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安全特色专业建设

合集下载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安全特色专业建设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安全特色专业建设
特别强调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综合业务素质、创新 与实践能力、法律意识、奉献精神、社会适应能力。
14
体会之二
明确的培养目标 是全体师生齐心协力的关键
北邮信息安全专业的专业特色:
把信息的获取、传递、存储、处理、控制、管理、应 用与安全结合起来。
特别侧重网络与信息安全、通信系统安全、现代密码 学、数字内容安全的理论与应用。
中青年教师比例大于95%,教授和副教授全部都 要在教学一线为本科生授课并指导本科生的毕业 设计。
7
科研基地概况
基地之一: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安全中心(信息产业 部重点实验室):自1984年成立以来,一直从事网 络信息安全与现代密码学的理论研究、技术开发、 成果推广和产品研制工作,积累了雄厚的教学科研 实力和先进的人才培养理念。
➢ “学、研”结合 优秀的本科生,低年级加入到研究生的科研项目研究课题 之中,成为研究生的科研助手,体会学与研结合的真谛。
➢ 跨学科培养 跨院系成立2、3年级课外理论、实验创新活动小组。
➢ 逐步形成核心课程体系、实验体系 以精品课建设为龙头,鼓励开设特色课程和综合创新实验。
16
北邮信息安全本科学生就业情况
8
信息安全专业领域的科研项目积累
1. 国家“973”项目3项 2. 国家“863”项目6项 3.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十余项 5. 国家密码发展基金课题 6. 跨世纪优秀人才专项基金项目 7. 教育部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 8. 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 9.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10. 众多国际合作项目
设的核心
2
报告提纲
体会5:专业教材与课程建设是特色专业建 设的重点
体会6:实验实习建设是信息安全特色专业 建设的难点

灾备技术国家工程试验室

灾备技术国家工程试验室

5
专业介绍-部分教学成果





2007年,国家级精品课:“现代密码学” 2008年,北京市精品课:“信息安全” 2008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信息 安全公共服务共性支撑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 。 2009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信息安全 专业规范研究与专业体系建设” 2013年,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现代密码学 ” 2011年,吴文俊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2008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13
国家卓越工程师计划要点之8

工程教育师资队伍。高校要建设有一定工 程经历的高水平专、兼职教师队伍。专职 教师要有工程实践经历或企业工作经历。 聘请企业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人员担任 兼职教师。教师职务聘任与考核转向评价 工程项目设计、专利、产学合作和技术服 务等方面为主。
14
国家卓越工程师计划要点之9
2
3
4 5 6
7
北邮信息安全专业设置
教育部2001年批准设立信息安全专业的首 批18所高校之一 。 2007年成为国家第二类特色专业建设点。 2010年成为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 计划”试点专业,100人三个班全专业为卓 越工程师。 为加强信息安全专业建设,2008年北邮成 立信息安全系专门负责信息安全专业建设。
10
国家卓越工程师计划要点之5

本校培养标准体系。高校结合本校的办学 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服务面向和办学优 势与特色,选择本校参加“卓越计划”的 专业领域和人才培养层次,按照通用标准 和行业专业标准,建立本校的培养标准体 系。(注:灵创团队的培养标准已经出炉 ,请大家关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1
国家卓越工程师计划要点之6

北京邮电大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

北京邮电大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

品牌专业北京邮电大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北京邮电大学前身是1955年建立的北京邮电学院,是新中国建立的第一所邮电高等学府、首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1993年更名为北京邮电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工信部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11工程”和“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

北京邮电大学光电信息与工程专业前身为2001年成立的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2012年更名为此,是学校信息科技类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专业依托信息光子学与光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111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和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支撑国家重点一级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和北京市重点一级学科“光学工程”。

2020年12月顺利完成了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组织的专家组进校现场考查,在考查中,专家组对专业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评估,对专业的各项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提出了需要关注和改进的建议。

2021年被批准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本专业师资队伍雄厚,拥有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级高层次人才、教育部高层次人才、北京市教学名师等为带头人的老中青相结合、教学科研相促进的师资队伍,专任教师38人。

目前承担国家级、省部级、横向科研项目6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仪器项目1项、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2项。

近年来,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等科研奖项十多项。

本专业大力推进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建设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国家级、北京市精品课程各2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开展实验教学和创新活动,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等。

本专业面向国家战略、信息通信及光电信息行业发展需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建设世界一流专业为目标,依托信息网络科学与技术一流学科群,基于OBE培养理念,培养在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领域具备国际视野、创新创业意识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宽口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北邮电信工程培养方案

北邮电信工程培养方案

北邮电信工程培养方案一、概述北邮电信工程专业是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设立的一门学科,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信息与通信工程知识、技能和专业素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电信工程技术人才。

电信工程是信息与通信领域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其应用领域广泛,包括通信网络、互联网、移动通信、卫星通信、数据通信等方面。

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电信工程专业的人才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因此电信工程专业的招生及培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培养方案旨在通过对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科研训练等方面的规划,培养出一批符合社会需求,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电信工程专业人才。

下面将对北邮电信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二、培养目标1.掌握扎实的电信工程知识:学生应学习并掌握电信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包括信号与系统、数字通信原理、电子线路、微波技术等方面的知识。

2.具有工程实践能力:学生应具备在电信工程领域进行工程实践的能力,能够独立设计、实施和调试电信系统、网络及设备。

3.具备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学生应具备良好的理论基础和创新思维,能够参与科学研究和工程创新,不断推动电信工程领域的发展。

4.具备国际视野和跨学科能力:学生应具备开阔的国际视野和跨学科的能力,能够应对国际间的竞争和合作。

三、培养方案1. 课程设置北邮电信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分为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

其中,基础课程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物理学等方面的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包括信号与系统、数字通信原理、通信原理、微波技术等方面的课程;选修课程包括通信网络、移动通信、互联网技术等方面的课程。

学生在学习这些课程的过程中,可以系统地了解电信工程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为将来的实践和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实践教学北邮电信工程专业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学生在校期间将参与实验室实验、课程设计、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各种实践活动。

学生将在实验室中进行数字通信原理、通信原理、微波技术等方面的实验,通过实践操作来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北邮桑林教授

北邮桑林教授

学校定位: 学校定位:研究型大学
建成信息领域国内一流、 “……建成信息领域国内一流、国际著名的多科性、研究型、开 建成信息领域国内一流 国际著名的多科性、研究型、 放式的全国重点大学” 放式的全国重点大学”
学科依托:相关学科完整、优势突出 学科依托:相关学科完整、
“电子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学科 电子科学与技术” 信息与通信工程” “信息与通信工程”国家重点学科
教师深入企业了解工程实际, 教师深入企业了解工程实际,其中 有信息通信行业工程背景任课教师 20%以上 占20%以上
诺基亚、富士通、中国联通、 诺基亚、富士通、中国联通、格林威 西门子、 尔、西门子、朗讯
企业为学生提供优良的 实践条件
实习基地
华为、中兴、网通、 华为、中兴、网通、 北电网络、 北电网络、富士通
挑战:产业人才队伍 “两头”短缺 两头” 挑战:
缺少很强创新能力的高级人才( 缺少很强创新能力的高级人才(包括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和高级 技术人才) 技术人才) 缺少技能型、 缺少技能型、应用型信息技术人才 几乎所有高等学校(300多所 都开设”电子信息工程” 和“通信 多所)都开设 几乎所有高等学校 多所 都开设”电子信息工程” 工程”等信息通信类专业,包括农林地矿油等专业性很强的学校 工程”等信息通信类专业 包括农林地矿油等专业性很强的学校
丰富课余生活, 丰富课余生活,培养创新意识
5.实施方案 与行业良性互动 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
兼职教授、 兼职教授、知名企业高层频繁 到访, 到访,为学生开办讲座
中国移动通信总工 李默芳 高通公司高级工程师 姚尹雄、 姚尹雄、张爱萍等 爱立信中国学院副院长 黄艳 德州仪器中国区董事 郭江龙 诺基亚中国总工 马健 北京网通人力资源总监 余关凤 富士通研究所会士 桑原秀夫 北京网通企业信息化中心副总 朱正辉

【北邮考研辅导班】信息安全专业介绍考研分数线报录比考研科目参考书考研经验

【北邮考研辅导班】信息安全专业介绍考研分数线报录比考研科目参考书考研经验

【北邮考研辅导班】信息安全专业介绍考研分数线报录比考研科目参考书考研经验为抓住国际新科技革命为网络领域带来的难得发展机遇,加速提升学校在网络领域中的高新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和持续竞争力,解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2008年北京邮电大学依托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成立网络技术研究院,负责支撑网国重及CERNET的建设与运行。

网络技术研究院汇聚了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师资力量雄厚,共有教授25人、副教授50人,博士生导师29人,硕士生导师98人。

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 1 人、973 项目首席科学家2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4 人、青年长江学者3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 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5 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人。

网络技术研究院承担北京邮电大学“双一流”学科建设重任,支撑计算机科学与网络安全、信息网络科学与技术两个一流学科群建设,同时也支撑网络空间安全、软件工程两个一级学科。

根据研究方向,研究院下设交换与智能控制、网络管理、宽带网、网络智能、网络服务基础、网络安全、下一代互联网技术、信息网络8 个研究中心。

网络技术研究院是支撑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实体机构,以科研创新为主要任务。

建院以来承担 973 计划、863 计划、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重大专项、CNGI 专项等国家级项目 194 项,省部级项目 121 项;我院目前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1支、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团队2支。

网络技术研究院还承担了大量科研合作和核心技术开发工作,承担横向项目共 433 项,其中 75 项国际合作项目中含 2 项欧盟项目,在国际上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网络技术研究院在相关研究方向上取得了一系列突出成果,实现了产业化的产品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目前,网络技术研究院已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及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19 项,22项成果被 ITU-T 采纳为国际标准,1项成果被 IEEE 采纳为国际标准,48项成果被采纳为国内通信行业标准;获得国内发明专利授权 261项;出版专著 24 部;研究院成立以来发表了一批高水平论文,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 3 次,我院教师多次在国外举行的国际会议上做大会特邀报告。

北邮信息安全课程设计

北邮信息安全课程设计

北邮信息安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掌握信息安全的关键技术;2. 了解网络攻防原理,认识常见的信息安全威胁和防护措施;3. 掌握密码学基本知识,理解加密、解密和数字签名的原理及应用;4. 了解信息安全法律法规,提高信息安全意识。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信息安全问题;2. 掌握使用加密工具进行信息加密和解密操作;3. 学会使用网络监控和防护工具,提高网络安全防护能力;4. 能够编写简单的信息安全脚本,进行基础的信息安全防护。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信息安全领域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 增强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信息安全行为习惯;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4. 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信息安全领域的专业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信息安全知识体系,提高信息安全防护能力。

学生特点:北邮学生具备较强的计算机和网络基础,对信息安全有一定了解,但缺乏系统学习和实践操作经验。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信息安全技能和素养。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信息安全基础理论:包括信息安全概念、信息安全体系结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等,对应教材第一章内容。

2. 网络安全技术:涵盖网络攻防原理、常见网络攻击手段及防护措施、安全协议等,对应教材第二章内容。

3. 密码学:介绍密码学基本概念、对称加密、非对称加密、数字签名、散列函数等,对应教材第三章内容。

4. 网络监控与防护:学习网络监控工具、入侵检测系统、防火墙技术等,对应教材第四章内容。

5. 信息安全法律法规:了解国内外信息安全法律法规、信息安全标准、合规性要求等,对应教材第五章内容。

6. 实践操作:结合理论教学内容,进行加密解密工具使用、网络攻击防护、安全脚本编写等实践操作,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全国高校信息安全专业排名

全国高校信息安全专业排名

主要大学1. 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

最早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创办,后归中科院统一管理。

以国字头命名,是中国目前唯一的国家级信息安全实验室。

其实力不言而喻,当之无愧的NO.1!2、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作为信息安全的主干学科,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密码学全国第一。

1959年,受钱学森指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在全国率先开展密码学研究,1988年,西电第一个获准设立密码学硕士点,1993年获准设立密码学博士点,是全国首批两个密码学博士点之一,也是唯一的军外博士点,1997年开始设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岗位,并成为国家211重点建设学科。

2001年,在密码学基础上建立了信息安全专业,是全国首批开设此专业的高校。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安全专业依托一级国家重点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全国第二)、二级国家重点学科“密码学”(全国第一)组建,是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拥有综合业务网理论及关键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无线网络安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现代交换与网络编码研究中心(香港中文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电子信息对抗攻防与仿真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多个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平台。

在中国密码学会的34个理事中,西电占据了12个,且2个副理事长都是西电毕业的,中国在国际密码学会唯一一个会员也出自西电。

毫不夸张地说,西电已成为中国培养密码学和信息安全人才的核心基地。

以下简单列举部分西电信安毕业生:来学嘉,国际密码学会委员,IDEA 分组密码算法设计者;陈立东,美国标准局研究员;丁存生,香港科技大学教授;邢超平,新加坡NTU教授;冯登国,中国科学院信息安全国家实验室主任,中国密码学会副理事长;张焕国,中国密码学会常务理事,武汉大学教授、信安掌门人;何大可,中国密码学会副理事长,西南交通大学教授、信安掌门人;何良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首席密码专家;叶季青,中国人民解放军密钥管理中心主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地之二:“灾备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刚刚获 得国家发改委的批准,将成为信息安全领域成果转 化的重要基地;
基地之三:“网络攻防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为学 生直观地了解信息安全的对抗性和挑战性提供了比 较真实的环境;
基地之四:北京邮电大学数字内容研究中心:抢占 先机,为迎接“内容为王”的时代奠定基础
4
北邮信息安全学科情况
硕、博专业设置
➢密码学:硕士点1993,博士点1998, 博士后流 动站2004
➢信息安全:硕士点2003,博士点2003 ➢信号与信息处理:硕士点1981,博士点1981
在校生规模:硕士约300人,博士约90人 2007年,北邮 “信息安全”所属的一级学
科“信息与通信工程”成为国家重点学科
10
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培养策略
信息安全学科建设与信息安全专业建设并举 以研究生培养带动本科生培养,以科研促进教学 形成产、学、研、用之间的良性互动
具体地说: ① 借助国家级和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级科研项目等
科研平台,使得优秀学生能够随时随地直接参与各 类科研项目; ② 本科生和研究生经常零距离接触(同时进入实习实 训基地),实现优势互补和互相帮助; ③ 借助教材和讲台,教师能够将自己最新研究成果广 泛传播,并接受学生(读者)的批评和改进; ④ 将教学任务融入到科研工作之中,比如,以科研项 目的形式来建设信息安全专业实验室等。
9
信息安全科研成果积累概况
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二十余项 全国优秀图书二等奖:《编码密码学》 出版专著数十部 发表论文500余篇(大部分为SCI或EI检索) 成果转化基础:
➢ 虚拟专用网(VPN)、电话电码防伪、电子商 务安全平台、电子政务安全平台、网络银行、 网络证券、密钥认证管理系统、网吧安全管理 系统、电话防火墙、网站卫士、PC卫士、网络 卫士、PC防火墙等
特别强调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综合业务素质、创新 与实践能力、法律意识、奉献精神、社会适应能力。
14
体会之二
明确的培养目标 是全体师生齐心协力的关键
北邮信息安全专业的专业特色:
把信息的获取、传递、存储、处理、控制、管理、应 用与安全结合起来。
特别侧重网络与信息安全、通信系统安全、现代密码 学、数字内容安全的理论与应用。
中青年教师比例大于95%,教授和副教授全部都 要在教学一线为本科生授课并指导本科生的毕业 设计。
7
科研基地概况
基地之一: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安全中心(信息产业 部重点实验室):自1984年成立以来,一直从事网 络信息安全与现代密码学的理论研究、技术开发、 成果推广和产品研制工作,积累了雄厚的教学科研 实力和先进的人才培养理念。
使学生通过4年的大学培养综合素质得到跨越式提高, 毕业时有正确的人生目标、有服务社会的真才实学、有 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有终生继续学习的能力、有事业 有成的发展后劲。
15
体会之二
明确的培养目标 是全体师生齐心协力的关键
培养措施:
➢ “3+1”模式 学有余力的本科生,最后一年除了专业选修课之外,开始 进行毕业设计。
8
信息安全专业领域的科研项目积累
1. 国家“973”项目3项 2. 国家“863”项目6项 3.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十余项 5. 国家密码发展基金课题 6. 跨世纪优秀人才专项基金项目 7. 教育部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 8. 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 9.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10. 众多国际合作项目
➢ “学、研”结合 优秀的本科生,低年级加入到研究生的科研项目研究课题 之中,成为研究生的科研助手,体会学与研结合的真谛。
11Leabharlann 北邮信息安全专业建设目标充分借助北邮的通信优势,将信息的获取、传 递、存储、处理、控制、管理应用与安全融合
特别侧重网络与信息安全、通信系统安全、现 代密码学、数字内容安全的理论与应用
将科研与教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密切联系信 息安全相关产业、行业的发展和需求。
努力将北邮信息安全专业建成为国内领先、国 际知名、与信息通信密切结合的示范性专业, 为我国源源不断地培养出社会经济发展急需的 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信息安全人才。
12
体会之一
良好的生源是 确保高水平教育质量的基础
➢ 北邮的高考录取线始终处于全国前列,新专业“信 息安全” 在校内主打“特色牌”和“综合牌”, 办成其它主流专业不可缺少的核心技术支撑专业。
➢ 使其它专业的毕业生以毕业后能进入信息安全专业 读研究生为荣,而且还吸引了不少其它专业的尖子 生利用在学期间的转专业机会挤进信息安全专业。
5
专业建设团队概况:专业负责人
杨义先 教授、博士导师 教育部首届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教育部高等学校信息安全类专 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首届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灾备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
6
专业建设团队概况:骨干成员
教授6人,副教授7人,讲师16人,合计29人。 博士导师6人,硕士导师13人,博士学历27人, 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1人,另有博 士后4人,兼职教授若干。2009年还计划从国内 外引进7人。
➢ 2002年-2008年,北邮信息安全本科专业的在全国 的招生录取线一般都超过当地重点录取线的70-100 分以上,大部分省市超过北邮的平均录取分。
13
体会之二
明确的培养目标 是全体师生齐心协力的关键
➢ 北邮信息安全专业制定的培养目标:
掌握信息安全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备系统工程、 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运用所学知 识与技能去分析和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具有较高的综 合业务素质、较强的创新与实践能力,可在信息产业以 及其他国民经济部门从事各类信息安全系统、计算机安 全系统的设计、开发、研究、教学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 术人才。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安全特色专业建设
北邮信息安全本科专业设置
本科专业设置 ➢继武汉大学之后,教育部2001年批准设 立信息安全专业的首批18所高校之一 。 ➢从2002年起信息安全专业(工学)招生, 目前在校本科生规模360人,毕业210多 人。 ➢2007年成为国家第二类特色专业建设点 ➢从2008年8月专门成立了北京邮电大学信 息安全系来负责信息安全本科专业建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