计算出用户接收器与每个卫星的距离。
4.三角测量定位根据测量到的距离信息,用户接收器可以使用三角测量原理来确定自身的位置。
通过与至少三颗卫星的距离计算,用户接收器可以确定自己位于三个测量线的交点上。
而四颗或更多卫星的距离测量,可以提供更高精度的定位。
二、GPS导航的工作方式GPS导航系统基于原理的工作方式如下:1.定位计算用户接收器通过测量与多颗卫星的距离并进行三角测量,计算出自身的位置。
这个过程需要至少测量三颗卫星的距离来确定自身位置,并尽量测量更多卫星的距离以提高定位精度。
2.时间同步GPS导航系统通过卫星传输精确的时间信息,用户接收器利用这个时间信息与卫星信号的传输时间计算距离。
GPS卫星导航原理:卫星信号定位技术

GPS卫星导航原理:卫星信号定位技术全球定位系统(GPS)是一种通过卫星信号进行定位的导航技术。
GPS系统由一组卫星、地面控制站和接收设备组成。
以下是GPS卫星导航的基本原理:1. GPS卫星系统组成:卫星: GPS系统由一组绕地球轨道运行的卫星组成,这些卫星携带精确的时钟和GPS系统的控制信息。
地面控制站:位于地球表面的控制站负责监测卫星的状态、时钟校准和轨道调整等任务,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接收设备:用户使用的GPS接收器通过接收卫星发射的信号来确定自身的位置。
2. 卫星信号传播原理:GPS卫星发射射频信号,这些信号包含了卫星的位置、时间等信息。
这些信号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地球传播。
GPS接收器接收来自多颗卫星的信号,并通过测量信号的传播时间来计算卫星与接收器之间的距离。
3. 距离测量和三边测量原理:GPS接收器通过测量信号传播的时间(即信号的往返时间)来计算卫星与接收器之间的距离。
速度等于距离除以时间。
GPS接收器同时接收多颗卫星的信号,并根据这些卫星与接收器之间的距离,采用三边测量的原理确定自身的位置。
4. 多普勒效应:GPS接收器还利用接收到的信号的多普勒效应,即由于接收器和卫星之间的相对运动,信号频率发生变化。
通过测量频率的变化,接收器可以计算速度。
5. 位置计算:GPS接收器通过测量来自至少三颗卫星的距离,可以在三维空间中确定自身的位置。
更多卫星的信号可以提高精度和稳定性。
6. 误差校正:GPS系统引入了一些误差校正的方法,如差分GPS、增强型GPS等,以提高定位的准确性。
GPS卫星导航系统利用卫星信号的传播时间和多普勒效应,通过测量距离和计算位置,为用户提供准确的定位信息。
该技术在航海、航空、汽车导航、军事应用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gps定位的基本方法

gps定位的基本方法摘要:1.GPS定位原理简介2.GPS定位的基本方法3.常见GPS定位技术的应用4.GPS定位的误差与优化5.我国GPS定位技术的发展正文: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简称GPS)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GPS定位技术在导航、测绘、军事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GPS定位的基本方法,以及常见GPS 定位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一、GPS定位原理简介GPS定位系统由美国国防部研制和运行,卫星星座由24颗工作卫星和3颗备用卫星组成。
GPS卫星发射的信号包含精确的时间和位置信息,接收器接收到至少4颗卫星的信号后,可以计算出接收器所在位置的经纬度、高度和时间。
二、GPS定位的基本方法1.单点定位:接收器接收到至少4颗卫星信号后,通过解算卫星与接收器之间的距离,计算出接收器的位置。
单点定位精度受大气层影响较大,一般可达到10米左右。
2.差分定位:在基准站和移动站之间建立差分观测值,通过基准站和解算中心计算出移动站的位置。
差分定位可以显著提高定位精度,达到厘米级别。
3.实时动态定位:在运动载体上安装接收器,实时解算载体位置。
实时动态定位适用于导航、监控等应用场景,精度可达1-2米。
三、常见GPS定位技术的应用1.导航:GPS导航系统广泛应用于汽车、船舶、航空等领域,为用户提供实时位置信息、路线规划和语音提示等功能。
2.测绘:GPS测绘技术应用于地形测绘、土地利用、城市建设等领域,提高测绘工作效率和精度。
3.气象:GPS气象观测系统通过接收卫星信号,反演大气层垂直结构,为气象预报提供数据支持。
4.地震预警:GPS地震预警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地壳形变,提前预警潜在地震风险。
四、GPS定位的误差与优化1.误差来源:大气层影响、卫星钟误差、接收器噪声等。
2.优化方法:选用高精度接收器、改进算法、建立差分观测值等。
五、我国GPS定位技术的发展1.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我国自主研发的卫星导航系统,已发射50余颗卫星,为全球用户提供导航、定位、通信等服务。
GPS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GPS技术的原理和应用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是一种由美国建立和维护的卫星导航系统,利用人造地球卫星提供的定位信息,能够准确地测量出任何地球上的点的经度、纬度和海拔高度,并能提供导航和时间等信息。
GPS技术的原理是通过多颗卫星确定三维空间中的位置,分为信号发射和接收两个过程。
GPS系统由24颗卫星组成,这些卫星均匀地分布在地球轨道上。
这些卫星以一个精确的时间为基准定期发送无线电信号,信号中包含有关卫星的位置和时钟信息。
接收器位置通过测量从多颗卫星接收到的信号的时间差来计算。
通过对至少三颗卫星进行观测,可以精确地确定接收器的位置。
应用:1.汽车导航:GPS导航系统已成为现代汽车车载设备的标配,能够提供司机准确的导航信息,包括路线规划、交通信息、限速提醒等,大大提高了驾驶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2.航空航海:GPS技术在航空领域中广泛应用,使得航空器能够确定自身位置和目的地之间的航线,提高飞行安全性。
同样,GPS技术在航海中也能够提供船只的精确位置信息,帮助船舶导航和定位。
3.物流运输:GPS技术可实时监控货物的位置和状态,对物流运输的调度和安全管理起到重要作用,提高了物流运营的效率和可靠性。
4.军事应用:GPS在军事领域中广泛使用,包括导弹制导系统、军舰导航、士兵定位等。
GPS技术能够提供高精度的定位信息,并能与其他系统集成,使军事行动更加精确和有效。
5.应急救援:GPS技术对于救援行动非常重要,可以快速定位受困人员和事故现场,并指导救援人员到达目的地。
特别是在自然灾害等紧急情况下,GPS技术可以提供重要的救援支持。
6.户外运动:GPS设备在徒步旅行、登山、露营等户外活动中得到广泛应用。
通过GPS导航仪,人们可以快速确定当前位置、规划路线和记录轨迹,确保安全并获得更好的户外体验。
7.气象预报:GPS技术在气象领域中用于测量大气湿度、温度和压强等参数,从而提供更准确的天气预报。
汽车导航系统

汽车导航系统摘要:汽车GPS导航系统是以全球24颗定位人造卫星为基础,向全球各地全天候地提供三维位置、三维速度等信息的一种无线电导航定位系统。
它由三部分构成,一是地面操纵部分,由主控站、地面天线、滥测站及通讯辅助系统组成。
二是空间部分,由24颗卫星组成,分布在6个轨道平面。
三是用户装置部分,由GPS接收机和卫星天线组成。
现在民用的定位精度可达10米内。
本文依照采纳图论求两个定点之间的最短路径,其中应用Dijkstra算法〔双标号法〕,即对图中的点v进行标号,分别记录v到v之间的最短路径和v到v最短路径上前一邻点的下标用来标识路径,从而能够由终点到起点进行反向追踪,最终找到最短路径。
然后依照网路标记出最短路径发送给用户,从而问题得以解决。
关键词:GPS导航,图论,最短路径,Dijkstia算法,综合分析,迭代。
一:问题重述随着经济和社会的高速进展,时刻变得越来越宝贵,在那个更加忙碌的生活里,交通变得让人越来越头痛,人类迫切的想找到如此一种设备来把握自己的时刻,因此导航仪便应用而生,其内置的GPS天线会接收到来自围绕地球的24颗GPS卫星中的至少3颗所传递的数据信息,结合储存在车载导航仪内的电子地图,通过GPS卫星信号确定的位置坐标与此相匹配,进行确定汽车在电子地图中的准确位置,这确实是平常所说的定位功能。
在定位的基础上,能够通过多功能显视器,提供最正确行车路线,前方路况以及最近的加油站、饭店、旅社等信息。
假如不幸GPS信号中断,你因此而迷了路,也不用担忧,GPS已记录了你的行车路线,你还能够按原路返回。
因此,这些功能都离不开差不多事先编制好的使用地区的地图软件。
二:模型假设〔一〕假设所通过路线的交通情形和拥挤情形一致〔二〕所走路线车速都相同〔三〕把车辆与交通路口当作有向图的顶点,忽略质量与形状。
四:模型建立与求解步骤1:给拐点进行编号i V ,即有向图的顶点。
步骤2:点s V 标号〔0,s 〕,表示从1V 到1V 的距离为0,s V 为起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能交通系统
三、智能交通系统的组成 ITS是若干技术开发项目的集中表现,这些技术开发 项目加强了道路、车辆和驾驶员三者之间的联系。 主要包括: 先进的交通管理系统 先进的驾驶员信息系统 先进的公共交通系统 先进的商业车辆运营管理系统 先进的车辆控制和安全系统
智能交通系统
先进的交通管理系统ATMS ATMS用于检测、控制和管理交通,它依靠先进的交通 检测技术和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获得有关交通状况的 信息并进行处理。包括城市区域交通信号控制系统;高 速公路管理系统;交通事故管理系统和电子收费及交通 管理系统。
支持国标、欧标数字电视标准,满足 用户对收看移动数字电视的需求;新 闻、经济、体育、娱乐、移动信息一 个都不少。使车主在行车过程中能接 收到社会新闻、娱乐等各方面信息。
卡仕达CA3646G导航系统
智能倒车轨迹功能
依据方向盘转动角度预先估算好倒车的行进轨迹,将车辆轨迹 显示于车内屏幕上供驾驶者参考,挂入倒档时,影像监视器能 够清晰地显示车后情况,并有倒车指引线,标明合理的倒车路 线,指引驾驶者按正确的轨迹倒车,智能轨迹倒车系统,即使 蒙上汽车,照样精准倒车。
智能交通系统
一、智能交通系统出现的原因 城市化进程高速发展与城市交通结构的不合理性 城市地区人口的增长对城市交通的需求快速上升,特 别是,家庭汽车拥有量急剧提高。另一方面,我国城市 交通系统结构还存在相当的不合理性,导致我国城市交 通阻塞、交通事故和交通污染等问题愈加突出,仅2003 年就有交通事故报告667,507起,造成104,372人死亡, 494,174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高达33.7亿元。目前,在 中国,平均每1分钟就有1人因交通事故受伤,每5分钟就 有1人因交通事故死亡,交通事故已成为儿童意外死亡的 第二大原因。
智能交通系统
先进的公共交通系统 采用各种技术促进公共运输业的发展。包括:车队管理 系统,乘客出行信息系统,公交优先系统,电子支付系统等。 先进的商业车辆运营管理系统 采用各种技术谋求最大效益的一种调度系统,以提高企 业运输效率,增加安全性,改进对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改 善商业运营车队管理等,包括:商业车辆的电子通关系统, 车载安全监控系统,商业车辆管理系统,危险品的应急响应 系统等。 先进的车辆控制和安全系统 目的是开发帮助驾驶员实行车辆控制的各种技术,从而 使汽车行驶安全、高效。包括:汽车防碰撞系统,智能化行 车控制系统,驾驶员安全监控系统,车辆安全监控系统等。 如自动驾驶,智能轮胎等都是热点问题。
GPS工作卫星网保障全球任一时刻、任一地点都可对4颗以上的卫星进行 观测,实现连续、实时地导航和定位。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用户接收系统:主要由GPS卫星接收机和GPS数据处理软件构 成。GPS接收机能捕获、跟踪卫星,接收放大GPS信号并对信 号进行解调和滤波处理,还原出GPS卫星发送的导航电文,解 求信号的传播时间和载波相位差,实时地获得导航定位数据 或采用后处理的方式,获得定位、测速、定时等数据。 GPS系统提供P码和C/A码两种定位服务,P码提供精确定位 服务,专门为军方使用,C/A码提供标准定位服务,供给航 海、车辆导航等非军事用途。对于民用定位服务,系统提供 的定位精度为25米,不过当加上人为干扰时(美国政府的SA 政策),其定位精度变为100米。
卡仕达CA3646G导航系统
卡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达CA3646G导航系统
导航功能 收音功能
可选凯立德/道道通两款地图。
高灵敏度数字调频,信号更强更稳定, 可存储24个AM/FM电台,满足不同 广播爱好的车主需要,实时掌握各类 新闻和交通路况信息。
卡仕达CA3646G导航系统
蓝牙功能 电视功能
通过内置蓝牙免提装置,实现行车 过程中直接通过DVD主机显示屏接 听、拨打电话,让车主在行车通话 时双手完全专注于方向盘,行车更 安全,通话更愉快。
智能交通系统
道路的低增长率与汽车的高增长率 根据世界各国几十年的统计,道路的增长率总是低于汽车 的增长率,在发达国家,道路的增长已接近于停滞,而1995 年世界汽车的增长率仍然有3.5%。在中国,1996年与1978年 相比,机动车增加了27倍,而公路通车里程仅增加了0.32倍 。面对越来越拥挤的交通,有限的资源和财力以及环境的压 力,基础设施的建设将受到限制。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1.空间卫星系统
2.地面监控系统 3.用户接收系统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空间卫星系统:空间卫星系统由
均匀分布在6个轨道平面上的24颗高 轨道工作卫星构成,各轨道平面相 对于赤道平面的倾角为55°,轨道 平面间距60°。空间系统的每颗卫 星每12小时沿近圆形轨道绕地球一 周,由星载高精度原子钟控制无线 电发射机发射L1、L2两种载波,向 全球的用户接收系统连续的播发 GPS导航信号。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1.空间卫星系统
2.地面监控系统 3.用户接收系统
卡仕达CA3646G导航系统
卡仕达CA3646G是丰田兰德酷路泽专用的影音导航系统。
高清液晶彩数字显 示屏技术,高分辨 率800*480,能播放 DVD/VCD/CD/MP3 /MPEG/CDR/WMA/JPEG等市 面流行格式碟片。
自主导航模块
电子陀螺仪:当汽车行驶在弯路,蛇形 路面,勾状山道,雪地打滑,轮渡过河 ,更换轮胎,环状盘形桥等路况时,汽 车的前进方向,行驶状态(即汽车行驶 的角速度)都要发生变化,此时只有通 过陀螺传感器对航向绝对位置的检测和 修正才能得到汽车的正确定位坐标。 车速传感器:直接检测出车速脉冲送微处理器,然后通过 计算求出汽车前进距离,纪录汽车与卫星失去联系后的每 一瞬间运动状态,从而给出汽车前进的正确位置
智能交通系统
先进的驾驶员信息系统 ATMS用于引导路网中的交通流尽可能的在不拥挤的路段和交 叉口中运行。它依靠先进的交通检测技术和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 获得有关交通状况的信息并提供给驾驶员,其核心是车辆导航系 统,理论基础是动态交通分配(该理论为ITS的基础理论)。主要 研究内容还包括停车场停车引导系统及数字地图数据库。 交通流诱导系统或称之为车辆导航系统,使基于电子、计算 机、网络、通信等现代技术,根据出行的起、讫点向驾驶员提供 最优路径引导指令和丰富的实时交通信息,或者通过实施交通信 息帮助驾驶员找到一条从出发地到目的地的最优路径的系统,这 种系统的特点是把人、车、路综合起来考虑,通过诱导驾驶员的 出行行为来改善地面交通,防止交通堵塞和减少车辆在道路上的 逗留时间,并且最终实现交通流在路网中各个路段上的合理分配。
智能交通系统
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 早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体育汽车公司和福特汽车公司 就倡导和推广过“现代化公路网”的构想; 60年代末出现了计算机交通控制技术; 80 年代后期, ITS 技术开始迅速发展,许多发达国家争 先恐后地进行开发和研究,形成了欧洲、美国和日本三 大体系: 欧洲:尤里卡计划、欧洲交通安全道路体系、交通 信息预测系统、伽利略计划; 日本:先进的动态交通信息系统、超智能汽车系统 、路车间通信系统; 美国:智能交通运输系统。
智能交通系统
道路资源使用的不充分性 在交通运输研究过程中,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专家发现,在 交通高峰时期,中心城市道路系统和国家高速公路并不是全 部都发生交通堵塞,有相当一部分道路的交通依然畅通。 科学技术的发展 交通管理部门开始借助于当今科学发展的新技术来保障交 通顺畅,改善道路安全,减少交通拥挤和空气污染对生态环 境造成的恶劣影响。因此把车辆和道路综合起来系统地解决 交通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应运而生,这就是智能交通系统ITS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智能交通系统
二、智能交通系统的概念及发展 智能交通系统的概念 运用先进的信息通讯、网络、自动控制、交通工程等技 术,改善交通运行系统的运行状况,提高运输效率和安全 性,减少交通事故,降低环境污染,从而建立一个智能化 的、安全、便捷、高效、舒适、环保的综合运输体系。 把先进的检测、通信和计算机技术综合应用于由汽车和 道路构成的道路交通运输系统。 ---《交通工程手册》:美国交通工程师协会
基于GPS的汽车导航系统
基于GPS的汽车导航系统
由GPS导航模块、自主导航模块(车速传感器、陀螺传感 器)、智能化地图匹配器、微处理器(MPC) 、DVD-ROM 驱动器、显示器以及电子地图数据库组成 。
GPS导航模块:包括接收天线和相应的硬件、软件模块,能够接受卫星 信号时作用。 自主导航模块:包括车速传感器、陀螺传感器等,行驶到地下隧道,高层 楼群,密集森林等地段时,由于遮挡,此时汽车与卫星失去联系。 微处理器(MPC):处理数据 电子地图数据库:地理、道路信息,定位与导航的定位标准。 地图匹配器:由GPS导航和自主导航模块所测得的汽车坐标位置数据、 前进的方向和行驶路线轨迹在电子地图上都存在一定误差,为了修正这 些误差,需采用地图匹配技术。 LCD显示器:显示相关信息
卡仕达CA3646G导航系统
胎压检测功能
支持配接胎压检测模块,对汽车在行车过程中轮胎内的温度和 气压进行检测,当温度和气压高于或低于预设危险值时,将通 过DVD主机提醒您注意,避免轮胎在车主毫不知情的情况下 “突发性”爆胎,大大提升行车安全,无忧驾驶。
卡仕达CA3646G导航系统
设置功能
用户可根据个人喜好对主机的视频、音频、时间等进行 个性化设置,满足不同车主的个性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