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虚词用法推断(教案)

文言虚词用法推断(教案)
文言虚词用法推断(教案)

文言虚词用法推断(教

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文言虚词

一、考点能力要求

《考试大纲》中对于文言虚词的要求,值得注意的有两点:一是“常见文言虚词”;二是“在文中的用法”,两者都是对考查范围的限定。高考中对常见文言虚词用法的考查,要求考生掌握常见文言虚词,能够根据上下文辨析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能够根据文意语气和句与句的关系选用恰当的虚词,重点考查考生在阅读材料中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具有懂得并能加以解释的能力。现在的《考试大纲》只保留了18个常见文言虚词:而、乎、其、且、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何、乃、若。在考查时虽然也会涉及到其他的,但仍以这18个虚词为主。因此,对这18个文言虚词的常见用法加以整理、复习是很有必要的。

二、学法指导

文言虚词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和叹词六类。虚词数量虽然不多,但是使用频率高,用法灵活多变,所以掌握好虚词用法,是学习文言文,读懂文言文的重要内容。虚词的复习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要有全句意识。

许多虚词意义不实在,在句中主要起一定的语法或语气作用。因此只有依靠对全句的分析和把握,才能准确地理解它。比如语气助词,在疑问句末表疑问语气,在感叹句末表感叹语气,在陈述句末则表陈述语气,与全句的句式和语气“息息相关”。

2、要有句位感。

一些虚词在句中的位置不同就起着不同的作用。比如“也”,在句子末尾一般表判断、陈述、疑问、感叹等语气,在句子中间一般起舒缓语气的作用。“其”,在句首一般是语气副词,表反问、推测、祈使、婉商等语气;在句中,用于动词后面,一般作代词,如“秦王恐其破璧”。用在名词或代词后面,一般作语气副词,如“尔其无忘乃父之志”“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3、注意进行词法、句法分析。

如:分析“以”的意义和用法。

1、“以”用于名词、代词前,一般与名词构成介宾短语,是介词,如,(1)愿以十五城请易璧,(2)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3)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

2、用在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前,一般作连词。

(一)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二)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三)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例如: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剑赀财以送其行。(《五人墓碑记》)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四)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五)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

4、分辨词性,以词性统帅用法。

例如“之”有三种词性:(1)动词。“辍耕之垄上”。作为实词,仅此一个用法,比较特殊,应着重记住。(2)代词,又有两种用法。①人称代词,有第一、第三人称用法。第三人称用法是一般用法,比较熟悉,可不必特别记。第一人称用法属大家比较生疏的特殊用法,要引起注意,如“不知将军宽之(“我”)至此也”。②近指代词,如“均之(这)二策,宁许以负秦曲”“之二虫,又何知”。(3)助词一般有五种用法。①当“的”用,作定语的标志。“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是一般用法,一看便知,不必特别记。②用在中心语(动词或形容词)和补语之间,作补语标志,如“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这个用法联系上下文也容易理解。③音节助词,无实义。如“怅恨久之”“顷之,烟焰张天”。④作宾语前置的标志,译时省去。如“宋何罪之有”。⑤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使之在句中作主语、谓语或分句。如“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理解时,要抓住它是用于主谓之间(一般是名词、代词与动词、形容词之间)的特点,把它与作定语的标志区别开来。这样,通过词性统帅用法,就使繁多的虚词用法有了头绪。通过抓住生疏、疑难、特殊用法,减少了复习量。两者结合,复习就容易多了。

文言虚词的具体推断法:

一、看语法结构

借助语法结构分析可以推断文言虚词的用法。

①先妣抚之甚厚(归有光《项脊轩志》)

“抚之”是动宾短语,“之”是动词“抚”的宾语,代词,代“妪”,可译为“她”。

②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庄子?秋水》)

“仲尼之闻”是偏正短语,“之”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是结构助词,可译为“的”。、

③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韩愈《师说》)

“师道之不传”是主谓短语,作“久矣”的主语,“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是结构助词,可不译。

④辍耕之垄上(司马迁《陈涉世家》)

“之垄上”是动补短语,“之”是动词,“去”“往”的意思,“垄上”是补充说明“之”的处所。因此“之”是一个实词,而不是虚词。

二、看对应位置

语言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词句构成的对文,其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用法往往相同或相似。由此可从句中熟悉的虚词的用法,推断对应位置的疑难虚词的用法。

①舟遥遥以轻颺,风飘飘而吹衣。(陶潜《归去来兮辞》)

“以”和“而”处于对应位置,“而”是表修饰的连词。

②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贾谊《过秦论》)

“因”和“乘”处于对应位置,“乘”是介词“趁着”的意思,由此可推断“因”也是乘着的意思。此句的“利”“便”也是对文,都是指有利的形势。

③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东山》)

“矣”和“思”处于对应位置,由“矣”是语气助词可推断“思”也是语气助词。

④噫吁嚱,危乎高哉!(李白《蜀道难》)

“乎”和“哉”处于对应位置,由“哉”是表感叹的语气助词,可推断“乎”与“哉”同义。

三、看特殊标志

文言文段与段、句与句衔接过渡,起承转合,常由一些虚词充当的标志性词语。这些词语多用来发议论、转话题、抒感叹、表关联等。根据标志性词语,可推断其用法。

①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王羲之《兰亭集序》)

“夫”用在段首引发议论,是发语词,可不译。这种用法的虚词还有“若夫”“故夫”“且夫”“盖”等。

②至于颠覆,理固宜然。(苏洵《六国论》)

“至于”用在句首承接上文,表示另外再说一层意思,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这种用法的虚词还有“至”“至若”“至如”。

③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范仲淹《岳阳楼记》)

“嗟夫”用在段首抒发感叹,可译为“唉”。这种用法的虚词还有“噫”“呜呼”等。

④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韩愈《师说》)

“是故”表事情的关联,可译为“因此”。这种用法的虚词还有“是以”“虽然”“然则”“盖”等。

四、看语气表达

有些文言虚词的用法可以根据语句所表达的语气来推断。

以下四例中的“其”都是语气副词,但所表达的语气各不相同,因而用法也不同。

①其李将军之谓也(2002年全国卷)

“其”表推测语气,可译为“大概”。

②其真不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

“其”表反诘语气,可译为“难道”。

③吾其还也(《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其”表商量语气,可译为“还是”。

④尔其无忘乃父之志(欧阳修《伶官传序》)

表命令语气,可译为“一定”。

五、看具体语境

文言虚词的用法比较灵活,要确定一个虚词的用法就必须联系语境作具体分析,做到“字不离句,句不离篇”。

①针针丛棘,青麻头伏焉(蒲松龄《促织》)

语境是一只“青麻头”(蟋蟀)藏匿在“针针丛棘”之中。由此可推断“焉”是兼词“于此”。“伏焉”即“伏在那里”。

②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

语境是交代写文章得目的是等待那些考察民情得人能够看到这篇文章。由此可推断“焉”是代词,代文章。“得焉”即“能够看到它”。

③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焉”用在疑问句中,表示责备得语气,由此可推断“焉”是疑问代词,可译为“何、哪里”。④圣心备焉(荀子《劝学》)

“焉”用在陈述的语境里,是语气助词。

六、看删换代变化

所谓“删”就是指将加点的虚词删除,看是否影响句子的意思,若不影响,一般来说该虚词就是作连词的;所谓“换”就是指将虚词前后的两个词交换位置,若交换后,意思不变,则表明该虚词起的作用是并列关系;所谓“代”就是用其他词语替代加点的词,看语意是否发生变化,则可推断出其用法。如: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修饰

②劳苦干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鸿门宴》)——并列

③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却

④惑而不从师(《师说》)——却

⑤而又与大国执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勾践灭吴》)——表结果

⑥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六国论》)——来

⑦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病梅馆记》)——把

如何辨别以上的“而”和“以”呢?先看有关“而”的4 个例子。第一步采用“删除”,将①至④句中的“而”全部删去,读起来仍然通畅,句意表达没有影响,这表明“而”在句中都是作连词。第二步采用“换位法”,将“而”字前后的两项交换位置,就能辨别出这4个“而”的差异。换位后,只有②不影响原意,说明此句中的“而”是并列关系。第三步采用“替代法”,将“而”字的有关连词的常用意义代入句子中,则可判出③④句都表转折关系,①句是表修饰关系。⑤—⑦用“删”

的方法删去“以”,发现⑦不能,确定⑦是介词,⑤⑥可以删去,表明是连词,这样再区分,⑤可用“结果”连词替换。⑥表目的关系。

七、看句式特点

要准确把握以下句中带点的虚词的用法,可根据句式特点进行推断。

①多于南亩之农夫(杜牧《阿房宫赋》)

是介宾短语后首句,“于南亩之农夫”介宾短语,“于”是介词“比”的意思。

②石之铿然有声者(苏轼《石钟山记》)

是定语后置句,“”“石”是中心语,“铿然有声者”是定语,“之”是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③何以战(《左传?曹刿论战》)

是宾语前置句,“何以”即“以何”,“以”是介词“凭借”的意思。

④竖子不足与谋(司马迁《鸿门宴》)

是省略句式,“与”后面省略了宾语“之”,“与(之)”是介宾短语,“与”是介词“和、跟”的意思

⑤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蒲松龄《促织》)

是被动句,“为”表被动,是介词“被”的意思。

解答虚词题的思路:①检索该虚词的用法和意义②辨认课内语句的出处和意义、用法③放回原文,结合较宽的语境加以代入、确认。

四、强化训练

1.下列各句中对“乃”字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良乃入,具告沛公。②今君乃亡赵走燕。③赢乃夷门抱关者也。④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⑤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⑥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⑦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⑧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⑨尔其无忘乃父之志。⑩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A.①⑤⑥|②③⑦|④⑧|⑨⑩

B.①④⑤|②③⑦|⑥⑧|⑨⑩

C.①④⑤|②⑥⑧|③⑦|⑨⑩

D.①③⑤|②④⑥|⑦⑧|⑨⑩

2.对下列各句中“且”字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②不出,火且尽。③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④河水清且涟漪。⑤古之圣人,犹且从师而问焉。⑥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⑦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⑧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 A.①④|②⑥|③|⑧|⑤⑦ B.①|②⑥|③|④⑧|⑤⑦ C.①④|②⑥|③|⑤|⑦⑧ D.①|②③⑥|④⑧|⑤⑦3.比较下列各句中的“以”字,对其意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⑴告先帝之灵以彰其咎⑵将财物寄置界内以避盗⑶得全首领以没⑷愿以十五城请易璧⑸以秦昭王四十八年生于邯郸⑹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文言虚词及用法教案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文言文离不开实词和虚词,在上一讲中我们已经详细讲解了文言实词的相关意义和用法,那么本讲我们主要是讲解文言虚词在文言文中的常见意义和用法。在整个高中阶段需要我们掌握的共有18个虚词,而且大部分的虚词在初中阶段已经接触过了,在这一讲中我们进一步地梳理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二、复习预习 在下列对联的末尾加上什么虚词能使其表达的意思完全相反? 君恩深似海 臣节坚如山 可加为:君恩深似海矣 臣节坚如山乎 同学们发现此对联的意思发生变化了吗?今天我们来学习几个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三、知识讲解 考纲中要求掌握的虚词共18个,分别是: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本次课重点讲述了其中的几个高频虚词:而、其、为、以、因、于、之。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应学会积累并辨析常见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考点/易错点1而

1.连词。 (1)表并列: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例:蟹六跪而二螯。 (2)表递进:可译为“并且”或“而且”。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3)表承接:可译为“就”、“接着”、“然后”、“于是”,或不译。例:图穷而匕首见 (4)表转折:可译为“但是”、“却”。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5)表假设:可译为“如果”、“假如”。例: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6)表修饰:即连接状语,可不译或译为“地”。例: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 (7)表因果:可译为“因而”。例:诸人徒见操书言水步八十万而各慑恐。(8)表示目的关系:例: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2.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例①: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例②:而翁归,自与汝复算尔。 3.音节助词。常与其他虚词构成“复音虚词”。如:“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例①: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例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已而”、“俄而”一般用来表示时间不久。 考点/易错点2其 1.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用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例: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2)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修饰语)应译为“他”、“它”,不能加“的”。例①:秦王恐其破璧。(“其破璧”作宾语。)) (3)活用为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例①: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例 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4)指示代词,表远指。作定语,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初中语文文言文虚词总结随着中考改革的逐步深入,对文言虚词的考查将更加注重理解和运用,不再考查那些烦顼的词法、句法等古汉语知识。纵观近年各地中考试题,文言虚词的考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容:一是虚词在语境中的意义;二是虚词在朗读中的作用;三是文言句子的翻译。前两种是对文言虚词的显性考查,后一种是对文言虚词的隐性考查。 要掌握常用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识记常用文言虚词的基本意义和用法;②结合语句翻译确定该文言虚词在句中的意义;③根据文言虚词在语句中的作用,巧妙地用现代汉语中的词语来替代;④先多朗读,体会语气,再进行判断。 「考点梳理」 在初中阶段常用的文言虚词大致有四类:一类是起指代作用的,如“之、其、何”;第二类是起组合作用的,如“以、于、为”;第三类是起连接作用的,如“而、则、乃”;第四类是起语助作用的,如“也、乎、夫、焉”。其中最为重要的文言虚词有“之、其、而、以、于”。为便于同学们复习,现就初中常见的文言虚词中最为重要的文言虚词,结合具体实例对其用法作简要分析。 之1、代词,代人,译为:他,他们。例:愿陛下亲之信之。(《出师表》) 2、代词,代事,译为:这,它。例:肉食在者谋之。(《刿论战》 3、代词,代物,译为:它,它们。例:太医以王命聚之。(《捕蛇者说》) 4、指示代词,译为:这。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 5、助词,用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译为:的。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涉世家》) 6、助词,用于主谓结构之间,无实在意义,不译。例: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 7、助词,作宾语倒装标志,无实在意义,不译。例:何陋之有。(《陋室铭》) 8、助词,用于凑足音节,无实意,不译。例:公将鼓之。(《刿论战》) 9、动词,作谓语,译为:去,往。例:吾欲之南海。(《为学》)(注:此处作实词) 以1、介词,与后面的词或短语一起构成介宾短语,充当状语或补语,其译意较多。 ①译为:把,拿。例: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 ②译为:用,拿。例:以刀劈狼首。(《狼》) ③译为:凭,靠。例:何以战。(《刿论战》) ④译为:根据,按。例: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⑤译为:因为。例: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楼记》) 2、作连词,表示顺承、目的、结果等。 ①可译为:来,而。例:属予作文以记之……(《楼记》) ②也可译为:以致。例: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3、作副词,表示时间,译为:已,已经。例:固以怪之矣。(《涉世家》) 4、动词,用作谓语,译为:以为,认为。例:愚以为宫中之事……(《出师表》)(注:此处作实词) 而1、作连词,表示并列、顺承、转折、假设关系。 ①表示并列关系,译为:并且,而且。例: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人教版高三语文高考文言虚词“以”和“和”的用法

高考文言虚词“以”和“与”的用法 文言虚词“以”和“与”的用法 以 一、 '以'用作介词 1.表示工具。译为:拿,用,凭着。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璧之下。(《石钟山记》) 2.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皆好辞而以赋见称。(《屈原列传》) 3.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译为:把。 操当以肃还付乡党。(《赤壁之战》) 4.表示时间、处所。译为:于,在,从。 以八月十三斩于市。 以崇祯十七年夏,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 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 5.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 卒以吾郡这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五人墓碑记》) 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 6.表示依据。译为:按照,依照,根据。 今以实校之。(《赤壁之战》) 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说明:“以”字的宾语有时可以前置,有时可以省略。 以一当十(成语) 夜以继日(成语) 秋以为期(《诗经·氓》) 7、“以”后接名词或代词构成介宾短语,常译作“把、用、在、凭借、因为、按照等”例:虽董之以严刑。(表手段、工具,用) 8、“以”后接名词性短语构成介宾短语 例:农人告余以春及。(“春及”意即春天到来后的农事,是主谓式名词性短语) 长八尺,多辩,常以谈笑讽谏。(“谈笑”,动词活用作名词,属名词性短语,谈笑的方式)9、与疑问词“何、奚等”连用,构成倒装式介宾短语 例:不然,籍何以至此?(“何以”即“以何”,表依据,凭什么) 奚以知其然也?(“奚以”即“以奚”,表依据,凭什么) 10、“以”后省略“之”字,“以”常译作“把”;“之”作代词,共同构成介宾短语 例:引(之)以(之)为流觞曲水。(“之”代上文的“清流激湍”) 二、 '以'用作动词 1、“以”后接主谓式短语,常译作“认为” 例:成以其小,劣之。(“其小”是主谓式短语,“其”作主语,“小”是形容词,作此主谓结构的谓语) 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是主谓式短语,“媪”作主语,“为长安君计短也”作此主谓结构的谓语) 2、根据一些文言文句子对仗的规律去推敲 例: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以”即前句“用”字意,任用)

(完整word版)中考文言虚词复习教案

中考常用文言虚词复习 一、导入新课 大家都知道:在文言文中,根据词是否具有实在意义,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实词,另一类是虚词。这两类词在文言中的作用也不同。曾有人这样说,如果说实词是文言文的肉体,那么虚词则是文言文的灵魂。虚词为何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呢?这是由它的灵活性决定的,它的意义会随着语境的变化而变化。但也正因为这一点,加大了虚词学习的难度。而虚词从去年开始又成为我们临沂中考的考点。我们就必须把握一些常见的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不过大家不用怕,今天我们就一块来归纳复习几个常用文言虚词的用法。 二、复习目标 1.了解文言虚词复习要点:去年临沂中考试题,文言虚词的考查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常用虚词的用法与意义; 二、虚词在文言句中的翻译; 2.掌握“之、而、以、于”等虚词的意义与用法。 三、考什么 首先请同学们看一下,我们临沂2013年中考《语文考试说明》中规定的14个文言虚词:之、而、其、以、于、为、焉、者,也、乎、且、则、乃其中“之、而、其、以、于、为”使用的频率很高,当然考试的几率也就更大一些,这节课我们就先来复习这几个虚词的用法。 四、怎么考 复习之前,我们先来看一道题,是2012年我们临沂市的中考题。 1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以”和“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中的“以”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因为 B.家贫,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来 C.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山市》)用 D.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凭借,依靠 从这道中考题中可以看出: 1、题型设置:为选择题,选项为四个,题干要求判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的意同。 2、题料来源:四个选项全选自课内所学课文。 同时,这道中考题告诉我们,必须灵活把握常用文言虚词的一般用法,才能得心应手,做对题目,把这两分轻松的收入囊中。那接下来我们就来借助题目归纳总结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五、复习归纳 一、“之” (一)指出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 1、二世杀之()

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推断

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推断 文言文中,除了实词之外,还有一批数量可观的虚词。这些虚词在文言文中经常见到,在高考也经常考到。“之乎者也焉矣哉,用得不错是秀才”,从古人的这句话中,能够就看出文言虚词的重要性。这些虚词,在表达上各自具有不同的意义或语法作用。所以,我们就有必要了解它的意义和用法;又因为语言环境不同,它们的意义和用法也会不同,这也就要求我们在掌握基础之后,能够灵活机动,学会推断。 【考纲透视】 2009年普通高考语文科《考试大纲》要求“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理解这个要求,要从两个层次加以把握:一是“常见文言虚词”的范围,即《考试大纲》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即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二是“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高考中对常见文言虚词用法的理解,是指在阅读材料中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具有懂得并加以解释的水平,而不是要求考生凭空地去历数哪些常见文言虚词具有哪些用法。 【解题技巧】 理解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须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来推断。以下方法能够协助我们解题。 一、看语法结构。 无论是现代文还是文言文,其语句的组合都靠的是语法。因而,借助语法结构分析,能够协助我们推断文言虚词的用法。 例如: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退秦师》) “臣之壮”是主谓短语,“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如:我见相如必辱之.。(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辱之”是动宾短语;“之”是动词“辱”的宾语,代词,代“蔺相如”,可译为“他”。 再如: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贾谊《过秦论》) “膏腴之地”和“要害之郡”都是偏正短语,“之”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是结构助词,可译为“的”。 二、看前后内容。 辨析虚词前后的语句内容,也是我们区别虚词用法的一种方式。比如“而”作连词,有几种情况最易混淆,即表并列、表递进、表承接。最简单的区分方法就是考察“而”前后内容的结构,如果是非动词性内容,则不能表示承接关系。反之,则可将“而”前后的内容调整次序实行辨析,表承接关系的“而”表示动作的先后性,所以前后内容的次序绝不可颠倒;至于表递进关系的“而”则表示后面的内容较前者更进一步,所以次序不能颠倒。只有表并列关系的“而”其前后的内容能够颠倒,且意思基本不发生变化。 如在《过秦论》一课中,“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此句中的三个“而”所连接的内容,能够前后对调位置,大意未变,因而表示的都是并列关系;“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瓮牖绳枢之子”是形容陈涉之穷困,“氓隶之人”是说陈涉社会地位低,是下层百姓,“迁徙之徒”是指被征发的人,更无地位可言。所以,此处的“而”表示的是递进关系,突出陈涉的身份之卑微。 再如2009年高考安徽卷第5题,“遂扫石而.坐”与“弃甲曳兵而.走”,第一个“而”所连接的“扫”与“坐”都是动词,且这个词的顺序不能颠倒,有先后之分,所以这个“而”是表承接关系的连词;第二个“而”连接的是状语和中心语,“弃甲曳兵”修饰“走”,描绘出的是“走”的情态,表修饰关系。

如何推断文言虚词用法

如何推断文言虚词用法 在文言文中,大多数的虚词不表示明确的意义,但它们能组织实词完成句子结构,体现出句子的语气,表达出作者的感情。尽管虚词的数量比实词少得多,但因为虚词使用的频率高,语法功能强,且古今变化大,用法灵活多样,所以掌握既是学习古汉语的一大难点,又是一大重点,也是考试的热点。 考纲对此考点的要求是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能力层次为B级(理解),即准确判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高考对此知识的要求,并不简单地实记哪些常用虚词有哪些用法,而是要求具备在上下文辨析其具体用法的能力,故把握难度较大。在学习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有全局意识、全句意识。解题时,要借助全文辨析虚词,借助语境(上下文)辨析虚词、借助有关注解辨析虚词、借助事理辨析虚词、借助题干推断用法、借助词法句法解析虚词。同时要明白,许多虚词意义并不存在,在句中主要起一定的语法或语气作用,因此只有依靠对全句的分析和

把握才能准确地理解它。比如语气助词,在疑问句末助疑问语气,在感叹句末助感叹语气,在陈述句末则住助陈述语气,其用法与全句的句式和语气“息息相关”。 二要“以熟代生”。如果能记熟课本中常见的文言虚词的基本用法,与之相应的要考得文言虚词的用法就好辨析了,如能记得“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的“则”的用法是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译为“就是”那么2006辽宁高考第11题C项的“此则京邑之人也”中的则的用法便很好判断与“无以,则王乎”不同。 三要有句位感。一些虚词在句中的位置不同,所起的作用也不同。比如“也”,在句末助判断、陈述、疑问、感叹等语气,在句中一般常用于主谓之间,起舒缓语气的作用,如:“求也闻有国有家者……”、“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乎”用在句末是语气词,用在句中且直接用在形容词之后常是助词(形容词词尾),如“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用在句中往往用在代词名词之前是介词(相当”于”),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高考文言文虚词复习教案

高三语文文言虚词复习学案 设计:程国栋 第一课时 文言文阅读——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 考纲要求: 《考试说明》关于文言虚词的要求是“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理解层级B级。常见文言虚词有18个: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在文中的用法”,就是在文言文阅读材料的上下文中确定某个虚词的具体意义和作用。复习文言虚词,一般不要求同学死记硬背虚词的义项。 教学重点: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 教学难点: 掌握虚词选择题的答题技巧 教学过程: 这是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高考考查文言虚词的题型绝大部分是将每个虚词都放在两个句中加以比较来考查其异同,并且一句是出自原文,一句是出自中学课本。课外知识是课内知识的拓展和延伸,掌握了课内知识点,特别是掌握了考纲规定的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我们就可以在解答考查文言虚词这一小题时自如地运用代入法。答题时先确认判断该虚词在两句中自己最熟悉、最有把握的那一句里的意义和用法,然后将其代入另外一句,再看看替代后文意是否通顺、恰当,如通畅,则相同;反之,则不同。 根据具体的语境和不同的语法搭配来进行判断,要充分利用语境来辨别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在阅读材料中,要根据上下文的特定语言环境加以理解。 如“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这里的“乃”是副词还是连词?我们考查一下前文的意思:前文蔺相如说和氏璧是天下共同称颂的宝玉,赵王送璧时设九宾礼于庭,表示对大国的尊重,那么璧送来了,秦王也应对赵国表示尊重,“设九宾于廷”。这样看来,蔺相如提出的是一个必要条件,两句间是“只有……才……”的关系,因此,“乃”应解释 有些虚词是构成特殊文言句式的标志词,其用法是固定的。如用“见”“于”“为”“为所”表被动,用“之”“是”表示宾语前置,如:何厌之有。 从语法结构角度切入也是理解文言虚词行之有效的方法,如“以勇气闻于诸侯”和“故内惑于郑袖”,结合文意可知,前句的主语是廉颇,是施动者;后句的主语应是楚怀王,是受动者。故第一句中“于”译为“在”,第二句中“于”译为“被”。 有些文言词兼有实词和虚词两种性质,可借助上下文的语境,推断其词性和用法。词

文言虚词“以”的用法及举例

文言虚词“以”的用法及举例 (一)介词 1.表示工具。译为:拿,用,凭着。 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璧之下。(《石钟山记》) 2.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①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③皆好辞而以赋见称。(《屈原列传》) 3.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译为:把。 ①操当以肃还付乡党。(《赤壁之战》) 4.表示时间、处所。译为:于,在,从。 ①以八月十三斩于市。 ②以崇祯十七年夏,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 ③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 5.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 ①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卒以吾郡这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五人墓碑记》) ③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 6.表示依据。译为:按照,依照,根据。 ①今以实校之。(《赤壁之战》) ②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说明:“以”字的宾语有时可以前置,有时可以省略。 ①以一当十(成语)②夜以继日(成语)③秋以为期(《诗经?氓》) (二)连词。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②忽魂悸以魄动。(《梦游天姥吟留别》) 2.表示承接关系,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 ①余与四人拥火以入。(《石钟山记》) ②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 ③各各竦立以听。(《促织》) 3.表示目的关系,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 ①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余年,教吾子与汝子(《祭十二郎文》) ③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六国论》) 5.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 ①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 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③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5.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①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

2017高考文言文虚词复习教案

文言文虚词复习教案 李兵2016-11-17 一、《考纲》要求掌握的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考试说明》中确定的18个文言虚词;所谓“用法”,就是某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及其所表示的语法关系,即词性(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等,有些资料书把代词也归入虚词范围)。 与文言实词相比较,文言虚词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用法比实词灵活,往往一个字有好几种用法,好几种解释,甚至分属好几类词。二是使用频率比实词高,许多常用的虚词,在一篇中会多次出现。三是语法功能比实词强,实词往往要靠虚词的组合、连接、辅助而成为完整的句子,体现不同的意思,抒发不同的感情,表达不同的语气。四是在汉语的发展历史中,变化比实词大。 近几年高考文言虚词的考查,并不直接单独设题,而是着眼于应用与理解,对文章整体阅读有着一定的帮助,在翻译中会有适当的体现。 文言虚词用法辨析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语境推断法 虚词大多有多种用法,要确定其具体意义和用法,必须结合具体的上下文,利用文意理解。如“之”字称代内容就必须联系上下文,才能对“之”字所指内容进行确定。再如“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一句里两个“之”:前“之”用在“饶”(州)与“德兴”(县)之间,州与县是从属关系,故应是“的”意思;后“之”用在动词“送”后作宾语,属代词无疑。 2、全句关照法 判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要有全句意识,许多虚词的意义不实在,在句中主要起一定的语法或语气作用,因此只有依靠对全句的分析和把握才能准确理解它。如作语助词的“也、矣、焉、哉”,在疑问句末助疑问语气,在感叹句末助感叹语气,在陈述句末助陈述语气,它们始终是与全句语气“息息相关”。 3、句位分析法 一些虚词在句中不同位置就起不同作用。比如“也”,句末助陈述、疑问、感叹等语气,在句中一般起舒缓语气的作用。再如“其”,在句首一般是语气副词,如“其李广将军之谓乎”,因为“其”不能作主语;在句中,动词后一般是代词,如“秦王恐其(代荆轲)破璧”,在名(代)词后一般是语气副词,如“尔其(语气副词,一定)无忘乃父之志”。 4、语法分析法 比如有虚词“以”的四个句子?①俅以幸臣躐跻其位;②得全首领以没;③扈

【人教版】推断文言虚词含义八法

推断文言虚词含义八法 掌握常见的文言虚词是阅读浅易文言文的基础。推断文言虚词用法在各种考试中经常出现,这也说明:推断虚词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和意义,是中学生必须具备的一项学习能力。由于在具体的使用中,虚词的用法非常灵活而多变,因此理解起来困难较大,它不仅需要我们朗读并背诵一定的文言文来形成语感,识记其基本用法来形成知识系统,还需要我们具备在具体情况下推断其用法和意义的能力。下面介绍八种常用的推断方法,供同学们学习和考试时参考。 1.句意分析法 根据句子的大意推断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和意义,在学习和应试中常用。如“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根据句意“不是挟带着泰山来跨过北海这一类情况”,就可确定“以”是连词“来”,表目的。又如“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一句的“因”是什么词,可以结合句子的意思“府吏听说了这个变故,就暂时请假赶了回去”,确定“因”是连词“于是,就”,表承接关系。 2.上下文推断法 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来推断,也是在总体把握文句意义的基础上来确定某个词的用法和意义。如“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壁”一句,这里的“乃”是副词还是连词呢?我们可以考查一下前文的意思:前文蔺相如说和氏璧是天下共同称颂的宝玉,赵王送璧时设九宾礼于庭,表示对大国的尊重,那么璧送来了,秦王也应对赵国表示尊重,“设九宾于廷”。这样开来,蔺相如提出的是一个必要条件,两句间是“只有……才……”的关系,因此,“乃”是应解释为“才”,表条件。 3.代入筛选法 如果我们知道某个虚词的基本用法和意义,在阅读和解题时,就可将它的每个用法代入句子去理解,挑选其中讲得通的一项,从而获得正确的答案。如“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我们知道“何”的主要用法和义项有:①疑问代词,译为“什么”“哪里”“为什么”“怎么样”等;②副词,译为“怎么能”“什么”“多么”等;③通“呵”,“喝问”;⑤复音虚词“奈何”“何如”“何乃”“何其”等。一一代入进行理解和筛选,就不难确定副词“多么”这个义项了。 4.交换理解法 如果给出两个句子,让我们判断句中某个虚词的用法是否相同,我们可以将其中能确定的一句中的虚词用法和意义代入另一句来理解,看句子是否讲得通,如果讲得通,那用法和意义就是一样的,如果讲不通,意义和用法就不一样。如判断“与我银,为.君致阁职”“谁为.大王为此计者”这两句,我们知道第二句中的“为”是介词“替”“给”,代入第一句理解:“给我银子,我替你谋个内阁职务。”句子是通的,所以该处的“为”也作介词“替”“给”讲。 5.结构推断法 一是可以根据句子的对称关系来推断。文言句子讲究整齐、对称,抓住这点,我们可从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推知相同位置的另外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如“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而”是连词表修饰关系的,那么“以”也该和它相同,作连词表修饰关系。二是根据词语在句子中所作的成份来推断。不同的句子成份就决定了词语的不同词性和用法。如“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两句,第

文言实词推断方法教学设计

文言实词推断六方法教学设计 合江中学吴贵芳 【考点阐释】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有三种考查形式: 一、选择题的形式单独考查:对四个实词分别进行解释,选出正确或错误的一项。 二、选择题最后一道文意把握题,个别选项文意的正确与否宜接与个别实词词义正确与否有关。 三、在文言文翻译中考査实词的含义。 【教学目标】 针对学生阅读文言文无从下手或想当然翻译的情况,确左引导学生掌握联想、组词、字形、对称结构、语法、语境推断法等六种方法,能有的放矢,较为准确地把握文言文阅读中遇到的实词的含义。 【教学重点】组词推断法、语法推断法 【学习难点】语法推断法 【教学过程】 [方法_] _____________ 推断法 联想该词在课文中的用法,相互比照,辨其异同,然后初步确定文中实词的含义。 【师傅领进门】 讽帝大征四方奇技。 【牛刀小试】 1、进之布指算,不爽。 ? ■ 2、铃简秀士。 3、令甲卒皆伏,使老女子乘城。 4、公败退,引次江北。 [方法二] ____________ 推断法 ?组成一个或几个双音节词进行推断。 ?借用成语中的实词词义来推断。 【师傅领进门】 1. 故议者方晋二陆。 2. 然疾悄正,弗甚用。 3. 除著作郎,不就。 4.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牛刀小试】 1、北邀当国者相见。 ■ 2、于是夜纽兵出,薄其营。 3、若贷而不诛,则天下大义不明,大法不立矣。 ■ 4、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

■ [方法三] ____________ 推断法 汉字本就是形音义结合的文字,因此,我们可以利用象形字、会意字、指事字以及形声字的形旁从字形角度去推断实词的含义。

文言虚词用法推断(教案)

文言虚词用法推断(教 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文言虚词 一、考点能力要求 《考试大纲》中对于文言虚词的要求,值得注意的有两点:一是“常见文言虚词”;二是“在文中的用法”,两者都是对考查范围的限定。高考中对常见文言虚词用法的考查,要求考生掌握常见文言虚词,能够根据上下文辨析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能够根据文意语气和句与句的关系选用恰当的虚词,重点考查考生在阅读材料中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具有懂得并能加以解释的能力。现在的《考试大纲》只保留了18个常见文言虚词:而、乎、其、且、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何、乃、若。在考查时虽然也会涉及到其他的,但仍以这18个虚词为主。因此,对这18个文言虚词的常见用法加以整理、复习是很有必要的。 二、学法指导 文言虚词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和叹词六类。虚词数量虽然不多,但是使用频率高,用法灵活多变,所以掌握好虚词用法,是学习文言文,读懂文言文的重要内容。虚词的复习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要有全句意识。 许多虚词意义不实在,在句中主要起一定的语法或语气作用。因此只有依靠对全句的分析和把握,才能准确地理解它。比如语气助词,在疑问句末表疑问语气,在感叹句末表感叹语气,在陈述句末则表陈述语气,与全句的句式和语气“息息相关”。 2、要有句位感。 一些虚词在句中的位置不同就起着不同的作用。比如“也”,在句子末尾一般表判断、陈述、疑问、感叹等语气,在句子中间一般起舒缓语气的作用。“其”,在句首一般是语气副词,表反问、推测、祈使、婉商等语气;在句中,用于动词后面,一般作代词,如“秦王恐其破璧”。用在名词或代词后面,一般作语气副词,如“尔其无忘乃父之志”“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3、注意进行词法、句法分析。 如:分析“以”的意义和用法。 1、“以”用于名词、代词前,一般与名词构成介宾短语,是介词,如,(1)愿以十五城请易璧,(2)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3)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 2、用在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前,一般作连词。 (一)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二)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三)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例如: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文言虚词的用法及示例

文言虚词的用法及示例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1.【而】(一)用作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7.表示因果关系,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8.表示目的关系,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三)通“如”:好像,如同。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而后】才,方才。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②三月而后成。【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

文言实词推断方法教(学)案

文言实词推断方法教案 教学目标 1. 通过练习,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文言实词推断的基本方法。 2. 学生能够推断出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 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推断文言文实词词义的基本方法 教学方法 讲练议结合、学生合作探究和教师点拨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文言实词的把握对文言文阅读至关重要,如果能把一篇文言文中的实词全部疏通的话,那这篇文章你就读懂了百分之七八十。那么,如何才能准确把握文言实词的含义呢?一方面我们要加强诵读,形成良好的语感;另一方面我们要多做积累,充实我们的知识储备库。而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还有一些能帮助我们判断文言实词含义的方法。 二、教学过程 (一)完成练习,探究方法 1. 安排学生分组阅读下列文段,完成练习。 (一) 沫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庄公好力。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鲁庄公惧,乃献遂邑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 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动,而问曰:“子将何欲?”沫曰:“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甚矣。今鲁城坏即压齐境,君其图之。”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既已言,沫投其匕首,下坛,北面就群臣之位,颜色不变,辞令如故。桓公怒,欲倍其约。管仲曰:“不可。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之。”于是桓公乃遂割鲁侵地,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予鲁。 ——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 1. 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 以勇力事鲁庄公事:侍奉 B. 乃献遂邑之地以和和:和平 C. 北面就群臣之位就:靠近,引申为“回到” D. 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予鲁亡:丢失 2.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沫执匕首劫齐桓公胁迫君其图之考虑 沫投其匕首丢下桓公怒,欲倍其约通“背”,背叛 (二) 白少傅居易,文章冠世,不跻大位。先是,禹锡大和中为宾客时,太尉德裕同分司东都。禹锡谒于德裕曰:“近曾得白居易文集否?”德裕曰:“累有相示,别令收贮,然未一披,今日为吾子览之。”及取看,盈其箱笥,没于尘坌。既启之而复卷之,谓禹锡曰:“吾于此人,不足久矣。其文章精绝,何必览焉!但恐回吾之心,所以不欲观览。”其见抑也如此。衣冠之士,并皆忌之,咸曰:“有学士才,非宰臣器。”识者于其答制中见经纶之用,为时所排,比贾谊在汉文之朝,不为卿相知,人皆惜之。 ——节选自宋光宪《北梦琐言》,有删改。 3. 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文章冠世,不跻大位跻:晋升 B.累有相示相:动作偏指一方,指“我” C.既启之而复卷之启:启发 D.其见抑也如此见:表被动 4.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别令收贮,然未一披看盈其箱笥,没于尘坌箱子;尘埃 有学士才,非宰臣器才能为时所排排斥 (三) 仲长统字公理,山阳高平人也。少好学,博涉书记,赡于文辞。年二十余,游学青﹑徐﹑并﹑冀之间,与交友者多异之。并州刺史高干,袁绍甥也。素贵有名,招致四方游士,士多归附。统过干,干善待遇,访以当时之事。统谓干曰:“君有雄志而无雄才,好士而不能择人,所以为君深戒也。”干雅自多,不纳其言,统遂去之。无几,干以并州叛,卒至于败。并、冀之士皆以是异统。统性俶傥,敢直言,不矜小节,默语无常,时人或谓之狂生。每州郡命召,辄称疾不就。常以为凡游帝王者,欲以立身扬名耳,而名不常存,人生易灭,优游偃仰,可以自娱,欲卜居清旷以乐其志。——选自后汉书《仲长统传》 5. 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9 文言虚词常见用法及例句

中考常见虚词用法及例句 每天收获小进步,积累起来就是大进步;每天收获小幸福,积攒起来便成大幸福! 【之】 (一)代词 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如: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 ③肉食者谋之。(《曹刿论战》) (二)助词 1.结构助词,译为“的”,如: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如: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②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 3.音节助词。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如: 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4.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如: ①何陋之有?(《陋室铭》) ②宋何罪之有?(《公输》) 5.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如: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三)作动词,可译为“到”、“往”。如: 1.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而】 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 l.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 ①泉香而酒冽(《醉翁亭记》) 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如: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则) ②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 ③环而攻之而不胜。(《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如: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 ②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隆中对》) ③环而攻之而不胜(《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④人不知而不愠(《论语》) ⑤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4.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如: ①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 5.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 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 ②杂然而前陈 【其】 (一)代词 1.作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作“他(她)”“他(她)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如: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2017年中考复习《文言虚词》教案

; 。 . 2017 年中考复习《文言虚词》教案 考试说明 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一般用法。 知识归纳 文言虚词是指那些词汇意义比较抽象,能组织实词完成句子结构的词类。初中语文教 材要求熟悉并掌握的文言虚词有 15 个,即:之、以、而、其、于、者、乃、夫、且、然、 所、则、焉、何、乎。其中“之、其、以、于、然”应该重点掌握。 题型分析及复习策略 近两年的中考题,大多是将词意与作用综合起来考查。那么,怎样才能准确理解、牢 固把握文言虚词呢? 1、词性的确定离不开搭配关系 虚词是组织实词完成句子词类,那么,虚词组织完成的句子(或词组)就决定该虚词 的词性。如“之”在主谓结构、偏正结构中为助词,如“鸿鹄之志” 在动宾 结构中,“之” 在前则为动词,如“吾欲之南海” 在后则为代词,如“愿陛下亲之信之” 从虚词与实词的 组成的短语搭配中,我们就能准确地三分之一虚词的词性。 2、词意的确定离不开语境 常用虚词中也有一些词性单一而词意丰富的,也有多词性多词意的,如何确定词意呢? 关键还在于把握前后文章。我们只要将主干贯连起来理解,就能把结构作用的虚词词意自然 地推究出来。 3、多积累、多练习、多总结 虚词的用法相对实词来说是比较单一和明确的,只要多练习,并且将相同用法的句子 加以比较分析,就会很快找到适合自己的解题思路。 常 用 虚 词 常用 相当于现代汉 用法 例 句 虚词 之 语的词或作用 代 1、代人、代事、 他 ( 们 )、 她 公与之乘。( 《曹刿论战》)

. . . . . . . . . . . . . . . . . . 词 代物。代人多是 第三人称。 (们)、它(们) 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出师表》) 便扶向路,处处志之。(《桃花源记》) 谨食之,时而献焉。(《捕蛇者说》) 2 、代第一人 称 的。 3、指示代词,表 近指。 1、结构助词:定 语前置的标志。 用在定语和中心 语(名词)之间。 2、结构助词:用 在主谓之间,取 消句子的独立 性。 3、结构助词:宾 助 语提前的标志。 词 4、结构助词:定 语后置的标志。 5、音节助词:用 在形容词、副词 或某些动词的末 尾,或用在三个 字之间,使之凑 成四个字,只起 调整音节的作 我 这(这件事) 可译为“的”, 有的可不译。 不译 不译 不译 无义,译时应省 去。 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 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 咨臣以当世之事。(《出师表》)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捕蛇者说》) 何陋之有?(《爱莲说》)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岳阳楼记》) 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期年之后。(《邹忌讽齐王纳谏》) 数月之后。(《邹忌讽齐王纳谏》) 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用。 动词 到、往、到…… 辍耕之垄上。( 《陈涉世家》)

文言虚词用法推断七看

文言虚词用法推断七看 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是阅读文言文不可或缺的知识。综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从总体来说,着眼于应用,题型都是客观选择题;要求考生辨析加点虚词用法的异同,不少考生感觉文言文虚词比较难,那么怎样来推断虚词的用法呢?下面提供的七种方法,在推断和解释文言虚词含义上还是非常有效的,对考生复习、备考也会有帮助的。 一、看语法结构 借助语法结构分析可以推断文言虚词的用法。 ①抚之甚厚(归有光《项脊轩志》) “抚之”是动宾短语,“之”是动词“抚”的宾语,代词,代“妪”,可译为“她”。②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庄子?秋水》) “仲尼之闻”是偏正短语,“之”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是结构助词,可译为“的”。 ③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韩愈《师说》) “师道之不传”是主谓短语,作“久矣”的主语,“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是结构助词,可不译。 ④辍耕之垄上(司马迁《陈涉世家》) “之垄上”是动补短语,“之”是动词,“去”“往”的意思,“垄上”是补充说明“之”的处所。因此“之”是一个实词,而不是虚词。 二、看对应位置 语言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词句构成的对文,其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用法往往相同或相似。由此可从句中熟悉的虚词的用法,推断对应位置的疑难虚词的用法。 ①舟遥遥以轻扬,风飘飘而吹衣。(陶潜《归去来兮辞》) “以”和“而”处于对应位置,“而”是表修饰的连词。 ②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贾谊《过秦论》) “因”和“乘”处于对应位置,“乘”是介词“趁着”的意思,由此可推断“因”也是趁着的意思。此句的“利”“便”也是对文,都是指有利的形势。 ②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东山》) “矣”和“思”处于对应位置,由“矣”是语气助词可推断“思”也是语气助词。 吁嚱,危乎高哉!(李白《蜀道难》) “乎”和“哉”处于对应位置,由“哉”是表感叹的语气助词,可推断“乎”与“哉”同义。 三、看特殊标志 文言文段与段、句与句衔接过渡,起承转合,常由一些虚词充当的标志性词语。这些词语多用来发议论、转话题、抒感叹、表关联等。根据标志性词语,可推断其用法。 ①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王羲之《兰亭集序》) “夫”用在段首引发议论,是发语词,可不译。这种用法的虚词还有“若夫”“故夫”“且夫”“盖”等。 ③于颠覆,理固宜然。(苏洵《六国论》) 于“用”在句首承接上文,表示另外再说一层意思,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这种用法的虚词还有“至”“至若”“至如”等。 ③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范仲淹《岳阳楼记》) “嗟夫”用在段首抒发感叹,可译为“唉”。这种用法的虚词还有“噫”“呜呼”等。 ④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韩愈《师说》) “是故”表事情的关联,可译为“因此”。这种用法的虚词还有“是以”“虽然”“然则”“盖”等。 四、看语气表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