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腺胃炎防治
辽宁地区鸡传染性腺胃炎病因分析及防治

二 、 临床 症 状
1 发 病 初 期 鸡 群 兴 奋 狂 奔 ,采 .
停 滞 ,导 致 大 群 整 齐 度 严重 不 均 匀 ,
大 小差 别很 大 ; 平均 体重 仅达标 准体
发感染 因素 。
发 现 育 雏 温 度 低 更 容 易 导 致 本 病 的 发 生 ; 养 密 度 过 大 ,雏 鸡 早 期 育 饲
雏 不 良 ,雏 鸡 运 输 时 间长 ,脱 水 等 也 可能成 为本病 的诱 因 ;
4 .与其它疾 病 的关 系。
五 、建议 防治 措 施
下面结 合对本 病临床 症状 的病理
的 溃 疡 面 、极 为 严 重 的 出 现 火 山 口 样 的溃疡灶 直至 穿孔 。 3 有部 分鸡 胸 腺 、法 氏囊 萎缩 , . 肾 肿 ,有 出血性 肠炎症 状 。
图 7腺 胃肿胀
图 8腺 胃乳 头肿胀 外翻 肌 胃糜烂 溃疡
四 、发 病 原 因 分析
因 该 病 临 床 症 状 病 理 变 化 表 现 不 一 ,病 原 众 说 纷 纭 ,中 国 的 王 玉
食量 下 降 ; 接 着病 鸡 表 现 为 呆 立 , 紧 缩 颈 ,精 神 不振 ,采食 量仅达 正 常采 食 量 的 12~ 13 / / ,鸡只 生长 迟缓 或
鸡, 网架 的 中央 部分很少 有鸡在 活动 ,
大 群都 在鸡 舍的 两边挤 成一 堆一 堆 的
实 地 走 访 调 查 。现 将 本 次 调 查 情 况
致 死 亡率 急 速 升 高 ,死 亡 率 一 般 可
鸡传染性腺胃炎的防治

鸡传染性腺胃炎的防治陈斌/安徽省怀远县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 233400摘 要:鸡传染性腺胃炎的主要特征体现在腺胃乳头溃疡出血、腺胃肿大,具有传染性。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养鸡业在规模上和在逐渐扩大,但是部分养殖户存在管理水平相对不足,疫病防控不够到位的问题,以致于这类疫病在鸡场当中流行。
疫病的出现会使养殖户遭受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在养殖过程中应注重对鸡传染性腺胃炎的防治。
关键词:鸡传染性腺胃炎;管理水平;疫病防控鸡传染性腺胃炎在我国部分地区比较流行,在其它国家也有与之相似的疾病,这一疾病在不同品种的肉鸡以及蛋鸡中都有可能发生,也可能发生在青年鸡、蛋雏鸡中,流行较广,发病率在6%~20%之间,死亡率在25%~45%之间,在3周龄的鸡群中较为常见,4~7周龄为多发期,产蛋鸡也有可能会发病[1]。
1 症状在发病初期会表现出缩头垂翅、精神沉郁、粪便略稀、羽毛蓬乱等,随着病情逐渐发展,会出现缩头嗜睡、饮水量少、采食量少、易扎堆、生长发育停滞、迟缓等问题。
病鸡体重为相同批次正常鸡的一半或者是三分之一。
在后期十分容易出现排便为细线条状、极度消瘦的问题,同时出现甩鼻、咳嗽等症状,最后死亡。
2 发病原因昼夜温差较大,气候多变、鸡舍通风不良、鸡群密度高、潮湿的状态下,都有可能会引发该病;患病或者是鸡体自身抵抗力比较低,可能会诱发该病,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鼻炎等都有可能会引发继发感染问题。
鸡在感染之后病情会发展迅速,病原体逐渐侵入到肺部、下呼吸道以及气囊,进而引发其它并发疾病;在冬春季节,由于气候寒冷潮湿,病原体存活时间会更长,且病原体数量较多,分布范围广,鸡群在生长过程中很容易感染。
3 病理变化病鸡会出现肌肉苍白、胃腺、嗉囊扩张,内部有黑褐色类似于米汤物。
剖检之能够看到腺胃肿大明显,严重情况下,肿大状会类似乒乓球、葡萄等,并且腺胃外翻、出血,肠道出现程度不同的出血、粘膜脱落。
肝脏、心脏、呼吸道等部分没有肉眼可见的病变。
肉鸡传染性腺胃炎的综合防治

服磺胺 嘧啶 钠2 ml / 头 ,1 次/ d ,连 用3 d 。( 5 )母猪 应选 择
优质饲料喂食 ,以增 强母猪 的抗病能力和提高奶水质量 3 . 2链霉素溶 于 适量 水 中 ,灌服 l 5 ~ 2 O 万I U / 头 ・次 ,连 用3 ~ 5 d ,2 次/ d 。 ( 2 )抗 菌 王 注 射 液 疗 法 :此 药 对 大 肠 杆 菌 有 特 效 ,
务之 急。
1 发病病原
由 于本 病 病 因 复杂 ,病 原 无 统 一 定 论 ,据 有 关 报 道 ,在 病鸡 腺 胃病料 中分离 观察 到多种 病毒 ,如 呼肠孤 病 毒 、传支 病毒 、 网状 内皮 增生病 毒等 ,还 有饲料 管理
文章编号 :1 0 0 7 - 1 7 3 3 ( 2 0 1 4 ) 1 1 - 0 0 6 3 - 0 1
肉鸡传 染性 腺 胃炎在平 原 县发病 较 多, 由于感 染该
病 的鸡饲 料转 化率 低 、死淘 率较 高、经 济损 失惨重 ,给 养 鸡业 带来严 重危 害 ,因而 如何有 效 的预防本 病成 为 当
3 发病诱 因
( 1 )早期饮水温 度过低或腹 部受凉致 消化道受凉 ,
造 成 消 化 道 机 能 紊 乱 是 早 期 发 病 诱 因之 一 。 ( 2 )饲 料 营 养 不 良 。 饲 料 中 粗 粮 纤 维 含 量 高 或 缺 乏 各 种 维 生 素 、 蛋
白质 ,饲 料 内添 加过 量小麦 等 。( 3 )早期 的一些霉 菌或 其他真 菌疾病是造 成本病3 ~ 9日龄 多发的诱 因之 一。( 4 )
( 收稿 日期:2 0 1 4 - 0 9 - 0 4 )
可 见 胃壁 肿胀 、外翻 ,乳 头水肿 、 出血 并伴 有溃疡 ,乳
炎炎夏季,传染性腺胃、肌胃炎的防与治

炎炎夏季,传染性腺胃、肌胃炎的防与治这段时间在大肉食、青年蛋鸡及817肉杂鸡市场上传染性腺肌胃炎多发,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腺肌胃表现发病呈区域流行态势,在同一个区域内用不同鸡苗与饲料的鸡群均可感染本病,最早的3-5日龄就可看到鸡群大小不明显的现象,10日龄之后表现开始明显,此后鸡群采食量减少,一般比正常的鸡群采食量差2到3天左右,随着日龄的增加更明显,大群冠和睑苍白,剖检:腺胃肿胀、肌胃糜烂,肌肉苍白,日龄稍大的表现肝脏发黄,日龄较小时不明显。
单独治疗腺肌胃炎往往效果不佳,在采集病料后经国牧中农检测中心综合分析为霉菌、真菌、梭菌(营养因素)与腺病毒混合感染。
腺病毒广泛存在自然界,腺病毒感染日益引起世界养鸡界的关注。
在世界许多国家有鸡场污染或发病的报道。
腺病毒感染的主要临诊和病理征侯群为包涵体肝炎,(以肝脏脂肪变性与灶性坏死及肝细胞内出现包涵体为特征),再生障碍性贫血,呼吸道感染,出血性肠炎和产蛋鸡产蛋量减少,给生产带来一定损失。
1 病原本病病原为禽腺病毒,是禽类腺病毒属中的成员之一。
禽腺病毒的血清型很多,目前已知的有12个型,其中F1~F10的10个血清型均与自然暴发包涵体肝炎有关。
本病毒可以早期在病鸡的肝、脾、肾以及腔上囊组织中分离到。
腺病毒为69~76nm的二十面体,结构为脱氧核糖核酸,对热和酸稳定,抗紫外线,对福尔马林和碘是敏感的。
在血清试验中发现有一组抗原。
腺病毒可能是一种条件性病毒,只有当存在其他诱发性因素的条件下才会引起发病。
包涵体肝炎的发生往往与其他诱发条件如:传染性法氏囊炎、传染性腺肌胃炎等免疫抑制性疾病有关。
2 流行病学多发于4~9周龄的鸡,其中以5~7周龄的鸡最多发。
在种鸡群或成年鸡群中往往不能察觉其临诊症状,主要是表现为种蛋孵化率低和雏鸡的死亡率增高。
病雏则显现典型的肝炎和贫血。
鸡感染后可成为终身带毒者,并可间歇性排毒。
病鸡和带毒鸡是本病的传染源。
本病可通过鸡蛋传递病毒,也可从粪便排出,因接触病鸡和污染的鸡舍而传染。
鸡传染性腺胃炎的防治

鸡传染性腺胃炎的防治感染该病的鸡群饲料转化率低,死淘率较高,生产水平下降,经济损失惨重。
同时,本病又没有性治疗药物,因此,需要在平时的饲养管理中加强预防。
1、预防措施:感染该病的鸡群饲料转化率低,死淘率较高,生产水平下降,经济损失惨重。
同时,本病又没有性治疗药物,因此,需要在平时的饲养管理中加强预防。
平时要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注意通风换气,饲养密度要适宜注意选择饲养管理良好的种鸡场引进雏鸡苗,如果引进的鸡苗发生腺胃炎,尽量不要再从该种鸡场引进鸡苗;加强对鸡痘、传染性支气管炎等疾病的控制,消除营养不良等发病诱因。
在10日龄-20日龄按每只0.3毫升-0.5毫升的剂量,注射鸡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油乳剂灭活苗或组织灭活苗;95日龄-110日龄按每只0.5毫升的剂量再注射1次,能很好地预防本病。
2、治疗措施:该病单用抗菌素治疗无效,必须采取疫苗注射、抗菌素和抗病毒药物配合使用的综合性治疗措施。
一般发现越早,治疗越及时,治愈率越高。
养殖户可选用以下治疗方法:发现症状后立即用鸡专用干扰素治疗,1次/天,连用2天-3天。
同时用含腺胃型传支的新支二联油苗皮下注射,一般15天后不会再出现和发展,症状轻微的可以康复。
用干扰素(2倍量)、板蓝根注射液(每千克体重0.5毫升)、林可霉素注射液(每千克体重0.2毫升)肌肉注射,连用2天,第3天开始用头孢类药物早晚两次饮水,连用3天,效果较好。
用利巴韦林(纯粉:5克加水75升)、黄芪多糖(纯粉:5倍量)、强力霉素(纯粉:5克加水50千升)、西咪替丁混合饮水,每日3次,连用3天-5天;饲料中添加抗病毒中草药和复合维生素B,连用5天。
采取以上方法治疗3天后,鸡群病情明显好转,症状得到控制。
健胃散大剂量拌料;西咪替丁拌料,5日龄-10日龄100片2000只鸡,10日龄-20日龄100片1000只鸡,20日龄-50日龄100片500只鸡,连用3天,停2天后再用3天;黄芪多糖5倍量饮水,3天后饮水中再加青霉素,每只1万单位-3万单位,适当控水,在2小时内饮完,连用3天-5天。
鸡传染性腺胃炎的临床分型与防治研究

文献 标识 码 : B
文章 编号 : 1 0 0 4 — 5 0 9 0 ( 2 0 1 3 ) 0 4 — 0 0 2 6 — 0 2
近几 年一 种 以鸡生 长不 良 、 消瘦 、 整 齐度 差 、 腺 胃肿大
该 病感染初期症状表现为精神不振 , 有 的鸡群有呼
吸道 症 状 , 咳嗽 、 张 口呼 吸 、 呼吸 哕音 , 有 的甩 头 , 流 眼泪 , 大 群 内可 听见 有 呼 噜声 。发病 中后期 呼 吸道 症 状基 本 消
毒、 新城疫病毒 、 双R N A病毒和细菌等等。亦有人认为是 真菌毒素造成, 病原众说 不一。所以 , 我 国在2 0 0 2 年以前 称为腺 胃性传支 , 近几年又称传染性腺 胃炎 、 霉菌性腺 胃 炎, 目前对其病原仍没有确实的定论 。又因为该病没有特
效 的药 物治 疗 , 有一 些 治 疗组 方 只是 缓 解病 情 , 很 难在 短 时 间彻 底 治愈 , 所 以鸡 场 一旦 发 生 此病 , 损失 非 常 大 。为
2 临床 症状 该病 潜伏 期 取决 于病 毒 的致病 力大 小 、 宿主 日 龄 和感 染 途径 。人 工感 染 潜伏 期 一般 为 1 5 ~ 2 0 d , 自 然 感染 的潜
除腺 胃病 变外 , 病死 鸡可见 肾肿大 , 有尿 酸盐沉 积 。泄 殖腔膨大 , 有不 同程度 的出血 , 内有黄 白色或 绿色稀粪 等。
鸡传染性腺 胃炎可发生于不同品种 、 不 同日龄的蛋鸡
和 肉鸡 , 以2 0日龄 以前 的 肉鸡 、 蛋 雏 鸡 和青年 鸡 发病 较 多
部肿胀 , 眼周围形成近似圆形的肿胀区, 眼角有黏液性 、 脓
性 物 。有 的病 鸡 出现骨 质 疏松 断 裂 。病 死 鸡特 征 性 病 变
鸡腺胃炎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

病鸡 在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上 表现 出羽毛蓬 乱 、 无精 神 、 翅膀下垂 、 采食
量 和 饮 水 量 明 显 减 少 , 有 流 泪 和 肿 眼 症 状 , 伴 有 呼 吸 道 鸡 并 症 状 , 白色 或 绿 色 稀 粪 。 排
产蛋前 1 ~2 d再注射 1 , 5 0 次 每只 05 L 能很好 预防本病 。 . , m 0o = oI∞ 3
3 O% 。
脏; 气囊 比明显增厚 , 壁上可见 大小不等 的结节 和 斑 块 , 斑上 有 灰 绿 色 粒 状 物 或 绒球 状 物 。2 菌 只在喉头和气管也发生病 变 ,可见喉头和气管 粘膜充血 , 有淡 黄色渗 出物或霉菌结节。 3 实 验 室 诊 断
通 过 无 菌 操 作 , 取 带 有 典 型 结 节 、 菌 斑 采 霉
一 溪市动物 本
曲霉菌病是一 种常见 的真菌性传染 病 , 几
乎 所 有 的 禽类 和哺 乳 动 物 都 能 感 染 。 临 床 上 主 要 发 生 于 家禽 , 禽 常 呈 急性 群 发 病 , 病 率 和 雏 发 死 亡 率 都很 高 。 1 发 病 情 况
剖检病死鹅 1 0只 , 8只在肺脏 和气囊膜上
雏 鹅曲
王
2 临 床 症 状
多数病鹅精神沉郁 ,缩头 、拱背和翅膀下
垂 , 毛 粗 乱 。食 欲 减 退 , 水 增 加 , 闭 眼 呆 羽 饮 常
立 , 愿走动 , 重者张 口喘气 , 时伸脖 张 口 不 严 有
的肺脏组织及气囊膜 , 各数小块 , 于灭菌试管 置
内备 检 。
31 压 漓标 本 法 .
口服 液 。
11 传染性腺 胃炎可在不 同品种的蛋鸡和肉鸡上传播 。 . 有报 道肉鸡在 2 1日龄可见该病发生 。蛋鸡上发生该病 一般病程 在 两 周左 右 , 染 该病 死亡 高峰 在 一 周 以上 。 感 1 该病病 因复杂 , . 2 病原可 能是垂直传播 , 同一鸡场 同一 在 批鸡 发现 不 同 品种 的鸡 只 同时发 生 。怀 疑是 种 鸡垂 直传
鸡传染性腺胃炎

发病原因与流行病学
发病原因
鸡传染性腺胃炎主要由呼肠孤病毒引 起,但也可能与其他病毒或细菌有关 。
流行病学
该病主要在肉鸡中流行,特别是在2-6 周龄的鸡只中。该病可通过直接接触 感染,也可通过污染的饲料、饮水和 器具传播。
临床症状与病变
临床症状
患病鸡只表现为精神萎靡、食欲减退、生长迟缓、羽毛凌乱 和消瘦。部分鸡只可能出现腹泻、绿色水样粪便等症状。
通过灭活病原体,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具有安全性高、稳定性好的
特点。
02
减毒活疫苗
利用减毒或无毒的病原体,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力,具有免疫效果好、接
种方便的优点。
03
基因工程疫苗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病原体特异的抗原基因插入载体病毒或质粒中,
转染细胞或微生物,表达出相应的抗原,制备出基因工程疫苗。具有 鸡传染性腺胃炎概述 • 鸡传染性腺胃炎的诊断与防治 • 鸡传染性腺胃炎的疫苗研究 • 鸡传染性腺胃炎的防控措施 • 鸡传染性腺胃炎的研究展望
01
鸡传染性腺胃炎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鸡传染性腺胃炎是一种由特定病 毒引起的鸡消化道疾病,主要影 响腺胃和肌胃。
特点
该病具有较高的传染性,可在鸡 群中迅速传播。患病鸡只表现为 生长迟缓、饲料转化率降低和较 高的死亡率。
治疗策略
药物治疗
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干扰素、免疫增强剂等进行治疗, 同时对症治疗如补充营养、控制继发感染等。
免疫调节
通过免疫调节剂调节鸡群免疫状态,增强机体抵抗力, 减少疾病发生。
隔离与淘汰
对病鸡进行隔离治疗或淘汰,防止病毒传播,保护健 康鸡群。
03
鸡传染性腺胃炎的疫苗研究
疫苗种类与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