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

合集下载

以个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

以个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

病例1
某患者的身体本来很壮实,退休后打球、游泳、跳舞、爬 山、骑车远游,十分活跃,亲友们都叫他老小伙子。去年 春天他突然皮肤瘙痒,去医院看皮科,医生说是老年皮肤 瘙痒症,治疗了仨多月也没见效,痒得钻心,抓得全身都 是血道道。紧接着右肩胛阵阵酸痛,痛得胳膊都抬不起来, 就又去看骨科,医生诊断为肩周炎。该患者只当是人老了 零件都不行了,没大往心里去,就谨遵医嘱,理疗、按摩、 吃药、敷药……一晃又过去几个月,可不但无济于事,人也 日渐虚弱。
该患者几位铁路警察 ——— 各管一段式的医生。作为医 生,按说除了熟知自己的专科外,还应具有较全面的医疗 知识,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这个要求一点不过分吧?
应该由谁对此负责?皮科? 骨科? 内科
全科:
熟悉病人历史与危险因素 了解肿瘤早期症状 善于进行一、二、三级预防
病例2
一离休干部,73岁,患高血压10余年,一
用三维或多维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解决人类健康
问题
健康观:健康的整体观
病人陈述其健康问题 ↓ 医生了解两类同等重要的事项 ↓ ↓ 医生的事项: 病人的事项: 病史 期望 查体 ① ②情感 实验室检查 恐惧、担忧 ↓ ↓ 鉴别诊断 了解病患体验 ↓ ↓ 整体评价与干预计划 ③ ↑↓ ①旧模式固有的 与病人协商 ②③为新模式补充的 以病人为中心的临床诊疗模式(医患互动)

经人介绍他结识了一位全科医生,该医生在了 解了他的糖尿病治疗情况和血糖水平后,也同 意专科医生的意见,认为患者应当使用胰岛素 治疗。 全科医生是如何开展工作的?
但同时全科医生鼓励患者讲述糖尿病对他的
生活、工作和心理方面的影响,以及他对胰 岛素治疗的看法
原来这位患者自幼家境贫寒,靠自己的奋斗现已 成为一家外企的管理人员,事业颇有成就,患者自 己也十分珍惜。患糖尿病对他的打击很大,他担心 会影响他的前途,而医师建议他胰岛素治疗使他觉 得自己的病情严重,可能无法胜任目前的工作,因 此感到恐惧和焦虑。

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

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

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是指将人们的需求和权益放在关注的核心,并根据其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医疗和保健服务。

这一概念背后的核心理念是,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其健康需求也是不同的,因此应根据每个人的需求和实际情况提供个性化的照顾。

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首先要关注人们的需求和权益。

每个人的需求和权益是不同的,因此医疗和保健服务应该根据个人的状况和情况来提供。

不同人群、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和社会经济背景的人们都有不同的健康需求,因此医疗服务应该根据这些需求进行个性化的提供。

其次,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应该关注个体差异。

每个人的生理、心理和情感状态都是不同的,因此医疗服务应该根据这些个体差异进行个性化的提供。

例如,对于老年人来说,他们可能需要更多的关注和关怀,而对于患有慢性病的人来说,他们可能需要更多的管理和治疗。

此外,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还应该包括预防和健康促进。

预防和健康促进是保持健康和减少疾病风险的重要措施。

通过提供健康教育和信息,鼓励人们参与健康行为,以及提供个性化的预防措施,可以帮助人们保持健康和预防疾病。

此外,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还应该注重家庭和社区的参与。

家庭和社区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环境,他们对于个体的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与家庭和社区合作,可以更好地了解人们的需求和情况,并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照顾。

最后,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还需要借助现代技术和信息系统来支持。

现代技术和信息系统可以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和健康信息,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并提供个性化的照顾。

例如,电子健康记录系统可以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管理和了解患者的健康信息,从而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总而言之,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是将人们的需求和权益放在关注的核心,并根据其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医疗和保健服务的理念。

通过关注人们的需求和权益、个体差异、预防和健康促进、家庭和社区的参与以及现代技术和信息系统的支持,可以实现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帮助人们实现健康和幸福的生活。

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

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

全科医疗 病人第一,疾病第二
病人是疾病旳载体,但病人不但仅是疾病旳载体 ,病人除了有疾病旳生物学特征外,还具有人旳 心理和社会学特征
“了解你旳病人是什么样旳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比了解他们患了 什么病主要得多”
——希波克拉底
西医:
籍贯、经历、体质情况、生活方式、 职业、经济
中医:
整体观以为人体是一种多层次旳整 体,人体各部分构造上不可分割, 功能上相互协同,病理上相互影响 阴阳五行等学说 注重人与周围环境旳统一
全科医师是 “守门人”,也是卫生资源 旳管理者。要求全科医师具有预防观念和 卫生经济学观念,经过预防疾病和杜绝挥 霍,使有限旳卫生资源得到合理旳使用
全科医师旳服务对象涉及病人、亚健 康和健康旳人群。不同旳人群有着不同旳 医疗保健需要,全科医师必须根据服务对 象旳不同需要提供预防、保健、医疗、康 复等服务
全科医师旳责任还在于维护其服务 人群旳健康,这就要求全科医师有群 体观念,熟悉服务人群旳生活习惯, 环境原因和人文地理等,这么有利于 全科医师有旳放矢地工作,提升其服 务人群旳生命质量
生物医学模式采用客观和实证主义措 施,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要求全科 医师不但要注重这种客观现象,更要注重 服务对象旳主观感受,注重病人旳生命质 量
旳世界中去,了解病人旳宏观和微 观世界,同步了解病人旳个性
理由一
病人是一种身心统一旳整体,是具有 生理功能和心理活动旳生物体,精神和躯 体是不可分割旳,是生命活动中相互依赖 、相互影响旳两个方面,共同作用于机体 旳健康
所以全科医师不但需要了解病人旳病 理生理过程,还需要了解病人旳心理过程
理由二
具有独特个性旳病人有完整旳社会背 景,这些也将对人旳健康产生影响

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

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

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全科医学科巫刚案例1王先生,48岁,工人。

因为“头晕一周”而求助于一位全科医生。

体格检查发现其血压170/100mHg。

5年前被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先后去过几家医院看病,并且间断地服用过降压药,血压一直没得到有很好地控制,目前医院检查未发现有合并症。

母亲患有高血压。

一、健康照顾的两个中心以疾病为中心专科医疗全科医疗以人为本1)生物医学模式疾病为中心生物医学模式模式把人作为生物体进行解剖分析,力图寻求每一种疾病特定的生理、病理变化,研究相应的生物学治疗方法。

该模式以疾病为中心来解释病人的健康问题,视疾病为独立于社会行为的实体。

将疾病从病人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抽离出来,形成了该模式的重要缺陷以疾病为中心⏹系统⏹器官⏹组织⏹细胞⏹分子生物学(1)以生物科学为基础,具有客观性和科学性2)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以人为中心(1)进入病人的世界,了解人的个性—是以人为中心的基本点人社心类会理……学学学解微生生剖生理物……学物学学学学病人背景生物医学模式(疾病为中心)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以人为中心)系器组细分统管织胞子疾病定位生社社家环国文经态境会家区化庭历个人①疾病disease医学术语,指可以判明的人体生物学上的异常情况,可以从体格检查、化验或其他特殊检查加以确定。

例如:颈椎病②病患illness有病的感觉,指一个人的自我感觉和判断,认为自己有病,可能确实有病,也可仅仅是一种心理或社会方面的失调指一种社会地位,即他人(社会)知道此人现处于不健康状态以人为本,巴马现象◆这里至今还生活着很多清朝人,最高纪录145岁!◆世界5大长寿乡之首,长寿人口比例是世界标准的5倍!◆这里的人们至今从未患过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这里的百岁老人100岁似80岁,80岁似60岁,普遍都年轻面少!◆身患疾病的外地人来此,一段时间后,很多疾病竟不治而愈!(候鸟人现象)三、全科医师应诊的任务。

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

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

挑战: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需求
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需要医护人员具备扎实的医学知识 和专业技能,同时还需要具备出色的沟通技巧和人文素养 。
不同地区、不同医疗机构之间可能存在医疗水平和专业知 识的差距,这给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
对策:进行专业培训及发展专业技能
对医护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他们的医学知识和专业技能水平,同 时加强沟通技巧和人文素养的培养。
包括现病史、既往史、家族史、 生活习惯等。
健康状况
包括生理功能、心理状态、社会适 应等。
患者的心理社会状况评估
情绪状态
了解患者的情绪状态,是否有 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社会支持系统
了解患者家庭、朋友等社会支 持系统的情况,评估对患者健
康的影响。
应对能力
评估患者的应对能力和心理韧 性,是否能够应对压力和挑战
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强调个体或群体的自主权、参与权和 选择权,尊重其意愿、需求和价值观,并提供与其健康相关 的综合性服务。
照顾模式与传统的区别
传统健康照顾模式通常以疾病为中心,侧重于诊断和治疗 ,忽视了人的整体性和个体差异,缺乏与患者的沟通和互 动。
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模式则关注个体的整体状况,强调 预防和康复,注重患者的主观体验和意愿,提供个性化的 照顾方案。
患者反馈
患者长期坚持健康生活方式,血糖 控制良好,生活质量提高
案例二: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照顾
总结词
患者情况
综合、整合、参与
患者为老年男性,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多 种慢性病
健康照顾方案
患者反馈
医生制定了综合的诊疗计划,整合了药物治 疗、饮食管理、运动康复和社会支持等多方 面的措施

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

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
间的相互作用,是在医疗卫生服务过程中形成和建立起来 的人际关系。它是医疗活动中最重要、最基本的人际关系。 狭义:医患关系是指医生与病人之间的关系; 广义:医患关系包括医疗服务机构各类人员与患者及其家
庭或其有关人员的关系。
第四节
以人为中心照顾中的医患关系及其处理
医患关系的建立与发展
(一)影响医患关系的因素

保持平衡和完整性的 作用
第二节 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模式
1 2 3 4 5 6 医患关系的优势 地域的优势 持续性照顾的优势 综合性的优势
健 康 照 顾 中 的 优 势
全 科 医 生 在 以 人 为 中 心
实用性的优势
协调性照顾的优势
第三节 以人为中心的应诊任务与应诊过程
一、应诊的任务
Stoff和Davis(1979年) 把全科医生应诊的主要任 务归纳为四个方面 3 3.管理慢性 病问题 4 4.改善遵 医行为
1.医务人员方面
①价值趋向
2.患者方面
①道德价值观 ②文化修养、社会地位与自 尊程度; ③人格特征、个人品质与交 际能力; ④对疾病的认知状况、主观 意愿、就医目的、对医疗服 务要求和参与能力;
3.医疗管理机构和制度
①以人为本的理念 ②医疗机构的服务与管 理程序 ③收费的合理性与监督 机制
②人文关怀程度
最重要的意义。 三、以人为中心健康照顾的基本原则
1.既关注所患疾病,也关注患病的人,关注病人与关注疾病同等重要; 2.重视家庭与健康的相互影响;
第二节 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模式
三、以人为中心健康照顾的基本原则
3.照顾个体时考虑其身后的人群背景和疾病流行的情况,提供个性化服务;
4.充分发挥全科医生的预防医学优势,提供适时科学的预防服务性服务; 5.充分发挥健康代理人的作用,以病人为中心组建医疗保健服务团队;

以人为中心健康照顾

以人为中心健康照顾

以人为中心健康照顾人类的健康和福祉是社会的基石,而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正是确保每个人都能获得高质量医疗服务和照顾的关键。

这个理念强调了人的需求和权益,促进了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与公正的健康体系的实现。

本文将探讨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的重要性,并提出实现这一理念的关键要素。

一、定义和背景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是一种基于人的权益和需求的健康模式。

它将人的尊严、权利和选择放在首位,强调个体在医疗决策中的参与和自主性。

这一理念是不断发展的,随着社会和健康需求的变化,它也在不断演变。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病的增加,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传统的医疗模式往往以治疗为中心,忽视了病人的需求和心理健康。

因此,将人放在健康照顾的中心,关注其全面的身体、心理和社会需求,成为了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

二、实现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的关键要素(一)医疗专业人士的角色转变传统上,医疗专业人士在医疗决策中扮演着主导的角色。

然而,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要求医生和护士与患者建立起伙伴关系,促进共同决策。

医疗专业人士应主动倾听患者的需求和意愿,积极提供信息和建议,帮助患者做出自主的决策。

这需要医疗专业人士具备良好的沟通和讲解能力,以确保患者充分理解和参与治疗过程。

(二)强调预防和促进健康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不仅仅关注疾病的治疗,更强调预防和促进健康。

这意味着将资源投入到教育、宣传和健康促进项目中,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素养。

同时,医疗机构应提供全面的健康评估和定制化的健康计划,鼓励人们积极参与自己的健康管理,预防疾病的发生和进展。

(三)整合卫生服务和社会关怀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要求整合卫生服务和社会关怀,提供全面的健康支持。

除了传统的医疗服务,还应提供心理健康支持、社会工作和社区参与等服务,满足人们多元化的需求。

通过建立跨学科的团队,患者可以得到更全面、协调和连续的照顾,提高生活质量和健康结果。

(四)数字化技术的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趋势。

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

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
传统健康照顾通常缺乏患者的主动参与和主观能 动性,使得治疗效果有限且难以持久。
02
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模型
全面健康观
1 2 3
关注身体、精神和社会福祉
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强调对个体多层面的关 注,包括身体、精神和社会层面。
健康促进和疾病预防
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致力于促进个体全面的 健康,通过改善生活方式、环境和社会条件来 预防疾病。
鼓励社区成员参与志愿服务,为患者提供生活上 的帮助和关爱。
健康促进活动
组织各种健康促进活动,如健身课程、营养讲座 和心理辅导班,帮助患者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
个性化医疗服务
提供针对患者个体需求的医疗服务,包括诊断和治疗方案、药物 使用和康复计划等。
患者权益保护
确保患者的隐私权、知情同意权和参与决策的权利得到尊重和保 护。
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
xx年xx月xx日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模型 • 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实践 • 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的优势和挑战 • 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的未来发展
01
引言
定义与理念
01
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全面考虑患者的生理、心理、社 会和环境因素,旨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的综合性健康照顾方式。
技术成本增加
以人为本的照顾方式需要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如远程医疗 、电子病历等,这些技术手段的使用也会带来技术成本的增 加。
跨文化、跨地域的推广难度
文化差异挑战
以人为本的照顾方式需要根据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患者提供不同的照顾服 务,这需要医护人员具备跨文化沟通能力和文化敏感性,增加了推广难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传统医学注重人的整体观: 1、认为人体是一个多层次的整体,构成 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是 不可分割的。 2、在功能上是相互协同、在病理上是相 互影响的。
东西方的医生对病人都注意全面观 1、出身、 2、籍贯、经历、 3、体质状况、 4、人格特征、 生活方式、 5、家庭与社会环境、职业经济
全科医生不是作为旁观者或指挥者, 用病人的眼光看待其疾患,作为与病人平
等相处的医患互动的一部分发挥作用。
(四)全科医师的“病人”范畴
1、对“疾病”、病患、和患病的审视 Disease译为疾病 人体生物学的异常
Illness译为病患,指一个的自我感觉和判 断,他有不适感觉,也有症状,此种情况 可能同时存在疾病,也可能只是心理或社 会方面的失调。
sickness可译为患病,指一种社会地位或状 态,即他人知道此人现处于有病状态,
以上三种情况可单独存在,也可同时、交替 存在。
“疾病为中心”的模式充分强调了disease的 地 位,却不重视其它两种情况。
“以病人为中心”(以人为本)的模式强 调
对三者同等对待。
国外一些名医认为:
医生应具备三种眼光
处理方法: 1、全科医生给病人心理疏导(主要让病
人倾诉其内心感受) 2、给与支持、鼓励、劝其戒烟 3、给与适当抗焦虑药物 4、 ?
经过以上处理,数周后病人血压降至正 常,睡眼改善,焦虑情绪缓解,胸部痛发 作次数减少。
希波克拉底名言:
了解你的病人是个什么样的人,比了解 他们患了什么病,要重要的多。
案例二
一位68岁女性病人,有糖尿病史10年,有 高血压史近20年,口服药物控制血糖和血压, 偶而测血糖空腹在9mmol/L左右,血压在 150/90mmHg,近一个月因口干、体重下降来就 诊。测空腹血糖16.8mmol/L.
1、确认和处理现存问题是全科医生 应诊时的主要核心任务。 处理方案:
1)向病人了解病情. 2)从全科医生角度分析患者血糖升高
病案一 一位52岁男性患者,职业 工人,因高血压史十余年,服有2种降压 药,血压控制在150/90mmHg,吸烟20支/ 天。近一年出现数次胸闷、心前区不适 (详见P57页)
全科医生通过询问发现病人家中面临的问题:
1、妻子已下岗多年 2、女儿还在上大学 3、患者本人单位资产重组,病人也有 可能面临下岗。
19世纪以来,随着预防、流行病 心理学、医学哲学、和医学社会学的发展, 导致新模式-生物-心理-医学模式的产生。
(二)病人的宏观和微观世界
人存在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所组成 的 生态系统中,处于宏观世界和微观世 界的焦点。
宏观世界—— 包括人与家庭、社区、 文化、社会、国家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 微观世界—— 包括人与其系统、器官、 组织、细胞和生物大分子的关系,属生命
21世纪,人们需要一种人性的,能使人健康 得到全面照顾的医学模式
三、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以人为中心 (一)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人类
发展的必然趋势 1、20世纪中期前,影响人类健康主要
传染病和营养不良。
2、当今传染病菌非传染病菌 ,心理社会压 力及行为、生活方式成为人类健康突出问题。
背后潜藏着的其他原因。 3)从生物-心理-社会多角度 多层面解剖。
在弄清上述问题的基础上制定一个处理方案 (1)向病人解释病情,表示同情、理解 (2)向病人说明处理方案,了解病人的看法 (3)与病人达成共识,协商、调整处理方案。 (4)争取病人的自主性,承担起自我管理的
责任。
2、连续性问题的管理 3、预防性照顾
第五章 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
S
杭州师范大学临床医学院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掌握生物-心理-社会 医学模式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
2、熟悉以病人为中心模式的基本点 进入病人的世界的真正含义。
3、了解“疾病”、“病患”、和“患病” 的不同概念。
第一节 疾病与病人:两个不同 的关注中心
一、医师的关注中心
16世纪文艺复兴时代开始的科学革命 (解剖学、生物学、化学) 使人们对疾病
的本质从系统、组织、细胞、分子不同层 次加以认识。
二、生物医学模式——以疾病为中心
生物医学模式的优越性表现在: (1)以生物科学为基础,具有客观性和科 学性。 (2)其理论和方法简单、直观,易于掌握。 (3)其资料、(实验室检查活体及尸体 检查的结果可得到科学方法的确认)
科学的范畴。
病人是既具有疾病的特征(微观世界), 又具有社会文化背景(宏观世界)的个体,
因此,医生自然而然应当以病人为中心。
(三)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的基本点 ——进入病人的世界,了解人的个性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以人的整体
健康为最终目标,疾病是病人的一部分而 并非全部. 病人的需求和期望是与生理疾 病同等重要。
全科医生面临的是建立和发展一种综合 的、整体的、持续的和人格化卫生服务模 式,这种服务要求全科医生既了解疾病, 又要理解病人。
全科医生的责任在于维护其服务人群 的健康,这要求全科医生有群体观念,其实 践应着眼于人群,而不仅仅是病人个体。
第二节 以人为中心的病人照顾
案例二 一、全科医生应诊中的四项主要任务
(4)它使医生能根除或治愈许多原来是 致命的疾病(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基 础上)
生物医学模式的重要缺陷:
(1)以疾病为中心,忽视病人的需要 (2)医患关系疏远,病人的依从性降低,不
利于遵医,忽视病人的主观能动性、易机 械化) (3)医生的思维局限、封闭,在西方国家, 人口调查反映人群发病率及死 亡率得到 改善.但有不少人反映有持续不舒服。
用显微镜检查病人 器官上可能病灶
用肉眼审视面前的 病人
用望远镜观察病人 的身后
2、全科医生面临的挑战
(1)病人无疾病时——提供预防保健,预防 咨询、生活方式指导,(一级预防)。
(2)疾病早期末分化——有早期症状时 医生应能识别问题,提供预防干预(遗症, 避免残障,提供康复和善终服务(三预防)。
4、改善求医遵医行为 全科医生还应对连续性的问题如慢性病等
进行管理(饮食、遗传、及情绪)
现存 问题
就诊 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