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内文言句子翻译

合集下载

文言文句子及翻译

文言文句子及翻译

文言文句子及翻译在中国古代,文言文是一种古老的文字体系,它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主要表达形式之一。

文言文以其严谨的结构、优美的修辞和深刻的内涵而闻名于世。

下面我们来看一些经典的文言文句子及其翻译。

1. 孟子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

翻译,孟子说,“贫穷的时候要做好自己,富贵的时候要做好全天下。

”。

2. 孔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翻译,孔子说,“花言巧语、华而不实,很少有仁德!”。

3. 荀子曰,“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

”。

翻译,荀子说,“人人都吃饭,但很少有人能真正品味。

”。

4. 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

翻译,孟子说,“聪明好学,不以问下为耻。

”。

5. 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翻译,孔子说,“自己不愿意的事情,不要施加于别人。

”。

6. 荀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

翻译,荀子说,“不合礼的事情不要看,不要听,不要说,不要做。

”。

7. 孟子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

翻译,孟子说,“贫穷的时候要做好自己,富贵的时候要做好全天下。

”。

8. 孔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翻译,孔子说,“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知识。

”。

9. 荀子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也。

”。

翻译,荀子说,“吃喝男女,是人的最大欲望。

”。

10. 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

翻译,孟子说,“聪明好学,不以问下为耻。

”。

以上是一些经典的文言文句子及其翻译。

这些句子虽然古老,但是它们所表达的思想和道理却是永恒的。

通过学习文言文,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化和智慧,也可以从中汲取到对待生活、对待他人的智慧和启发。

希望大家能够通过阅读和学习,更好地理解和传承文言文的精髓,让这种古老的文字永远流传下去。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须上册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论语》十二章1.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君子饮食不要求饱足,居住不要求安适,行事勤勉、言语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可以称得上是好学了。

(得分点:敏、就、挣,状语后置,句意通顺)2.朝闻道,夕死可矣。

【译文】在早晨得知真理,(要我)当晚死去都可以啊。

(得分点:朝、道、夕,句意通顺)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看见有德行、有才华的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没有德行和才华的人,便应该在心里反省自己(有没有同他类似的毛病)。

(得分点:贤、齐、内、省,宾语前置,句意通顺)4.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译文】质朴超过文采就会粗野鄙俗,文采超过质朴就会虚饰浮夸,文质兼备、配合适当,这样之后才是君子。

(得分点:质、文、史、彬彬、然后,句意通顺)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译文】读书人不可以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们)责任重大、道路遥远。

把(实现)仁德作为自己的责任,这不是很重大吗?一直到死才停止,这不是很遥远吗?(得分点:弘、毅、已,宾语前置,句意通顺)6.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译文】好比堆土积山,只差一筐土没有成功,停下来,是我自己停下来的。

好比填平洼地,虽然(教参翻译成虽然,有版本翻译成即使)才倒了一筐土,继续下去,是我自己在往前努力。

(得分点:为山、篑、平地,句意通顺)7.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译文】约束自我,使言行归复于先王之礼就是仁德。

一旦做到约束自我,使言行归复于先王之礼,天下就会称赞仁德了。

实践仁德在于自己,哪里在于别人呢?(得分点:克、复、一日、归,句意通顺)8.《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

高考课内文言文句子翻译

高考课内文言文句子翻译

高考课内文言文句子翻译4、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8、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

9、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逍遥游》10、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11、是社稷之臣也。

何以伐为?12、且尔言过矣。

13、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14、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15、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寡人之于国也》16、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17、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8、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劝学》19、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20、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22、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23、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24、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说》25、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26、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27、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28、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29、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

《晏子治东阿》30、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鸿门宴》31、沛公曰:“孰与君少长?”3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33、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

34、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35、若属皆且为所虏。

36、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37、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38、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39、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陈情表》40、是以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

41、太尉自州以状白府。

《段太尉逸事状》42、今尚书恣卒为暴,暴且乱,乱天子边,欲谁归罪?43、取判铺背上,以大杖击二十,垂死,舆来庭中。

44、段公,仁信大人也。

45、敢以状私于执事。

46、《游褒禅山记》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文言文句子翻译

文言文句子翻译

文言文句子翻译导读:1、学不可以已。

——《荀子》翻译: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2、好学而不贰。

——《左传》翻译:爱好学习但不三心二意。

3、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翻译:坏事做得太多,终将自取灭亡。

4、小人之过也必文。

——《论语》翻译:小人对自己的过错必定加以掩饰。

5、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翻译:学习知识时生怕追不上,追上了又害怕再失去。

6、报国之心,死而后已。

——[宋]苏轼翻译:报效祖国的志向到死都不会变。

7、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翻译:君子认为说得多做得少是可耻的。

8、学而不化,非学也。

——杨万里翻译:学习知识但不能灵活运用,不能称为学习。

9、知耻近乎勇。

——《中庸》翻译:知道什么是可耻的行为,那就是勇敢的好表现。

10、知而好问,然后能才。

——《荀子》翻译:聪明的人还一定得勤学好问才能成才。

11、三思而后行。

——《论语》翻译:每做一件事情必须要经过反复的考虑后才去做。

12、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翻译: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就是真的过错了。

13、不迁怒,不贰过。

——《论语》翻译: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14、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翻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5、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翻译:努力学习却不感到满足,教导别人不感到厌倦。

16、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翻译:国家的兴旺、衰败,每一个人都负有很大的责任。

17、不以一眚掩大德。

——《左传》翻译:评价一个人时,不能因为一点过失就抹杀他的功劳。

18、人皆可以为尧舜。

——《孟子》翻译:只要肯努力去做,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大圣人。

19、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翻译: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人类的知识是无限的。

20、以五十步笑百步。

——《孟子》翻译:以为自己的错误比别人的小,缺点比别人少而沾沾自喜。

21、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孟子》翻译:君子最大的长处就是用高尚、仁义的心去对待别人。

初中语文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

初中语文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

初中语文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第一册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光读书学习不知道思考,就迷惑不解;光思考却不去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得。

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却不感觉满足,教导他人不知疲倦。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几个人在一起行路,一定有可以作为我的教师的人在中间;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他们的短处,自己如果也有,就要改掉它。

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6.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消逝的时光像这河水一样呀!日夜不停。

7.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医生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病”作为自己的功劳。

第二册8.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

9.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老人和小孩都非常快乐,自由自在。

10.寒暑易节,始一返焉: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呢。

1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青苔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子中。

1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公文劳累身心。

1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

14.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唉!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人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爱好,人数当然就很多了。

第三册15.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曰。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羲月:三峡七百里中,两岸山连着山,没有一点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足以遮挡天日。

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到太阳和月亮。

课内文言文逐字翻译

课内文言文逐字翻译

李白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逐字翻译】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登上高山,俯瞰天地间,宏伟壮观;大江浩浩荡荡,一去不复返。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万里黄云随风飘动,颜色变幻;九道白浪翻滚,犹如雪山流淌。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我喜欢创作关于庐山的歌谣,灵感来源于庐山本身。

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闲暇时观看石镜,使我心境清澈;谢公曾经走过的地方,如今长满了青苔。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早年服用还丹,脱离了世俗的情感;琴心修炼到三叠,道行初有所成。

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远远地看见仙人,在彩云之中;手握芙蓉,朝着玉京方向前进。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先在汗漫的九垓之上等待,希望与卢敖一同游历太清。

【逐字翻译结束】。

上海中考语文课内重点文言句子翻译

上海中考语文课内重点文言句子翻译

2009年上海中考语文课内文言句子翻译陋室铭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孔子云:“何陋之有?”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莲之爱,同予者何人?橘逾淮为枳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伤仲永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周处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

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

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

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

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卖油翁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

因曰:“我亦无他,唯手熟尔。

”核舟记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黔之驴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 ,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黠鼠赋拊床而止之,既止复作。

文言文经典句子及翻译

文言文经典句子及翻译

【导语】⾃古以来,谁都难免会死的,那就把⼀⽚爱国的⾚胆忠⼼留在史册上吧!下⾯是©⽆忧考⽹分享的⽂⾔⽂经典句⼦及翻译。

欢迎阅读参考! 篇⼀ 1、⼀⼨⼭河⼀⼨⾦。

译:祖国的每⼀⼨⼭河⽐⼀⼨黄⾦还要宝贵,是绝不能让给外⼈的。

2、勿以恶⼩⽽为之,勿以善⼩⽽不为。

译:对任何⼀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些微⼩的。

却有益于别⼈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就不去做它。

3、不迁怒,不贰过。

译: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并且不要再犯第⼆次。

4、⾢⼈奇之,稍稍宾客其⽗,或以钱币乞之。

译:同县的⼈对他能作诗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亲去做客,有的⼈还⽤钱求仲永题诗。

5、三⼈⾏,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从之,其不善者⽽改之。

译:三个⼈在⼀起,其中必有某⼈在某⽅⾯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师。

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6、⼈⽣⾃古谁⽆死,留取丹⼼照汉青。

译:⾃古以来,谁都难免会死的,那就把⼀⽚爱国的⾚胆忠⼼留在史册上吧! 7、中峨冠⽽多髯者为东坡。

译:中间戴着⾼⾼的帽⼦长着浓密胡⼦的⼈是苏东坡。

8、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

译:对国家有利的事情要勇敢地去做,就算有死亡的危险也不躲避。

9、良药苦于⼝⽽利于病,忠⾔逆于⽿⽽利于⾏。

译:好的药物味苦但对治病有利;忠⾔劝诫的话听起来不顺⽿却对⼈的⾏为有利。

10、见侮⽽不⽃,辱也。

译:当正义遭到侮辱、欺凌却不挺⾝⽽出,是⼀种耻辱的表现。

篇⼆ 1、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译:不为贫贱⽽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2、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下,满坐寂然,⽆敢哗者。

译:过了⼀会⼉,只听到围幕中抚尺⼀拍,全场都安静下来,没有⼀个敢⼤声说话的。

3、⼩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

译:从⼩就想着报效祖国,⽽不是想着要封侯当官。

4、屠⼤窘,恐前后受其敌。

译:屠户很窘迫,恐怕前后受到两狼的攻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内文言文专题练习重要句子翻译1、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烛之武退秦师》晋文公、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

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烛之武退秦师》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是困难的。

3、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烛之武退秦师》您何必要灭掉郑国而增加邻邦晋国的土地呢?邻邦的国力雄厚了,您的国力也就相对削弱了。

4、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烛之武退秦师》晋国有什么不满足的呢?现在它已把郑国当作东部的疆界,又想扩张西部的疆界。

如果不侵损秦国,晋国从哪里取得它所企求的土地呢?5、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烛之武退秦师》借助了别人的力量,而又去损害他。

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国,这是不明智的;用混乱代替联合一致,这是不勇武的。

我们还是回去吧。

6、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勾践灭吴》凡是我父辈兄弟和同姓弟兄,只要有能够帮助我出谋划策打败吴国的,我将和他共同管理越国的政事。

7、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越轨,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此则寡人之罪也。

寡人请更。

《勾践灭吴》我不知道自己的力量不够,与吴国这样的大国作对,导致老百姓流离失所,横尸遍野,这就是我的罪过,我请求你们允许我改变治国政策。

8、然后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人于吴,其身亲为夫差前马。

《勾践灭吴》然后恭卑地服侍夫差,派三百个士做吴王的仆人,勾践自己还亲自为夫差充当马前卒。

9、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而摩历之于义。

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

《勾践灭吴》那些明智达理之士,供给他们整洁的住处。

给他们穿漂亮的衣服,让他们吃饱饭,而切磋磨砺义理。

前来投奔的四方之士,一定在庙堂上举行宴享,以示尊重。

10、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不患其志行之少耻也,而患其众之不足也。

《勾践灭吴》现在夫差那边穿着水犀牛皮制成铠甲的士卒有十万三千人,不担心自己缺乏羞耻之心,却担心他的士兵数量不够多。

11、进则思赏,退则思刑;如此,则有常赏。

进不用命,退而无耻;如此,则有常刑。

《勾践灭吴》前进就要向导将得到赏赐,后退则想到要受到惩罚,像这样,就有合于国家规定的赏赐;前进时不服从命令,后退而无羞耻之心,像这样,就会受到合于国家规定的刑罚。

12、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我跟城北的徐公相比,谁漂亮?13、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我的妻子赞美我,是因为偏爱我;妾赞美我,是因为害怕我;客人赞美我,是想要向我求点什么。

14、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邹忌讽齐王纳谏》各级大小官员和老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得上等奖赏;书面规劝我的,得中等奖赏;能够在公共场所评论(我的过错)让我听到的,得下等奖赏。

15、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暮春时节,春天的衣服已经穿上了,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青少年,在沂河里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儿回来。

16、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数罟不入污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寡人之于国也》如果兵役徭役不妨害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便会吃不完;如果细密的鱼网不到深的池沼里去捕鱼,鱼鳖就会吃不光;如果按季节拿着斧头入山砍伐树木,木材就会用不尽。

17、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寡人之于国也》认真地办好学校,把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大道理反复讲给老百姓听,须发花白的老人也就不会自己背负或顶着重物在路上行走了。

七十岁以上的人有丝绸穿,有肉吃,普通百姓饿不着、冻不着,这样还不能统一天下而称王,是从来不曾有过的事。

18、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寡人之于国也》富贵人家的猪狗吃掉了百姓的粮食,却不约束制止;道路上有饿死的人,却不打开粮仓赈救。

老百姓死了,竟然说:‘这不是我的罪过,而是由于年成不好。

’这种说法和拿着刀子杀死了人,却说‘这不是我杀的而是兵器杀的’,又有什么不同呢?19、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蘅而斗诸侯。

《过秦论》在那个时候,有商鞅辅佐秦孝公,在国内建立法律制度,致力于耕种纺织,修造防守进攻的武器,对外实行连衡策略,来使诸侯各国相斗。

20、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

《鸿门宴》张良这时候跟随着刘邦。

项伯就连夜骑马赶到刘邦军中,私下会见了张良,详细把事情告诉(张良),想叫张良和他一起离开(刘邦)21、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鸿门宴》秦王有象虎狼一样凶狠的心肠,杀人惟恐不能杀尽,处罚人惟恐不能用尽酷刑,(因此)天下老百姓都背叛了他。

22、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做大事情不必顾虑细枝末节,讲大礼不必讲究小的礼让。

现在人家正象切肉的刀和砧板,我们是鱼和肉,为什么(还要)告辞呢?22、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鸿门宴》从这条路到我军营不过二十里罢了。

请你估计我到了军营,你再进去(见项王)。

2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悲夫!《兰亭集序》我这才知道,把生和死同等看待是荒诞的,把长寿和短命同等看待是妄造的。

后人看待今天,也像今人看待从前一样,真是可悲啊!24、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归去来兮辞》认识到过去的错误已不可挽救,知道了未来的事情尚可追回。

实在是误入迷途还不算太远,已经觉悟到今天“是”而昨天“非”。

25、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师说》不理解文句,不能解决疑惑,有的人向老师学习,有的人却不向老师求教,小的方面学习,大的方面丢弃,我看不出他们有什么明智的呢。

26、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六国论》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之国。

六国的势力虽然比秦国弱,可是还有可以用不赂秦的手段战胜秦国的形势。

假如我们凭仗着这样大的国家,而重蹈六国灭亡的老路,这就是又在六国之下了!27、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游褒禅山记》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所得益,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广泛。

28、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我对于那座倒地的石碑,又感叹古代刻写的文献未能存留,后世讹传而无人弄清其真相的事,哪能说得完呢?29、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伶官传序》推究庄宗所以取得天下,与他所以失去天下的原因,就可以明白了。

30、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石钟山记》能敲得发出铿锵作响的山石。

到处都有,可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这是为什么呢?31、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石钟山记》事情没有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却主观地推断它的有无,能行吗?32、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五人墓碑记》这五个人,就是当周蓼洲先生被阉党逮捕时,为正义所激奋而死于这件事的。

33、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而死。

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

《五人墓碑记》然而,(他们的堂堂正气是压不倒的)这五个人临刑的时候,神情昂然自若,喊着巡抚的名字骂他,谈笑着死去。

被砍下的首级放在城上示众,脸色没有一点改变。

34、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在魏阉乱政的时候,官僚们能够不改变自己的志节的,在全国这样广大的地域,又有几个呢?35、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由此看来,那么,今天那班爵位显赫的官僚,一旦犯罪应受惩治,有的脱身逃跑,不能为远远近近的地方所收留,又有剪发为僧,闭门不出,或装疯出走,不知窜到什么地方去了的。

他们这种可耻的人格,卑贱的行为,比起这五个人的死来,轻重之别到底怎么样呢?36、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五人墓碑记》不这样的说,假令这五个人保全他们的脑袋终老于家中,那么,虽然享尽他们的天然年寿,但人人都可以把他们当奴仆使唤,怎么能够使英雄豪杰们拜倒,在他们的墓道上紧握手腕表示掉惜,抒发他们那有志之士的悲愤呢!所以,我和同社的各位先生,惋惜这座坟墓只有一块石碑,就替他写了这篇碑记,并借以说明死生的重大意义,普通百姓对国家也有重要作用啊。

37、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陈情表》刚出生六个月,我慈爱的父亲就不幸去世了。

经过了四年,舅舅又逼迫母亲改了嫁。

38、呜呼!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

《祭十二郎文》唉!我从小就做了孤儿——等到长大,连父亲是什么样子都记不清,唯一的依靠,就是哥哥和嫂嫂。

39、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唉!这是真的呢?还是做梦呢?还是传信的弄错了真实情况呢?40、予以愚触罪,谪潇水上。

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

《愚溪诗序》我因愚犯罪,被贬到潇水。

我喜爱这条溪水,沿着它走了二三里,发现一个风景绝佳的地方,就在在这里安家。

41、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

《愚溪诗序》所以再没有像我这么愚蠢的人了4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赤壁赋》何况我同你在江中和沙洲上捕鱼打柴,以鱼虾为伴,与麋鹿为友,驾着一叶孤舟,在这里举杯互相劝酒。

只是像蜉蝣一样寄生在天地之间,渺小得像大海中的一颗谷粒,哀叹我生命的短暂,而羡慕长江的流水无穷无尽。

43、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不如拚博一笑。

因合纳斗盆。

《促织》成名心想养着这样低劣的东西,终究没有什么用处,不如让它斗一斗,换得一笑了事。

因而把两个蟋蟀放在一个斗盆里。

44、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