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一种叫做伊红的物质注入变形虫体内,伊红很快扩散到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第1册课前自主预习案第1节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第1册课前自主预习案第1节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第1节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课堂互动探究案课程标准1.概述细胞都是由细胞膜(质膜)包裹,细胞膜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能控制物质进出,并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2.简述细胞膜的成分和结构。

3.简述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素养达成设疑激趣是谁,隔开了原始海洋的动荡,是谁,为我日夜守边防,是谁,为我传信报安康。

没有你,我——一个小小的细胞会是何等模样?同学们,诗中的“你”是指什么呢?这幅图代表什么呢?夯基提能·分层突破——互动·探究·智涂探究点一细胞膜的功能1.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有着非常重要的功能,结合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用显微注射器将一种叫做伊红的物质注入变形虫体内,伊红很快扩散到整个细胞,却不能很快逸出细胞;在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用微针触碰细胞表面时,细胞表面有弹性,可以伸展;用微针插入细胞内,细胞表面有一层结构被刺破;如果细胞表面结构受损面过大,细胞会死亡。

(1)上述材料说明:细胞膜将生命物质和____________分开,保障了细胞内部环境的________。

材料二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示意图(2)据图看出,细胞膜能__________,细胞需要的物质才能进入细胞,但是对细胞有害的病菌和病毒有时候也能进入细胞,说明这种控制作用是________的。

2.如图是细胞间的三种信息交流方式,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①②③④的物质或结构的名称分别是什么?(2)植物细胞间的胞间连丝、人体内胰岛素的作用过程、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分别属于上面的哪种方式?(3)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时往往需要受体,受体的化学本质是什么?受体和信号分子的结合有没有特异性?[易错提醒](1)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细胞膜是细胞的系统边界,对于植物细胞来说,细胞壁不是细胞边界,细胞膜是细胞的边界。

(2)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是相对的,对细胞有害的物质有可能进入,有些病毒、病菌也可能侵入细胞。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必修1 第三章 第1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教案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必修1 第三章 第1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教案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生物?必修1第三章第1节的内容,细胞膜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整章甚至整个高中生物学习过程中都占有重要地位。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习了生物的物质根底和细胞的种类的根底上进行的,所以学好本节内容既能帮助学生稳固前面的知识,又能为学生学习动物和植物的代谢作好铺垫,它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

因此本节课在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中一年级学生,他们具有一定的观察和认知能力,分析思维的连续性和逻辑性已初步建立但不完善,学习积极性较高,课堂上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不断思考,表达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

学生前两章已经学习了生物的物质根底和细胞种类等知识,这为进一步学习细胞根本结构奠定了根底。

教师在讲解内容时可借助多媒体技术,帮助学生识记和理解。

教学目标1、简述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2、体验用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制备细胞膜的方法;3、认同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①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②细胞膜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

2、教学难点用哺乳动物红细胞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第一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一、制备细胞膜材料: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原理:吸水涨破二、细胞膜的成分脂质约50%蛋白质约40%糖类约2%—10%三、细胞膜的功能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隔开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四、植物的细胞壁成分:纤维素和果胶作用:支持和保护。

1《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1《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时间
科学家或实验
19 世纪末
欧文顿
20 世纪初
膜的分离实验
1925 年
脂质的提取实验
结论 膜是由 脂质 组成的 膜的主要成分是 脂质 和 蛋白质 细胞膜中的磷质分子必然排列 为连续的 两层
1959 年
罗伯特森
所有的生物膜都由__蛋__白__质_-__脂__质__-_ __蛋_白__质___三层结构构成
第1节 细胞膜的结构和 功能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

导入新课
科学家用显微注射器将一种叫做伊红的物质注入变形虫体内,伊红 很快扩散到整个细胞,却不能逸出细胞。此实验说明了什么?
细胞存在边界——细胞膜
(一)细胞膜的功能
1.将细胞与外界坏境分隔开
推测的原始海洋景观想象图
膜的出现是生命起源过程中至关重要的阶段。
(一)细胞膜的功能
不需要或对细 胞有害的物质
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需要的物质
释放到细胞外发 挥作用的物质
废物
注意:细胞膜的控制作用是相对的
演示
(一)细胞膜的功能
内分泌细胞
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激素
靶细胞
血管
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随血液到达全身 各处,与靶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 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
提示:通过细胞膜相识别,体现了细胞膜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 的功能。
3.实验室中用红墨水染色的方法就能知道种子的死活,你能 解释它的原理吗?
提示:活种子细胞的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所 以活种子不会被染色,而死种子细胞的细胞膜失去这个功能而被染 成红色。
1.成分
细胞壁的成分和功能
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

细胞膜的结构

细胞膜的结构

•细胞膜的主要化学组成: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
脂质和蛋白质是怎样构成膜的 呢?
时间:1917年 人物:朗姆瓦(Langmuirwa) 实验:将磷脂溶于苯和水中,当苯挥发 完以后,磷脂分子分布散乱,经过堆挤, 磷脂分子排列成了单层,而且其磷酸基 团的极性头部都浸入水中。

朗姆瓦实验
磷脂分子示意图
蛋白质分子的分布特点:不对称性 有的蛋白质分子排布在磷脂双分子 层的外则,镶嵌在膜的表层;有的 蛋白质分子嵌入或贯穿在整个磷脂 双分子层中
蛋白质的分布
罗伯特森看到细胞膜的照片以后, 推测细胞膜是静止的。你同意吗? 举例说明。
白细胞吞噬大肠杆菌
时间:1970年 人物:弗雷和埃迪登 实验:将人和鼠的细胞膜用不同的荧光抗体标记后, 让两种细胞融合,杂交细胞的一半发红色荧光、另一半 发绿色荧光,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两种荧光抗体均匀分布 红色荧光染料标记 人细胞表面蛋白质 37℃ 40min 杂交细胞
实验一:1895年,美国生化学家奥佛顿 研究了各种卵细胞的透性,他发现脂溶 性分子易透过细胞膜,而非脂溶性分子 则难以通过。 实验二:1935年,英国学者丹尼利和戴 维森研究了细胞的表面张力。他们发现 细胞的表面张力明显低于油---水界面的 表面张力。已知脂滴表面如吸附有蛋白 质成分时,表面张力则降低。
细胞融合 绿色Leabharlann 光染料标记 鼠细胞表面蛋白质得出结论: 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糖被
•概念:细胞膜的外表面含有糖类分子, 它和蛋白质分子结合形成糖蛋白,或与脂 质结合形成的糖脂 •作用:保护润滑、细胞表面的识别、细 胞间的信息传递
流动镶嵌模型
磷脂 蛋白质 细胞膜主要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的。 1.细胞膜的组成: 磷脂双分子层 构成了膜的基 细胞膜的流动模型认为: 本骨架;构成生物膜的蛋白质分子分布具 有 不对称性 ;细胞膜具有流动性;大多数蛋白 质分子和磷脂分子也是可以运动的。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版)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版)

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第1节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一、【学习目标】1.从系统与环境关系的角度,阐释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所具有的功能。

2.分析细胞膜组成成分与结构的关系,说明细胞膜结构的物质基础,概述流动镶嵌模型的主要内容。

3分析对细胞膜成分与结构的探索历程,认同科学理论的形成是一个科学精神、科学思维和技术手段结合下不断修正与完善的过程。

自主学习一、细胞膜的功能1.将细胞与分隔开,保障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1)一般来说,细胞需要的可以从外界进入细胞;细胞,不容易进入细胞。

(2) 等物质在细胞内合成后,分泌到细胞外,细胞产生的__也要排到细胞外;但是,细胞内却不会轻易流失到细胞外。

(3)细胞膜的控制作用是_,环境中一些有可能进入;有些进行细胞间的。

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1)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

(2)通过直接接触传递信息。

(3)通过细胞通道传递信息。

4.对细胞膜成分的探索(1)1895年欧文顿发现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不一样: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穿过细胞膜,据此推测细胞膜是由组成的。

(2)科学家利用哺乳动物的红细胞制备出细胞膜,得知组成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和胆固醇,其中含量最多。

(3)1925年,荷兰科学家发现,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排列为连续的。

(4)1935年,英国学者丹尼利和戴维森研究细胞膜的张力,发现细胞表面张力明显低于油-水界面的表面张力,据此推测细胞膜中除含有脂质分子外,可能还含有。

二、对细胞膜结构的探索1.细胞膜的成分(1)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此外,还有少量的。

在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磷脂最丰富,此外还有少量的胆固醇。

(2)蛋白质在细胞膜行使功能方面起重要作用,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与数量就越。

2.对细胞膜结构的探索历程三、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1.基本内容:(1)基本骨架:。

(2)蛋白质的分布:以不同方式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中。

2.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

高考生物总复习一第3章

高考生物总复习一第3章

质膜
内质网
微管 线粒体 核糖体
微丝
细胞器归类分析
•分布: 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细胞器是:线粒 体、高尔基体、内质网和核糖体共四 种。 高等植物成熟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是: 叶绿体和大液泡。 动物细胞和低等的植物细胞特有的细 胞器是:中心体。
•结构: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是:线粒 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液泡、溶酶体。
线粒体为生命活动提供大量的能量
基粒:囊状结构 的薄膜是绿色的。
基 粒
类囊体
2.叶绿体
分布: 主要分布在叶肉细胞和幼嫩的皮层细胞中。
形态: 呈球形或椭球形。
结构: 两层膜(外膜、内膜)基质、基粒。基粒由
囊状结构(类囊体)堆叠而成 。在类囊体上, 有色素和酶。基质含酶。
成分: 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色素及少量DNA等。 功能: 量转换站”。
(2)用蛋白酶处理细胞膜变成全透性膜即可验证。 细胞膜的成分 (1)主要成分是 脂质 (不能写磷脂,还包括少 量的胆固醇)和蛋白质,还有少量的 糖类 (不
能说葡萄糖或多糖)。
(2)脂质中最丰富的是 磷脂 。(3)膜功能的复杂程度取 于 蛋白质 (膜成分)的种类和数量。试推断线粒体内膜和 外膜上该成分多少?内膜 多 (多/少)于外膜。
3.细胞膜制备
( 1 )选材:哺乳动物 成熟的红细胞 ,原因是其 没有 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 。 (2)原理:红细胞放入清水中,细胞 吸水涨破 , 细胞内的物质流出,从而得到细胞膜。
(3)方法:引流法或离心法。
(4)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特点:无 细胞核 ,不 再合成蛋白质;无线粒体等细胞器,其呼吸作用
复习:
1、 线粒体 2、内质网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生物必修一第三章课后习题答案

生物必修一第三章课后习题答案

生物必修一第三章课后习题答案学习生物,做练习是必不可少少的,生物必修一第三章课后习题都做完了吗?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生物必修一第三章课后习题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生物必修一课后习题答案一:第1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答案和提示(一)问题探讨1.提示:气泡是光亮的,里面只有空气。

细胞是一个具有细胞膜、细胞核和细胞质的复杂结构,而且是一个立体的结构,在显微镜下,通过调节焦距可以观察到细胞的不同层面。

光学显微镜下不能看见细胞膜,但是能够观察到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是有界限的。

2.提示:在电子显微镜诞生之前,科学家已经能够确定细胞膜的存在了。

依据的实验事实主要有:进入活细胞的物质要通过一道选择性的屏障,并不是所有的物质都能进入细胞;用显微注射器将一种叫做伊红的物质注入变形虫体内,伊红很快扩散到整个细胞,却不能很快逸出细胞;在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用微针触碰细胞表面时,细胞表面有弹性,可以伸展;用微针插入细胞内,细胞表面有一层结构被刺破;如果细胞表面结构受损面过大,细胞会死亡。

(二)实验提示:细胞破裂后细胞内物质流出,细胞膜和细胞质中的其他结构质量不一样,可以采用不同转速离心的方法将细胞膜与其他物质分开,得到较纯的细胞膜。

(三)练习基础题1.C。

2.A。

3.C。

拓展题1.提示:把细胞膜与窗纱进行类比,合理之处是说明细胞膜与窗纱一样具有容许一些物质出入,阻挡其他物质出入的作用。

这样类比也有不妥当的地方。

例如,窗纱是一种简单的刚性的结构,功能较单纯;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要复杂得多。

细胞膜是活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活细胞的生命活动是一个主动的过程;而窗纱是没有生命的,它只是被动地在起作用。

2.提示:“染色排除法”利用了活细胞的细胞膜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原理。

台盼蓝染色剂是细胞不需要的物质,不能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所以活细胞不被染色。

而死的动物细胞的细胞膜不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所以台盼蓝染色剂能够进入死细胞内,使其被染色。

2019统编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含章末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2019统编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含章末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2019统编版】统编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全章节教案3.1《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是生物必修一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的第一节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习了细胞的化学组成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包括细胞膜的功能、细胞膜的物质组成、细胞膜的探究历程、流动镶嵌模型等内容,这有利于学生巩固前面所学的知识,又能为学生学习细胞的代谢作好铺垫,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生命观念:说出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

科学思维:理解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的适应性。

科学探究: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

社会责任:认同科学研究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大胆质疑和勤奋实践以及对科学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1.细胞膜的主要功能;2.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3.领悟科学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课前准备:PPT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PPT展示相关图片,引出问题:细胞中有无细胞膜的存在?材料:科学家用显微注射器将一种叫做伊红的物质注入变形虫体内,伊红很快扩散到整个细胞,却不能逸出细胞。

结论:细胞作为一个基本的生命系统,它的边界就是细胞膜(质膜)。

一、细胞膜的功能1、将细胞与外界坏境分隔开人们普遍认为生命起源于原始的海洋,原始海洋中的有机物逐渐聚集并且相互作用,演化出原始的生命。

在原始海洋这盆稀薄的热汤中,膜的出现是生命起源过程中至关重要的阶段,它将生命物质与外界环境分隔开,产生了原始的细胞,并成为相对独立的秕,保障了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实验分析:实验一:取A、B两个烧杯,分别加入等体积的清水和沸水,然后将新鲜的紫色苋菜叶分别浸入A、B两个烧杯中,观察颜色的变化。

实验二:取数量相等的玉米粒两份,为A、B两组,将B组玉米粒煮熟,然后分别加入红墨水,几分钟后用缓水流冲洗两组玉米粒。

思考:实验一中B烧杯的水为什么变成紫红色?而A烧杯颜色不变?实验二中B组玉米粒为什么被染成红色,而A组的颜色不变?你能根据实验现象推测细胞膜的功能吗?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染色排除法”利用了活细胞的细胞膜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原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常形态的红细胞
吸水后胀破的红细胞
6、在制备细胞膜应注意的事项:
• (1)应选择动物细胞作为实验材料,而不是 植物细胞,因为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 • (2)要选择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因为它 的细胞核退化消失了,也没有众多的细胞器。 • (3)应把红细胞放在蒸馏水中让它吸水涨破, 而不是用针捅破,因为细胞太小,不易操作。
3、请从下面细胞中选出符合研究细胞膜的
细胞,并说明理由
哺乳动物成 熟的红细胞
高等动物细胞
高等植物细胞
细菌
拓展题
科研上鉴别死细胞和活细胞,常用“染色排 除法”。例如,用台盼蓝染色,死的动物细胞 会被染成蓝色,而活的动物细胞不着色,从而 判断细胞是否死亡。你能解释“染色排除法” 的原理吗?
活细胞的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 的能力,染色剂无法进入细胞内,所以 活细胞不会被染色;当细胞死亡后,细 胞膜随之失去控制物质进出的能力,染 色剂进入细胞,细胞被染成蓝色。根据 细胞是否被染色来细胞是否具有活力。
材料1
科学家用显微注射器将一种 叫做伊红的物质注入变形虫体内, 伊红很快扩散到整个细胞,却不能 逸出细胞。
动动 脑筋
伊红为什么不会逸出细胞? 此实验说明了什么?
细胞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它有边界
系统的边界—— 细胞膜
实验: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1、选择材料: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 2、实验原理: 红细胞吸水胀破
二、细胞膜 的化学成分
细 胞 膜 的 主 要 成 分
脂质(磷脂最丰富) 大约占50%
蛋白质
大约占40% 大约占2%—10%
少量糖类
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 识别与结合
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 胞间连丝进行信息交流
细 胞 与外界环境分开,保证 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课后 动动 手 请注意搜集日常生活中一些废弃物 (塑料小球、废铁丝、泡沫板……), 试着用它们制造一个细胞膜结构的模型
欢迎多提宝贵意见
谢谢!
3、实验过程
滴一滴红细胞稀释液在载玻片上,制成临时装片,在 高倍显微镜下观察,等观察清晰时,在一侧滴加蒸馏 水,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取,使红细胞浸泡在水中,即 可观察到哺乳动物红细胞在水中逐步胀破的过程。
4、观察现象: 注意比较加水前后视野中的变化
5、用离心的方法从混合液中分离出纯度较高的 细胞膜
等渗状态
决定
细 胞 膜 的 结 构
进行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
细胞壁 成分:纤维素和果胶 功能: 支持和保护
基础训练
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细胞膜的功能?[ C ] A.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B.将胰岛细胞形成的胰岛素,分泌到细胞外 C.提高细胞内化学反应的速率 D.作为系统的边界,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稳定 2.科学家常用哺乳动物红细胞作材料来研究 细胞膜的组成,是因为:[ B ] A.哺乳动物红细胞容易得到 B.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内没有核膜、线粒体 膜等膜结构 C.哺乳动物红细胞在水中容易涨破 D.哺乳动物红细胞的细胞膜在光学显微镜下 容易观察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