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限额设计控制指标(版)

合集下载

关于结构含钢量、混凝土含量限额设计指标的规定

关于结构含钢量、混凝土含量限额设计指标的规定

关于结构含钢量、混凝土含量限额设计指标的规定一、结构含钢量、混凝土含量限额设计指标的意义结构含钢量及砼含量限额设计指标作为有效控制项目该方面成本的目标参考数据,具有指导意义。

二、结构含钢量、混凝土含量限额设计指标的依据2.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2混凝土设计规范GB50010-20022.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4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2.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2.6 各地区各类项目的经验数据三、结构含钢量及混凝土含量限额设计指标及使用说明3.1结构含钢量及混凝土含量限额设计指标详见下表:3.4应用细则说明3.4.1本限额设计指标的计算规则为计算范围内的相应结构钢材用量或混凝土除以计算范围内的结构面积。

1) 结构钢材及混凝土用量包含剪力墙、柱、梁、楼板、空调板、窗台板、阳台栏板、砌体拉结筋等构件的所有钢筋用量和混凝土用量;不含纯建筑的混凝土装饰构件、预埋件、混凝土墙梁与砌体间加挂的钢丝网、一楼为防潮而设置的架空预制板所含的钢筋。

2)结构面积等于建筑面积与建筑赠送的但仍为结构楼板或屋面板遮盖部分的面积之和。

(例如层高小于2.2m部分,在计算建筑面积时只计算一半,在计算结构面积时全数计入。

阳台面积的计算规则与建筑保持一致)。

3.4.2本限额设计指标所依据的钢筋级别为:16mm及以上直径的受力钢筋宜采用HRB400级;板中主要受力钢筋宜采用冷轧带肋或冷轧扭高强钢筋;其余钢筋采用普通HRB335级和HPB235级钢筋。

实际设计过程中,也应首先考虑主要钢筋采用性价比更好的HRB400级、冷轧带肋钢筋或冷轧扭高强钢筋。

当高强钢筋由于当地市场的价格原因或某些结构部位的抗裂控制指标等技术原因不具备性价比的优势时,则不宜采用。

海创上海设计管理部叶枫2008.1.14。

限额设计重点标准

限额设计重点标准

限额设计原则限额设计是建设项目控制系统中旳一种重要环节,一项重要措施。

在整个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与造价控制人员需要密切配合,两者旳关系相辅相成。

下面我们就分享一篇限额设计原则是如何编制旳。

限额设计原则1编制阐明(1)住宅按照新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本次修订含钢量以HRB400为根据,HRB500或其他高强度钢筋旳设计指标另出(3)钢筋选用原则如下:在经济旳前提下,仅满足构造规定旳钢筋优先采HRB335、HRB400;以强度控制旳钢筋优先采用HRB500(如按强度控制旳基本底板或人防构造);严禁采用HPB300钢筋;(4)联排别墅旳钢筋、砼含量在独栋别墅旳基本上调减4%;(5)若主楼地下室为二层旳,其钢筋、砼指标调减15%;(6)除特殊注明外,原则层层高统一按3米计算,地下部分层高统一按3.0米,层高每变化0.1m,指标增减1%;(7)表中钢筋限额指标含二次构造钢筋,涉及屋面造型和立面饰线等钢筋量, 本数据不涉及施工损耗量;(8)会所、酒店式公寓旳层高按首层4.2米、二层3.9米、三层以上3.6米综合考虑;商业步行街旳层高按4.2米综合考虑;一般梁板式地下车库旳层高按3.5~3.6米综合考虑(原则按3.5考虑,如特殊;人防地库层高按3.6米综合考虑;无梁楼盖车库层高按3.3米综合考虑;对于地下车库旳层高严格按此原则执行,不可随意调节(特殊状况必须事先申报评审),其他建筑类型如层高发生变化时,钢筋、砼旳设计指标按每增减0.3米调节3%【叠加】;(9)一般地下车位旳面积控制在28~32平米/辆以内,人防地库旳车位控制在32~35平米/辆以内;(10)本指标合用于基本风压≤0.6kPa 如下地区;(11)构造限额设计变更指标:别墅、多层为已竣工作量1.0%;小高层为0.8%;高层为0.6%;(12)100米以上旳超高层构造旳限额指标,根据构造形式,由优化公司评估其合理性进行拟定;(13)本地有特殊旳地方原则,对成本影响比较大旳状况,由成本管理中心针对具体项目另行拟定;(14)售价配备旳原则选择不涉及精装修售价。

中海结构设计限额控制指标

中海结构设计限额控制指标

中国海外宏洋集团有限公司结构设计限额控制指标(试行)第一章总则1. 为加强结构专业设计管理,做好限额设计和成本控制工作,现发布《结构设计限额控制指标(试行)》。

项目含钢量和混凝土含量指标均不得大于本标准的控制值。

各项目完成合约统计后,按《钢筋和混凝土含量统计表》(详附表A)的要求统计、上报。

2. 在结构方案定案与扩初设计之间,由设计院编写项目《结构统一技术措施》,经集团规划设计部和地区公司设计管理部评审后,进行结构限额设计。

3. 本标准适用于中国海外宏洋集团有限公司的所有地区公司。

3. 本标准由中国海外宏洋集团有限公司规划设计部负责管理和条文解释。

第二章制定依据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0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3.《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3-2010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1(2006年版)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116.《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 GB/T50353-2005第三章限额指标1. 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第一组;场地类别为Ⅱ类的地区;详表3-1。

2. 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第一组;场地类别为Ⅱ类的地区;详表3-2。

3. 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第一组;场地类别为Ⅱ类的地区;详表3-3。

4. 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第二组;场地类别为Ⅱ类的地区;详表3-4。

5. 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第三组;场地类别为Ⅱ类的地区。

详表3-5。

6. 适用于第1条的地区公司为:南宁公司、桂林公司、赣州公司;适用于第2条的地区公司为:合肥公司、吉林公司;适用于第3条的地区公司为:呼和浩特公司;适用于第4条的地区公司为:银川公司;适用于第5条的地区公司为:兰州公司。

限额设计指标与措施

限额设计指标与措施

.“重机项目”设计阶段投资、进度控制内容与措施(初稿) 设计管理主要分为三大块:投资控制、质量控制和进度控制。

成本控制是项目管理中的重要环节,而限额设计又是最重要的一环。

在“重机项目”的设计管理中应着重应注意以下几点:一、设计阶段成本控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态度上一定要重视)项目的成本控制是建设单位项目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经过我国多年来的项目开辟实践表明,对项目成本影响最大的就是设计规划阶段,项目设计的时间占总开辟的时间的三分之一,但是其对项目成本的影响却高达七成。

在项目正式进入施工阶段后,就算现场控制措施再得力,施工技术再先进,也只能减少20%摆布的成本。

因此,在设计阶段就对成本控制是非常重要的,投资控制的成败,关键在于设计阶段。

这就要求一个优秀的建造设计师必须能够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要改变以往重设计、轻经济的思想,片面的追求设计标准,不考虑经济性。

实际上, 当施工图完成之后,存在的技术问题、费用问题都很难解决,因此必须重视方案和施工图设计,以避免“先天不足”。

二、设计阶段应遵守的原则1、首先是节约原则。

成本的事前控制对于总体成本的控制影响最大,因此建设单位一定要重视事前控制,制定有关预防成本失控的技术、组织和经济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先天不足,后天弥补起来就艰难了。

2、其次是全面性原则。

在设计阶段,建设单位应该召集所有部门的相关人员碰头、讨论,让每一个与项目相关的设计人员都参预到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工作中去,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保证项目在整个建设周期内达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3、要做到各部门分工明确,权责结合。

对于成本管理中各个相关部门,应按照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严格贯彻执行经济责任制,使成本控制真正有效。

项目总设计师要对项目的总体投资控制负责。

各专业的专业负责人,对本专业的投资控制负责。

项目总设计师是项目投资控制第一责任人,要管控整个项目设计阶段的投资控制工作,定期组织各专业负责人制定各个设计阶段的投资控制计划以及限额设计指标。

施工图设计限额指标

施工图设计限额指标

施工图设计限额指标( 试行版 )二O一四年七月二十三日前言为统一施工图设计思路,有效控制集团住宅项目土建安装工程造价,特制定建筑施工图设计成本控制指标,明确施工图设计中建筑、结构、电气、给排水、暖通专业等相关设计控制参数,施工图设计单位在设计过程中需严格遵照执行。

城市公司在与设计单位签定设计合同时,应将满足本控制指标作为必要条件列入合同要约,并将本文件作为合同附件,如设计成果相关指标低于本文件规定的关键指标(钢筋、砼含量),可以给予奖励,如高于本文件规定,必须有详细的数据论证与说明以证明其必要性,否则视情节轻重予以处罚。

第一部分设计限额指标一、建筑专业二、结构专业1.基础设计应至少选择3个基础型式进行经济测算,测算容为砼、钢筋和土方,选择综合造价低者,并提交本项目公司审核确定。

桩基础的优先选择次序为:预应力管桩→长螺旋钻孔灌注桩→泥浆护壁灌注桩。

桩基用量:单体建筑桩基总承载力/上部标准组合总荷载高层<1.05,多层<1.1;总荷载/总建筑面积<17.5KN。

2.优先选用承台基础,当采用桩筏时应充分比选且应有书面报告提交甲方审核。

各种类型承台不得选用图集,应按规根据桩反力图,取实际承受荷载大小进行计算及设计,不可简单地取单桩承载力特征值对应的设计值进行设计。

3.结构施工图的钢筋、砼含量应按下表所列控制指标进行设计,实际设计值最多不得超过限额的5%。

上表含钢量指标,按采用HRB400及以下等级钢筋测算。

三、电气专业1、负荷计算1.1根据楼盘档次、当地生活水平按60~80W/m2确定套负荷。

一般参考值:60m2以下取4kW ;60m2至120m2取6kW;120m2至150m2取 8kW。

(以当地供电局的要求为准,否则电气设计可能作废,造成材料和设备间的报废)1.2暖通、给排水专业在满足扬程、风量全压等指标下采用性价比合适的较小功率节能型电机,包括消防水泵、风机,以减小电缆、配电及控制元器件、变压器等设备规格。

中南置地住宅结构设计限额标准V3.0

中南置地住宅结构设计限额标准V3.0

砼 (m³/㎡)
钢筋 (kg/㎡)
限额数值
1.00
0.015
1.50~2.50 0.02~0.03 2.50~3.50
备注:
1、本表中的数据为根据各地区不同的预制装配式要求而控制的增量限额指标,战区执行的结构总限额由非PC部分+PC部分
2、本表中的数据含下限、不含上限,中间值以线插法计算得出;
例如:当预制率要求为20%时,钢筋调增1.50kg/㎡、砼调增0.02m³/㎡;当预制率要求为25%时,钢筋调增2.00kg/㎡【1
增量限额指标,申请专项一事一议。
双控 预制装配率40%~50%
+ 江苏省三板要求 砼
(m³/㎡) 0.05
结构总限额由非PC部分+PC来自增量限额指标,申请专项一
】,砼调增0.025m³/㎡【0.02+(25%-20%)/(30%-20%)*(0.03-0.02)=0.025】;
3、若出现不在上述表格所涵盖的预制装配式要求的情况,须与总部研发设计部沟通确认PC增量限额指标,申请专项一事一
双控
双控
双控
预制装配式要求(二)
预制装配率20%~30%
预制装配率30%~40%
预制率(40%)
或:装配率(40%~60%)
钢筋 (kg/㎡)
砼 (m³/㎡)
3.50~4.50 0.04~0.05
单控 (预制装配率)
预制装配率(50%)
钢筋 (kg/㎡) 5.0~6.0
砼 (m³/㎡) 0.05~0.06
结构总限额由非PC部分+PC部分叠加生成;
5%时,钢筋调增2.00kg/㎡【1.50+(25%-20%)/(30%-20%)*(2.50-1.50)=2.00

某地产公司结构设计限额控制指标

某地产公司结构设计限额控制指标
2. 在结构方案定案与扩初设计之间,由设计院编写项目《结构统一技术措施》,经集团工程、地区公司设计管理部评审后,进行结构限额设计。
3. 本标准由龙湖地产有限公司工程部负责管理和条文解释。
制订依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
9.地下室的限额指标值按以下原则使用:
9.1地下室按照地下水位在地表以下2m的情况考虑。当地下水位高于此值时,取较高指标值;当地下水位低于此值时,取较低指标值。
9.2地下室或半地下室顶板覆土厚度按1.2m考虑,当覆土厚度大于此值时,取较高指标值;当覆土厚度小于此值时,取较低指标值。
9.3地下室或半地下室按面积约1万m²左右,按轮廓形状规则考虑。当地下室或半地下室面积较小,轮廓形状复杂时,取较高指标值;当地下室或半地下室面积较大,轮廓形状简单时,取较低指标值。
02
北京
附表B-02
18
济南
附表B-18
03
天津
附表B-03
19
南京
附表B-19
04
杭州
附表B-04
20
广州
附表B-20
05
成都
附表B-05
21
佛山
附表B-21
06
西安
附表B-06
07
厦门
附表B-07
08
长沙
附表B-08
09
烟台
附表B-09
10
宁波
附表B-10
11
大连
附表B-11
12
青岛
附表B-12
图1:地下部分(无地下室)面积计算示意图

施工图设计限额指标

施工图设计限额指标

施工图设计限额指标( 试行版)二O一四年七月二十三日前言为统一施工图设计思路,有效控制集团住宅项目土建安装工程造价,特制定建筑施工图设计成本控制指标,明确施工图设计中建筑、结构、电气、给排水、暖通专业等相关设计控制参数,施工图设计单位在设计过程中需严格遵照执行。

城市公司在与设计单位签定设计合同时,应将满足本控制指标作为必要条件列入合同要约,并将本文件作为合同附件,如设计成果相关指标低于本文件规定的关键指标(钢筋、砼含量),可以给予奖励,如高于本文件规定,必须有详细的数据论证与说明以证明其必要性,否则视情节轻重予以处罚.第一部分设计限额指标一、建筑专业二、结构专业1.基础设计应至少选择3个基础型式进行经济测算,测算内容为砼、钢筋和土方,选择综合造价低者,并提交本项目公司审核确定。

桩基础的优先选择次序为:预应力管桩→长螺旋钻孔灌注桩→泥浆护壁灌注桩。

桩基用量:单体建筑桩基总承载力/上部标准组合总荷载高层<1。

05,多层<1.1;总荷载/总建筑面积<17。

5KN。

2.优先选用承台基础,当采用桩筏时应充分比选且应有书面报告提交甲方审核.各种类型承台不得选用图集,应按规范根据桩反力图,取实际承受荷载大小进行计算及设计,不可简单地取单桩承载力特征值对应的设计值进行设计。

3.结构施工图的钢筋、砼含量应按下表所列控制指标进行设计,实际设计值最多不得超过限额的5%.上表含钢量指标,按采用HRB400及以下等级钢筋测算。

三、电气专业1、负荷计算1.1根据楼盘档次、当地生活水平按60~80W/m2确定套内负荷.一般参考值:60m2以下取4kW ;60m2至120m2取6kW;120m2至150m2取 8kW。

(以当地供电局的要求为准,否则电气设计可能作废,造成材料和设备间的报废)1。

2暖通、给排水专业在满足扬程、风量全压等指标下采用性价比合适的较小功率节能型电机,包括消防水泵、风机,以减小电缆、配电及控制元器件、变压器等设备规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产集团结构设计限额控制指标
地产集团研发中心
二〇一五年四月一日
目录
一、总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结构设计限额控制指标说明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附表.. (6)
附表A:钢筋和混凝土含量统计表
\
一、总则
编制目的:加强结构专业设计管理,做好限额设计和成本控制工作。

编制时间:2015年4月
主编单位:地产集团研发中心
使用说明:1. 项目结构材料用量指标(包括钢筋和混凝土)均不得大于本限额控制值。

各项目完成施工图预算统计后,按《钢筋和混凝土含量统计表》(见附表A)的要求统
计、上报。

2. 在结构方案定案与扩初设计之间,由设计院编写项目《结构统一技术措施》,
经集团工程、地区公司设计管理部评审后,进行结构限额设计。

3. 本标准由地产集团研发中心负责管理和条文解释。

制订依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50353-2013)
二、结构设计限额控制指标使用说明
1.结构材料用量指标计算规则为:计算范围内相应结构材料(包含梁、板、柱及女儿墙、
拉板、凸窗板、空调板等(除构造柱、过梁、砌体拉筋、室外楼梯等二次构造)的钢筋(G)和混凝土(V))用量除以计算范围内的“建筑面积”(M),即钢筋用量指标=G/M(kg/m2),混凝土用量指标=V/M(m3/m2)。

2.统计结构材料用量指标所用的“建筑面积”为成本计算方式采用的《建筑工程建筑面积
计算规范》GB/T50353-2013为准,其与建筑设计计算方式的规划面积主要差异处如下:
3.当项目存在留给装修加层的两层高房间面积(M7)时,钢材用量计算规则为:
结构钢材用量=[G+(8~10kg/m2)*M7]/(M+M7)
4.常规采用钢筋主要包括:直径6mm钢筋统一采用HPB300,直径5、7、9mm钢筋统一采用
CRB550,直径8、10mm及以上钢筋统一采用HRB400;也可以全部采用HRB400钢筋。

5.结构体系包含钢筋混凝土普通框架、异型柱框架、短肢剪力墙结构及剪力墙结构。

当结
构采用异形柱框架或短肢剪力墙结构体系时,混凝土用量应取下限甚至更低。

6.“上部结构”、“地下室或半地下室”及“基础”的定义如下:
6.1当没有设置地下室或半地下室时,“上部结构”的范围指±(不包括)以上的部
分,其余部分如浅基础、筏板、基础梁、承台、桩和±(包括)以下的墙、柱等
计入“基础”范围。

6.2当设置地下室或半地下室时,“上部结构”范围指地下室或半地下室顶板以上部
分(不含顶板);“地下室或半地下室”的范围指地下室或半地下室底板至顶板范
围内的部分(含顶板、底板),其余部分如与底板相连的浅基础、筏板、承台、
基础梁、桩等计入“基础”部分。

6.3基础部分按照单方造价来控制,用整栋建筑物的基础造价(Y)除以整栋建筑物
的“建筑面积”(M),即基础造价指标=Y/M(元/m2);
7.各公司在进行基础选型时应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出发,做好地质勘察和岩土试验工作,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进行多方案比较,选择安全、经济、合理的基础形式。

8.多高层主体结构的限额指标均为常规设计情况下的值,当高层住宅需进行结构超限专项
审查时,成本限额指标可另行确定。

9.地下室的限额指标值按以下原则使用:
9.1地下室按照地下水位在地表以下2m的情况考虑。

9.2地下室或半地下室顶板覆土厚度按1.2m考虑,当覆土增加~0.5m以上时,含钢量增
加5~7kg/㎡;
9.3地下室或半地下室按面积约1万m²左右,按轮廓形状规则考虑。

地下室或半地下室按照一层考虑;当地下室多层时可适当降低(10%~15%)。

10.布墙率计算按以下原则使用:
布墙率是指住宅塔楼底部加强层以上第一个标准层剪力墙投影面积之和与本层建筑面
积的比值。

此处建筑面积指本文第2条“成本计算面积M”。

布墙率限额控制指标表中,一般指高宽比不大于7的情况。

布墙率限额控制指标表中,一般指体形系数不大于下表数值的情况。

注:体型系数=单体外表面积/单体体积。

11.本指标未考虑酒店、写字楼等物业类型的建筑。

12.
三、附表
重庆地区
抗震设防烈度: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
0.05g
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场地类别:II
50年重现期基本风压: kN/m2
附表A-01:1. 所有设计均需满足国家规范和所在地当地规程、规范。

2. 所给出之各有关含量系经验参考值,并非绝对规范控制值。

如遇特殊项目、极端自然条件,可另行讨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