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知识梳理(上)
第三讲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1]
![第三讲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1]](https://img.taocdn.com/s3/m/08cd8103ba1aa8114431d92d.png)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 以上两条涉及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
后五条属于政治生活和思想文化生活 方面调动各种积极因素的内容: 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 党与非党的关系; 革命与反革命的关系; 是非关系; 中国与外国的关系。
总之,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 服务,是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极为 重要的基本方针,对于最大限度地团结全 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专题三 专题四 专题五 专题六 专题七 专题八 专题九 专题十 专题十一 专题十二 专题十三 专题十四 专题十五 专题十六 专题十七 专题十八 专题十九 专题二十 专题二十一 专题二十二 专题二十三
专题一
后果
1965—1978年的13年间,中国国民收入同美国 国内生产总值的差距由10.1倍扩大到16.2倍, 同日本的差距由0.4倍扩大到6.9倍,同联邦德 国的差距由0.7倍扩大到4.2倍。 1965年,中国的国民收入为巴西国内生产总值 的3.36倍,而到1978年却只为巴西的64%。就 是同印度相比,中国的地位也相对下降了。 1965年印度国内生产总值相当于中国国民收入 80%,而1978年则上升为90%。
后果:严重经济困难 面对严重的挫折和经济困难,自1961年 开始,中国不得不对整个经济发展的指导 思想和战略进行全面调整。由于调整后经 济发展速度很快,从1957-1965年这整个时 期的平均情况看,中国经济社会仍然是向 前发展的。
2、“文化大革命”
专题一 专题二 专题三 专题四 专题五 专题六 专题七 专题八 专题九 专题十 专题十一 专题十二 专题十三 专题十四 专题十五 专题十六
2、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 盾的思想 (1)1957年2月,毛泽东所做的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的报告,系统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 盾的理论。
(第9次课)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阶级斗争
年年讲 月月讲 天天讲
毛泽东在八届十中全会上
知识点之二:文化大革命
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仍旧是“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矛盾”,因此 要“以阶级斗争为纲” !“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
知识点之二:文化大革命
探索误入歧途 1966年5月到1976年10月
知识点之二:文化大革命
1967年4月10日,清华大学 王光美在迎接刘少奇骨灰的专 红卫兵召开批斗王光美大会骨灰撒入大海 机上
知识点之一:以苏为师
苏联模式的弊端全面暴露
1953年斯大林逝世
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
知识点之二:以苏为鉴
走自己的路
“以苏为鉴”,开始探索中国特色 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1956年,《论十大关系》 1957年,《关于正确处理人 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激情岁月
知识点之二:以苏为鉴
有无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仍 然存在矛盾且是 社义社会前进的 根本动力。社义 社会的基本矛盾 是:生产力和生 产关系;经济基 础和上层建筑之 间的矛盾,贯穿 社义始终。
大炼钢铁
知识点之一:“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
干鼓 足 干 劲 加 油
饭放 开 肚 皮 吃 饱
知识点之一:“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农业大跃进提出“以粮为纲” 高产卫星 河南省遂平县卫星农业社放出 小麦高产卫星,亩产达到2105斤。 广西环江县红旗公社放出一颗 水稻高产卫星,水稻亩产1经验,将成为新中国建设
的榜样。” ——毛泽东
知识点之一:以苏为师
走俄国人的路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我国建国初期照抄苏联模式,在恢复国 《条约》规定,苏联同意放弃在中国的特权、 民经济、保证重点建设和保障人民生活等方面 在1952 年之前将中国长春铁路的一切权利和财产无 的确发挥了重要作用。“一五”期间,正是运 偿移交中国政府。苏联军队从旅顺口撤退,中国政 用这种体制,初步奠定了工业化的基础。“一 府偿付苏联自 1945年在此处的建设费用。大连的行 五计划”期间苏联提供 156个工业项目的援助; 政归还中国管辖,苏联在大连临时代管和租用的财 50年代苏联和东欧向中国派出12000多名专家; 产于1950 年内由中国政府接收。苏联政府贷款 3亿 6000 多名中国留学生赴苏联学习。 美元给中国政府(年利 1%)。 苏联模式 1950年2月14日,中苏两国在莫斯 科签定《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节主要介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探索的重要思想成果。
由于复杂原因,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探索也出现了失误。
那么,本章教学任务是让学生们了解那段时间,前人们在理论上的成果,同时,认清失误带给我们的教训,从而全面理解毛泽东思想,正确认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关系。
教学内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教学重点:1.重点理解把握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以毛泽东思想为主的理论成果;2.社会主义社会矛盾论3.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4.初步探索的其他理论成果教学难点:在理解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如何正确看待建设初期的失误和教训。
教学方法和手段:课堂讲授法、讨论法、材料分析法、多媒体教学等。
学时分配:2学时(其中教学录像2学时)教学内容:导入: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是本次教材修订新增加的章节。
原来这部分内容是涵盖在社会主义本质的章节里,篇幅较少。
这次这部分内容以新章节的形式出现,可见,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阶段,前人们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
而不仅仅是初期探索的失误。
这是对那段探索的重新肯定。
所以,我们在学习的时候,要有这样一个视角和理解背景。
在新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之后,怎么建设,如何将自身国情与马列主义较好结合来开展建设,成为毛泽东第一代领导班子思考的问题。
这个阶段,作为一名出色的马克思主义践行者,毛泽东同志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对于怎么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展开了系列思考。
这个专题重点学习毛泽东同志在初步探索时的理论成果。
第一节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成果一、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1956年4月和5月,毛泽东先后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最高国务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明确提出了以苏为鉴,独立自主地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知识梳理(上)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知识梳理(上)毛中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这一章,是2015年大纲新增加的内容,关于这一章内容的复习,建议同学们仍然以选择题的角度去备考,因为这一章内容属于毛泽东思想,近几年的大纲变动,只有删减,几乎没有增加,并且与时事联系不是很紧密,所以我们同学们只要从选择题的角度,把几个易考的知识点掌握好,应该就没有大问题了。
这一章一共有两个大的标题,一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成果,二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第一个标题,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额重要思想成果中,有四个命题点。
首先第一个命题点,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
关于这一点,我们同学们首先必须要了解这一思想,是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的。
另外关于《论十大关系》报告的意义,有三个重要的论断,(1)这是当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2)《论十大关系》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3)明确提出了以苏为鉴,独立自主地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关于这三个论断,其中第一个论断在2010年的时候考过,所以对于第二第三个论断,同学们应当加倍注意。
最后,关于《论十大关系》这一报告,还确定了一个基本方针,就是“努力把党内外、国内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地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一基本方针,我们也必须掌握。
其次,第二个命题点,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系统论述了设主义社会矛盾的理论,指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社会主义社会童谣充满着矛盾。
这一报告从四个方面来阐述。
第一,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从内容方面来来说,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任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从性质方面来说,是非多抗性的矛盾,从特点方面来说,是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
一方面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它是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领一方面它还和不完善,这些不完善的方面和生产力的发展又是想矛盾的,其中相适应的一面是基本方面,相矛盾的一面是非基本方面。
4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③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同资本 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根本不同的 ,它是非对抗性的矛盾,而不是对 抗性矛盾。 ④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可以经 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 解决。
(2)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①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敌我矛盾和人民内 部矛盾这两类性质完全不同的矛盾。在一 定条件下,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可以相互 转化。 ②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的性质不同, 解决的方法也不同。前者是分清敌我的问 题,后者是分清是非的问题。因此,对前 者要采用专政的方法,对后者要采用民主 的方法。
这一论断的根本着眼点,在于调 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 的力量,把全党的注意力转到社会主 义建设上来。
(三)初步探索的其他理论成果 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
毛 泽发 东展 对阶 社段 会划 主分 义
比较发达阶段 不发达阶段
过渡时期
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步骤
1954年9月,周恩来在一届人大所作的《政府工作报 告》中,第一次宣布了“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1964年,周恩来提出了分两步走的宏伟目标: 第一步,用15年时间,即在1980年以前,建成一个独 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第二步,在本世纪(20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 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 世界的前列。
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八大提出扩大民主、加强对于国家工作
的监督等
1957年8月,毛泽东又提出要造成一个又有集 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 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 面,以利于较快地建设我国的现代工业和现代农 业的思想。
关于科学和教育
周 恩 来
提出科学技术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 具有关键性作用等观点。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及其理论成果

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1965年我国首次人工合成 牛胰岛素结晶
•
2.新中国先后制定了两个科学技术长远发展规划 1963年,我国先后制定了两个科学技术发展的长远规划, 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
• 为了指导和规划新中国科学技术事业长远发展,1956年和
•
1949年11月1日,中国科学院在北京成立。它主要从事自然科学、 哲学社会科学的基础科学、新兴技术、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重大的综 合性课题的研究。一些重要的现代科学技术的分支,如生物物理学、 分子物理学、地球化学、射电天文、高能物理等;新兴应用技术如核 技术、喷气技术、计算机技术、半导体技术、自动化技术、无线电技 术等,也都在这一时期逐步发展起来。华罗庚、李四光、茅以升、竺 可桢、童第周、钱三强、钱学森、邓稼先、陈景润等一批科学家为国 家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新中国在短短的时间里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是同中国共产党的坚 强领导、举国上下艰苦奋斗和勤俭建国的创业精神分不开的。这一时 期涌现出像大庆和大寨那样艰苦创业的英雄集体,涌现出大量英雄模 范人物,如雷锋、王进喜、焦裕禄等等,集中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道德 和精神面貌。
鞍 山 钢 铁 厂
(2) 1956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生产出第一辆汽车
(3) 1956年,中国第一飞机制造厂(沈飞集团公司) 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4)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安 装 机 床
(5)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 长江南北的交通。 武 汉 长 江 大 桥 建 成 通 车
的死亡率从1949年的20‰下降到1976年的7.25‰;全国 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由1949年前的34岁,上升到1975年的
68.18岁。不到30年的时间,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提高了30
大学生期末复习重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第二章 社会主义建设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第二章社会主义建设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本章学习重点1、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后,党对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的曲折探索。
2、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改革开放后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间的关系。
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1、背景国际:苏共二十大●国内:社会主义改●造中的问题“一五计划”2、主要成果●毛泽东《论十大关系》●中共八大●《正处》第一、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思想第二、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第三、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第四、还有其他一些重要理论成果,如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问题、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目标、经济建设的方针,所有制的调整、关于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的问题等。
3、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曲折●1957年整风反右●1958年大跃进●1959年庐山会议党内反右●1962年提出阶级斗争是纲●1964-1965年社会主义教育运动●1966年文革二、社会主义建设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1.意义这一时期的探索具有重要的意义,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同时也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
2、教训●经济发展上急于求成,主观主义●政治上夸大了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阶级斗争●理论上陷入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理解,教条主义、经验主义、违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具体的发展教训第一,必须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第二,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第三,必须从实际出发,不能急于求成。
第四,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第五,加强执政党的建设,坚持集体领导。
第六,坚持对外开放,不能关门搞建设。
3. 科学理解毛泽东的晚年错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犯的伟大错误●为中国革命做出了重大贡献和牺牲。
●为了一个平等正义的社会●为了快点把中国发展起来●对党内腐败、官僚主义的担心提出了一些正确的思想。
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
1
必须把马克思 主义与中国实 际相结合,探 索符合中国特 点的社会主义 建设道路
2
必须正确认识 社会主义社会 的根本任务, 集中力量发展 生产力
3
必须从实际出 发进行社会主 义建设,建设 规模和速度要 和国力相适应, 不能急于求成。
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
存在两类不 同性质的矛盾 处理两类不 同性质矛盾的基 本方法 处理人民内部 矛盾的方针
(三)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1.背景
实现工业化是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 要求,也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必要条件。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把工 业化作为过渡时期总路线的 主体。受苏联影响,使重工 业和农业、轻工业的比重失 调。
2.内容 关于社会主义 社会的矛盾问题 社会主义社 会同样存在矛盾 ,这些矛盾推动 社会主义社会向 前发展。提倡用 对立统一规律分 析社会主义社会 的矛盾。 关于社会主义 社会的基本矛盾 分析了社会 主义社会的基本 矛盾的性质、特 点和解决途径, 提示了社会主义 社会发展的一般 规律。 关于我国社会的主 要矛盾和根本任务
“我们搞革命有经验,但建设没有经验,还须硬搬一部分苏 联的经验,……因为我们不向苏联学向谁学呢?”
照搬苏联模式,“这在当时是完全必要的,同时又是一个 缺点,缺乏创造性,缺乏独立自主的能力。这当然不是长久之 计”。
2.内容
报告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了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的基本方针, 明确提出以苏为鉴,独立自主地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 会主义建设道路。 《论十大关系》标志着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的良好开端。
以苏联的经验教训为戒鉴,总结自己的经验,探索一条 适合中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任务,已经提到了中国 共产党面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知识梳理(上)
毛中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这一章,是2015年大纲新增加的内容,关于这一章内容的复习,建议同学们仍然以选择题的角度去备考,因为这一章内容属于毛泽东思想,近几年的大纲变动,只有删减,几乎没有增加,并且与时事联系不是很紧密,所以我们同学们只要从选择题的角度,把几个易考的知识点掌握好,应该就没有大问题了。
这一章一共有两个大的标题,一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成果,二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第一个标题,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额重要思想成果中,有四个命题点。
首先第一个命题点,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
关于这一点,我们同学们首先必须要了解这一思想,是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的。
另外关于《论十大关系》报告的意义,有三个重要的论断,(1)这是当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2)《论十大关系》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3)明确提出了以苏为鉴,独立自主地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关于这三个论断,其中第一个论断在2010年的时候考过,所以对于第二第三个论断,同学们应当加倍注意。
最后,关于《论十大关系》这一报告,还确定了一个基本方针,就是“努力把党内外、国内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地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一基本方针,我们也必须掌握。
其次,第二个命题点,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系统论述了设主义社会矛盾的理论,指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社会主义社会童谣充满着矛盾。
这一报告从四个方面来阐述。
第一,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从内容方面来来说,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任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从性质方面来说,是非多抗性的矛盾,从特点方面来说,是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
一方面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它是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领一方面它还和不完善,这些不完善的方面和生产力的发展又是想矛盾的,其中相适应的一面是基本方面,相矛盾的一面是非基本方面。
第二,关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党的八大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组要矛盾的变化,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建立起来了,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滚落欧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前的矛盾。
这一点同学们掌握这一点就可以了。
第三,管与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的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的理论。
存在着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敌我矛盾,是对抗性的矛盾,人们内部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其中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属于人民内部的矛盾。
在一定条件下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可以发生转化。
第四,关于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基本方法、方针和意义。
解决敌我矛盾需要用转正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则采用民主的方法。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
用民主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这是一个总方针。
还有一些细节性的知识点,需要我们掌握。
如对于政治思想领域的热敏内部矛盾,实行“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对于物质利益、分配
方面的人民内部矛盾,实行“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对于科学文化领域里的矛盾,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对于共产党和民主党派之间的矛盾,实行“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方针,这几个方针一定要掌握清晰,不要混淆。
另外要明确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争取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这一论断的根本着眼点在于调动过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把全党的注意力转到设主义建设上来。
此外,我们同学还必须明确,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科学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为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各种矛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政治环境,提供了基本的理论依据,也为后来的社会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并以独创性的内容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
凯程教育:
凯程考研成立于2005年,国内首家全日制集训机构考研,一直从事高端全日制辅导,由李海洋教授、张鑫教授、卢营教授、王洋教授、杨武金教授、张释然教授、索玉柱教授、方浩教授等一批高级考研教研队伍组成,为学员全程高质量授课、答疑、测试、督导、报考指导、方法指导、联系导师、复试等全方位的考研服务。
凯程考研的宗旨: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凯程考研的价值观口号:凯旋归来,前程万里;
信念:让每个学员都有好最好的归宿;
使命:完善全新的教育模式,做中国最专业的考研辅导机构;
激情:永不言弃,乐观向上;
敬业:以专业的态度做非凡的事业;
服务:以学员的前途为已任,为学员提供高效、专业的服务,团队合作,为学员服务,为学员引路。
如何选择考研辅导班:
在考研准备的过程中,会遇到不少困难,尤其对于跨专业考生的专业课来说,通过报辅导班来弥补自己复习的不足,可以大大提高复习效率,节省复习时间,大家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考察辅导班,或许能帮你找到适合你的辅导班。
师资力量:师资力量是考察辅导班的首要因素,考生可以针对辅导名师的辅导年限、辅导经验、历年辅导效果、学员评价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价,询问往届学长然后选择。
判断师资力量关键在于综合实力,因为任何一门课程,都不是由一、两个教师包到底的,是一批教师配合的结果。
还要深入了解教师的学术背景、资料著述成就、辅导成就等。
凯程考研名师云集,李海洋、张鑫教授、方浩教授、卢营教授、孙浩教授等一大批名师在凯程授课。
而有的机构只是很普通的老师授课,对知识点把握和命题方向,欠缺火候。
对该专业有辅导历史:必须对该专业深刻理解,才能深入辅导学员考取该校。
在考研辅导班中,从来见过如此辉煌的成绩:凯程教育拿下2015五道口金融学院状元,考取五道口15人,清华经管金融硕士10人,人大金融硕士15个,中财和贸大金融硕士合计20人,北师大教育学7人,会计硕士保录班考取30人,翻译硕士接近20人,中传状元王园璐、郑家威都是来自凯程,法学方面,凯程在人大、北大、贸大、政法、武汉大学、公安大学等院校斩
获多个法学和法硕状元,更多专业成绩请查看凯程网站。
在凯程官方网站的光荣榜,成功学员经验谈视频特别多,都是凯程战绩的最好证明。
对于如此高的成绩,凯程集训营班主任邢老师说,凯程如此优异的成绩,是与我们凯程严格的管理,全方位的辅导是分不开的,很多学生本科都不是名校,某些学生来自二本三本甚至不知名的院校,还有很多是工作了多年才回来考的,大多数是跨专业考研,他们的难度大,竞争激烈,没有严格的训练和同学们的刻苦学习,是很难达到优异的成绩。
最好的办法是直接和凯程老师详细沟通一下就清楚了。
建校历史:机构成立的历史也是一个参考因素,历史越久,积累的人脉资源更多。
例如,凯程教育已经成立10年(2005年),一直以来专注于考研,成功率一直遥遥领先,同学们有兴趣可以联系一下他们在线老师或者电话。
有没有实体学校校区:有些机构比较小,就是一个在写字楼里上课,自习,这种环境是不太好的,一个优秀的机构必须是在教学环境,大学校园这样环境。
凯程有自己的学习校区,有吃住学一体化教学环境,独立卫浴、空调、暖气齐全,这也是一个考研机构实力的体现。
此外,最好还要看一下他们的营业执照。